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算是为了楼主敲的字也要回啊。
哈哈哈,当然,楼主的文章有着很深的内容含义。几乎可以算是一个理论性的对女尊文和女性主义之间联系与剖析的一篇学术性文章了。不知是否是科班出身?另外对于戴锦华的提及让我常常想起北大来。
与其说女尊文倒不如说母系社会吧,以我的观点来看,物质性决定精神性,固然,在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有较为先进的思想出现引导物质社会的发展,但总体来说,思想终究是脱离不开物质社会的。当然,这种想法可能会被认为是机械性的历史观,也是马克思为人所诟病之处,但纵观历史(就先看我国吧),物质社会对于思想理念的影响绝对高于后者影响前者。即便是王阳明、李贽等人的心学,也和明朝的商业大发展脱离不开,他们的思想固然高于当时社会的发展,但事实上也脱胎离于当时社会的发展。
扯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即便是母系社会,在考古得出的证据足堪验证此推断之前,我们很难断定历史上的确有母系社会的存在(或者已经有了牢固的考证而我孤陋寡闻?但是以当时的社会发展来看,女性较为集中的采集业、种植业或许是时人生存资料的主要来源,但是那种危机四伏的社会里,男性无疑还是肩任着武力之责。正如理想国中所描述,武士是仅次于哲学王的第二等级,其下才是生产者,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可印证这一点,武力操纵者的地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高于生产者的,中美日的关系亦能作为证据)。和此相似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体力的作用在生产和军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低,智力作用则越来越大,这才是导致女性地位改变的根本,就像是女权主义也产生于一战后男性数量锐减、女性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欧洲一样。
如今的社会乱象频仍,但是女性地位的日渐提高却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很多女性从未深入思考,甚至是思考有关女性这个性别的种种问题,但是经济地位(在当今社会中,经济地位既代表生存能力,也代表自保能力,即合并了生产和军事两种在古社会中分存的要素)的提高,女性即使不自觉,也要去寻求自身权利和权力的扩大,就像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必然要发出政治上的声音一样,这种势头如果不变,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必将发出自己的要求。譬如如今非常刺目的就业歧视、生育歧视等问题,也必然产生变化。除此之外,如果生育方式不会出现男性生子、人造子宫生子那样的技术,或者这样的技术不是主流的话,伴随全球主要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生育低潮的持续,我认为女性的位置仍然会提高,当然这就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
当然,我身边也有很多的事情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譬如高知女性因生育而长期或暂时退出工作(绝非个例,亲身所见就有不少这样的女博士,听说的更多),无论是婆婆还是媳妇都盼着男孙(事实上,根据调查,无论是农村地区还是城市地区,女儿对老人的主要抚养,其满意率比儿子对老人的主要抚养要高17个百分点左右,所以养儿防老在现实面前立即碎成渣),三高女必须找一个比自己指标更高的男性(实例,满目皆是);无论是高知分子(相当高知,博导)还是打工农民(这个无需赘述),无论性别男女,各个阶层的人在言语中流露出的“女孩子嘛,工作稳定,嫁个好人就好了,反正要以家庭为重”的意思是无时无刻的,这种默认的性别歧视已经到了被众人视若无睹的地步。种种种种的现象目不暇接,我的浅见是,女性很大程度上是被这种默认的社会意识所影响(正是楼主你所论述的观点),女性对成功的恐惧,远离权力,自己默认的便向团体中的从属者角色靠拢等等问题都是这种社会意识的体现。而这种社会意识呢,又是几千年以来的男权社会所制造的。就像中国人认为孝天经地义一样,这种女性从属的意识也成了一种现存的天经地义。当然,现代社会是世界史几千年未见之大变局,但很多意识的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虽说不一定要用个几千年,但仅从我国来看,这几十年(可以从改革开放开始算吧,因为之前的几十年仍然是男性权力为主导,这与当时的技术不发达,农业与重工业为主有关。然而即便如此,在这几十年里女性的地位也有所提高。革命意识,或者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的深入人心,也对男女问题有所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其实是在日后才体现出来的,这与当时的社会主导声音有关)才刚刚是女性意识抬头的时间,等到这一意识觉醒和发展,还需要时间,包括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从整体社会来看,能向楼主你这样意识到女性问题并加以思考的女性其实并不多,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此中的问题,当然对歧视是感受到了的,但并未意识到其中的性别问题),由此引出的政治参与度的提高(何时常委中出现女性),整体社会参与度的提高(关键岗位上女性比例的升高),等到那个时候,或者说在向那种现实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女性意识才会真正觉醒,自然,女性相关的文本才会更加的富有思索和洞察力。所谓的由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如今的很多女尊、女强、NP等文章,说实话,作者相当的幼稚,或者说网文界的作者无论男女有极高的比例都是幼稚的,思考社会这种命题难以往他们身上套,但是反映现实却非常迅速并且很有观察意义。
所以我认为以楼主的观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女性意识的缺乏,或者说觉醒不够,固然有传播不够的方面存在,但也和当今中国社会的现状有关,女性在逐渐变得重要,但是还不够重要。东西文化和社会的巨大差异导致西方女性主义发展固然有其借鉴意义在,但是在中国却不能等量齐观,尤其是时间上。中国其实已经有一个很占先机的因素存在了——早年间留下的双职工制,女性有工作的权利和工作的义务,婚姻前后对此并无影响,这和同处中华文化圈但往往默认婚后女性回归家庭的日韩台相比,已经是一个无需进行斗争的女性优势,而这一无需退出工作领域的优势又恰恰是女性进一步在社会中发展的重要前提。
女尊小说来判断中国的女性主义有其意义存在,然而却也是非常不全面的。对于娱乐性的写作者来说,无法要求其深入思考,只能是在爽的基础上反应现实,无论是男性权力制的反转,还是封闭的道德观,都属于现实的映射。它反映现实,但也只是现实,并无附加的思考。以此来判断女性意识和女性主义的现实,都有些片面了。女性意识或许在一些人群中高涨,然而社会的发展并未给出相应的制度匹配,于是只能照猫画虎,譬如乌托邦。空想社会没有可行性,但不乏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未必不是一种真实的、变动的反映。好像君主立宪从君权无限制承接而来的仍有君主,但此君主已不是彼君主,但是从过去的君主到如今的君主,其中变迁之艰难坎坷,发展之复杂曲折,是以个人力量在过去君主之时所难以想象的。
哈哈,逻辑混乱,完全空打出来的,见谅。
另外,楼主看起来是个非常值得勾搭的姑娘。
楼主留言:
1.QAQ不是科班,这个是上了一门社会学选修课社会性别研究然后去写的。。。
2.关于母系氏族,我个人觉得其实应该还是有考证吧= =一个是全球各地的各种母系氏族社会遗迹,二个是已经存在的母系氏族群体比如神马泸沽湖之类的,三个是汉字的姓什么早期姓都带女字旁= =
3.关于现在的女性地位。说句实话我自己觉得天朝建国以来女性地位是畸形发展而裹足不前= =涉渡之舟有详细论述。然后我们自己看的各种影片接受的各种教育,依旧还是半边天+贤惠=好姑娘。
4.波伏娃说的:“如我们所见,女人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是,如何把她的生育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