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猫效应”,你知道吗?
现代社会压力大,“负能量”、“丧文化”盛行,其实是一种必然。
但是你知道吗?一个人的负面情绪影响到的,绝对不止他自己。负面情绪会传染,最后受伤的也往往是看似不相干的人。
心理学家称之为“踢猫效应”。
故事是这样的:某一天一位父亲在单位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心情很不好。
父亲带着怒火下班回家,推开门看到儿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父亲就把火撒到了儿子身上,骂了儿子一顿。
儿子也很郁闷。他的火气无处发泄,就踢了旁边熟睡的小猫一脚,猫惊醒了。
猫慌张地夺门而出,跑到大街上,此时迎面过来一辆小轿车,轿车司机为了躲避猫,结果把路边的一小孩撞了。这样的“踢猫效应”,你怕不怕?
“踢猫效应”在人类当中尤为常见,经典的文学形象阿Q,就是在被财主和外人欺负了之后,到处找不如自己的人发泄。没想到不但打不过王胡,因为肚子饿连不如自己的小D也打不过。最后只好欺负小尼姑,然后就“十分得意地笑了”。可见,欺负更弱者是很多弱者的常见发泄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繁重的工作、琐碎的家务还有来自社会和家庭四面八方的压力,让家长们承受了太多,谁都不能保证没有负面的情绪。面对这种负面情绪,很多家长都难以控制,但对于压力又无可奈何,于是把这种负面情绪转移到了孩子的身上。这样的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妈妈在网上买了一条裙子,但是尺码有点小,想跟客服商量换一下,客服说可以换,但是因为是妈妈主观原因导致换货,卖家是不承担运费的。妈妈有点生气,她觉得,明明就是卖家的尺码不准才会穿着小,凭什么不付运费。于是和卖家吵了几句甚至拿出”差评“要挟,但是客服还是不承担运费,妈妈无奈自己付了运费。邮寄完快递回到家里,儿子在自己面前又蹦又跳,扰得她心烦意乱,刚才对客服的怒火‘蹭’一下子就上来了,她狠狠地踢了儿子一脚,还冲着儿子喊:要不是为了生你,我怎么可能身材走样,穿不下裙子呢?孩子很委屈一直‘呜呜’的哭,他不明白,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做,为什么让妈妈这么生气。
客服没有错,按照程序处理问题,孩子也没有错,他甚至没有参与到妈妈买裙子的事情中来,错的是妈妈,不应该把对付运费的不满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自身还没有独立,他们只能选择顺从父母,面对父母没有由来的责怪和训斥,孩子们“低头认错”了。但是在他们的心中,仍有着自己的想法。可孩子们的“顺从”却让父母慢慢就习惯了把他们当成“出气筒”,用来发泄所有无处发泄的负面情绪,而孩子在长时间的压迫下也会慢慢形成“逆反”的心理。
如何避免“踢猫效应”带来的恶性循环
1.借助外力,从根本阻断“踢猫效应”的发生
在《爸爸去哪儿》中,Jasper发现爸爸有生气的“迹象”的时候,他就会特别冷静温柔的问陈小春:“你怎么了?”陈小春听到儿子问自己“怎么了”的时候,就反应过来,自己好像要发脾气了,孩子已经察觉到了,于是他就会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都会生气,生气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但是生气的‘劲’过了以后,想一想刚才的事也没有那么严重,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可能是外界的帮助。Jasper发现爸爸的情绪不好,就赶快帮助爸爸“调节”让爸爸冷静下来,从根本上就避免了“踢猫效应”。夫妻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当发现一方情绪变坏时,就温柔地提醒彼此,避免让孩子成为受害者。
2.正视“踢猫效应”的危害,时刻警示自己
父母都知道,把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但是为什么还是控制不住呢?原因就是在我们潜意识里,“负面情绪”和“踢猫效应”带给我们的危害是很遥远的事,不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和在公共场所贴“酒驾”的海报一样,时时刻刻提醒司机朋友们,酒驾的危害,从而减少酒驾的次数。
同样,如果在爆发“踢猫效应”前家长就看到孩子失落悲伤的样子,或许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了。建议家长可以在家里明显的地方贴上“提示语”在自己爆发之前看看,缓解内心的压力,避免伤害孩子。
以上内容来自韩晓育儿经、冷知识、百度百科
我的感想:其实在我国这种传统教育观念下我们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成为过那只被踢的“猫”,那个时候我们小觉得很委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处理,现在我们成年了,知道了这种不公对待背后的心理原因,让我们控制自己别再成为那个“踢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