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黄旗与两白旗的恩怨角度分析:顺治收拾多尔衮,是为了两黄旗一个交待,也是对他们付出的一种回报。
顺治痛恨多尔衮,对这位自称“皇父摄政王”的叔叔心怀怨恨,原因很多。八旗内部的博弈,两黄旗与两白旗的恩怨,是多尔衮被清算的主要原因,顺治必须给他们一个交待。
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庇护下,以13副铠甲创业,收编周围部落,组建黑旗。实力壮大后,努尔哈赤又组建黄旗,作为自己的亲兵;黑旗则交给弟弟舒尔哈齐。
舒尔哈齐桀骜不驯,想自立为王,与兄长关系恩恶。舒尔哈齐被囚禁后,黑旗分为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旗主分别是代善、代善儿子岳托、阿敏(后改为同母弟济尔哈朗)。
黑旗被肢解,褚英又闹出了大事,白旗也一分为三。白旗,主要成员是女真哈达部,努尔哈赤以黄旗兵征讨,灭了哈达部,将其收编。由于哈达部很大,人口众多,故而组建白旗,由长子褚英率领。
哈达部与建州女真仇恨很深,本就不愿意接受改编,褚英又恼火兄弟、五大臣,便打算上演“玄武门事变”。结果,努尔哈赤先动手,杀了褚英,分割白旗,让哈达部分开。
白旗分为三部分:正白旗,旗主皇太极;镶白旗,旗主杜度,后为豪格;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由于历史原因,白旗、黄旗之间矛盾很深,水火不容,多次差点动干戈,武力决胜负。
黄旗分为正黄旗、镶黄旗,是努尔哈赤的亲兵,总计65牛录。努尔哈赤晚年重整八旗,将45牛录分给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其中,阿济格是正黄旗旗主,多尔衮跟着哥哥;多铎是镶黄旗旗主,且可以接管努尔哈赤死后的20牛录。
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一说被袁崇焕打死,皇太极继位,问题就出来了。皇太极手握正白旗,只有18牛录;夺取了镶白旗15牛录,交给豪格管理,但力量弱小。
多尔衮三兄弟,掌握65牛录,是八旗第一实力派,虽说年纪小没战功,却是潜力股。一旦羽翼丰满,皇室又没能掌握大权,不能保证他们没有觊觎之心。
拉拢三兄弟,抗衡代善等“三大贝勒”,是皇太极的策略。但是,皇太极也极力削弱三兄弟,将他们分化瓦解,各个击破;黄旗、白旗之间矛盾,随着内部斗争而更加恶化。
皇太极继位时,以父汗“遗诏”为由,杀了三兄弟的母亲阿巴亥,断了他们联合的可能。如此,黄旗没了统一指挥,且旗主太小,也掀不起大浪,当然也不会有利益。
行军打仗,黄旗参战,但赏赐不多,皇太极还经常找他们麻烦。皇太极找理由整顿八旗,改换颜色:豪格镶白旗变成正蓝旗;两黄旗变成两白旗,四旗相互换颜色。
整顿之后,皇太极的正白旗吞并莽古尔泰正蓝旗部分人马,重新组建正黄旗、镶黄旗。阿济格的正黄旗,成了正白旗;多铎的镶黄旗,变成镶白旗,但所部人马不变。
改变“颜色”,就意味着地位的改变,古代君王以“黄”为尊,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接下来,皇太极以“私自婚配”为由,废了阿济格旗主之位,改为多尔衮统领,在兄弟之间挑起冲突。
远征明朝、蒙古,多铎作战不利,且杀戮众多。皇太极很不满意,说多铎不听大汗命令,无视君王尊严,在八旗议事会上痛斥多铎,然后让多尔衮、多铎相互换旗:多铎镶白旗,多尔衮正白旗。
“换旗”之后不久,皇太极派多尔衮、多铎去攻打锦州,受挫于洪承畴,多尔衮失去了生育能力。皇太极大发雷霆,说多尔衮畏惧明军,私自让八旗回到盛京躲避战斗,扬言杀了他,后废除爵位,旋即恢复。
作为努尔哈赤直属亲兵,此时的正白旗、镶白旗苦不堪言,被皇太极拿捏,而两黄旗却乘势崛起。皇太极时代,朝政主要岗位都是两黄旗,因为他们表现的机会很多,且是“坐收渔利”。
地位差距大,两白旗将士心怀怨恨,但不敢跟皇太极摊牌。1643年,皇太极突然暴毙,没有指定继承人。此时,两白旗跃跃欲试,打算拥戴多尔衮,拿回属于自己的荣耀。
多尔衮继位,意味着两白旗的地位显赫,宿敌两黄旗则注定被打压,难有出头之日。经过17年的发展,两黄旗实力增强,地位提高,待遇丰厚,他们不愿意丧失这些利益。
崇政殿会议上,多尔衮本想表态当皇帝。但是,索尼、鳌拜等8位黄旗将领,直接按住佩刀,拿出决战架势:“不是先帝儿子当皇帝,我们宁可追随他到九泉之下。”
剑拔弩张,两黄旗不惜决战,多尔衮没了底气。激烈的博弈之下,年仅6岁的福临当了皇帝,是为顺治帝。多尔衮、济尔哈朗辅政,代善则带着参与会议的八旗勋贵一起“焚香立誓”,要遵守“崇政殿协议”。
顺治能当皇帝,纯属运气好,是两黄旗给了他机会。多尔衮没能继位,却是摄政王,他自然重点照顾两白旗,打击劲敌两黄旗,夺回本该属于他们的一切。
多尔衮摄政,两白旗成为战斗主力,阿济格、多铎独当一面,其他各旗则被“雪藏”起来,不断边缘化。例如,山海关之战,10万清军云集关外,但参与战斗的只有正白旗、镶白旗,多尔衮给兄弟机会。
入关之后,清军追击李自成、南明,主力也是两白旗。其中,阿济格担任西征主帅,多铎是南征主帅。那么,两黄旗在干啥呢?很简单,留在河北,防御起义军游击队,扮演无足轻重的配角。
粮饷分配上,两白旗有求必应,待遇丰厚,赏赐众多。镇守河北的两黄旗就比较惨,经常拖欠粮饷;一旦上奏朝廷,要求拨款,多尔衮则痛斥他们:“没有立下战功,还浪费钱粮,目无王法。”
防守京师重任,本该是皇帝的亲兵两黄旗,却由正白旗承担,最富裕的江南则是镶白旗驻守,多尔衮的目的不言而言。两兄弟,一个控制京师,一个控制富庶之地,他们才是清朝的主宰者。
索尼、鳌拜等两黄旗将士,以及大臣,则经常被打击。其中,索尼两次被判处死刑,后撤职回家;鳌拜判死刑3次,罚银众多。有意思的是,鳌拜每一次被判处死刑,都是立下大功之后,多尔衮又故意“网开一面”。
战功没有,粮饷匮乏,朝廷大臣被排挤、打击,两黄旗过得很憋屈。当然,还有更加过分的举措:清朝进行“圈地运动”,抢占农民土地。两白旗仗着多尔衮撑腰,无视两黄旗的反对,抢夺他们的膏腴之地。
多尔衮铁了心削弱、打击两黄旗,以索尼、鳌拜代表的两黄旗将士,并未屈服而是坚定支持顺治帝。入关之后,顺治没有实权,处处看着多尔衮脸色办事,毫无帝王尊严。
皇帝的玉玺、印章都拿到了睿亲王府保管,朝臣议事场所不再是朝廷,而是睿亲王府。逢年过节,大臣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睿亲王府“问好”,然后才去朝见顺治。
多尔衮还让顺治下诏,册封自己为“皇父摄政王”,俨然以皇帝的父亲自居。据说,顺治的母亲孝庄太后,为了保全儿子,不惜下嫁多尔衮,委曲求全。可以这么说,顺治很惨,毫无帝王的模样。
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如同傀儡的顺治,许多大臣便故意保持“距离”,效忠多尔衮。但是,两黄旗绝大多数将士,都拥戴顺治皇帝,无论摄政王多尔衮如何威逼利诱,他们都从未改变初衷。
“患难与共”,两黄旗不离不弃,也是多尔衮不敢轻易废顺治,取而代之的重要原因。顺治登基,得益于两黄旗与多尔衮的斗争;顺治保住皇位,也是两黄旗的抗击。可以说,两黄旗是顺治的“恩人”,也是他江山稳定的支柱。
1651年,顺治“苦尽甘来”,多尔衮暴毙而死,他得以掌握大权。此时,顺治自然要报答两黄旗的大恩,而清算多尔衮,掘开坟墓,则意味着向白旗开刀,给黄旗创造机会。
顺治掌权,重建“上三旗”,镶黄旗排首位,接着是正黄旗,正白旗则被收编过来,排在第三位。此外,顺治给康熙的4位托孤大臣,有3位是两黄旗:索尼、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则是正白旗。
康熙时期,两黄旗、两白旗继续斗争。正白旗出身的户部尚书苏纳海、辅政大臣苏克萨哈,都被鳌拜处死。
参考书目:《清史稿》
来源:腾讯 岩岩说史
转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