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5]中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百年不过是其中短暂的瞬间。但20世纪却由于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均发生巨大变化,使服装也随之出现频繁的变化。
20世纪的20-30年代,清朝的三寸金莲靴、长袍马褂逐渐被西装西帽、锦缎连衣裙所取代。与此同时,在上海还掀起了“旗袍花边运动”,滚缎带、镶蕾丝、缀珠片的旗袍风行一时。但这种富丽开放的气息却因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而终止。在战乱和动荡的年月里,人们对服装的需求被降低到以国产土布为代表的“节俭实用为最好”。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基本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百废待兴。人们的思想也很单纯,就是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蓝、灰、黑”是当时人们穿衣的“主旋律”。
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国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8年。此后,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思想逐渐开放,单调的款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着装的要求。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开始流行于市民的生活中。
进入新世纪,着装已逐渐成为人们展示自我的一种方式。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旗袍开始走向世界,中国服装在全球受到注目和尊重
[attachment=11349825]
图为民国时期穿套裙的妇女。与20世纪初相比,上装的短袖设计是一种进步。
中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百年不过是其中短暂的瞬间。但20世纪却由于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均发生巨大变化,使服装也随之出现频繁的变化。
[attachment=11349826]
图为“飞虎队队员”龙启明(左)小时候和哥哥、父亲穿着长袍马褂的合影(20世纪20年代末摄)。
[attachment=11349827]
图为1929年,一个铁路职员家庭的7个子女合影。照片后排左立者王惠兰时年15岁。她身着浅色长棉袍,发辫盘于两耳侧,簪花,是那时少女时兴的装束。
[attachment=11349828]
图为身着中山装的机关干部参加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大会(1951年10月摄)。
[attachment=11349829]
图为哈尔滨亚麻纺织厂的女工在试穿“布拉吉”(1957年2月整理)。
[attachment=11349830]
图为1986年,北京街头几位穿着裙装的姑娘在聊天。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街上流行红裙子》让红裙子在80年代初受到年轻女性的青睐。
[attachment=11349831]
图为1987年4月,北京的春天虽然时有寒意,但爱美的姑娘们还是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健美裤、宽松套裙等流行的春装
[attachment=11349832]
图为1991年,体现潇洒、奔放风格的大色块绒线编织外衣备受女青年的青睐,成为当时春秋时节姑娘们穿着的主旋律
[attachment=11349833]
图为1993年,北京一家服装公司举办Lee Cooper牛仔服展示活动,展出一件裤长2.2米的牛仔裤,令观者瞠目。20世纪90年代初,Lee Cooper
作为第一个欧洲牛仔品牌在北京登陆,给中国服装市场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attachment=11349834]
图为2002年2月12日,一对身着唐装的父女走在洒满初春阳光的上海街头。2001年,上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上,与会领导人身着唐装的集体亮相,使唐装成为新世纪初的时尚关键词。[/size][size=5][/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