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契为何叫“商契”:现代考古重大发现,难怪商契“和合五教”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0 回复:1

[物品器具] 商契为何叫“商契”:现代考古重大发现,难怪商契“和合五教”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沐晚19

ZxID:15479605


等级: 派派文编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0-09 0



根据史书记载,商契是帝喾与简狄之子,姓子名契,别称“阏伯”,因帝尧将他封在商地,主管观测大火星的火正,后又封契为掌管百姓教化的司徒,因此其部族就以地名为号称为“商”,于是“商契”成为商人始祖。因此,商契是商人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先秦国语记载:虞夏商周四朝代表性人物为“虞幕能听协风(春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即周后稷)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后皆为王公侯伯。”

问题在于:虞幕、大禹、周弃的功劳,都与农业生产有关,但唯独商契是“和合五教”,也就是和合五种教育,或五种伦理道德(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属于精神层面的功劳,那么为何古人说商契能“和合五教”?

商契为何称为商契?

在汉语中,“契”主要有两个含义,即刀刻与契约,其中契约衍生出符合、投合等意思。而甲骨文卜辞的情况,恰好符合“契”之含义。

首先,在甲骨或其他动物骨块上刻字,恰好需要用刀刻写。甲骨文研究表明,上面不少属于先写后刻。

其次,一条完整的甲骨文卜辞,包含前辞(叙辞、述辞,介绍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某人占卜)、命辞(贞辞,问占卜何事)、占辞、验辞四个部分,刻契时间不一。

简而言之,就是问题、占辞(还要根据占卜结果提供祭祀贡品,以希望神灵解决问题)、验证结果,问辞、占辞可能在同一天完成,但验辞往往则要一段时间看结果才能刻写。因此,甲骨文卜辞犹如与鬼神签订的契约,需要长久保留故而在龟甲骨块上刀刻。

值得一提的是,完整卜辞包含何人、何地、何时、何事、怎么做、结果如何等几个部分,就相当于一篇完整文章,因此卜辞可能是中国文章的起源之一。中国以西的一些文明,早在上古时期不仅有成熟文字,还有大段大段的完整文章,仿佛天生就会,着实令人惊讶。

以此来看,商契难道被认为骨块契刻文书开创者,故而被称为“契”?其实并非如此,因为甲骨文中的“契”,其字形反而揭开了一个更大的史前秘密。

甲骨文中的“契”,由“丰”与“刀”构成,其中“丰”中间的一竖,代指一根木头,其上三横画表示刀在木头上刻下的划痕。因此,“契”的本意是在木头上刻画,而非在骨头陶器上刻画!

所谓“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象形、指事基本都为独体,会意形声都为合体,“契”由两个部分组成,应为会意字,但里面依然带有一些象形痕迹。但考古表明在尧舜禹之前,中国已有骨刻文或陶刻文,如果以此造“契”,那么应该要表现出骨或陶的信息。反过来说,既然表现的是在木头上刻画,那么说明“契”字始造于在木头上刻画的时代。

据此,所谓“契”之名,是不是因为发明或推动在木头上刻字,又因他是商族人,故而被称为“商契”?

难怪契能合和五教

根据史书记载,商契是尧之火正,禹之治水助手,因此商契是尧舜禹时代之人。

在尧舜禹时代,中原地区至少已有相对成熟的文字,最典型的是陶寺遗址朱书,文字结构非常工整,下图是其中的“文”字,甲骨文中有此字形,另说明当时已有类似毛笔的软笔。如果当时仅在造字之初,那么“文”不可能有如此线条与结构的,这个话题与本文关系不大,暂且不谈。

文字是应社会需求而造,史前古人往往不会造出现实不需要的东西。既然文字是社会需要的,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尧舜禹时代的文字载体是什么?

以目前考古实物来看,当时主要是陶文(在陶器上用软笔书写)、骨文(比如始于4600年前的骨刻文)。但研究发现还有一种没能保存下来的载体,这就是木块或竹块制作成的简牍。

甲骨文中的“典”是手捧简牍文书的象形,“聿”是手执笔的象形,“册”是简牍成册的象形等,说明商朝已有简牍文书。同时,2010年殷墟大司空村出土了一件牛骨刻辞,其中行与行之间竟然划有十几道竖线,就与竹简排版极像,其他甲骨文虽无竖横,但也是简牍文书的写作习惯。学者黄德宽就指出:“甲骨文直行纵向的书写特点,是长期在竹简上书写而形成的特征,在甲骨文中的体现。”

其实,甲骨文犹如是与鬼神的一种特殊契约,但商朝是一个大帝国,日常还有不少政务公文,必然需要性价比更高的文字载体,因此使用简牍非常正常。

1951年,在郑州市区老城区东南部,考古二里岗遗址,其中出土一件牛肋骨刻辞,上面也是甲骨文的书写方式。由于二里岗遗址是商代前期文化遗址,这就说明夏代已有简牍文书,由此二里岗商人才会形成这种书写习惯。

已故学者李学勤考证认为:中国使用简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帝晚期,即尧舜禹时代。

既然如此,在简牍上刻写,肯定有发明人或起到重要作用的推动人,那么会是谁呢?从社会分工角度来说,最可能的应是巫师,因为巫师负责精神层面的事务,包括祭祀、书写一些东西与神灵沟通等等,即巫师最可能开始在竹木块上刻字,目的是为了与神灵沟通。

而史书记载商契能教化百姓的“和合五教”,说明他应该是巫师,只不过后人描述他的职业时,使用了后世“司徒”的概念。将后世概念套用在古代人物身上的现象,在西方历史书上更严重,所以阅读西方史书会感觉他们古代时就很“现代化”。

因此,在尧舜禹这个社会大变革时代,巫师商契对沟通神灵的方式,可能做了一些改革,其中之一是在竹木块上刻写文字,于是被人称为“商契”。

最后,关于商契,还有两点值得一谈:

首先,南开大学朱彦民教授考证认为,“商契”可能就是“仓颉”。原因之一是音近,比如《尔雅·释鸟》中“仓庚,商庚”,即“仓”与“商”可以通假;而“契”与“颉”古音分属见、溪,同为牙音,发音部位相同,又同属于屑韵,因此可以通转。

其次,商朝重鬼神、重祭祀,与夏朝、周朝都不太相同,究其源头,或与商契职业有关。大禹、后稷都犹如农业生产实干家,对鬼神重视不如商人强烈,而商契是巫师集团出身,自然更重视祭祀鬼神,周人崇夏不崇商或也与此相关。

参考资料:甲骨文集、史记、国语等





liumeiling

ZxID:3002419


等级: 派派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0-10 0
已审核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