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听说你大概是很久以前了,知道你是个很火的清穿作者。因为我和我身边的人都不会读你写的书,所以没有在意。
之后是去年,步步惊心的电视剧大热,热到一个美国朋友和我提到这部剧,说是中国留学生推荐给他的,问我好不好。我当时含糊的回答说,是根据一部流行的青春小说(young adult novel)改编的,大概和美国的暮光之城差不多吧。
说完之后我挺不好意思的,因为暮光之城在美国被视为“垃圾读物”(trash novel),稍微不错一点的学校的本科生提到它,都会不屑的说:这类书不适合我。
所以我当晚就去豆瓣上查了《步步惊心》,无论文笔还是情节,读者给的评价都很高。于是我开始读你的小说,读了不到几页,我真的“惊心”了。
你完全没有任何现代文学的功底,整个小说由平铺直叙的流水账构成,病句、自造词比比皆是,文笔烂到不能卒视。
我没法再用暮光之城做类比,因为无论它的情节多么通俗狗血,任何人都会承认作为一部小说,它是well written的。至于《哈利波特》这样的通俗小说,遣词造句也无一不精心,想从里面挑出错词病句,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
这就是美国青少年读的东西,所以无论他们多么鄙夷暮光的白烂情节,对文学到底还心存敬畏。
在这种震惊下,我又去读了你后来写的小说。最近炒得很热的历史问题我不想说,但文笔一如既往的烂,流水账、自造词、病句的情况毫无任何改善。
桐华,借用冯唐的一句话:文笔的标准很难量化,但它的确有一条金线,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对于门外人,若隐若现,对于明眼人,一清二楚。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虽然知道这条金线的人不多,但是还没死绝。这条金线和销量没有直接正相关的关系,某些时代或许还会负相关,但这改变不了这条金线存在的事实。
我不想去贬低网络文学,即使我不喜欢匪我思存,寐语者,藤萍......,今后也不会去读她们的文章,但我不得不承认,她们作为中文写手,至少是合格的。
你生活在美国,应该知道,即使美国人肤浅浮躁到可以把justin bieber捧红,在这里想成为流行作家,仍然有一个文笔的门槛在,许多写作多年的作者,仍然不定期去参加写作培训班。
而在中国,许多热爱文学的孩子都以你为榜样,认为你的文字是经典,认为流水账就是“娓娓道来”,认为没有文笔好坏,只有文章冷热,甚至把对北大文凭的迷信转到你的身上......这在我眼中都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桐华,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中国热爱文学的人或许已经很少了,但还没死绝。如果你去编狗血电视剧,或许是个不错的编剧。但“作家”两个字,距离你很远很远。
再引用冯唐一句话,“时无英雄,竖子成名”这种事,稀松平常,历来多见。而“指鹿为马”,几百年一见,一现之后,末世不远。当你的作品真正成为“经典”,当你的读者屡屡将你与罗贯中,金庸相提并论的时候,这不再是竖子成名,而是指鹿为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大家回复,鞠躬鞠躬鞠躬......转载请随意,无需标注作者
主楼不提历史,是因为有很多人都在说这件事,关注的也差不多都有自己的观点了。
所以我想说的不是她黑历史这事儿。下面这堆废话就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了。
很多朋友说,网络文学就是快餐,大都没什么思想。我觉得没思想倒没关系,毕竟没多少读者是去网络文学里追求思想的,但桐华的文字这么丑,为什么还有读者偏要说那是个美人?
我不是要上纲上线,品味虽有高低,但无对错,文化上的势利眼要不得。但是,美丑不能颠倒,慕容晓晓流传再广,她的歌迷也不能把她与贝多芬相比。
小人可以得志,却不能猖狂。当裹脚布的粉丝们开始自命清高,颠倒妍媸,动辄鄙视于妈,脚踩司马迁,熗击罗贯中金庸,然后声称桐华的书卖得好,所以她文笔好......有没有搞错??!杨臣刚庞龙的听众有多少你知道吗?
至于桐华粉鄙视于妈粉,真让人哭笑不得,你都看桐华看得津津有味了,还鄙视人家于妈做什么?你怎么看《宫》,别人就怎么看你们。
如果不知道桐华的文字糟糕到什么程度,随便拣大漠谣的后记批注下,因为它在网络上流传比较广。这儿我不谈她混账的历史观,因为别人已经谈得够多了。
”刘彻时代的汉朝是积极扩张的,疆域在他手中一再扩大。我在想一个民族用了这个朝代的名字来称呼自己,可想而知,这个朝代对整个民族的影响。而这一切和刘彻,和卫青,和霍去病这些人密不可分。不管刘彻做过的诸多事情,但是在他手中,霍去病说出了:“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千里亦必诛之。”【[color=#ff0000]众所周知,这句话是陈汤说的。桐华你是文盲么[/color]】这句话千载而下,依然让闻者动容。“ 【[color=#ff0000]”千载而下“的意思是”千年以下“,不是动词。不过既然你能称丈夫为”家君“,”千载而下“会乱用也不意外。至于前面那糟糕的语感,比如”我在想“和”可想而知“的重复,就不提了。[/color]】
我不是吃饱了撑的非咬文嚼字不可,请注意,它不是一个网友在网上草草敲出来的,而是著名作者几次修改,又经过编辑认真敲定出的,却垃圾成这样。而它被骂,居然还不是因为这不着四六的语言,而是内核史观一塌糊涂......
桐华粉再敢拉罗贯中金庸垫背?金庸几百万字的作品里能找出一个这么恶心的错误来?罗贯中会把“家君”的含义搞错?
不用提他们了,说说其他几个“网络天后”,你能从藤萍/寐语者的作品里找出这么多拙劣的错误来?不要再拉整个网络文学给一个害群之马垫背了,真的够了。
可能是我们从小语文教育的原因,一律中心思想,主题句......把文字的美感都破坏了。我记得自己读高中的时候,《我与地坛》是放在自读课本里的,老师就找了个下午的自习课,让全班自己默读那篇课文,那是我记忆里最安静,最美的一堂自习课。
三毛有几篇文章,翻来覆去也就是爱情,张爱玲大节有问题......但她们与桐华的区别,首先就是美和丑的区别。
看看老舍在《骆驼祥子》里的一段描写:
“屋内灭了灯。天上很黑。不时有一两个星刺入了银河,或划进黑暗中,带着发红或发白的光尾,轻飘的或硬挺的,直坠或横扫着,有时也点动着,颤抖着,给天上一些光热的动荡,给黑暗一些闪烁的爆裂。有时一两个星,有时好几个星,同时飞落,使静寂的秋空微颤,使万星一时迷乱起来。有时一个单独的巨星横刺入天角,光尾极长,放射着星花;红,渐黄;在最后的挺进,忽然狂悦似的把天角照白了一条,好象刺开万重的黑暗,透进并逗留一些乳白的光。余光散尽,黑暗似晃动了几下,又包合起来,静静懒懒的群星又复了原位,在秋风上微笑。地上飞着些寻求情侣的秋萤,也作着星样的游戏。”
没错,[color=#ff0000]这不是在写星象,这是在写祥子和虎妞的初夜,[/color]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写出这样文字的人,我们称之为“作家”,骆驼祥子这样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
这些作品写得认真,但读者看得并不辛苦。就像红楼梦,它根本就是个好看的通俗小说,用不着净手焚香,它TMD不是逻辑学导论,不是佛经,甚至连难读一点的译作都不是。至于金庸古龙就更通俗了,我外公放在厕所里读的。我们一边把这些原本通俗的读物捧上圣坛,硬给人家扣上“严肃文学”的标签,一边为大量的垃圾文字提供消费市场。
我不会让我的孩子看大漠谣,不只是因为作者的史观一塌糊涂,更出于人趋美避丑的本性——你会让你的孩子看一团裹脚布吗?就像叶兆言说的,“这赛那赛我当过多年评委,大家真要听肺腑之言,只能说接触到的大多数作文都烂,都让人想呕吐,会让你感到人生的无趣。”
有些人拉出北大来给桐华背书,纯属脑残。桐华能火,是因为现在的阅读环境浮躁浅薄,审美标准一团浆糊,和北大没半毛钱关系。她不管放在哪个学校,没文化就是没文化,能成为流行作家已经是竖子成名,再要更进一步写85%历史,或者能让粉丝理直气壮的拉罗贯中金庸垫背,还是等中文爱好者死绝之后吧。
最后说一句:不是祖宗的东西不好,都被不肖子孙给糟蹋了。小人得志也就罢了,得志又猖狂,不骂你骂谁?
[ 此帖被learnedhand在2012-06-20 17:3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