俄乌冲突2年有余,浅述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背景及影响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07 回复:1

[军事战争] 俄乌冲突2年有余,浅述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背景及影响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多罗明溪

ZxID:10430355


等级: 派派版主
越来越好!9.3日上任!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2 0
2022年俄乌冲突(俄罗斯称为“特别军事行动” ,乌克兰称为“俄罗斯全面入侵战争” ),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2022年2月24日,因北约东扩及顿巴斯冲突,普京宣布开展“特别军事行动”,计划对乌克兰进行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俄乌冲突正式爆发;行动之初,俄军发起“闪电战”,从乌克兰的北、东北、东、东南、南部方向同时发起进攻,快速向基辅、哈尔科夫等城市推进,并控制战略要地赫尔松;因乌军抵抗,俄军进攻受阻,3月底,俄军从基辅地区撤军;此后,经数月激战,俄罗斯逐渐控制乌克兰约20%领土;9月,乌军成功发动哈尔科夫大反攻,俄乌双方力量对比趋于均衡;同月,乌克兰的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地举行“入俄公投”,正式加入俄罗斯联邦;11月,因后勤网络遭到打击,俄军撤出赫尔松,冲突进入僵持阶段。2023年6月,乌军在多个方向发起反攻,但都遭到俄军阻击,冲突再次陷入僵局;10月,俄军对乌克兰东部的阿夫杰耶夫卡、马林卡、巴赫穆特等地乌军防线发动攻势。2024年2月,俄军完全控制阿夫杰耶夫卡。

俄乌冲突是二战结束以来欧洲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冲突发生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施加严厉的制裁,俄罗斯经济遭受震荡,但之后逐步展现出韧性;乌克兰经济则遭到严重破坏,国家预算近四分之一依赖西方援助。同时,冲突还对地区政治与安全、世界经济复苏、全球减贫、粮食和能源安全、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带来严重负面冲击。

截至2024年10月,冲突仍在持续。

历史背景

沙俄时期
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同根同源,都是东斯拉夫人,因为蒙古人以及波兰、立陶宛人的入侵,大部分乌克兰人逐渐遵奉梵蒂冈教廷为正宗,而俄罗斯人则信奉东正教,以东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者自居。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领导的哥萨克在乌克兰举行民族起义,当时乌克兰的统治阶级内部分崩离析。1654年,赫梅利尼茨基与俄罗斯沙皇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和约》,商请沙俄来统治东乌克兰。1654年,沙皇俄国对波兰宣战,兼并了第聂伯河以东的乌克兰。自此东乌克兰(第聂伯河左岸)与俄罗斯帝国正式合并,开始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结盟史,这也是乌东地区亲俄的历史根源。至1795年,除加利西亚(1772年至1918年属于奥地利)以外,乌克兰其余地区均在俄罗斯帝国统治之下。至1917年沙皇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沙皇倒台,乌克兰进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一共是122年。

苏俄时期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俄国倒台;3月,由格鲁舍夫斯基领导的中央拉达(即全乌克兰国民大会)在乌克兰成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乌克兰中央拉达反对十月革命,于1918年1月24日宣布独立。1918年1-2月,在苏俄支持下,苏维埃乌克兰部队兵分三路进攻基辅;2月8日,苏维埃部队在激战中攻入基辅,宣布基辅成为苏维埃乌克兰首都,成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维埃军民解放基辅后,彼得留拉等人逃往沃伦等地,不久,随德、奥武装干涉军卷土重来,中央拉达将苏维埃政权赶出乌克兰,苏俄被迫承认芬兰和乌克兰独立,但乌克兰在独立的同时也被德国人武装占领;4月29日,彼得留拉政权被德国占领者扶植的斯科罗帕茨基傀儡政权所取代;11月,德国宣告战败,德国人扶持的乌克兰傀儡政权倒台,彼得留拉重新恢复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但因为和邓尼金白军,以及布尔什维克军队两线作战,他掌权仅四十天,就被赶出基辅。

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1918年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奥匈帝国战败,奥匈帝国解体。原奥匈帝国统治下东加利西亚和布科维纳地区,宣布成立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彼特鲁雪维奇政权)。同月,波兰共和国宣告成立,以毕苏茨基为首的波兰政府为恢复1772年第一次被瓜分前的东部疆界,企图以战争取得白俄罗斯、西乌克兰和维尔纽斯地区。西乌克兰政府视波兰为其主要敌人,为制止和击退波兰进攻,与邓尼金白军结盟,要求邓尼金协助赶走波兰侵略者,邓尼金军队由此来到乌克兰。波兰和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为控制东加利西亚发生的冲突,史称“波乌战争”。1919年7月,波兰占领西乌克兰的大部分领土,西乌克兰部分落败士兵逃至捷克斯洛伐克,而其他5万名士兵进入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实际灭亡。

乌克兰苏维埃政权
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实际灭亡后,在乌克兰东面,彼得留拉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军队兵力一度达到10万人之众,并一度于1919年8月30日收复基辅,但随即被邓尼金白军赶走。此后,彼得留拉等人的部队与邓尼金白军展开激战,最终失败,亲白俄的加里奇亚军投靠邓尼金。随后,邓尼金又被苏俄击败,乌克兰重新成立苏维埃政权。
乌克兰重新成立苏维埃政权后,彼得留拉投向波兰。1920年4月25日,波兰军队在彼得留拉军队的配合下,挑起苏波战争。随后在华沙战役中,苏俄战败,但波兰也无心再战。1921年3月18日,苏波双方缔结《里加和约》,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东加利西亚和西沃伦)划归波兰。波兰停战后,彻底抛弃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孤军奋战的乌克兰军队无力支撑,残余部队撤过兹布鲁奇河,被波兰军队缴械,乌克兰彼得留拉政权结束。其后,彼得留拉流亡法国,组织乌克兰民族共和国流亡政府,但他本人于1926年5月25日被刺杀身亡。
苏波战争结束后,西乌克兰被波兰占领,而苏俄的边界则向西推移,在其余大部分乌克兰土地上成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当时斯大林提出将乌克兰等从俄罗斯帝国独立的国家重新纳入到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版图中,因为他认为这些国家原本就属于俄罗斯。但列宁不同意,列宁认为,这是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应该让各个共和国以平等、自愿的方式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时期
斯大林时期
1922年,苏联成立,东乌克兰加入联盟,成为苏联的创始国之一 。苏联政府在执政初期努力扩大乌克兰的自治权。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最初也延续了此政策。但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波兰、英国等国家的反苏行动使斯大林担心乌克兰共和国会成为西方分裂苏联的前沿地带,同时,乌克兰领导人卷入国内政治斗争以及乌克兰民众对农业集体化的强烈反对,更使斯大林确信必须收回给予乌克兰共和国的自治权利,用高压手段来控制乌克兰的政治局势。因此,到20世纪30年代末,斯大林完全取消了乌克兰化政策 。
二战之初,由于苏波战争的缘故,苏联和德国密谋瓜分波兰,苏联夺回了之前被波兰夺走的西乌克兰地区。二战期间,乌克兰起义军与德国纳粹合作,残害乌克兰平民。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火首先烧到乌克兰,苏联在乌克兰地区遭受严重失败。基辅战役,苏联损失了近70万士兵,德国占领乌克兰全境。1944年11月,苏军重返乌克兰。二战期间,乌克兰地区成为战争的重灾区,军民死伤惨重,物资损失不可计数。二战结束后,苏联政府充分发挥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体制的优势,大力恢复和发展乌克兰经济,特别是乌克兰的重化工业企业。不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保持乌克兰局势稳定,斯大林采取了各种措施,监控乌克兰文学、艺术和宗教事业,其目的是使这些文化艺术产品在思想性方面更符合苏共意识形态要求。
赫鲁晓夫时期
赫鲁晓夫上台后,乌克兰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由于赫鲁晓夫在乌克兰长大,对乌克兰抱有感情。1954年,为纪念俄乌合并300周年,他将原属俄罗斯的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在苏联的框架下,这一决策没有引发争议,但在苏联解体后,这一归属出现争议。
戈尔巴乔夫时期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他的激进改革导致苏联历史和现实积累的各种矛盾开始表面化,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倾向迅速抬头,全国政局开始急剧动荡。乌克兰也开始其独立步伐。1986年4月26日,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的炉心融毁辐射外泄事件,造成严重后果,乌克兰国内抗议之声不断。
乌克兰独立
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 1991年8月24日,当时还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特别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改国名为乌克兰共和国。 [294]乌克兰独立后,时任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的克拉夫丘克成为乌克兰首任总统。 [293]1991年12月8日,克拉夫丘克和叶利钦、舒什克维奇在别洛韦日森林,签署《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等文件,苏联解体,独联体成立。


1991年12月8日,《别洛韦日协议》签字仪式

俄乌关系恶化

90年代后俄乌关系逐渐恶化
苏联解体后,经济上,乌克兰与俄罗斯都开始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变革时期。在对外贸易方面,俄罗斯奉行比乌克兰更开放的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政策:如取消进出口许可证和出口补贴,国家不实行指导性价格等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经济政策;而乌克兰虽然也在逐步放宽对外贸的各种限制,但由于乌整体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内外债包袱沉重,在经济改革过程中,往往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行政干预,从而使乌俄贸易自一开始就不断引发争端。乌俄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导致两国贸易额的不断下降,也使双方两败俱伤,并为西方商品大量进入两国市场提供可乘之机。政治上,乌克兰独立后明确宣布将“融入欧洲”和加入北约做为其战略目标,奉行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搞平衡的外交、经济政策,以求扩大其发展空间,但乌俄之间固有的传统关系仍然不可替代。两国在很多生产领域互为原料提供和生产加工国,加之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分工协作关系随着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而更显密切,两国在政治上互有所求,经济上互有依赖。

在苏联解体后的十余年间,俄乌关系相对和平,但乌克兰东西两大族群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传统迥异。从融合的时间看,东乌克兰与俄融合时间长达300年,西乌克兰不足200年,其中有些地方才70多年。因此,乌克兰东西形成了二元文化结构。此外,乌克兰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乌克兰工业中心在东部,工业能源来源于俄罗斯,经济较发达。西部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与欧洲经济更为紧密,也希望尽快融入欧洲。因此,乌国内“去俄化”融入西方与合并到俄罗斯的两种声音一直并存。

1997年,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在任期间,签订《乌俄两国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苏联时期划定的俄乌边界,一致同意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该条约还确认克里米亚半岛归乌克兰所有,在当时缓和了双方的紧张关系。


主词条:北约东扩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北约不但没有解散,反而借机计划将中东欧小国纳为新成员,开始启动扩展势力范围的行动。
1999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加入北约,北约首轮东扩。
2004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7个国家加入北约,北约第二轮东扩成功。
2005年,乌克兰开始加入“北约成员行动计划”谈判。 北约东扩至乌克兰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被俄罗斯认为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完全不可接受。乌克兰和俄罗斯关系进一步紧张。


主词条:俄格战争
2008年8月,“俄格战争”爆发,这是俄罗斯军队对进攻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的格鲁吉亚军队实施的陆海空联合反击作战。 此次战争中,乌克兰支持格鲁吉亚,致使俄乌两国关系更加恶化。亚努科维奇上台后,实施亲俄政策,一度缓和俄乌双方关系。


主词条:克里米亚事件
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亚努科维奇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准备工作,该协定被认为是乌克兰加入欧盟的“门槛”。
3天后,数万名乌克兰人在反对党领导下走上基辅街头,抗议政府的这个决定。
2014年2月,乌克兰基辅再次出现大规模游行示威,亚努科维奇无力控制局面,被迫下台,出走俄罗斯。2月28日,俄罗斯迅速出兵克里米亚,包括俄罗斯的多架直升机飞抵克里米亚南部,俄罗斯海军陆战队包围乌克兰海岸警卫队总部,俄罗斯的装甲运兵车也开到克里米亚。
3月,克里米亚举行公投宣布加入俄罗斯联邦,公投结果公布后,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克里米亚入俄条约,将克里米亚重新纳入俄罗斯版图。


主词条:顿巴斯战争、明斯克协议、新明斯克协议
受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的影响,2014年5月,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也举行公投,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顿巴斯地区出现的两个由分离主义武装控制的独立政治实体,分别为“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DNR)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LNR),由于整场危机已经在事实上发展成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局部战争,2014年9月5日,在德俄两国调停下,交战各方签署了实现临时停火、撤出外籍武装人员、承认分裂地区部分自治的《明斯克议定书》。

该协议的全文如下:
1.于东欧时间2015年2月15日午夜零点,在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实施全面停火;

2.冲突双方撤离所有重型武器并后撤相同距离,以创造至少50公里(31英里)的军事缓冲区。其中,双方的100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后撤70公里,而9A52-4旋风-S、BM-27飓风、BM-30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和圆点-U战役战术弹道导弹系统需后撤140公里;对于乌克兰军队,缓冲区从实际交火点开始计算;对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的特定地区的武装团体,缓冲区依据2014年9月19日的“明斯克备忘录”记录的交火点计算。以上重武器的撤离行动必须在停火之后一天之内开始,并于十四天之内结束。欧安组织将联合三方联络小组对撤离行动进行支持。

3.有效的监督和核查停火制度和重型武器撤出欧安组织将在撤军的第一天执行,使用一切必要的技术手段,如卫星,无人驾驶飞机,无线电定位系统等。

4.在停火后的第一天开始,根据乌克兰法律和乌克兰法案的基础上,对地方选举的方式进行对话“关于地方政府自治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的个别地区临时令”,关于这些地区依据上述法律决定未来。但是从签署本文件之日起不迟于30天决议,必须经乌克兰最高拉达批准,特殊制度下按照法律规定的说明,关于“境内地方自治临时命令属于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的个别地区”,该特别制度区采用明斯克备忘录在2014年9月19日中的规定。

5.在乌克兰颁布以法律禁止和追究相关人员的处罚,对于发生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个别地区活动分子的方式提供赦免和特赦。

6.确保释放交换全部人质和非法拘禁的人“所有一切的”原则。从第五天(武器)撤军结束之后这个过程才开始。

7.提供一个国际机制向有需要的人道主义援助分配的地区可以安全的访问、交付和存储人道物资。

8.全面恢复东部的社会和经济联系,包括支付社会福利金,如支付的退休金和其他款项(收入和财政收入,按时支付公家的账单和水电费,乌克兰法律领域的框架内恢复纳税)的方式。基于这一目的,乌克兰将恢复管理在其银行系统的受冲突影响地区的部分,建立一个国际机制,以解决此类交易。

9.由乌克兰政府恢复国家的边界控制在整个冲突区,开始充分的政治协调(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个别地区地方选举后,地方选举和结束后的第一天州根据法律规定乌克兰宪法改革),在2015年年底前,在乌克兰达成条约下述第11个条件后开始履行-在磋商中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个别地区的代表一致的框架内和在第三方联络小组中达成。

10.在欧安组织的监督下撤离所有外国武装编队、军事装备、雇佣兵于乌克兰的领土,裁军所有非法团体。

11.在乌克兰启动宪法改革,制定一个新的宪法,在2015年的年底之前达成结果,宪法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地方自治分权(考虑到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个别地区的特殊性,同意这些地区的领导者代表),也永久立法同意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个别地区的特殊地位自治州,按照附注说明所附的措施(以下为附文内容)以下措施将在2015年年底被纳入乌克兰法律“关于临时地方自治州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的个别地区。免于处罚与发生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个别地区的事件有关人的骚扰和歧视。让乌克兰东部自行决定乌克兰俄语的官方语言。参与地方自治州政府的检察官办公室和法院的负责人由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的个别地区任命。中央行政机构可能要缔结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个别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有关地方当局的协议国家将提供对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个别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支持从中央行政机构由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个别地区的跨境合作援助州与俄罗斯联邦合作由地方自治州议会决定的民兵分队警察的自由来维持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个别地区的治安由指定的地方议会代表和官员的权力,在年初由地方选举产生,最高拉达根据这个法律,不能提前终止。

12.根据乌克兰法律制定“临时地方自治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州的个别地区的”,并以有关地方选举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一致同意在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个别地区的代表在州的框架建立三方联络小组。选举将按照有关欧安组织的标准举行,由欧安组织/民主制度和人权办公室ODIHR监控。

13.加强三方联络小组的工作,包括通过明斯克协议的相关方面的实施建立工作小组。他们将决定第三方联络小组的组成。



2015年2月12日,经国际社会斡旋,冲突双方又签订了《第二阶段明斯克议定书》。根据协议,乌克兰承认顿巴斯地区的特殊性,并承诺给予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一定的自治地位。此后,大规模武装冲突得到控制,但小规模交火时有发生。

2020年7月22日,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乌克兰、俄罗斯、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与顿巴斯地区民间武装代表举行视频会议,各方就在顿巴斯地区实施全面停火达成一致。7月27日,乌克兰国防部网站发布在乌东部地区全面停火的声明,并对停火相关规定进行解释,以确保乌克兰武装部队在顿巴斯执行无限期全面停火。

2021年俄乌局部冲突
2021年,俄乌关系激化爆发。2021年前三个季度,乌克兰对内签署一系列法令,与俄罗斯“划线为敌”。2月8日,乌克兰签署法律,允许西方国家(美英以及部分东欧国家)进入本土演习;2月23日乌方签署了“关于乌克兰退出独立国家联合体框架内缔结的国际条约”的法令,同时据此退出了《民用航空和使用空域协定》,该协定规定签署国的领空被视为统一领空。3月25日乌方批准《乌克兰军事安全战略》,着力推动加入北约进程。7月16日乌方通过《国家抵抗基础法》和关于《乌克兰武装部队人数法》修正案,提高部队人数限制,必要时刻可全民参与抗击活动。8月23日在克里米亚平台的首届峰会上,乌方表示希望与欧盟尽快签署《共同航空空间协定》。8月27日乌方确定了独立30年来的首部《乌克兰外交战略》,宗旨之一为推动加入欧盟和北约进程,反击俄罗斯的“侵略”。10月15日泽连斯基总统批准通过了《乌克兰国防计划》和《乌克兰信息安全战略》,其中包括打击俄罗斯宣传的措施。


除此之外,乌克兰对外频繁拉拢欧美、争取援助,与美国签署一系列文件。7月2日,美乌共同主办的“海风-2021演习”正式结束,美国、乌克兰、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部队在乌克兰的三个地区进行陆地活动。演习项目包括抢滩登陆、地面机动、水下渗透、反潜作战、搜索救援等。据悉,演习着眼于磨炼应对全球各地可能出现的战场形势的能力,参演军力创下历年新高。9月1日,美乌签署了《国防伙伴关系战略框架协议》,旨在帮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根据北约原则和标准改革乌克兰军队等,还签署了在太空和通信领域的备忘录与协议,保障美乌两国之间的信息互通。




而俄罗斯主要针对乌克兰问题和北约的军事活动表示反对,在与德国、法国、美国、土耳其进行的会谈中表示乌克兰破坏了《明斯克协议》。2021年3月,俄罗斯在俄乌两国边境附近增兵,随后,美俄两国元首展开电话沟通,4月底,俄军主力逐步撤离边境。11月,俄罗斯启动向西部边境的新一轮增兵。 2021年第四季度,俄乌两国在边境地区交火,俄方使用了《明斯克协议》所禁止的武器,乌方间或有人员伤亡。俄罗斯方面则再次与美、英、法等国家进行会谈并强调了本国的核心关切——无法接受北约东扩,俄乌紧张局势不断升级。

2022年战争前夕
2022年1月26日,美国和北约分别向俄罗斯递交关于俄方所提安全保障建议的书面答复,但美国和北约在诸多关键议题上没有让步。2月,乌东部民间武装向政府军控制区发动炮击。乌东部民间武装则指责乌政府军首先动用重型武器向其控制地区发动袭击。乌东部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升级。



战前准备

俄罗斯方面
军事准备
2022年1月,在经历多轮增兵后,俄军已有超过10万兵员聚集在俄乌边境。
2024年9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关于确定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人员编制”的命令,要求于2024年12月1日起在俄武装力量编制人员中增加18万名军事人员,至150万人。

军事演习
俄乌局势紧张对峙之际,俄罗斯举行了多场军事演习。2021年9月12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军队在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举行“西部-2021”联合战略演习。2022年2月10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军队在白俄罗斯多个军事训练场启动“联盟决心-2022”联合军事演习。 [318]2月12日,超过30艘黑海舰队舰艇开始在克里米亚半岛附近举行演练。 [319]2月19日,俄军举行计划内战略威慑力量演习,演习过程中发射了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俄空天军部队、南部军区、战略导弹部队、北方舰队和黑海舰队等参加了演习。

公告发言
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成员就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局势举行会议。普京随后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谈及俄乌两国关系、乌东部局势、俄安全保障等问题。随后,普京签署关于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关于承认“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命令,以及俄罗斯分别与这两个“共和国”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2月22日,俄罗斯外交部宣布即日起俄罗斯与“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同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通过相关决议,准许俄罗斯总统在俄境外动用联邦武装力量,联邦委员会的决定自通过之日起开始生效,出动军队的数量、行动区域、任务和在俄罗斯境外停留的时间由俄罗斯总统决定。
2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电话时表示,在乌克兰政府对顿巴斯“进行侵略”以及断然拒绝执行明斯克协议的情况之下,俄方作出承认乌东部民间武装控制的两个地区独立的这一决定具有客观必要性。普京还表示,对美国和北约关于安全保障议题的相关表态表示失望,他认为美国和北约的反应只是为了忽视俄罗斯的合法关切和要求。
2024年11月15日,普京应约与德国总理朔尔茨通电话,就双边关系和乌克兰局势等交换意见。这是双方自2022年12月以来的首次通话,双方就乌克兰局势“详细、坦诚地交换了意见”。普京说,当前的危机是北约多年来侵略性政策的直接结果。该政策旨在在乌克兰领土上建立反俄基地,同时无视俄罗斯的安全利益,并践踏俄语居民权利。

乌克兰方面
军事准备
2021年7月,乌克兰通过《国家抵抗基础法》和关于《乌克兰武装部队人数法》修正案,针对乌克兰在俄罗斯-乌克兰战争中的防御能力做了安排。
2022年1月18日,乌克兰国防部网站发布消息说,乌克兰计划组建150个营、共计25个旅的领土防卫部队。

军事援助
自2014年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美国就主导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2015年到2022年1月,美国、英国、加拿大、丹麦、立陶宛、斯洛伐克等国依托乌克兰多国联合训练团(Joint Multinational Training Group-Ukraine)项目,开展对乌克兰军队的整训。这些训练在内容上围绕乌军的需求量身定做,重视弥补在苏联军事体系中基层军官缺失的领导能力。援助的主要内容包括整训乌克兰军队、援助装备和物资、强化后勤保障体制,以及指导乌克兰军事改革等。2021年下半年,俄罗斯开始在乌克兰周边集结重兵,俄乌局势升温,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开始调整对乌军援方式,一方面加强轻型武器装备以及通信和情报系统援助,另一方面停止在乌境内对乌军的训练。

军事演习
2021年6月28日,由乌克兰和美国共同主办的“海风-2021”多国演习开始,共有30多个国家参加,总共约有5000名人员、30艘舰艇、40架飞机、18个特种部队和潜水队参加了海上、陆地和空中的演习。

公告发言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过电视直播发表讲话,他表示,乌克兰将保留进行独自和集体防卫的权利。国际社会对乌克兰领土边界的承认不会因俄罗斯的行为而发生改变。俄罗斯对“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与“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承认是其单方面退出明斯克协议的行为。 在讲话中泽连斯基还呼吁紧急召开诺曼底模式四国峰会和欧安组织特别会议,以讨论俄罗斯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与“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一事。同时他还表示,正在研究和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的提议。如果爆发针对乌克兰的大规模战争,将会实施战时状态。宣布已签署在特殊时期征召预备役人员的法令,以提高乌克兰军队对作战形势所有可能变化的准备。
2月2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命令,建议最高拉达(乌克兰议会)批准从2月24日零时开始实行为期30天的紧急状态。同日,乌克兰国家边防局表示,已经对乌克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顿巴斯领土和毗邻海岸地区实施了限制措施。包括禁止在夜间逗留,禁止任何船只从港口离开,禁止任何车辆(军事、安全服务和农业设备除外)使用不在道路登记册上的通往国家边境的道路,乌克兰议会批准在全国实施紧急状态。

俄乌军事对比


冲突历程
冲突正式爆发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针对乌克兰局势发表紧急电视直播讲话,决定在顿巴斯地区进行“特别军事行动”。
同日,俄罗斯采用空袭与地面进攻,对乌克兰实施多点军事打击,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摧毁乌克兰军队的军事基础设施、防空设施、军用机场和航空部队 [14]。俄罗斯军队和顿涅茨克共和国、卢甘斯克共和国地方武装从包括白俄罗斯领土在内的普里皮亚特、切尔尼戈夫、科诺托普、苏梅、哈尔科夫、阿赫特尔卡和顿巴斯地区的乌克兰边境斯坦尼察卢甘斯卡亚、沃尔诺瓦哈和马里乌波尔以及克里米亚附近的赫尔松、新卡霍夫卡、梅利托波尔全线向乌克兰进军,乌克兰国民卫队司令部被摧毁。

在乌军防空阵地被摧毁后,俄罗斯空降兵部队搭乘约40架直升机从白俄罗斯戈梅利市的军用机场出发,突袭乌克兰戈斯托梅利机场(安东诺夫机场),计划控制机场,方便俄罗斯后续将兵力直运基辅。俄罗斯空降军初期迅速压制乌克兰驻军,完成对机场的控制,但乌军反应迅速,使用“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对俄罗斯空降军编队进行打击,并使用“飓风”和“冰雹”火箭炮等火炮对机场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火力覆盖,经数度反扑,安东诺夫机场几次易手。战斗过程中,停放在安东诺夫机场上的安-225运输机被炸毁。 同日,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派出的“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和22160型巡逻舰“瓦西里·贝科夫”号,进攻位于黑海的乌克兰岛屿蛇岛(兹梅伊内岛),在摧毁岛上的基础设施后,控制该岛。此役,乌克兰方面追授蛇岛13名士兵为“乌克兰国民英雄”,俄罗斯方面则称,有82名乌克兰军人放下武器,向俄罗斯部队投降。


冲突爆发当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讲话,宣布乌克兰与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乌克兰全境进入战时状态,并开始开始实行戒严制度,戒严期间禁止18至60岁的男性从乌克兰出境,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通过乌克兰全境进入战时状态的决定,首都基辅地铁免费开放,将地铁站作为防空洞使用,泽连斯基发布总统令,宣布全国总动员,为期90天,动员所有军事力量和特种部队。乌克兰管理部门宣布关闭全国领空 。


至此俄乌冲突正式打响。

冲突根源
美国为维持霸权,挤压俄罗斯安全空间,是俄乌冲突的根源。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无节制地东扩,不断挤压、挑战俄罗斯安全空间,直至东扩到俄罗斯的“家门口”,并部署大量先进进攻性战略武器。2019年2月,乌克兰把加入欧盟和北约作为国家基本方针写入宪法。近年来,北约持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援,并多次表态考虑乌克兰的“入约”问题,俄罗斯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安全焦虑,最终俄乌冲突爆发。

2022年2月24日,俄总统普京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随后乌克兰多地传出炮火声。普京表示,俄方致力于缓解乌克兰局势,但鉴于北约不断东扩,俄罗斯安全环境不断恶化,不得已作出这个决定。当天,乌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乌俄断交,乌克兰全境进入战时状态。尽管冲突爆发前已有预兆,但在美西方不停“拱火浇油”之下,这场冲突的规模、烈度及持续时间远超预料。

“特别军事行动”之初,俄罗斯曾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展开大规模打击。2022年4月,双方和谈启动后,俄军撤离基辅等地,将战场重心转往顿巴斯和乌南部地区。随着谈判停滞,双方激战继续。到2022年8月,俄军在战场占据总体优势。但从2022年8月底、9月初开始,乌军在美西方支持下发起反攻,对赫尔松州部分地区和哈尔科夫州重新控制,并将战线推回到卢甘斯克等地。

2023年伊始,俄方密集打击乌军事、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乌方也在不断尝试发起新的进攻,包括对俄战略轰炸机基地等重要目标的无人机攻击。一年来,乌方从美西方争取到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大量重型武器接二连三涌入战场。乌总统泽连斯基于今年2月初连访欧洲多国,要求美西方提供远程导弹和战斗机。俄乌双方都在重新部署兵力,双方都缺乏在短时间内战胜对手的能力,这场“特别军事行动”已变成了消耗战和影响全世界的“持久战”。

冲突影响
世界格局影响
俄乌战场僵局背后,是俄罗斯与美西方的激烈角力。美国意在通过对乌克兰的支持,通过这场局部冲突拖累俄罗斯和欧洲,并借此进一步维护其全球霸权。俄乌冲突长期化对全球产生多方面影响。改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俄乌冲突升级使大国关系发生变化。一方面,俄欧关系、美俄关系破裂,美欧关系走近。另一方面,美国仍未改变遏制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 [465]俄乌冲突加剧全球阵营化对抗,世界出现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国家群体分裂。 [466]地缘政治使得集团间的贸易裂痕扩大,俄乌冲突爆发后,根据各国在联合国的投票情况,如果视作存在两大“集团”,那么,统计显示“集团”内的贸易增长已从危机之前的2.2%降至1.7%,“集团”之间的贸易增长则从危机之前的3%下降至-1.9%左右。

地区稳定影响
俄乌冲突之后出现更多地缘冲突,世界陷入二战后最混乱的安全局势。 从维护美国霸权的战略考虑,俄乌冲突长期持续削弱欧盟独立自主,压制俄罗斯崛起空间。俄乌冲突爆发后,原本呈现“脑死亡”迹象的北约恢复一定活力。2023年以来,美国阻挠各方和谈努力,并利用冲突造成的危机感进一步将欧盟绑定在自己的遏华外交战略轨道上。大多数欧盟国家深受俄乌冲突刺激,中东欧、北欧国家是在强烈不安全感的驱动下向美国靠拢,德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也逐渐由犹豫徘徊逐步变得主动积极,客观上与美国战略协调更加合拍。当下欧盟民众的反俄情绪虽较冲突刚爆发时有所衰减,但视俄为敌已成为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欧盟社会主流态度。

人道主义影响
俄乌冲突持续,它所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也在扩大。联合国难民署警告,乌克兰局势可能酿成“本世纪欧洲最大的难民危机”。面对逃离乌克兰的汹涌如潮的难民,欧洲各国的态度和政策各不相同。联合国网站报道称,来自数十个国家的第三国公民,包括居住在乌克兰的移民工人和留学生,在试图离开受冲突影响的地区、越境进入邻国并寻求援助时,面临种族歧视待遇。其中,来自非洲、中东、南亚的人员在试图从乌克兰进入邻国时明显受到种族主义和仇外待遇,“白种人有优先离境权”的做法时有发生。国际社会对逃离乌克兰的非白人面临的种族主义威胁与仇外待遇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谴责。
2022年3月初,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许多关于不同种族的人在试图离开乌克兰以及在邻国寻求庇护时遭受种族主义、骚扰和歧视的报告感到震惊。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安东尼奥·维托里诺发表声明,对有关试图逃离乌克兰冲突的第三国国民遭受歧视、暴力和仇外心理的报道感到震惊,呼吁各国调查这一问题并立即加以解决。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普·格兰迪也在3月初发表声明,谴责任何歧视和种族主义行为,强调所有人必须得到保护。联合国当代形式种族主义问题特别报告员滕达伊·阿丘梅表示,包括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内的政府官员、人道主义机构和其他行为者必须采取紧急行动,确保所有在试图逃离乌克兰时面临种族和民族歧视待遇的个人和团体得到保护。

长期人口影响
俄乌冲突造成一场巨大的人类悲剧,是二战结束以来欧洲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 俄乌冲突爆发后,本就低生育率和高移民倾向的乌克兰人口问题变得更为突出,2023年6月,乌克兰独立智库“乌克兰未来研究所”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不考虑战场伤亡的情况下,截至2023年5月,乌克兰常住人口为2900万,仅略高于1991年宣布独立时人口的一半。彼时,乌克兰的人口数约为5200万。作为未来重建和发展国家的基础,乌克兰急需充足的人口。然而,劳动力短缺可能成为乌克兰战后重建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估计,到2052年,乌克兰可能会失去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即使在较为乐观的情况下,乌克兰人口也会下降21%。联合国2024年10月22日说,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以来,乌克兰人口已减少约800万。

供应链冲击
俄乌冲突加剧了因疫情和芯片短缺所造成的供应链瓶颈压力,冲突以及制裁措施使得许多跨国公司在俄乌两国停工停产,尤其是食品加工、钢铁、建筑、汽车、半导体等产业供应链受到一定冲击。乌克兰是氖、氩、氪、氙等气体供应大国,俄罗斯是全球镍、钯金的生产大国,这些都是微芯片生产的关键材料,俄乌冲突导致这些产品供应链受阻。同时,欧洲是受俄乌冲突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地区,石油天然气能源供给不稳定、新能源替代效应尚未形成以及企业成本上涨压力使得欧洲制造业受到极大冲击,出于避险和全球寻找低成本生产区域的动机,欧洲跨国公司进行产能国际转移动力加大,将形成一波投资浪潮,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

经济影响
俄乌冲突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2022年4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发布报告称,2022年全球贸易增速较先前预测下降近一半。 不过,2023年2月23日,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一份情况说明显示,由于受俄乌战事严重影响的经济体找到替代供应来源,2022年全球贸易保持韧性,表现好于悲观预测。就长期前景而言,新的模拟情况显示了加强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性,如果国际合作破裂,最不发达国家可能会受到重创。
2023年7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受俄乌冲突、食品和能源价格高涨以及公共债务飙升等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较2021年下降12%至1.3万亿美元。其中,流入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下降37%至3780亿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则增长4%至9160亿美元。

环境影响
俄乌冲突为乌克兰的环境与动物保护工作带来了超过数十亿美元计的损害,而这些负面影响将会持续多年。乌克兰占地面积不到欧洲大陆面积的6%,但却拥有欧洲大陆三分之一以上的生物多样性。与此同时,数百座化工厂、近150座煤矿和十多个核反应堆,在冲突中,面临受损风险,给环境带来巨大隐患。

难民危机
2023年1月31日,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表示,自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至2023年1月31日,共有1820万人逃离乌克兰,其中1000万人后来返回了该国。联合国难民署指出,已有约482万名乌克兰难民被纳入欧洲国家的临时保护和支持计划。联合国难民署统计,俄罗斯接纳乌克兰难民最多,约285万人。排名第二的是波兰,接纳约156万人。第三位是德国,接纳约105万人。其余接纳难民较多的国家依次为捷克、意大利、西班牙、英国、保加利亚、法国、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和斯洛伐克。
2023年2月2日,欧洲边境管理局发布的消息指出,从2022年2月24日至2022年底,有近1300万乌克兰难民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进入欧盟陆地边境。同月,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表示,截至2023年1月31日,约有804万人从乌克兰进入欧洲国家避难。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4日,俄罗斯总统人权事务全权代表莫斯卡利科娃表示,目前俄罗斯65个地区共开设了960个临时安置点,共收容来自遭到乌军袭击的俄乌边境地区和顿巴斯地区的30415名居民,其中包括7670名儿童。

粮食危机
俄乌冲突以来,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联合国食品和农产品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俄乌两国都是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乌克兰号称世界粮仓,战前两国小麦、玉米出口分别占全球份额近30%和20%,乌克兰大麦、油菜籽、玉米等作物出口均占全球10%以上。冲突持续使得俄乌两国粮食生产和出口受到影响,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作物播收冲击严重,出口物流阻滞。尽管俄乌就重开黑海粮道达成协议,但是冲突导致黑海通道不时关停,两国粮食全球出口大幅下滑,此外美欧制裁也限制了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能力。全球粮食供需不匹配,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为粮食安全而限制农产品出口,包括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主要粮食出口国,再加上国际资本炒作和全球气候灾害推动粮食现货和期货价格上涨,增大了全球粮食危机和输入性通胀风险。

能源危机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全球天然气最大储量国和出口国,石油天然气全球供给地位显著。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制裁,欧洲大幅减少对俄石油及天然气进口,同时俄也主动限制石油天然气对“不友好国家”出口,原本高位的能源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欧洲布伦特原油价格和欧洲基准ttf天然气价格一度创下2014年来新高。全球能源贸易格局随之改变,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石油天然气出口大幅下降,缺口被美国、中东、南美等地区替代,美国对欧洲的能源主导作用增强,同时俄对中国、印度、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能源出口明显增加。随着欧洲对俄石油天然气价格进行进口限价,油气价格逐渐回落,但是,opec减产石油,美国能源生产成本高企,冲突本身对俄国内油气生产带来影响,伊朗等油气大国遭受制裁,导致世界油气能源供给紧张,价格高企局面不会改变。在此基础上的成本推动型的全球通胀使得各国被迫采取紧缩政策,增加了疫情冲击下全球经贸复苏难度。

2022年9月26日,由俄罗斯经波罗的海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北溪-1”和“北溪-2”两条天然气管道先后发生爆炸泄漏,无法使用。 [459]使得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走高。对此,欧洲能源密集型企业为了节省能源成本,不得不减产或停产。

外交影响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4日,美国外交机构暂停在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的领事业务。
2024年11月20日,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三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宣布,因面临袭击风险,使馆于当天关闭。此外,美国驻乌克兰基辅大使馆也表示,大使馆收到11月20日可能发生重大空袭的信息。出于谨慎考虑,大使馆将关闭。

民生影响
航班影响
2022年2月26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和罗马尼亚表示,他们将对俄罗斯飞机关闭领空,此前,英国、波兰、保加利亚、捷克等多个欧洲国家宣布对俄罗斯飞机关闭领空。2月27日,奥地利、丹麦、冰岛、比利时、瑞典五国先后宣布将对俄罗斯航班关闭领空。多国对俄罗斯关闭领空的同时,俄罗斯宣布互关领空。3月8日,俄罗斯正式暂停全部国际航班。3月11日,俄罗斯已取消对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伊朗实施的飞行限制。 俄乌冲突给全球航班影响造成重大影响,众多航线被取消,或者改道,重新调整。

民众生活
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首都基辅通往周边城市的道路出现严重交通拥堵,民众恐慌情绪蔓延。 居民在食品店、药店和ATM提款机前排起长队,主要是抢购饮水和食品。试图离开乌克兰进入罗马尼亚的人排起了约6.5公里长的队伍。
同日,位于乌克兰东部地区卢甘斯克以北35公里的斯拉维扬诺谢尔布斯克地区由于冲突导致多处输电线路受损严重,造成近11000多户居民住宅停电。
2023年3月9日,乌总理什梅加尔表示,乌克兰8个地区的发电和配电设施在袭击中受损,可能导致多地临时停电。截至3月9日18时,乌克兰能源部发布称境内有超1250个定居点和约1.1万个变电站因俄乌冲突而断电,波及范围超72万人。
2024年10月22日,据联合国新闻网报道,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东欧和中亚区域负责人弗洛伦斯·鲍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报告称,自2014年俄乌首次爆发冲突以来,乌克兰人口减少了1000万,约占战前乌克兰人口的1/4,其中800万的减少发生在2022年2月以后。该官员称,乌克兰人口锐减的原因包括大量民众逃离、人口出生率暴跌以及战争造成的死亡。数据显示,目前共有670万乌克兰人逃亡海外,构成乌克兰人口锐减的大头。美国智库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网站文章称,这一报告发表一周前,乌克兰总统顾问透露,美国政客正在敦促乌总统泽连斯基将征兵动员令扩展至年仅18岁的男性。

网络攻击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3日4时起,乌克兰国家银行、乌克兰内阁、外交部等多个网站因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而关闭。2月24日,乌克兰国家紧急事务部门称,因为遭受网络攻击威胁,乌克兰已经临时切断互联网。
2月25日,国际黑客组织“匿名者(Anonymous)”就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宣布对俄发动“网络战争”,并声称对“今日俄罗斯”(RT)遭受的一次网络攻击负责。
2月26日早上,包括克里姆林宫官网、俄罗斯外交部、红星电视台在内的多家俄罗斯网站处于不稳定状态,部分用户无法正常打开页面。
2月27日,国际黑客组织“匿名者” 在其推特账号上发文宣称,在车臣宣布向乌克兰派兵12小时后,他们“黑掉”了车臣政府网站。

体育赛事影响
2022年2月24日,乌克兰超级联赛官方宣布,由于国内形势和戒严令的公布,全国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乌克兰超级联赛正式暂停。
2022年2月24日(当地时间),波兰、瑞典和捷克足协发表联合声明称,鉴于俄乌冲突将给球队及代表团“带来严重后果,并大大降低了安全性”,他们将“不考虑前往俄罗斯”参加即将到来的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附加赛。
2022年2月,欧足联官方宣布,考虑到当前的安全形势,本赛季欧冠决赛场地将由圣彼得堡变更为巴黎,法兰西大球场将成为新的比赛场地。欧足联同时确认,俄罗斯、乌克兰的国家队和俱乐部赛事的主场比赛,将全部改至中立场地进行。
2022年3月3日,国际残奥委会理事会召开会议,决定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参加北京冬残奥会。

太空合作影响
2022年2月26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局长米特里·罗戈津宣布,为回应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将暂停与欧洲航天机构在法属圭亚那航天中心的太空发射合作。
当地时间2023年2月4日,乌克兰政府驻最高拉达(议会)代表梅利尼丘克表示,乌克兰终止了与俄罗斯签署的政府间和平研究太空合作协议。

学校及公共设施关闭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31日,别尔江斯克市政府表示,亚速海沿岸的别尔江斯克港遭乌克兰无人机袭击。目前别尔江斯克市内学校、幼儿园和其他公共设施已关闭。目前,乌克兰方面对此暂无回应。

列车延误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7日,乌克兰国家铁路公司通报称,乌克兰南部、西部和东北部的多个铁路路段因俄军大规模袭击断电,部分旅客列车运行出现延误。

俄乌冲突对我国的六大影响
一、能源安全问题的意外解决
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以来,我国石油主要从中东进口,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作为补充。然而,中东到中国的海运线漫长,其中马六甲海峡尤为令人担忧。新加坡的美国海军基地,使得在特殊情况下,如解放台湾时,这条石油生命线极易被切断。
为绕开马六甲海峡,我国投入巨量资源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等,但这些努力遭遇西方国家极大阻挠。即便建成,中东主要产油国沙特的美国驻军问题仍未解决,特殊情况下,美国可能强行要求中东产油国切断对华石油供应。而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也未必会在关键时刻将所有石油卖给中国。
但俄乌冲突改变了这一局面。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使得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销售渠道几近断绝,未来俄罗斯主要的能源销售渠道只能是中国。中亚国家也因对欧洲的能源输出管道被俄罗斯控制,而只能将能源通过通往中国的管道输出。如此一来,困扰我国多年的能源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将能源廉价供应给中国,大幅拉低了我国能源进口均价,为我国外贸出口的强势表现奠定了基础。

二、对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制造业的影响
俄乌冲突还对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制造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俄罗斯国内制造业因欧美制裁遭受致命打击,通胀高企,经济萎缩。中亚国家的制造业也因与俄罗斯的紧密联系受到牵连。
俄罗斯未来将更加依赖中国,无论是能源出口换取商品,还是重建工业化体系,都离不开中国的资本、设备、标准和技术。

三、对欧洲制造业的灾难性打击
对于欧洲而言,能源价格飙升对制造业造成了灾难性影响。大量企业关闭,成本与中国悬殊巨大,竞争力丧失。巴斯夫等企业加速在中国的投资建设,以弥补欧洲工厂关闭的损失。
若俄乌冲突长期化,欧盟制造业将持续遭受重创,大量制造业将涌向中国。

四、对全球制造业的沉重打击及中国的优势凸显
俄乌冲突对全球制造业也是沉重打击,今年全球十大工业国除中国外进出口贸易多为逆差。而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加强,韩国三星也将手机加工厂迁回中国。

五、俄乌冲突对中印边境问题的积极影响
在中印边境问题上,俄乌冲突也带来了积极影响。在俄罗斯的斡旋下,中印边境军长级谈判取得突破性成果,军队开始从对峙地区撤退。
俄罗斯靠着与印度的特殊关系以及廉价石油的诱惑,撬了美国“亚洲版北约印太战略联盟”的墙角,印度退出了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

六、出口贸易新认知及未来展望
过去,我们认为出口只需商品物美价廉,但 2018 年美国对华挑起贸易战后,我们认识到政治力量保驾护航的重要性。
未来,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因去工业化及与西方硬脱钩向中国靠拢,将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经济增长点,一个拥有两亿人口和丰富资源的广阔市场正等待着我们去开拓。
[ 此帖被多罗明溪在2024-11-22 18:1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0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11-22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俄罗斯武装力量大盘点(军事小说素材)
https://www.paipai.fm/read.php?tid=5887606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