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玉详解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57 回复:1

[物品器具] 中国四大名玉详解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花卷树

ZxID:12476690


等级: 派派版主
纪念:耽美公会6.7散文上任6.8周年6.24水区8.10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5-18 0
1.和田玉

和田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Fe2+)5[Si8O22](OH)2,密度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 [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和田玉是按产地来划分还是按矿物成分来划分存在很大争议,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1月,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正式确定——“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

理化性质
矿物组成
和田玉属透闪石玉石,透闪石属闪石族矿物中的钙质闪石亚族,是透闪石铁阳起石系列矿物中的一员,其化学式为:Ca2(Mg,Fe2+)5[Si8O22](OH)2,镁和铁间可呈完全类质同象代替。
在该系列矿物中,(Ca+Na)B≥1.34,NaB<0.67;(Na+K)A<0.5,Si≥7.50。根据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批准角闪石族分会推荐的尼克(B.E.Leake)“角闪石族命名方案”,透闪石与阳起石的划分按照单位分子中镁和铁的占位比率不同予以命名:
Mg/(Mg+Fe2+)=0.90—1.00,称为透闪石
Mg/(Mg+Fe2+)=0.50—0.90,称为阳起石
Mg/(Mg+Fe2+)=0.00—0.50,称为铁阳起石  
此外,当Si<7.50至Si≥7.25时被称为透闪石质角闪石、阳起石质角闪石和铁闪石质角闪石 [。另外,透闪石铁阳起石矿物中,还会有少量铝(Al)替代Mg、Fe。
和田玉在矿物组成的特点主要是:
(1)透闪石矿物在95%以上
其中白玉为99%,青白玉为98%,青玉为97%(95—99%),在同类透闪石玉中和田玉透闪石含量较高。
(2)杂质矿物极少
一般为1%—3%,多在1%左右,有透辉石、绿帘石、斜黝帘石、镁橄榄石、粗晶状透闪石、白云石、石英、磁铁矿、黄铁矿、镁铁尖晶石、磷灰石等,没有阳起石,与产于超镁铁岩中的透闪石玉不同。
(3)矿物粒度极细
为显微晶质和隐晶质,透闪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为纤维状、针状、叶片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为长柱状、短柱状、纤维状。据部分样品测定,在电子显微镜下粒度为:短柱状为0.0046毫米×0.0013毫米、0.0063毫米×0.0036毫米,长宽比为2:1或3:1;长柱状为0.01毫米×0.0028毫米、0.004毫米×0.0008毫米、0.012毫米×0.0012毫米,长宽比为3:1或5:1、10:1;纤维状为0.0004毫米×0.000021毫米、0.0021毫米×0.00007毫米,长宽比为20:1或30:1。粒度之细在同类透闪石玉中少有。晶胞参数为:a0=0.985—0.987纳米,b0=1.800—1.805纳米,c0=0.531—0.532纳米,U=105.03°—105.10°。 [25]  
(4)结构以毛毡状为典型
粒度均匀,交织成毡毯一般。这是质地细腻致密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结构在其他玉石中少有。 [26]  
化学成分
透闪石是含水的钙铁镁质硅酸盐,由于和田玉矿物基本由透闪石组成,因此其主要化学成分接近透闪石的理论值含量:SiO253.34%—57.60%,MgO21.30%—24.99%,CaO11.33%—17.41%(透闪石理论值分别为SiO259.169%,MgO24.808%。CaO13.805%,且白玉更接近理论值,次要成分含量少)。
一般说来,FeO小于2%,Fe2O3小于1%,Na2O和K2O均小于0.3%,Al2O3小于2%,H2O小于2%,其中FeO含量随白玉到青玉而增加。平均值:白玉为0.72%。青玉为1.94%。
和田玉与镁铁超镁铁岩中的透闪石玉在化学成分上主要是FeO含量不同,前者低,后者较高,如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的透闪石玉(碧玉)FeO为2.93%—5.44%;其次是微量元素不同,后者有铬、镍等等,而前者无。  
现今和田玉的名称在国家标准中不具备产地意义,即无论产于新疆、青海、辽宁、俄罗斯、加拿大、韩国,其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即可称为和田玉。  
矿物学特征
晶系
和田玉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都属单斜晶系。这两种矿物的常见晶形为长柱状、纤维状、叶片状,和田玉是这些纤维状矿物的集合体。
结构
和田玉的主要结构为变晶结构,包括毛毡状隐晶质变晶结构、显微纤维一隐晶质变晶结构、显微纤维变晶结构、显微片状一隐晶质变晶结构、显微片状变晶结构和显微放射状(帚状)变晶结构。其次还包括不常见的残缕结构和交代冠状结构;
和田玉矿物颗粒虽具一定的定向性,但均不强烈,偶见颗粒具波状消光现象及塑性变形。这些均表明该变质作用应力强度在矿物的弹性限度范围之内;
和田玉的主要构造包括块状构造和片状构造,以块状构造较为常见。  
矿物组成特征
和田玉基本上是由透闪石的微晶一隐晶质集合体构成的,依据矿物组分及其表现形式,可将其分为显微纤维状透闪石、片晶透闪石和杂质矿物3个部分。
显微纤线状透闪石部分占组成的绝大多数,一般含量为80%—90%或更高。含量愈高,结构愈细致均一。显微纤维状透闪石依据其形态和大小,又可分为隐晶质部分、无定向毡状显微纤维鳞片、近平行的纤维束以及放射状(帚状)纤维团等。
(1)隐晶质部分:在显微镜下无法分清透闪石的颗粒大小和形态,以基质形式存在,聚偏光现象明显,干涉色较低,交织成毡状、团块状。
(2)无定向毡状显微纤维鳞片:由不定向透闪石显微纤维杂乱交织成的集合体,大小在显微镜下不可测,但形态可以依据消光现象大致分清。
(3)近平行的纤维束:透闪石纤维沿长轴近似地平行排列,消光方向平行于纤维延长方向。
(4)放射状(帚状)纤维团:团簇状纤维透闪石呈放射状分布,具微弱的波状消光现象。
片晶透闪石一般呈单个的片状透闪石出现,长0.05—0.20毫米,宽在0.01—0.02—0.05毫米之间,有时会更大一些,片状透闪石的长宽比约为3:1—5:1左右。其在和田玉中往往不是主要组成,大约占10%—20%左右,含量多时使和田玉的均一性和透明性受到减弱或破坏。肉眼观察和田玉时,见到的透明一半透明均一基底上有不透明略带乳白色调的、不同形态的斑状物,即为片晶透闪石的较大颗粒,好似冷凝的米汤中所见残留的煮烂的米粒,这就是工艺上俗称的“汤”或“石”。
杂质矿物所占比例甚小,一般为个别出现,总量多不超过1%。出现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白玉中,见有磷灰石和磁铁矿以及少量的檐石,磷灰石一般粒径为0.025毫米左右,磁铁矿为0.01毫米左右,橱石大小变化范围较大。磷灰石在镜下可见其典型的六方柱横切面形态,表明自形程度较好。磁铁矿呈自形或半自形。桐石在单偏光下为褐黄色,具弱多色性,自形程度较差,正交偏光下干涉色带矿物本身颜色,含量一般为几粒。青玉中杂质矿物除个别磷灰石、磁铁矿外,还具有斜黝帘石和微量的石墨。青白玉中杂质矿物主要同白玉,有时兼有青玉的矿物杂质。 [30]  
岩石结构特征
和田玉主要结构有以下6种:
(1)毛毡状隐晶质变晶结构:这是和田玉最典型的一种结构,表现为:透闪石颗粒非常细微,粒度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清其轮廓,大小均一,交织成毛毡状。具有该结构的和田玉表现为细润而且致密,是优质和田玉所具备的特性。该结构在白玉、青白玉、青玉、墨玉中均可见到,与和田玉质地紧密相关。
(2)显微纤维一隐晶质变晶结构:指由纤维状透闪石和隐晶质透闪石组成的结构,其中纤维状透闪石呈弱定向排列。
(3)显微纤维变晶结构:透闪石多呈纤维状聚集,大致平行分布。
(4)显微片状隐晶质变晶结构:指主要由片状透闪石和隐晶质透闪石组成的结构,其中片状透闪石的含量不高,具有弱定向性。肉眼观察手标本时,片状透闪石表现为斑点状杂质;若大量存在,则会影响玉石的质量,在琢磨时需要剔除,故具有该结构的玉石质地一般较差。
(5)显微片状变晶结构:透闪石颗粒呈叶片状分布,具有该结构的玉石质地一般较粗,甚至无经济价值。
(6)放射状或帚状变晶结构:该结构在和田玉中较少,是纤维变晶结构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表现为透闪石纤维颗粒聚集成帚状,并伴有微弱的波状消光现象。推断可能是在气水溶液热变质的条件下,透闪石围绕中心强烈向四周急速生长,结晶成放射状。 [30]  
另外,和田玉还具有下列不常见的交代残余结构:
(1)残缕结构:包裹在变斑晶或变晶透闪石中的残余矿物,与基质中同种残余矿物沿变余层理内外断续相连。这种结构表明,在变斑晶或变质矿物原地重结晶未完全吸收和排除掉原岩相应组分、而在应力不强、反应不充分的环境下形成,为分析和田玉变质作用环境及条件提供了有效的证据。
(2)交代冠状结构:表现为片状透闪石沿被交代的白云石残骸的晶体边缘有规律的排布,证明了白云石在含热水溶液的参与下,在晶体粒间经过交代作用形成软玉,即白云石+5102+HZo(汽)+透闪石。
构造
和田玉的构造系指其组成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和空间的相互关系及配合方式。对于和田玉的构造,古代以“填密以栗”称之,与现代的“致密一致”相同,和田玉的构造可分为两类:
(1)块状构造:和田玉最常见的构造,和田玉为致密块体,构造均一,具该构造的和田玉具有毡状显微交织结构、纤维变晶结构和片状变晶结构。
(2)片状构造:和田玉成片状,这是后期构造应力所形成,具该构造的玉石多不能利用。
光学性质
(1)颜色:和田玉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白色、青色、灰色、浅至深绿色、黄色至褐色、墨色等。当和田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白色透闪石时,和田玉则呈白色。由于和田玉的化学成分中含有Mg,随着Fe对透闪石分子中Mg的类质同象替代,和田玉可呈深浅不同的绿色,Fe含量越高,和田玉呈现出的绿色越深。当和田玉中的透闪石含细微石墨时则成为墨玉。
(2)光泽:是玉石对光的反射能力,由于各种玉石的质地不同,硬度不同,以及对光的吸收、反射的程度不同,所表现的光泽也不同。和田玉可呈油脂光泽、蜡状光泽或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很柔和,不强不弱,让人看着舒服,摸着润美。一般来说,玉的质地纯,光泽就好;杂质多,光泽就弱。一般光泽油润者价值较高,光泽干涩者价值就会降低。
(3)透明度:指透过光线强弱的表现。和田王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绝大多数为微透明,极少数为半透明。影响透明度有三个因素,一足光线的强弱,二是玉石的厚度,三是玉石对光线吸收强弱。
(4)折射率:和田玉的折射率为1.606—1.632(+0.009,-0.006),由于属矿物集合体物质,因而很少能同时读到两个数值,通常用点测法在折射仪的1.60—1.61处可见到一模糊的阴影边界。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5)吸收光谱:和田玉极少见吸收线,可在500纳米、498纳米和460纳米有模糊的吸收线或吸收带;在509纳米有一条吸收线;某些和田玉在689纳米有双吸收线。
(6)发光性:紫外线下软玉为荧光惰性,一般不发光。
力学性质
(1)密度一般为2.95(+0.15,-0.05)克/立方厘米。
(2)硬度:硬度是指抵抗外界压入、刻划、研磨的能力,是鉴别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硬度大,则玉器抛光性好,亮度好,且能长期保存。和田玉的摩氏硬度为6.0—6.5,因结构的不同会有一定变化,一般说同一产地青玉硬度稍大于白玉。工艺界以往在划分低、高档玉中,硬度是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高档玉硬度较大,低档玉硬度较小。玻璃的摩氏硬度为5—5.6,和田玉刻划玻璃会留下明显的划痕,而和田玉却丝毫不会被划伤,这也是鉴别和田玉的一个重要特征。
(3)韧度:是物体抗磨损、抗拉伸、抗压入等的能力,也可叫作抗破裂的能力。所谓韧度高,即表示物体难于破裂、耐磨这一物理指标。世界上所有宝石中,和田玉的韧度极高,仅次于黑金刚石,是常见宝玉石品种中韧度最高的。和田玉有如此大的韧度与其特有的毛毡状结构是分不开的。
(4)解理、断口: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特定的结晶学方向(一般平行晶面方向)裂开成光滑的平面性质,称为解理,其裂开的光滑平面即为解理面。宝石学中形成解理的难易程度及解理面发育特点将解理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和不完全解理四类。
透闪石具有两组完全解理,由于和田玉是矿物集台体,因而整体不见解理面,断口为参差状。通俗的理解就是人们才收藏玉时会发现玉表面有很多裂开的纹理,专业术语讲玉某个裂开的纹理为解理面。由于受晶体异向性的影响,玉存有不均匀的裂纹,这对玉器的雕琢产生影响。解理面不是破碎面,发生破碎是没有一定的方向和规律,而有解理面则沿着一个或几个方向有规律的裂开,面也显得平整光滑。
光学效应
所谓的软玉猫眼,有时又称为阳起石猫眼。是一种由平行排列的纤维状的阳起石或作阳起石和透闪石的固溶体组成的集合体,具有较好的猫眼效应。
产地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GB/T16552—2003《珠宝玉石名称》规定,和田玉已不具有产地含义,即:以主要矿物为透闪石的软玉都可以称为和田玉,和田玉也可称为软玉。
除中国新疆外,全世界共有透闪石玉矿床120多处,分布于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俄罗斯、美国、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新西兰、韩国、朝鲜、台湾等,其中,加拿大产量为世界第二位。这些矿床都属于蛇纹岩型透闪石玉,以碧玉为主,俄罗斯、韩国、朝鲜出产白玉,唯独新疆的和田玉由于特殊的地质成因而属于非蛇纹岩型透闪石玉。
    新疆和田玉

传统所称的和田玉产于新疆和田,整体品质偏高,因此市场价格也相对高于其他产地,尤其是优质的子料。新疆白“子料”外形呈鹅卵状,一般块度较小,体态光滑,质地紧密,颜色以白色为最佳,外皮是子料的重要外观特征。新疆白玉“山料”块度大,有不规则棱角,质地也比子料粗,颜色以青白、灰白为多。“戈壁料”大小不等,多为片状,表面光滑,常带有波纹面和大小不等的沙孔,质地细腻、紧密、坚硬。“山流水”与“戈壁料”在外形和质地上有类似地方,但块度稍大,颜色较白。
    俄罗斯白玉

俄罗斯白玉在中国市场出现的时间不长,与新疆白玉在成因、产状、矿物成分、杂质组分、结构、外观上颇为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俄料的子料很少,大多为山流水和山料。与新疆子料的砂眼麻皮坑原生皮和色沁原生皮不同,俄罗斯子料为毛口表皮,皮色也没有新疆子料丰富。质地方面,俄罗斯子料细腻、温润,油蜡性好。俄罗斯山料的外皮特点突出,包含“糖皮白玉”、“白皮白玉”、“灰皮白玉”。俄罗斯山料产量大,块度也大,透明度较差,质地不够细糯,雕刻中易产生崩口。俄罗斯的山流水质地和新疆的山流水基本一致,但在色润和光泽上还是有所差异。  
    青海白玉

青海的白玉矿区中只出产有山料,产出量是青海软玉中最大的。
青海白玉块度较大,形状不规则,多棱角,大面较整齐,颜色多为灰白蜡白色,透明度高于新疆白玉和俄罗斯白玉,质地呈毡状、束状结构,常见絮状棉绺或黑褐色翳状斑点。  
    韩国白玉

软玉的原生矿床在韩国也有分布,有一定的白玉产出,中国市场俗称为“韩料”,也是近些年才在国内多起来。“韩料”整体的品质都偏低,颜色多呈青黄色或淡淡的棕色,蜡质光感明显,质地结构也相对松散。
不同产地的和田玉在外形、块度、外皮、颜色、透明度和质地等几个方面既有相似性,有存在一定的差异,“韩料”一般属于和田玉中的低档料。  
产状分类
产出环境
和田玉按产出环境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原生矿:山料;次生矿:山流水、子料、戈壁料。
不同产地的产出环境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和田玉的品质上会有所不同,同种级别情况下,子玉质量最佳、价值最高,山流水次之。
    子料
又名子儿玉,是指软玉原生矿经风化、冰川、泥石流、河水不断冲刷、搬运而形成。
子料其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所以子玉一般质量较好。
    山料
又名山玉,或叫宝盖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
山料的特点是块度的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质量常不如子玉。
2018年,新型的和田玉山料——米达料出现,产地新疆且末,脂白,过灯无结构,油润干净,适合做羊脂玉的材料。
    山流水
经自然风化、泥石流或雨水冲刷后形成的次原生矿玉料,是子玉和山料玉的过渡状态。
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尚未形成鹅卵状,表面较光滑。
    戈壁料
经地壳变动被搬运至戈壁滩中,并受大风暴等砂石冲击而形成的以片状为主的玉材,表面有风蚀痕迹。  
颜色花纹
和田玉的颜色同国内外其他地区软玉相比,色调较多,自成系列;其次,和田玉有世界罕有的白玉,尤以色如羊脂的白玉为和田玉所特有,极为名贵;再次,和田玉有皮色。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皮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中国古代对和田玉的颜色非常重视,它不仅是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且赋含于一定的意识形态内涵。古人可能受五行说的影响,依四方和中央分配五色玉,东方为青,南方为赤,西方为白,北方为黑,中央为黄。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其他为间色,从而将玉也分为五色。但和田玉实际上只有白、青、墨、黄四种主色,另外,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地区还产碧玉。
在和田玉中,白玉最为珍贵,白玉中最佳者为羊脂白玉,是玉中上品。羊脂白玉的特点是白、透、细、润。由于黄玉出产甚少,故色纯、质润的鸡油黄,其身价不在白玉之下。  
按照国家标准样品以颜色分类,和田玉分为6个大类: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和糖玉,每一类都有参照标准。
传统分类,依据颜色花纹将和田玉分为8类: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糖玉和花玉。
    白玉

指呈白色的软玉,传统珠宝界对于不同程度的白色软玉有不同的叫法,如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象牙白、鱼骨白、糙米白、鸡骨白等,其中以呈羊脂白色(状如凝脂者)为最好,为和田玉独有。羊脂白玉数量甚少,价值很高。和田白玉多数为一般白玉,但白玉要白而温润,如果白而不润,便是死白,不是上等好玉。  
    青白玉

指介于白玉与青玉之间,似白非白,似青非青的软玉。古人即用此名。
    青玉

中国传统的“青玉”为深绿带灰或绿带黑色。青玉最为常见,从淡青色到闪绿的深青色。青玉是软玉中最硬的,但颜色不如白玉美,价值较白玉低。
    碧玉

呈绿至暗绿色的软玉,有时可见黑色斑点,其绿有鹦哥绿、松花绿、白果绿等。就和田玉在中国古玉器中的地位看,透光、色润如菠菜者为上品,绿中带灰为下品,但它决非石英质玉石中的“碧玉”或“碧石”。上好的碧玉色如翡翠,古代妇女常以碧玉作头饰,"碧玉簪"的故事就是一例。  
    黄玉

由淡黄、甘黄至黄闪绿色的软玉。其名称有蜜腊黄、粟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米色黄、黄杨黄等,罕见者为蒸粟黄、蜜蜡黄。黄玉的颜色一般比较淡,黄色鲜艳,浓艳的极为罕见,优质黄玉不次于羊脂白玉,但并非宝石中的“黄玉”或“黄晶”。
    墨玉

由黑色到淡黑色,有时呈“青黑”色的软玉,往往与青玉相伴,其光泽比其他玉石暗淡。其黑色分布或为点状,或为云雾状,或为纯黑,其名称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夫人鬓、纯漆黑等。在整块玉料中黑色有深有淡,即使在一块以黑色为主的玉石上也会杂有青色,甚至白色,其中墨玉的黑色是由微鳞片状石墨引起的。
    糖玉

指呈血红、红糖红、紫红、褐红色的软玉,其中以血红色糖玉为最佳,多在白玉和青玉中居从属地位。
    花玉

指在一块玉石上具有多种颜色,且分布得当、构成具有一定形态的“花纹”的玉石,如“虎皮玉”、“花斑玉”等。
玉质特征
质地
质地是玉石质量的综合表现,包括形状、滋润程度、裂纹、杂质等等。和田玉的矿物组成决定了其质地优良:
(1)因其粒度极细,所以质地非常细腻,是古人所谓的“缜密而栗”,为其他玉石所不及。
(2)温润滋泽。即具有油脂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之感,古人所谓的“温润而泽”,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润如羊脂一般而著名。
(3)有适中的透明度。即“水头好”,为微透明。琢成的玉件显得水灵,有生气。
(4)杂质极少。有的达到无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谓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鳃理自外,可以知中”。
硬度
硬度是鉴定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如刻画、压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在宝玉石学中通常所用的摩氏硬度就是指其中的刻划硬度。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度,摩氏4度以下通常称为彩石或雕刻石。硬度大,抛光性好,能使玉器发亮,同时也便于长期保存。
和田玉经测定摩氏硬度为6.5—6.9,硬度比较大,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青玉硬度稍大于白玉。  
韧度
韧性通常是玉石内在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对外界压力或破碎力的抵抗能力。韧性大的特点是不易破碎、耐磨。软玉韧性很大,这一特点是其它玉石所没有的,可以作细工工艺。
常见宝石中,黑金刚石的韧度为10,透闪石玉为9,翡翠、红宝石、蓝宝石为8,金刚石、水晶、海蓝宝石为7—7.5,橄榄石为6,祖母绿为5.5,黄晶、月光石为5,猫眼石为3,萤石为2。如以透闪石玉韧度为1000,其他玉石或矿物相对韧度为:翡翠500,蛇纹石(如岫玉)250,石英岩10—20,石英5,刚玉2—3,云母2。可见,透闪石玉的韧度在玉石中是最大的,其抗压强度可以超过钢铁。经科学测试,中碳钢的抗压强度为1600千克/平方厘米,而和田玉的抗压强度最高可达到6541千克/平方厘米。
和田玉有如此大的韧性与其特有的毛毡状结构是分不开的。韧度大则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对于玉器的艺术造型和精雕细刻有极大好处,这是和田玉列为群玉之英的重要因素。
颜色
颜色不仅是评价和田玉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而且也是划分和田玉种类的主要依据。
和田玉的颜色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软玉相比,色调较多,自成系列。世界上透闪石玉颜色基本上为白、青、黄、黑、碧(绿)5种颜色,还有一些中间过渡色,由于含铁量很低,和田玉基本为前四种颜色,而超镁铁岩中透闪石玉含铁较高,基本上为绿色,即碧玉,按颜色,和田玉分为白玉、青玉、黄玉、墨玉4大类,其中可进一步划分,如白玉有羊脂玉、白玉、青白玉等,昆仑山河流中也产有碧玉,但原生矿属于超镁铁岩型,故不应列入和田玉中,在和田玉中以白玉和黄玉为贵,古人说:“黄如蒸粟,白如截脂,黑如纯漆,谓之玉符。”特别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罕有,仅有新疆出产,在古代人们就认为“于阗玉有五色,白玉其色如酥者最贵”。
和田玉另一特点是有璞玉,古人对璞玉非常重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说:“凡璞藏玉,其外皮曰玉皮,取之为砚托之类,价值无几,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其纵横五六寸无瑕玷者,治以杯,此已当之重宝也,”和田玉璞玉的外皮,按特点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色皮是玉的外皮有一层黄褐色或褐色很薄的皮(厚约1毫米),为氧化所致,从皮色可看出玉的质量,如秋梨子、虎皮子、鹿皮子等,常为上等白玉,糖玉的外皮较厚,如红糖色,且末玉矿常有此类玉,其中有白玉或青玉,石皮是外层有石质围岩,要取去围岩后才能得玉,如和氏璧是“理其皮而得宝”。
透明度
透明度是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主要与玉石对光的吸收强弱有关,矿物学上一般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3种。鉴定透明度要把玉磨光,在一定厚度下看透视其它物体情况,分透明体、半透明体、微透明体、非透明体等4个级别。和田玉属于微透明体,在一般进取度下,能透过光,但看不清透过物像。
一般来讲透明度高的也叫作水头足,虽然水头足可以烘托玉石的质地、颜色,但并非所有透明度高的就是好玉。和田玉在一般厚度下就属于半透明—微透明体,虽然能够透过光线,但看不清物体。这种透明度增强了和田玉光泽的温润之感,故而和田玉器在雕刻时不宜琢制太薄。
光泽
光泽是玉石对光反射的能力。和田玉光泽属油脂光泽,这种光泽很柔和,不强也是不弱,即没有强光的晶灵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古人称和田玉“温润而泽”,就是它的光泽带有很旨的油脂性,给人以滋润的感觉,特别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玉就是因为有着像羊的脂肪一样滋润的光泽而闻名。
光泽是评价和田玉质地的一个重要依据,一般光泽油润者价值较高,光泽干涩者价值就会降低。
声音
玉受打击后发出的声音是古人鉴别玉石的重要性质。
和田玉制成的玉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绵长,如金磬之余响,绝而复起,残音沉远,徐徐方尽,这就是玉德中所说的:“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这一特性,其他非透闪石玉所不及。
鉴别
1、用小刀检测其硬度
和田玉摩氏硬度达到6.5左右,拿小刀在上面划一下一般不会留有痕迹,如果是玻璃和硬度较低的玉则会留下痕迹,但是现在很多仿料也选择一些硬度高的玉石,同样会不留痕迹。
2、查看和田玉的颜色
和田玉只有白色、青色、墨色、黄色四大类颜色,传说中有红色的,但一直没有见过,所以如果你遇见红色的和田玉,那指定是假的。白色的颜色由白到青白,黄色由淡黄到深黄色(包含糖色),青色由淡青色到深青色,墨色由墨色到淡黑色。
3、羊脂色和黄色的和田玉价值较高
羊脂玉质地细腻,白如凝脂,是白色和田玉中最好的品种,在世界上仅新疆有此品种,因产量十分稀少,故极其名贵。另外黄玉也是十分罕见的,价值仅次于羊脂玉。青色的和田玉价值最低,青色和田玉颜色分布从淡青色到深青色,种类较多,颜色深浅也不同,是和田玉中最多的一类颜色,故相较其他颜色价格稍低。
4、观察其是否半透明
在玉石中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而和田玉则属于半透明的,在光照下,能能透过光,但看不清透过的物像。可将玉石对准光源,用手在玉后晃动,真的和田玉能看出有黑影晃动。
5、听其声音辨别
和田玉由于质厚温润、脉理坚密,所以在敲击下声音清脆、洪亮,可拿两块相同的玉对敲几下,如果声音黯哑则不是和田玉,和田玉的声音比较清脆、像钢一样。
6、用手掂下重量
在购买时,可分别用手掂量一下相同体积的玉石,和田玉较沉重、实在、厚实,一般比其他玉石重。
7、查看其质地
和田玉质地滋润、细腻、柔和,且表面具有油脂光泽,其他玉石的滋润和油脂光泽不及和田玉。另外可把玉石放在皮肤上,会有一种凉的感觉,而玻璃制品是没有的。
8、查看其证书编号
和田玉价格较贵,一般都有证书,可打质监局电话或上网查看编号是否是真的。
2. 蓝田玉


蓝田玉 ,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唐时达到鼎盛 [5-9]  。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此后玉玺一直作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流传千余载。
“蓝田玉”之名是因其产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蓝田山而得名 [10]  。历代古籍中均有蓝田产美玉的记载,《汉书•地理志》载:“蓝田,山出美玉,有虎候山祠,秦孝公置也。 [12]  ”其后,《后汉书•外戚传》、《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典籍文献,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
现代开采的蓝田玉矿床位于蓝田县玉川镇红门寺村一带,含矿岩层为太古代黑云母片岩、角闪片麻岩等。玉石为细粒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
2004年02月03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蓝田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理化性质
古蓝田玉原生玉矿尚未找到,现代开采的蓝田玉矿床位于陕西省蓝田县玉川镇红门寺村一带,距县城约35千米,含矿岩层为太古代黑云母片岩、角闪片麻岩等。玉石为细粒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按矿物成分及外观特征可将玉石分为五种:第一种为白色大理岩;第二种为浅米黄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三种为黄色蛇纹石大理岩;第四种为苹果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五种为条带状透闪石化蛇纹大理岩。
蓝田玉属蛇纹石化的透辉石类,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矿物主要构成有蛇纹石化的大理石,透闪石、橄榄石及绿松石、辉绿石、水镁石等形成的沉积岩。
蓝田玉呈白、米黄、黄绿、苹果绿、绿白等色,显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呈块状、条带状、斑花状,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摩氏硬度2—6度,密度约2.7克/立方厘米。
蓝田玉石矿产于中元古界宽坪岩岩群之大理岩带中,其成因为区域变质—接触交代变质共同作用而形成。
矿物学特征
1.偏光显微镜下的特征:蓝田玉为蛇纹石化大理岩,
方解石主要为粒状结构,叶蛇纹石主要为隐晶质结构、鳞片变晶结构;并可见蛇纹石交代大理岩形成的隐晶质结构,还可见含有晶形保存较好的透辉石、橄榄石及少量白云母等矿物。
2.电子探针结果表明:蓝田玉的化学成分与方解石和叶蛇纹石的理论值非常接近,高含量组分是Si、Mg和Ca的氧化物,低组分含量主要是铁的氧化物、铝的氧化物,次为钾、钠、锰、钛、铬的氧化物,其中叶蛇纹石中铁的含量偏高。
3.X射线粉晶衍射测试结果表明:蓝田玉中透明的黄色、
绿色部分的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蛇纹石,且含有少量方解石、白云石等,与辽宁岫岩玉相似,显示叶蛇纹石的特征图谱。
4.红外吸收光谱显示:蓝田玉中透明的黄色、绿色部分的主要矿物成分除叶蛇纹石之外,还有少量的透辉。
玉质特征
一贯中华历史的蓝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汉白玉、黄玉等。质地坚硬,色彩斑斓,光泽温润,纹理细密,由于含有氧化的硅、铝、镁、钠、钙、铜等元素,往往一玉多色,乳白、青、黄、红诸色错杂,是良好的玉雕和制作工艺美术品原料。
(1)色调:蓝田玉颜色有典型的浅橄榄色(淡黄绿色),以为蛇纹石是橄榄石蚀变形成的,所以,有橄榄石颜色的遗留。
(2)手感:手感轻,蛇纹石的比重比较低(和水晶的比重差不多)所以,拿在手里,不会感觉很沉。
(3)包体:像所有的蛇纹石质玉石一样,蓝田玉也有白色的云翳状包体。
(4)光泽:蛇纹石的光泽普遍不太好,很少有能达到玻璃光泽的,一般的蛇纹石都是蜡状光泽。
3. 独山玉


独山玉有南阳翡翠之称,是一种重要的玉雕材料,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或“独玉”。
独山是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最近的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和旅游风景区,出产独玉。
基本特征
南阳玉产于河南南阳市北8公里的独山,故又称独山玉。它与只有一种矿物元素组成的硬玉、软玉不同,是以硅酸钙铝为主的含有多种矿物元素的“蚀变辉长岩”。南阳玉的硬度为6---6.5,比重为3.29,其硬度几乎可与翡翠媲美,故国外有地质学家称其为“南阳翡翠”。南阳玉的历史地位过去没有引起重视,其实其开采时间相当早,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被采用了。南阳黄山出土的一件南玉铲,经鉴定就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产物。殷墟出土的有刃玉石器中的7件玉器,质料也全是南阳玉。
独山玉(Dushan Jade)因其主要产于南阳独山而得其名。独山位于南阳市东北处。独山玉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色泽斑驳陆离,温润,有绿、蓝、黄、紫、红、白六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工艺美术雕件的重要玉石原料,成为南阳著名特产,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雕,历史悠久,考古推算,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已认识和使用了独山玉。在旧中国,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城内有作坊80余家。

独山玉经历数千年的开采,遍山洞穴累累。古代采玉坑多为竖井式,一般较为浅显。使用爆破技术及凿岩机、矿车等器械,坑道已深至山中达数百米,密如蛛网的支道纵横交错,十分复杂。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主要特点:SiO2为41~45%左右;Al2O3为30~34%左右;CaO为18~20%。这表明独山玉由钙铝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独山玉石矿还含有微量的铜、铬、镍、钛、钒、锰等。
南阳玉硬度6~6.5。有玻璃光泽,多数不透明,少数微透明。化学分析的结果是:二氧化硅41~45%,氧化铝30.71~34.14%,氧化镁0.28~1.73%,氧化钾0.02~2.64%,三氧化二铁0~0.8%,氧化亚铁0.27~0.88%,氧化锰0.02~0.1%,三氧化二铬0.01~0.34%,结晶水0.23~0.74%,二氧化碳0.06~0.52%。南阳玉的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是:铬0.01~0.5%,镍小于0.1%,钒0.001~0.1%,锰0.01~0.05%,钛0.001~0.5%。
矿物组成
南阳玉是一种蚀变斜长岩,组成矿物除斜长石外,还有黝帘石、绿帘石、透闪石、绢云母、黑云母和榍石等。经过显微镜鉴定,玉质含有多种蚀变矿物,蚀变作用以黝帘石化、绿帘石化和透闪石化为主 [4]  。由于玉石中含各种金属杂质电素离子,所以玉质的颜色有多种色调,以绿、白、杂色为主,也见有紫、蓝、黄等色。
主要矿物检测参数:
普通辉石:单斜晶系 NP=1.682-1.700 Nm=1.687-1.706 Ng=1.710-1.724 2V(十)=50°-61° Fe+3增加,2V由30°→0°→60°,显一轴晶。 a∧NP=23°―31° b//Nm c//Ng=+38°―+55° (010)面c∧Ng=+38°-+54° 多色性NP=浅绿 Nm=浅黄绿 Ng=绿。 晶形短柱状,有聚片双晶,横切面八边形。
绿帘石:单斜晶系 NP=1.711-1.729 Nm=1.715-1.761 Ng=1.719-1.778 Ng-NP=0.008-0.049 2V(-)=64°-89° Fe+3增加2V减小 b// Nm c∧NP =1°-5°a∧Ng=25°-30° 多色性NP= 无、浅黄、橙黄、浅绿 Nm=浅黄、棕绿 Ng=金黄、柠檬、绿 晶形柱状、板状,横切面假六边形。
斜黝帘石:单斜晶系 NP=1.697-1.711 Nm=1.699-1.715 Ng=1.702-1.719 Ng-NP=0.005-0.008 2V(+)=65°-90° Fe+3增加2V减小 b// Nm c∧NP =0°-12° 异常普鲁斯蓝干涉色。 晶形柱状、板状、粒状,横切面假六边形
黝帘石:斜方晶系 NP=1.695-1.701 Nm=1.696-1.702 Ng=1.702-1.706 Ng-NP=0.006-0.009 2V(+)=30°-60° Fe+3增加,2V由30°→0°→60°,显一轴晶。 a //Nm b//NP c//= Ng 异常普鲁斯蓝、褐干涉色。 晶形柱状、板状、粒状,横切面假六边形。
拉长石:Ab50An50-Ab30An70 三斜晶系 NP=1.555-1.563 Nm=1.558-1.567 Ng=1.562-1.571 Ng-NP=0.007-0.008 2V(十)=76°-90° (010)∧(001)=84°4′ 晶形柱状,(010)板状,钠氐双晶与卡氏双晶接合,解理(001)完全,(010)好,(110)差。 (010)面具绿蓝晕色。
培长石:Ab30An70-Ab10An90三斜晶系 NP=1.563-1.571 Nm=1.567-1.577 Ng=1.571-1.582 Ng-NP=0.008-0.011 2V(-)=79°-83° NP∧ (010) =39°-51° 晶形柱状,(010)板状,钠氐双晶与卡氏双晶接合。
钙长石:Ab10An90-Ab0An100三斜晶系。
岩石学分类
独山玉在岩石学分类中属基性岩类中的辉长岩―玄武岩类。矿物成分主要为基性斜长石(钭长石牌号An>50,拉长石―培长石―钙长石)、辉石,少量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可有微量钾长石、石英出现。
独山玉化学成分属钙铝硅酸盐岩类,SiO2含量45-52%,称基性岩,富TiO2,一般含量>1%。
基性岩在地壳中分布广泛,在中国占岩浆岩出露面积0.4%,其中以玄武岩分布最广(如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在云、贵、川三省分布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由于斜长岩以脉状侵入产出为主,因而总的分布是很少的。
斜长岩是基性岩中的深成浅色脉岩,在“国际地科协(IUGS)深成岩分类命名”占“斜长岩31”处,在超镁铁质岩、辉长岩分类图中占“11斜长岩”处。
斜长岩化学成分%(戴里值) SiO2:50.40, TiO2:0.15, Al2O3:28.30, Fe2O3:1.06,FeO:1.12,MnO:0.05,MgO:1.25,CaO:12.46,Na2O:3.67,K2O:0.74,H2O:0.75,P2O5:0.05。
成因产状
产于独山岩体中,根据动力变质情况分为辉长糜棱岩带、糜棱辉长岩带和辉长碎裂岩带。经研究表明,独山玉是斜长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矿床,形成温度为355~430℃,玉石是多起多阶段的产物,随热液从早期到晚期,Ca、Cr、Fe、Ti离子含量逐渐增加,玉石颜色从无色到白色到绿色到紫色再到天蓝色,晚期长石牌号也逐渐增加。
著名产地
独山玉是我国特有的玉石品种,主要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独山、新疆、四川等地。
①河南独山玉
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独山,故命名独山玉(南阳玉),是一种古老玉种。
②新疆独山玉
新疆独山玉是一种蚀变斜长岩,由于岩石风化后突出,高出围岩,远望也似“独山”命名为新疆独山玉。
地质特征: 位于西准噶尔地区,产于超基性斜辉辉橄岩体中呈脉状、串珠状贯入,接触界线明显,脉宽几米长几十米。
颜色:白带绿色斑点、乳白、绿、蓝。
岩石特征:蚀变斜长岩、橄榄斜长岩,半自形柱状粒状结构,局部呈放射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
矿物成分:斜长石、橄榄石、黝帘石、蛇纹石、水钙榴石、葡萄石、绿泥石。
品种
简介
独山玉的颜色种类
由于所含有色矿物和多种色素离子,使独山玉的颜色复杂和变化多端。其中50%以上为杂色玉,30%为绿色玉,10%为白色玉。玉石成分中含铬时呈绿或翠绿色;含钒时呈黄色;同时含铁、锰、铜时,呈淡红色;同时含钛、铁、锰、镍、钴、锌、锡时,多呈紫色等。独山玉是一种多色玉石,按颜色可分为八个品种。  
绿独山玉
绿至翠绿色,包括绿色、灰绿色、蓝绿色、黄绿色,常与白色独玉相伴,颜色分布不均,多呈不规则带状、丝状或团块状分布。质地细腻,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表现不一,其中半透明的蓝绿色独玉为独山玉的最佳品种,在商业上亦有人称之为“天蓝玉”,或“南阳翠玉”。矿山开采中,这种优质品种产量渐少。而大多为灰绿色的不透明的绿独玉。
红独山玉

又称“芙蓉红”。常表现为粉红色或芙蓉色,深浅不一,一般为微透明至不透明,质地细腻,光泽好,与白独玉呈过渡关系。此类玉石的含量少于5%。芙蓉红(又分干白红、透水红)。
白独山玉

总体为白色,乳白色,质地细腻,具有油脂般的光泽,常为半透明至微透明或不透明,依据透明度和质地的不同又有透水白、油白、干白三种称谓,其中以透水白为最佳,白独玉约占整个独山玉的10%。
英文名称white dushan jade 以乳白色为主,有的带灰和粉红色的独山玉。
  根据颜色和透明度的差异又分:
  水白玉(又分透白、水白),
  白玉(又分细白、糯白、白和熟色白),
  乌白玉(又分带灰色调的鸟白和部分更偏灰暗的所谓铁青)等等。其中以水白玉品质最优,乌白玉最差。在岩石分类上,白独山玉主要属于细粒黝帘石化斜长岩或透闪石黝帘石化斜长岩。
紫独山玉
色呈暗紫色,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透明度较差。俗称有亮棕玉、酱紫玉、棕玉、紫斑玉、棕翠玉。
黄独山玉

为不同深度的黄色或褐黄色,常呈半透明分布,其中常常有白色或褐色团块,并与之呈过渡色。
褐独山玉
呈暗褐、灰褐色、黄褐色,深浅表现不均,此类玉石常呈半透明状,常与灰青及绿独山玉呈过渡状态。其中浅色的比较好。
黑独山玉
色如墨色,故又称“墨玉”。黑色、墨绿色,不透明,颗粒较粗大,常为块状,团块状或点状,与白独玉相伴,该品种为独山玉中最差的品种。
青独山玉
青色、灰青色、蓝青色,常表现为块状、带状,不透明,为独山玉中常见品种。
杂色独山玉

在同一块标本或成品上常表现为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特别是在一些较大的独山玉原料或雕件上常出现四至五种或更多颜色品种,如绿、白、褐、青、墨等多种颜色相互呈浸染状或渐变过渡状存于同一块体上,甚至在不足1cm的戒面上亦会出现褐、绿、白三色并存,这种复杂的颜色组合及分布特征对独山玉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杂色独玉是独山玉中最常见的品种,占整个储量的50%以上。

颜色好坏依次为纯绿、翠绿、蓝绿、淡蓝绿,蓝中透水白、绿白、干白及杂色。独山玉以色正、透明度高、质地细腻和无杂质裂纹者为最佳。其中以芙蓉石、透水白玉、绿玉价值较高。此外,利用玉块不同颜色模仿自然制作的俏色玉雕获得好评。
由于独山玉主要用于玉器原料,故块度越大越好,一般要求应大于1公斤以上,个别做首饰的特级品可以放低要求。
4. 岫岩玉


岫岩玉,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因产于辽宁岫岩而得名,最早的玉名见自西汉《尔雅》:“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殉圩琪焉”。
岫岩玉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  
2005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岫岩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岫岩玉山生水藏,质地坚韧,细腻温润,光泽明亮,色彩丰富。具有块度大、色度美、明度高、净度纯、密度好、硬度足六大特点,自古以来就是理想的玉雕材料。
化学成分
岫岩玉物质成分复杂,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亦多有差别,因而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玉种。按矿物成分的不同,可将岫岩玉分为蛇纹石玉、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混合体三种,其中以蛇纹石玉为主。据红外吸收光谱曲线图显示出蛇纹石玉组成,并含少量纤蛇纹石、胶蛇纹石。透闪石主要由透闪石组成,绿泥石玉主要由叶绿泥石组成。通过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等手段亦可将岫岩玉分段划分为蛇纹玉、花色玉、绿泥玉三种。
蛇纹玉的矿物成分不尽一致,例如:①绿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②黄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也含有纤蛇纹石、叶蛇纹石;③白色蛇纹玉,主要由叶蛇纹石组成。
种类划分
岫岩玉只是从地域概念上对岫岩出产的玉石的一种笼统的称谓,但由于岫岩的玉石矿产并不是单一的一种,因此从矿物学上来分更科学一点,分为三种,包括“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蛇纹石玉”三大类。
蛇纹石玉,也就是普通意义上的岫玉。主要出产于岫岩哈达碑镇的瓦沟地区。这里10多里长的山谷中矿藏量约176万吨,有玉石矿体76处,是中国最大的玉石产地。蛇纹石岫玉颜色丰富,有浅绿、翠绿、黑绿、白、黄、淡黄、灰等,但是以绿色为主。其中碧绿色、透明度好、无裂纹、少棉而且不跑色的绝对是高档玉料。蛇纹石岫玉硬度不高,摩氏硬度在2.5至5.5之间,普通玻璃的硬度一般为5至6,所以蛇纹石岫玉不能用来划玻璃。另外蛇纹石岫玉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跑色,其实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几乎所有的玉石种类都会有颜色的变化。但是蛇纹石岫玉跑色相对比较明显,据说是和蛇纹石矿中结晶水含量的变化有关。
在与瓦沟一岭之隔的偏岭镇细玉沟出产另一种透闪石成分的软玉,当地一般叫老玉或细玉。这种玉质地异常细腻、坚韧,摩氏硬度在6至6.5之间,微透明,少量呈纯白色,多呈黄白色、青白、青绿色,其中以黄白老玉为上品。在岫岩还有两种非常有名的河磨玉和石包玉,矿物学上分也属于透闪石软玉。河磨玉出产于河床砾石之中,因河水长期冲刷及砾石摩擦,棱角殆尽而形成并得名。石包玉,外表形状与山石无异,石皮内含玉,玉质丰润而坚硬,多分布在细玉沟河谷间地表下。由于玉质好,产量相对小,透闪石岫玉的价格要高于蛇纹石岫玉。
第三种玉是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的结合体,绿白相间,和翡翠有几分类似,开始叫“假翠”,后来觉得假字不太好,慢慢演变成“甲翠”,也有人叫岫翠。甲翠基本不透明或微透明,以绿白色相间为主,白色为透闪石成分,绿色为蛇纹石成分,硬度和玻璃差不多,在5至6之间。
此外,如果从颜色上分,岫岩玉还可以分为碧玉、青玉、黄玉、白玉、花玉等十几种;按产地类型分,可以分为井玉、坑玉、石包玉、河磨玉等;按产地分,有瓦沟玉、细玉沟玉等。
基本色调
岫岩玉的颜色多种多样,其基本色调可以分为绿色、黄色、白色、黑色、灰色5种,每一种又可根据色调由浅到深的具体变化分为多种。绿色可分为:淡绿、浅绿、黄绿、绿、深绿、墨绿;黄色可分为:浅黄、黄、柠檬黄;白色可分为:白、乳白、黄白、灰白;黑色的俗称“墨玉”,可分为:灰黑、黑;灰色俗称“火石青”,可分为:浅灰、灰、青灰、黑灰;杂色:如果是原色夹杂红、黄、褐等次生色则为“花玉”,如果是白色加绿色则为“甲翠”。
如此丰富颜色的存在,常使岫岩玉有极其美丽的“巧色”。颜色的深浅与铁含量的多少有关,含铁多时一般色深,反之则色浅。玉石还有强烈的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有的显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其透明度与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有关。当岫岩玉全部由蛇纹石组成时,其透明度高。如果其中杂质含量达5%至10%,则透明度差。当岫岩玉中铁、镁含量高时,其透明度往往较差;反之则透明度增高。
品质鉴别
看颜色:岫岩玉不同于其他玉类,它色彩丰富,种类齐全,有红、绿、黄、白、黑等等,且深浅不一,富有变化。不要太浓,亦不能过淡,最好颜色浓度适中,鲜艳亮丽,且分布均匀。当然,也会存在一些杂质,使得颜色不纯正,这就叫偏色。
看透明度:透明度。玉石中,不透明的有很多,透明度中半透明的就显得比较珍贵,而全透明的岫岩玉品质最好。
看质地:岫岩玉玉质相对来说细腻一些,也会有些岫岩玉质地较粗糙。品质优良的岫岩玉,自然是那些晶体颗粒细腻、结构紧密,少杂质、瑕疵、裂纹。可以通过放大镜或是显微镜观察。
看净度:这一点单看岫岩玉内部的杂质、瑕疵或是裂纹,虽然这些是岫岩玉天然特征,却也影响着岫岩玉的品质,更影响着透明度。因此,杂质、瑕疵越少,岫岩玉品质越好。
真伪鉴别
一般来说,仿岫岩玉的材料比较少,真的岫岩玉里面会有白色的絮状物,就算是极品的玉料多少也会有一点。
玉粉压块:玉粉通过热压成型做成压块。其特点就是没有光泽,没有透明度,颜色均一,玉质浑浊,而且易碎,没有了天然玉器的美感。
合成材料:一般在密度上比较轻,拿在手上很容易感觉出来。
玻璃:玻璃和岫岩玉在外观上和密度上比较相似,玻璃里面没有棉(有的玻璃仿品里面会有气泡,只要里面有气泡,包括翡翠仿品就一定是假的无疑)。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两个手镯内圈垂直进行摩擦,玻璃的东西都会很涩,而岫岩玉则会感觉很光滑。
产地环境
辽宁省岫岩县位于辽东半岛的北部,总面积4502平方千米,是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近海县,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享誉海内外,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42种,其中菱镁石、玉石、理石、滑石、花岗石、硅石量多而质好,享有岫岩“六大宝石”之美誉,其中,岫岩玉储量和质量属全国之首,享有中国国石之美誉。  
岫岩县是玉石资源富县,开采有7处岫玉矿和2处老玉矿。哈达碑瓦沟岫玉矿为中国最大玉矿,已发现矿体近百个,储量176万吨居中国之首。偏岭细玉沟岫岩软玉矿拥有储量10万吨以上。岫岩玉远景储量约300万吨,居中国玉石储量之首,实行限产后,年产量仍占中国玉石总产量的60%。
关于岫岩玉成矿年代,前人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成玉时代为中生代(约1.5亿年);一种认为为元古代(约18亿年)。近年来,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王时麒通过科学测定,认定岫岩玉平均年龄17.7亿年,属于元古代。
历史渊源
岫岩玉是中国玉文化史上开发最早、最悠久的玉种。
1983年,辽宁海城小孤山仙人洞距今12000年的旧石器遗址中出土三件浅绿色玉质、打制工艺制成的砍斫器,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使用岫岩玉的证明。被学界认定是中国玉文化之源的8000年前的内蒙兴隆洼文化遗址的玉器,也多是岫岩玉。
5000多年前北方红山文化时期,岫岩玉的开发利用更是达到巅峰。考古发现黄河中下游及长江流域等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中,也多有岫岩玉器。在“神玉”时期岫岩玉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和田玉在商周之际崭露头角,至汉代成了“王玉”时期的宠儿,但岫岩玉在皇家用玉中仍时有踪影。汉代“金缕玉衣”的玉片多是岫岩玉,明定陵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用岫岩玉雕琢,清代是岫岩采掘盛期,清宫遗宝里更有大量精美的岫岩玉艺术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0
liumeiling

ZxID:3002419


等级: 派派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5-19 0
已审核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