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秦始皇长子 (?——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长子,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
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但也是位无政治经验的人物,在面对复杂的政治背景下,无法应对选择自杀,一方面单纯的可笑,一方面是因为皇帝制度的难违。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始皇偏执的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
始皇三士五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在咸阳坑杀儒生460多人,引起扶苏犹虑,及时进谏:“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以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贬谪扶苏于上郡监蒙恬军。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5次出巡,因病重无治,死于原赵国的沙丘宫(今河北省广宗县)监死前曾遗诏扶苏,让他回咸阳参加葬礼。随行的中车府令赵高,趁机勾结左丞相李斯及始皇幼子胡亥,秘不发丧,假造诏书,废掉太子扶苏,立胡亥为太子,并把始皇临终前命扶苏“与丧会咸阳”的遗嘱篡改如下:“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帅数十万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就这样一纸伪诏逼死了太子扶苏。
扶苏和胡亥的故事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的,秦始皇也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虽然秦始皇并不是很喜欢他。为了增长他的治国经验,派他到北面的边境上和蒙恬一块戍守。
而胡亥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是出名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帝王儿子的风度。有一次,秦始皇设宴招待群臣,让儿子们也参加。胡亥也遵命赴宴,但他不愿和大臣们循规蹈矩地在父亲面前喝酒,早早吃饱了便借故退席了。在殿门外整齐地排列着群臣的鞋子,因为按照当时秦的规定,大臣进入宫殿时必须将鞋子脱下放在殿门外。、
参加酒宴的群臣的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这却成了胡亥胡闹的道具。他借着酒劲,边走边随意地将群臣的鞋子踢得横七竖八。人的言行是一致的,后来胡亥做皇帝治理天下,结果就像他原来踢鞋一样把国家"踢"得乱七八糟,最后乱得连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了。
胡亥的公子哥的形象加上赵高的教唆,使他在邪路上渐渐地越走越远。赵高本是宫中的一个太监,但他也有一些才干,如精通刑法,不但身高力气大,字也写得很好,深得秦始皇的宠信,一直提拔他做了车府令,负责皇帝的车马仪仗。为了巴结胡亥,赵高经常教胡亥书法和如何断案,加上赵高的三寸不烂之舌,将胡亥牢牢地控制住,一切听他指挥,这是以后赵高鼓动胡亥篡位的基础。
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时,胡亥也随行,当时他二十来岁,仍是个公子哥。秦始皇病死后,受到赵高的蛊惑,和赵高、李斯一起改了秦始皇立长子扶苏继承帝位的遗诏,自己登上了本不属于他的帝位,结果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赵高的阴谋之所以得逞,李斯的作用不容忽视。赵高深知李斯的地位对他立胡亥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设法说服了李斯。
赵高对李斯说了他的打算,李斯却一口回绝。
赵高不慌不忙地说:"李丞相,您最好好好考虑一下,在朝中,您的功劳能和蒙恬相比吗?您的威望、您的计谋能和蒙恬相比吗?况且,扶苏对您的信任也没有对蒙恬的深,假如扶苏即位,那丞相的职位肯定就是蒙恬的了,哪还会有您的地方。丢掉丞相倒是小事,身首异处也不是没有可能。您还是好好想想吧,命运就掌握在您自己的手里。" 李斯权衡利弊,终于和赵高走上了同一条不归之路。
残害兄弟姐妹和忠臣
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扶苏和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更是对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于怀,怨恨不已,所以对扶苏赐剑自刎。蒙恬对扶苏的行为不进行劝说,实为对皇帝不忠,也令自尽。
扶苏听了诏书,流着泪想要自刎,蒙恬毕竟比他有些经验,劝他向皇上申诉,如果属实再自刎也不晚,但扶苏却说:"父皇让我死,还有什么可申诉的呢?"说完含泪自尽。
绥德扶苏墓 :[/b]离秦直道不远,在石门山的东峰,便是扶苏庙遗址。清乾隆《三水县志》载:“扶苏庙在石门山中,世传秦太子扶苏授 国典三物处,死后成神,人立为庙”。扶苏墓呈长方形,长约30米,宽6米,高约8米,墓旁有扶苏祠,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山坡卜密密灌木,漫漫藤萝,无数小花 点缀在绿草丛中。登上山顶,出现一个直径达25米的园形平台,平台周围有2米宽 的回廊,上面
人工砌筑痕迹明显,土质夯层清晰,附近残痕断垣牵连成片,面随处可见秦汉时期许多精美的瓦当,纹饰流畅的龙风纹、回纹、菱形纹空心砖以及绘有高车驷马等图案的石刻残片等。
夯土垒垒, 瓦砾遍地,让人沉浸十一种十分悠远的岁月,令人联想起那古庙的巍峨、回廊的宽阔。那破碎的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似乎浸透着无言的沧桑;那断残的石柱卧立在夕阳之下,仿佛在叙说着昔日的辉煌;那槭堡式的建筑高耸山顶,阙楼飞檐挑角,绿瓦石柱,围墙殿阁层层托高,衬托出重重相叠的宏伟气势。古庙四周古柏参天,怪松杈桠,博大的…体郁郁葱葱,绿涛起伏。
秦始皇死后,李斯和赵高篡改遗诏,赐扶苏门刎于石门,后人为祭祀扶苏,在此筑庙造像,同时构建着门己的信仰和祝祈,石门山因此而沾染光泽。 《三水县志》载: “扶苏, 没于此,故立庙祀之。”后来人们把扶苏尊为“石门爷”,其庙宇汉、唐、明、清各代均有扩展修复,使这里成为祭祀山神的所在,年年香火,岁岁祀奉,祈求扶苏的在天之灵能庇佑众生,赐福人间,因而赠旗挂随者众。每遇天早,人们头戴柳条编成的草帽,身披蓑衣,成群结队,敲锣打鼓,来到“石门爷”庙跪拜求 雨,祈神慈悲,普降甘霖,救济众生。现 在山顶上还有群众自发盖起的简易小庙。
明代刘翀的 《石门即事》—‘诗吟道:
峻增石壁千山遥,豁达双门石径开。更有藤萝淹日月,岂无龙虎出蒿莱。
空中楼阁供奇玩,眼底风云起俊才。闻说扶苏遗庙在,年年风雨为谁哀。关于扶苏的猜想:[/u] 1.公子扶苏是个怎样的人?仁爱,这是大家对其的第一印象。好,下面那,他与父亲的顶撞肯定不是什么意气之争,而一定是治国理念的差异,也就是打天下和守天下的分别。所以可以看出长公子是一个有一定政治魄力和治国理念的人。
2.父皇生气“发配”扶苏,为什么要把他发去河南地守边,而且还在他的身边安排了两个武将世家的蒙恬和王离?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开疆扩土,北击匈奴,开河南地,筑长城;南攻百越,震抚南蛮,开灵渠。这样南北两端分布了大量的兵力,以至于,始皇既没,陈胜吴广起义之时,咸阳缺兵,不得不发郦山的劳奴为兵,仓促迎战。
那么有趣的事情出现了,既然始皇帝不喜欢的公子发放,那么为什么又把北方的庞大军队和名将世家事实上归于他的统治之下那,这岂不是养虎为痪那。如果不是养虎,那么始皇帝的目的是不是在变相培养自己的接班人那。
沙丘密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始皇帝传位于扶苏,那么这个变相培养说应当是成立的。
3.扶苏仁爱,在接到“父命”要其自裁便欣然赴死,可信吗?不可信。原因无非两点:
其一、思想的源头不可靠。扶苏本着父让子死的信条而亡,在秦国的历史上似乎少有先例,更象是后世儒家的,而且是到明清时代儒家极端的思想。何况当时的儒家并未成为秦朝的显学,只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才正式起步上了轨道。
扶苏长于宫室,秦朝的宫廷残杀不可谓不激烈,其父亲和嫡亲叔叔成矫君的争斗是给他上的活生生的一课。其次他也在成长中感受到了其父征发六国的大气和残忍,阴谋和狡诈,所以人生经历对于扶苏的熏陶至少是应该有一些政治防身术的。
其二、实力决定一切。扶苏所在的地方近水楼台,拥有秦国挞伐六国而训练出数十万精兵,和新生代的名将蒙恬和王离,加上自己长公子的身份,怎么着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也不至于束手就擒那。
所以,今天我们来看扶苏的死是有很大的疑问的?
那么原因何在那?《资治通鉴》上对汉武帝有一个评价,除了《汉书》的雄才大略,当然这个评价也同样适用于秦始皇。而且对于汉武还
有一句,“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过”。这是对比始皇帝的,我们反过来,来理解秦始皇,那么对于扶苏的问题也就好理解了。
我们是相信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的,尤其是在他当政晚年,面对着自己的不世之功,一方面他是如此的陶醉,大量的出游,弹压地方,同时也在到处的为自己传扬公德。另一方面,敏锐的他也应当能够感受到时局震荡在一触即发。天上陨石降落,言始皇将死,地上自己的亲生儿子当面置疑自己的国策,怎不让其恼怒?但是始皇帝,嬴政,他的赵国出身,和他一路走来的零零总总,也使他感觉到了在自己法家政策的严刑峻法下,在自己准军事化对国家的管理中,国家象一根绷紧的线,随时都有断掉的危险。于是他的内心深处似乎也隐约感到了一丝改革之气。
但是此时的他犯了致命的错误:
汉武帝的伟大关键在于他的知错能改,不单纯顾及自己的面子,而始皇帝的不足就在此处。他发现了错误,但是没有及时的改正,他看到了自己儿子身上有自己改革的潜质,但是他又怕儿子身上相对的仁导致不可挽救的弱,弹压不了朝廷地方,所以他派出自己的儿子去锻炼,去结实地方的实力派。
但是秦始皇没有汉武帝伟大,还源于汉武的幸运高寿,即在武帝巫蛊之祸后,在失去改变自己政策的可靠太子之后,汉武还有时间在形势的迫使下,自己亲自操刀,来改变国策,富国安民。但是始皇帝就是不幸的,他的卒死,容许了一个阴谋的产生,也就间接导致了扶苏的死亡。
始皇死后,多么有能力、多么有实力的扶苏也就注定失败了,他的父亲暧昧的许给他了江山,但是没有在死前来得及安排妥当便去了。下面,扶苏如果接过父亲的宝座,那么按照父亲的遗志就要改革,但就是改革注定了扶苏的失败,因为保守势力是强大的,古往今来的中国历史是一次次证明了的,所以保守势力是不会拥护他的。
那么靠实力来取得本属于他的地位,也无不可,但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即他的弟弟已经取得了关中的中央统治权,如果夺权,就是内战,这对于新生的秦帝国来说怕是承受不起的吧。
所以扶苏是无奈的,更是孤独的。当蒙恬劝其不要自尽时,他又能怎么说那。他的存在,就是秦国分裂的隐患(而后陈胜吴广的起义时打着已经死去的他的旗号,就是明证),正因为他对政治高度的明锐,对时局细心的明察,对大秦无比的热爱,所以更坚定了他的信念:"我必须死"。他唯一可以希冀的便是自己的弟弟可以明白父兄的遗志,将秦国的基业传至万代。但是历史的冷幽默证明了扶苏之死是浪费的。
复苏之死:[/u] 扶苏太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太子之位来得快(秦始皇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立他为太子),去得也快(秦始皇尸骨恐怕未寒,他就死了)。
历史对这位太子的记载并不公道,司马迁在《史记》中只是寥寥数笔,却还是侧写旁描。所以,我们想要完整地了解这位扶苏太子,在今天的确是一件难事。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因不满一些儒生的复古言论,在李斯的煽动下,于咸阳坑杀了四百六十余名儒生。扶苏知道后,劝谏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秦始皇大怒,将其赶出宫廷去北边给守卫北方的蒙恬作监军。蒙恬,《史记》记载,“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
,拜为内史”,秦扫六合后,“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蒙恬还建造了秦直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秦始皇为什么要大怒,除了他性格残暴刚愎自用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扶苏所言乃“柔慈”之语,在这位祖龙眼里,这位长子与自己的行事路线格格不入。细思扶苏的劝谏之言,可谓中规中矩,合情合理。
第一,天下虽然已定,但远地的百姓还四散各处,这样坑杀儒生只会惹来他们的恐慌;第二,儒生们又没有犯什么大错,父亲这样做未免太残酷了些。
如果可以结合所有有关扶苏的历史记载,我们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扶苏并不是只这一次上谏秦始皇的。
《李斯列传》记载:扶苏以数直谏上;农民陈胜也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赵高伪造的将扶苏赐死的诏书中,也称扶苏“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
这一切记载都说明了一件事:扶苏经常会对秦始皇的一些所为劝阻,并说出自己的理由。由此可知,他们的父子关系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扶苏被派往蒙恬处作监军是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的事,直到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扶苏被矫杀,两年时间里,秦始皇从未过问过扶苏。
但就在秦始皇临死之前,却“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上写‘与丧会咸阳而葬’”。不管父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秦始皇在死之前还是很清醒的。他二十多个儿子中也只有扶苏堪当大任,况且又是长子,遵古制,自然会立他为太子。将玉玺赐给他,并让他赶回咸阳参加自己的葬礼。
可惜的是,这“玉玺”和“书”并没有到扶苏手里。被当时的赵高与一直跟随秦始皇巡游的小儿子胡亥拆开了。几个在秦始皇身边的人就一同商议,伪造了秦始皇给丞相李斯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又伪造了一份赐给扶苏的诏书,用皇帝的玉玺把诏书封好。诏书大意如下:
我巡视天下,祈祷祭祀各地名山的神灵以求长寿。现在扶苏和将军蒙恬带领几十万军队驻守边疆,已经十几年了,不能向前进军,而士兵伤亡很多,没有立下半点功劳,反而多次上书直言诽谤我的所做所为,因不能解职回京当太子,日夜怨恨不满。扶苏作为人子而不孝顺,赐剑自杀!将军蒙恬和扶苏一同在外,不纠正他的错误,也应知道他的谋划。作为人臣而不尽忠,一同赐命自杀,把军队交给副将王离。
据《史记》记载:当胡亥的门客捧着诏书到上郡见到扶苏,打开诏书念毕,扶苏就哭起来,进入内室想自杀。蒙恬阻止他道:“皇上在外,没有立下太子,派我带领三十万大军守卫边疆,公子担任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啊。现在只有一个使者来,您就立刻自杀,怎能知道其中没有虚假呢?希望您再请示一下,有了回答之后再死也不晚。”使者连连催促。扶苏为人仁爱,对蒙恬说:“父亲命儿子死去,还要请示什么!”立刻自杀而死。使者回来汇报,胡亥、李斯、赵高都非常高兴。到咸阳后发布丧事,太子胡亥立为二世皇帝。任命赵高担任郎中令,常在宫中服侍皇帝,掌握大权。
后人会有个疑问,为什么赵高有十足的把握扶苏真能自杀呢?只是因为赵高对扶苏太了解了。《史记·赵高列传》中记载:赵高说,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也正是有对扶苏这样的认识,所以赵高与胡亥的奸计才得逞。不知这是赵高之狡诈还是扶苏之愚蠢。后人对扶苏的评价颇多,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关于他的评价是“故其子如扶苏之仁,则宁死而不请”。明朝首辅张居正说:“扶苏仁懦。”
苏轼评价扶苏之死,认为父让子死,子不得不死才算是孝。而张居正却认为,扶苏虽然“仁”,却是愚蠢之仁,愚蠢之孝,不足为后世效法。
苏轼与张居正一个肯定扶苏,一个否定扶苏,或许是真心实意的,或许只不过是当时所处形势需要他这样来讲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无论怎样,扶苏还是自杀了。按他的话来讲,“父亲命儿子死去,还需要请示吗?!”这句话绝不能用一个“孝”字就能解释得了的。
扶苏是孝,但孝并不意味着唯命是从。如果用百依百顺来解释孝,那扶苏堪称不孝。他总和父亲有分歧,有分歧自然就免不了争吵。有争吵就是不顺不依,不顺不依就是不孝了。
可当他听到父亲赐自己死的假诏时,何以即刻拔剑而自裁?一切都是因为秦始皇所受的法家教育,而最致命的就是,扶苏太了解有着法家思想的父亲了。
山有扶苏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作品:山有扶苏
内容: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作品注释
注释:
出自诗经·国风·郑风。
扶苏:小树
隰:音席,洼地
狂:狂愚的人。且:音居,助词
扶苏歌(一位现代人的看法) 作者:冷芸
扶苏 扶苏 为你惆怅! 只为不忍酷政把人伤
被遣到飞鸟不至的边疆 筑那永也不完的城墙
唯盼筑好那长城长 驰了明驼返故乡
扶苏 扶苏 为你断肠! 怎料祸事起了在萧墙
始皇突逝沙丘旁 李斯巧笔写下弥天谎
教你与那蒙恬将 魂葬关山不归乡
扶苏 扶苏 为你神伤! 也曾梦魂回到小轩窗
看取镜前的泪双行 也曾遥眺长安的方向
欲望到久别的家乡 却有着空山叠嶂
阻住你企盼的目光 扶苏 扶苏 我来到你的身旁!
岁月已摧了那旧城墙 也已逝了那战土飞扬
疏嘱山山风回响 可是你又一次的悲怆
呜咽泉傍着那山梁 汩汩地可是你在凄唱
扶苏 扶苏 秦川久去的儿郎 但忘却那古远的惆怅
抛开这阴隅的斜阳 抖净你归乡的华裳
理清你千年的愁肠 让我来带你 还故乡
【注:这首诗要从左往右读,每横排为一句】 个人感想:如果李斯不合赵高合谋改秦始皇传位给扶苏的遗诏,扶苏登基的话,他一定回是一个好皇帝,秦王朝也会出现鼎盛的局面,秦王朝就不会因二世而亡了。
最后的那张图是扶苏墓。
我不知道怎么弄字体颜色,所以做得不好,请见谅。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1 14:0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