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焚书,继“焚书坑儒”之后的又一次大的文化灾难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69 回复:1

[人文通史] 江陵焚书,继“焚书坑儒”之后的又一次大的文化灾难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rainlxsh

ZxID:3206502


等级: 素材组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1-09 0

说起焚书,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然而,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次鲜为人知的焚书事件——江陵焚书,那可真正称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空前大浩劫。

公元555年1月10日(梁元帝承圣三年十一月甲寅),西魏大军围困了江陵城,梁元帝下令将宫中所藏的十四万卷珍贵图书全部焚毁。梁元帝被俘后说:“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他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读书多,真是愤怒到了极点,而书籍就成了他失败的替罪羊。

据《南史·梁本纪下》记载:帝“乃聚图书十余万卷尽烧之”。而《隋书·经籍志一》则是这样记载的:“元帝克平侯景之乱,收文德之书及公私经籍,归于江陵,大凡七万余卷。周师入郢,咸自焚之”,说的是被焚之书大约七万余卷。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帝入东阁竹殿,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这十四万卷书,司马光在其《通鉴考异》是这样作的说明“王僧辩所送建康书已八万卷,并江陵书,岂止七万卷乎?今从《典略》”。

江陵所焚之书按司马光的统计大约是十四万卷,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在那个活字印刷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每一本古籍都弥足珍贵。一般人家少有藏书,基本上是收藏于各地豪门大族,特别珍贵的书籍都由皇家来收藏。这次所焚之书,数量之大(天下藏书之半),珍本之多,损失无法估量。

江陵这些图书从哪里来的?葛剑雄教授曾详细分析了它的来历:

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规定以吏为师,禁止百姓收藏图书,所剩图书都汇集到咸阳。汉惠帝时取消了禁止百姓收藏图书的法令,儒家学者才开始在民间传播学说。汉武帝设置了太史公作为专门机构,收藏全国献上的图书。到了汉成帝时,这些藏书又流失了不少,因而派陈农到各地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图书。

王莽覆灭时,皇宫中图书被焚烧。东汉光武帝、明帝、章帝都很重视学术文化,特别注重儒家典籍,各地纷纷献书,皇宫中的藏书又相当充足了。于是将新书集中在东观和仁寿阁,令傅毅、班固等依照《七略》分类整理,编成了《汉书·艺文志》。可是到董卓强迫汉献帝西迁长安时,军人在宫中大肆抢掠,将用缣帛写成的长卷当作帐子和包袱,但运往长安的书籍还有七十余车之多。

魏国建立后,开始收集散在民间的图书,由中央机构秘书负责收藏整理,根据不同内容分为甲乙丙丁四部。西晋初在汲郡(治今河南汲县西南)古墓中发掘出来的一批古书,共有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

东晋立国后,又陆续收集了一些,但对照原来的四部目录,只剩下三千十四卷。此后北方的遗书逐渐流到江南,东晋末刘裕攻占长安时,曾从后秦的府藏中收集到四千卷古书。到宋元嘉八年(431年)秘书监谢灵运编成《四部目录》,已著录了六万四千五百八十二卷。到齐朝末年,战火延烧到藏书的秘阁,图书又受到很大损失。梁初的秘书监任昉在文德殿集中、整理图书,不计佛经共有二万三千一百六卷。由于梁武帝重视文化,加上江南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安定局面,民间藏书也大量增加。侯景之乱被平息后,湘东王萧绎(即以后的梁元帝)下令将文德殿的藏书和在首都建康(今南京)收集到的公私藏书共七万余卷运回江陵收藏。

其余的七万卷应该是梁元帝在江陵的旧藏,至此,他的藏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十四万卷。

在江陵焚书中,许多珍贵书籍被付之一炬,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丹阳尹传》十卷,《注汉书》一百五十卷,《周易讲疏》十卷,《内典博要》一百卷,《连山》三十卷,《洞林》三卷,《玉韬》三卷,《补阙子》十卷,《老子讲疏》四卷,《全德志》《怀旧志》《荆南志》《江州记》《贡职图》《古今同姓名录》一卷,《筮经》十二卷,《式赞》三卷,文集五十卷,合计超过四百卷。”

江陵焚书是被梁元帝主动焚毁的,他或胜或败,与书没有任何关系,江陵之书,如果没有被一炬焚之,江陵城破之后,总会有不少的书籍散落民间,也不至于丧失殆尽。因为他是皇帝,他将国家的书籍当作了自己的私有财产,面临失败,他欲赴火自焚被部下劝住。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文化的历史悲剧。

这次焚书事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现实。战火一直是书籍最大的毁坏者,每次改朝换代都会面临一次大的毁坏。我们应该铭记这次历史教训,防止类似灾难的发生,珍视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liumeiling

ZxID:3002419


等级: 派派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1-12 0
已审核。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