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之后,人们对殷礼的了解很少,只有传世文献中的寥寥数语,一个“有册有典”的王朝,就此埋葬在了历史的烟云之中。不过,作为商人后裔的孔子,探寻到了一些真相。
《论语·为政》记载: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有没有完全破解“殷礼”,我们没办法知道,但孔子肯定探寻到殷礼一些真相,所以才会说“可知也”。
然而对于商朝情况,孔子只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只是笼统地说说,具体问题一概不提。但即便这句话,在当时也可谓石破天惊,因为此前周人对商朝从未有过如此详细的描述。
问题在于:既然孔子知道“殷礼”一些真相,却为何没有详细说出来,而是隐而不谈?现代考古发现,任何一个真正的“圣人”,知道殷礼真相之后大概都会隐而不谈!
被周公删除的历史
孔子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即商朝鬼神高于一切,这是典型的“以神为本”。但问题是,商人如何“事神”,如何表达他们对鬼神的尊敬?史书没有记载,但考古答案很简单,除了以牲畜、礼器恭敬祭祀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人”,即“杀人祭祀”!
考古表明,商朝早期很少人祭,但建国百年后,商朝人祭现象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国家级宗教行为,到了殷墟时期,人祭达到巅峰造极的地步。仅仅在殷墟王陵区,考古就发现2000余座祭祀坑,平均每坑大约十个人牲。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遗址考古可知,商朝人祭非常成熟,已经发展出一套固定流程,背后反映的是必有相关典籍介绍人祭活动。(下图,殷墟被蒸煮过的人头)
沦为“人牲”之人,除了异族(包括异族异邦酋长、方伯)、奴隶等之外,商朝晚期时也使用内部贵族为人牲。因此,姬昌之父季历、姬昌之子伯邑考,都可能成为了“人牲”。或许,纣王以贵族人牲的行为,是诸侯起兵反商的原因之一。
但武王灭商后,除了周武王有过大规模人祭,周公之后已经基本再无人祭,至少周天子已经没有这种行为。不仅如此,连商朝“如何事神”的典籍也不存在了。
联系到周公开启礼乐制度,提倡“敬德保民(当时“民”是被刺瞎左目之人,属于奴隶)”,那么答案不言自明了,只能是周公憎恨商朝人祭宗教,于是严禁人祭,并且担心后人模仿,导致人祭宗教死灰复燃,进而又毁掉了相关文献,以及严禁时人书写殷礼等,彻底毁掉人祭存在的痕迹。
孔子如何对待殷礼
以商朝人祭来看,这种行为伤天害理,周公将之毁掉,无疑是正义的、进步的。但问题是,既然周公已经毁掉相关文献,严禁人祭行为,那么孔子为何能够还原部分真相?
原因很简单,虽禁而不绝,另外毕竟还有商人遗民存在,殷礼或多或少可能流传了下来,于是孔子知道殷礼:
首先,没有被孔子收录进《尚书》的材料,孔门子弟将之整理汇编为《逸周书》,其中谈到武王灭商后大量屠杀商人俘虏献祭先王,书写的比较细致,甲骨文卜辞可以印证武王人祭历史的真实性。
其次,商人建立的宋国,可能保存了一些人祭资料,孔子作为商人后裔,有机会读到宋国的一些隐秘史料,从而知道“殷礼”。当然,宋国虽是商人后裔,但早已被周人同化,最典型的是宋襄公,可谓遵守周礼的刻板典型。因此,宋国有没有保留古老记忆,孔子是不是从宋国获悉真相,这一点已经无法知道了。
虽然孔子知道殷礼真相,但如此残忍的人祭,让他很难接受,他更赞同周公思想,说“周监(鉴)于二代(夏商),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于是没有选择公开,只是模糊的说了一下,并且有意掩盖一些真相,比如武王人祭行为就没有收录《尚书》。笔者怀疑,孔子可能还删除了一些人祭文献,目的与周公一样,防止死灰复燃。
周公的目的不是毁灭文明、毁灭文教,而是毁灭一种丑陋的人祭文化,希望建立一个理想的道德社会,这才是真正的大仁,难怪会被孔子视为圣人。
孔子与周公有着相同的仁爱思想,即便知道殷礼真相,自然不会公之于众,只会尽其所能的掩盖。因此,孔子提出“仁”(爱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既是对殷礼的真实态度,也是在建立社会道德标准。搞清楚了这一点,就能大致明白孔子思想了,因为孔子担心重回殷礼时代,故而才有很多道德说教,才有克己复礼,才会连始作俑者都骂“其无后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