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回复,鞠躬鞠躬鞠躬......转载请随意,无需标注作者(不想招骂:))
主楼不提历史,是因为有很多人都在说这件事,关注的也差不多都有自己的观点了。
所以我想说的不是她黑历史这事儿,我想说的可能更找骂。但想一想,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盘根错节,不能轻易说和做,网络上说点肺腑之言相对容易,粉丝尽管喷,不要指望我理会就是了。
下面这堆废话就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了。
很多朋友说,网络文学就是快餐,大都没什么思想。我觉得没思想倒没关系,毕竟没多少读者是去网络文学里追求思想的,但桐华的文字这么丑,为什么还有读者偏要说那是个美人?
可能是我们从小语文教育的原因,一律中心思想,主题句......把文字的美感都破坏了。我记得自己读高中的时候,《我与地坛》是放在自读课本里的,老师就找了个下午的自习课,让全班自己默读那篇课文,那是我记忆里最安静,最美的一堂自习课。
中文非常美,真正的美是翻译不出,也很难改成剧本的。唐诗宋词自不必说,包括沈从文,老舍,郁达夫,穆时英......他们文字中的质感,是地地道道的属于中文的优美,无需依托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本身就动人。只有以中文为母语的人,才能体会到它的味道(有机会我真想问问大山,他读老舍能不能读出味道来?)。我们生为中国人,有很多不幸的地方,比如春运,独生子女,高考......但往好了看,如果不是中国人,怎么体会李白的长安,沈从文的边城,老舍和郁达夫的北平?
三毛有几篇文章,翻来覆去也就是爱情,张爱玲大节有问题......但她们与桐华的区别,首先就是美和丑的区别。
这些经典的作品写得认真,但读者看得并不辛苦。就像红楼梦,它根本就是个好看的通俗小说,用不着净手焚香,它TMD不是逻辑学导论,不是佛经,甚至连难读一点的译作都不是。至于金庸古龙就更通俗了,我外公放在厕所里读的。
我们一边把这些原本通俗的读物捧上圣坛,硬给人家扣上“严肃文学”的标签,一边为大量的垃圾文字提供消费市场.......其实这也罢了,谁爱看什么别人也管不着,但如今随着电视剧大热,桐华的文字好评如潮,普遍观点似乎是:“言情小说嘛,管历史做什么,起码桐大的文笔不是盖的”。这就是颠倒妍媸,就是指鹿为马。就像凤姐可以出名,可以被消费,可以赚大钱......但你不能有一天告诉我,凤姐作为中国女孩,美丽不是盖的。你这样说,我就想写点什么,至于能不能改变你的观点,我不在乎。
我不会让我的孩子看大漠谣,不只是因为作者的史观一塌糊涂,更出于人趋美避丑的本性——你会让你的孩子看一团裹脚布吗?就像叶兆言说的,“这赛那赛我当过多年评委,大家真要听肺腑之言,只能说接触到的大多数作文都烂,都让人想呕吐,会让你感到人生的无趣。”
有些人拉出北大来给桐华背书,纯属脑残。桐华能火,是因为现在的阅读环境浮躁浅薄,审美标准一团浆糊,和北大没半毛钱关系。她不管放在哪个学校,没文化就是没文化,能成为流行作家已经是竖子成名,再要更进一步写85%历史,或者能让粉丝理直气壮的拉罗贯中金庸垫背,还是等中文爱好者死绝之后吧。
[ 此帖被learnedhand在2012-05-01 17:1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