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非常不尊重医生,认为“医者贱业”,是下九流的,其实放到现在社会也是一样,君不见那么多医闹,都是骨子里瞧不起白衣天使的基因在作祟。
即使这么严苛的环境,中国古代还是产生了一些名医,凑成10个,才是最应该获得别人尊重以及顶礼膜拜的男团。
1.医祖扁鹊扁鹊(前407年-前310年),战国时期齐国渤海郡鄚县(今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人,原名秦越人,“扁鹊”本是上古时期的鸟图腾文化,成为良医的代称,秦越人及其弟子因此承袭了“扁鹊”的称号。
扁鹊的故事中国人都知道,“君有疾在腠理”,小学生就要全文背诵的。他创立了中医中的“望闻问切”的四诊法,被尊为“医祖”,相传《难经》就是他所著。
2.神医华佗华佗(约145年-208年),字元化,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擅长外科手术,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的发明者,并把它用之于外科手术,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保健体操“五禽戏”。
华佗的故事因为《三国演义》的流行而家喻户晓,208年他被曹操干掉,有一个段子是这样的——
曹操头疼,听说华佗可以开颅,于是请来华佗,华佗手术非常成功,事后曹操惊叹,先生真神人也。
华佗笑道,这没什么复杂的,丞相我和您说,之前给关公刮骨疗毒那才叫厉害呢,就是这把刀,我给您开颅用的,我划开关公的胳膊,那血哗哗的,看他胳膊的骨头,都TM黑了,我就用这把刀,一点点的把毒素都刮干净。
曹操正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想起一事,连忙问道,先生刮骨疗毒之后,可曾洗过刀?
华佗默然。曹操大怒,处死华佗,自己也中毒身亡。
华佗著有《青囊书》,现已失传,成为三国游戏中的重要道具。在一些三国游戏中,华佗被设定成是华雄的弟弟,我曾经写过这样的话——
华佗幼年外出学习医术,小有所成后想到自己只有一个哥哥相依为命,于是去洛阳找哥哥,结果在泗水关亲眼看到了一个红脸汉子一刀把哥哥杀了。华佗从此隐姓埋名,28年后,那个红脸汉子左臂被射了一箭,请来华佗刮骨疗毒,在那个晚上,帐中之人问道:我看先生似有些面熟。华佗说:将军如今威震华夏,可还记得当年的泗水关?五关六将,河北颜文何辜?董卓该死,可我哥哥又何辜?
3.医圣张仲景张机(约150年-约215年),一说出生在154年,字仲景,东汉末年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南阳五圣之一(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和华佗以及董奉并称“建安三神医”。
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对于伤寒病的防治起到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但是这本书已经失散了,西晋太医王叔和根据自己搜寻到的残本整理成为《伤寒论》,而北宋的王洙、林亿、孙奇等人发现了《伤寒杂病论》的另外一些残简之后,整理更新成《金匮要略》。
4.针灸鼻祖皇甫谧皇甫谧(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土安,自号玄晏先生,三国时期魏国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省灵台县或宁夏彭阳县,具体待考)人,他是东汉名将皇甫嵩的曾孙。
他编撰了《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此外,他还是文学家和史学家,著有不少作品,比如“孟母断机”的典故后被曹公用作《红楼梦》的判词,其出处《列女传》就是皇甫谧写的。
5.炼丹师葛洪葛洪(约283年-约36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西晋丹阳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市)人,是著名的道士和炼丹师、也是化学家及科学家。
西晋时葛洪曾经参与了平定石冰起义的军事行动,被封为伏波将军,之后他从战士转职法师,开始研究炼丹,东晋建立后,自行请求出任交趾,在广州罗浮山发现有丹砂,于是就此隐居在罗浮山,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他的观察笔记和实验记录写成了多本著作。
6.药王孙思邈孙思邈(541年-682年,存疑),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著名的医学家、也是个道士,被后世尊为“药王”,是中医医德规范和大医精诚的制定人,他提出为妇科和儿科设立专科,对后世有着特殊贡献,他的著作名叫《千金要方》,自唐以后,孙思邈的雕像出现在各种关帝庙、城隍庙、吕祖宫这类民间神祇的庙宇中,承载着老百姓的朴素的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7.儿科鼻祖钱乙钱乙(约1032年-1113年),字仲阳,北宋东平郓州(今山东省郓城县)人,以儿科著称,被尊称为“儿科之圣”和“幼科之鼻祖”。
钱乙幼年失去母亲和父亲,跟着姑姑生活,后随姑父行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写成多部著作,其中《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儿科专著,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著作。
8.法医鼻祖宋慈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号自牧,南宋福建路建宁府建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人,著名的法医,写有《洗冤集录》五卷,是世界领域的法医鼻祖,现随着各种电视剧的出现而变得家喻户晓。
9.药圣李时珍李时珍(约1518年-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
这也是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人物,他的《本草纲目》全文192万字,系统性的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药物学的成就,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本草纲目》虽然有着非常正面的价值和意义,但也不应过度魔化它,这本书其实包含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有些现在看上去一眼假的内容也被李时珍郑重的记录下来并当作是真理圭臬,大家要带着辩证的思考去看待这本书。
10.温病大师叶桂叶桂(1666-1745年),字天士,写到这里大家就都知道了,原来他就是叶天士啊。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晚年又号上津老人。清江苏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医温病学派的杰出代表。
温病又叫温热病,西医方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炎、传染性非典、流感、禽流感、伤寒、登革热、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都可以归为此类。
叶桂深入研究温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理论,开辟了新的途径,著有《温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