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取暖神器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79 回复:2

[物品器具] 古人的取暖神器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伍六

ZxID:11752732


等级: 内阁元老
学习使我快乐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3-20 0
古人的取暖神器
[align=center][/align][table=500,#ffffff,#953734,3][tr][td] [color=#632423]  
       漫漫朔雪、凛凛寒冬之际,现代人有暖气、空调、热宝宝等取暖装备,古人又是怎么御寒取暖的呢?
  古人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炉子一类,自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后,古人用火取暖的历史就开始了。古人将火种放入某种容器,就是“火盆”“火炉”了。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火盆从泥盆演进到陶盆,再到铜盆、铁盆等等不一而足。寻常百姓家大概也只能用简陋的火盆而已,而富贵之家的取暖方式却大有讲究。
[hr]
[color=#000000][b]壁炉[/b][/color]
       壁炉出现和使用与人类利用火的历史是分不开的,人类使用火的历史非常漫长,从考古学家最新的挖掘来看可以追溯到距今150万年前的非洲和170万年前的中国云南,而北京猿人穴居的山洞里留下的灶火残迹也证明了在40万年以前北京猿人就掌握了怎样用火,就会利用火来照明、烧烤和取暖。
       据考古发现,“咸阳一号”秦王宫室遗址惊现三处壁炉,壁炉在房间内直接加热。还有一间宫妃的专用浴室单设一只壁炉供暖,这在当时绝对是高大上的奢华享受了。
        壁炉主要的燃料是煤炭,室外有烟孔,避免炭烟中毒。另外,在遗址中墙的内侧还发现了“用两块筒瓦相扣的管道”,与灶台相连通,形成“火墙”,已具有了火炕的雏形。
         从西方的历史看,壁炉雏形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那时期的建筑与文明对西方现代建筑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装饰主题总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宗教、体育、商务和娱乐这些内容都在屋顶、墙面、地板等的美妙设计中反映出来,同时人们对火的利用主题也会在这些雕刻和壁画中反映出来。
         到了中世纪,早期的基督教与拜占庭教堂及世俗性建筑仅留下了一些遗迹和废墟,使得许多室内研究成为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城堡成为欧洲封建时期最重要的建筑形式,城堡中房间的墙一般都由裸石建造,地面铺着裸石或木板,大厅的中央可能是一个烧火用的炉床,屋顶上常有烟道,而壁炉和烟囱由此逐渐明显起来。
         早期的壁炉相当简单,没有任何装饰,只是依靠在外墙或中间的某个内墙,用砖或石材砌成。玫瑰战争(1455-1485年)之后的英国都铎王朝进入了一个政权巩固的繁荣时代,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促进了文化特别是建筑业的兴盛,形成一种由中世纪建筑风格过渡到向更加精致的带有古典装饰的新的结构体系过渡的新时尚,这就是文艺复兴样式。石材或砖这些新的建筑材料被用来重建原有的木构建筑,这些用经久耐用材料构筑的建筑就容易被保留下来,才使今天有了相对具体的实物留存。
         由于坚固建筑材料构筑的世俗建筑从16世纪开始被保留下来,由此见证了欧洲住宅室内装饰的发展历史。在中世纪的住宅中,中央灶台是唯一给房子供暖的设施。随着住宅房间的增多和功能的日趋复杂,专用的取火采暖的壁炉就从炉灶的功能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取暖设备的主导。对壁炉位置的重新确立使其成为房屋室内空间的中心。到了都铎王朝末期,中央灶台就都已普遍被壁炉所取代。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壁炉开始成为室内装饰的核心,直到16世纪中叶,文艺复兴兴盛时期,随着社会和个人财富的积累和古典知识的广泛传播,设计开始从相对简单形式发展出日益复杂繁琐的风格。壁炉越来越具有装饰性,出现了文艺复兴式样的各种细节。
         从16世纪到20世纪中期,壁炉的发展一方面是人们利用火的历史,新的能源:煤炭、煤气和电在壁炉上实现,从而使得壁炉的利用更加高效、舒适和方便。同时壁炉也一直处于室内装饰风格的核心位置,并成为室内风格最重要的表现部件。同时功能的不断改进反映在壁炉设计上,壁炉也越来越实用精美。它不仅提供生理的舒适,更是视觉享受。人类历史上没有别的发明像它这样将实用和美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各种各样的壁炉传达着各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时尚观念。
[hr]
[color=#000000][b]椒房殿[/b][/color]
  秦汉时,出现了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东汉科学家张衡《西京赋》里“朝堂承东,温调延北”一语中的“温调”,说的就是这种“温调房”。温调殿又称“暖殿”“温室殿”,是皇帝和大臣们议事和接待来宾的地方。
  据《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墙壁“以椒为泥涂室”做保温材料,墙上挂锦绣壁毯,设火齐屏风,用大雁羽毛做幔帐,地上铺西域毛毯。在这样“内外兼修”的房间里,冬天的体感温度自然不会太低。后来,未央宫的椒房殿专门为皇后居住,所以,“椒房”几乎成了皇后的代称。
以花椒泥为房子保温层的方法,后人多有效仿,从《世说新语》西晋富豪石崇“以椒为泥涂室”到宋代王珪《宫词》中“香壁红泥透蜀椒”,椒房备受富贵之人青睐。
        汉代出现了温室殿,殿内有各种防寒措施和设备,如用花椒和泥涂壁,因而叫“椒房殿”。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长乐宫建成,刘邦从临时都城栎阳搬到长安入住长乐宫,这时吕雉为皇后住在长乐宫的椒房殿;汉惠帝(前195年—前188年在位)即位后未央宫基本建成,从此皇后如张嫣、窦漪房、陈阿娇、卫子夫等之后的皇后居住在未央宫的椒房殿。因汉高祖时,椒房殿是皇后的殿室,故“椒房” 也成了皇后的代称。
[align=center][img]http://pp.lanyin.net/118851/photo/Mon/2017/03/80273_14d91490015165e4f9ff812a74936.jpg[/img]
  (▲☝▲图为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教授复原的未央宫椒房殿)[/align]
       据唐《开元天宝遗事》载,玄宗的弟弟中王每到冬天特别怕冷,于是令官妓们将其座位团团围住,抵御风寒,称为“妓围”。
       明清的宫廷专门设置负责宫内取暖的机构,如惜薪司便是专管薪炭的机构。
       清代的冬天取暖事宜分工更细,设有火处、柴炭处、烧炕处。
       清朝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可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可以说取暖也是当时皇宫里不可忽视的事之一。 明、清两代,在冬季大多烧柴炭取暖,为此宫廷里专门设置了管理冬季取暖的相关事宜的机构,比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官员在明代时是比较有地位的,他们可以直达皇帝御前奏事的,故有“近侍牌子”之称。 清代时,则在皇宫内设有三个机构,连点火烧炕都有专人加以管理。这三个机构一为爇火处,专管安装火炉,运送柴炭,有八品首领太监二员,太监五十员;二为柴炭处,专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太监人数减半,只有二十五员,首领太监仍为二员;三为烧炕处,专管点火烧炕,首领太监二员、太监二十五员。除此之外,各宫殿还有专管宫内的火盆的若干名太监。
         这三个机构的太监的活可不轻松,拿柴炭处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的太监来说,紫禁城内人数可不少,所需用木炭数量在整个冬季自然也是相当可观的。清代乾隆年间,宫内每日供应的标准是:皇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一百一十斤;皇贵妃,九十斤;贵妃,七十五斤;公主,三十斤;皇子,二十斤;皇孙,十斤。而且,为了不污染室内的空气,柴炭处得准备那种火力旺,不冒烟也无味的优质木炭。
[hr]
[color=#000000][b]熏炉[/b][/color]
  熏炉是一种外带罩子的炭火盆,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是盆,上部为刻有精美图案的镂空护罩。熏炉一般为富贵人家所有。汉代出现了专门熏香、净化空气的青铜博山炉。1953年,江苏宜兴晋朝周处墓内发现了一件顶部有立凤钮的精美熏炉。在唐代,冬天早朝时,皇宫大殿设有熏炉。据《开元天宝遗事》,唐代皇家曾用“进口煤炭”取暖:“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迫人而不可近也。”
[align=center][img]http://pp.lanyin.net/118851/photo/Mon/2017/03/80273_2fd3149001350209778feebd9e869.png[/img]
  (▲☝▲嵌珐琅三足熏炉,故宫博物院藏)[/align]
  熏炉外的笼罩叫熏笼,熏笼制作精美,有青铜鎏金的,有掐丝珐琅的。有些大的熏笼重达数百斤,一米多高。如今故宫博物院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处,都陈列有熏笼。
  《红楼梦》中有关于熏笼的描绘:“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睡也睡在熏笼上。熏笼能坐能睡,可见其大。后来麝月出去,晴雯想吓唬她,没加衣服就下了熏笼,寒风侵骨,一冷一热病倒了,后面才有了“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的动人细节。
[align=center][img]http://pp.lanyin.net/118851/photo/Mon/2017/03/80273_360b14900135046e9460893e4f639.png[/img]
  (▲☝▲西晋青釉镂空三兽足熏炉。江苏宜兴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align]

         相比普通百姓,文人雅士御寒取暖,就比较讲究情调了。这让我想起一首极有意境的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诗人围炉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酒。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炉火的意象效果在此诗中可见一斑,流溢出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
         清代的李渔,不但用暖炉取暖,他还是古代文人中少见的善于工技的人物。在《闲情偶记》中,他专门讲了如何设计暖椅,椅子下面设一个抽屉,抽屉里放炭炉,这样坐上去,神暖心安,全身都不冷了。
熏香的历史在我国由来已久,汉代著名的博山炉就是人们为熏香而设计的。熏香炉也叫香熏或者香炉,最初采用青铜为材料,汉代的博山炉就是青铜制成的。   
          其实,熏香并不完全是古代文人生活中的点缀,它还有熏香衣物、消除疲劳以及驱散蚊虫等作用。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宋代出现了瓷制的博山炉,但是它禁不住香粉的烧烤,很快就变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诸如此类,以后出现的玉质香炉、翡翠香炉等等,也都是一种用来陈设或者把玩的观赏品。与实用器相比,陈设器的价值也许更高。
         《艺文类聚》卷七十引汉刘向《熏炉铭》:“嘉此正器,嶃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谢惠连《雪赋》:“燎熏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传统熏香炉,古代的熏香炉是金属或陶瓷做的外表有着精美图案的火炉,在里面点燃碳火,时时撒上香料或散香。现代的“熏香炉”则是使用加热方法(一般是煮水)使香精的气味散发在空气中以调节环境气氛的一种器皿,它结合了陶瓷艺术、蜡烛火焰和芳香养生于一体,兼具实用、收藏、欣赏价值之功能。其构成由“炉体”、加热用蜡烛和香精(通常加入水中与水蒸汽一起挥发)。使用时,将选择好的适当香型的香精滴入适量于开敞或封闭的容器上,同时加入少许的水,再将蜡烛放入炉膛中点燃即可!
[hr]
[color=#000000][b]手炉[/b][/color]
          熏炉小一点即为手炉,也叫“捧炉”“袖炉”,类似于现在的暖宝宝。不过大部分手炉有提梁(提柄)。古人宽袍大袖,可将手炉放在袖里暖手,随身携带,温暖方便。据说它自唐朝始创,到明朝中后期,制作工艺愈加炉火纯青。《红楼梦》中,贾宝玉上学堂就携带手炉;黛玉出门,也有丫鬟体贴地送手炉。
          手炉,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制。它是旧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与脚炉相对而言。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所以又名“手”、“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用火取暖,是先民们早就发现的。古人将火种放进陶器具内,称为“火炉”。大家围坐取暖,在古诗文中常有描写。
         手炉是在火炉的启示下演化而来的。手炉起于何时?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地湿度大,楚人喜欢把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散热取暖的手炉;还有一个说法是,相传隋炀帝沿运河南巡至扬州,时值隆冬时节,江都(今扬州市)县令许伍为接驾,急命扬州民间铜匠精制一小铜炉,内置火炭,呈送给隋炀帝取暖,炀帝十分高兴,捧在手上,便称之为"手炉"。两种说法,似乎都有些渊源,但又不确定,相比后一种说法,似乎更确信一些。因为在唐诗里,手炉已很常见。白居易写过手炉:“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
       手炉是由火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 提梁(提柄)组成,自 唐朝始创,到 明朝中后期,手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清末以后,手炉工艺开始衰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江浙一带仍有少量生产,随着社会的进步,手炉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收藏爱好者喜爱的艺术品。
        手炉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大部分是由 紫铜、 黄铜、 白铜制成,也有少量 瓷器制品。在手炉制作工艺中,最吸引人的当数花纹纷繁的炉盖。作为散热区,镂空雕刻的炉盖有五蝶捧寿、 梅 兰 竹 菊、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跟炉身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align=center][img]http://pp.lanyin.net/118851/photo/Mon/2017/03/80273_9d271490013499f78d3180e043306.png[/img]
  (▲☝▲广东省博物馆藏清铜胎掐丝珐琅手炉)[/align]
  [hr]
[color=#000000][b]足炉[/b][/color]
         足炉比手炉大一些,里面灌热水用来焐脚,可随身携带,也能放入被窝中,故此又称为“脚婆”“汤媪”。足炉的称呼最有趣,有脚婆、暖足瓶、汤媪、汤婆子等,是一种铜或锡制成的扁瓶,里面灌上热水,可放在被子内暖脚,与现代的热水袋类似。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送给友人杨君素足炉一枚:“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黄庭坚也有诗说:“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明代瞿佑专门为“足炉”写了一首诗:“困倚蒲团罢煮汤,一团和气有商量。生来不作闲云雨,老去偏多热肺肠。”
《红楼梦》中也多处提到“汤婆子”:晴雯笑道:“终久暖和不成的,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还有的足炉内置炭火,外罩罩子,“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是一种圆形装置,安全方便,被称为“卧褥香垆(炉)”。
[align=center][img]http://pp.lanyin.net/118851/photo/Mon/2017/03/80273_2aef1490013506f50edc13de86a82.png[/img]
(▲☝▲清中期铜鎏金掐丝珐琅花卉兽耳三足熏炉,故宫博物院藏)[/align]
[hr]
[color=#000000][b]火塘[/b][/color]
        火塘,又叫“火坑”,也有的地方称“火铺”。 简言之就是室内地上挖成的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生火取暖、做饭。是在房内用土铺成的1米见方的土地。以前,火塘裏立有三块石头,以备烧火煮饭之用。后来,都改用铁三脚架。主火塘裏终年烟火缭绕,白天煮饭,晚上烤火取暖。燃料为木柴。在许多少数民族中,如:傣族,侗族等。火塘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
[align=center][img]http://pp.lanyin.net/118851/photo/Mon/2017/03/80273_750814900151634acf33dab72225f.jpeg[/img][/align]
[hr]
[color=#000000][b]火盆[/b][/color]
        盛炭火等的盆子,用来取暖或烘干衣物。火盆是用泥做的,一般在秋天制作。
        解放前,大多数农家都有火盆,是冬日取暖不可缺少的器物。旧时,物质文明落后,加之农民生活素来清苦,冬日无防寒设备,就用火盆取暖。每年中秋节后,各家就挖泥打火盆。多用红泥、黄泥、黑泥,泥质好,无沙砾杂物,且粘稠细腻。在阴凉处放上几天,过过“性气”,以防成盆后崩裂。把乱麻旧绳,拆细剁碎,为“麻道”,掺和在泥里,然后用瓦盆作“型模”,盆口朝下扣在地上,盆外敷一层 草木灰,把泥拍贴在瓦盆上,放在阴凉处二、三日,取出“型模”,泥成盆状,是为半成品。再进行加工:收口,加底,拍平,擀光(多用玻璃瓶子或秸棒)放起阴干十天半个月。严冬一至,即可盛火取暖。农家做早饭烧开锅后,就把灶膛里的火扒在火盆里压实。彼时农家多为三代同居,火盆一般放在老人炕上。小屋子有一盆火,既可烤手又暖屋子;有时哄小孩 烧土豆,妇女烧 烙铁烫衣服,也颇方便,可谓“一盆多用”。建国后一个时期,乡村不少农家还有冬天用火盆的。如今边远村屯间或有之,一般地方已不多见。
[align=center][img]http://pp.lanyin.net/118851/photo/Mon/2017/03/80273_9add14900134946db9cf5c13a0ac3.jpg[/img][/align]
        火盆是用泥做的,一般在秋天制作。先取来上好的黄土,把麻铰成一寸多长的小段,用来做洋搅,然后和黄土放在一起和成泥。和好,放上几天,不时的往上淋水,这个过程叫“糟”。用麻作洋搅,还要糟,都是为了泥不开裂。泥糟好后,取来一个大小和深度都合适的瓦盆,倒扣到地上作模具。把泥反复摔打,拍成片,往瓦盆上贴,厚度大概在三厘米左右,直至把瓦盆包严。再用泥做好盆沿和个底座,然后把它放在阴凉处,等干到不致走形,再把它翻过来,里面的瓦盆就可以取出了。用玻璃瓶给里外面抛光,也可以在盆沿上做点图案装饰。最后是放到阳光下晒干,干透了,一个火盆就算做成了。火盆一般烧的是碳和枯树枝。   
        一直到现在,农村多数人家做饭还是用大锅大灶。冬天,做完饭,趁灶膛(东北叫灶坑)里的火还没有化成灰烬,把它扒出来,放到火盆里,要一边放一边用脚或灰耙压实,一家人一天的取暖就靠它了。一般一个火盆都配有一个扒火铲,铁制,用来把不断烬化的灰拨开,露出火来供人取暖。如果晚上火用不完,还可以压实,第二天早晨把上面的灰倒掉,下面的火在充分接触空气后又是红红的一盆,是真正的“死灰复燃”。   
        火盆的功用第一当然是取暖,“快来烤烤火”,是冬天招呼客人的第一句话。其次是充当热源,大人做活用的烙铁、牙刀子,都要在火盆里加热,孩子们可以在火盆里烧豆包,烧土豆。把土豆埋在火盆里,耐心地等着,看到几股灰柱从火盆中腾起,那是土豆“放屁”了,赶紧把它翻过来再埋好,等到再一次“放屁”,就是烧好了,口味不次于烤地瓜。火盆旁还是一个聚居处,几个人把手搭在火盆沿上,一边烤火一边唠嗑,是东北冬夜最常见的场面。母亲身体羸弱,最是怕冷,火盆是每年冬天必不可少的,甚至不止一个,有的在盆沿和盆体上还要刻画出一些图案,有卷云,有万字不到头,等等。火盆旁,自然也常常有讲故事、猜闷儿(谜语)的场面。有时晚上不点灯,几个黑影围着火盆,只有中间的一盆火红红的。现在想起来,像是一幅版画。
关东火盆
        关东的火盆有铁铸的,殷实一些的家庭也有铜铸的。姑娘出嫁,娘家一般都陪送个铁火盆或铜火盆。《昔日吉林民间习俗》一书对铜火盆作了详细的介绍:“大铜火盆长七八十公分,像个大洗衣盆,火盆底下是三足鼎立,放在专为放置铜火盆的油漆木雕底座口,铜火盆加口底座的高度,恰恰与一般地桌相同,都是放在南北炕的地当中。”但大部分关东人用的是黄泥火盆,黄泥火盆其实就是用黄泥以铁盆做模子做成的。做法是:用麻刀、兽毛搀黄泥沤沥,然后做成带腿的泥盆。泥盆在阴干过程中要不断用碗渣的光滑面蹭拭,把盆外蹭得铮光明亮,干透后即可使用。到了冷天,将做饭烧柴时剩下的红火扒到火盆里,找一块垫盆底大的布,把火盆放在炕沿边口。使用火盆还有一个配套的工具——烙铁,就是一个带有长把的三角铁块,火扒到盆里之后,用烙铁压实,这样盆里的火就可挺一天不灭。另外,烧热的烙铁也常常用来烫熨家中仅有的几样上好衣布。 关东的冬天,外面大雪纷飞,屋里一家人围坐火盆周围说笑着,那情景,是很有一番情趣的。几个老太太围着火盆盘腿打坐,唠着张家长李家短。叼支烟袋,釉黑的杆儿、翠绿色的嘴儿、黄灿灿的烟袋锅儿。
[align=center]   [img]http://pp.lanyin.net/118851/photo/Mon/2017/03/80273_bc4a14900134920e3cec6248dc5b7.jpg[/img][/align]
        家里人顶着风雪从外面回来,或者东西两院婶子大娘来串门,用烙铁把火扒得红红旺旺的,装上一袋关东蛤蟆头,用火盆里的火点着,然后把手放在火盆沿口,说啊,笑啊,手暖了,心也随着暖了,那气氛真是其乐融融。对火盆的感情别说是人,就是小猫从外面跑回来也是先奔火盆的。
        火盆主要是用来取暖的,但平时火炭埋在火灰里,用时用烙铁挑起火炭吹几口,就可引火。因此,火盆又是关东人保留火种的主要器具。据《满族火祭习俗与神话》中说:“吉林乌拉街满族人家过去有接火神习俗,用神火烧邪气,清宅净院,讨一年吉利,各户主人还要将院中炭火取回,埋在火盆里,主妇要天天添火,使之常年不灭,叫‘常明火’。家人严忌往火盆里吐唾沫。这些习俗,是古代先民们重视保存火神观念的遗存。”可以说关东人在灶膛火盆里埋火炭,除了重视保存火神外,也是崇拜火的表现,是灶堂、炉灶的变异和残留。
        关东的火盆用途很多。那时家家留有几捆麻杆,这种东西很爱着,放在地上踹几脚,然后插到火盆里烧红,拿出来用嘴一吹就着了。这样就省了许多火柴。另外,关东的老年人都用长烟袋,最长的可达一米以上,也就是关东的大烟袋。火盆放在炕沿边上或炕沿前的杌子、凳子上,老年人倚墙壁或侧卧抽烟就可把烟袋锅抵到火盆里,既可把烟灰磕进火盆里,又可避免火灾的发生。
        抽长烟袋锅的老人,吐痰也很有特点。拨出烟袋嘴儿,吐出蓝色的烟圈圈,上下唇一抿,下巴一抖,嘴一张,呸!一口小痰从嘴里不偏不倚直射到桌椅之间。
        那些饱经风霜的老爷爷,常常用长满老茧的手,捏着锡做的烧酒壶往火盆上偎蹭,瞧着冒气了,右手提壶,左手抿去壶上的灰,倾斜酒壶,细长溜的银白色液体注进小酒盅里,小酒盅浅浅的,也是锡制的,和酒壶成龙配套。老人家掐起酒盅,挨近嘴唇,不是一扬脖,而吱——一个长音,吸进一点点,慢慢放下酒盅轻轻回味,那才是地道品酒呢。
        火盆对小孩就更是宝贝了。那时家家最普遍的就是土豆。所以小孩子一饿了,大人就捡两个土豆埋在火盆里烧,于是孩子就老老实实地坐在火盆边看着。嘴里还有套磕:“土豆土豆你姓刘,放个屁你就熟!”土豆熟了的时候,里面的热气把上面的浮灰吹出个小洞来,孩子们以为土豆真的放屁了,于是赶紧扒出来,果真熟了!扒了皮,吃起来可香呢!趁大人不在家时,孩子们就会摸一把黄豆,或抓一把苞米粒子放进火盆。不大一会儿,卟卟卟一粒粒黄豆变色裂纹,嘭嘭嘭一颗颗苞米粒子变成张嘴笑的苞米花,看着有趣、吃着有味。
        关东的火盆现在几乎绝迹了,只是在偏僻的村落偶有发现,但火盆表现出关东人独有的地域特点、习俗民情和那一幅幅以火盆为背景的关东情画,还是别有一番滋味,令人回味无穷的。
[hr]
[color=#000000][b]火炕和暖阁[/b][/color]
         北方的取暖方式是普遍使用火炕,尤其是东北人民,就指望热炕头熬过三九寒冬了。火炕即是和灶台的火道相通的睡觉用的床,用砖和泥砌成。火炕也称“暖炕”或“暖床”,清代皇宫中,几乎所有的寝居之室都有火炕。
         炕是北方人的"暖床"。尽管北方城市楼房中,大部分已没有炕,而只有床了,但床的出现却比炕要早很多。据张国庆在他的"北人尚炕习俗的由来"一文考证,《新唐书•高丽传》载:"(其人)冬月皆作长炕,下燃温火"。据此断定,高句丽人发明了炕,他进一步说明,在隋、唐之际,生活在冬季寒冷的东北地区的高句丽人,受"床"和"炉灶"的启发,将二者合二为一,又经过改造加工而产生为炕。并传至东北各民族之中,后又传至黄河至秦岭以北。 实际上中国火炕起源高句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炕是由我们汉族人发明的,我国考古发现一处西汉时期的火炕,将火炕的历史提前到了2000多年前。
[align=center][img]http://pp.lanyin.net/118851/photo/Mon/2017/03/80273_6bf11490015161e6a38bea1e5e738.png[/img][/align]
形制和功能
        炕是一种宽约一米七到两米三左右,长可随居室长度而定的砖石结构的建筑设施。搭建炕在北方称为盘炕,其内是用砖建有炕间墙,炕间墙中有烟道,上面覆盖有比较平整的石板(或者大城砖),石板上面覆盖以泥(一般为黄土添加碎麦秸和石灰混和而成的特种黄泥)摸平,泥干后上铺炕席,有的地区上面还铺一层厚羊毛毡,毡上再铺一张专用油布,之后就可以使用。
         炕都有灶口和烟口,灶口是用来烧柴,烧柴产生的烟和热气通过炕间墙时烘热上面的石板产生热量,使炕产生热量。烟最后从火炕烟口通过烟囱排出室外。在中国北方一般炕的灶口与灶台相连,这样就可利用做饭的烧柴使用火炕发热,这样就不必再单独烧炕。
火炕邻近灶口的位置称为“炕头”(山西土语“火火头”);邻近烟口的位置称为“炕稍”。一般“炕头”都留给供家中辈分最高的主人或尊贵的客人寝卧,而男人或年青人都在“炕稍”寝卧。
结构分类
        炕的结构远较床复杂,搭法也不尽相同,有洞炕、花炕和空心炕之分。
        洞炕是在地面上砌几道小墙八行砖左右高,将空间隔成几条坑道,两端留空使道道相通,上以土坯、石板或红砖为盖,盖上复用沙泥或白灰之类抹平。
         花炕是洞炕的发展,小墙只砌一半高度,上面遍立红砖做支撑,复可以红砖为盖,余法相同。
         空心炕更为先进,只以红砖垒几个立柱做支撑,上面盖几块大水泥板,余法尽与洞炕和花炕同。说空心炕先进是因为它内部空间很大,不易被烟火灰堵塞炕道,常常搭好一铺炕十年八年不用扒灰。
         所有的炕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端通向烟囱,一端设有炉灶。
东北大炕的形制
          东北大炕不仅是睡觉的,还是取暖的。冬天时炕面上很少放东西的,被褥什么的都要卷上垛起来放到炕柜里,以便大炕散热,而散热效果好,屋子才能更暖和。
          大炕表面铺的是炕席,炕席是用高梁秸子编的,越使用越亮。牛皮纸开始进入生活后,有条件的人开始用牛皮纸糊炕,上面刷上清油,这样的炕面明亮,而且干净,比炕席的效果要好很多倍。(普遍也有铺上地板革的。越来越讲究了。)
     古时的宫廷建筑师们,还采取科学的方法为皇宫供暖。如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整个大殿。为使热力循环通畅,在火道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
        另外还有地炕,地炕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也称“火墙”。墙下铺设火道,添火口设在殿外的廊檐底下。烧上木炭,热力就可顺着火道和夹墙循环传到整个大殿,使房间温煦如春。这种整个设有地下火道的房间也叫“暖阁”,故宫博物院坤宁宫的东暖阁就是这种结构。
  曾于康熙五十年(1711)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描述说:“北京冬天使用的炉子,不像我在德国、荷兰和英国见的炉子。欧洲的炉子立在房间里,像小灶一样。这儿的炉子在室内不占地方,热量通过火道传导到室内,这些火道完全铺设在地板的下面。”这种设备类似现在的地热,他还说:“按照欧洲取暖的方法,当我们双足还冷时,头已很热了。在北京双脚却总是舒适而暖和。适度的热量均匀地充满在房间的每个角落。”
[align=center][img]http://pp.lanyin.net/118851/photo/Mon/2017/03/80273_cfc514900146215b4d71704609760.png[/img]
(▲☝▲故宫博物院养心殿东暖阁)[/align]
  同时古代建筑讲究坐北朝南,南朝向的采光对于冬日保暖是很重要的。
[hr]
[color=#000000][b]前面所言都是室内取暖神器,那古人出门怎么办呢?[/b][/color]
  达官贵族可以穿锦衣貂裘,乘坐的轿内也有暖炉等贴心设备,或者也可携带手炉类的防寒小武器。如果在室外固定的地方玩耍,也会放置火盆类的设备。《乾隆帝雪景行乐图》中,乾隆与子女们观雪玩耍,乾隆帝即“端坐火盆旁”。
  而普通百姓就要绞尽脑汁御寒了。在棉花没有普及之前,古人在袍子里填乱麻或芦花取暖,保暖效果当然非常差。春秋战国有“鞭打芦花”的典故,说的是闵子骞被继母虐待,两个兄弟都穿棉花填充的棉衣,而闵子骞的棉衣填充的是芦花,芦花不保暖,闵子骞外出冻得无法驾车,父亲还以为他是偷懒,直到把他的衣服打出芦花才知道错怪了儿子。
  唐宋时期,贫苦百姓还有用纸填充衣服御寒的,称作“纸裘”,一般采用较厚而坚的楮皮纸,揉皱之后缝进去,总比单衣御寒耐穿,不过这实在也是“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无奈之举了。

[/color][/td][/tr][/table]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3-21 0
已审核。

基本上这些东西都离不开火。

相关素材

古时皇宫取暖:汉有“椒房”唐有“妓围”_写作素材_派派小说论坛
https://www.paipai.fm/read.php?tid=5885441&keyword=

云柒梦筝

ZxID:19554057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4-26 0
都感觉挺实用的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