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厉害的人,情绪总能稳如“老狗” 大家都知道,职场上可是个大杂烩,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有。我见过情绪失控的大戏,有的像泰坦尼克号上的Rose,泪水滔滔;有的则是火爆脾气,摔东西大吼大叫,简直像是电影《速度与激情》现场! 这种失控的情绪,事后想想都会觉得脸红心跳,因为在场的每个人都会用那种“啊,这是什么鬼?”的眼神看着你。如果不学会管理情绪,这样的人就会不断失控而无法完成本职工作,最后将因为团队对他们失去最后一点信任和耐心而出局,没有一个例外。毕竟,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哄小孩子可以,但是在职场上,谁有时间哄你这个大孩子呢?
情绪不稳等于自我设限。那些不能管理自己情绪的人,可是目标都没有的哦!因为他们的意志力就像是那种超薄的纸,一戳就破。而且,这些人对待事情总是悲观消极,心里的小人儿总是在说:“这个做不了,那个也做不了。”于是,他们就会在第一时间选择放弃。
你们说,你愿意和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做朋友,还是愿意和一个情绪波动大的人做朋友呢?我猜大家都会选择前者吧!和情绪稳定的人在一起,就像是在海边晒太阳,心情特别舒服。而这样的人在团队里,人缘好,沟通无障碍,简直是职场人际关系的小能手!
说白了,这些情绪稳定的人在职场上就是走在风口浪尖的存在。他们的情商高,处理事情得心应手,是团队中的宠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对工作有耐心,有毅力,是老板眼中的红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聊聊如何管理好职场情绪,让自己变得更加厉害!希望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感悟,更加了解如何在职场上稳住自己的情绪大船。但在这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一个一个底层认知。
02底层认知,情绪付出也是一种劳动 最近的综艺节目《在明天之前》火了!不仅仅是因为周轶君的名言“没有情绪管理,哪里来的情绪自由”让人深有感触,还有姜思达的“发疯会影响财运”让人啧啧称奇。通过他们的智慧,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情绪管理已经悄悄成为了职场人的必备技能! 情绪管理在职场,逐渐演变成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比重要的劳动形式——情绪劳动。就像网友们戏谑地说:“工作中最累的部分,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一边与人沟通交流,一边还要保持友善的面孔。” 情绪劳动,也是一种劳动哦!情绪劳动,俗称“装”,简直就是社会人稳重成熟的“生存法则”。要学术一点说,情绪劳动是员工为了在组织中保持适宜的精神状态,而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调节。这个术语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在1983年提出,他的定义是:“员工投入到情绪管理中,以便在公众面前展现出符合组织期望的表情或行为。”
那么,哪些岗位需要花费大量的情绪劳动呢?一般而言,那些直接面对“客户”的服务岗位更容易进行情绪劳动。比如,空姐,不管心情好坏,工作时总得展现出“微笑、温柔、体贴”的形象;医生,不论看了多少病人,经历了多少负面情绪,总得保持“专业、冷静”的形象。再比如,迪士尼的演员,要始终保持“快乐、惊喜”的状态…
这些岗位的员工,既要满足组织的期望,又要应对客户的需求,即便内心的真实感受与表现出来的完全不同,也得控制、掩饰,并适时调整。情绪劳动,也会在他们的薪酬中得到相应的体现。
你是否也经历过,每天都要和一个让人抓狂的同事开会,却又不能流露出一丝不悦?表面上是职业的笑容,心里却在嘀咕:“我真想骂人啊!”
虽然情绪劳动是提升工作绩效的一部分,但它同样是把双刃剑。持续的情绪劳动会让人感到极度疲惫。为了不在办公室里“崩溃”,我们的情绪已经走到了边缘。这种现象被称为“情绪劳动负担过重”。
研究表明,长期的情绪劳动会导致工作不满意、工作倦怠、情绪崩溃甚至离职。这也解释了为何总有人抱怨:“整天忙到不可开交,但感觉啥也没干,真是累坏了!”
每当面对“不懂装懂”的客户,我们都得“诲人不倦”;每当遭遇“粗暴无礼”的上司,我们都得“委曲求全”;每当碰上“拿腔拿调”的同事,我们都得“虚与委蛇”。而职场高手的成功秘诀就是:做好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尽量减少情绪劳动!
03三个方法, 情绪不再上头 说到这里,你如果能真切感觉到了从前“没被定义过的情绪”是怎么来的,那就可以先给自己鼓鼓掌了:因为,觉察即是成功的一半。此外,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应对情绪劳动方面都存在改进的空间。
首先,从个人角度出发:
1) 24小时回绝法:在情绪高涨时创造“缓冲区”,增加说服成功概率。
这个方法源于《麦肯锡晋升手册》。当遇到表现强势、难以接受意见的沟通对象时,不立即试图说服对方,而是等待24小时后再沟通。这样,不仅给了自己思考的时间,也为对方的反思留出了空间,使得再次沟通时,对方的态度更加开放,说服的成功率自然提高。
2) 积极暂停角:在情绪劳动过量时成为能量恢复站。
例如,面对不合作的同事,被气到哭泣;加班熬夜赶方案,却被老板轻易否决,感到沮丧到极点。在情绪劳动过大时,寻找一个能够让自己转移注意力,恢复情绪能量的“角落”: 运动:通过运动转移注意力,并产生内啡肽,使人生理上感到积极,有更多能量面对问题。 阅读:在阅读角或书店中,在别人的故事和思想中寻找慰藉,了解到世界很大,无需纠结细枝末节。 出游:大自然能产生被心理学家称为“软性愉悦”的感觉,减少紧张,重启感官,摆脱疲劳,更加集中地工作。 使用积极暂停角后,我们会更有能量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3) 合作思维:将自己变成关系中的主动方,实现双赢。
使用合作性的方式实现目标,例如:“我需要你的帮助……”这样的话术。当遇到客户缺乏专业知识、态度傲慢且提出不合理需求时,可以试着使用合作思维。这样,即使是在遭受质疑和刁难时,也能够将客户拉到自己这一边,获得客户的支持,距离实现目标更进一步。在任何时候,主动性总能使人更加积极,而一个好的关系,则是基于双方的满足建立的。04千万别让 员工“隐而不发” 最后,我们可以试着给员工调整工作的重复性、多样性和“自主权”
微博上曾经有人说:
“我在海底捞吃火锅的时候,因为让服务员续了好几次番茄锅,走的时候他竟然给我打包了一份番茄锅底,说欢迎下次再来……一直听说海底捞的普通员工有很高的授权,但这件事还是震惊到我了。”
给员工更多的选择权,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到舒心,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就像海底捞的员工,他们有权决定是否给顾客提供额外的服务,这不仅让他们工作更有动力,还减少了工作压力。
大家都可以试试,每隔一段时间,给工作调个味,让它更符合自己的口味和价值观,找到自己“努力的味道”,这样工作压力就会减轻,生活也会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咱们再来聊聊企业怎么做才能给员工提供更好的环境。
首先,我们可以构建“无微不至”的职场心理环境,编织一张内部的安全网。
我有个朋友在医疗行业混迹,他经常会说,那些一线医护的工作压力大到能把人挤出水来,被病人呼来喝去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还得小心翼翼以防自己不小心成了“打击对象”。但有家医院做得挺机智,它们的心理科每周都会搞点类似“集体心灵交流大会”的活动,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心里话,吐吐苦水,就像是在温暖的小屋里互相递火把,抵挡寒风。
这种方式,简直就是给情绪开了个“小灶”,在团队里面编织了一张暖心的安全网。
其次,咱们在公司,也应该营造这样一种互帮互助、守望相助的氛围。
比如说,有家电话接线公司,那里的员工不愿离职,就是因为公司会给他们提供很好的培训和支持。在他们开始接听投诉电话之前,主管会亲自培训,教他们如何化解工作中的小困难。这就说明了,公司提供好的培训和有爱心的主管,员工就会觉得心里暖洋洋的,更愿意为公司卖力。
05写在最后,你的情绪还好吗?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让人心烦意乱的情况,情绪稳定就成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生存技能”。幸运的是,通过以上我们所分享的方法和策略,我们都有能力让自己的情绪更加稳定和坚韧。
记住,情绪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一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感受这个世界的朋友。通过对自己的情绪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加从容地应对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困扰。
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我们都可以通过细心呵护、积极应对、智慧调适,把那些原本扰乱我们心灵的情绪转化为推动我们前行的力量。在情绪的海洋里,我们不再是被波涛推动的浮萍,而是能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航船。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