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说哭泣是一种释放压力的良好方式,这种说法有什么科学根据吗?
直到如今,科学界和文学界依然对哭泣的作用各执一词。莎士比亚曾在《亨利六世》中写道:“流泪是为了缓解悲痛”,美国作家雷蒙·斯尼奇(Lemony Snicket)也表示:“除非你真的非常幸运,不然你无法体会花时间好好哭一场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尽管哭泣不能改善你的处境,但它起码能让你好过一些。”
然而,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却认为眼泪的产生(即哭泣)纯粹是眼周肌肉运动引起的无谓副作用。对于他来说,这些眼周肌肉需要不时的收缩,以此避免眼睛溢血,而眼泪仅仅是生理进化过程的一个意外结果(不过他的确也认同小婴儿的哭泣有助于其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也许从原义上理解,哭泣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在我们最需要得到帮助和支持的时候,能够通过哭泣的方式从我们朋友的身上获得。
我们现在明白了哭泣,至少是成年人的哭泣,是对情感刺激作出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当然,流眼泪是哭泣最显著的特征,但除此以外,面部表情与呼吸模式的变化也属于哭泣的特征。例如“啜泣”,指的就是伴随着快速呼吸的哭泣。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哭泣与受化学刺激而产生眼泪(例如吃了辛辣的食物后意外揉眼睛时产生的眼泪)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甚至两者的眼泪也存在差异。1981年,明尼苏达州的精神科医生威廉·H·弗雷二世(William H Frey II)发现,看悲伤电影而产生的眼泪比受到新鲜切开的洋葱刺激而产生的眼泪相比,前者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任何人都看过令人捧腹大笑的的喜剧,甚至笑出了眼泪;或者听过新郎对新娘宣读的结婚誓言,并为此感动流泪,这些都说明了不是只有悲伤的情绪能够使人产生泪水。然而,尽管我们对那些与哭泣相关的情绪(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稔熟在心,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却对情绪为何能够使人流泪知之甚少,但有不少的理论能够解释这个现象。
一个说法认为,至少在就其社会性质而言,成人的哭泣与婴儿的哭泣没有根本区别。换言之,从原义上理解,哭泣就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在我们最需要得到帮助和支持的时候,能够通过哭泣的方式从朋友的身上获得。这是我们还在牙牙学语时,用来表达内心情感状态的一种方式。
以上说法也许可以解释一部分形式的哭泣,但许多研究人员还发现,成年人经常在他们孤身一人的时候哭泣。另一个解释是哭泣可能还具有“二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的功能,能够帮助人们认清烦恼,理解自身的感受,这样说也许存在争议,但却也有一些证据能支持这种说法。
此外,哭泣也是对情绪的宣泄,它给人们提供了释放压力的通道。这不仅与莎士比亚之言遥相呼应,而且与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的想法不谋而合。奥维德曾写道:“哭泣使人如释重负;悲伤被稀释,再而由泪水冲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同样也认为:哭泣“洗涤心灵。”1986年,对美国流行杂志与报刊进行了调查,一位心理学家发现,在所有关于哭泣的文章中,有94%都暗示了哭泣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压力。
确实,2008年一项面向30个国家将近4300个年轻人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人认为哭泣能够改善心理与身体健康。但这并非适用于所有人,部分人表示哭泣过后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还有人说他们哭过后感觉更糟糕。
“好好哭一场”的观念并非毫无价值,但这似乎还需要一种正确的社会支持,使其更为行之有效。区别就在于不同的场景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在公众场合哭泣时会感到尴尬,那么与独自一人流泪或者对着一个亲密的朋友流泪相比,他也许会觉得前者无法让情绪得到很好的释放。研究同样还发现,当人们尝试压抑或者隐藏哭泣时,他们事后同样也会感觉效果不佳。
因此“好好哭一场”的观念并非毫无价值,但这似乎还需要一种正确的社会支持,使其更为行之有效。这意味着,成年人哭泣的目的,最终还是与他们身处婴儿期时一样——为了寻求朋友与家人的帮助。
原文选自:BBC
译者:黄洁梅
编辑:刘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