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秦朝之历史事件及人物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1690 回复:34

[活动专题] 【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秦朝之历史事件及人物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8-20 0
【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秦朝之历史事件及人物
— 本帖被 灬千ヽ 执行提前操作(2009-08-28) —
[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b][color=#ff0000][size=3][/size][/color][/b][/align][align=center][b][color=#ff0000][size=3][/size][/color][/b][/align]















[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本周任务:[color=#ff0000]秦朝的历史事件及人物[/color](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b][color=#ff0000][size=3][/size][/color][/b][/align][align=center][b][size=3][color=#ff0000]本次任务时间:2009年08月21日至28日[/color][color=#000000] [/color][/size][/b]
[/align][align=center][color=#6600cc][size=3][/size][/color][/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2615] [/align]
[align=center][color=#6600cc][size=3][b]【秦】[/b][/size][/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6600cc]
[/color]      [color=#6600cc][/color][color=#6600cc][size=2]公元前230——221年,在这个战火纷飞,风起云涌的年代,秦始皇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完成古中原的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中的第一个皇帝。

[/size][/color][color=#ff0066][size=2](一)秦国短短十五年经历了三个皇帝,在这期间,秦国统一货币、文字,修建灵渠、万里长城、焚书坑儒、大肆修建陵墓等等,请大家找出秦朝的历史事件。

(二)关于秦朝的历史人物,每个人只能给出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诗歌文献等等,但个人评说不算做内容,只能当做补充,但是有自己的个人心得或评说的话,也有加分![/size][/color] [/align]
[align=center][color=#ff0000][b][i]~*~*~*~*~*~*~*~*~*~*~*~*~*~*~*~*~*~*~*~*~*~[/i][/b][/color][/align]


[align=center][b][size=3][/size][/b][/align][align=left][b][color=#6600cc]【要求】[/color][/b][/align][align=left][size=2][color=#6600cc]1.不得多楼回复、灌水!内容补充请本楼修改。
2.字数在200—2000之间。
3.每个人只能写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名人。
4.请查看楼上有无重复;对以上有补充的,注明补充几楼及时间。
5.故事、传说、野史等、有自己的评说部分的,请注明。
6.请不要整篇文复制粘贴(谢绝百度全文复制),排版要清楚,尽量避免过多古文段落。[/color]

[color=#ff0066]提示:秦朝的年史虽短,可历史事件跟历史人物很多,例如焚书坑儒、秦始皇、蒙恬、孟姜女、胡亥等等。[/color][/size][/align][align=left][color=#ff0066][size=2][/size][/color][/align][align=left][color=#ff0066][size=2][/size][/color][/align][align=left][color=#ff0066][size=2][/size][/color][/align][color=#ff0000][size=2][b][align=center]

[backcolor=#ffcccc][color=#660066][size=3]【注意】[/size][/color][/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ffcccc][color=#660066][size=3][/size][/color][/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size=3][backcolor=#ffcccc][color=#660066][b]内容只能是关于“[color=#ff0000]秦朝[/color]”(公元前221—206年)[/b][b]的“[color=#ff0000]历史事件[/color]”和“[color=#ff0000]历史人物[/color]”哦![/b][/color][/back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ffcccc][color=#660066][size=3][b]离题的亲们请修改!看题要仔细!O(∩_∩)O~[/b][/size][/color][/backcolor][/align][/b][/size][/color]
[ 此贴被天若舞在2009-08-22 11:53重新编辑 ]
景佳

ZxID:7634048


等级: 热心会员
梦の中を走って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9-08-23 0
【徐福东渡】


    徐福(?—?),即徐巿,字君房,秦朝时齐地人,为一方士,曾担任秦始皇的御医。出生并生长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今金山镇徐福村人(原名叫徐阜村);祖籍是今山东省龙口市徐福镇人或为青岛市胶南市人。
  徐福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在秦始皇本纪中称“徐巿”,在淮南衡山列传中称“徐福”)。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公元前219年,徐巿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巿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徐巿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秦始皇应允,派遣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后徐福再度率众出海,来到“平原广泽”,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此后再也没有返回中国。
史书上关于徐福东渡的记载
  
《史记》的记载

  徐福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在秦始皇本纪中称“徐”,在淮南衡山列传中称“徐福”)。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徐巿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巿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岈,徐巿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秦始皇应允,派遣射手射杀了一头大鱼。后徐福再度率众出海。
  《史记》中记录徐福东渡之事比较多内容的是“淮南衡山列传”,其中包括徐福从东南到蓬莱,与海神的对话以及海神索要童男童女作为礼物等事,一般认为这是徐福对秦始皇编造的托辞,还记载了徐福再度出海携带了谷种,并有百工随行。这次出海后,徐福来到“平原广泽”(可能是日本九州岛),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止王不来”,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不回来了。“淮南衡山列传”与“秦始皇本纪”稍有不同,称徐福并未开始就带数千童男童女入海,而是寻访仙家多年未果的情况下,再度出海时率数千童男女出海。关于徐福所要寻访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史记》“封禅书”只是说在渤海中,并不能确定具体位置。而平原广泽在何处,更是不能考证。
  
《三国志》的记载

  《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后汉书》“东夷列传”也有提及徐福东渡之事。《三国志》提到了徐福到达亶洲(一作澶洲)并滞留不归。在《三国志》的记载中,亶洲与夷洲在同在中国外海的东南方向,并相距不远。有人认为夷洲就是台湾,亶洲就是日本,与倭国是一个地方的两个名字。《三国志》“魏书·倭人传”记载倭国“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说明那时候中国人认为倭国在中国外海的东南方向。《后汉书》也是同样的记录。
  
《义楚六帖》的记载

  到了五代的后周时,济州开元寺僧人义楚在《义楚六帖》(又称《释氏六帖》)的卷二十一“国城州市部”的“城廓·日本”中,首次明确提到徐福最终到达的是日本(也叫倭国),今日的秦氏(日本古代渡来豪族)为其后代,仍自称秦人。并说徐福到达后,将富士山称为蓬莱。此为目前所知最早明确指出徐福滞留不归之地是日本的中国文献。不过有观点认为,义楚的记载很可能和日本的传说有关。因为义楚有一个日本醍醐天皇时代的僧人好友叫宽辅(法号弘顺大师,927年到达中国),义楚没有到过日本,关于富士山的记载很显然来自他的日本好友的说法。
  
《日本刀歌》

  的记载宋代欧阳修的《日本刀歌》明确指明徐福所滞留的地方就是日本,并且认为徐福东渡时携带了大量的典籍,才使得在中国遭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籍在日本得以保留。但是这种说法的真实性难以考证。1339年日本南朝大臣北畠亲房所著《神皇正统记》将此事作为信史记录,称“孔子全经唯存日本矣”。
  
《正统记》的记录

  日本最早出现的徐福东渡到日本的记录是1339年日本南朝大臣北畠亲房所著的《神皇正统记》。而成书于8世纪的日本典籍《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只提到了秦朝人移民到日本的情况,没有徐福东渡的记载。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中国8世纪时尚未明确提出徐福东渡所到之地就是日本。
  日本人认为徐福在日本的纪州熊野的新宫(今和歌山县新宫市)登陆,目前当地还有徐福墓和徐福神社,每年11月28日是祭祀徐福的日子。在日本徐福的传说中,日本人认为徐福带来了童男童女、百工、谷种、农具、药物及生产技术和医术,对日本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尊徐福为“司农耕神”和“司药神”。

【关于徐福的去向】
  有以下几种说法:
  来到日本,是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在考古研究中,结合「欠史八代」的疑点,在证明这九代天皇存在之前,这种说法不失为一种看来合理的说法。日本现有徐福墓,但成立年代颇晚,当是后世徐福来日传说传入日本(注:[2])附会所建。又,徐福墓数量过多,如杨贵妃墓,前前后后有数十座,徒增疑点。
  成为日本人的祖先。此说无论就史学或考古学观之,其时代皆大相径庭。日本早于徐福来到前早已有人居住,并已有其文化。徐福与童男童女到来充其量只是与当地人通婚再产生后代而已。
  据『日本国史略』提到:「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或云,徐福率童男女三千人,赍三坟五典来聘。福求药不得,遂留而不归。或云,止富士山。或云,熊野山,有徐福祠。)」说徐福带童男童女来日本修好,贡上三坟五典而寻求仙药,然而不得仙药,只等定居下来。在『富士文书』中则提道徐福来到日本,协助当地农民耕种,带来一些新的技术。然而『富士文书』一般被学界认为是伪书。
  到达日本后,徐福再没有返回中国,而且没有得到长生不老药,担心秦始皇追杀,要求同行男女各自改姓成为「秦」、「佃」、「福田」、「羽田」、「福台」、「福山」等姓氏。巧合的是,连云港市现有云台山脉,姓氏都与山有奇特渊源。现在,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都还有姓秦的日本人,有些家门口楼上还仍然刻着「秦」字。
  到了琉球群岛或是到了渤海湾中的一个小岛再到济州岛。于大海上遇到风暴失踪。有趣的是,由宇多天皇到龟山天皇,由天皇主祭徐福达80多次,直到明治维新才停止。

【徐福故里之争】
  山东龙口:
  最早记录徐福事迹的是《史记》,作为当时西汉武帝时太史令的司马迁,距离徐福东渡的时间只有七八十年的时间,定是因为此事影响甚广,所以他在自己的不朽著作里记录了当时求仙这一盛况:“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司马迁说徐是齐地人。故有观点认为徐福的故乡应该是山东龙口。
  江苏连云港:
  江苏赣榆:1982年6月,江苏赣榆县进行了一次地名普查,在县城北金山乡南一公里的地方发现一个叫“徐阜”的自然村。据当地人说,“徐阜”原名“徐福”,明清时仍称“徐福村”。另据出土文物可知,赣榆县在战国时属齐地,秦朝时属琅琊郡,实际也果真如此。由此,位于今江苏省赣榆县城北金山乡南一公里的徐阜村,也称是徐福故里。
  我是徐恺,连云港市人,徐福是我前第56代祖,故我是徐福第56代孙,有徐家宗谱和连云港市地方志为证!
  现有几种说法在目前史学界上的争论颇多,因为都没有墓葬或原文的确凿的证据,直至今日一时争论不止。但不妨碍人们纪念徐福活动的展开。
【徐福东渡的原因】
  求仙药说。这是目前最为通行的说法。在秦代方士是很流行的。在齐地和燕地,这样的方士很多。战国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时,便有大批齐、燕方士入海求蓬莱仙药。和徐福同时代的方士也有很多,像卢生、韩终、侯公等。徐福作为方士中最著名的一个,为始皇入海求药,是可能的。
  避祸复仇说。秦始皇暴政,一部分人敢于揭竿而起,另一部分人就消极抵抗,在沿海地区,就有很多人向海外移民。徐福是知识分子,他不满秦的暴政,但又无能为力, 于是表面上热衷于寻找仙药,实际上是寻找合适的机会移民。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地方史研究所所长朱亚非教授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多,《汉书》中说:“徐福、韩终之属多赍童男女人海,求神采药。因逃不还,天下怨恨。”唐代诗人汪遵《东海》诗也写道:“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同舟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作者把徐福入海不归比作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的武陵郡渔人避秦乱而移居桃花源之事。也有人认为徐福东渡是为了报秦亡齐国之仇,消灭族之恨而策划的一次叛离始皇恶政统治的行动。
  海外开发说。当时邹衍的大九州观点十分流行,认为在海外还有很大的疆土。 邹衍的大九州学说引导和鼓舞沿海的航海家、探险家积极地开发海外。秦始皇所向往的正是:凡是日月所照的地方,都是他的疆土;凡是人的足迹所到达的,都是他的臣民。于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版图,就打着求仙药的幌子,派徐福出海,实际上,却是为了实现自己疆土四至的理想。《吕氏春秋为欲篇》也指出了当时秦国统治者的理想:“北至大夏,南至北户,西至三危,东至扶木,不敢乱矣。”东至扶木就是东至扶桑,即后来所说的日本。这应该就是秦始皇对国家版图的宏伟目标。

【徐福东渡何处】
  徐福东渡是否到了日本,这是诸谜中争论最为激烈的一个。有学者认为,三神山一般是指日本国。日本还保存有很多有关徐福的遗迹,如徐福登陆地、徐福祠、徐福冢、徐福井等。其佐贺市、新宫市等地都被传为是徐福当年登陆日本的地方。但也有学者认为徐福最终的目的地是韩国。因为韩国也有有关三神山和徐福东渡的传说和曾活动的遗迹。此外,还有说去了南洋的,也有说到了海南岛的,更有说到了美洲的。这种说法认为,徐福东渡是先到了日本,后来又到了美洲,并在美洲自立为王不归。檀香山遗留下带有中国篆书刻字的方形岩石,旧金山附近有刻存中国篆文的古箭等文物出土。这些古代文物是当时徐福这批秦人经过时所遗留的。而墨西哥湾地区有批居住山区的黄种人,据称是秦采药人的后代。
  在近现代,早在“五·四”运动前夕的1918年,陶亚民先生首先发表了《徐福事考》一文,王辑五先生把研究徐福与研究中日海上交通史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当时一些著名史学家,如汪向荣、卫挺生等,也参与了这一研究。1981年,汪向荣先生再论“徐福东渡”,又重新掀起了徐福研究的热潮,而且一改其年轻时认为司马迁在《史记》里只是原原本本地记载了“方士们的不真实的宣传”,认为“徐福是实在的人物,他的入海是为了逃避始皇帝的虐政,是有计划的海外移民。”他还指出:若对中日关系史和日本古代史发展过程进行认真观察、探讨的话,也不能轻易地否定这一传说。近二十年来,这一研究取得了不少瞩目的成绩。一些中国有影响的史学元老和中青年史学工作者也对这一课题颇感兴趣。如复旦大学的吴杰教授、辽宁大学的孟宪仁教授、天津社科院的王金林教授、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的王勇教授等,都曾立著论述。另外象台湾的彭双松教授、日本的梅原猛教授、壹岐一郎教授、水野明教授等也都对这一课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然而,由于《史记》对徐福求仙事的记载“语焉不详”,使得这个历史事件成为一宗千古疑案,史学界不少人把它看成是一只烫手的山芋。近些年来,虽然有人试图从考古学、人类学、航海史等多角度来佐证这一历史事件,但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要说认同,只有两点,一是历史上确有徐福其人,二是确实下过海。至于其出身在何处,在哪儿出海,出过几次海,东渡的目的是什么,最后到的“平原广泽”究竟是什么地方,这一切还都是目前争论的焦点。因此,有些史学家就提出,单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徐福与日本的关系,容易陷入空论与臆测。

【徐福文化的影响】
  其实,徐福传说,虚虚实实,历来是浮于中日两国史学界的棘手“谜案”,但又是游离于历史与文化之间的热门话题,徐福成了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一种独特文化。在中国,自汉以下历代文人墨客,以此为题材撰文赋诗的不在少数。一生喜好探幽访奇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其《古风》(三)赋的正是“徐载秦女,楼船几时回”;宋朝欧阳修的一首《日本刀歌》更是烂熟于中日人民心中;元朝的吴莱热衷于徐福传说,他泛舟东海,寻访古迹,写下了著名的《甬东山水古迹记》,把徐福在舟山群岛中的遗迹,一一记录下来,并写下了《听客话蓬莱山紫霞洞》、《听客话熊野徐福庙》等诗篇;明朝的宋濂、李东阴;清时的黄遵宪等也都以此为题材,创作了流传千古的诗篇。

  终上所述,如果说徐福,作为一个历史命题还有诸多难解之谜的话,那么作为一个文化名题,早已在历史流变的进程中形成,并为中日韩乃至东北亚人民所接受。谁也不是提出徐福文化的始作俑者。而是事实告诉我们,徐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状况,对中日韩三国的交流与交往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在日本古代史上,绵延了6000多年的绳纹文化,在公元前三世纪前后突然中断了,日本列岛的文明进程,从石器时代一下跃入了金石并用时代,这一作用,来自于列岛以外的移民,是外来的大规模集体移民带来了新的文化。而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徐福出海求仙事又正发生在这一时期,这又不得不引起历史学家们的关注。但是,《史记》中对徐福去向的记载只有“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这么几个字,这平原广泽是哪儿?谁也不知道,以后又无令人信服的考古资料可以佐证。在日本,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在公元七世纪才出现,对于古代文史,大多是以口碑形式流传下来的,其可信度也有限。因此,要确切地弄清是哪些集团从中国大陆带去先进文化,着实是有困难的。当时的中国正置列国纷争,连年征战,老百姓为逃避战乱,纷纷蹈海东渡。移民集团到达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又何止徐福一个。就在史学界,关于倭人始祖问题,历来也有“吴人后裔说”,“太伯后裔说”,“越人后裔说”,“徐福后裔说”,“骑马民族后裔说”等诸多观点,影响着日本历史发展的外来文化有吴越文化、齐鲁文化、通古斯文化等。因此,考察徐福文化的源头,真正的涵义在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这一认同和归属又以广泛的血缘交融为基础的。“徐福”仅仅是这一时期大陆移民集团的代名词,是一种文化源头的象征。

  另外,自战国至秦汉,王侯将相大多热衷于神仙之道,故在历时几百年的入海求仙活动中,出现了像安期生、羡门高誓、韩众、卢生、少君等一大批方术之士。光是徐福入海求仙时就有三千童男女及无数百工相随,有几十条乃至上百条的船出海,就这一群体而言,也不可能首尾相随、同时出发、同到一个目的地的。因此,在中国一千多里的海岸线上,在日本有近30个地方都有徐福的传说,也就不奇怪了。徐福就成了这些方士群体、求仙队伍的代名词。我把其称为共名的徐福。

  徐福与日本历史结合起来,从纯历史学的范畴到形成一种文化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一个流变的过程。自司马迁《史记》记载以后,东汉班固的《汉书》、晋陈寿的《三国志》、南宋范晔的《后汉书》都记载有徐福出海求仙的事迹,且不出《史记》内容的窠臼,所说徐福到过的祖州、瀛洲、夷洲、澶洲、蓬莱、方丈等地,均是虚无缥缈的。

  徐福传说与日本之接轨,大约开始于隋唐时期,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日本派小野妹子来华,次年,隋炀帝派裴世清出访日本,裴世清在日本九州一带看到有一个风俗同于华夏的“秦王国”,于是就猜想,这大概是传闻徐福止住不归的“夷洲”,但又无法确定。之后,有人则把这个“秦王国”直接比定为日本。如明人薛俊蓍的《日本考略·沿革考》(成书于公元1530年)中说:“先秦时,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不得,惧诛止夷、澶二洲,号秦王国,属倭奴。故中国总呼曰‘徐倭’”。用肯定的语气直接说徐福到的夷、澶二洲“属倭奴”。

  到了唐代,中日交往日趋频繁,人们发现日本的文物制度类似中国,颇存上古遗风,于是逐渐将徐福东渡之地锁定为日本。

  在徐福与日本古代史结合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义楚的《义楚六帖》中的记载。五代后
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日本醍醐时代的真玄宗高僧弘顺大使(即宽辅和尚)来中国,与我国的义楚和尚相识,相交日益深厚,宽辅把流传在日本的关于徐福求仙到过日本的传说讲给义楚听,后来义楚把宽辅的这一口述内容,记载在他的《义楚六帖·城廓·日本》中:“日本国亦名倭国,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也。今人物一如长安。……又东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山,亦名蓬莱,其山峻,三面是海,一朵上耸,顶有火烟,日中上有诸宝流下,夜则却上,常闻音乐。徐福止此,谓蓬莱,至今子孙皆曰秦氏。”

  在中国,徐福求仙到达日本,最终到达富士山的记载始见于此书,但这一记载也仅仅是一对异国友僧的交谈内容,也只是传说而言。然而,就是这样一则不经意的谈话记录,却成了以后徐福东渡到达日本的依据,传承授受,一直沿袭到了现在。

  徐福文化历史流变中的另一突出现象就是徐福逐渐由人到神,徐福的史实记载内容逐渐被作为文人的创作而加以发挥,并且不断加以神话。徐福则逐渐成为一种不折不挠、无所不能的精神象征。这一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要数宋代李舫的《太平广记》中一段有关徐福的记载:

  徐福,字君房。不知何许人也。秦始皇时,大宛中多枉死者横道。数有乌衔草覆死人面,皆登时
活。有司奏闻始皇。始皇使使者赍此草,以问北郭鬼谷先生,云是东海中祖洲上不死之草,生琼田中,一名养神芝。其叶似菰,生不丛。一株可活千人。始皇于是谓可索得。因遣福及童男女各三千人,乘楼船入海。寻祖洲不返,后不知所之。逮沈羲得道,黄老遣福为使者,乘白虎车,度世君司马生乘龙车。侍郎薄延之乘白鹿车,俱来迎羲而去。由是后人知福得道矣。又唐开元中,有士人患半身枯黑,御医张尚容等不能知。其人聚族言曰:“形体如是。宁可久耶?闻大海中有神仙,正当求仙方,可愈此疾。”宗族留之不可。因与侍者,赍粮至登州大海侧。遇空舟,乃赍所携。挂帆随风,可行十余日,近一孤岛。岛上有数万人,如朝谒状。须臾至岸。岸侧有妇人洗药,因问彼皆何者。妇人指云:“中心床坐,须鬓白者,徐君也。”又问:“徐君是谁?”妇人云:“君知秦始皇时徐福耶?”曰:“知之。”“此则是也。”顷之,众各散去。某遂登岸致谒,具语始末,求其医理。徐君曰:“汝之疾,遇我即生。”初以美饭哺之,器物皆奇小,某嫌其薄。君云:“能尽此,为再餐也,但恐不尽尔。”某连啖之,如数瓯物致饱。而饮亦以一小器盛酒,饮之致醉。翌日,以黑药数丸令食。食讫,痢黑汁数升,其疾乃愈。某求住奉事。徐君云:“尔有禄位,未宜即留。当以东风相送,无愁归路遥也。”复与黄药一袋,云:“此药善治一切病,还遇疾者,可以刀圭饮之。”某还,数日至登州。以药奏闻。时玄宗令有疾者服之,皆愈。

  至于徐福东渡与中日关系的意象结合,则在历代的文学创作中也是屡见不鲜。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三月,入唐僧空海回国途经越州,朱少乘、朱少瑞、鸿渐等人赋诗相送,唐僧人鸿渐写了一首《送空海上人朝谒后归日本国》:
  禅居一海隔,乡路祖洲东。
  到国宣周礼,朝天得僧风。
  山冥鱼梵远,日正辱楼空。
  人至非徐福,何由寄信通。

  这大概是文献所见“祖州”、“徐福”与“日本”的意象结合的最早史料。

  在此前后,以徐福求仙为题材的诗文也常出于名人之手笔,李白写过,皮日休写过,朱少瑞写过。在日本最有影响的要数宋代苏轼的《海漫漫》与欧阳修的《日本刀歌》。明清时期随着与日本交往的更加频繁,此类题材的诗文更是屡见不鲜,曾任日本大使馆参赞的黄遵宪写的《日本国志》中记载着徐福求仙事;曾任宁绍兵备道的薛福成在其《出使日记》中记录了其去新宫访徐福墓的经过。

  名人题留,佳作倍出,虽然,不少作品对徐福描述有着浓厚的神话色彩,但这是徐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过去我们却因其是文学、是传说,并不是史实而被忽视,即惑只作一些佐证材料来加以引用,没有能够集中地、深入地、多角度地加以研究,发觉其更深的内涵。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历史上曾都通过各种形式,各民族之间互相交流、交融,形成一个个复合的政治文化联体。

  隋唐时期,是日本与我国交往的第一个高峰期,日本曾向我国派遣了二十多批遣隋使和遣唐使,我国也曾派遣过大量的迎送使节,两国友人、僧侣、学者之间的交往,时常以徐福文化作为一种友谊的象征而互相传颂、赞赏。日本的弘顺法师与我国的义楚和尚以谈徐福传说来颂扬中日人民的传统友谊;日本天台宗僧圆载,来华留学约40年后回国,他的好友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为他饯行,曾写有一首《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其中有:“无限属城为裸国,几多分界是澶洲”的诗句。也以徐福求仙事来揭示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无学祖元的第四代徒弟中津绝海来中国留学。明太祖知道后就在英武楼召见了他。谈话间,明太祖问起日本熊野徐福庙古迹,中津绝海法师即席作了一首《应制赋三山》绝句:

  熊野峰前徐福祠,满山药草雨余肥。
  只今海上波涛稳,万里好风须早归。
  明太祖看到这首诗后,兴致即起,当场步中津绝海诗韵和了一首:
  熊野峰高血食祠,松根琥珀也应肥。
  当年徐福求仙药,直到如今更不归。

  1402年,明惠帝派遣禅僧道彝天伦和一庵一如出使日本,二位法师在日本碰到了中津绝海高僧,中津绝海捧示朱元璋御赐诗轴向两位中国法师求和诗。道彝天伦和一诗:

  采药秦人旧有祠,春风几见术苗肥。
  老僧曾到中华国,御笔题诗赐远归。
  一庵一如也和诗:
  挂锡龙河古佛祠,一生高洁厌轻肥。
  赋诗诏入金銮殿,携得天香满袖归。

  中日联珠,堪称绝唱。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唱和其间正是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之时,从中显现了两国人民对和平友好的珍重。
  1978年10月 ,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他与日本朋友谈及日本就是以前传说中的蓬莱国,有长生不老药时说:仙药究竟有没有我不知道,但我这次来,希望带回去日本优秀的科学技术。
  1979年2月,和歌山县新宫市市长来华访问,将早期从浙江天台山带去的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天台乌药的三株树苗赠给邓小平同志。这又是由徐福东渡求仙而引出的一段中日友谊的一段佳话。
  徐福文化就是这样,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已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悠源的象征,并被两国人民世代传颂。

  徐福祠
  徐福故里位于连云港西北50公里处赣榆县境内。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求长生不老仙药,徐福祠派遣当地方士徐福带领三千童男女和百名工匠,出海寻觅,最终未获得不老仙药,却在日本登陆,成为中国文化向日本传播的第一人。 徐福故里建有徐福祠一座,祠庙门阙为仿汉建筑,造型精美,古色古香。祠内徐福座像高3米,面向东南,目视远方,表现出徐福刚毅、睿智和离别乡土的眷念之情。祠堂前有两个灯笼,为日本友人所赠。西配殿陈列着徐福故里的部分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带槽石斧和秦砖汉瓦,殿内还有徐福在日本足迹的大量照片。东西长廊中镶嵌有苏北罕见的花岗岩汉画像石、原始社会的石笋等,还存有石船锚和石药碾等出土文物。今天的徐福祠是中外游客,特别是日本游客的必到之处。

    日本人的思维比较独特,因此他们在考证徐福问题的时候,想法也一样富有个性。他们根据考古发现,分析古代墓葬遗骨证明,徐福东渡时期,日本关西近畿地区的居民平均身高骤然升高了5厘米,由此推断,这很可能是徐福和他的部属登陆后造成的局部人种改良。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日本科学家发现日本人的基因里,有1%来自中国云南地区,而日语训读发音(土语发音)也和云南纳西族的语音有很多相似之处。

小景的点评:徐福东渡原本只因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幻想,没想到能对两国文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有时候皇帝的任性和无知也能做件好事啊!
[ 此贴被景佳在2009-08-23 20:1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32
玫瑰公主

ZxID:285350


等级: 内阁元老
如果,全丗界背叛了你。我会站在你身后,背叛全丗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9-08-23 0
— (天若舞) 已修改,补充李斯,谢谢支持素材区 (2009-08-24 19:43) —
秦朝书家——李斯


 (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

  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嬴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不甘寂寞 赴秦施才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厕所见到老鼠吃人粪,一见到人和狗,老鼠就被吓跑了。后来,他在仓库里看到老鼠很自在的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就应该象在粮库里偷吃粮食的老鼠,才能为所欲为,尽情享受。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也是不甘寂寞,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荀卿是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他是打着孔子的旗号讲学的,但是,他不像孟子那样墨守成规,而是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对孔子的儒学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因而很适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李斯学完之后,反复思考应该到哪个地方才能显露才干,得到荣华富贵呢?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他认为楚王无所作为,其它各国也在走下坡路,决定到秦国去。
  临行之前,荀卿问李斯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回答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秦国雄心勃勃,想奋力一统天下,到那里可以大干一场。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国去。”李斯告别了老师,到秦国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书谏逐客 妒杀韩非

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很快就得到秦相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秦国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机

会。一次,他对秦王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力量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李斯的见解是正确的,得到了秦王的赏识,因而被提拔为长吏。李斯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为客卿。
  正当秦王下决心统一六国的时候,韩国怕被秦国灭掉,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他说:“我听说群臣议论逐客,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支。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国,称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国家富强,打败楚、魏,扩地千里,秦国强大起来。秦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服从秦国。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蚕食诸侯,秦成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对秦国才做出了贡献。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也没有强大之名。”
  李斯还说,秦王的珍珠、宝玉都不产于秦国,美女、好马、财宝也都是来自东方各国。如果只是秦国有的东西才要的话,那么许多好东西也就没有了。李斯还在信中反问:为什么这些东西可用而客就要逐,看起来大王只是看重了一些东西,而对人才却不能重用,其结果是加强了各国的力量,却不利于秦国的统一大业。李斯的这封上书,不仅情词恳切,而且确实反映了秦国历史和现状的实际情况,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因此,这篇《谏逐客书》成为历史名作。
  秦王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这时,即将被杀的郑国也向秦王进言:韩国让秦国大兴水利建设工程,当初的目的是消耗秦国实力,但水渠修成之后,对秦国也是有利的。尽管兴修水利,减轻了秦国对东方各国的压力,让韩国多存在几年,但修好渠却“为秦建万代之功”。秦王觉得郑国的话有道理,决定不杀郑国,让他继续领导修完水渠,这就是后来闻名于史的郑国渠,它对发展繁荣秦国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经过这一次反复,秦国仍旧坚持招揽和重用外来客卿的传统,这些外来的客卿在秦国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取消逐客令不久,魏国大梁人尉缭也来到了秦国。当时的形势是,秦王已经除掉内部的反对派吕不韦等,大权进一步集中,积极向外扩张,东方各国都个个自危。尉缭向秦王建议说:当前,以秦国的力量消灭东方各国是毫无问题的。但是,如果各个诸侯国联合起来,合纵抗秦,结果就很难说了。因此,不要吝惜财物,向各国掌权的“豪臣”行贿,破坏他们的联合,只用三十万金,就可以达到兼并各个诸侯国的目的。秦王采纳了尉缭的计谋,在同各国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不少次是用此策而取得胜利的。当然,秦国的反间计是以武力为后盾的,正如李斯所讲:“不肯者,利剑刺之”。
  秦国坚持接纳、使用客卿的政策,对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迅速发展,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秦始皇时代的客卿就有:王崎、茅焦、尉缭、王翦、李斯、王贲、李信、王离、蒙恬等。李斯的《谏逐客书》,对秦网罗天下人才是有功绩的。
  正当李斯步步高升的时候,秦王却十分喜爱韩非的才华。韩非和李斯是同学,他继承了荀子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结合起来,并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专制理论。韩非是战国末期的一位大思想家,学问比李斯大得多。韩非因说话口吃,不善辩说,但善于著述。韩非回到韩国以后,看到韩国太弱,多次上书献策,但都未能被采纳。于是,韩非发愤著书,先后写出《孤愤》、《五蠹》(音妒)、《说难》等。他的书传到秦国,由于讲的都是“尊主安国”的理论,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并说:“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恨。”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王的同族,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爱韩不爱秦,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决定不用韩非,把他放走,对我们不利,不如把他杀掉。”秦王轻信李斯的话,把韩非抓起来。根据秦国法令的规定,狱中的囚犯无权上书申辩。韩非到秦国以后,又得罪了姚贾。姚贾为秦国立过功,深得秦王的重用,被任命为上卿。韩非却向秦王说,姚贾出身不高贵,当过大盗,在赵国做官时被赶跑了,认为用这样的人是很不应该的,使得秦王很扫兴。事后秦王又向姚贾问起韩非,姚贯当然不会讲韩非的好话。在李斯和姚贾的串通下,韩非没有办法,只好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从此以后,李斯没有对手,更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秦王统一六国出谋划策了。郡县制与焚书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东到大海,南达岭南,西至甘青高原,北至今内蒙古、辽东的空前的封建大一统国家。秦王,这时已称为秦始皇了。为了巩固这个封建统一的国家,李斯也是做了一定贡献的。

 (另有一说,李斯一直想将韩非留在秦国,等秦灭韩之后再为秦国所用。但由于韩非之书《韩非子》对于帝王之术、统治之术的分析过于透彻,导致秦王嬴政对其才华感到恐惧,加上韩非的三条不利于秦国发展的建议、姚贾的陷害,使秦王嬴政将韩非下狱拷打。李斯实心欲救韩非,曾帮韩非呈韩非绝笔之作《初见秦》于秦王嬴政,无奈秦王嬴政铁心欲除韩非。后秦王嬴政以韩非书中《八经》之三中除“阴奸”之术施于韩非:令李斯去处理韩非一案(结合之前所言即让李斯杀死韩非),嫁祸于李斯,从而不背骂名。李斯无奈,只得从命而下毒于韩非饮食,使韩非暴毙而亡。)

二世帮凶 腰斩灭族 



  由于秦始皇的赏识,李斯不仅官运亨通,他的子女也都跟着沾光。李斯的长子李由做三川郡守,掌握了一定的军政大权,其他子女也都与帝室结了婚姻关系。有一次,李由回到咸阳,李斯摆设家宴,百官都来赴宴祝酒。在这种热烈的酒席上,李斯想起了他的老师荀卿告诫他的“物忌太盛”这句话,感慨地说:“我是个平民百姓,今天却做了丞相,可以说是富贵到了极点。但是,物盛则衰,我还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由此可见,李斯并没有完全陶醉于高官厚禄之中,他对现实的认识还是比较清醒的。
  秦朝建立以后,由于秦始皇对广大人民实行残暴的统治,各地人民群众的反抗从来没有停止过。除了武装斗争形式外,广大人民还以歌谣的形式咒骂秦始皇,如说:“阿房阿房,亡始皇”等。人民群众的不满和反抗,使地主阶级也很担心。因此,秦始皇在统一后的十余年间,先后进行了五次远途巡行。其目的就是到各地耀武扬威,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尽管秦始皇到各处巡行,残酷镇压人民群众,然而反抗还是不断发生,如有人拦截皇家使者,有人公开咒骂秦始皇:“今年祖龙(秦始皇)死。”所以,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决定第五次巡行。
  这一次巡行,丞相李斯和秦始皇宠爱的小儿子胡亥等一同前往。巡行的路线是:从咸阳出发,出武关,沿丹水、汉水流域到云梦,再沿长江东下直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南)。登会稽山,祭大禹,并刻石留念。在北归之时,秦始皇得了重病,不久死在沙丘(今河北钜鹿县东南)。
  秦始皇死后,李斯怕引起天下大乱,每日照常令人送水送饭,不让外人知道死讯,按照惯例,应由秦始皇长子扶苏继位。扶苏思想倾向于儒家,不同意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当面提过意见,惹得秦始皇生气,把他派到西北大将蒙恬那里。这时,宦官赵高也正在进行阴谋活动,他曾是胡亥的老师,极力想让胡亥称帝,他就可以大权在握了。唯一需要注意拉拢的是李斯,所以他就想方设法争取拳斯也同意胡亥上台。赵高口才极好,善于雄辩,与李斯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赵高说:“皇帝临死前,曾召扶苏参加葬礼的这封信,没等送出去,皇帝就死了,这封信没有人知道,现在胡亥手里。决定由谁来继位;全由胡亥和我来决定丁,你认为如何?”这是探听的口气。
  李斯说:“这是亡国的言论,不是人臣应该议论的。”反映出李斯对赵高的不满。但赵高早就对李斯的为人了如指掌,他让李斯和蒙恬进行对比,李斯自觉不如蒙恬。于是,赵高乘机又说:扶苏刚毅面勇敢善战,他继位后必将任用蒙恬为丞相,这话很能抓住李斯当时的心情。赵高接着又威胁说,现在天下实际上掌握在胡亥和他的手里,扶苏、蒙恬、李斯的命运也全都攥在我们的手里。李斯见形势不妙,就只好听从赵高的调遣了。胡亥、赵高将秦始皇召扶苏来咸阳送葬的书信,改为斥责扶苏“无尺寸之功”、“不孝”的信,令他自杀;同时责备蒙恬“不忠”,也令他自杀。结果扶苏乖乖地自杀了,蒙恬不肯自杀,后被囚禁,还是服毒而死。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胡亥继承了帝位,开始了比秦始皇更加残忍的统治。李斯与胡亥、赵高的结合,是为了互相利用,所以后来他们之间勾心斗角,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李斯是个不惜一切代价而想得到功名的政客,比昏庸无能的胡亥,当然要高明得多。他看到了秦王朝的危机,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也不敢规劝胡亥。一次,胡亥责问李斯说:过去韩非曾经说过,古代的君王都是十分辛勤劳苦的,难道君王管理天下是为了受苦受累吗?这是因为他们无能。贤人有天下,就要让天下适应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满足,又如何治理天下呢?我想随心所欲,而又要永远统治天下,你李斯有什么办法吗?这时,李斯的儿子李由镇压农民起义进军不利,大将章邯要追查李由的责任,并讥讽李斯的无能。李斯因此心中恐惧,为得到秦二世胡亥的信任,提出一套“督责之术”。
  李斯在上书中说:贤主若能行“督责之术”,群臣不敢不全心全意为君王服务;不能行“督责之术”的君王,如尧、舜等比百姓还辛劳,简直是受罪。
  什么是“督责之术”呢?实际上就是严刑酷法和君王的独断专行。李斯说:“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就是对臣下和百姓实行“轻罪重罚”,使人人不敢轻举妄动。君主对臣下要实行独断专行,要驾驭群臣,不能受臣下的影响。李斯认为,只有这样的君主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实行“督责之术”,群臣百姓也就不敢造反了,君王的地位才能牢靠。
  李斯关于“督责之术”的主张,既有取宠于秦二世的一面,也有他继承法家思想的一面。在上书中,他也是一再引申不害、韩非的话,来证实自己的看法。不过,李斯讲得更加露骨而已。糊涂可笑的秦二世,不顾天下百姓的反抗,采纳了李斯的“督责之术”。此后,杀人多者为“忠臣”,残忍者为“明吏”,弄得天下怨声载道。
  在李斯,赵高的怂恿下,秦二世胡亥更加奢侈腐化,胡作非为。为了镇压农民起义,不断地从关中征发人民去打仗,给人民造成极大的负担,秦二世胡亥为了修好阿房宫,征发徭役,把人民推向苦难的深渊。当时全国人民的反秦起义已经风起云涌,为了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劝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当时,秦二世正与宫女宴饮作乐,见李斯等人上书十分恼怒,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李斯在狱中多次上书,都被赵高扣留。赵高借机说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被迫承认谋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杀死
[ 此贴被玫瑰公主在2009-08-23 19:19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5

懿轩°

ZxID:7953204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9-08-22 0
西楚霸王!~项羽(前232-前202)  历史中都是秦朝末年,放这个帖子里没问题吧!



项羽
(前二三二——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将门后裔。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就是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於是从叔父学兵法。但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身高八尺,力能举鼎,年青时志向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上:「彼可取而代也。」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二十四岁的项羽,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古。
项梁起义后,征集精兵八千,项羽做了牌将(副将)。为了便於号召,采纳谋士范增建议,立前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建都於盱眙,仍称楚怀王。项梁率义军在和秦军战斗中接连取胜,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结果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被秦军章邯指挥的军队打败,项梁战死。

定陶之战后,秦军北渡黄河,攻打起义抗秦的赵王歇和张耳,将赵军围困於巨鹿(今河北平乡)。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率兵救援。宋义率军到达安阳(今河南安阳南),便畏缩不前,屯兵四十六天。当时,阴雨连绵,起义军缺衣少粮,处於困境之中。项羽当机立断,杀了宋义,迫使楚怀王任他为上将军,并命他立即挥师北上救赵。

项羽率车进抵漳河南岸与秦军隔岸对峙。他先派英布、蒲将军带领二万精兵渡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随后亲率主力渡河,凿沉船只,毁坏炊具,烧掉营舍,每人只带三天口粮,这就是著名成语「破釜沉舟」的由来。一到战场,楚军便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把秦军包围起来。项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楚军个个勇猛杀敌,一以当十,九战九捷,大败秦军,俘获秦将王离,杀死秦副将苏角,迫使秦副将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在项羽军与秦军激战时,各路诸侯援军却缩在壁垒上观看,不敢参战。战斗结束后,项羽召集援军将领,他们「入辕门,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成了诸侯军的统帅。

巨鹿战后,项羽乘胜追击,秦军节节败退,军心涣散。章邯见大势已去,率二十万秦军投降了项羽。项羽却在西进途中,在新安城(今河南绳池东)下令将这二十万降卒全部坑杀。这时,另一路起义军刘邦乘秦军主力被项羽牵制在巨鹿,关中空虚,占领了咸阳。

项羽大为不满,率军破关而入,进驻鸿门(今陜西临潼东北)。当时项羽军四十万,刘邦军不足十万,双方力量悬殊。刘邦自度力量不敌项羽,便采纳张良计策,拉拢项羽叔父项伯,亲自到鸿门请罪。鸿门宴上,觥筹交错中闪烁著刀光剑影。项羽的谋士范增几次举起所带玉块,暗示项羽杀死刘邦,项羽却优柔寡斯,被刘邦借故逃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的故事。项羽依靠强大兵力,暂时压制刘邦。引兵进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挟其军事上的余威,以诸侯上将军自居,发号施令。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取梁、楚之地九郡(占有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又割地封王,分封了十八个诸侯。封刘邦为汉王,王汉中、巴蜀,企图限制刘邦势力的发展,使其不得东进。结果养虎贻患,导致汉军势力日后卷土重来。


由於项羽分封不公,引起诸侯和功臣不满。先是田荣据齐反楚,项羽急忙率军讨伐,刘邦便乘隙东进。公元前二0八年八月,汉军从汉中潜出故道,打败项羽所分封的秦地三王,迅速东进,直抵阳夏(今河南太康)。接著,又乘项羽与齐军交战之际,一举攻入楚都彭城,羽急忙率三万精兵还救彭城。

此时,刘邦仗恃兵多将广,麻痹轻敌。项羽军则收复失地心切,斗志旺盛。三万楚军在项羽率领下,出山东经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趋萧(今江苏箫县西北),直抵彭城汉军侧背。战斗从拂晓开始,楚军勇猛顽强,边打边冲。到了午时,已将汉军打得大败。楚军追到彭城东北的泗水,汉军纷纷落水,死者十余万。汉军向南方山地溃逃,楚军追击至灵壁(在今安徽省)以东的睢水上,又歼灭数十万人。刘邦只率数十骑逃出重围,连妻子吕雉和父亲太公都作了项羽的俘虏。
彭城一战,项羽决策果断,迅速率精兵回救彭城,出敌不意,击溃汉军数十万之众,是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

彭城之役后,项羽乘胜进军,在京邑、索亭间(荥阳西、南)同刘邦打了一仗,结果被阻於荥阳以东。双方在成皋一带相持两年之久。这期间,刘邦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指导,扼守成皋,在持久战中消耗对方实力,伺机反击;项羽找刘邦决战,又急攻不下。双方力量对此发生了根本变化,汉军由弱变强,项羽由强变弱。汉高帝五年(前二0二),刘邦发兵向项羽发动总攻,在垓下把项羽军团团包围。此时,十万楚军已兵疲粮尽,士气低落。夜间又听到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歌。项羽大为吃鶭,便借酒浇愁,慷慨悲凉地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干,虞兮虞兮若奈何?」唱罢飞身上马,带领八百骑突围南去。来到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只剩二十八人。他想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又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奋力拚杀一阵,遂横剑自刎而死。

项羽是一位超群的军事统帅。他能征善战,战场上豪气盖世,叱吒风云。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寡击众,全歼秦军主力,客观上为刘邦进入咸阳,推翻秦朝创造了条件。楚汉战争中,破田荣,救彭成,救荥阳,夺成皋,一生大战数十次,多获胜利。所以,
古人称他「有百战百胜之才」!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项羽败兵之时所作,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在英雄山穷水尽之际,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由此可见他对自己宠妃的用情之深,让人替他惋惜!

虞姬自刎前的和歌: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虞姬歌罢自刎,香消玉殒……






华丽的分割线

点评: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义军领袖和杰出的军事统帅。
项羽作战勇猛,历史上无人能与其相比。
其次,项羽可以说是一个义薄云天的大豪杰,
在大难临头身陷绝地之时,将情感掩藏在心底深处,
在独赴危难之时,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
不仅让虞姬心动更让所有的女人怦然心动,
让所有的海誓山盟黯然失色,
更是令世间男儿汗颜。

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乃男子汉大丈夫,当世英雄也!
遥想当年,项羽何等英姿,何等气魄。
每次读到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亦有一份豪情在心中冲霄,
仿佛亲历项羽率800骑在四面楚歌之下来回冲杀!
是以,大丈夫当如项羽,刘邦乃鼠辈耳!


[ 此贴被xkok2005在2009-08-23 21:3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8
亞特鲁克里斯汀

ZxID:3981091


等级: 热心会员
你见过妖怪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9-08-22 0
秦国名将白起:到底是“杀神”还是“战神”?
— (天若舞) 内容只能是关于“秦朝”(公元前221—206年)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哦!看题要仔细。
亲编辑辛苦啦,但是离题了,
白起(?—前258),不在这个时期,麻烦亲修改,我们方便给与奖励,给更多奖励,辛苦啦,谢谢支持素材区 (2009-08-22 07:55) —
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之首。白起善于用兵,史书记载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打得六国无人敢挂帅迎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但却因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40万降卒,而被正统史家永远打入“冷宫”,不得立于名将之列。

是百战百胜的“战神”,还是杀戮无度的“杀神”?人物的解读有不同角度,而史实却是唯一的。透过千年变幻的历史烟云,回到那个“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国时代。白起,这个有血有肉的关西汉子,向我们走来……

关西大将,一战成名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这句话,或许正是源于白起。白起是今陕西眉县常兴人,当年这里是秦国关西故地,百姓与羌胡等族杂居,崇尚勇力、精于骑射。

白起的档案在公元前294年前是一片空白,史书上没有关于他的任何记载。公元前294年,在韩国的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外,白起第一次亮剑,以左庶长(相当于中级将领)的身份指挥新城之战。他一战告捷,初步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华。

此时,距离商鞅开启的变法时代,刚刚过去62年。接下来的37年,秦国进入了白起的征战时代。

新城之战,打开了秦国东进的大门。韩国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为了夺回新城,韩国找到魏国帮忙。24万联军聚集在伊阙(今洛阳龙门),向白起叫板。

秦军人数不及对方一半,唯一的可趁之机是韩、魏两军各有私心。白起绕到了魏军的背面,突袭得手,再掉过头来,全歼韩军,俘获了主将公孙喜。

这是战国时代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24万联军化为乌有,韩、魏两国被挤出了强国俱乐部,5座城池归于秦国。第二年,一听说白起又要出兵,魏军闻风而逃,61座城池拱手相让。

至此,韩、魏已不堪一击,秦国开始把主攻方向改向南方的楚国。公元前279年,对楚国的战争打响。在这个老牌的南方大国面前,白起的进展出乎意料地顺利,先是连下5城,接着轻而易举攻陷都城。楚国的国都,一夜之间变成秦国的南郡,楚王仓皇逃走。

消息传到咸阳,秦昭王大喜过望,封白起为武安君,“以武安民”。
长平之战,千古罪证

秦国剩下的宿敌只有一个:赵国。在战国七雄中,最有可能和秦争夺统一权的,也是赵国。

秦国商鞅变法完成之后,赵国也开始了“胡服骑射”的改革。秦赵两国的势均力敌,从“战国四大名将”就可见一斑:白起战廉颇、王翦对李牧,他们分属秦赵两国,是彼此毕生的劲敌。

公元前262年,白起再度攻打韩国,夺取野王城,切断了韩国的上党和都城的联系。上党郡守冯亭和老百姓商量说:“通往都城的道路切断了,韩国肯定没法管我们。秦军逼近,韩国不能接应,我们不如归附赵国。赵国如果接纳了我们,秦国肯定会攻打赵国。赵国受到武力威胁,必定和韩国结盟。这样一来,就能阻挡秦国了。”

上党的归附,在赵国引起了一场争议。有人预见到了祸害,有人垂涎一郡之地。最后,赵王还是决定接纳上党。

两年后,秦国的报复来了。秦将王龁夺取上党,上党军民纷纷逃往赵国。赵国在长平驻军,接应上党的百姓。这给秦国落下了攻赵的口实。

长平之战是一场两国的生死大战。赵国派出了王牌将军廉颇。在长平,廉颇坚壁清野,三年不出,迫使秦军陷入僵持战。无可奈何的秦国,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反间计就此上演——秦相范雎派人带着千两黄金,进入赵国,“间谍”逢人就说,秦军不怕廉颇,廉颇有什么本事,只会守不会攻,秦军就怕赵奢的儿子赵括。

赵王果然中计,立即把赵括调往前线。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却不懂临阵应变。秦国反间计得逞,立即启用白起为主将,王龁调为副将。同时下令:“任何人敢泄露武安君担任主帅的秘密,斩!”赵括准备好的一套应对王龁的策略,完全落空了。

长平之战以白起的胜利告终。赵括走投无路,被秦军射死,40万士兵投降。白起却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为防降兵暴动,除了派240名年幼的赵国小兵回国报信外,40万人全部坑杀!

赵国震惊,七国震惊。这也成为白起在史书上留下的浓重的一笔,纵然有一生不败的战功,但坑卒40万,成了白起万世难辩的罪证。

君王猜忌,悲剧结局

长平之战过后,是秦国灭赵的最好时机,白起当然希望一劳永逸。但一报还一报,赵国也想到了反间计。

公元前259年,大名鼎鼎的说客苏代,受赵王委托,带上丰厚的礼物入秦,问秦相范雎:“武安君擒杀了赵括吗?”

“是。”

“秦国就要围攻赵都邯郸了吗?”

“是。”

苏代于是说:“灭了赵国,秦国称王,武安君必然位列三公,他为秦国夺取了70多座城池,就是历史上周公、召公的功劳,也不过如此。到时候,您就要屈居其下了。”

苏代接着说:“上党的百姓宁可归附赵国,也不向秦投降,可见天下百姓不愿做秦国的臣民。如果秦国灭了赵国,赵国北方的人会投奔燕国,东边的归入齐国,南面的跑去韩国魏国,秦国能得到的百姓又有多少呢?不如趁着赵国惊恐之际,叫赵国割地求和,别再让武安君建功立业了。”

这段话说到了范雎的心坎上,他果然劝秦昭王和谈。白起大失所望。一年后,等秦昭王再次意欲攻赵时,时机已然错过了:赵国从重创中喘息过来,白起的身体也大不如前。


秦昭王首先派王陵出兵,大败。于是去请白起,白起断然拒绝:“邯郸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何况各国的救兵纷纷开进赵国,他们对秦国的怨恨何止一日两日?长平一战,赵军虽然死了40万,但秦军也折损了一半,我们国内空虚,还要远征别国。赵军以逸待劳,各国援军里应外合,秦军必败。”
昭王不听,强行派兵。不久,第二员大将王龁果然遭遇了赵楚魏三国联军的夹击。白起不免自鸣得意:“不听我的话,如今怎么样啊?”这句话传到昭王的耳朵里,昭王恼羞成怒。那好,你白起上阵吧!国相范雎亲自去请,但白起犟如黄牛,偏不从命。一个将军,既然不能为王所用,就只能为王所弃。


公元前258年,白起被夺官、削爵、降为士兵、迁居他乡。由于病情反复,白起无法远迁。他滞留在咸阳的3个月里,正是秦军节节败退之时。颜面扫地的秦昭王,不想让他继续得意,更不想让他看到自己决策的失败,便勒令他离开。

白起才走,秦昭王就和范雎商量:“白起心怀怨诽,不如处死。”在咸阳城外十里,白起接到了赐死的命令。刚烈的白起拔出剑:“我有什么弥天大罪,何至于这个下场?”良久,他又叹息道:“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国40万人投降,我欺骗了他们,把他们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说罢,他举起了那把鲜血浸染过的战剑,刺向了自己。

白起的悲剧,源于他的性格。昭王明知必败仍强令出征,这已经不是对白起军事能力的考验,而是对他听命与否的检测,白起偏偏看不到这一点,一而再,再而三地抗命。此后秦国的另一位名将王翦就很好地接受了白起的教训,在残暴的秦始皇手下得到善终。

在后人的眼中,白起更多是以“杀神”的形象出现;然而当年,他是秦国真正的“战神”,他的军事才能无人能敌。秦国最终能一统天下,和他征战数十年取得的赫赫战功关系密切——这是历代史学家都不会否认的事实。


(抱歉,论坛贴图总是显示“不要打广告”,实在是不能贴图)
[ 此贴被piscesblue在2009-08-22 01:1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清明

ZxID:172723


等级: 热心会员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9-08-22 0
秦朝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事件
秦朝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货币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消灭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国。为了消除诸侯割据留下的残迹,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的同时,推行了统一货币的重大举措。统一货币,实际就是把秦国原有的货币推广到中国,废除六国诸侯的铸币。据《史记.平准书》记载:

    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由于币制的统一,克服了以往因诸侯割据造成的货币杂乱,大大便利了中国各地的商品交换和经济往来,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赋税征收,促进了经济上统一局面的发展,这是巩固中国政治统一的重要条件;这一盛举开创了中国货币史的新纪元,废除了那些带有原始形态的刀币、布币、蚁鼻钱等诸侯杂币,选择了最先进的货币形式,使中国货币进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由于这种圆形方孔钱容易贯穿,携带方便,磨损率低,从此成为中国封建王朝铜币的主要形式。






【文字】
 
    秦统一六国后,依然沿用战国时的文字,各国文字不统一,形体非常紊乱,不但字体不同,同一个字所采用的声符、形符也都有很大差异。

    “文字异形”给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交流造成严重障碍,于是秦始皇责令丞相李斯负责对文字进行整理,除去和秦国文字出入较大的,制定出新字体作为官方文字。

    李斯不仅是秦代政治家,还是书法家。他对篆书有很深的造诣。为统一文字,李斯作《仓颉篇》,取史籀大篆,创造小篆,并使之成为秦代官方文字。

    由大篆经省改而形成的小篆,字形图画性减少,线条符号性增强,异体字已经很少,偏旁部首的写法和位置基本固定,字形比较简化,而且形体长方,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笔势瘦劲俊逸,体态典雅宽舒,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小篆之后的文字称今文,之前的则是古文。

    李斯确定篆书,秦统一文字结束了战国以来文字异构丛生、形体杂乱的局面。篆书成为官方文字,具有权威的意义,之后历代官方便采用篆书作印章文字。文字的统一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统一,在中华文明史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度量衡
   
    中国向来把计算长短、大小、轻重的器具,统称为度、量、衡。度是计算长短的器具,如尺。量是计算容积的器具,如升、斗。衡是计算重量的器具,如秤。衡有时也指秤杆,而权则指秤锤、秤铊。日常用语有「权衡轻重」,以及「量度」、「衡量」、「度数」、「数量」等,均由上述演化而来。
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以秦国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其它六国的度量衡器。统一后,秦朝的度制以寸、尺、丈、引为单位,以十为进位制度;量制方面以龠、合、升、斗、桶(斛)为单位,也是十进制;衡制方面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至此,度量衡混乱的格局大为改观。

秦统一的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厘米, 1丈 = 231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秦统一的量 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统一的衡 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30360, 1钧 = 7590克 1斤 = 253克 1两 = 15.8克

秦朝统一度量衡时铸造的青铜秤砣



【我的评价】
    秦始皇统一货币与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一样,有重大历史意义。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以及度量衡这一事件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奠定了秦朝中央集权的基础,作为秦始皇进行的物质文化集权---统一货币文字以及度量衡对此后焚书坑儒的思想统一起到了推动作用,促成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不断完善。(这个评价是根据高中学历史的映象和我自己的感受写下的,我不是学历史的,但是很喜欢,所以这个评价可能有那么一点主观)
[ 此贴被清明在2009-08-22 16:1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5
rainlxsh

ZxID:3206502


等级: 素材组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 (灬千ヽ) 亲,这个内容在11楼已经有了哦!请更换别的相关内容吧~发帖辛苦了!感谢支持素材区! (2009-08-21 20:27) —
中国秦末反秦起义军的重要首领:项梁

    项梁(?─前208年),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秦末著名起义军首领之一。楚国贵族的后代,西楚霸王项羽的叔父。在反秦起义的战争中为秦将章邯所败,战死。项梁的父亲项燕是楚国名将,在秦灭楚的战争中自杀,其祖先项氏多人也是楚国将领。早期项梁因杀人,与侄子项羽避仇至吴中。项梁在吴中威信颇高,贤士大夫皆出其下,当地的大事全由他出面主办。项梁利用这种条件暗中招兵买马,训练子弟。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项梁叔侄杀会稽太守殷通响应,任张楚政权上柱国(上柱国,原楚国置,是统领军队的最高将领),渡江西进,屡胜秦军。陈胜死后,项梁听从军师范增之计,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怀王封项梁为武信君。项梁曾率军击败秦将章邯,在雍丘阵斩秦将李由,后因轻敌,在定陶被章邯打败,战死。

    项梁: 亡秦必楚,八千子弟扭转败局

  响应陈胜的诸豪杰 
  大泽乡起义的火种很快引燃了全国各地的干柴。从前209年起的二三年中,关外起义蜂起,秦军的反扑摧毁了陈胜张楚政权,反秦斗争的一面旗帜被毁灭了,但反秦的烈火并没有被扑灭。各路义军互相联络,重新组织,英勇奋起,一直把残暴腐朽的秦王朝送入坟墓。 


    陈胜建政后,曾派部署召平率兵攻取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召平久攻未下,后来风闻陈胜败走陈县,又听说秦军将反扑过来,于是渡过长江,找到新近自为会稽郡守的项梁,假托陈胜的命令,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上卿之爵,相当于相国),下令说: “江东已经平定,请立即率兵向西击秦。”项梁乃与侄儿项羽率八千子弟兵渡江而西,与秦对抗,由此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项梁是楚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县西南)人,年轻时杀了人,与侄儿项羽跑到吴中(今江苏吴县)避仇,秦兵俑当地的贤良士绅都不及项梁,每逢地方上有大徭役及丧事,项梁总为主办,他暗中以所学兵法约束宾客子弟,由此了解了宾客的情况,也显示了自己的才能。他是当时地方上有才能、有影响的人物。 

    吴中所属的会稽郡,辖地约今江苏省和安徽省南部、浙江省大部,治所在今苏州市。在陈胜大泽乡起事约两月之后,会稽郡守殷通就近约见项梁说: “大江以西都反叛了,这是上天亡秦之时。常言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我想要起兵,让你和桓楚为将。”桓楚是吴中的奇士,当时亡命在外。项梁对殷通说: “桓楚逃亡,只有我侄儿项羽知道他的处所。请授命让他召回桓楚。” 殷通答应后,项梁外出对项羽作了一番交代,领其去见郡守。不一会儿,项梁向项羽使眼色说: “动手吧!”项羽突然拔剑而起,斩断了殷通之头。左右随从大惊失色,乱成一团,项羽杀了近百人,满衙门的人都吓得伏在地上不敢起来。项梁自佩郡守的印信,召集过去熟悉的才干人物,说明他要起事反秦的目的,之后调集吴中兵员,并派人征收下属各县之兵,共得精兵八千,安排吴中豪杰担任校尉和司马等职。他于是自任会稽郡守,以项羽为副将,收服和安抚下属各县。 

    从当时的形势看,会稽郡守殷通是要反秦起事,他希望得到项梁和桓楚二人的支持以壮大势力,并希望在反秦斗争中能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项梁其实是认同这种行动的,他以诡诈手段,并借项羽之力斩杀殷通,无非是想独自掌握起义的领导权。项梁是原楚将项燕的小儿子,优越的贵族出身使他自矜自负,不愿与他人分享权力,于是成功地实施了一场以最小的代价取得郡守之职的夺权之变。 

    项梁的郡守职位是抢夺来的,当召平以陈胜名义封他为上柱国,并下令让他渡江西进时,他由此感到了陈王对他的承认和看重,他本来也不准备在会稽困守一生,于是非常高兴地带领八千子弟兵渡江而西,甚至根本没有考虑召平所传命令的真假。项梁的父亲项燕十四年前被秦将王翦逼杀,他与秦国有杀父之仇,陈胜起义就曾打过项燕的旗号,这次项梁渡江西进,也获得了报仇雪恨的机会。 

    项梁出江东,首先团结和联络了一批反秦的政治力量。当时陈胜在陈县败走,生死不明,各路义军各自为战,相互间的联络就显得尤为重要。项梁渡江后听说陈婴已拿下了东阳(今江苏省盱眙县东南),即派人前去联络,相约一同向西进攻。陈婴是东阳县令手下的书吏,相当于秘书之职,为人诚实憨厚。当地的年轻人杀了县令,强立陈婴为首领,追随者达到两万人。陈婴不愿为王,逢项梁前来联络,就对手下人讲: “项梁家世代为将,在楚国有影响,今欲举大事,非他不可。我们倚仗名家大族,必定能灭秦。”于是这支部队就归属项梁统率。项梁渡过淮河后,黥布、蒲将军率义军六七万人,慕名前来投奔。项梁驻军下邳时,还收集了秦嘉部队的战败残军,朱鸡石部亦投于麾下。不久,在丰、沛起事的刘邦率军前来相会,接受项梁的节制,齐国的田荣、司马龙且也一度前来合作攻秦。项梁还接受张良的请求扶立韩国公子韩成为韩王,以抚定韩国故地。在陈胜的张楚政权被秦军摧垮后,项梁凭自己家族的声望和个人影响,及时地团结和联络各路力量,对反秦斗争起了重要的稳定作用。 



    项梁出江东后一个更大的政治行动是重建楚政权。他做会稽守时名义上受陈胜之令出江东,虽有楚王上柱国之名,但始终不知道陈胜的下落。过淮河在下邳驻军时,他听说反秦将军秦嘉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另立景驹为楚王,并要阻挡自己进军,乃对手下军官们讲: “陈王首先起事,作战失利,未知所在。今秦嘉背陈王而立景驹,属大逆不道。”于是向秦嘉发起进攻,并乘胜追至胡陵(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南),击杀秦嘉,收降其残部,景驹在逃跑中死于魏地。项梁对友军秦嘉的攻击不是可以称道的行为,但从中反映了他对张楚政权的拥戴和对陈胜至尊地位的认可。他自认是陈胜任命的上柱国,从个人利害上,他也不愿看到一个与张楚相并列的政权。 

    不久,项梁听说陈胜确实在下城父被人杀害,于是召集各部将领在薛地(今山东腾县南)商议,沛公刘邦也前来参加。年届七十的老人范增提议拥立原楚王的后代为王,项梁欣然同意。当年楚怀王被秦国诱骗扣留,客死秦国,楚人一直怀念着。项梁顺从民愿,从民间寻访到楚怀王的孙子,立为楚怀王,建都盱台(即盱眙),以陈婴为楚上柱国,他自号为武信君。项梁拥立楚怀王,使反秦义军在陈胜之后重新获得了一面能以号召的旗帜,这也是项梁对反秦斗争的一大贡献。 

    项梁出江东,也打过一系列的胜仗,削弱了秦军在关外的力量。他曾派军在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攻城得胜,在亢父与秦军拼杀,与齐军在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的阿城镇)大破秦军,旋派刘邦与项羽攻拔城阳(今山东鄄城县东南),这支部队在濮阳东击败秦军,攻定陶不下后绕道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大破秦军,斩杀李斯之子、秦三川郡守李由,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项梁指挥楚军迂回转战,但其西向击秦的用兵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在强敌面前,看不出丝毫的怯懦和畏缩,也没有通过避战纵敌来谋图小集团利益的过多私念,表现出了比赵燕等河北义军将领更高的思想境界。 

    项梁自东阿赶至定陶,再破秦军,又听说秦将李由被斩杀,因而产生了轻敌骄傲情绪。他派刘邦与项羽率主力进攻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城)时,自己在定陶放松了警惕。秦将章邯得到了补充的兵力,夜间衔枚偷袭定陶楚军,项梁在激战中被杀。



评论:

  项梁是个复杂的人物,很混的开。他的父亲是楚国名将项燕,因此,他是贵族,名将之后。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血统是非常重要的。就因为血统,项梁找已经放羊的楚怀王的孙子来继承王位。另一方面,项梁又有很重的江湖气,干过杀人越货的勾当,逃入吴中。入吴后,又能广泛结交吴中的豪杰。项梁甚至和政府中人都有交往,他被逮捕时,就通过在秦政府中任狱吏的司马欣而逃脱。像项梁这样既根正苗红又有能力,交游广泛的人,在任何时代都会出人头地的。

  因此,陈胜倒下,项梁无疑成为当时最被看好的英雄。各路英雄纷纷投入他的帐下,刘邦、韩信、英市等。能聚集如此多的英雄,可见项梁的号召力。如果项梁不死,成功驾驭这邦英雄和他的侄子项羽,平定天下指天可待。或许正是因为这大好的形势,使项梁渐生骄心,过于轻敌,导致他最终的失败。在乱世中,时时刻刻要保持警醒,危机处处存在。项梁就这样陨落了。



后记:

  项羽感念叔父,搬其柩还乡葬于马陵山之侧,是为项梁墓。民间百姓俗称梁王墓。据明万历年间《宿迁县志》载:“汉梁王墓去治北七十里,在龙泉社(即今龙泉沟)。其间有人发冢而得暴疾,至今人不敢近。”清嘉庆《宿迁县志》载:“按宿迁古无梁王者,窃意项梁死定陶,其时楚方强,无不归葬之理。古人尚质,多以名称,名梁而称梁王,亦偃王驹王之类,疑此项梁墓也。

    项梁墓,位于马陵山东麓龙泉沟南数里公路东旁的南墩上(今属新沂市),墓土墩高五六尺,墓基占地2500平方米。1972年曾发掘,为大砖条石砌墓穴,墓穴内出土文物有宝剑、护心镜、陶罐等。历史上梁王墓曾多次被盗。

    《太平寰宇记》亦称:“蛔蛞在县北七十里。秦置下相,项羽生于此。项梁是秦末农民起义首领,下相人,楚国贵族出身,项燕之子。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他与侄儿项羽,杀秦会稽(今苏州)郡守殷通,在吴起义,有兵八千人。因轻敌,在定陶战死。项羽搬其柩还乡葬于马陵山侧。”现今梁王墓为马陵山风景区一重要旅游景点。 
   
[ 此贴被lxshrain在2009-08-21 20:54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0





燕歌既远。

ZxID:1509727


等级: 内阁元老
  掐死你这个小纤腰!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阿房筑宫
— (天若舞) 你的回复不像是事件,要不要改人物?人物时间段对的话,没那么大分歧。。 (2009-08-22 21:25) —
阿房筑宫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庞大的秦帝国,随后他以举国之力开始了三项巨大的建筑工程:长城、始皇陵与阿房宫。两千多年后,人们仍然感叹于秦长城的雄伟和始皇陵的肃杀,然而阿房宫却因为战火而离开了人们的视野。如此规模庞大的阿房宫竟然没有留下太多记载。
  《史记·秦始皇本纪》曾有明确记载,“(秦始皇)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太多,而先王修建的宫殿太小,因此他就在渭水南岸修筑朝宫。先在上林苑(上林苑是秦汉时期的皇家园林,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皇家园林之一,它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皇家苑囿发展而来,有大片的森林草场和成群的野生动物供王侯贵族们狩猎,同时也有一些离宫式的宫殿建筑。2004年末在阿房宫前殿遗址西1150米处的上林苑1号建筑遗址曾经发现了一座宫殿建筑遗址,就是战国秦上林苑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之一,不过与后来阿房宫的建筑没有关系,是在秦统一以前建成的。中修建前殿阿房宫,阿房宫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可以坐万人,下面可以建五丈的旗亭。在阿房宫四周都修起阁道,从宫殿一直抵达南山,以山巅作为阙,复道越过渭水,一直到达咸阳。秦始皇役使隐宫刑徒(隐宫指受宫刑)七十万余人,分别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
      而在关中修建的宫殿有三百余所,关外的宫殿有四百余所。秦始皇后来更迁徙囚徒四万家到骊邑,五万家到云阳。
      庐生告诉秦始皇要在暗中行走,这样可以躲避恶鬼,并且他所居住的宫殿也不要让人知道,这样可以得到长生不死的药物。于是秦始皇便让咸阳附近的三百里内,宫殿楼阁复道项连,设置帷帐钟鼓。而且每座宫殿中住满宫女,这些宫女不能随意迁徙她们的住处,如果擅自说出自己住处的就要立刻处死。这样,秦朝大臣没有一个知道秦始皇的具体住处,而要处决的事务,都在咸阳宫中进行。
      秦始皇曾经从梁山宫中看到丞相车骑特别多,他对此很不满意。有人偷偷的告诉了丞相,丞相立即减少了自己的车骑。秦始皇得知后发怒说:“肯定是宫中的宦官泄露了我的话。”于是就把身边的宦官全部杀掉了,他这样的残暴,不能不说是致使秦朝早亡的一个原因。

    传说中的阿房宫遗址就是后来人们看到的前殿遗址,资料显示,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1270米、南北426米,台基上面西、北、东三面已有夯筑土墙,墙顶部有瓦的铺设;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建筑南墙。三面墙里面没有发现秦代文化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仅有东汉—北朝时期—宋代乃至近代的少量建筑遗存和墓葬。
    这在古文献中记载颇多,但从考古发掘来看,前殿也只是建成台基,其他工程尚未动工。专家就此推测,阿房宫没有建成
    而项羽究竟有没有焚烧阿房宫呢,这可能只是诗人的一种臆想,。《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项羽是对咸阳采取了烧、杀、抢虏的政策,而没有提到烧阿房宫。《史记·项羽本纪》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这里也只字未提火烧阿房宫。现在看来,因为阿房宫没有建成,连前殿都没有建成,前殿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宫殿建筑,项羽也就没有必要渡过渭河来放火烧一个没有宫殿建筑的夯土台子,所以传说认为项羽烧了阿房宫是错误的。

    而且《三辅黄图》这本汉代的著作里,记载着说:阿房宫又叫做阿城。原来是秦惠王在这里建造宫室,还没有完工就死了。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就选择了这个地方,扩大范围,建筑阿房宫,占地方圆达三百多里,造了许多离宫别馆,跨过了山谷,把一望无际的高山大岭都遮盖起来了,专门供秦始皇车辆通行的道路,从宫室到骊山,就有八十多里长;并且在南山的顶上,建筑了一道巍峨雄伟的阙门,高高矗立在上,似乎和天上飘过的云彩相接;还开了河道,远远地把樊多!哩的水,接引到阿房宫里来,灌进壮阔的池沼中去。仅仅是阿房宫的一处前殿,从东到西有五十步宽,约三十丈(汉朝度量衡制度,很难考实),南北之间则有五十丈深。上面可以坐上万的人,下面建有五丈旗,用最贵重的建材兴建,横梁是用木兰架设,门则用磁石砌成。仅仅一处前殿,就这么瑰丽,正殿和其他宫室的情形,就可想而知。另外还有四通八达的双层高架复道,和那些楼阁连接起来,而且通往咸阳。



阿房宫赋(唐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覆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晌,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掠,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迭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白话译文: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四川山林中的树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殿得以建成。(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几乎遮蔽了天日。从骊山的北面建起,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通到咸阳。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象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差环抱,回廊环绕象钩心,飞檐高耸象斗角。弯弯转转,曲折回环,象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巍巍峨峨,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那长桥卧在水面上(象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象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高高低低的楼阁,幽冥迷离,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高台上传来歌声,使人感到暖意,如同春天一般温暖;大殿里舞袖飘拂,使人感到寒气,仿佛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唱歌,晚上弹琴,成为秦皇的宫人。(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极为动人。(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奇珍,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保存的瑰宝,都是多少年、多少代,从人民手中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中。(从此)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乱丢乱扔,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所想的,也是千万人所想的。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甚至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廊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这)使天下人们口里虽不敢说,但心里却充满了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最后一点科普:阿房这个两个字有三种读音,阿房(āfáng)(ēpáng)(āfáng)而读作阿房(ē páng) 应该是比较普遍和正确的。
[ 此贴被33guan在2009-08-22 17:16重新编辑 ]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啊1.jpg
  • 描述:啊2.jpg
  • 描述:啊3.jpg
  • 描述:啊4.jpg
  • 描述:a111.jpg
  • 描述:a22.jpg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伊星邪

ZxID:828104


等级: 家喻户晓
回望,岁月悠悠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子婴

人物简介



  嬴子婴(?年-前206年),在位47天。性格隐忍软弱。身世不详。胡亥被弑后。赵高迎立子婴继位。当时的情况,秦的领土比统一前更小,所以赵高让子婴不能称皇帝,只称王,是为秦王。子婴即位五天后设计杀死赵高,随即把他的家人全部处死。《史记》指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及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刘邦首先进入关中,到达灞上后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投降。秦朝在子婴投降的一刻正式结束。刘邦没有处死子婴,而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不久,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因无力抗争撤退。项羽入咸阳城后,立刻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秦朝累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秦王子婴(? - 前206年),姓嬴,名子婴。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

ps:子婴不是异人

人物身世

  子婴的身世并无定论。
  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史记》,对子婴其人,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秦二世的侄子”。《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公子婴为秦王。”
  二是“秦始皇之弟”。《李斯列传》:“高 (赵高) 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三是“秦二世的兄长”。这一派认为《秦始皇本纪》的有关章句应该理解为:“立二世之兄、子婴为秦王。”
  从东汉班固一直到近、现代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多采用第一种说法,又指子婴是二世长兄扶苏的儿子。
  亦有论者支持第二说,论点包括:
  子婴的遭遇、才干及影响力并非任何属秦二世同辈或后辈者所能企及。
  《秦始皇本纪》中叙述子婴与“其子二人”谋杀赵高,推断子婴年龄不当为秦始皇孙 (《李斯列传》中所述不同)。

人物生平

  秦始皇死后,二世胡亥即位。二世宠信宦官赵高,诛杀多位旧臣,包括李斯、蒙恬等人。当二世准备加害蒙恬时,子婴曾劝阻二世,但二世不听。
  二世在位三年,被赵高所杀。赵高欲自立为王,但发现群臣并不支持,于是迎立子婴继位。赵高声称民变起后,秦地比统一前更小,故子婴不能称“皇帝”,而只能称“王”。
  子婴即位五天后便定计杀死赵高,并随即把他的家人全部处死。《史记》指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及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
  率领其中一支秦末起义军进入关中的刘邦在到达灞上后派人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物品 (包括玉玺和兵符) 亲自到刘邦的军前投降。子婴共当了46 天秦王。
  秦朝在子婴被项羽杀死后,真正意义的灭亡。刘邦并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
  一个多月后,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的部将曹无伤向项羽称刘邦将以子婴为相而自立为关中王,结果项羽设下了鸿门宴。项羽入咸阳城后,立刻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

历史评价

  根据《史记》所述,贾谊认为嬴子婴是使秦朝完全灭亡的人物。他在一篇论文中认为:只要子婴有“庸主之材”,加上中规中矩的辅佐,秦仍可保守关中地区。司马迁本人在《秦始皇本纪》中亦对贾谊的论文表示赞同。
  东汉史家班固则持不同看法:他认为秦二世死时,秦朝已不可救;子婴虽然无能为力,但杀死赵高的决定已证明他已尽力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应该予以同情和尊重:“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伊星邪:
关于子婴,其实不想多说什么
看完了上面这些内容,对于这个只做了46天国君的倒霉秦三世,只能叹一句
这倒霉的人!
ps:字数好像多了,那个王立群的可以不算正文==+



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四十一)子婴亡国-百家讲坛(200904225)
简介:
  子婴继位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掉了一手遮天的赵高,清除了秦帝国的害群之马。子婴的快速行动,就连一向机警的赵高都没回过神来。可见,子婴果然是一位有魄力的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有魄力的子婴,只做了46天国君,刘邦就打到了咸阳附近,驻军灞上。子婴穿上丧服,拿着皇帝的玉玺和符节,在轵道,就在西安附近,向刘邦投降,秦帝国至此宣告灭亡。秦朝从襄公立国到子婴投降,前后600多年,30多代国君,秦王子婴只做了46天国君。秦王朝就灭亡了,那么有魄力的子婴为什么没有挽救秦王朝呢?是子婴无能吗?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1 20:24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5
天机,打算下辈子才出万里长城么~~o(>_<)o ~~
小小年

ZxID:6831440


等级: 热心会员
我沉默,并不代表我不在乎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秦朝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10年秦二世胡亥即位。他进一步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以“税民深者为明吏”,以“杀人众者为忠臣”。他令农民增交菽粟刍藁,自备粮食,转输至咸阳,供官吏、军队以至于狗马禽兽的需要。他继续修建阿房宫,继续发民远戍。徭役征发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农民的困苦达于极点,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已经到一触即发的地步。在农民酝酿反秦的时候,潜伏着的六国旧贵族残余势力也在俟机进行分裂活动。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年),东郡出现“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刻辞,就是这种分裂活动的征兆。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一队开赴渔阳(今北京密云)的闾左戍卒九百人,遇雨停留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境),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秦法规定“失期当斩”,戍卒们面临着死刑的威胁。于是,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在大泽乡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旗帜。陈胜,即陈涉,阳城(今地有异说,在河南境内)人,雇农出身;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也是农民。他们都是戍卒的屯长。为了发动起义,他们在帛上书写“陈胜王”三字,置鱼腹中,戍卒买鱼得书,传为怪异。吴广又于夜晚在驻地旁丛祠中燃篝火,作狐鸣,发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呼声。接着,陈胜、吴广杀押送他们的秦尉,率领戍卒,用已被赐死的秦公子扶苏和已故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农民反秦。附近农民斩木揭竿纷纷参加起义。起义军分兵东进,主力则向西进攻,连下今豫东、皖北的铚、酂、苦、柘、谯(分别在今安徽宿县,河南永城、鹿邑、柘城,安徽亳县境)诸县。当他们推进到陈(今河南淮阳)的时候,已是一支数万人的声势浩大的队伍了。在起义军的影响下,许多郡县的农民杀掉守令,响应陈胜;特别是在旧楚国境中,数千人为聚者到处可见。一些潜藏民间的六国旧贵族、游士、儒生,也都乘机来归,凭借旧日的地位,在农民军中发挥影响。游士张耳、陈馀甚至劝陈胜派人“立六国后”,被陈胜断然拒绝。陈胜自立为“张楚王”,分兵三路攻秦:吴广为“假王”,西击荥阳;武臣北进赵地;魏人周市攻魏地。吴广军在荥阳被阻,陈胜加派周文西击秦。周文军很快发展到车千乘,卒数十万人,进抵关中的戏(今陕西临潼境),逼近咸阳。秦二世慌忙发修骊山陵墓的刑徒为兵,以少府章邯率兵应战,打败周文军。武臣占领了旧赵都城邯郸后,在张耳、陈馀怂恿下自立为赵王,陈胜勉强予以承认。武臣抗命不救周文,却派韩广略取燕地。韩广在燕地贵族的怂恿下,也自立为燕王。周市进到旧魏南部和旧齐境内。旧齐贵族田儋自立为齐王,反击周市。周市在魏地立旧魏贵族魏咎为魏王,自为魏丞相,并派人到陈胜那里迎接魏咎。旧贵族的势力很活跃,涣散了农民起义队伍。陈胜缺乏经验,决心不够,眼看着分裂局面的形成。陈胜周围也出现了不团结的现象。
秦将章邯军连败周文,周文自杀。章邯又东逼荥阳,吴广部将田臧杀吴广,迎击章邯,一战败死。章邯进到陈,陈胜败退到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被叛徒庄贾杀死,陈县失守。陈胜部将吕臣率领一支“苍头军”英勇接战,收复陈县,处决了庄贾。陈胜作为反秦的先驱者,领导起义只有半年就失败了,但是反秦的浪潮却被他激起,继续不断地冲击秦的统治(见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具体脉络:
1、大泽乡揭竿而起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到渔阳(今北京密云)戍守途中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微宿县西京坡乡刘村集)鱼腹丹书、篝火狐鸣,激怒将尉,杀尉起义。揭开了中国农民战争的序幕。
2、张楚政权
建立张楚政权,深入人民。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上有张楚的年号。
反秦力量的空前汇合。
分兵出击,三路攻秦:吴广攻荥阳,宋留攻南阳的武关,周文进攻关中。势力向各地发展,邓宗攻寿春(安徽寿县),武臣、张耳、陈余攻赵,召平攻广陵(今江苏扬州),秦陷入了农民起义的汪洋大海中。
周文部队一直打到戏(陕西临潼东)。
3、起义受挫折
章邯反攻,周文渑地自刎,田缄杀吴广,魏、赵等国军耿违命不听调遣。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十二月,陈胜退守下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城父集)被车夫庄贾杀死。
个人想法:陈胜,吴广起义是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历史书上常说,农民军打击了地主阶级,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农民武装反抗封建统治的革命道路。我觉得这样的说法很官话,陈胜很懂得为自己造势,假借上天的指示“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利用人们对这种命中注定的东西进行起义,让别人居于其后,并仅仅跟随。可惜后来他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起义军,没有获得最后的胜利。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0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月咏阿夜

ZxID:8327283


等级: 热心会员
哀莫大于星矢,被作者怎么折磨都不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轮到我只能写写坏人了 我就说说嬴胡亥吧

这个家伙一看就是坏人哇
我们先数数他这一辈子


  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时间前209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太子扶苏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时,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害哥哥扶苏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胡亥年表
  公元前230年,胡亥出生。
  公元前210年,赵高、李斯假传遗诏,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
  公元前208年,赵高诬陷李斯谋反,被处以极刑。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7年,赵高指使人杀秦二世胡亥于咸阳。

怎么看都是一个可怜人 但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他和赵高狼狈为奸才坐上了帝位


【登上皇位】
  有赵高才有帝位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的,秦始皇也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而且秦始皇还是很喜欢他的。为了增长他的治国经验,派他到北面的边境上和蒙恬一块戍守。
  而胡亥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是出名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帝王儿子的风度。有一次,秦始皇设宴招待群臣,让儿子们也参加。胡亥也遵命赴宴,但他不愿和大臣们循规蹈矩地在父亲面前喝酒,早早吃饱了便借故退席了。在殿门外整齐地排列着群臣的鞋子,因为按照当时秦的规定,大臣进入宫殿时必须将鞋子脱下放在殿门外。参加酒宴的群臣的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这却成了胡亥胡闹的道具。他借着酒劲,边走边随意地将群臣的鞋子踢得横七竖八。人的言行是一致的,后来胡亥做皇帝治理天下,结果就像他原来踢鞋一样把国家"踢"得乱七八糟,最后乱得连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了。
  胡亥的公子哥的形象加上赵高的教唆,使他在邪路上渐渐地越走越远。赵高本是宫中的一个太监,但他也有一些才干,如精通刑法,不但身高力气大,字也写得很好,深得秦始皇的宠信,一直提拔他做了车府令,负责皇帝的车马仪仗。为了巴结胡亥,赵高经常教胡亥书法和如何断案,加上赵高的三寸不烂之舌,将胡亥牢牢地控制住,一切听他指挥,这是以后赵高鼓动胡亥篡位的基础。
  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时,胡亥也随行,当时他二十来岁,仍是个公子哥。秦始皇病死后,受到赵高的蛊惑,和赵高、李斯一起改了秦始皇立长子扶苏继承帝位的遗诏,自己登上了本不属于他的帝位,结果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赵高的阴谋之所以得逞,李斯的作用不容忽视。赵高深知李斯的地位对他立胡亥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胁迫李斯。
  赵高对李斯说了他的打算,李斯却一口回绝。
  赵高不慌不忙地说:"李丞相,您最好好好考虑一下,在朝中,您的功劳能和蒙恬相比吗?您的威望、您的计谋能和蒙恬相比吗?况且,扶苏对您的信任也没有对蒙恬的深,假如扶苏即位,那丞相的职位肯定就是蒙恬的了,哪还会有您的地方。丢掉丞相倒是小事,身首异处也不是没有可能。您还是好好想想吧,命运就掌握在您自己的手里。"
  李斯权衡利弊,终于和赵高走上了同一条不归之路。

然后再皇室和兄弟厮杀那是宫斗不可缺的
于是
【残害兄弟姐妹和忠臣】
  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扶苏和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更是对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于怀,怨恨不已,所以对扶苏赐剑自刎。蒙恬对扶苏的行为不进行劝说,实为对皇帝不忠,也令自尽。
  扶苏听了诏书,流着泪想要自刎,蒙恬毕竟比他有些经验,劝他向皇上申诉,如果属实再自刎也不晚,但扶苏却说:"父皇让我死,还有什么可申诉的呢?"说完含泪自尽。而蒙恬却据理力争,不肯自裁,使者见他不听从诏命,就将他投入阳周(现在陕西子长北)的监狱里。
  做皇帝后,对其他众多的兄弟姐妹更是残忍有加,毫无人性。
  胡亥屠杀自己兄弟最残忍的是在咸阳市(市即古代城市中的商业区)将十二个兄弟处死。另一次在杜邮(现在陕西咸阳东)又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碾死,刑场惨不忍睹。将闾等三人也是胡亥的兄弟,最终也被逼自尽。他们三个人比其他兄弟都沉稳,胡亥找不出什么罪名陷害,就关在了宫内。等其他许多的兄弟被杀后,赵高派人逼他们自尽,将闾他们对来人说:"宫廷中的礼节,我们没有任何过错。朝廷规定的礼制,我们也没有违背,听命应对,我们更没有一点过失,为什么说我们不是国家忠臣,却要我们自裁?"来人答道:"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被定罪处死,我只是奉命行事。"将闾三人相对而泣,最后引剑自刎。
  在胡亥的众兄弟当中,死得名声好一点的是公子高。他眼看着兄弟姐妹们一个接一个被胡亥迫害致死,知道自己也难逃厄运。但逃走又会连累家人,于是下决心用自己的一死来保全家人的安全。他上书给胡亥,说愿意在骊山为父亲殉葬。胡亥很高兴,又赐给他十万钱。
  除了兄弟姐妹,胡亥对其他不听话的文武大臣也不放过。首先迫害的是蒙恬兄弟俩,开始胡亥想继续用他们兄弟俩,但赵高害怕他们对自己构成威胁,就向胡亥造谣说,秦始皇原来曾想立胡亥做太子,但蒙恬的兄弟蒙毅极力阻止,秦始皇这才打消了立他做太子的念头。胡亥却信以为真,不但没有释放蒙恬,还将蒙毅也囚禁在代郡(现在河北省蔚县东北)的监狱中。后来,胡亥派使者逼蒙毅自尽,然后又派人到阳周的监狱中逼蒙恬自杀,蒙恬开始不肯,声辩说要见胡亥,请他收回诏命,使者不许,蒙恬见生还无望,只得服毒自尽。
  对其他的大臣,胡亥在赵高的唆使下,也大开杀戒。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为免遭羞辱而死,选择了自尽。在杀死大臣的同时,赵高将自己的亲信一个个安插进去,他的兄弟赵成做了中车府令,他的女婿做了都城咸阳的县令,都是要职,其他朝中的要职也遍布赵高的党羽。胡亥只知道自己享乐,对赵高的这些阴谋动作毫无防备,最终死在了赵高之手。
  杀了许多朝中的大臣,赵高还不满足,又寻找机会唆使胡亥对地方官吏也下毒手。在胡亥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年初,胡亥效法自己的父亲秦始皇,也巡游天下。南到会稽(现在的苏州),北到碣石(现在河北昌黎北),最后从辽东(现在辽宁的辽阳)返回咸阳。在巡游途中,赵高阴险地对胡亥说:"陛下这次巡游天下,应该趁机树立自己的威信,把那些不听从的官吏诛杀,这样您才能有至高无上的威信。"胡亥不问青红皂白,就连连下令诛杀异己,结果弄得大臣们惶恐不安。赵高实际上把年轻无为的胡亥当成了扩张自己权势的工具。
  对于李斯这个原来的盟友,赵高也没有放过,借胡亥之手除掉了这个对手。赵高设计使胡亥对李斯不满,然后又找机会向胡亥诬陷了李斯三个罪名:一是李斯原来参与了拥立胡亥即位,但后来总抱怨自己不受重用,想和胡亥分土做王。二是李斯的儿子李由做三川郡守,而陈胜作乱经过三川郡时,李由却不积极镇压,因为他和陈胜是邻县的同乡。听说李斯和陈胜他们也通过讯息。三是李斯作为丞相,权利过大,超过了皇帝,但还不满足,似乎有异心。
  胡亥听了赵高的话,想抓李斯,但又没有真凭实据,就先派人监视李斯。李斯听到消息,就上书揭发赵高的劣迹。胡亥却不肯相信,反而将书信给赵高看。赵高知道和李斯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就进一步地罗织罪名诬陷李斯。胡亥将李斯抓捕,交给赵高负责审理。赵高自然不肯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对李斯用尽了酷刑,逼李斯认罪。李斯无法忍受酷刑折磨,只得屈打成招。赵高拿着李斯的供词上报胡亥,最后,李斯在公元前208年,即胡亥即位的第二年,被处以极刑:先是黑京面(即在脸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腰斩断),最后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酱),这在当时是最为残忍的一种处死方式,叫做"具五刑",即用五种刑罚处死。李斯的一家也同时被杀。赵高后来也为自己的残忍付出了代价:两年后被秦王子婴诛杀。

如果他当个明君就不去说他了
可惜他怎么看都是一个昏君。。。
==|||
【苛政超过其父】
  胡亥坐上帝王宝座之后,一心想享乐一生,有一次他对赵高说:"人这一生就像飞奔的马过墙的缝隙一样快,做了皇帝,我想尽心享乐,爱卿你看呢?"这正合赵高心意,从此讨好胡亥享乐,自己更大胆地专权。
  有了赵高的支持胡亥还不放心,又向李斯询问如何才能长久地享乐下去。他对李斯说:"我听韩非说过,尧治理天下的时候,房子是茅草做的,饭是野菜做的汤,冬天裹鹿皮御寒,夏天就穿麻衣。到了大禹治水时,奔波东西,劳累得以致大腿掉肉,小腿脱毛,最后客死异乡。做帝王如果都是这样,难道是他们的初衷吗?贫寒的生活大概是那些穷酸的书生们提倡的吧,不是帝王这些贤者所希望的。既然有了天下,那就要拿天下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叫富有天下嘛!自己没有一点好处,怎么能有心思治理好天下呢?我就是想这样永远享乐天下,爱卿你看有什么良策?"
  李斯惟恐胡亥听从赵高的话,自己失宠,于是写了一篇文章《行督责之术》,向胡亥献出了独断专权、酷法治民的治国方法。即用督察与治罪的方式来巩固中央集权,镇压百姓的反抗与违法。李斯的策略代表了他的法律观念,后来秦朝的灭亡宣告这种法家思想的历史性破产。
  有了李斯的主意,胡亥便肆意放纵自己的欲望。他继续大量征发全国的农夫修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地,调发五万士卒来京城咸阳守卫,同时让各地向咸阳供给粮草,而且禁止运粮草的人在路上吃咸阳周围三百里以内的粮食,必须自己带粮食。除了常年的无偿劳役外,农民的赋税负担也日益加重,最终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有了第一个,其他起义相继在各地爆发,被秦国灭掉的六国后裔们又重新打出六国的旗号反秦,各地称王割据的不计其数,陈胜的属将之一周文领兵十万直奔函谷关而来,秦的末日终于到了。
  但二世胡亥根本不相信,只喜欢听天下太平的好话。在一次讨论是不是发兵平定起义时,胡亥竟然不同意有"反叛"的事,发兵当然也就没什么必要了。叔孙通了解胡亥,便说:"他们说的天下反叛根本就不对,先皇早已经拆毁了城墙,熔铸了天下兵器,有您明主坐堂,有严明法令行于天下,国家安定,人民富足,谁还会造反呢?现在陈胜这些人只不过是几个盗贼而已,地方官正在积极追捕,请陛下尽管放心就是了。"
  胡亥听了,满心欢喜,直夸叔孙通说得好,然后他又问其他人,有的说陈胜是"盗贼",有的则说是"造反"。说"盗贼"的没有事,说"造反"的就治罪,因为说"造反"等于说天下大乱。治罪的罪名是"非所宜言"罪,就是说了不应该说的话,这种罪名是一种典型的封建专制刑法,秦朝后来虽然灭亡了,但后来的很多朝代都继续沿用了这种罪名来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坏人总是要有报应的~~~~

【二世之死】
  赵高为了达到自己彻底专权的目的,对胡亥说了一大通很有"道理"的话,大意就是说胡亥年轻,经验不足,而且皇帝也应该少和大臣们见面,以免在大臣们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如果能居住深宫中听取赵高他们的汇报,有他们这些"栋梁之才"来辅佐,那国家会治理得更好。胡亥一听有道理,而且他也愿意呆在后宫中享乐,从此,朝中大小政事都由赵高一人来独断专行。
  赵高虽然大权在握,但他也害怕大臣们联合起来反对他,为了试验大臣对他的真实态度,赵高精心策划了一起在此后历史上遗臭万年的政治事件:指鹿为马。
  在公元前207年,即二世三年,在一次朝会上,赵高弄来一只鹿作为礼物献给胡亥,对胡亥说这是一匹好马。胡亥听了不禁笑出了声:"丞相怎么开这样的玩笑,这明明是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仍然坚持说是马,胡亥便问在场的大臣们。大臣们因为害怕赵高的权势,又不知道赵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很多人便随声附和着说是鹿。其他人有的说是鹿,有的装聋作哑。事后,赵高便根据大臣们的不同说法区别对待:说是鹿的人一律找借口杀死,说马的人则被当成自己一派的人。
  这件事过去后,赵高没事了,胡亥却有事了:他以为自己得了迷惑病。于是叫来太卜掐算,太卜却瞎说是因为他祭祀时斋戒不好引起的。胡亥便到上林苑里重新斋戒,开始还能坚持,后来又享乐开了。后来,胡亥将误入苑中的人当场射死,赵高知道后又借题发挥,先是让他的女婿阎乐上奏说,不知谁杀了人,将尸首扔到了苑中。然后赵高又装模做样地对胡亥说,皇帝因为是天子,所以射死了无罪的人要受上帝惩罚,也就是天子的老子的惩罚,同时鬼神会奉命降灾的。胡亥很害怕,赵高趁机叫他到别处的行宫去暂时躲一躲,胡亥很听话地就走了,赵高在朝中俨然皇帝一般。
  胡亥此时并不了解天下的真实情况,等到陈胜的军队逼近了都城咸阳,他这才着了急,听从了章邯的建议,让他率领释放的骊山刑徒出战迎敌。这些刑徒常年从事体力劳动,身体强壮,刚刚被释放,士气很高,在勇将章邯的率领下,初期打了很多胜仗,战胜了陈胜和项梁的部队,但后来,项羽破釜沉舟与章邯决战,使章邯作战失利,章邯向胡亥求救兵增援,又被赵高猜疑拒绝发兵。走投无路的章邯最终投降了项羽。章邯一走,秦的军队便不堪一击,秦朝江山危在旦夕。
  到这时,胡亥才猛然醒悟过来,原来赵高说的天下太平竟是谎言,现在天下已经乱得要亡国了,胡亥言谈之中对赵高很是不满。原来就有篡位之心的赵高干脆先动手了。
  赵高的女婿阎乐领着上千人,假称抓捕盗贼,直闯胡亥的行宫,最后胡亥抽剑自刎,死在最宠信的奸臣赵高之手。
  胡亥死时只有二十三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后来以黔首(即百姓,因为秦朝崇尚穿黑衣)的礼节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现在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秦二世胡亥和秦始皇嬴政一样没有后来皇帝的谥号和庙号,这是因为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禁止臣下对君主议论评价,到了汉朝,随着治国思想由法家变成儒家,谥号和庙号也就出现了。

我的评价都在文里了
其实还有人也评价他的

贾谊《过秦论》曰:“始皇既没,胡亥极愚,郦山未毕,复作阿房,以遂前策①。云“凡所为贵有天下者,肆意极欲,大臣至欲罢先君所为”。诛斯、去疾,任用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②。不威不伐恶③,不笃不虚亡④。距之不得留,残虐以促期⑤,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
  注:①遂:实现。②畜鸣:象牲畜一样鸣叫。意思就是说出话来象牲畜。③威:威势,这里是逞威、暴虐的意思。④笃:重。这里指罪恶重。⑤促:缩减,缩短 。
  翻译:秦始皇死后,胡亥极其愚蠢,郦山工程还没有完成,又重新营造阿房宫,以实现先王的计划。还说什么“对于据有天下的人来说,以为最可贵的,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臣们竟然要废弃先君想干的事情”,杀了李斯、冯去疾,任用赵高。二世的这个话叫人多么痛心啊!他长着人的脑袋,却发出牲畜一样的叫声。如果他不逞淫威,人们就不会讨伐他的罪恶;如果他的罪恶不深重,就不至于国灭身亡。直到帝位保不住了,残酷暴虐又加速了他的灭亡,虽然占据着地形有利的国度,还是不能长存。

这么就是一个秦朝大坏人的典型了哇~~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3 条评分 派派币 +50
林默涵

ZxID:8313232


等级: 热心会员
拯救世界还是毁灭世界捏?~~~~!!!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 (灬千ヽ) 已修改。感谢支持素材区。 (2009-08-21 20:16) —
秦朝名将 赵佗 第一个在越南称皇帝的中国人!


赵佗是秦朝著名将领,华夏族(汉族先民),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公元前207年[1]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帝”。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
姓名: 赵佗
  庙号: --
  谥号: 武王
  陵墓: --
  政权: 南越国
  在世: 前257年—前137年
  在位: 前207年—前137年

生平
平定岭南

  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人中国统一的版图。
  赵佗,河北省正定(真定)县人。19岁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公元前219年,被封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50万大军征战岭南。公元前204年,创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公元前195年,汉高祖正式分封他为南越王。吕后时期,汉越矛盾激化,吕后发兵南下攻打南越。他发兵抵抗,并反攻到湖南一带。最后,即位称帝,号为“武帝”。他重视传入中原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并融合越地社会,使岭南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下历史伟业,成为一代伟人。从任嚣、赵佗开始,岭南有了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堡和文字,发展冶铁业,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历史上许多赞颂赵佗的诗篇,表明了人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任嚣所说的“番禺负山险阻”主要是指横卧在江西、湖南和广东、广西边境的五岭。所谓五岭,就是江西大庾县与广东南雄县联界的大庾岭,湖南郴州与广东交界的骑田岭,湖南蓝山县与广东西北交界的都庞岭,湘桂交界的萌渚岭,广西兴安县和湖南交界的越城岭。
  “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倚山临海(古代珠江河面宽阔,称为海)是广州的山川地势。北控五岭,近扼三江;是广州的攻防要势。赵佗洞悉广州防御要领,为了防止北方战乱南延,加强对岭南的控制,严封五岭的四关——横浦关、诓浦关、阳山关、湟溪关;断绝4条新道——江西入广东南雄一路,湖南入广东连州一路,湖南入广西贺县一路和湖南入广西静江一路;构筑了捍卫番禺的三道防线:乐昌一仁化一南雄防线,英德一清远防线,石门要塞防线。北兵要逾五岭攻南越,不破这三道防线,是到不了番禹的。
  公元前208年,赵佗封关、绝道;3年后,于公元前205年兼并桂林、象郡,从而统一了岭南地区;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这是岭南第一个都城。
  南越国的疆域与秦设三郡辖区相当,北、东、西三面分别与长沙、闽越、夜郎三国交界,东及南面濒临南海,“东西万余里”的广大地域。大体上东接泉州,北以五岭与江西、湖南交界,西北至广西西北部的南北盘江(红水河上段),西南到今越南的中北部地区。
  如何对南越国的广大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是摆在赵佗面前的关键问题,这方面,赵佗是有独创性和取得成功的。
  在政治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仿效汉朝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并实施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确保政治上的有效控制和实际统治。
  在军事上,设立将军、左将军和校尉制度,又分为步兵、舟步和骑兵,对号称“带甲百万有余”的军队实行有效指挥和控制。
  在经济上,推广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改变以前的“刀耕火种”和“火耕水耨”耕作方法,大量发展水稻、水果和畜牧业、渔业、制陶业、纺织业、造船业,并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外贸,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在文化上,首先是汉文字的使用,《粤记》说“广东之文始尉佗”,出土文物发现不少汉字。百越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越舞和汉式舞。还有编钟、铜乐器和各式饰画、壁画等。
  在民族政策上,赵佗实行“和辑百越” 的政策,提倡汉越通婚,尊重越人风俗,促进融合和社会和睦发展。
  从大量的文字记载和出土文物说明,南越国是岭南文明的奠基时期,赵佗创建南越国使岭南社会经济实现飞跃式的跨越发展,使岭南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的分散的部落统治,一跃跨入封建社会的有序发展,为今后的历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越国自公元前204年建立至公元前111年汉平南越,历五代,共93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佗一起率领大军经过四年努力,于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
  秦始皇接着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故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令。赵佗到龙川(今龙川县佗城镇)上任后,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并上书秦始皇要求从中原迁居50万的居民至南越,加强汉越的民族融合。

南称越王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由于他的暴政激起了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接着就是刘邦和项羽的“楚汉相争”,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来,向他阐述了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并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
  不久,任嚣病亡,赵佗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秦朝灭亡后,前203年[2],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南越国的疆土,北至南岭(今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带),西至夜郎(今广西,云南的大部),南至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东至闽越(今福建南部)。都城在番禺,今广州市。

臣服汉朝

  经过多年征战,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并平定了中原包括项羽在内的其余军事势力。而此时的中原,已经兵乱多年,百姓生活劳顿困苦,所以刘邦决定不用军事剿灭的方式来对付南越国。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此后,南越国和汉朝互派使者,互相通市,刘邦成功的通过和平的方式,使得赵佗归顺,没有成为汉朝南边的敌对势力。
  南越称帝
  汉高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临朝,开始和赵佗交恶。她发布了和南越交界的地区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赵佗觉得吕后可能会通过长沙国(汉朝的另一个藩属国,位于南越国北部,现湖南省境内)来吞并他,于是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长沙国,并在打败长沙国的边境数县后撤回。
  吕后随即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前去攻打赵佗,但由于中原的士兵不适应南越一带炎热和潮湿的气候,纷纷得病,连南岭都没有越过。一年后,吕后死去,汉朝的军队停止了进攻。
  这时的赵佗凭借着他的军队扬威于南越一带,并通过财物贿赂的方式,使得闽越、西瓯和骆越都纷纷归属南越,领地范围扩张至顶峰。赵佗也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对立起来。
[ 此贴被linzi_123在2009-08-21 17:40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0
oh~鼻血!~

                                   噗!暗爽~~
qianyuniao

ZxID:4735917


等级: 文学大师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说说秦始皇的母亲(转) 
  她很委屈,真的很委屈,绝代的姿容,不俗的谈吐,历史上,人们叫她“赵姬”,但她不姓赵,也不是赵国人,她给我的名字是“殃姬”,我同样知道这不是她真正的名字,她把自己换作“殃”,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我愿我能把她的绝色用丹青描绘,但可惜我没有很好的技巧,我以人格发誓,她真的是个大美人,真正的绝色。
  
   现在,我就来说说她的故事。
  
   她是秦国人,小农家的女儿,有时还会为父母送饭菜而下田。
  
   那一日,异人作为王储巡视国境的时候,遇到了她,便把她带回了都城,她娴静有礼,也不恃宠而骄,朝野对她甚是赞誉。但也有人窥隅她的美色,经常调戏,她敢怒不敢言,但倒底没让人得逞。
  
   异人作为人质去赵国邯郸的时候,带了她去。可怜的她啊!因为绝色,受到太多人窥隅。最有名的就是吕不韦了。
  
   在驿馆的时候,吕不韦看中了她,便开始跟异人热络,后人说的“奇货可居”,可惜都是一场梦,哪里是吕不韦看好了异人与他结交。
  
   因为吕不韦的周旋,他们的日子过得不算不好,但她多次正面的拒绝吕不韦,终于在某一天爆发。
  
   吕不韦把异人支开,把她强行抢去了自己的府第,此时她已怀有异人的骨肉,为了抱住孩子,她硬是吞下了苦果。异人得知后气愤不已,奈何质子身份,一无是处。
  
   终于,异人抓住了时机,在觐见赵王时,提出看中了吕不韦家的某姬妾,赵王想异人耽于淫欲玩乐,也乐见其成,下旨吕不韦把她放了回去,吕不韦哪里甘心,但碍于赵王情面,不得不还。
  
   她回去异人身边后,夫妇二人抱头痛哭,伤心自不必说,其子嬴政八月降生,流言果然四散,吕不韦就是流言的缔造者,同时他也真的不确定孩子的身份。
  
   孩子出生,吕不韦为独占她,百般折腾下,异人只独自回国,可怜的她啊!异人叮嘱,夫人善自珍重,好好抚养孩儿,等大仇得报,接你回国。
  
   她为了孩子,忍辱偷生,她拒绝了受吕不韦“庇佑”的要求后,谁想,孤儿寡母在这虎狼出没的地方,不得安宁。得不到吕不韦做后台,他们居住的地方,竟成了变相的官妓营,一个个上门来欺辱她,她多次寻死,但为了孩子不得不存活,嬴政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眼看着母亲受辱不得反抗,心下升起了狂怒的复仇之火。当然,也正因为母子二人一个荒淫无度,一个所出不明,所以也避免了杀身之祸。
  
   她的名声就这样在赵国败坏,说她淫荡,日日笙歌,夜夜歌舞,传至秦国,异人捶胸顿足,悲愤难忍却也无可奈何。
  
   终于,他们熬到了回秦国的一天。
  
   谁想,当时的秦王在听说她的美貌后,也想一亲芳泽,偏地的野狼啊!在一次诱骗后,秦王终于得逞,她已无泪。
  
   异人胸中悲愤,终于设计毒杀了当时的秦王。
  
   异人称帝后,她终于有了些太平的日子,但坊间对于嬴政的身世及她的传言令她如坐针毡。
  
   吕不韦做了丞相后,因为担心以前在赵国的事情,暗中布置。
  
   嬴政即位后,吕不韦引了嫪毐进宫监视他们母子,长期的监视中,嫪毐同情她,敬重她,反而对吕不韦阳奉阴违起来。后来,吕不韦捏造了嫪毐不是阉人,她身怀有孕的事,嬴政无奈大闹后宫,嫪毐为表清白,暗自自断男根,公众示人,保全了她的名节。吕不韦无话可说,但他私招门人,编纂了大量不实文字,到处流传,引得坊间流言大作,无论一文不识的白丁还是饱读诗书的学子,个个批判她个个说嬴政。
  
   这就是“焚书坑儒”的真正原因。
  
   她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受尽了侮辱,受尽了人世沧桑,有个知己嫪毐也因她而名声破败,有个儿子也因她而被历史谴责。她叫自己“殃姬”,实在是可悲可叹。
  
  
  -----
  
  PS:秦始皇遗传了她母亲的美貌,也长得异常俊美,也雄图大略,很多的壮举,可惜为了一个出处,为了母亲,做下了这么大的惨案,可惜了一代天骄。真是时势造人啊!
  
  她的美貌从来不是她的错,女人在历史中,果然一直都是弱者,但愿现今的女性有能力保护自己,自尊自强,但愿俗世中的男子,多些人性,多些悲悯。
  
  这就是她这个故事最切实的意义了。
[ 此贴被qianyuniao在2009-08-21 15:4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5
sodu123

ZxID:2352366


等级: 热心会员
表75偶。。偶滴组织很强大。哇嘎嘎·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张耳
— (天若舞) 已修改,O(∩_∩)O谢谢支持素材区 (2009-08-22 21:32) —


          张耳
(?-前201年)、陈余(?-前205年)
  张耳魏国大梁人,年轻时当过魏国公子毋(无)忌的食客,后不知因何故逃亡到外黄那个地方。当时外黄有一个富人的女儿,因嫌自己的丈夫无能而出逃,寄住在她父亲朋友的家里。她父亲的朋友知道张耳是一个人才,便劝那富人的女儿嫁给张耳。于是那富人的女儿便与她原来的丈夫离异,改嫁张耳。凭着妻子娘家的财富,张耳当了外黄令。
  陈余也是魏国大梁人,修习儒术,因有素养也娶了个富人的女儿为妻。陈余象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尊敬张耳,两人便结为刎颈之交。
  秦灭魏国后,知道张、陈二人是魏国的名士,便出一千金通缉张耳,出五百金通缉陈余。张、陈便隐姓埋名到陈地,为别人看管门户,聊度时日。两人相约:“天下早晚必然大乱,只有大乱我们才有出头之日。大乱之前,我们只能忍耐再忍耐。”有一次,陈余因犯过失被里吏鞭打,陈余不甘受辱,愤然欲起。张耳见状,急忙踩住陈余的脚,并用眼暗示他老实受刑。官吏离开后,张耳把陈余带到无人的树下责怪他说:“难道你忘记我们郑重的誓言?今天最多不过受小吏的鞭打而已,这么一点耻辱都忍受不了,你还有什么指望呢?”
  后来陈胜、吴广起事,张、陈两人便去投靠起义军。有人提议陈胜自立为王,陈胜便去征求张、陈两人的意见。张耳、陈余却建议陈胜不要急于称王,因为这样只会过早地显示自己的野心。同时他们还建议,应该扶植原六国的后人称王,共同起事对抗暴秦,当消灭了秦后,再招揽人心,逐步实现称帝的宏愿。但陈胜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还是在陈地自立为王。 之后陈余再建议派出一支军队北略赵地,招揽当地的豪杰。这次陈胜同意了,派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出兵三千北略赵地。  武臣在赵地招揽了大批的人才,而且不动一兵一卒而取得了几十座城。张、陈二便怂恿武臣自立为赵王,武臣从之。任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

      陈胜知道武臣称王后,本想杀了武臣的家眷以泄愤。但经劝谏后,派使者恭贺武臣并要求武臣出兵西进,共同进军咸阳。却遭到了张耳、陈余的反对:“大王现在在赵称王,本来就不是陈胜的原意,如果陈胜灭了秦后必然会加兵于赵。不如现在北攻燕、代,南收河内。这样赵国南边据守黄河,北边有燕、代为后盾,就算以后陈胜灭了秦也不敢轻易地对我们动兵。”武臣再次采纳张、陈二人的建议,派韩广攻燕,李良取常山。
  但韩广、李良先后叛变。李良反攻邯郸,杀武臣、邵骚。张耳、陈余拥立原赵国后裔为赵王,据守信都。李良追击陈余,但被陈余打败。李良投奔秦将章邯。  章邯进军邯郸城,张耳与赵王歇败走巨鹿,被王离包围。陈余领兵收复常山,屯兵数万于巨鹿北面。巨鹿城内粮草将绝,张耳多次派人向陈余求救,但陈余认为自己兵力不足,打不过秦军,所以不敢出兵。张耳大怒,派人责怪陈余不守信义。陈余才肯出兵五千让使者带领去解巨鹿之围,但结果全军覆没。
  各路起义军知道赵被秦军包围,都派兵前来解围,但又惧怕秦军的强大。所以都驻兵在陈余军的附近,不敢出战。后来项羽出兵打败章邯,各路人马才出兵攻打王离,解了巨鹿之围(巨鹿之战)。
  张耳再次见陈余时,责怪他背信弃义。陈余一气之下将帅印交出,张耳本来想推却不受,但有人在陈余如厕的时候对张耳说:“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这样张耳便拿下了帅印接管了陈余的军马。陈余如厕回来,见张耳毫不推让就收下自己的帅印,便带着数百名亲信离开了赵,过着渔猎的生活。从此张、陈俩人决裂。
  张耳跟随项羽入关,后项羽分封诸侯,分开了赵,封原来的赵王歇为代王,张耳封为常山王。但由于项羽怪责陈余不随自己入关,所以只给陈余三个小县的封地。陈余认为自己和张耳有一样功劳,但得到的封赏却大不相同,所以十分气怒。于是便联合对项羽不满的齐王田荣,攻打常山王——张耳。张耳败走,投奔刘邦。刘邦厚待之。  陈余取得了赵地,把在代的王歇迎接回赵地,做回赵王。自己从旁辅助。
  楚、汉相争,刘邦想联合赵攻楚。陈余要求刘邦把张耳杀了,才肯出兵。于是刘邦找了一个和张耳长得很像的人杀了(不知哪个倒霉蛋?),把人头送到赵。陈余才出兵攻楚。彭城之战汉军被楚军击败,陈余才知道张耳未死,便背离了汉。
  韩信平定魏后,与张耳一同攻赵,陈余被砍杀于泜水上。张耳被封为赵王,汉七年病死。
[ 此贴被sodu123在2009-08-22 13:0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0

无聊的

ZxID:443235


等级: 热心会员
消失了一百年,才知道什么是再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秦始皇帝陵的修建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以及奉行"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几乎历代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修建陵园。

秦始皇帝从13岁继位后,就开始在骊山之麓为自己修建陵墓。全国统一后,营建工程得以大规模进行。为修筑陵园所征调的役夫徒隶竟达70余万人,前后经营38年之久。直到秦始皇帝死时,陵园工程尚未完全竣工。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秦始皇陵的修建及陵墓内部结构情况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水,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着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为烛,度不灭之者久。”

一、秦始皇陵的督造者

古代修建王陵是重大盛典,所以王陵的修建工程大都是由相邦主持的。如1978年河北中山王墓出土的铜版兆域图铭文说,国君命相邦"为兆乏(法)",即指明了由相邦主持陵墓工程的事实。秦国继承了这一制度,秦始皇陵工程的督建者应是当时的相邦。秦始皇陵的修建可分为几个时期,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内,主持人也不同。

第一时期:从选择陵址到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47年-前238年)。这段时间应是由相邦吕不韦具体负责的。吕不韦是秦始皇时代第一位相邦,由于秦始皇继承王位时只有13岁,所以当时的吕不韦已成为秦国的实际执政者。虽然他名义上是相邦,而事实上秦王大权旁落,相邦权力已达极点,始皇陵园工程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从陵园位置的选点到陵园的整体规划,从调配人力、物力到陵园的施工,作为陵园工程的第一位主持者吕不韦无疑起了关键作用。在他任相邦的九年时间内,为整个陵园工程的营建打下了基础。

第二时期:从吕不韦被罢官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37年-前221年)。这段时间秦陵工程由谁来负责史无记载,但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九年,长信侯嫪毐作乱,秦始皇“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的记载来看,吕不韦免相之后,仍有相邦昌平君。昌平君之后,还有相邦隗林、王绾。在秦始皇陵及秦都咸阳等地出土的秦权、秦诏版上均记有"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根据当时相邦主持陵墓工程的制度,可以说这一时期由相邦昌平君、隗林、王绾主持陵园工程。

第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至二世继位(公元前221年-前210年)。李斯是继隗林之后升任丞相的,那时陵园工程正处于大规模营造时期。《汉旧仪》说秦始皇“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隶徒七十二万人作陵。”说明李斯是修建陵墓的主要主持人。全国统一之后,李斯以廷尉的身份参与了秦始皇建立和巩固封建帝国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所以在他任丞相之前可能就参与了陵园工程的主持,当他接任丞相后就正式主持了这项工程。在整个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和扩建方面,李斯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时期:二世继位至工程停工(公元前210年-前208年)。秦始皇死后,秦始皇陵工程并没有彻底完工。此时,二世继位,内政混乱,李斯被赵高迫害致死,修陵工程也应换人负责。据《史记》记载,陈胜起义军进兵至戏水,少府章邯向二世皇帝奏曰:"盗已至,众强,令发近县不及矣。丽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章邯此时应是陵园事务的负责者,二世批准他的奏请,修陵刑徒被赦编为军队,由章邯率领去和起义军作战,直至秦朝灭亡,秦始皇陵园的工程也就结束了。

二、修建秦始皇陵所用时间

秦始皇陵园工程从选址设计、施工营造到最后被迫中止,共用了39年时间(公元前246年-前208年),纵观整个陵园工程的修建,前后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秦王继位(公元前246年)开始到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在这26年时间内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



第二阶段:从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病死葬于骊山,这九年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此时秦始皇已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要维护皇帝的威严,把死后的亡灵世界装扮得和生前一样,所以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经过数十万人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

第三阶段: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到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冬。这三年是工程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事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任务。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续营建,但由于陈胜所派周文的军队已进至戏水附近(今临潼区东),二世便把修陵的几十万刑徒临时武装起来,去和周文的军队作战。至此还没有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才被迫中止。

三、秦始皇陵园的修建者来自何方和他们的身份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也就是说,秦始皇从13岁继承王位起,就开始为自己修陵造墓,修建时间长达39年,动用民力最多时达70余万人。那么这些修陵人来自何方呢?

全国统一前,参加修陵的人大都来源于秦国本土,主要是关中地区的秦人。全国统一后,修陵人是从全国各地进行征调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汉旧仪》中也说修陵者为"天下刑人隶徒"。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也证明了这些文献记载的史实。从秦始皇陵附近的修陵人墓地出土的墓志瓦文,秦俑坑内陶俑、陶马身上的文字,以及陵园出土的砖瓦上的文字来看,秦始皇陵园的修建者来源于今山东、陕西、河北、河南、江苏、甘肃、湖北等地,从而也证明了秦统一六国后是从全国各地征调了大批的人员来修筑陵墓的。

从秦始皇陵发现的考古资料来看,修陵人的身份有四种类型:

1.刑徒。在秦始皇陵西北角发现了一处秦代的打石场遗址,遗址内除出土了秦代的铁锤、铁錾、铁钉、石水道的半成品以及大批石材外,还发现了铁钳、铁钛等刑具和人的尸骨,这些戴着铁刑具为修建始皇陵打制石材的人,便是带罪服役的刑徒。这与文献上所记载的“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史记·秦始皇本纪》)、"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史记·高祖本纪》)、"少府章邯曰:"……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史记·秦始皇本纪》)等等,基本相符。文献、实物两相印证,更加说明修建秦陵动用了大批的刑徒。

2.居赀。在陵西修陵人墓地,有103座墓穴,每座墓穴内一般埋2-3人,最多14人。死者大多是青壮年男子,另有两名妇女和两名幼男。在这些死者身上覆盖的瓦片刻文中,有死者的姓名、籍贯,有的还有爵位,其中有10人写的身份为"居赀",是因犯法而被罚钱,如果本人没有能力缴纳钱财,便以劳动来代替。服居赀劳役的人一年有两次假可以回家耕田。

3.官府和民间工匠。修建秦始皇陵需要大批的砖瓦匠、木匠和制作各种陪葬品的手工业者。近年来从始皇陵出土的砖瓦、陶器和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陶马身上,发现了一大批工匠名。

4.定期服劳役的人。
[ 此贴被无聊的在2009-08-21 12:5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0

                          得瑟死你………………
云翳泡泡

ZxID:7812820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时间上是没错的,可我们研究了一下,秦舞阳不是秦朝人,而且他的出场作用好像也不大。。咳咳。很抱歉,还是离题了呢。
我这里有些人物。。你可以选择一个哦。
尉缭子 赵高 胡亥 子婴 陈胜萧何 韩信 张良 吕后
欢迎修改,可以找新的人物或事件,也可以对上面的楼层内容进行补充,如果实在不想再 —
秦舞阳——一个被忽略的人物
    燕国贤将秦开之孙。十三岁时犯下杀人案,燕太子丹找到了他,后随荆轲赴咸阳刺秦王,“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连忙解释,“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后来事败,荆轲被杀,司马迁在《史记》中,并没有交待秦舞阳的下场,估计也被杀害了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应了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於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於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於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才十三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于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鲁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于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
[ 此贴被云翳泡泡在2009-08-21 13:04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jennyelyn

ZxID:2173493


等级: 内阁元老
谢谢,谢谢,谢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中国的“木乃伊 ”----秦始皇修皇陵之兵马俑事件
— (天若舞) 事件有一定的原因过程结果,例如造兵马俑的前因后果是一个事件,而描述兵马俑只是表述一个文物,你的回复是在描述兵马俑的外观,分布等等,是在描述文物,而不是事件,亲编辑得很用心,辛苦啦,但还是希望可以麻烦修改,符合活动要求,好给与你活动的奖励,O(∩_∩)O谢谢支持素材区 (2009-08-21 13:23) —
     
看到这些图片大家知道我介绍的是什么了吧,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 Terracotta Army; Terra-cotta Figures; 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
 秦始皇他希望死后依然能继续生前的享乐,便建造了一座巨大的陵墓。秦始皇生前攻灭了六国,他怕六国君主死后找他报仇,便兴建了兵马俑 
 
  兵马俑的制作]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马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有差异。
  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
  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昂首静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得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两耳竖立,双目圆睁,张鼻嘶鸣,跃跃欲试;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在服饰装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严格模拟古代骑兵的战时形象。与步兵、车兵俑显然不同。它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系在颌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轻巧的特色,铠甲显得简单而灵活。骑兵俑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相关。
  而铜车马的出土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秦陵二铜车是一种带有篷盖的豪华车,车舆接近正方形,它宽78厘米,进深88厘米,其宽度仅比一号车长4厘米,可进深较之一号车长40厘米。二号车舆上罩着一块类似于龟盖状的篷盖。大篷盖不仅将车舆全部罩了起来,甚至连车舆前边的“驾驶室”也遮盖起来,形成封闭式的车舆。以便车主与“驾驶员”传递命令。二号铜车属于小轿车类型。车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如果躺在这样宽敞、舒适、豪华的车舆内,完全可以享受到一种“软卧车”的舒服感。既使远行千里也可以消除长途颠簸的疲劳。二号车车内设备更富有特色。车舆内曝有彩绘精美的软垫。考古专家曾在车舆底部发现一块方形大铜板,其大小几乎与舆论舆论底尺寸相当,铜板表面彩绘着各种鲜艳的几何形图案花纹,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个3厘米高的铜支钉支撑。这块彩绘大铜板无疑就是古车上的“文茵”,类似于一种软垫制品。如果车中铺设双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稳而舒适,其功能无异于现代的“软卧车”。可以说二号车属于我国最早的“软卧车”模型。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银铸件983件。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金铸件3公斤多,银铸件,4公斤多。一号铜车马铸件的数量也不会相差太远。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绝的是这里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而这5000多个零部件无论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盖、伞盖及车舆、铜马、铜俑等,还是不足0.2平方米的小攸勒管都是一次铸造成型。就拿篷盖与伞盖的铸造来说,它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0.4厘米,薄的地方仅有0.1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难度大的篷盖、伞盖能一次性浇铸成功,不要说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铜马和铜俑的铸造也令我们当代的工程师望尘莫及。我们发现8匹铜马、两个御官俑的铸造都达到了维妙维肖的程度,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神态、性格、气质的刻划都可以与秦俑坑那雕塑最好的将军俑相媲美。铜马、铜俑铸造如此准,形神兼备实为罕见。比如铜马的笼头,它是由82节小金管和78节小银管连接起来,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0.8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相连接,其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的表链毫不逊色。经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那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这些缨络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的。专家们用放大镜反复观察,惊奇地发现铜丝表面无锻打痕迹,粗细均匀,表明很可能是用拔丝法制成。尤其是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如此纤细的铜丝(0.5毫米)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总之,铜车马的铸造工艺堪称古代青铜冶铸方面了不起的奇迹。试想当时没有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铸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银、铜大小规格不同的车马部件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出土的总之,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弓箭手、轻车兵、骑兵俑等,首次为我们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兵马俑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三号俑坑号的陶俑大部分没有头,陶马马头也同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残破陶片坑内也不见踪影。由此不难看出,三号俑坑曾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三号俑坑对于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大凡参观过兵马俑的人们,对于少数陶俑脸部残留的彩绘或许还记忆犹新。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陶俑的战袍上绘有朱红、桔红、白、粉绿、绿、紫等色。裤子绘有蓝、紫、粉紫、粉绿、朱红等色。甲片多为黑褐色,甲组和连甲带多为朱红。同时也有一部分甲组、连甲带绘成紫色。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从个体看,有的上着绿色长襦,下穿绿色短裤。再从整体来看,如探方20战车后的一排陶俑,第一个身着红袍第二个身着绿袍,第三个身着紫袍,第四个身着白袍。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如探方20出土的一组陶马,其局部仍然保留着鲜艳的色彩。四匹马似为白蹄枣红马,但是在局部用色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如马躯体部分为枣红色,前体腔及肚皮部位分绿色,生殖器则绘为黑色。马腿表面也是枣红色,内面异为粉绿色,蹄为白色。马前腿内侧的两个小夜眼(俗称)也绘为白色。马头部的颜色更是精心彩绘,两腮及眼睛以下部位为白色,鼻梁枣红色,鼻孔为粉红色,嘴唇下部亦为枣红色,舌胎则为粉红色,牙齿又绘为白色,马鬃、马尾均为黑色。总之,陶马的色彩既逼真又艳丽,使之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魅力。
  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兵马俑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而兵马俑更是全世界的一个奇迹,他让外国人赞叹,让中国人骄傲!
  PS:感觉像埃及的木乃伊,只有这种时代的人才会做出这种东西——人民的鲜血啊!
[ 此贴被jennyelyn在2009-08-21 13:0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0
魅影流漓

ZxID:809408


等级: 热心会员
你给生命的就是生命给你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范增



七十尚幼比太公,钓得鲤鱼跳成龙。 
总想同周百年计,辅佐武王做周公。 
春秋战国纷纷乱,秦皇灭周历历清。 
昙花品洁惹人念,人杰鬼雄称颂中。 


  人活七十古来稀,亚父范增出山时已70岁了,但比起姜太公90岁出山算年轻的了。文臣都以姜太公周公召公为偶像,成就帝王师,建立一统江山数百年。春秋战国群雄并起,周室衰微秦皇灭之实堪怜,项羽范增虽然短暂,但高洁的品格成就人杰鬼雄至今怀念,不象刘邦得千古骂名。




简介


    范增(前277-前204)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前208),范增投奔项梁,陈明利害,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以从民望。后追随项羽,为其主要谋士,封历阳侯,享“亚父”之尊。汉元年(前206),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因项羽优柔寡断,项伯从中干扰,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并削弱其权力,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他死后,刘邦以弱胜强,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生平

   
范增(公元前277一公元前204)秦末著名政治家。居鄛(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又传安徽桐城练潭)人。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
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计。"公元前207年,秦军围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曾屡劝项羽杀刘邦;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愤而离去,病死于途中。刘邦尝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秦朝末年,刘邦先入函谷关,想据守关中称王,项羽破关而入,与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相会,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在刀光剑影、杀气腾腾的作鸿门宴"上,好用奇计"的范增,定下暗杀之计,要把项羽的敌手刘邦奈掉,以绝后漶。在·举杯祝酒声申,范增多次向项羽递眼色,并接连三次举起他佩带的玉硖,暗示项羽,要项羽下决心趁此机会杀掉刘邦。可是项羽讲义气,不忍心下毒手。此刻范增非常着急,连忙抽身离席把项羽的堂弟项庄找来,面授机宜,要他到宴会上去敬酒,以舞剑助乐为名,趁机刺杀刘邦。由于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刘邦部下的猛将樊哙的阻拦、救护,刘邦才得以脱身逃走,保全性命。"鸿门宴"暗杀阴谋未遂,范增勃然大怒,拨出所佩宝剑,劈碎刘邦赠给他的一双玉斗(玉制的酒器),明斥项庄暗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4年初,楚军数次切断汉军粮道,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于是向项羽请和。项羽欲同意,范增说:“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羽与范增急攻荥阳。刘邦手下谋士陈平施离间计,令项羽以为范增勾结汉军,从而削其兵权,范增大怒而告老回乡,项羽同意了。范增:"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饵"。未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就因背疽发作而死在路上。一命呜呼。“空余孤冢在湖濡"。
 范增死后二年,项羽的军队被刘邦,韩信彭越的联军击败,退至垓下 (今安徽灵璧县南)。不久,项羽逃到和县-乌江,自刎而死。刘邦以"楚汉战争"的胜利者,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汉朝。刘邦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后人有诗曰:“君王不解据南阳,亚父徒夸计策长。毕竟亡秦安用楚,区区犹劝立怀王。”
   

范增墓
   
   范增墓在徐州市彭城路乾隆行宫后的土山上。范增(前277-前204),居剿(今安徽巢湖居巢区人)。参加了倒秦的项梁起义,后为项羽谋士,被尊为“亚父”。项羽听谗言,多疑忌,中了刘邦的离间计,他不得不告退回故乡,在路中病死。据传西楚军人非常敬重范增,将他葬此。 范增墓现在是国家级风景区。

《范增论》

【宋·苏轼】《范增论》
  汉用陈平计,间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闲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李齐贤】《范增论》
注: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号文忠公。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不但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译家。

    或问:“汉用三杰而王,楚不用范增而亡,然则增孰与三杰贤?”曰:“增方之陈平犹有不足,况于三杰乎?高祖之宽仁,项羽之猾贼,增所知也。莫不信于背约,而羽背入关之约;莫不仁于杀无罪,而羽坑已降之卒;莫不义于弑君,而羽杀怀王。其至五年而後亡,亦幸也。高祖,则出入关也五星聚于东井,天与之也。其王汉中也,楚子诸侯人之慕从者数万人,而项氏爪牙之臣亦多归汉,人与之也。王陵之母甘自杀而不忍其子之背汉与楚,高祖之必王,项羽之必亡,匹妇之所明知也。增从必亡之人,不能从必王之主,其为不智明矣。向使羽用增之策,终亦未免于亡矣。”曰:“增既委质于项氏,虽知其必亡,焉得而背之哉?”曰:“始怀王以宋义为上将,羽为次将,增为末将,使北救赵。当是时,增岂羽之臣乎?羽擅杀上将,诈报于君,可谓无道。且前攻襄城,襄城无噍类,诸将皆谓羽不可使先入关。如是而增竟从羽,见疑以死。陈平则知羽不足与为天下,杖剑归汉而为谋臣,故曰方之陈平犹有不足,况于三杰乎?”(《益斋乱稿》卷六)

点评
    范增“索居家,好奇计”,即喜欢自己一个人独居,喜欢谋划许多离奇的计策、常人想不到的计策。觉得可能范增早就看出刘邦项羽的人物特点了,或许也早就知道最后楚汉相争的结果了,但他并没有像韩信陈平那样叛逃,而是始终对项家忠心耿耿。然而他费尽心机杀刘邦,助项羽,最终却得不到项羽信任。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2 13:0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5

leaveye

ZxID:4229741

等级: 脱颖而出
生活的艺术,艺术的生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 (灬千ヽ) 感谢支持素材区。。 (2009-08-22 13:02) —
秦铸12金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后,尚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这让秦始皇感觉十分烦恼。为此,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措施。如实行郡县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还有一条就是他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12个大铜人,立于咸阳。

  唐代诗人李白在《扫六合》诗中对此事也有所提及:“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其中“收兵铸金人”一句是指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又收缴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销毁后铸成12个金人一事。实际上这12个“金人”并非用纯金铸成。当时的兵器主要用铜所铸,古人又把青铜称为金,所以这些青铜人就被称为“金人”。金人的形体高大伟岸,秦代一石约折合现今37.5公斤,以此推算,12个大铜人就重达450吨。据《关中记》记载,所铸金人座高三丈,胸前有李斯撰文蒙恬亲自笔书的铭文。金人座下皆空,有—根绳相连,扯其—端。12金人同时可换宫转调,演奏乐曲。

  令人感兴趣的是,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这12个铜人呢?关于这个问题,民间至今还是众说纷纭,主要流传以下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有一天,秦始皇梦中遇到天象大变、昏暗无光,且鬼神作怪,遂惊恐不已,在万般元奈之际,有一道人前来指点迷津:制12金人,方可稳坐天下,秦始皇梦醒后,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缴集中于咸阳,铸成12铜人。有的学者指出,秦始皇一生极信方士道人之言,再联系开国不久的担忧心情,此说是可信的。另一种说法是:一天,秦始皇在群臣陪同下,观看舞水火流星和各种杂耍,正在兴高采烈之时,忽见一队杀气腾腾、手执刀剑干戈的武士上场表演。秦始皇被触动了心病,于是日思夜想,寝食难安。这时候,正逢临洮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见到了12个巨人,当地还盛传着一首童谣说:“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听后,正中下怀,情绪为之一振。于是便假托征兆,借助天意,下令收缴民间所有的兵器,集中于咸阳,铸成了12个铜人。

  应该说,秦始皇收兵器造铜人,完全是出于政治上安定的考虑。至于假传天意,只是使之合法化的一种策略。

那么,十二金人到底在哪里呢?

  1959年,以前仅见于史料的咸阳宫在陕西临潼附近被发现,考古学家燃起了寻找十二金人的希望。但是,除了遗址走廊留存的建筑、人物、车马壁画残片还隐约让人可以感受到这个昔日帝国的辉煌外,十二金人的下落依旧扑朔迷离。

  到了1986年,在湖北随州周代曾侯乙墓的编钟架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上下两层6件小铜人。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又发现了一些小型的青铜人,但是,像古巴比伦、古埃及那样大型的青铜雕像却始终没有出土。

  这些小青铜人引起了国内考古学家的许多猜想。有学者认为,既然中国有小铜人的出土,在此200年后秦始皇命令工匠铸造十二金人应该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事实,并据此提出中国大型青铜人像雕塑艺术有史可考是在西周以后。然而,这并不能得到国外学者的认同,因为十二金人没有在考古学上有任何发现,是不争的事实。
 
  贾谊《过秦论》亦有“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之语。参考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编钟架形象,可知秦代铸造“钟□金人十二”,即是供咸阳宫中两具曲尺形双层编钟架上使用的人形铜立柱。
  
  目前,关于这12金人的去向,人们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1.有人认为,楚霸玉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这12个铜人也一起烧毁了。此说史元明载,赞同者甚少。

  2.有学者指出,这12个铜人毁于董卓、荷坚之手。东汉未年,董卓率兵攻人长安,便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铸成铜钱,剩下的两个被他迁到长安城清门里。至三国时,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往洛阳。当工匠运到溺城时,由于铜人太重难以搬动而终止了运行。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铜人运到螂城。到了前秦的秦王荷坚统一北方后,再从螂城将这两个铜人运回长安销毁。至此,前后经历了约600年的铜人全部都销毁了。

  3.另有一种说法是,这12个铜人并未被毁掉。由于12个铜人是秦始皇生前的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铜人和其它精美的物品一起被当作随葬品而葬于陵墓之中。


独家评语
  且不说这十二个巨大的金人,秦始皇是否真的造了,实际上并没有对他的政权稳固起到什么实质的作用。你想,才造好多久,秦不就灭了吗!以武服人不足取啊,看来还是要以德服人
[ 此贴被leaveye在2009-08-21 17:0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0
在生活中享受美好的未来
司马空

ZxID:334715


等级: 派派版主
我叉做的好美好美嘿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秦始皇修长城事件
— (灬千ヽ) 已修改。感谢支持素材区。 (2009-08-21 14:08) —
 长城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无人不感叹它的浩大与伟岸,但你是否知道修筑长城的最真实原因呢?如果说秦始皇修筑长城只因一句荒唐谎言,你信吗?作者张永廷和张馨文在《秦始皇为何要修万里长城》一文里,告诉我们这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是真实的,皆因一句“亡秦者胡也”的谎言而修建。


“亡秦者胡也”,万里长城因一句谎言而修 。一提到万里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尽管秦始皇不是历史上修筑长城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但在人们的印象里,长城与秦始皇有着不解的渊源,提到长城就不能不说秦始皇。

  秦始皇是一个有着强烈危机感和忧患感的帝王。当上皇帝之后,他并没有因一统天下的成就而陶醉,相反却一直忧心忡忡。大秦帝国是在暴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对的声浪即使很小,但大规模爆发却从未间断。如何谋求大秦帝国的长治久安,是他的心愿也是他的心病,这件事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

 大秦帝国在将新政推向全国的过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了获得民众对大秦帝国的认可,安定天下民心,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开始不断地巡幸天下。他巡游的地点先是选择在秦国境内,试行一年之后,逐步推广到秦国以外的领地。始皇二十八年,他从咸阳出发,经齐地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到达海边,又转经江苏、湖南、浙江、湖北返回咸阳,其行程几乎遍及整个中国。即便是在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他的旅程仍然漫长得令人生畏。

  巡幸天下使得秦始皇的思想意识受到很大冲击,思维方式也受到很大影响。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处于西部边陲,论武力它可以雄霸天下,但若论发达程度,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与齐国等中原核心地带相比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巡幸之旅虽然辛苦却也令秦始皇大开眼界,一种流行于齐地的方术吸引了他,使他对求仙问道以及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方术带有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这可能有助于排解他身心的巨大压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位名为卢生的方士逐渐成为秦始皇的宠臣,他就是那位编造谎言引动秦始皇修建长城的主角。卢生原本燕人,虽然仅为一个方士,但对秦始皇的施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说到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历史学家都绕不开两件事,一是修长城,二是坑儒,这两桩事的始作俑者都是卢生。

  按理说,当时正值壮年的秦始皇不应该对生死问题有那么紧迫的危机感,但长生不老似乎与长治久安有着天然的关系。为了寻求不死药,秦始皇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物力,求仙、封禅无所不用其极,最为典型的是派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到东海求仙,规模之大史无前例,但却一去杳无音信。


 秦始皇寄予厚望的方术之道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他所面临的现实威胁反而越来越大。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他在东巡的过程中遇刺,虽然幸免于难,但受到的打击非同小可。不过两年,他在咸阳微服巡行,又一次受到袭击。这一次的打击更甚前次,当年遇刺尚在秦地之外,这一次危险发生在首都咸阳。连京城的安全也成了问题,他内心的无奈与恐慌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对神秘主义的倚重更为强烈,他急于想找出威胁秦帝国的准确原因和有关自身安危的确切答案。始皇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15年,他派卢生去求仙人指点未来的发展方向。卢生此去没有任何收获,回来后,他对秦始皇大肆歌功颂德,吹拍溜须,言辞间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对人们的阿谀奉承,秦始皇已听了很多年。他需要的不是这些,他强烈渴望的是对巩固政权真正有益的东西。于是他再派卢生入海寻求仙人指点,总是无功而返的方士这次带回了一本《录图书》,这本谶书上记录着一个惊天秘密:“亡秦者胡也”。

  一直渴望对手的秦始皇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打击的目标,他内心的焦躁与不安便要迅速释放。卢生一句搪塞责任的话引发了中国一场空前的战略大震荡。秦始皇立刻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征匈奴,把匈奴逐出河套赶到阴山以北。秦始皇仍然不放心,为了防患于未然,又不惜血本,征用七十万劳工,历时多年,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止辽东,绵延万里大规模修筑长城,以绝胡人亡秦之患。

  胡人究竟有什么样的威胁,使得秦始皇如此兴师动众?卢生所传“亡秦者胡也”中的“胡”为何人?他们对秦帝国的威胁究竟何在?秦始皇为何要下此血本豪赌明天?

  秦时指的胡人,就是以后的匈奴。追溯历史渊源,匈奴原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就秦国而言,其早期的建国史堪称一部与胡人的斗争史,中间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秦昭襄王时,胡人威胁到秦国的北部边境,秦国出于东进的考虑,对胡人采取了筑城防守的策略。

  战国中后期,胡人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他们飘忽不定的作战方式令中原国家头疼不已。赵武灵王以胡服骑射革新武装,在与胡人的斗争中大获全胜。

  秦始皇统一全国时,匈奴人逐渐由一盘散沙汇合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国家,实力又有所增强。匈奴首领称为“撑犁孤涂单于”,“撑犁孤涂”是天子的意思,“单于”是广大的意思,中原人习惯上将他们简称为单于。

  当时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秦军与匈奴间没有大规模的冲突。这一方面是因为秦军善战,匈奴人不敢轻易挑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匈奴所处的形势险恶,他们西临大月氏,东接东胡,南面强秦,三面都有强敌存在,匈奴不敢轻举妄动。

  按照当时的情势判断,如果秦帝国不主动挑起事端,匈奴是绝不敢轻易南下的。秦始皇是个有雄略的帝王,他早有征伐匈奴之心。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国刚刚完成统一,秦始皇就有意趁热打铁,一举收服匈奴。

  他在庙堂之上召集群臣廷议此事,受到丞相李斯的强烈反对。李斯认为与匈奴交战有弊而无利,他分析双方的情势之后,给出了不可攻击匈奴的几条理由:

  首先,匈奴居无定所,很难将其制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城池居住,也没有财富需要保护,根本不怕攻击。

  第二,攻击匈奴,大秦将处于两难境地。如果派轻骑兵速战速决,粮草供应问题很难解决;而如果派辎重大兵压境,则部队的机动灵活程度受损,很可能追击不上匈奴。

  第三,即便取胜匈奴,结果也是无利可图。匈奴地处蛮荒,经济文化非常落后,对秦国的发展壮大没有多少效益。另一方面,俘获的匈奴民众也不好驾驭,弄不好还是安全隐患。但若将他们杀掉,那更不是天下苍生和陛下所愿意看到的事。

  李斯得出的结论是,劳师远征匈奴只会消耗朝廷的力量而没有实际收益,不利于秦国的长远发展。

  应该说李斯的分析相当有见地,日后形势的发展也与他的分析有许多吻合之处。李斯是秦始皇最为倚重的大臣,他的观点在秦始皇那里有相当分量。再加上中原刚刚统一,百废待兴,稳定中原局势显然比贸然进攻北方更为妥当,秦始皇只好将北击匈奴的打算搁置下来。

  一晃六年过去了,中原的稳定并没有如期望中的那样取得很大的进展,秦始皇感受的威胁反而越来越大。这种威胁常常是莫名的,因为不知秦国的未来如何,因为无处发泄内心的恐慌,秦始皇非常焦躁不安。

  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当燕人卢生向他献上“亡秦者胡也”的图谶时,秦始皇的情绪为之一振,他觉得大展身手的时机到了,消除大秦帝国隐患的时机来了。在他看来,如果不立即北击匈奴,秦帝国很可能会亡于日益壮大的胡人之手。他委派能征善战的大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精兵强将向匈奴发起了强悍的冲击,一举收复了河南与榆中地区,第二年又收复高阙,直抵阴山及河套地区。匈奴受到沉重打击,他们不仅抵不过蒙恬的攻击,还担心东西两翼受到袭击,最后干脆逃往大漠北方去了。

  秦军对匈奴此战,表面上看应该是大获全胜,但正如李斯当年所指出的那样,胡人居无定所,没有不能放弃的地盘,他们随时可以迁移,秦军的胜利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可言,反而为自身平添了不少麻烦。

  匈奴人打一熗换一个地方的战法令秦军非常头疼,为了防止他们的侵扰,秦始皇决定修筑长城。一马平川的地方适合匈奴人骑射行动,修筑城池限制他们的特长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修城御敌并不是秦始皇的首创,早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各诸侯为了抵御对方的进攻,就开始在自己的领地上修筑高大的城墙,这些城墙被称之为长城。公元前4世纪前后,燕、赵、秦等国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也相继修建长城。

  修筑长城御敌是古已有之的办法,并不是什么创举,但却被秦始皇发挥到极致,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秦代以后,没有修过长城的朝代寥寥无几。

  秦始皇不仅把赵、秦、燕、韩等国的旧有长城连成一线,又增筑扩充了许多部分,形成了长达1.2万华里的万里长城。秦始皇不仅筑长城,还修建了直道。他的想法是,长城可以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保证秦不为“胡”所灭。而直道的修成,可以使秦国的骑兵在三天三夜之内直抵阴山,给“胡人”以致命一击。

  在今天看来,长城是一项了不起的奇迹,但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秦代,修筑长城对黎民苍生来说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与劫难,秦始皇修筑长城为秦帝国的最终灭亡埋下了祸根。



长城功过万古评说,秦究竟因何而亡?

  秦始皇是中国从奴隶社会转入封建社会的第一位皇帝,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而他所倾力打造的长城也是争议不断。关于长城的功过,或褒或贬,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孙中山先生对万里长城评价很高,他在《建国方略》中指出,秦始皇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样,但修筑长城的功劳堪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如果没有长城捍卫中原,中国可能等不到宋、明,在楚汉时代就已亡于北狄了,更谈不上汉唐时代的兴盛。他继而把汉民族同化蒙古、满族的功劳也归到了长城名下,因为长城的存在使得中华民族的同化力得以壮大巩固,才能够“虽一亡于蒙古,而蒙古为我所同化;再亡于满洲,而满洲亦为我所同化”。

  孙中山先生虽然对长城青睐有加,但一些有见地的史学家对此却并不苟同。他们敏锐地指出,秦帝国看似解决了北患,但战场上的胜利只是暂时的,秦始皇终其一生,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匈奴问题,游牧民族虽然一时被震慑却绝对没有屈服,“灭秦者胡”是他内心挥之不去的痛。长城的防御作用也非常有限,汉唐之所以兴盛不是因为长城,而是其开放的文化与国力的强大。大明是修建长城最下工夫的朝代,然而终免不了被外族所灭的命运。

  长城从来就没能挡住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明朝兵部尚书刘焘对此的感受非常深切。他说修建长城是自古以来没有办法的办法,修长城抵御外患是一个怪圈,几乎达到了恶性循环的程度。修长城下的工夫越大,人们对外敌入侵的担心就越强烈,国家的钱财耗费也就越多,部队的战斗力反而更弱。国家没有哪一年不为修长城耗费巨资,但长城的功效与价值却并不能体现出来。长城成了消极防御的代名词,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的长城,因为防线过于漫长,僵化消极的城墙很难抵得住敌人的突然来袭,其弱点显而易见。

清朝入关以后,决定不再修筑长城。康熙时,边防总兵蔡元向朝廷报告说长城有许多部分倒塌,要求进行补修。康熙很不以为然,他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历代经常修缮,但从来都没有因此而免除边患。明末清太祖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不在修城而在修民。他指出:“民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秦始皇死后,其子胡亥设计害死了长子扶苏夺得帝位,称为二世皇帝。二世胡亥继位,横征暴敛,变本加厉,终于引发农民起义。大秦帝国最终亡在二世胡亥手中,这使得人们又想起了那句“亡秦者胡也”的预言。汉朝大儒郑玄曾对“亡秦者胡”加过注解,称这里的“胡”指的不是“胡人”而是“胡亥”。这种事后诸葛般的解释,我们权且一笑听之。但笑过之后不免疑惑,大秦帝国究竟因何而亡?是谁灭亡了大秦帝国?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1 14:0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0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