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秦朝之历史事件及人物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1690 回复:34

[活动专题] 【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秦朝之历史事件及人物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文坛鼻祖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8-20 0
【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1)秦朝之历史事件及人物
— 本帖被 灬千ヽ 执行提前操作(2009-08-28) —
[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b][color=#ff0000][size=3][/size][/color][/b][/align][align=center][b][color=#ff0000][size=3][/size][/color][/b][/align]















[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本周任务:[color=#ff0000]秦朝的历史事件及人物[/color](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b][color=#ff0000]======================================================[/color][/b][/size][/align][align=center][b][color=#ff0000][size=3][/size][/color][/b][/align][align=center][b][size=3][color=#ff0000]本次任务时间:2009年08月21日至28日[/color][color=#000000] [/color][/size][/b]
[/align][align=center][color=#6600cc][size=3][/size][/color][/align][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2615] [/align]
[align=center][color=#6600cc][size=3][b]【秦】[/b][/size][/color][/align][align=center][color=#6600cc]
[/color]      [color=#6600cc][/color][color=#6600cc][size=2]公元前230——221年,在这个战火纷飞,风起云涌的年代,秦始皇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完成古中原的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成为了中国封建王朝中的第一个皇帝。

[/size][/color][color=#ff0066][size=2](一)秦国短短十五年经历了三个皇帝,在这期间,秦国统一货币、文字,修建灵渠、万里长城、焚书坑儒、大肆修建陵墓等等,请大家找出秦朝的历史事件。

(二)关于秦朝的历史人物,每个人只能给出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诗歌文献等等,但个人评说不算做内容,只能当做补充,但是有自己的个人心得或评说的话,也有加分![/size][/color] [/align]
[align=center][color=#ff0000][b][i]~*~*~*~*~*~*~*~*~*~*~*~*~*~*~*~*~*~*~*~*~*~[/i][/b][/color][/align]


[align=center][b][size=3][/size][/b][/align][align=left][b][color=#6600cc]【要求】[/color][/b][/align][align=left][size=2][color=#6600cc]1.不得多楼回复、灌水!内容补充请本楼修改。
2.字数在200—2000之间。
3.每个人只能写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名人。
4.请查看楼上有无重复;对以上有补充的,注明补充几楼及时间。
5.故事、传说、野史等、有自己的评说部分的,请注明。
6.请不要整篇文复制粘贴(谢绝百度全文复制),排版要清楚,尽量避免过多古文段落。[/color]

[color=#ff0066]提示:秦朝的年史虽短,可历史事件跟历史人物很多,例如焚书坑儒、秦始皇、蒙恬、孟姜女、胡亥等等。[/color][/size][/align][align=left][color=#ff0066][size=2][/size][/color][/align][align=left][color=#ff0066][size=2][/size][/color][/align][align=left][color=#ff0066][size=2][/size][/color][/align][color=#ff0000][size=2][b][align=center]

[backcolor=#ffcccc][color=#660066][size=3]【注意】[/size][/color][/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ffcccc][color=#660066][size=3][/size][/color][/backcolor][/align][align=center][size=3][backcolor=#ffcccc][color=#660066][b]内容只能是关于“[color=#ff0000]秦朝[/color]”(公元前221—206年)[/b][b]的“[color=#ff0000]历史事件[/color]”和“[color=#ff0000]历史人物[/color]”哦![/b][/color][/backcolor][/size][/align][align=center][backcolor=#ffcccc][color=#660066][size=3][b]离题的亲们请修改!看题要仔细!O(∩_∩)O~[/b][/size][/color][/backcolor][/align][/b][/size][/color]
[ 此贴被天若舞在2009-08-22 11:53重新编辑 ]
阡陌煙

ZxID:760195


等级: 文学大师
我左眼谁 右眼谁 两眼一闭  爱谁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8-21 0
王翦: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有个故事便是说的王翦:秦始皇问李信如果想把楚国给灭了,需要多少人,李信说二十万就够了。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于是秦始皇就说“将军你老了,不行了,胆怯了,还是李信好,英勇无敌啊!” 王翦听了笑笑,便辞官归故里了。后来李信被楚国杀的是片甲不留,落荒而逃。

  秦始皇得信以后大怒,这才觉得王翦说的确实有道理,于是知错就改,拉下脸去找王翦谢罪,说:“我糊涂拉,听信李信的大话,现在死了很多士兵,将军你来救救我吧,要不我就完了。”王翦客气的说“不中啊,我病了,去不了,你找别人吧。”秦始皇死气白赖的求了半天,王翦终于松口说“用我可以,必须给我六十万大军”要完东西以后,王翦的聪明才智又显露出来,征战的一路上三番两次发信给秦始皇索要东西,他的部下就看不过去了,说“大将军啊,你以前也不是这样的人啊,怎么老了反而爱慕起荣华来了?”王翦大笑“你错了。皇帝疑心病重,用人不专,现在将秦国所有的兵力委交给我,我如果不用为子孙求日后生活保障为借口,多次向大王请赐田宅,难道要大王坐在宫中对我生疑吗?这年头功高震主的多了去了,我要不给皇帝要东西,以他的怀疑心,他还不想法设法要杀我啊!”可见他的智慧。而战争嘛,自然不在话下,打了场大胜仗!

烟点评:这家伙又会打仗又聪明,是白起后秦国最厉害的将军,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他抗击匈奴,横扫六国,为秦朝奠定了基础,称得上是大英雄。而且他很会保护自己。避免了让自己死于皇帝的猜疑之中。佩服!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1 12:5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5
oΟ团子控Οo

ZxID:6043928


等级: 文学之神
(╰_╯)#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8-21 0
李斯,字通古(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以《谏逐客书》一文为秦王政所赏识,由廷尉而至丞相。他先后向秦始皇建议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焚书,并大力主张“明法度,定律令”,并在统一文字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但他在秦始皇实行严刑峻法方面也充当了帮凶。秦始皇死后,李斯和赵高合谋拥护秦二世上位之后,因谏争受赵高陷害,被荒淫无度的秦二世处死——“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李斯此人生平有三大事不得不说
1.《谏逐客书》
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堪称一大经典之作。

2.焚书坑儒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是以法家理论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也是以法家治国的。在他当皇帝的九年中,主要精力是用在建立中央专制政权,划定全国疆域,统一文字度量衡,修筑长城等,对文化思想方面很少注意。淳于越以儒家思想为秦始皇出谋划策,是不利于秦的中央集权统治的。因此,善于领会秦始皇意图的李斯,为了打击儒家势力,巩固统一政权,提出了上述焚书的主张,得到了秦始皇的同意和批准。于是,秦始皇下令焚书,先秦许多文献古籍都被烧掉了,使中国文化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在焚书的第二年,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两个术士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有四百六十余人因此被坑杀。这就是历史上的“坑儒”事件。

3.秦篆
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李斯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



后世评价
李斯的处世哲学是“老鼠哲学”。人是一只老鼠,同样是老鼠,但有粮仓老鼠和过街老鼠之分。“我”要当一只粮仓里的老鼠。为这一目标,李斯奋 斗了一生。临死的时候长叹一声“仓鼠上越高,摔越远。”
[ 此贴被oΟ团子控Οo在2009-08-21 07:59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32
游殿下

ZxID:5058008


等级: 热心会员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8-21 0
— (天若舞) 本周任务:秦朝的历史事件及人物(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是秦朝正式建立到灭亡这一时间段的
回复的人物要这一时期内的。
麻烦修改,辛苦你拉,谢谢支持素材区。
PS:这一篇先保存着说不定有用 (2009-08-21 07:41) —
秦武王(嬴荡)
  秦武王,秦惠文王之子。秦惠文王死后,太子嬴荡即位,他就是秦武王。秦武王身高体壮,勇力超人,重武好战,常以斗力为乐,凡是勇力过人者,他都提拔为将,置于身边。乌获和任鄙以勇猛力大闻名,秦武王就破例提拔为将,给予高官厚禄。齐国人孟贲,力大无穷,勇冠海岱:陆行不怕虎狼,水行不避蛟龙,一人同时可制服两头野牛。听说秦武王重用天下勇士,孟西赴咸阳面见秦武王,被任用为将,与乌获、任鄙享受一样的待遇。

  早在秦惠文王时,张仪就入秦献计:秦军东进中原,先取韩国军事重镇、周都洛阳的门户——宜阳,以宜阳为跳板,控制东西二周和周天子,以据有九鼎为象征,挟天子而令诸侯,建立中原霸主之业。由于当时秦惠文王为巩固后方而集中兵力灭蜀,暂把张仪之计搁置一旁。秦武王即位后,已经灭蜀,后方巩固,国力正盛,秦武王欲对外征伐,自然想起了张仪前言。他对右丞相樗里疾、左丞相甘茂说:“寡人生在西戎,没有到过周都洛阳,不知中原怎样繁华。寡人渴望有一天,驾车进入周王畿游历,亲眼一睹天子重器九鼎。若能如愿,死也心甘。不知二位,谁能为寡人伐宜阳,进中原?”樗里疾回答:“韩国宜阳城坚兵精,路远道险,倘若魏、赵二国出兵救宜阳,秦军孤军深入险境,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秦武王听了,很不高兴。这时,甘茂说:“伐韩宜阳,必先破韩魏联盟,只要魏国助秦,赵国就不可能越魏救韩,韩被孤立,宜阳城就可能被秦军攻破。”秦武王大喜,即派甘茂出使魏国。甘茂以共享伐韩之利相引诱,与魏王建立了秦魏共伐韩国的联盟。甘茂怕秦武王在伐宜阳期间,听信樗里疾之言而变卦,特派副使向寿报告武王:“魏王已经同意与秦国共伐韩国。虽然得到魏国支持,还是不伐宜阳为好。”武王听了,很不理解,亲自赶到息壤召见甘茂,问甘茂为何改变伐韩计划。甘茂说:“宜阳城池坚固,兵精粮足。秦军冒千里之险攻宜阳,决非短时能够奏效。如果攻宜阳时间延长,必然有人在大王面前诽谤,大王听信小人之言,臣攻宜阳不仅失败,还要身败名裂。”武王坚定地说:“寡人不听小人之言,愿与你定息壤之盟,为你解后顾之忧。”于是君臣当面签订盟约。接着以甘茂为大将,领兵五万伐宜阳。甘茂攻宜阳,长达五个月,没有见效。这时,右丞相樗里疾对武王说:“秦军攻打宜阳城已经五个月,精疲力尽,锐气大丧,再挺下去,恐怕形势要发生变化,不如班师为好。”武王听了,就派人召甘茂班师回朝。甘茂写信一封,让来人带给武王。武王拆信一看,只有“息壤”二字,恍然大悟。于是派出五万援兵,令乌获带领往助甘茂。甘茂得到生力军,兵力大增,遂以乌获为先锋,击退韩国援兵,攻陷了宜阳孤城,斩杀韩军七万人。韩国元气大伤,急忙向秦国求和。

  秦军占领宜阳,周都洛阳门户洞开。秦武王亲率任鄙、孟贲精兵强将大举进攻洛阳。周天子无力抵御,只好出迎秦军。秦武王直奔周室太庙,往观九鼎。只见九个宝鼎一字排列在殿堂之内。这九鼎本是大禹收取天下九州的贡金铸成,每鼎代表一州,共有荆、梁、雍、豫、徐、青、扬、兖、冀九州,上刻本州山川人物、土地贡赋之数。武王逐个审视,看到雍州鼎时,对众臣说:“这鼎有人举过吗?”守鼎人回答:“自从有鼎以来,没有听说也没有人见过举鼎,这鼎重达千钧,谁能举得起呀!”武王问任鄙、孟贲二将:“两个人,能举起吗?”任鄙知道武王恃力好胜,婉言辞谢:“臣只能举百钧之物。这鼎重千钧,臣不能胜任。”孟贲伸出两臂走到鼎前,说:“让臣试举,若举不起来,不要怪罪。”说罢,紧束腰带,挽起双袖,手抓两个鼎耳,大喝一声“起!”,只见鼎离地面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孟贲感到一阵晕眩,站立不住,幸被左右拉住,没有倒在地上。武王看了发笑:“你能把鼎举高地面,寡人还不如你吗?”任鄙劝道:“大王万乘之躯,不要轻易试力”。武王固执不听,卸下锦袍玉带,束紧腰带,大踏步上前,任鄙拉着武王苦苦劝阻,武王生气地说:“你不能举,还不愿意寡人举吗?”任鄙不敢再劝。武王伸手抓住鼎耳,心想:“孟贲只能举起地面,我举起后应移动几步,才能显出高低”。于是,深吸一口气,使出全身力气,喝声:“起!”。鼎被举起半尺,武王接着移动左脚,不料右脚独力难支,身子一歪,鼎落地面,正砸到右脚上,武王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众人慌忙上前,把鼎搬开,只见武王右脚足骨被压碎,鲜血流了一滩。等到太医赶来,武王已昏迷不省人事,仍然自言自语;“心愿已了,虽死无恨。”入夜,武王气绝而薨。周赧王闻报大惊,亲往哭吊。右丞相樗里疾护棺回咸阳,立武王异母弟嬴稷为王,是为秦昭襄王。安葬之后,樗里疾追究责任,将孟贲五马分尸,诛灭其族;奖励任鄙劝谏之能,升为汉中太守;同时谏议秦昭襄王,追究甘茂怂恿武王入周观鼎之罪。甘茂听到风声,害怕治罪而逃到魏国,至死不敢还秦。
  
——————————————————————————————————————————
医扁鹊见秦武王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而君一举而亡国矣。”
——————————————————————————————————————————

评:不得不说这位秦朝皇帝的名字还真是。。。YD啊~~~
他就一典型的有勇无谋,肌肉发达胜过头脑的人,居然死于自己逞强要与手下比试举鼎,而最终被鼑压死,又是一个死得莫名其妙的皇帝!
而且,他还就是那个讳疾忌医的皇帝,面对扁鹊这样的名医也不听劝,果然忠言逆耳,从而可见,他那样死也算是可以预料到的!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1 12:54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灵魂6毫克

ZxID:8242431


等级: 家喻户晓
配偶: 落璃夜
DH  佐鸣 静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蒙恬


大漠烽烟落日横,黄沙万里起兵锋。

挥戈直捣匈奴阵,策马长驱胡虏营。

独步沙场降九曲,险夷制塞筑长城。

将军犹著千秋笔,何处边歌鸣古筝。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汉族,祖籍齐国,山东人。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庄襄王二年(前248),曾经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立下了战功。其父蒙武曾为秦裨将军,与王翦一起灭楚,亦屡立战功。蒙恬少年习刑狱法,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籍着天险,设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这时得宠于公子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太子。因早先赵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执法,引起赵高对蒙氏的怨恨。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舍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婴力谏,认为不可诛杀蒙氏兄弟。胡亥不听,杀蒙毅。又振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背负成王上朝,曾断指起誓忠心为主,终于平定了天下。及成王长大,却听信谣言,周公旦被诬逃往楚国。后来成王终于反悟,杀了进谗言的人,请回了周公旦。所以《周书》上说:‘君王办事要反复考虑,’我蒙氏一家对君王忠心无二而反遭斩杀,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谋乱,内部倾轧的缘故。周成王犯了错误而能改过自新,终于使周朝昌盛;夏桀诛杀关龙逢,商纣诛杀王子比干而不后悔,最终身死国亡。所以我认为犯了过错可以改正,听从劝谏可以觉醒。反复考虑是圣君治国的法则。我的这些话,并不是求得免罪,而是准备为忠谏而牺牲,希望陛下为天下万民着想,考虑遵从正确的治道。”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喟然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啦,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司马迁在《史记》中叹道:“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蒙恬之于秦朝的赫赫战功,之于长城的丰功伟绩,让人感叹万千。






将军“造笔”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他都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

  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没写几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

  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

  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

事实上,出土的文物已证明,毛笔远在蒙恬造笔之前很久就有了。但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没。


--------------------------------------------------------------------------------------------------------------------------------------

自己说说,我是个历史盲,要说蒙恬不得不说神话了,就是因为这部电影我才了解秦朝除了秦始皇·李斯·赵高。。。。之外还有一个蒙恬,从电影里我就隐约感觉出来蒙恬是一个英勇且爱国的将军,从《过秦论》知道了他为秦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不过呐,总免不了被奸臣陷害,如历史上的岳飞,含冤而死。而且关于他造筝,造笔的传说给世人留下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从这些传说中我也能体会到百姓对他的崇敬,毕竟没人会把讨厌的人“神话”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1 13:01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5
柯哀

ZxID:3780740


等级: 职业撰稿
好男人当如一元硬币,前面是1,后面是菊花。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 (天若舞) 百度图片不支持外链,有些图片看不见,你可以保存到电脑再上传。中间的斜体看着累。。麻烦修改一下,幸苦啦
谢谢支持素材区 (2009-08-21 09:05) —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王朝的始皇帝。姓赵氏(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史记·秦本纪》)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赵、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汉民族的实际肇始人,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人物身世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出于政治目的将已怀孕的赵姬献给异人(即秦庄襄王),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又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作为一个并不受宠爱的质子的儿子,赵政少年时期是在赵国都城邯郸度过的,此时异人经吕不韦从中斡旋已然回到秦国,并认华阳夫人为母,经过多次政治斗争终于获得了华阳信任,吕不韦又花费大量精力与金钱将赵姬母子接回秦国,从此赵政开始了他在秦王宫里的政治生涯。
  对于秦始皇来说,最熟悉的女性莫过于母亲了。在秦始皇4岁的时候,父亲异人将他们母子作为人质留在了赵国。母亲赵姬曾是吕不韦的姬妾,所以“两个父亲”的传言一直伴随赵政的成长,再加上赵国人的唾弃、鄙视都让年幼的秦始皇对母亲———这个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充满了爱与恨的复杂感受。

  秦始皇与母亲相依为命。从出生在赵国一直到10岁,这个阶段正好是一个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他无法发展出对远在秦国父亲形象的认同,也无法发展出对母亲形象的认同,更无法发展出对仲父———吕不韦这个也许是亲生父亲形象的认同。这些复杂的状况造成了秦始皇复杂的心理感受。他必须依靠唯一的女性———母亲才能生存下来,他却又鄙视和讨厌自己母亲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造成了他幼年心灵巨大的创伤。所有的这些创伤带来的不良情绪都会投射到母亲———这个唯一的女性身上。
【登上王位】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赵政即位为秦王。即位时由于年少,故国政由相邦吕不韦所把持,并尊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他见秦始皇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献假宦官嫪毐给太后,嫪毐假施腐刑,只拔掉胡子就进宫了。秦始皇日渐长大,于是他们就骗秦始皇,说太后寝宫风水不好,应搬离这里。秦始皇信以为真,于是他们搬到离秦始皇远的地方,结果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假宦官嫪毐亦以王父自居,在太后的帮助下封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嫪毐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是继吕不韦后又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嫪毐难免小人得志,在一次喝醉酒后对一个大臣斥责道:“我是秦王的假父,你竟敢惹我。”这个大臣听后很生气,并且暗中找了个机会告诉秦始皇。嫪毐慌了,准备叛乱。

  前238年,秦始皇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秦始皇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嫪毐转打咸阳宫,那里也早有军队,嫪毐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秦始皇将嫪毐五马分尸,曝尸示众;又把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秦始皇随后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其后,虽然他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令》,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
【统一六国】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合纵连横[1]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灭韩、十九年(前228年)灭赵、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前222年)灭燕、二十六年(前221年)灭齐。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王政亲政后,听取李斯进献的灭六国的建议,着手规划统一六国的大业。其总的战略方针,是由近及远,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北取赵,中去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

  


  

  
【首称皇帝】  秦王政在他登上秦国王位的第二十六个年头,终于统一了中国。天下初定,39岁的秦王政第一件急着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给自己确定一个称号。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称号。

  经过一番商议,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为,秦王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他们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秦王政采用“泰皇”头衔。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

  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通知观念的产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

  可见,“皇帝”的称号,乃是秦王政神化君权的一个产物。

  秦王政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他又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秦始皇梦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

  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秦始皇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

  取消谥法。谥法起于周初,是在君王死后,依其生平事迹,给予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但秦始皇认为,像这样“子议父,臣议君”,太不象话,更没意义。他宣布废除谥法,不准后代臣子评价自己。

  天子自称为“朕”。“朕”字的意义与“我”相同,以前一般人均可使用,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称为“朕”。

  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诏”。

  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才能称为“玺”。

以上这些规定,目的在于突出天子的特殊地位,强调皇帝与众不同,强化皇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秦始皇幻想借助这些措施,使他的皇位千秋万代地在其子孙后代中传续下去。
【秦始皇驾崩之谜】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或许秦始皇注定是一名历史上的争议颇多的人物,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此雄才大略,同样引起了后人的争议。目前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说死于疾病,一说死于非命。

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关于秦始皇之死,《史记》记述很多,分别见于《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等处,死因已明,无可置疑。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时遭人行刺,身后的一辆副车被刺客用重锤砸得粉碎。随后,又发现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陨石和出言“今年祖龙死”的“仙人”。秦始皇很迷信,这些现象使他感到恐惧不安。为了消灾避难,寻找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听从了一名相卜者的建议,准备第五次巡游。然而由于一路劳顿,秦始皇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附近)就病倒了。赵高奉命写遗书,给受命监军河套的秦始皇长子扶苏:“与丧命咸阳而葬。”信还未发出,秦始皇就死在沙丘行宫(今河北广宗附近)。

  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体质较弱。他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工作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至于他死于何病,有人认为他死于癫痫。癫痫发作一般分四个时期:起初头晕、胃部不适,继尔突然意识丧失,隔肌痉挛,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暂停,然后全身肌肉抽动、口吐白沫,最后数十分钟才能清醒。郭沫若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推测秦始皇幼时患有软骨症,时常患着支气管炎,所以他长大后胸部和鸷鸟一样,声音似豺狼,后来由于政务繁重,引发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后来秦始皇渡黄河,癫痈病发作,后脑壳撞在青铜冰鉴上,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人处于昏迷状态;当车赶到沙丘后第二天,赵高、李斯发觉秦始皇已死去多时。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从几篇有关秦始皇死亡情况的史书推敲,发现了可疑之处。这次出游随从人员主要有赵高、李斯、胡亥等人,上卿蒙毅也在随行之列。蒙毅是蒙恬的亲弟弟,扶苏的亲信,可是当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时,蒙毅被遣返回边关。从突然的人事变动来看,这似乎是赵高等人的计谋。因为蒙恬领兵30万随公子扶苏驻防上郡,从秦始皇的身边遣走蒙毅,也就是去掉了扶苏的耳目;加之赵高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后因秦始皇赦免,赵高才恢复官爵,赵高从此对蒙毅恨之入骨,发誓要灭掉蒙氏一族。赵高在秦始皇遣病重时遣走蒙毅,也为自己后来计谋的实施清掉了一块绊脚石。

  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三人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鱼装在车上,迷惑大家。到了咸阳后,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权实际上落到了赵高手中。赵高阴谋得逞以后,开始对身边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发觉赵高阴谋后,就上书告发赵高。秦二世胡亥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治罪,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赵高升任丞相,由于他可以出入宫禁,特称“中丞相”。

  赵高的最终目的是要做皇帝,而他不能支配活的秦始皇,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病重,对他来说是天赐良机,只有在秦始皇死后,他才能假传遗诏,一步一步实施他的计谋。秦始皇是病死还是被害,目前尚无定论,如果是被害,赵高又是如何使秦始皇致死的?

  郭沫若曾写过一篇历史小说《秦始皇之死》,曾这样描述秦始皇死时的症状:右耳流过黑血,右耳孔内有一根寸长的铁钉。郭沫若认为这是胡亥害怕夜长梦多,担心赵高、李斯发生动摇而下的毒手,这事李斯和赵高事先也不知道。实际上赵高进行谋害的可能性比胡亥大,因为诏书、玉玺都在赵高手中,继承王位的决定权也掌握在他与李斯手中。而胡亥即使弑父,如果得不到赵高、李斯的配合,不仅得不到王位,反而有杀身之祸。而赵高常随侍在皇帝左右,趁机行事不露痕迹,所以比胡亥方便得多。

  这种观点认为秦始皇之死,实质上是一场宫廷政变,而这场政变的导演是赵高,而扶苏、蒙恬、蒙毅、李斯、胡亥等就是被他支配的牺牲品。至于赵高怎样使秦始皇致死,这正是历史上的缺页。


  
【历史评价】  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
【秦始皇是妇女守节的首倡者】  一般以为,儒家是压迫妇女,强迫女子守寡不许再嫁的元凶。殊不知,在我国历史上,首先大张旗鼓提倡妇女守节的,恰恰是反儒的死对头,曾经焚书坑儒的秦始皇。

  至今流传的秦始皇《会稽刻石》文字,给后人留下了他首倡节操的证明。据历史记载,秦始皇在临死前的公元前210年,在全国各地巡狩。当他走到今浙江一带时,得知当地男女婚姻比较自由,经常发生逃婚事件,妇女死了丈夫可以再嫁。他认为这不符合封建道德和法规,便命人把诏令刻在石头上,不许再发生类似行为。这便是所谓《会稽刻石》。其中有这样几句:一、“有子而嫁,倍死不贞”,意思是指责那些再嫁的寡妇:带着儿子改嫁,这是背叛丈夫的不贞行为。又说:“妻为逃嫁,子不得母”。意思是,女子如果因为不满男方而另找对象,是淫荡的伤风败俗的行为,将来她的儿子都可以不认母亲,别人发现了杀掉她也无罪。秦始皇在《会稽刻石》中还明确表示:妇女守贞绝非一件普通的小事,而是关系天下“嘉保太平”的大事。

  秦始皇的《会稽刻石》,明白地把自己放在了封建卫道者的地位上。他在四川地区选择了一个典型,这是当地一位世代富豪之家,资产巨万。她丈夫死后,由寡妇独自支撑家业,不再改嫁。秦始皇把她树立为在全国提倡妇女贞节的典型,为该寡妇专门筑了一座“女怀清台”,以为倡导守节的标志。这大约相当于后来的贞节牌坊吧。

  秦始皇对一些不贞的妇女,还进行了处罚,甚至对自己的生身母亲也不留情。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为大臣吕不韦的爱姬,后来由吕不韦送给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生下了秦始皇。秦始皇即位后,赵姬和吕不韦情丝不断,时有来往。吕不韦害怕事情败露,便又向赵姬(当时已是太后)推荐了假宦官嫪毐和他鬼混。太后和嫪毐生有两子。此事后来被秦始皇发觉,勃然大怒。立即诛灭三族,又下令吕不韦服毒药自尽,把自己的母亲打入冷宫,把赵姬生的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装在囊中扑杀了。这件事当然还牵涉到不少政治上的因素,但秦始皇痛恨不贞行为,也是他严厉处理这件公案的依据。
自己的感谢:秦始皇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了,以上这些只是对秦始皇的人物的生平的主要简介罢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关于评论,every coin has two sides。从正面意义上评价,始皇帝统一了中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等等。从反面意义上说,始皇帝焚书坑儒,生活奢侈是个暴君。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
很汗的说 ,秦始皇是竟然是妇女守节的首倡者。这当然与他的生活环境经历有关。想想一个皇帝,竟然有这么样的一个母亲,自己的亲生父亲也不知道是谁,当然会倡导妇女首节的。
还有始皇帝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立皇后的人啊,大家开始yy吧
其实我是很喜欢始皇帝的说, 主要还是看了《寻秦记》的影响啊

  
[ 此贴被柯哀在2009-08-21 14:3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35
A secret makes a woman woman.
路小透。

ZxID:335738


等级: 内阁元老
10.1上任,10.6生日,11.10周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吕不韦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入质于赵的秦国王孙异人(后改名楚)”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译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生平:

战国末年秦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家累千金的阳翟大贾。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入质于赵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

 【《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吕不韦是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秦国。吕不韦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秦王孙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后来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丞相。
  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与四公子不同的是,吕不韦招揽门客,并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却十分注重文才。原来,吕不韦有他自己的见解。他素来善于谋略,瞧不起那些头脑简单的勇夫。再说秦国猛将如云,军力强大,没有必要再蓄养征杀之士。还有一个原因,其时许多善辩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广为流传,不但天下闻名,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这一点尤其令吕不韦眼热。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他可以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吕不韦就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吕不韦又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遴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书,取名叫《吕氏春秋》。为了慎重起见,成书后,吕不韦又让门人修改了几遍,直到确实感到满意为止。吕不韦对此书十分看重,他自己认为这部号称《吕氏春秋》的书是杰作,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例如在相当全书总序的《序意篇》中,对十二世纪的论述也可见一斑:“凡十二世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为了精益求精,也是为扩大影响,吕不韦还想出一个绝妙的宣传该书的办法,他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咸阳的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消息传开后,人们蜂拥前去,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文字加以改动。当然,这不一定就证明《吕氏春秋》字字珠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而很可能是因为人们都敬畏吕不韦的威势,没有人愿意出头罢了。不过,这样一搞,其轰动效应却是巨大的,《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的大名远播东方诸国。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书作于战国时期的大作,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遗文佚事和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吕不韦借门客之手撰写《吕氏春秋》,虽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业上确实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没。

 西西评
之所以选择吕不韦,一方面是其他的正面大人物都被楼上的说了。再者,看了太多的秦朝野史和关于秦朝的影视剧,想来很大一个看点就是吕不韦如何偷梁换柱、奇货可居的让自己的儿子当上了日后的秦始皇。最后他的下场那样也只能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还有一点他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吕氏春秋》,在当时的文明程度来讲怎么说也是一大壮举了。
[ 此贴被以撒、西露达在2009-08-21 09:0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5
muxiran

ZxID:7288560


等级: 文学大师
学校教会我们的第一件事:向前(钱)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焚书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

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

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

《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

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

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

十余人,全部“焚书坑”及“坑儒谷”遗址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


PS:其实个人不是很讨厌秦始皇,他虽然暴政,但是毕竟也做了很多对后朝有意义的事,从某种意义

来说,后来汉朝的繁荣基本上都是奠定在前朝的基础上,就像我最爱的隋唐时也是一样的···但是

焚书坑儒,他要是在今天在就好了,把那些试卷烧光光··
·
[ 此贴被muxiran在2009-08-21 09:4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5
第七个夏天

ZxID:7190861


等级: 文学大师
一剑单骑,快意恩仇,无求于人,无愧于心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

【故事探源】
        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她才被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将孟姜女传说的原初形态一直上溯到《左传》上的一个故事。《左传》记述这个故事是想褒扬杞粱妻(也就是后世的孟姜女)在哀痛之际,仍能以礼处事,神志不乱,令人钦佩。
  《左传》上没有哭声的杞粱妻,到战国时就沾染了当时音乐界的风气,增加了哀哭的一段故事。这是个很重要的转变,后世关于杞粱妻故事的变异就是顺着这“哭之哀”生发出来的。
  第一个记述崩城之事的人,是西汉末年的刘向。他在《烈女传》中先重述了《左传》中杞粱妻的故事,然后他继续写到:杞粱妻没有子嗣,娘家婆家也都没有亲属,夫死之后成了个孤家寡人。杞粱妻“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哭声十分悲苦,过路人无不感动。十天以后,“城为之崩”。唐代的有关记载,使杞粱妻的故事大变了模样。杞粱由春秋的齐人变成秦朝的燕人;杞粱妻的名字出现了,她姓孟名仲姿,或姓孟名姜女;杞粱的死因不再是战死疆场,而是因避役被捉后筑于城墙之内,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而筑于城墙之内的死尸实在太多了,只有滴血认骨才能辨别。杞粱妻的故事经过六朝、隋唐时代的加工,把崩城和秦始皇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个不小的创造。
  元代,中国的民间剧种十分发达,出现了很多杂剧大家和脍炙人口的作品,像孟姜女这样富有生命力和创作空间的故事,自然也成为戏曲创作的源泉。范郎的名字从范希郎、范四郎、范士郎、范喜郎到范杞良、范纪良、万喜良,出现很多种变异,故事的情节被铺陈得一波三折,与他们有关的其他人物,如范郎的母亲也出现在戏曲之中,使故事日渐丰满。
  明清以来,孟姜女的故事在民间仍继续发展演变。各地的口头讲述,把孟姜女说成是葫芦所生,由于葫芦(或瓜)牵连到隔壁而居的孟姜两家,所以叫“孟姜女”。孟姜女的故事不仅流传的时间漫长,受其影响的地域也十分广泛。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的民俗和民众的不同兴趣取向,对这个故事做了各种改造,使孟姜女的传说呈现出极其强烈的地域色彩。
  孟姜女并不姓孟,“孟”为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意思;“姜”才是其姓氏。“孟姜女”实际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而且,孟姜女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的通称。据《毛传》:“孟姜,齐之长女。”陈奂传疏:“孟姜,世族之妻”等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孟姜”一般称齐国国君之长女,亦通指世族妇女。也就是说,当时很多齐国公室的贵族妇女,都可称“孟姜”。此点除文献证据外,有文物桓子孟姜壶为证(此壶为春秋时期齐庄公姜光的大女儿姜蕾和丈夫田桓子无宇共铸,以悼念田桓子无宇的父亲田须无)。
  经过考察后,中央电视第十频道的在2007.12的〈探索与发现:寻找孟姜女),说孟姜女是齐国的一位将军的妻子,秦朝修建长城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几百年了。
  孟姜的丈夫杞梁,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记载在信史《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里。周灵王二十二年(齐庄公四年,前550年)秋,齐庄公姜光伐卫、晋,夺取朝歌。前549年,齐庄公从朝歌回师,没有回齐都临淄便突袭莒国。在袭莒的战斗中,齐国将领杞梁、华周英勇战死,为国捐躯。后来齐莒讲和罢战,齐人载杞梁尸回临淄。杞梁妻哭迎丈夫的灵柩于郊外的道路。齐庄公派人吊唁。杞梁妻认为自己的丈夫有功于国,齐庄公派人在郊外吊唁既缺乏诚意,又仓促草率,对烈士不够尊重,便回绝了齐庄公的郊外吊唁。后来,齐庄公亲自到杞梁家中吊唁,并把杞梁安葬在齐都郊外。(杞梁墓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郎家村东)。应该说,这段故事明文记载在《左传》中,是真人实事。虽无后来“哭夫”、“城崩”、“投水”等情节,主要是表现杞梁妻大义凛然的刚烈性格,但其反对战争、热爱丈夫的主体框架已隐隐显现。
  “哭夫”情节的增加,是在《礼记》“檀弓”里曾子的话。曾子说杞梁妻“哭之哀”;到了战国时期的《孟子》,又引淳于髡的话说“华周杞梁之妻哭其夫而变了国俗”;使《左传》中的史实“杞梁妻拒齐庄公郊外吊唁”变成了“杞梁妻哭夫”,故事的重心发生偏移。
  “崩城”情节的增加,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在《列女传》中,又平添了“投淄水”的情节。杞梁妻的故事到了汉代,哭夫、崩城、投水已成系列。
  到了东汉,王充的《论衡》、邯郸淳的《曹娥碑》进一步演义,说杞梁妻哭崩的是杞城,并且哭崩了五丈。西晋时期崔豹的《古今注》继续夸大,说整个杞城“感之而颓”。到西晋时,杞梁妻的故事已经走出了史实的范围,演变成“三分实七分虚”的文学作品了。
  如果说从春秋到西晋,杞梁妻的故事还是在史实的基础上添枝加叶的话,那么,到了唐代诗僧贯休的诗《杞梁妻》那里,就变得面目全非了。贯休在这首诗里,把春秋时期的事挪到了秦代,把临淄的事搬到了长城内外,把“城”嫁接到“长城”,再把“长城”直接定义为“秦长城”。经过贯休的大幅度调整,杞梁妻的故事开始向“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靠近。
  到了明代,明政府为了防止瓦剌入侵,大修长城,招致民怨沸腾。老百姓为了发泄对封建统治者的不瞒,又改杞梁妻为“孟姜女”,改杞梁为“万喜梁”(或范喜梁),加了诸如招亲、夫妻恩爱、千里送寒衣等情节,创造出全新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从开始的杞梁妻故事到最后的孟姜女传说,其间有两千余年。一个故事能长时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并不断的被改造、加工,并不是偶然的。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个故事代表了整个人类的共同愿望,抒发了劳动人民最真实的心声。那就是:向往和平,追求稳定,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安宁。
  据考证孟姜女为今山东莱芜人。


【神话传说】

      相传在秦朝的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姜家结了瓜。瓜熟了,一瓜跨两院得分啊!打开一看,里面有个又白又胖的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长大成人,方圆十里、八里的老乡亲,谁都知道她是个人好、活好、聪明伶俐,又能弹琴、作诗、写文章的好闺女。老两口更是把她当成掌上明珠。
  这时候,秦始皇开始到处抓夫修长城。有一个叫万喜良的公子,是个书生,吓得从家里跑了出来。他跑得口干舌燥,刚想歇脚,找点水喝,忽听见一阵人喊马叫和咚咚的乱跑声。原来这里也正在抓人哩!他来不及跑了,就跳过了旁边一堵垣墙。原来这垣墙里是孟家的后花园。这功夫,恰巧赶上孟姜女跟着丫环出来逛花园。孟姜女冷不丁地看见丝瓜架下藏着一个人,她和丫环刚喊,万喜良就赶忙钻了出来,上前打躬施礼哀告说:“小姐,小姐,别喊,别喊,我是逃难的,快救我一命吧!”
  孟姜女一看,是个白面书生模样,长得挺俊秀,就和丫环回去报告员外去了。老员外在后花园盘问万喜良的家乡住处,姓甚名谁,何以跳墙入院。万喜良一五一十地作了口答。员外见他挺老实,知书达礼、就答应把他暂时藏在家中。 万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老两口见他一表人材,举止大方,就商量着招他为婿,女儿也同意。给万喜良一提,万也乐意,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
  那年月,兵荒马乱,三天两头抓民要夫,定了的亲事,谁家也不总撂着。老两口一商量,择了个吉日良辰,请来了亲戚朋友。摆了两桌酒席,欢欢喜喜地闹了一天,俩人就拜堂成亲了。小俩口成亲还不到三天,突然闯来了一伙衙役,没容分说,就生拉硬扯地把万给抓走了!
  这一去明明是凶多吉少,孟姜女成天哭啊,盼啊!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不光人没有盼到,信儿也没有盼来。孟姜女实实地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她爹妈看她那执拗的样子,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行程,孟姜女一直奔正北走,穿过一道道的山、越过一道道的水。
  孟姜女打整了行装,辞别了二老,踏上了寻夫的行程。饿了,啃口凉饽饽;渴了,喝口凉水;累了,坐在路边歇歇脚儿。有一天,她问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这儿离长城还有多远?”老伯伯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长城还在幽州的北面。”孟姜女心想:“就是长城远在天边,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
  孟姜女刮着风也走,下着雨也走。一天,她走到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天也黑了,人也乏了,就奔破庙去了。破庙挺大,只有半人深的荒草和龇牙咧嘴的神像。她孤零零的一个年轻女子,怕得不得了。可是她也顾不上这些了,找了个旮旯就睡了。夜里她梦见了正在桌前跟着丈夫学书,忽听一阵砸门声,闯进来一帮抓人的衙役。她一下惊醒了,原来是风吹得破庙的门窗在响。她叹了口气,看看天色将明,又背起包裹上路了。
  一天,她走得精疲力尽,又觉得浑身发冷。她刚想歇歇脚儿,咕咚一下子就昏倒了。她苏醒过来,才发觉自己是躺在老乡家的热炕头上。房东大娘给她擀汤下面,沏红糖姜水,她千恩万谢,感激不尽。她出了点汗,觉得身子轻了一点,就挣扎着起来继续赶路。房东大娘含着泪花拉着她说:“您大嫂,我知道您找丈夫心切,可您身上热得象火炭一样,我能忍心让您走吗!您大嫂,您再看看您那脚,都成了血疙瘩了,哪还是脚呀!”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脚,可不是成了血疙瘩了。她在老大娘家又住了两天,病没好利索就又动身了。老大娘一边掉泪,一边嘴里念道:“这是多好的媳妇呀!老天爷呀,你行行好,让天下的夫妻团聚吧!”孟姜女终于到了修长城的地方。她打问修长城的民工:您知道万喜良在哪里吗?打听一个,人家说不知道。再打听一个,人家摇摇头,她不知打听了多少人;才打听到了邻村修长城的民工。邻村的民工热情地领着她找和万喜良一块修长城的民工。
  孟姜女问:“各位大哥,你们是和万喜良一块修长城的吗?”
  大伙说:“是!”
  “万喜良呢”大伙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含着泪花谁也不吭声。孟姜女一见这情景,嗡的一声,头发根一乍。她瞪大眼睛急追问:“俺丈夫万喜良呢?”大伙见瞒不过,吞吞吐吐地说:“万喜良上个月就——就——累累-累饿而死了!”
  “尸首呢?”
  大伙说:“死的人太多,埋不过来,监工的都叫填到长城里头了!”
  大伙话音未落,孟姜女手拍着长城,就失声痛哭起来。她哭哇,哭哇。只哭得成千上万的民工,个个低头掉泪,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号,海水扬波。正哭,忽然“哗啦啦”一声巨响,长城像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露出了一堆堆人骨头。那么多的白骨,哪一个是自己的丈夫呢?她忽地记起了小时听母亲讲过的故事:亲人的骨头能渗进亲人的鲜血。她咬破中指,滴血认尸。她又仔细辨认破烂的衣扣,认出了丈夫的尸骨。盂姜女守着丈关的尸骨,哭得死去活来。
  正哭着,秦始皇带着大队人马,巡察边墙,从这里路过。
  秦始皇听说孟姜女哭倒了城墙,立刻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他率领三军来到角山之下,要亲自处置孟姜女。可是他一见孟姜女年轻漂亮,眉清目秀,如花似玉,就要霸占孟姜女。孟姜女哪里肯依呢!秦始皇派了几个老婆婆去劝说,又派中书令赵高带着凤冠霞帔去劝说,孟姜女死也不从。最后,秦始皇亲自出面。孟姜女一见秦始皇,恨不得一头撞死在这个无道的暴君面。但她转念一想,丈夫的怨仇未报,黎民的怨仇没伸,怎能白白地死去呢!她强忍着愤怒听秦始皇胡言乱语。秦始皇见她不吭声,以为她是愿意了,就更加眉飞色舞地说上劲了:“你开口吧!只要依从了我,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金山银山都行!”
  孟姜女说:“金山银山我不要,要我依从,只要你答应三件事!”
  秦始皇说:“莫说三件,就是三十件也依你。你说,这头一件!”
  孟姜女说:“头一件,得给我丈夫立碑、修坟,用檀木棺椁装殓。”
  秦始皇一听说:“好说,好说,应你这一件。快说第二件!”
  “这第二件,要你给我丈夫披麻戴孝,打幡抱罐,跟在灵车后面,率领着文武百官哭着送葬。”
  秦始皇一听,这怎么能行!我堂堂一个皇帝,岂能给一个小民送葬呀!“这件不行,你说第三件吧!”
  盂姜女说:“第二件不行,就没有第三件!”
  秦始皇一看这架式,不答应吧,眼看着到嘴的肥肉摸不着吃;答应吧,岂不让天下的人耻笑。又一想:管它耻笑不耻笑,再说谁敢耻笑我,就宰了他。想到这儿他说:“好!我答应你第二件。快说第三件吧!”
  孟姜女说:“第三件,我要逛三天大海。”
  秦始皇说:“这个容易!好,这三件都依你!”
  秦始皇立刻派人给万喜良立碑、修坟,采购棺椁,准备孝服和招魄的白幡。出殡那天,万喜良的灵车在前,秦始皇紧跟在后,披着麻,戴着孝,真当了孝子了。赶到发丧完了,孟姜女跟秦始皇说:“咱们游海去吧,游完好成亲。”秦始皇可真乐坏了。正美得不知如何是好,忽听“扑通”一声,孟姜女纵身跳海了!
  秦始皇一见急了:“快,快,赶快给我下海打捞。”
  打捞的人刚一下海,大海就哗——哗——地掀起了滔天大浪。打捞的人见势不妙,急忙上船。这大浪怎么来得这么巧呢?,原来,龙王爷和龙女都同情孟姜女,一见她跳海, 就赶紧把她接到龙宫。随后,命令虾兵蟹将,掀起了狂风巨浪。秦始皇幸亏逃得快,要不就被卷到大海里去了。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夫万喜良(卫辉人)被魏王征召修筑长城(今卫辉与辉县交界的战国长城)劳累而死,埋于长城之下。孟姜女寻夫哭至卫辉池山段长城,感动天地,哭塌长城,露出丈夫尸骨。至今在卫辉池山乡歪脑村一带还流传其故事,山上能见到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泪滴石。新乡市区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桥等名称。

【故事产生、流传与演变】

        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齐国。齐为姜太公的封国,读过《东周列国志》的人都会知道,书中出现的“×姜”,总是齐国人。孟姜者,姜氏之长女也。她的故事最早见之于《左传》。孟姜为齐将杞梁之妻,梁于公元前549年在莒战死,齐庄公在效外见到孟姜,对她表示吊慰。孟姜认为郊野不是吊丧之处,拒绝接受,于是庄公接受她的意见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孟姜除了知礼外还有善哭的记载,淳于髡曰:“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在齐地产生了孟姜哭调。西汉时已有了孟姜女“夫死后向城而哭,城为之崩”的记载(刘向《说苑》及《列女传》)。至于哭崩的城墙在何处,虽然有莒城说、杞梁说和梁山说不一,但均在齐地,而非秦之万里长城。郦道元《水经注》认为孟姜女哭崩的是莒城。大约到了唐代,这一题材演变成了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崩万里长城的故事,具备了今天的雏形。《周贤记》把故事搬到了燕国,孟姜名孟仲姿,杞梁变成杞良。杞良为逃筑城之役,误入孟超后园。孟女仲姿正在洗澡,古人贞操观念极重,信守女儿之体只能为丈夫所见,故二人乃结为夫妻。后来杞良回到长城工地后被处死,埋尸长城之下,于是仲姿千里寻夫,哭崩长城,又于累累白骨中滴血验骨,终得丈夫遗骸云。古代战争频仍,徭役繁重,征夫离妇之怨,乃为传统主题。汉末陈琳即有《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其后历代诗人皆有咏其事者。唐代诗僧贯休,则有《杞梁妻》,竟咏孟姜女哭长城之事。其后这一题材乃进入许多诗人笔下,为这一故事的广为流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元代起,孟姜女的故事开始搬上舞台。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钟嗣成《录鬼簿》等对此均有记载。在这些戏曲中,孟姜转化成孟姜女 ,杞梁衍生出杞良、范杞良、范希郎、范喜郎、万喜良等名。
  
  随着孟姜女故事的流传,各地兴起了建庙热。现知孟姜女最早的庙建于北宋,河北徐水和陕西铜川都发现北宋祥符和嘉年间重修姜女庙的碑刻。许多方志都把孟姜女说成是本地人,临淄、同官(铜川)、安肃 (徐水)、山海关和潼关都有孟姜女的墓冢。清末上海拓建马路时曾于老北门城脚掘出一石棺 ,中卧一石像,胸有“万杞梁”三字,乃明嘉靖年间上海建城时所埋。据《孟姜仙女宝卷》 ,始皇筑长城,太白星降童谣:“姑苏有个万喜良,一人能抵万民亡。后封长城做大王, 万里长城永坚刚。”秦皇固城捉喜良,引发出孟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故事。秦皇允许孟姜三 件事,修桥、造坟、哭祭,孟姜痛斥暴君后投水而死。在这一故事中,孟姜女成了松江人。孟姜女的故事反映了人民对封建暴政的痛恨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它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流传与演变才形成今天的面貌。
  孟姜女哭长城是民间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千年来口口宣讲,而渐渐误传,以致于张冠李戴,倒把孟姜女的真实性打了个折扣。岂不惜哉!其实,孟姜女是春秋时齐国人,嫁给临淄人杞梁为妇。杞梁事母至孝,而且孔武有力,勇名远扬。只是出身庶族,无官无职,务农为生。
  是时,齐庄公想重振齐桓公的霸业,于是出兵攻打莒国。为了激励将士,齐庄公赏赐州绰、贾举二勇士,一人赐了一辆五匹马的战车。州绰和贾举二人十分高兴,贾举又推荐说临淄那个地方有华周和杞梁二人,也很勇敢。于是齐庄公召来华周和杞梁二人,一见之下,果然象是勇士。于是赐了一辆一匹马拉的战车给华周和杞梁。见面之后,退了下来。华周满心的不高兴,对杞梁说道:“同样是赏赐勇士,赏给州绰和贾举一人一辆五马战车,却只赏给我们两个人一辆一马战车,对于我们来说,不是赏赐,是侮辱。干什么干,不如逃跑,另寻他处吧。”杞梁一听,有点犹豫,对华周说道:“我家里还有老母亲,让我回去跟老母亲说一声,然而再跑不晚。”
  杞梁回家,将事情前因后果告诉了母亲。母亲教训了杞梁一番,说:“如果你生时没有什么功劳,死时不能出名,就是坐了五马战车,人家也会笑话你。如果你有大功劳,又死得哄哄烈烈,那么即使是那些坐五马战车的人,也不如你。君命不可违,你还是去努力打仗吧。”杞梁把母亲的话跟华周一讲,华周面红耳赤,叹道:“妇人都懂得的道理,我却不懂,惭愧惭愧!”
  于是华周和杞梁二人同乘一车,在齐庄公军营中听候调遣。这一天齐庄公调兵遣将,准备开拔。华周与杞梁主动请缨,要做前锋。齐庄公问道:“你们要步兵多少人?战车多少乘?”二人回答说道:“既不用兵,也不用车,我们就坐你赏给我们的战车,两个人一辆车足够了。”齐庄公想看看二人到底如何勇敢,大笑着同意了。杞梁二人出了大帐,约定轮流驾车,临行的时候,说道,如果能有一个人在车上守住右边,就笃定能战胜一支军队了。这时有一个小兵叫做隰候重的挺身而出,愿意同行。于是一人驾车,一人拿着兵器在车左,一人拿着兵器在车右,向莒国都城进发。
  莒国国君黎比公听说齐军马上要到了,亲自率领三百个步兵到城效巡察。正好与杞梁二人相遇。杞梁三人张目大喝,说我是齐将,你们谁敢上来决一死战?黎比公没想到齐军来得这么快,大吃一惊,再仔细一看,只此一车,并无后继。于是命令三百步兵围攻三人。杞梁与华周对隰候重说,你在车上击鼓助威,看我们如何杀敌!于是二人跳下战车,手持长戟,冲入重围,左右冲突,长戟横扫,当者披靡。三百个战士居然被二人杀得死伤过半。黎比公大为惊叹,对二人说道:“别打了,我知道你们二人的厉害了,只要你们归顺莒国,我把莒国一分为二,给你们一半。”二人嘿嘿笑道:“抛弃国家投降敌人,是不忠;领了军命而不去完全,是不信。不忠不信而贪图私利,不是我们的为人。”说完,又奋戟砍杀。黎比公抵敌不住,大败而走。
  齐庄公听说二人大败黎比公,连忙派了使者轻马快车,前来慰问,许诺给予大封赏。杞梁二人嘿然而笑,说道:“大王赏给别人五马战车,而只赏我们一马战车,是以为我们不勇,现在又用重利来封赏我们,是以为我们重利轻义。我们真的这么品行低下吗?”于是赶跑使者,弃车步行,直逼莒国都门。
  黎比公知道胜不了三人。于是在城门狭道处挖土成沟,在沟里装满烧得红红的木炭,炭火腾焰,人根本没法举步。隰候重说道:“古来将士,能青史留名的,肯定是不怕死的,我能让你们过去。”于是隰候重顶着盾牌,趴到炭上,让杞梁二人从盾上走过。等二人过去之后,再回头看时,隰候重已经被烧得浑身焦黑了。二人大哭一场,持戟杀入城门。黎比公早就在城门埋伏下弓箭手,万箭齐射。杞梁二人冒矢突进,身中数箭,又杀了二十七人。守城的军士环立城上,皆向下拼命射箭。杞梁伤重先死。华周力尽被俘。
  莒国被三人吓破了胆,等齐庄公大军到时,不战而败。齐庄公凯旋而归。齐庄公将杞梁尸体殡于郊外,正要入郊,正好碰上杞梁的妻子孟姜来迎夫尸。庄公停车,使人到孟姜前吊丧。孟姜寒着脸说道:“吊丧是在郊外吊的吗?这是哪家的礼仪?”齐庄公大为惭愧,于是将杞梁之尸殡于其家而去吊丧。孟姜女发丧,到了城门之外,停棺露宿三日。孟姜女扶棺大哭,涕泪俱尽,以致于哭出血来。突然之间,齐国都城崩陷数尺。“由哀痛迫切,精诚之所致也”。后来亚圣孟子说“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此之谓也。祥见《左传》之《襄公二十三年》。另外注明:可能哭是真事,墙倒也是真事,但哭与墙倒之间肯定没有必然联系,只是一个巧合。

【真实性考证】

        一说认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纯属虚构,因为山海关长城修建于秦朝以后,秦始皇时代修筑的长城,距山海关北去数百里。既然当时当地并无长城,哭长城之事自然是子虚乌有。
  一说认为,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庄公四年(前550),齐伐卫、晋,回师攻莒时齐大夫杞梁战死。杞梁妻迎丧于郊,相传她哭夫十日,城墙为之崩塌。后世以讹传讹,把杞梁妻说成是秦始皇时代的人,演绎出哭长城的故事。
  有人指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随着历代时势和风俗不断变化而变异的。战国时,齐都盛行哭调,杞梁(后演化为喜良)战死而妻迎柩,便是悲剧的素材。西汉时,盛行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说,杞梁妻的悲苦便造成了城崩山裂的感应。至六朝、隋唐间,乐府中有送衣之曲,于是又增添了送寒衣的内容。可见,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在长期的文化演变中逐渐丰满起来的。
  修筑长城是历代封建王朝各种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从春秋至明,近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长城屡修屡补,强征了无数的民夫,任何时候都可能产生像孟姜女那样的遭遇。因此,姜女和杞梁,是劳动人民在承受无限度的劳役中塑造出来的两个典型人物,集中表现了千百万下层百姓被劳役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灾难。动人的哭长城故事,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行为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正如南宋名臣文天祥在孟姜女塑像旁书写的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这当是中允之论。


【民歌】

    正月里来是新春, 家家户户点红灯, 别家丈夫团团圆, 孟姜女丈夫造长城。
    二月里来暖洋洋, 双双燕子到南阳, 新窝做得端端正, 对对成双在华梁。
    三月里来正清明, 桃红柳绿百草青, 家家坟头飘白纸, 孟姜女坟上冷清清。
    四月里来养蚕忙, 姑嫂俩人去采桑, 桑篮挂在桑树上, 抹把眼泪采把桑。
    五月里来是黄梅, 黄梅发水泪满脸, 家家田内稻秧插, 孟姜女田中是草堆。
    六月里来热难挡, 蚊子飞来叮胸膛, 宁可吃我千口血, 不可叮我亲夫郎。
    七月里来七秋凉, 家家窗下做衣裳,蓝红绿白都做到,孟姜女家中是空箱。
    八月里来雁门开,花雁竹下带书来,闲人只说闲人话,哪有亲人送衣来。
    九月里来是重阳,重阳老酒菊花香,满满洒来我不饮, 无夫饮酒不成双。 
    十月里来稻上场,牵笼做米成官粮,家家都有官粮积,孟姜女家中空思想。
    十一月里雪花飞,孟姜女出外送寒衣, 前面乌鸦来引路,万杞良长城冷清清。
    十二月里过年忙,杀猪宰羊闹盈盈,家家都有猪羊杀,孟姜女家中空荡荡。

    民歌《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传统民歌之一。各地都有它的踪迹,《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全曲十二段词,分别用时令、花名作序引,叙述秦始皇时期一对新婚夫妻生离死别的故事。
  这个故事作为民间口头文学,均形成于唐以前;作为民间时调小曲,约形成于宋、元以后。千百年来,人们用歌曲传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倾注着对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也借以抒发受压迫者内心的悲怨。曲调流畅柔丽,感情深切,表现细腻,曲调有不少变体,许多戏曲、曲艺音乐和民间器乐中都有由它演变而来的曲调。

歌曲特点
  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但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四句,采用了“商-徵-羽—徵”的结音顺序。徵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而《沂蒙山小调》的四个结音,是按“商—宫—羽—徵”的逻辑顺序发展的。它更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态。
  河北晋县的民间小调《孟姜女哭长城》,它的流传与《茉莉花》有近似的地方,也遍传于全国汉族聚居地区,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茉莉花》以“变体”的流传居多,而《孟姜女》则主要以“同体”在各地传唱。江南《孟姜女》的唱词是“四季体”,内容较为简括,而河北这首《孟姜女》的唱词为“十二月体”,共十三个段,细致地描述了孟姜女的故事。
  在曲调方面,河北这首《孟姜女》的各个乐句都以“加花”的形式使旋律富有装饰性,密集的十六分音符流连婉转,连绵不断,不仅局部地改变了音乐的性格,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歌唱的难度,事实上,这类曲目大多数都是由职业和半职业的说唱艺人作为独立的节目表演给听众的。例如,第11小节的顿音唱法,就已不是一般歌手所能驾驭的。所以,旋律的装饰性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同时渗透了民间自娱歌手与职业、半职业歌手们的一些未必自觉的美学观念。在音乐风格方面,我们注意到第三乐句中“Si”(7)音的频繁使用,特别是第13小节开始的“Si(7)——Mi(3)”的音型等,正是这一地区常用的音乐语汇,可见,虽是“同体”传唱,但仍有些微小的变异,这些变异正是《孟姜女》在“北移”过程中与当地音乐传统交融的结果。
  这首以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小曲,全国皆有,流行极广。在曲调上和全国流行的同一首骨干音相似,但由于民歌手和职业艺人的不断加工、提高,特别巧妙地运用了旋律加花的变奏手法,把旋律润饰得非常华丽流畅,优美动听,成为河北省一支独具艺术特色的小曲。据晋县盲艺人苑振发介绍,他几十的走街串巷演唱小曲,所到之处,不论城市、农村,听者总要点唱《孟姜女哭长城》,不唱不散,可见这是一首多么深入人心、脍炙人口的民歌啊!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歌曲叙述了秦始皇筑长城时一对新婚夫妻生死离别的故事。内容反映了孟姜女的苦难遭遇,全曲十二段词,以十二月为序,歌词哀怨深情,曲调委婉细腻,结构完整,旋法以级进为主,唱词节奏均匀,采用五声调式,具有典型的江南色彩。
  孟姜女是秦始皇时期较为有名的坚贞倔强女子,我国民间长期流传《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民歌。有位103岁的老奶奶,至今还能非常熟练地放声歌唱。她说:“这是祖宗流传下来的老调老歌,凡是上了年纪的人,人人都会唱。”

【孟姜女庙】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可说是家喻户晓。后人为了纪念她,便修了贞女祠,俗称孟姜女庙。这座贞女祠,坐落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东6.5公里处的望夫石村北凤凰山小丘陵之巅。1956年,被公布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景区由长阶、山门、神亭、前殿、后殿、望夫石、梳妆台、振衣亭、海眼、孟姜女苑等景点组成,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庙宇四周林木蓊郁,掩映着青砖红瓦,显得格外古朴清幽。
  长阶是通往姜女庙正门的必由之路,青石砌成,随地势而逐渐增高,直达山门。长阶共一百零八级,抬头仰望,使孟姜女庙增加了几分庄严。
  沿一百零八级长阶缓步而上,迎面便是屋宇式一字墙硬山顶山门,配上灰色小瓦,玲珑小巧,别具一格。两旁为一带红墙,随山势起伏环绕着孟姜女庙。“贞女祠”的匾额便横挂于山门正中门额上。
  前殿是姜女庙的主体建筑。为硬山顶式,三楹四窗,古朴典雅。前殿大门前两侧,有一副情趣盎然的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此联有几种读法,一般读成三、三、四或四、三、三句式。它是根据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和谐音的特点而作,其中也带有文字游戏的性质。内容主要是描写这里的自然景象。
  进入大殿,前殿正中塑孟姜女像,旁有男女二小童,身背罗伞。孟姜女像泥塑彩绘,身披青衫素服,面带愁容,遥望南海。像上悬横额“万古流芳”,两柱对联是:“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相传这副楹联为南宋末年伟大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所作。
  在前殿的墙壁上还镶有多块卧碑,上面刻有乾隆、嘉庆、道光等清朝皇帝及近代一些游人的题诗,大多赞颂孟姜女的高节。
  后殿也是硬山顶式建筑。额坊上挂“慈航普渡”横匾一块,殿内正中塑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像。观音菩萨面容慈祥,身着长衣,双手合十,盘膝坐于莲花宝座上,两旁男女小童侍立左右。东侧普贤菩萨手持如意,安详自如。西侧文殊菩萨手持书卷,全神贯注。在后殿之后,有一块大石,上面有几个大石窝窝,传说是孟姜女登此石望夫留下的脚印。这就是望夫石。望夫石在人们心目中成了忠贞的象征,许多文人墨客多在此挥毫泼墨,抒发感怀,就连风流天子乾隆也在这望夫石上留下了亲笔题诗。如今,凡来到孟姜女庙游览的游客,多登上望夫石,或居高远眺,或摄影留念,好像只有这样才不虚此行。
  望夫石旁有一个小平台,这就是传说中的孟姜女的梳妆台。相传孟姜女千里迢迢寻夫来到长城脚下,想到就要见到日夜思念的夫君范喜良,心里十分高兴。她想找个地方梳洗一下,可这荒郊野外,哪有人家呢?于是,她便在一块巨石上磨出一个小平台,又在旁边磨出一个小圆坑,捧来积雪,化成雪水梳洗打扮起来。这个小平台,便是我们今天见到的梳妆台。
  望夫石旁有一个六角攒尖顶小凉亭,这就是振衣亭,相传为孟姜女被逼投身大海之前整理衣衫的地方。振衣亭地势较高,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是一处观长城览渤海的好地方。
  在姜女庙东南约5公里的海中,有两块礁石兀立,高者似碑,低者似坟,一高一矮,相傍相依,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姜女坟。
  相传孟姜女千里寻夫到这里,哭倒长城800里,秦始皇不但对其遭遇毫无同情之心,反而垂涎孟姜女的美貌,欲纳为妃。孟姜女不畏强暴,纵身跳进茫茫大海殉夫而死。就在她跳入大海的一刹那,海上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海里冉冉升起了这两块礁石,人们便说这是姜女坟。
  1993年,在姜女庙北侧,新兴建了大型园林式庭院建筑——孟姜女苑。以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民间传说为依据,以具有秦、明代建筑风格的宫殿、瓦舍、衙署、城垣、水榭、楼廊等为依托,运用现代化的声、光、电等控制技术,修建了许多场景,将“孟姜女寻夫”这一历史传说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广大游客面前。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孟姜女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孟姜女故居纪念馆】

        孟姜女故居纪念馆,位于山东涌泉齐长城风景区。相传,齐人姜女为寻夫沿齐长城来到劈山脚下,饥寒交迫,昏睡在劈山脚下,被一孟姓夫妇搭救,养病半年有余使得康复,为答谢再生之恩,姜女冠以孟姓,并认其为义父义母,因此史传“孟姜女”。姜女住过的孟宅后来也称“孟姜宅”。现恢复为孟姜女故居,并在此基础上建成“孟姜女故居纪念馆”。同时,为了纪念这位忠贞的爱情女神,在景区内的劈山岭建有孟姜女文化园,这里是游览涌泉风景区齐长城遗址保护园中天门的承前启后的纽带,是到达古齐长城与南天门的起点。公园内有纪念孟姜女的雕塑群、纪念亭、望夫石、石瓢、孟姜女石屋、牵手树、岩画群、中天门、古登山口、哨亭、姜女庙、夫妻树以及观音大士留下的足迹和孟姜女化神的石印等景点。


PS: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位朋友,之前帮他同学做小Dreamwaver作业时,题目刚好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当时查了许多资料,这时正好派上用场,谢谢
    咱弄的图片传上去说是超过附件上限,这里就不多传了
    本人还是蛮喜欢孟姜女的,记得看过一部电视,说唐伯虎画的十美图,嫦娥、妲己、褒姒、孟姜女、西施、貂蝉、赵飞燕、杨贵妃、王昭君,还有一个忘了,那时就查了一些关于她们的资料。芳名留香也罢,臭名远扬也罢,封建的父系社会,哪个女子能真正为自己做主,太多的无可奈何,太多的力不从心,一切只是时势罢了
[ 此贴被影里秋千在2009-08-21 13:0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33
7788paipai

ZxID:7674504

等级: 读书识字
简单~幸福~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8楼的有写孟江女了, 那咱算给8楼的补充补充孟江女哭长城的诗句吧!


  一说秦朝,就想到孟江女哭长城, 查不到时间和历史记录什么的,暂且当野食吧, 嘿嘿。。。
  说的是秦始皇为修长城而大量征用民工,其中就有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

  孟姜女和范杞梁的感情非常要好, 却说范杞梁在北方修长城,孟姜女在南方日思夜想,夏日蚊虫多,孟姜女止不住祈祷说:“蚊子啊蚊子,就是咬上孟姜女千万口,也千万别咬我的夫君范杞梁”。

  冬日来临,寒风阵阵,孟姜女想到范杞梁身着薄薄的单衣,实在按捺不住,就做了几件厚厚的棉衣,决心去看望丈夫。先是来到苏州的浒墅关前,把关的兵卒硬是不让她进去,孟姜女哭着祈求,一边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 家家户户挂红灯; 人家丈夫团圆聚, 孟姜女的丈夫修长城......”,孟姜女从一月一直唱到十二月,兵卒终于被她感动了,就放她过了关。

就这样,孟姜女过了一关又一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巍峨的长城脚下民工万万千,可就是不见她的夫君范杞梁。孟姜女多方打听,方才知道他已累死在长城脚下,一霎间,孟姜女放声大哭,凄惨悲怆,声闻九天,老天爷禁受不住,几声巨响,犹如天崩地裂,长城倒了八百里。

  这样行不?不行我再来改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玖夜爵、

ZxID:8435099


等级: 家喻户晓
配偶: 千年公、
---- ` 如果二 请深二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缪毐 -- 蓝-颜-祸-水,秦朝第一大淫棍
缪毐 [miào ǎi]

【背景资料】

    (?—前238)

    战国末人,秦国宦官。初为吕不韦食客,入宫为宦者侍太后。时秦王政(始皇帝)年幼,太后当权。他得太后宠幸,权势很大,门下有食客千余人,家僮数千人。秦王政八年(前239),封长信侯,居于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并以河西、太原二郡为其封国。次年,秦王政到雍(今陕西凤翔南)举行冠礼,准备亲政,他在雍起兵叛乱。被逮处死。

    嫪毐何许人也?《汉书》记载,缪氏出邯郸。历史上认为,缪氏一族来自赵国的邯郸。《汉书•两粤传》记载,南粤明王赵婴齐说:“婴齐在长安时,取邯郸摎氏女。”因此,“缪氏”即“樛氏”。《史记•南越列传》也记有此事:“婴齐其入宿卫在长安时,取邯郸移氏女。”又作“樛氏”。说明“缪”、“摎”、“樛”三字当时是通用的。而且,《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记的“缪毐”,据日本汉学家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旧本所藏《史记》的南化本、枫山文库旧藏本、狩谷掖斋旧藏本校记,以及三条西实隆公的校本,“缪”字也皆作“樛”,无论这是对校还是理校,也可以说明“缪”、“谬”是同一个字,可以通用。如上所说缪毐是赵国邯郸人,与本为“赵女”的太后属于同乡,这也是之后成为太后对他倚任的原因。不仅如此,如果排除如《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吕不韦列传》所记载的那种男女之间的暖昧关系,太后所以倚任缪毐,“事无大小皆决于毐”,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存在。在秦国,邯郸樛氏无疑属于显赫家族之一,缪毐应该是这个家族的成员。本为“赵女”的秦始皇母亲,从邯郸初来秦国,不久庄襄王即死,秦始皇年幼,而吕不韦也是从赵国来的,并非久居秦地。为了巩固她的地位,结好于这个身居“相邦”高位的樛氏家族,这是不奇怪的。


【历史典故】

  当年秦始皇赢政的生母赵姬正独守空房,寂寞难耐之际出现了古往今来第一个大淫棍缪毐,正是这位缪毐差点毁了秦始皇的千秋大业。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载:“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公元前246年至前237年间,吕不韦掌握着秦国的国家大权。而在此期间,子楚夫人已成为事实上的皇太后(当时尚无皇太后的称谓)。赵太后在秦庄襄王死后,孤身无偶,风韵犹存的她不耐深宫寂寞,与吕不韦旧情蒙发,时常私通,肆意 淫 乐。

  嬴政日见长大,渐知人道。随着赢政的长大,吕不韦也不能无所顾忌,他深怕恐怕隐私暴露,灾祸临头,引火烧身,为了摆脱太后对他的无休无止的纠缠,他为自己找了替身- -缪毐假充宦官,进入太后宫中,侍奉太后。于是,他给此人施以假腐刑,并让他以宦官的身份侍奉太后,谁知缪毒纵淫有术,深得太后宠爱,所掌政务悉由其决断。不仅如此,更让偌大年纪的太后连生二子,此事当然是在暗中进行的。

  缪毒自从到了太后身边,在太后的纵容下,势力开始膨胀,朝臣中的不少趋炎附势之徒纷纷从吕不韦的周围脱离,转而投靠了缪毒。当时缪毐拥有宾客1000余人,家仆数千人,朝中官员争相交结,不少重要官员如卫尉竭、内史肆等都充当党羽,成为仅次于吕不韦的秦国又一股政治势力。然而太后与缪毐的丑闻,以及缪毐的嚣张引起了赢政的强烈不满。

  就这样,在嬴政亲政以前,秦国已经形成两个与君权对立的政治集团,一个是吕不韦的吕氏集团,一个是缪毐的后党集团。两个集团都将不利于他亲政之后行施君主权力。秦王八年(前239),嬴政已经21岁,按秦国制度,第二年就要举行加冠亲政。就在这时,吕不韦公布《吕氏春秋》,缪毐分土封侯,两个集团分别向嬴政弄权示威。严峻的考验第一次摆在了年轻的嬴政面前。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畜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态夯,事无大小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缪毐受封为长信侯,赐给山阳之地,让他居住,而且所有的宫室、马车、衣服、苑囿,畋猎,一概任凭缪毐的意思,凡事无论大小,都取决于他,又把河西太原郡改为毐国。

  缪毐被封,权威日盛。他私下与庄襄太后密谋,等秦王政死后,让他们的私生子继承王位。一日,缪毒与其他大臣饮酒,喝得酩酊大醉,忘形之下竟口出狂言,自称是秦王政的义父,众人怎敢与他口斗。当时,秦王政已在位九年,血气方刚,听到这种丑事,愤怒异常,立即密令手下调查,真相大白。缪毒自知深遭赢政的嫉恨,并不甘心坐以待毙,决意武力叛乱。

  面对吕党和后党两集团的嚣张气焰,胸怀大志的嬴政未动声色,秦王九年(前238)四月,他照预定计划到秦故都雍城的蕲年宫举行冠礼。缪毐乘秦王至雍加冠之机矫造秦王御玺和太后玺发动暴乱,企图进攻蕲年宫,杀死秦王。缪毐拿着伪造好的玉玺和调兵令符,征发了一部分武装力量,向雍城出发。他假造始皇和太后的印信,发动县里的军队以及侍卫、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进攻蕲年宫作乱。

  谁料秦王早有戒备,此时后发制人。始皇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起兵攻打缪毐,在咸阳作战,杀死反卒数百人,昌平君、昌文君都拜受爵位,所有参预这次战役的宦者,也都升官一级。

  经过一番打斗,缪毐身边的数百个亲信支撑不住,相继逃跑,嫪毐也逃窜而去。

  缪毐等打败逃走了,秦王遂即下令国赏缉拿缪毐,有人活捉到缪毐的赏钱百万,杀死的五十万,最终捉住了这个淫贼。秦刑本来就很严酷,再加上缪毐犯了重罪,当然要处以极刑,并诛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事后缪毐被俘后遭枭首示众。党羽骨干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20余人皆枭首示众,并且夷灭他们的宗族;舍人都被判处服刑,受案件牵连的4000余家全部夺爵流放蜀地。

  赢政怒气未消,派人搜查了太后所居的寝宫,廖寡与赵太后的两个私生子无一幸免,赵太后也被赶到嫂阳宫,失去了自由,真可谓乐极生悲。吕不韦引缪毒人宫,本应受到牵连,但是秦王政念在他侍奉先王有功的分上,功罪相抵。只把吕不韦贬到河南。

  “秦王政九年,缪毐作乱,秦王诛杀。缪毐及其门客,受牵连“夺爵迁蜀四千余家,家房陵。”

  缪毐的门下宾客,罪轻的也罚劳役三年,至于夺去官爵流放到四川去的,有四千多家,命令他们居住在房陵。四月,虽然是孟夏,竟有因天寒而被冻死的人。秦将杨端和攻打魏国的衍氏。彗星出现西方,又出现北方,从北斗附近向南移动,有八十天之久。十年,相国吕不韦牵连缪毐的案件,免去官职。封桓齮为将军,齐国赵国的使者来到秦国,秦王设宴款待他们,齐国人茅焦游说秦王道:“秦国正要以天下为事业,而大王却为了缪毐事件,而有流放母亲的罪名,我恐怕诸侯听到这事,会因此而背叛秦国啊!”秦王于是把太后从雍迎回咸阳,仍然让她住在甘泉宫。同时全面搜索国内任职的宾客,要将他们悉数驱逐出境。


【人物评价】

  关于缪毐与太后的暖昧关系,系由吕不韦牵线,以及秦始皇本为吕不韦之子,都见于《史记•吕不韦传》。清代学者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三一曾广集众说加以否定,并引明人汤聘尹说,认为是“战国好事者为之”。此后同持此说的甚多,不具引。略后于司马迁《史记》 的刘向《说苑• 正谏》 也记有此事,仅说“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缪毐,封以为长信侯。毐专国事。”没有涉及吕不韦,也没有那些《金瓶梅》似的描写。对于所谓缪毐谋乱,应该是一次秦国宗室大臣与外来客卿之间的斗争,目的当然是为了争夺政治权力。

  在政治上,这个赵太后所倚任的,当然是吕不韦,“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这是不奇怪的。《战国策•魏策》记载:“秦自四境之内,执法以下至于长挽者,故毕曰:‘与缪氏乎?与吕氏乎?’,虽至于门间之下,廊庙之上,犹之如是也。今王割地以赂秦,以为缪毐功,卑体以尊秦,以因缪毐。王以国赞缪毐,以缪毐胜矣。王以国赞缪氏,太后之德王也,深于骨髓,王之交最为天下上矣。秦、魏百相交也,百相欺也。今由缪氏善秦而交为天下上,天下孰不弃吕氏而从缪氏?天下必舍吕氏而从缪氏,则王之怨报矣。”这番话十分清楚。首先,秦国在太后的统治下存在两大政治势力,即缪毐与吕不韦。“为缪氏乎?为吕氏乎?”从贵官以至平民都面临着选择。看来,缪毐、吕不韦虽属于同一太后集团,他们之间却是对立的。“王以国赞缪氏,太后之德王也,深于骨髓”,这个魏国策士看得很清楚,在赵太后的天平上,缪毐又是大大重于吕不韦的。


【编者有感】

  缪毐作为一个男人,特别是一个“性替身”,无疑是优秀的。他好色,同时充分的利用了自身的优势,从赵太后对他的专宠就可看出。据说缪毐这个男人在性方面有着过人之处,他可用自己的性器官转动车轴,由此可见非同凡响。这个男人不止在房事上出类拔萃,在政治上更是一个野心家。缪毐原本只是作为吕不韦对于赵太后的性替身,说白了就是一个床上用品。可这个“玩具”却几乎撼动了秦始皇的统治。他与赵太后的丑闻对于嬴政对于当时整个秦朝的影响不说,就连吕不韦都因为举荐缪毐而被流放,若不是他的丰功伟绩在此,说不定还会因此受累诛灭九族。又或者说这只是秦始皇借刀杀人从而顺便铲去吕不韦这一股势力。缪毐之所以最后落得个枭首示众,也只能说是自作孽不可活。

  自古不止是红颜才是祸水,像缪毐一般,也有祸水的潜质。缪毐虽然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是他的存在对于秦朝是重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他以色 诱夺得大权,进而叛变,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妲己、武则天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得不说,这样的一代祸水,也是秦朝历史的一大亮点。并且缪毐被诛灭九族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一例。


【参考图片】

 
ps:网上找不到缪毐的历史照,这两个都是演员,大家凑合着吧~
[ 此贴被寂若澜殇在2010-01-05 12:2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5

听雨的鱼儿

ZxID:6738191


等级: 文学大师
淡淡的,浓浓的,平凡的,幸福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章邯(??公元前205年),字少荣。秦末大将。秦二世时任少府。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命率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使秦廷得以苟延残喘。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直逼陈(今淮阳),迫陈胜遁走。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黄河)攻赵。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漳?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项羽入关,封雍王。楚汉战争中,章邯在汉王元年(前206)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二年六月,城破自杀。

历史事件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二世胡亥东巡郡县,听信奸臣赵高的谗言,一路杀戮大臣,假借罪名互相株连。于是,满朝震惊,恐惧不安,凡进谏的都认为是诽谤朝廷。从此大臣谄媚讨好,百姓惊恐。第二年四月,重修阿房宫。征丁征粮,天下百姓,民不聊生;严刑酷律,狱中刑徒,人满为患。各地百姓苦于秦朝官吏的统治,纷纷揭杆起义。七月,陈胜在荆地起兵造反,自封楚王。山东百姓杀了当地的守尉令丞,自立诸侯王,响应陈胜。武臣赵歇自封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刘邦在沛县起义,项梁(项羽的叔父)在会稽起兵。造反的人多得无法计算,各路人马以讨伐秦朝为名,相互联合起来向秦廷进军。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冬天,陈胜派遣的周章等将领到达戏水,有几十万军队。二世胡亥大为震掠,和群臣商量如何是好?少府章邯说:“盗贼已经来到这里,兵众势强,现在调发近处县城的军队为时已晚。郦山刑徒很多,希望赦免他们,发给兵器,让他们出击盗贼。”于是二世大赦天下,派章邯为将领,受命率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刑徒及奴隶七十万之众,迎击周章。打垮了周章的军队,周章出关,逃至曹阳,章邯追至,击破曹阳。周章再次败走次绳池,十余日后,章邯大破次渑池,周章自刭。打败了周章,章邯又向荥阳(今河南省荥阳东北)进发。

  荥阳将军田臧派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己带精兵往西迎战秦军,在熬仓与秦军大战,田臧战死。章邯继续进兵荥阳城,攻城,城破,李归等战死。

  接着章邯又连续破邓说、败伍徐,迫陈胜遁走至城父。陈胜命张贺出城西迎战章邯,自己亲自在城楼监战。城西一战,张贺战死。自此陈胜不敢再战,闭关死守。在章邯围城的强大攻势下,腊月,陈胜被自己贴身的庄贾杀死,开城降秦。

  平定陈胜后,章邯率兵继续向东,攻打魏咎的魏国,在临济城大败魏军和来援的齐军。魏咎自焚,齐王田儋被杀。田儋的堂弟田荣收拾残兵退保东阿。章邯军队经过栗县(今河南夏邑县),项梁派别将朱鸡石、余樊君和他交战。余樊君战死,朱鸡石军败,逃到胡陵。章邯追击田荣至东阿。项梁率项羽刘邦英布陈婴等军急救东阿。章邯大败,退守定陶。

  项梁追击至定陶,遣别将击败城阳(今山东菏泽县东北)和濮阳的秦军,派项羽刘季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大败秦军,杀李由。定陶还没攻下,项梁已经骄傲起来。

  章邯夜袭定陶之楚军,项梁败死。

  章邯打垮了项梁的军队,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齐王田儋,在临济消灭了魏王魏咎。楚地有名将领都已经死了,章邯以为楚地的敌人不用担心了,就渡过黄河,北进攻打赵地,大破赵军。这个时候,赵歇为赵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赵王和张耳陈馀都跑进了巨鹿城。后陈馀出巨鹿收兵,得常山兵数万人,驻扎在巨鹿城的北面。

  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围攻巨鹿,章邯驻扎在巨鹿的南面,修筑甬道输送粮食。秦将王离围困赵军于巨鹿城。这被围在巨鹿的军队就是所谓的“河北之军”。

  章邯等人率领他们的军队包围着巨鹿。此时,楚国上将军项羽带领楚国士卒前往援救巨鹿。项羽率领全军渡河,凿沉船只,砸破炊具,烧毁营舍,携带三天口粮,用以表示士卒拼死决战,没有一个有活着回来的打算。军队一到就围困了王离,与秦军遭遇,打了九仗,截断了秦军的甬道,大破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不向楚军投降,自焚而死。楚军攻击秦军时,诸侯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喊声震天,诸侯军人人胆战心惊。打垮了秦军,项羽召见各诸侯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自立为西楚霸王,在梁、楚地区的九个郡称王,建都彭城,各路诸侯隶属于他。

  巨鹿之战中秦军被项羽击败,秦军退却。章邯退至棘原驻扎,项羽驻扎在漳水南岸,两军相持,没有交战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1 11:1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0

雁门飞凤

ZxID:7853797


等级: 专栏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寡妇清
  

基本简介:

  寡妇清,又称巴寡妇清,今长寿千佛人,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秦始皇眼中的“一姐”,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银。晚年被接进宫,封为“贞妇”。

  生卒于秦惠文王设置巴郡之后到秦朝初期,为当时我国南方著名的大工商业主。据史籍记载,巴寡妇清一家,因擅丹穴之利数世,积聚了数不清的资财。到她掌管经营家业后,更至“僮仆千人”。她曾凭借财力而保一方平安,并对国家修筑万里长城给予过资助,连秦始皇也十分看重她,尊其为“贞妇”。她死后,就埋葬在家乡今千佛寨沟龙寨山。随后,秦始皇又下令在其葬地筑“女怀清台”,以资表彰。获此殊荣者,在有秦一代,并不多见。其事迹。《史记》、《一统志》、《括地志》、《地舆志》、《舆地纪胜》、《州府志》等史载有记载。

  推荐评语:巴寡妇清实为巴国、巴郡时期今重庆地区工商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人物。


  女性企业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巴蜀地区出现了一些超级富豪,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就是寡妇清。寡妇清,名叫清(大概因为是妇女,所以没有姓氏)。她的祖先开得一个丹砂穴,世世代代都靠开这丹砂矿获利,家道富裕。清是一个寡妇,但能守住家业,继续开矿经营,并用财富自卫,别的豪族不敢侵犯。秦始皇嘉奖其所为,被秦始皇请到咸阳,礼遇非常,回乡后还为她修筑“怀清台”以表彰之。她甚至可以“以财自卫”,拥有私人武装,这在“收天下之兵”的秦王朝,简直就是神话。但奇怪的是,根据《史记》的记载,这位“穷乡寡妇”既不是钢铁大王,也不是盐业巨头,她经营的是丹砂。所谓丹砂,就是提炼水银的原料,也就是炼制“不死之药”的重要原料,除此之外,还可以作为颜料和妇女的化妆品。司马迁曾经感慨,寡妇清之所以“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然而富甲天下的寡妇清,其生意既不关乎国计民生,也不关乎军事科技,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她是属于经营“奢侈品”的。司马迁说,清是一个乡下寡妇,与万乘天子往来,名显天下,这还不是因为她富有吗?其实这是一句牢骚话,字里行间充满着知识分子酸溜溜的味道。

  秦始皇的骊山大墓虽然没有发掘,但据专家估计,其中埋藏了成百吨的水银,看来寡妇清的大客户,正是这位墓主人。霸业的竞争需要经济的支持,反之,不受羁绊的霸权,也可以造就别致的商业成功。寡妇清的财富帝国究竟存在了多少时间,史书无载;不过短暂的秦帝国灭亡以后,丹砂的商业神话也迅速衰落,有人认为是寻求不死药的热潮退去,需求大量减少所致。蜀地再出现的新富豪,则是可以自己铸钱的邓通了,他是另一位皇帝的宠儿。

  黄易小说“寻秦记”中的琴清即以此人为原型创作。

  创业的成功关键:

  《史记 •货殖列传》对寡妇清有如下记载:

  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当时的巴国,妇女地位卑微,嫁入夫家之后即随夫姓,“清”便只保留了一个名。夫君是当地一位青年企业家,经营丹砂多年,已是富有的大工商业主。正当人们感慨她“嫁得好”时,其夫英年早逝。面对家族纷争、他人觊觎,她柔肩挑起丈夫留下的偌大家业。

  当时的巴国,妇女地位卑微,嫁入夫家之后即随夫姓,“清”便只保留了一个名。夫君是当地一位青年企业家,经营丹砂多年,已是富有的大工商业主。正当人们感慨她“嫁得好”时,其夫英年早逝。面对家族纷争、他人觊觎,她柔肩挑起丈夫留下的偌大家业。

  巴寡妇清成功的秘诀首先是“勤奋”。寒冬酷暑,她钻丹穴,进高炉,架锅添柴,事事亲为,多方讨教,很快掌握了朱砂冶炼提取水银的“核心技术”,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很多从业多年的师傅刮目相看:“这个娇柔女子能成大事!”

  秘诀之二“开放”。大千世界,商机无限,能捕捉与把握商机,必须有开放的眼光和过人胆魄。巴寡妇清身处大山,却放眼天下,她看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炼丹原材料的丹砂将供不应求的商机,果断增大产量,打通水陆两条运输线,在咸阳、长安、中原地区广设经销网点。

  后来,秦始皇修建皇陵地宫需要无法估算的水银。消息传来,巴寡妇清快速投身进去,抢得先机,最终因质优价廉,一举成为垄断该行业的国家供应商。

  秘诀之三“创新”。枳县四周是崇山峻岭,成品水银不宜搬运,往往是生产一斤漏掉八两。物流不畅一直是制约巴国丹砂业发展的“老大难”。一日,巴寡妇清登上高山远眺,几艘忙着装卸货的小渔船让她灵感一动。“何不将采集与冶炼分开进行,缩短水银的运输半径、降低成本?”她将冶炼点搬到东西南北的临江高地,冶炼地与丹穴间采取原料供给,冶炼好的水银顺江而下往东供给长江下游市场,或行至巫山罗门峡口,再北上出川进入秦岭古道。

  事业有成的女强人非常热心公益事业,平时便以财助困,广做善事。得到秦始皇派款抽丁筑长城的诏令后,她认为保家卫国,人人有责,捐巨资支持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以保卫国家,数额之大,惊动全国。

  秦始皇为巴寡妇清疏财捐资的义举和图强兴业的节操所感动,册封她为“贞妇”,并诏她住进皇宫,给予公卿王侯的礼遇。从此,巴寡妇清的事迹名显天下。

  秦始皇与巴寡妇清:

  当御医微微摇头轻叹一声退下之后,一股寒意沿脊梁迅速遍及秦始皇全身,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默默地坐在巴寡妇清的病榻边,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张苍老而安详的脸,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亲赵姬。

  在秦始皇叱咤风云的一生中,女人既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又在他眼中微不足道。他既感激母亲赵姬与吕不韦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又为自己无法明了的身世恼羞成怒,他无法容忍自己的母亲是一个与若干男人有染的庸俗女人,因此一怒之下将她永远囚禁在深宫。而眼前这位已经悄然离开人世的老妇,一位来自西南偏僻穷乡的寡妇,却使他产生了平生少有的感动与怜悯之情。在后世众多的史籍中,都曾记录下这位"千古一帝"与"绝世暴君"跟这个来自重庆的寡妇非同寻常的关系。

  清,是巴寡妇的姓名。她是重庆长寿人,生于秦惠文王设巴郡(重庆)之后到秦朝初年。据说,清出身寒微,少年时跟父亲学习诗书,因为相貌与气质出众,嫁给了当地一位青年企业家。不幸的是,事业有成的丈夫英年早逝,寡妇清不顾世俗偏见,毅然挺身主持起丈夫留下的偌大家业--当时勃勃兴起的开汞炼丹业。

  因为那时的人们沉迷于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尤其是秦始皇兼并天下之后,作为炼丹用的原材料丹(朱)砂供销两旺,而且秦始皇耗时费力的庞大皇陵地宫工程需要无法估算的水银,看准商机的寡妇清,很快将自己生产销售网络遍布全国,成为当时的丹砂业垄断企业,富甲天下,"僮仆千人",前来投靠打工的人更是成千上万,其实力足以与万乘公卿分庭抗礼。

  先富起来的寡妇清不仅为富能仁,全力以赴搞好劳工福利待遇,积极扶贫济困,还组建了庞大的私人武装保护一方平安,被乡人奉为"活神仙",并被作为成功民营企业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尊崇。

  秦始皇大修长城的时候,不能为国效力的寡妇清深感"匹妇有责",于是将积累起来的财富悉数捐献给朝廷,作为修建长城的费用。好在地方官没敢瞒报暗吃回扣,秦始皇深为寡妇清疏财卫国的大义之举感动,特下诏封她为"贞妇",以表彰她的忠贞爱国之心。接着,始皇又念她年事已高,没有子嗣,孤苦无依,特地降旨接她颐养天年。

  这位有感皇恩浩荡的女实业家,到咸阳后不久就卧病不起,几经御医治疗无效,最终客死京城。不知道她如何看待一直守候身边的皇帝,她与他,一个驰骋商海风光无限,一个纵横天下所向披靡。他那么敬重她,让她享受到他的母亲都无法享受的礼遇,是惺惺相惜?还是将她视为一个胸怀天下的寻常母亲?不知道,在清的弥留之际,她在想些什么,她又跟眼前忧伤的皇帝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他看着她在眼前渐渐远去,又在想些什么,又对这个看起来像自己的母亲的一样衰老的母亲的女人说了些什么。--这一切都将永远是一个迷,而正是这些像迷一样的细节才最富真情,这样的真情永远是被历史疏漏的重要环节。那也许更可能是一语成谶,谁又知道呢?

  秦始皇按清的遗愿,将其灵柩运回清的家乡,厚葬于长寿龙山寨,在墓地修建高台,并亲笔题写了"情清台",寄托自己无限的哀思,表达对清的怀念和敬意。

  长期以来,以农业生产的历代王朝都对工商业加以打击和节制,因此历来对寡妇清及她与秦始皇的关系都褒贬不一,连思想激进的王安石,也嘲笑"兼并乃奸回……秦王不知此,更筑怀青台"。到了手工业相对发达的后明时期,人们才开始正视寡妇清的成就和伟大胸怀,明末诗人金俊明就有诗云:"丹穴传赀世莫争,用财卫国能守贞。龙祖势力倾天下,犹筑高台怀妇清。"

(已有以寡妇清为原型的穿越小说,很好看叫《秦殊》)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1 11:1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0
百草春生

ZxID:3358438


等级: 文学之神
配偶: 孟客
偶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赵高,本为赵国贵族,后入秦为宦官,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胡亥为帝,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7年又设计害死李斯,成为秦国丞相。第二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不久被子婴杀掉,诛夷三族。

    赵高从一名小小的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在秦王朝最后的几年统治中翻云覆雨,把秦的暴虐苛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如果说秦始皇后期的政策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那么公子扶苏的即位则是与民生息的开始。公子扶苏很有政治远见,“百姓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史称“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 他反对“焚书坑儒”,认识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史记.秦始皇本纪》),与秦始皇一贯的重刑法政策背道而驰,被罚到北地监军。 胡亥和扶苏绝对不是可以同日而语的。扶苏即位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而秦二世是一个十足的昏聩之主,即位之后主动把大权交给赵高,并且言听计从,大开杀戒,屠戮宗室朝臣,“于是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宗室振恐。”赵高弄权内外,大泽乡戍卒起事,隐匿不发,致使大秦王朝灭亡就在眼前。贾谊在《过秦论.下》里感叹道,“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天下集矣”。如果扶苏即位,秦王朝,乃至以后的历史重写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赵高策划胡亥即位,是导致秦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而这样做的目的仅是为了泄私愤。《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因此对蒙氏怀恨在心,而蒙恬兄弟和扶苏关系非同一般,担心扶苏即位对自己不利。于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开始酝酿......首先说服胡亥,然后劝说丞相李斯,完成了“沙丘之变”的阴谋,揭开了一个强大王朝灭亡的序幕。没有赵高,那么胡亥就不会有篡改遗诏的想法,没有胡亥的同意和李斯的支持,赵高的奸计就不会得逞。所以赵高在最关键的时候,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于是,秦王朝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了!


    在朝代灭亡的前夕,赵高导演了一幕指鹿为马的闹剧,试问,后代又有那个老奴胆敢如此放肆于朝堂之上,百官之前!?最后指示其女婿咸阳令阎乐率军闯入皇宫,剑指二世,二世苦苦哀求,为保全性命愿意放弃皇位做个郡王,遭到拒绝,做万户侯,也被拒绝,连做个平头百姓的权力都被剥夺的时候,二世只好逼迫自杀。唐朝宦官杀皇帝屡见不鲜,还都是偷偷摸摸的,事后宣布暴病而亡,赵高却是明目张胆,毫不掩饰,哪个宦官能够如此嚣张?

      这个恶贯满盈的阉人最后的结局当然是死了。虽然“三族高家以徇咸阳”仍然觉得不痛快,心中郁郁之气不能尽抒。 或者是他杀人太多,危害甚深,这种死法对于他简直是享受


小草点评:一说起赵高这个人物的形象,脑海里浮现的恐怕就是尖嘴猴腮的狡诈脸面,最形象的要数京剧《宇宙锋》的那个白脸人物,堪为经典

     
        赵高算是古往今来第一号太监,历史上宦官危害严重的莫过于汉、唐、明三朝,可是任凭其再怎么厉害,依靠的总还是皇帝的信任,偏爱,若失去了当朝皇帝的信宠,或是改朝换代,那些作恶的太监总是逃不过一个死字。魏忠贤尽力挽救病重的明嬉宗就是证明,崇祯上台,魏忠贤只有上吊自杀。当正德皇帝觉察到刘瑾有谋反的企图,等待刘瑾的就只有千刀万剐的命运了。赵高却不一样,杀了秦二世,名义上立子婴为王,暗地里却和起义军约好灭秦朝宗室,条件是自己要在关中称王。这一条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有野史认为赵高是赵国王室远亲,为了复仇,宁可冒千古骂名!不管这种说法是否真实,但是从赵高的所作所为,我丝毫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英雄气概,豫让吞炭,专诸自残,荆轲悲歌,千百年来仍旧让人佩服,这也更加映衬出了赵高阴险毒辣,怎么看都像是过街的老鼠,偶尔错上了高枝,也跌得更惨。

    这是不同演员扮演的赵高的形象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1 13:40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40
雪舞1573

ZxID:8447093

等级: 牛刀小试
买美瞳,加QQ1183406347,正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 (灬千ヽ) 进入高级编辑里面有很多编辑选择,帖子的句子有些乱,我就整理了一下。 (2009-08-21 14:01) —
                                    扶苏——秦始皇长子 

(?——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长子,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

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但也是位无政治经验的人物,在面对复杂的政治背景下,无法应对选择自杀,一方面单纯的可笑,一方面是因为皇帝制度的难违。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始皇偏执的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

始皇三士五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在咸阳坑杀儒生460多人,引起扶苏犹虑,及时进谏:“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以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贬谪扶苏于上郡监蒙恬军。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5次出巡,因病重无治,死于原赵国的沙丘宫(今河北省广宗县)监死前曾遗诏扶苏,让他回咸阳参加葬礼。随行的中车府令赵高,趁机勾结左丞相李斯及始皇幼子胡亥,秘不发丧,假造诏书,废掉太子扶苏,立胡亥为太子,并把始皇临终前命扶苏“与丧会咸阳”的遗嘱篡改如下:“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帅数十万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就这样一纸伪诏逼死了太子扶苏。




扶苏和胡亥的故事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的,秦始皇也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虽然秦始皇并不是很喜欢他。为了增长他的治国经验,派他到北面的边境上和蒙恬一块戍守。 

而胡亥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是出名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帝王儿子的风度。有一次,秦始皇设宴招待群臣,让儿子们也参加。胡亥也遵命赴宴,但他不愿和大臣们循规蹈矩地在父亲面前喝酒,早早吃饱了便借故退席了。在殿门外整齐地排列着群臣的鞋子,因为按照当时秦的规定,大臣进入宫殿时必须将鞋子脱下放在殿门外。、

    参加酒宴的群臣的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这却成了胡亥胡闹的道具。他借着酒劲,边走边随意地将群臣的鞋子踢得横七竖八。人的言行是一致的,后来胡亥做皇帝治理天下,结果就像他原来踢鞋一样把国家"踢"得乱七八糟,最后乱得连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了。 

胡亥的公子哥的形象加上赵高的教唆,使他在邪路上渐渐地越走越远。赵高本是宫中的一个太监,但他也有一些才干,如精通刑法,不但身高力气大,字也写得很好,深得秦始皇的宠信,一直提拔他做了车府令,负责皇帝的车马仪仗。为了巴结胡亥,赵高经常教胡亥书法和如何断案,加上赵高的三寸不烂之舌,将胡亥牢牢地控制住,一切听他指挥,这是以后赵高鼓动胡亥篡位的基础。 

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时,胡亥也随行,当时他二十来岁,仍是个公子哥。秦始皇病死后,受到赵高的蛊惑,和赵高、李斯一起改了秦始皇立长子扶苏继承帝位的遗诏,自己登上了本不属于他的帝位,结果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赵高的阴谋之所以得逞,李斯的作用不容忽视。赵高深知李斯的地位对他立胡亥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设法说服了李斯。 

赵高对李斯说了他的打算,李斯却一口回绝。 

赵高不慌不忙地说:"李丞相,您最好好好考虑一下,在朝中,您的功劳能和蒙恬相比吗?您的威望、您的计谋能和蒙恬相比吗?况且,扶苏对您的信任也没有对蒙恬的深,假如扶苏即位,那丞相的职位肯定就是蒙恬的了,哪还会有您的地方。丢掉丞相倒是小事,身首异处也不是没有可能。您还是好好想想吧,命运就掌握在您自己的手里。"  李斯权衡利弊,终于和赵高走上了同一条不归之路。 


残害兄弟姐妹和忠臣 

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扶苏和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更是对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于怀,怨恨不已,所以对扶苏赐剑自刎。蒙恬对扶苏的行为不进行劝说,实为对皇帝不忠,也令自尽。 

扶苏听了诏书,流着泪想要自刎,蒙恬毕竟比他有些经验,劝他向皇上申诉,如果属实再自刎也不晚,但扶苏却说:"父皇让我死,还有什么可申诉的呢?"说完含泪自尽。 




绥德扶苏墓 :[/b]

离秦直道不远,在石门山的东峰,便是扶苏庙遗址。清乾隆《三水县志》载:“扶苏庙在石门山中,世传秦太子扶苏授 国典三物处,死后成神,人立为庙”。扶苏墓呈长方形,长约30米,宽6米,高约8米,墓旁有扶苏祠,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山坡卜密密灌木,漫漫藤萝,无数小花 点缀在绿草丛中。登上山顶,出现一个直径达25米的园形平台,平台周围有2米宽 的回廊,上面

人工砌筑痕迹明显,土质夯层清晰,附近残痕断垣牵连成片,面随处可见秦汉时期许多精美的瓦当,纹饰流畅的龙风纹、回纹、菱形纹空心砖以及绘有高车驷马等图案的石刻残片等。

  夯土垒垒, 瓦砾遍地,让人沉浸十一种十分悠远的岁月,令人联想起那古庙的巍峨、回廊的宽阔。那破碎的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似乎浸透着无言的沧桑;那断残的石柱卧立在夕阳之下,仿佛在叙说着昔日的辉煌;那槭堡式的建筑高耸山顶,阙楼飞檐挑角,绿瓦石柱,围墙殿阁层层托高,衬托出重重相叠的宏伟气势。古庙四周古柏参天,怪松杈桠,博大的…体郁郁葱葱,绿涛起伏。

  秦始皇死后,李斯和赵高篡改遗诏,赐扶苏门刎于石门,后人为祭祀扶苏,在此筑庙造像,同时构建着门己的信仰和祝祈,石门山因此而沾染光泽。 《三水县志》载: “扶苏, 没于此,故立庙祀之。”后来人们把扶苏尊为“石门爷”,其庙宇汉、唐、明、清各代均有扩展修复,使这里成为祭祀山神的所在,年年香火,岁岁祀奉,祈求扶苏的在天之灵能庇佑众生,赐福人间,因而赠旗挂随者众。每遇天早,人们头戴柳条编成的草帽,身披蓑衣,成群结队,敲锣打鼓,来到“石门爷”庙跪拜求 雨,祈神慈悲,普降甘霖,救济众生。现 在山顶上还有群众自发盖起的简易小庙。

明代刘翀的 《石门即事》—‘诗吟道:

  峻增石壁千山遥,豁达双门石径开。更有藤萝淹日月,岂无龙虎出蒿莱。
  空中楼阁供奇玩,眼底风云起俊才。闻说扶苏遗庙在,年年风雨为谁哀。





关于扶苏的猜想:[/u]
1.公子扶苏是个怎样的人?仁爱,这是大家对其的第一印象。好,下面那,他与父亲的顶撞肯定不是什么意气之争,而一定是治国理念的差异,也就是打天下和守天下的分别。所以可以看出长公子是一个有一定政治魄力和治国理念的人。


2.父皇生气“发配”扶苏,为什么要把他发去河南地守边,而且还在他的身边安排了两个武将世家的蒙恬和王离?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开疆扩土,北击匈奴,开河南地,筑长城;南攻百越,震抚南蛮,开灵渠。这样南北两端分布了大量的兵力,以至于,始皇既没,陈胜吴广起义之时,咸阳缺兵,不得不发郦山的劳奴为兵,仓促迎战。


那么有趣的事情出现了,既然始皇帝不喜欢的公子发放,那么为什么又把北方的庞大军队和名将世家事实上归于他的统治之下那,这岂不是养虎为痪那。如果不是养虎,那么始皇帝的目的是不是在变相培养自己的接班人那。


    沙丘密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始皇帝传位于扶苏,那么这个变相培养说应当是成立的。



3.扶苏仁爱,在接到“父命”要其自裁便欣然赴死,可信吗?不可信。原因无非两点:


    其一、思想的源头不可靠。扶苏本着父让子死的信条而亡,在秦国的历史上似乎少有先例,更象是后世儒家的,而且是到明清时代儒家极端的思想。何况当时的儒家并未成为秦朝的显学,只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才正式起步上了轨道。

    扶苏长于宫室,秦朝的宫廷残杀不可谓不激烈,其父亲和嫡亲叔叔成矫君的争斗是给他上的活生生的一课。其次他也在成长中感受到了其父征发六国的大气和残忍,阴谋和狡诈,所以人生经历对于扶苏的熏陶至少是应该有一些政治防身术的。

    其二、实力决定一切。扶苏所在的地方近水楼台,拥有秦国挞伐六国而训练出数十万精兵,和新生代的名将蒙恬和王离,加上自己长公子的身份,怎么着在生死存亡的时刻也不至于束手就擒那。

    所以,今天我们来看扶苏的死是有很大的疑问的?

    那么原因何在那?《资治通鉴》上对汉武帝有一个评价,除了《汉书》的雄才大略,当然这个评价也同样适用于秦始皇。而且对于汉武还

有一句,“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过”。这是对比始皇帝的,我们反过来,来理解秦始皇,那么对于扶苏的问题也就好理解了。

    我们是相信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的,尤其是在他当政晚年,面对着自己的不世之功,一方面他是如此的陶醉,大量的出游,弹压地方,同时也在到处的为自己传扬公德。另一方面,敏锐的他也应当能够感受到时局震荡在一触即发。天上陨石降落,言始皇将死,地上自己的亲生儿子当面置疑自己的国策,怎不让其恼怒?但是始皇帝,嬴政,他的赵国出身,和他一路走来的零零总总,也使他感觉到了在自己法家政策的严刑峻法下,在自己准军事化对国家的管理中,国家象一根绷紧的线,随时都有断掉的危险。于是他的内心深处似乎也隐约感到了一丝改革之气。



但是此时的他犯了致命的错误:

    汉武帝的伟大关键在于他的知错能改,不单纯顾及自己的面子,而始皇帝的不足就在此处。他发现了错误,但是没有及时的改正,他看到了自己儿子身上有自己改革的潜质,但是他又怕儿子身上相对的仁导致不可挽救的弱,弹压不了朝廷地方,所以他派出自己的儿子去锻炼,去结实地方的实力派。

    但是秦始皇没有汉武帝伟大,还源于汉武的幸运高寿,即在武帝巫蛊之祸后,在失去改变自己政策的可靠太子之后,汉武还有时间在形势的迫使下,自己亲自操刀,来改变国策,富国安民。但是始皇帝就是不幸的,他的卒死,容许了一个阴谋的产生,也就间接导致了扶苏的死亡。

    始皇死后,多么有能力、多么有实力的扶苏也就注定失败了,他的父亲暧昧的许给他了江山,但是没有在死前来得及安排妥当便去了。下面,扶苏如果接过父亲的宝座,那么按照父亲的遗志就要改革,但就是改革注定了扶苏的失败,因为保守势力是强大的,古往今来的中国历史是一次次证明了的,所以保守势力是不会拥护他的。

    那么靠实力来取得本属于他的地位,也无不可,但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即他的弟弟已经取得了关中的中央统治权,如果夺权,就是内战,这对于新生的秦帝国来说怕是承受不起的吧。

    所以扶苏是无奈的,更是孤独的。当蒙恬劝其不要自尽时,他又能怎么说那。他的存在,就是秦国分裂的隐患(而后陈胜吴广的起义时打着已经死去的他的旗号,就是明证),正因为他对政治高度的明锐,对时局细心的明察,对大秦无比的热爱,所以更坚定了他的信念:"我必须死"。他唯一可以希冀的便是自己的弟弟可以明白父兄的遗志,将秦国的基业传至万代。但是历史的冷幽默证明了扶苏之死是浪费的。




复苏之死:[/u]
  扶苏太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太子之位来得快(秦始皇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立他为太子),去得也快(秦始皇尸骨恐怕未寒,他就死了)。

  历史对这位太子的记载并不公道,司马迁在《史记》中只是寥寥数笔,却还是侧写旁描。所以,我们想要完整地了解这位扶苏太子,在今天的确是一件难事。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因不满一些儒生的复古言论,在李斯的煽动下,于咸阳坑杀了四百六十余名儒生。扶苏知道后,劝谏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秦始皇大怒,将其赶出宫廷去北边给守卫北方的蒙恬作监军。蒙恬,《史记》记载,“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
,拜为内史”,秦扫六合后,“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蒙恬还建造了秦直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秦始皇为什么要大怒,除了他性格残暴刚愎自用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扶苏所言乃“柔慈”之语,在这位祖龙眼里,这位长子与自己的行事路线格格不入。细思扶苏的劝谏之言,可谓中规中矩,合情合理。

  第一,天下虽然已定,但远地的百姓还四散各处,这样坑杀儒生只会惹来他们的恐慌;第二,儒生们又没有犯什么大错,父亲这样做未免太残酷了些。

  如果可以结合所有有关扶苏的历史记载,我们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扶苏并不是只这一次上谏秦始皇的。

  《李斯列传》记载:扶苏以数直谏上;农民陈胜也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赵高伪造的将扶苏赐死的诏书中,也称扶苏“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

  这一切记载都说明了一件事:扶苏经常会对秦始皇的一些所为劝阻,并说出自己的理由。由此可知,他们的父子关系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扶苏被派往蒙恬处作监军是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的事,直到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七月扶苏被矫杀,两年时间里,秦始皇从未过问过扶苏。

  但就在秦始皇临死之前,却“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上写‘与丧会咸阳而葬’”。不管父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秦始皇在死之前还是很清醒的。他二十多个儿子中也只有扶苏堪当大任,况且又是长子,遵古制,自然会立他为太子。将玉玺赐给他,并让他赶回咸阳参加自己的葬礼。

  可惜的是,这“玉玺”和“书”并没有到扶苏手里。被当时的赵高与一直跟随秦始皇巡游的小儿子胡亥拆开了。几个在秦始皇身边的人就一同商议,伪造了秦始皇给丞相李斯的诏书,立胡亥为太子。又伪造了一份赐给扶苏的诏书,用皇帝的玉玺把诏书封好。诏书大意如下:

  我巡视天下,祈祷祭祀各地名山的神灵以求长寿。现在扶苏和将军蒙恬带领几十万军队驻守边疆,已经十几年了,不能向前进军,而士兵伤亡很多,没有立下半点功劳,反而多次上书直言诽谤我的所做所为,因不能解职回京当太子,日夜怨恨不满。扶苏作为人子而不孝顺,赐剑自杀!将军蒙恬和扶苏一同在外,不纠正他的错误,也应知道他的谋划。作为人臣而不尽忠,一同赐命自杀,把军队交给副将王离。

  据《史记》记载:当胡亥的门客捧着诏书到上郡见到扶苏,打开诏书念毕,扶苏就哭起来,进入内室想自杀。蒙恬阻止他道:“皇上在外,没有立下太子,派我带领三十万大军守卫边疆,公子担任监军,这是天下的重任啊。现在只有一个使者来,您就立刻自杀,怎能知道其中没有虚假呢?希望您再请示一下,有了回答之后再死也不晚。”使者连连催促。扶苏为人仁爱,对蒙恬说:“父亲命儿子死去,还要请示什么!”立刻自杀而死。使者回来汇报,胡亥、李斯、赵高都非常高兴。到咸阳后发布丧事,太子胡亥立为二世皇帝。任命赵高担任郎中令,常在宫中服侍皇帝,掌握大权。

  后人会有个疑问,为什么赵高有十足的把握扶苏真能自杀呢?只是因为赵高对扶苏太了解了。《史记·赵高列传》中记载:赵高说,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也正是有对扶苏这样的认识,所以赵高与胡亥的奸计才得逞。不知这是赵高之狡诈还是扶苏之愚蠢。后人对扶苏的评价颇多,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关于他的评价是“故其子如扶苏之仁,则宁死而不请”。明朝首辅张居正说:“扶苏仁懦。”

    苏轼评价扶苏之死,认为父让子死,子不得不死才算是孝。而张居正却认为,扶苏虽然“仁”,却是愚蠢之仁,愚蠢之孝,不足为后世效法。

  苏轼与张居正一个肯定扶苏,一个否定扶苏,或许是真心实意的,或许只不过是当时所处形势需要他这样来讲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无论怎样,扶苏还是自杀了。按他的话来讲,“父亲命儿子死去,还需要请示吗?!”这句话绝不能用一个“孝”字就能解释得了的。

  扶苏是孝,但孝并不意味着唯命是从。如果用百依百顺来解释孝,那扶苏堪称不孝。他总和父亲有分歧,有分歧自然就免不了争吵。有争吵就是不顺不依,不顺不依就是不孝了。

  可当他听到父亲赐自己死的假诏时,何以即刻拔剑而自裁?一切都是因为秦始皇所受的法家教育,而最致命的就是,扶苏太了解有着法家思想的父亲了。



山有扶苏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作品:山有扶苏
内容: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作品注释 
注释:
出自诗经·国风·郑风。

扶苏:小树
隰:音席,洼地
狂:狂愚的人。且:音居,助词





扶苏歌(一位现代人的看法) 

作者:冷芸

扶苏 扶苏 为你惆怅!    只为不忍酷政把人伤

被遣到飞鸟不至的边疆    筑那永也不完的城墙

唯盼筑好那长城长        驰了明驼返故乡

扶苏 扶苏 为你断肠!    怎料祸事起了在萧墙

始皇突逝沙丘旁          李斯巧笔写下弥天谎

教你与那蒙恬将          魂葬关山不归乡

扶苏 扶苏 为你神伤!    也曾梦魂回到小轩窗

看取镜前的泪双行        也曾遥眺长安的方向

欲望到久别的家乡        却有着空山叠嶂

阻住你企盼的目光        扶苏 扶苏 我来到你的身旁!

岁月已摧了那旧城墙      也已逝了那战土飞扬

疏嘱山山风回响          可是你又一次的悲怆

呜咽泉傍着那山梁        汩汩地可是你在凄唱

扶苏 扶苏 秦川久去的儿郎  但忘却那古远的惆怅

抛开这阴隅的斜阳        抖净你归乡的华裳

理清你千年的愁肠        让我来带你  还故乡

【注:这首诗要从左往右读,每横排为一句】


个人感想:

如果李斯不合赵高合谋改秦始皇传位给扶苏的遗诏,扶苏登基的话,他一定回是一个好皇帝,秦王朝也会出现鼎盛的局面,秦王朝就不会因二世而亡了。

最后的那张图是扶苏墓。

我不知道怎么弄字体颜色,所以做得不好,请见谅。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1 14:00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5
小猪阿宋

ZxID:6430031


等级: 热心会员
片段~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 (灬千ヽ) 已修改。感谢支持素材区 (2009-08-22 13:01) —


  萧何

萧何(257—前193年7.8),谥号“文终侯”,汉族,西汉初期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沛(今属江苏沛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他却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极力推荐韩信为大将军,还定三秦。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酂侯”,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增加《户律》、《兴律》、《厩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而他未能象张良那样及时地“假托神道明哲保身”,于是为了避免高祖的诛杀,他便以“自毁其名”的方法,以逃避被杀的危机。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最著名的事迹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出于同一个人。这原是一条民间俚语,见于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韩信年轻时带剑投奔项梁,默默无闻;后隶属项羽,也只做个郎中,他多次献策以求重用,项羽都未采纳。刘邦入蜀时,韩信弃楚而投汉,依然默默无闻。只任迎宾小吏,却因犯法被处斩刑,刀口下出狂言,惊动滕公夏侯婴,荐为治粟都尉;是萧何发现了韩信这奇才,但仍未获重用。军至南郑,韩信自觉出头无日,便随众将逃亡。萧何未及请示,便月下追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也逃亡了,刘邦惊怒。过了两天,萧何回来,刘邦且喜且怒,骂道:“你为什么也逃跑了?”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得知他去追韩信,又骂道:“将领们跑了数十人,你没去追,去追韩信,是假的。”萧何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大王若只想称王汉中,就用不着韩信;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可同您共谋大事的了!”于是劝刘邦选择吉日良辰,斋戒设坛,隆重拜韩信为大将。一夜之间,韩信从一无名小卒而位冠三军,这就是成也萧何。

  后来,韩信运筹帷幄,逐鹿中原,为刘汉王朝打下半壁江山,封王列侯。有人告他谋反。刘邦削了他的兵权。汉十年,刘邦亲征陈?。韩信称病未出,却暗中派人与陈联络,家臣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解铃还须系铃人,毕竟萧何老谋深算,他派人传旨韩信,声称陈?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萧何欺骗韩信道:“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这是第二次临刑了,他喟叹道:“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竟被妇人小子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一家三族。这就是败也萧何。

  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做了皇帝以后,为了巩固新兴的西汉政权,便开始了逐一地翦灭异姓王的斗争。他见韩信功高望重,且握有兵权,便首先从他身上下手。其实,早在韩信为大将军后,刘邦便对韩信有所疑忌。他一方面巧妙地利用韩信攻城略地,为汉王朝的开创立下了赫赫战功;另一方面,待自己羽翼丰满、实力雄厚之后,便开始一步步地排挤、贬低韩信。在楚汉战争中,当韩信在北线破魏平赵,收燕伐齐后,便虚抚韩信,封他为齐王;待汉军兵围楚军于垓下、最后消灭项羽后,刘邦旋即改封韩信为楚王,使其远离根基深厚的齐地;其后又借巡游云梦泽之机,设计擒住韩信,并以谋杀罪将其押回京都,软禁起来,同时削去了韩信的兵权,最后将其降为只有虚名的淮阴侯’。

  公元前197年,阳夏侯陈稀举兵谋反,自立为王。刘邦亲率大军前去征讨。当时韩信推说自己有病,没有随同前往。谁知,韩信手下的人上书告发,说陈稀造反是韩信的主意,韩信与陈稀秘密约定,里应外合,由韩信做内应,准备在一天夜里,假传圣旨,释放囚在牢里的所有奴隶和犯人,干掉吕后和皇太子刘盈,然后共取天下。吕后一听事关重大,便急忙秘密召见丞相萧何,商量对策。二人商定对策后,由萧何去执行。

  萧何回到家中,心中百感交集,依计派出一名心腹,打扮成军人模样,偷偷绕到北边转了一圈,回来故意称是皇上派来报信的,说陈稀已全军覆没,皇上就要凯旋回朝。众臣听到捷报,都来宫中贺喜,只有韩信称病不出。第二天,萧何就派人请韩信到相府赴宴,谁知韩信自称有病,婉言谢绝了。于是,萧何便亲自来到韩信府上,以探病为由,直接进入韩信的内室。韩信见萧何已经来了,再也无法推托,只得与萧何寒暄一番。萧何说:“我和你向来是好朋友,请你去赴宴,是有话对你说。”韩信忙问有什么话。萧何说:“这几天皇上从赵地发来捷报,说征讨大军大获全胜,陈稀已经逃至匈奴。你称有病不上朝,已经引起人们的怀疑了。所以我来;劝你同我一起进宫,向吕后道贺,消除人们的怀疑。”萧何说的很有道理,不由韩信不信。何况萧何是他原保之人,更是深信不疑,便跟着萧何来到长乐殿向吕后道贺。岂不知宫里早已埋伏着刀斧手,吕后一见韩信中计。喝令刀斧手将韩信绑翻在地。韩信见事不妙,急忙呼叫:“萧丞相快来救我!”哪知萧何早已避开,哪里还呼喊得应?吕后坐在长乐殿上,尽数了韩信如何与陈稀暗约谋反,如何欲害她和太子等罪,也不容韩信申辩,便令刀斧手把他拖到殿旁钟室中杀死。随后,吕后又下令将韩信的父、母、妻三族一古脑捕杀净尽。

  萧何辅助吕后,诛杀韩信,很符合汉帝“固根基”的方略,是为刘邦除去了一块心病。刘邦对萧何更加恩宠,加封五千户。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的由来


俺拾到宝的后世评价
          萧何作为汉军人事经理,其成功之处有四点:
其一、能够根据企业的战略发现人才,尤其是不得多的市场人才,若没有韩信则不会有汉军快速平定天下。
其二、萧何宁可在被老板误会的情况下,也要为企业留住人才。当时刘邦及属下都认为“萧何也逃走了”。
其三、告诉老板如何使用正确使用人才。刘邦欲封韩信为将军,萧何说他还会走;汉王要拜韩信为大将军,萧何又提出不能简单地封赏,老板要有明确地姿态才可以。于是刘邦选吉日、斋戒、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
其四、敢于对老板说“不”,向刘邦“傲慢无礼”的老板比比皆是,在这种老板手下工作的人事经理往往选择趋炎附势、溜须拍马,而萧何却说服了刘邦改变对人才的态度。
因此,萧何是令人尊敬的汉军人事经理;今天,科班出身的人力资源经理们也要向萧何先生学习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2 13:01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3
司马空

ZxID:334715


等级: 派派版主
我叉做的好美好美嘿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秦始皇修长城事件
— (灬千ヽ) 已修改。感谢支持素材区。 (2009-08-21 14:08) —
 长城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无人不感叹它的浩大与伟岸,但你是否知道修筑长城的最真实原因呢?如果说秦始皇修筑长城只因一句荒唐谎言,你信吗?作者张永廷和张馨文在《秦始皇为何要修万里长城》一文里,告诉我们这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是真实的,皆因一句“亡秦者胡也”的谎言而修建。


“亡秦者胡也”,万里长城因一句谎言而修 。一提到万里长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尽管秦始皇不是历史上修筑长城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但在人们的印象里,长城与秦始皇有着不解的渊源,提到长城就不能不说秦始皇。

  秦始皇是一个有着强烈危机感和忧患感的帝王。当上皇帝之后,他并没有因一统天下的成就而陶醉,相反却一直忧心忡忡。大秦帝国是在暴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对的声浪即使很小,但大规模爆发却从未间断。如何谋求大秦帝国的长治久安,是他的心愿也是他的心病,这件事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

 大秦帝国在将新政推向全国的过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了获得民众对大秦帝国的认可,安定天下民心,秦始皇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开始不断地巡幸天下。他巡游的地点先是选择在秦国境内,试行一年之后,逐步推广到秦国以外的领地。始皇二十八年,他从咸阳出发,经齐地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到达海边,又转经江苏、湖南、浙江、湖北返回咸阳,其行程几乎遍及整个中国。即便是在交通高度发达的今天,他的旅程仍然漫长得令人生畏。

  巡幸天下使得秦始皇的思想意识受到很大冲击,思维方式也受到很大影响。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处于西部边陲,论武力它可以雄霸天下,但若论发达程度,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与齐国等中原核心地带相比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巡幸之旅虽然辛苦却也令秦始皇大开眼界,一种流行于齐地的方术吸引了他,使他对求仙问道以及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方术带有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这可能有助于排解他身心的巨大压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位名为卢生的方士逐渐成为秦始皇的宠臣,他就是那位编造谎言引动秦始皇修建长城的主角。卢生原本燕人,虽然仅为一个方士,但对秦始皇的施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说到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历史学家都绕不开两件事,一是修长城,二是坑儒,这两桩事的始作俑者都是卢生。

  按理说,当时正值壮年的秦始皇不应该对生死问题有那么紧迫的危机感,但长生不老似乎与长治久安有着天然的关系。为了寻求不死药,秦始皇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物力,求仙、封禅无所不用其极,最为典型的是派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到东海求仙,规模之大史无前例,但却一去杳无音信。


 秦始皇寄予厚望的方术之道没有收到任何效果,他所面临的现实威胁反而越来越大。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他在东巡的过程中遇刺,虽然幸免于难,但受到的打击非同小可。不过两年,他在咸阳微服巡行,又一次受到袭击。这一次的打击更甚前次,当年遇刺尚在秦地之外,这一次危险发生在首都咸阳。连京城的安全也成了问题,他内心的无奈与恐慌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对神秘主义的倚重更为强烈,他急于想找出威胁秦帝国的准确原因和有关自身安危的确切答案。始皇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15年,他派卢生去求仙人指点未来的发展方向。卢生此去没有任何收获,回来后,他对秦始皇大肆歌功颂德,吹拍溜须,言辞间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对人们的阿谀奉承,秦始皇已听了很多年。他需要的不是这些,他强烈渴望的是对巩固政权真正有益的东西。于是他再派卢生入海寻求仙人指点,总是无功而返的方士这次带回了一本《录图书》,这本谶书上记录着一个惊天秘密:“亡秦者胡也”。

  一直渴望对手的秦始皇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打击的目标,他内心的焦躁与不安便要迅速释放。卢生一句搪塞责任的话引发了中国一场空前的战略大震荡。秦始皇立刻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征匈奴,把匈奴逐出河套赶到阴山以北。秦始皇仍然不放心,为了防患于未然,又不惜血本,征用七十万劳工,历时多年,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止辽东,绵延万里大规模修筑长城,以绝胡人亡秦之患。

  胡人究竟有什么样的威胁,使得秦始皇如此兴师动众?卢生所传“亡秦者胡也”中的“胡”为何人?他们对秦帝国的威胁究竟何在?秦始皇为何要下此血本豪赌明天?

  秦时指的胡人,就是以后的匈奴。追溯历史渊源,匈奴原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就秦国而言,其早期的建国史堪称一部与胡人的斗争史,中间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秦昭襄王时,胡人威胁到秦国的北部边境,秦国出于东进的考虑,对胡人采取了筑城防守的策略。

  战国中后期,胡人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他们飘忽不定的作战方式令中原国家头疼不已。赵武灵王以胡服骑射革新武装,在与胡人的斗争中大获全胜。

  秦始皇统一全国时,匈奴人逐渐由一盘散沙汇合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国家,实力又有所增强。匈奴首领称为“撑犁孤涂单于”,“撑犁孤涂”是天子的意思,“单于”是广大的意思,中原人习惯上将他们简称为单于。

  当时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秦军与匈奴间没有大规模的冲突。这一方面是因为秦军善战,匈奴人不敢轻易挑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匈奴所处的形势险恶,他们西临大月氏,东接东胡,南面强秦,三面都有强敌存在,匈奴不敢轻举妄动。

  按照当时的情势判断,如果秦帝国不主动挑起事端,匈奴是绝不敢轻易南下的。秦始皇是个有雄略的帝王,他早有征伐匈奴之心。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国刚刚完成统一,秦始皇就有意趁热打铁,一举收服匈奴。

  他在庙堂之上召集群臣廷议此事,受到丞相李斯的强烈反对。李斯认为与匈奴交战有弊而无利,他分析双方的情势之后,给出了不可攻击匈奴的几条理由:

  首先,匈奴居无定所,很难将其制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城池居住,也没有财富需要保护,根本不怕攻击。

  第二,攻击匈奴,大秦将处于两难境地。如果派轻骑兵速战速决,粮草供应问题很难解决;而如果派辎重大兵压境,则部队的机动灵活程度受损,很可能追击不上匈奴。

  第三,即便取胜匈奴,结果也是无利可图。匈奴地处蛮荒,经济文化非常落后,对秦国的发展壮大没有多少效益。另一方面,俘获的匈奴民众也不好驾驭,弄不好还是安全隐患。但若将他们杀掉,那更不是天下苍生和陛下所愿意看到的事。

  李斯得出的结论是,劳师远征匈奴只会消耗朝廷的力量而没有实际收益,不利于秦国的长远发展。

  应该说李斯的分析相当有见地,日后形势的发展也与他的分析有许多吻合之处。李斯是秦始皇最为倚重的大臣,他的观点在秦始皇那里有相当分量。再加上中原刚刚统一,百废待兴,稳定中原局势显然比贸然进攻北方更为妥当,秦始皇只好将北击匈奴的打算搁置下来。

  一晃六年过去了,中原的稳定并没有如期望中的那样取得很大的进展,秦始皇感受的威胁反而越来越大。这种威胁常常是莫名的,因为不知秦国的未来如何,因为无处发泄内心的恐慌,秦始皇非常焦躁不安。

  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当燕人卢生向他献上“亡秦者胡也”的图谶时,秦始皇的情绪为之一振,他觉得大展身手的时机到了,消除大秦帝国隐患的时机来了。在他看来,如果不立即北击匈奴,秦帝国很可能会亡于日益壮大的胡人之手。他委派能征善战的大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精兵强将向匈奴发起了强悍的冲击,一举收复了河南与榆中地区,第二年又收复高阙,直抵阴山及河套地区。匈奴受到沉重打击,他们不仅抵不过蒙恬的攻击,还担心东西两翼受到袭击,最后干脆逃往大漠北方去了。

  秦军对匈奴此战,表面上看应该是大获全胜,但正如李斯当年所指出的那样,胡人居无定所,没有不能放弃的地盘,他们随时可以迁移,秦军的胜利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可言,反而为自身平添了不少麻烦。

  匈奴人打一熗换一个地方的战法令秦军非常头疼,为了防止他们的侵扰,秦始皇决定修筑长城。一马平川的地方适合匈奴人骑射行动,修筑城池限制他们的特长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修城御敌并不是秦始皇的首创,早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各诸侯为了抵御对方的进攻,就开始在自己的领地上修筑高大的城墙,这些城墙被称之为长城。公元前4世纪前后,燕、赵、秦等国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也相继修建长城。

  修筑长城御敌是古已有之的办法,并不是什么创举,但却被秦始皇发挥到极致,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秦代以后,没有修过长城的朝代寥寥无几。

  秦始皇不仅把赵、秦、燕、韩等国的旧有长城连成一线,又增筑扩充了许多部分,形成了长达1.2万华里的万里长城。秦始皇不仅筑长城,还修建了直道。他的想法是,长城可以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保证秦不为“胡”所灭。而直道的修成,可以使秦国的骑兵在三天三夜之内直抵阴山,给“胡人”以致命一击。

  在今天看来,长城是一项了不起的奇迹,但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秦代,修筑长城对黎民苍生来说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与劫难,秦始皇修筑长城为秦帝国的最终灭亡埋下了祸根。



长城功过万古评说,秦究竟因何而亡?

  秦始皇是中国从奴隶社会转入封建社会的第一位皇帝,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而他所倾力打造的长城也是争议不断。关于长城的功过,或褒或贬,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孙中山先生对万里长城评价很高,他在《建国方略》中指出,秦始皇这个人虽然不怎么样,但修筑长城的功劳堪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如果没有长城捍卫中原,中国可能等不到宋、明,在楚汉时代就已亡于北狄了,更谈不上汉唐时代的兴盛。他继而把汉民族同化蒙古、满族的功劳也归到了长城名下,因为长城的存在使得中华民族的同化力得以壮大巩固,才能够“虽一亡于蒙古,而蒙古为我所同化;再亡于满洲,而满洲亦为我所同化”。

  孙中山先生虽然对长城青睐有加,但一些有见地的史学家对此却并不苟同。他们敏锐地指出,秦帝国看似解决了北患,但战场上的胜利只是暂时的,秦始皇终其一生,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匈奴问题,游牧民族虽然一时被震慑却绝对没有屈服,“灭秦者胡”是他内心挥之不去的痛。长城的防御作用也非常有限,汉唐之所以兴盛不是因为长城,而是其开放的文化与国力的强大。大明是修建长城最下工夫的朝代,然而终免不了被外族所灭的命运。

  长城从来就没能挡住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明朝兵部尚书刘焘对此的感受非常深切。他说修建长城是自古以来没有办法的办法,修长城抵御外患是一个怪圈,几乎达到了恶性循环的程度。修长城下的工夫越大,人们对外敌入侵的担心就越强烈,国家的钱财耗费也就越多,部队的战斗力反而更弱。国家没有哪一年不为修长城耗费巨资,但长城的功效与价值却并不能体现出来。长城成了消极防御的代名词,花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的长城,因为防线过于漫长,僵化消极的城墙很难抵得住敌人的突然来袭,其弱点显而易见。

清朝入关以后,决定不再修筑长城。康熙时,边防总兵蔡元向朝廷报告说长城有许多部分倒塌,要求进行补修。康熙很不以为然,他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历代经常修缮,但从来都没有因此而免除边患。明末清太祖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不在修城而在修民。他指出:“民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秦始皇死后,其子胡亥设计害死了长子扶苏夺得帝位,称为二世皇帝。二世胡亥继位,横征暴敛,变本加厉,终于引发农民起义。大秦帝国最终亡在二世胡亥手中,这使得人们又想起了那句“亡秦者胡也”的预言。汉朝大儒郑玄曾对“亡秦者胡”加过注解,称这里的“胡”指的不是“胡人”而是“胡亥”。这种事后诸葛般的解释,我们权且一笑听之。但笑过之后不免疑惑,大秦帝国究竟因何而亡?是谁灭亡了大秦帝国?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1 14:0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0
leaveye

ZxID:4229741

等级: 脱颖而出
生活的艺术,艺术的生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 (灬千ヽ) 感谢支持素材区。。 (2009-08-22 13:02) —
秦铸12金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后,尚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这让秦始皇感觉十分烦恼。为此,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和措施。如实行郡县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还有一条就是他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12个大铜人,立于咸阳。

  唐代诗人李白在《扫六合》诗中对此事也有所提及:“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其中“收兵铸金人”一句是指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又收缴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销毁后铸成12个金人一事。实际上这12个“金人”并非用纯金铸成。当时的兵器主要用铜所铸,古人又把青铜称为金,所以这些青铜人就被称为“金人”。金人的形体高大伟岸,秦代一石约折合现今37.5公斤,以此推算,12个大铜人就重达450吨。据《关中记》记载,所铸金人座高三丈,胸前有李斯撰文蒙恬亲自笔书的铭文。金人座下皆空,有—根绳相连,扯其—端。12金人同时可换宫转调,演奏乐曲。

  令人感兴趣的是,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这12个铜人呢?关于这个问题,民间至今还是众说纷纭,主要流传以下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有一天,秦始皇梦中遇到天象大变、昏暗无光,且鬼神作怪,遂惊恐不已,在万般元奈之际,有一道人前来指点迷津:制12金人,方可稳坐天下,秦始皇梦醒后,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缴集中于咸阳,铸成12铜人。有的学者指出,秦始皇一生极信方士道人之言,再联系开国不久的担忧心情,此说是可信的。另一种说法是:一天,秦始皇在群臣陪同下,观看舞水火流星和各种杂耍,正在兴高采烈之时,忽见一队杀气腾腾、手执刀剑干戈的武士上场表演。秦始皇被触动了心病,于是日思夜想,寝食难安。这时候,正逢临洮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见到了12个巨人,当地还盛传着一首童谣说:“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听后,正中下怀,情绪为之一振。于是便假托征兆,借助天意,下令收缴民间所有的兵器,集中于咸阳,铸成了12个铜人。

  应该说,秦始皇收兵器造铜人,完全是出于政治上安定的考虑。至于假传天意,只是使之合法化的一种策略。

那么,十二金人到底在哪里呢?

  1959年,以前仅见于史料的咸阳宫在陕西临潼附近被发现,考古学家燃起了寻找十二金人的希望。但是,除了遗址走廊留存的建筑、人物、车马壁画残片还隐约让人可以感受到这个昔日帝国的辉煌外,十二金人的下落依旧扑朔迷离。

  到了1986年,在湖北随州周代曾侯乙墓的编钟架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上下两层6件小铜人。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又发现了一些小型的青铜人,但是,像古巴比伦、古埃及那样大型的青铜雕像却始终没有出土。

  这些小青铜人引起了国内考古学家的许多猜想。有学者认为,既然中国有小铜人的出土,在此200年后秦始皇命令工匠铸造十二金人应该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事实,并据此提出中国大型青铜人像雕塑艺术有史可考是在西周以后。然而,这并不能得到国外学者的认同,因为十二金人没有在考古学上有任何发现,是不争的事实。
 
  贾谊《过秦论》亦有“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之语。参考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编钟架形象,可知秦代铸造“钟□金人十二”,即是供咸阳宫中两具曲尺形双层编钟架上使用的人形铜立柱。
  
  目前,关于这12金人的去向,人们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1.有人认为,楚霸玉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这12个铜人也一起烧毁了。此说史元明载,赞同者甚少。

  2.有学者指出,这12个铜人毁于董卓、荷坚之手。东汉未年,董卓率兵攻人长安,便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铸成铜钱,剩下的两个被他迁到长安城清门里。至三国时,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往洛阳。当工匠运到溺城时,由于铜人太重难以搬动而终止了运行。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铜人运到螂城。到了前秦的秦王荷坚统一北方后,再从螂城将这两个铜人运回长安销毁。至此,前后经历了约600年的铜人全部都销毁了。

  3.另有一种说法是,这12个铜人并未被毁掉。由于12个铜人是秦始皇生前的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铜人和其它精美的物品一起被当作随葬品而葬于陵墓之中。


独家评语
  且不说这十二个巨大的金人,秦始皇是否真的造了,实际上并没有对他的政权稳固起到什么实质的作用。你想,才造好多久,秦不就灭了吗!以武服人不足取啊,看来还是要以德服人
[ 此贴被leaveye在2009-08-21 17:0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0
在生活中享受美好的未来
魅影流漓

ZxID:809408


等级: 文学大师
你给生命的就是生命给你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范增



七十尚幼比太公,钓得鲤鱼跳成龙。 
总想同周百年计,辅佐武王做周公。 
春秋战国纷纷乱,秦皇灭周历历清。 
昙花品洁惹人念,人杰鬼雄称颂中。 


  人活七十古来稀,亚父范增出山时已70岁了,但比起姜太公90岁出山算年轻的了。文臣都以姜太公周公召公为偶像,成就帝王师,建立一统江山数百年。春秋战国群雄并起,周室衰微秦皇灭之实堪怜,项羽范增虽然短暂,但高洁的品格成就人杰鬼雄至今怀念,不象刘邦得千古骂名。




简介


    范增(前277-前204)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前208),范增投奔项梁,陈明利害,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以从民望。后追随项羽,为其主要谋士,封历阳侯,享“亚父”之尊。汉元年(前206),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因项羽优柔寡断,项伯从中干扰,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并削弱其权力,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他死后,刘邦以弱胜强,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生平

   
范增(公元前277一公元前204)秦末著名政治家。居鄛(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又传安徽桐城练潭)人。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
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计。"公元前207年,秦军围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曾屡劝项羽杀刘邦;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愤而离去,病死于途中。刘邦尝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秦朝末年,刘邦先入函谷关,想据守关中称王,项羽破关而入,与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相会,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之争"。在刀光剑影、杀气腾腾的作鸿门宴"上,好用奇计"的范增,定下暗杀之计,要把项羽的敌手刘邦奈掉,以绝后漶。在·举杯祝酒声申,范增多次向项羽递眼色,并接连三次举起他佩带的玉硖,暗示项羽,要项羽下决心趁此机会杀掉刘邦。可是项羽讲义气,不忍心下毒手。此刻范增非常着急,连忙抽身离席把项羽的堂弟项庄找来,面授机宜,要他到宴会上去敬酒,以舞剑助乐为名,趁机刺杀刘邦。由于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刘邦部下的猛将樊哙的阻拦、救护,刘邦才得以脱身逃走,保全性命。"鸿门宴"暗杀阴谋未遂,范增勃然大怒,拨出所佩宝剑,劈碎刘邦赠给他的一双玉斗(玉制的酒器),明斥项庄暗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4年初,楚军数次切断汉军粮道,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于是向项羽请和。项羽欲同意,范增说:“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羽与范增急攻荥阳。刘邦手下谋士陈平施离间计,令项羽以为范增勾结汉军,从而削其兵权,范增大怒而告老回乡,项羽同意了。范增:"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饵"。未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就因背疽发作而死在路上。一命呜呼。“空余孤冢在湖濡"。
 范增死后二年,项羽的军队被刘邦,韩信彭越的联军击败,退至垓下 (今安徽灵璧县南)。不久,项羽逃到和县-乌江,自刎而死。刘邦以"楚汉战争"的胜利者,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汉朝。刘邦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后人有诗曰:“君王不解据南阳,亚父徒夸计策长。毕竟亡秦安用楚,区区犹劝立怀王。”
   

范增墓
   
   范增墓在徐州市彭城路乾隆行宫后的土山上。范增(前277-前204),居剿(今安徽巢湖居巢区人)。参加了倒秦的项梁起义,后为项羽谋士,被尊为“亚父”。项羽听谗言,多疑忌,中了刘邦的离间计,他不得不告退回故乡,在路中病死。据传西楚军人非常敬重范增,将他葬此。 范增墓现在是国家级风景区。

《范增论》

【宋·苏轼】《范增论》
  汉用陈平计,间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闲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李齐贤】《范增论》
注: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号文忠公。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不但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译家。

    或问:“汉用三杰而王,楚不用范增而亡,然则增孰与三杰贤?”曰:“增方之陈平犹有不足,况于三杰乎?高祖之宽仁,项羽之猾贼,增所知也。莫不信于背约,而羽背入关之约;莫不仁于杀无罪,而羽坑已降之卒;莫不义于弑君,而羽杀怀王。其至五年而後亡,亦幸也。高祖,则出入关也五星聚于东井,天与之也。其王汉中也,楚子诸侯人之慕从者数万人,而项氏爪牙之臣亦多归汉,人与之也。王陵之母甘自杀而不忍其子之背汉与楚,高祖之必王,项羽之必亡,匹妇之所明知也。增从必亡之人,不能从必王之主,其为不智明矣。向使羽用增之策,终亦未免于亡矣。”曰:“增既委质于项氏,虽知其必亡,焉得而背之哉?”曰:“始怀王以宋义为上将,羽为次将,增为末将,使北救赵。当是时,增岂羽之臣乎?羽擅杀上将,诈报于君,可谓无道。且前攻襄城,襄城无噍类,诸将皆谓羽不可使先入关。如是而增竟从羽,见疑以死。陈平则知羽不足与为天下,杖剑归汉而为谋臣,故曰方之陈平犹有不足,况于三杰乎?”(《益斋乱稿》卷六)

点评
    范增“索居家,好奇计”,即喜欢自己一个人独居,喜欢谋划许多离奇的计策、常人想不到的计策。觉得可能范增早就看出刘邦项羽的人物特点了,或许也早就知道最后楚汉相争的结果了,但他并没有像韩信陈平那样叛逃,而是始终对项家忠心耿耿。然而他费尽心机杀刘邦,助项羽,最终却得不到项羽信任。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8-22 13:0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5

jennyelyn

ZxID:2173493


等级: 文坛鼻祖
谢谢,谢谢,谢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中国的“木乃伊 ”----秦始皇修皇陵之兵马俑事件
— (天若舞) 事件有一定的原因过程结果,例如造兵马俑的前因后果是一个事件,而描述兵马俑只是表述一个文物,你的回复是在描述兵马俑的外观,分布等等,是在描述文物,而不是事件,亲编辑得很用心,辛苦啦,但还是希望可以麻烦修改,符合活动要求,好给与你活动的奖励,O(∩_∩)O谢谢支持素材区 (2009-08-21 13:23) —
     
看到这些图片大家知道我介绍的是什么了吧,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 Terracotta Army; Terra-cotta Figures; soldier and horse figures)
 秦始皇他希望死后依然能继续生前的享乐,便建造了一座巨大的陵墓。秦始皇生前攻灭了六国,他怕六国君主死后找他报仇,便兴建了兵马俑 
 
  兵马俑的制作]多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我们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出土后由于空气干燥,颜色就慢慢地脱落了。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马高1.5米左右,身长2米左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一样。人、马车和军阵是通过写实手法的艺术再现。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胖瘦、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有差异。
  统一六国之后秦国实行全国征兵制,兵源来自全国各地,这恐怕是他们在脸型、表情、年龄上有差别的主要原因。工匠们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十分逼真,在这个庞大的秦俑群体中包容着许多显然不同的个体,使整个群体更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纵观这千百个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了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跃跃欲试的战马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绝大部分陶俑形象都充满了个性特征,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俑坑发现种类齐全,数量空前的青铜兵器极大地丰富了秦兵器研究的领域,其中长铍,金钩等都是兵器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兵器铸造的标准化工艺、兵器表面防腐处理技术的发现和研究填补了古代科技史研究的空白。而秦俑的设计者为了再现2000年前的秦军“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他们不仅仅在于追求单个陶俑的形体高大,而且是精心设计了一个由8000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指挥部。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似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
  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这栩栩如生的千百个官兵形象,尤其在神态、个性的刻画方面,显得逼真、自然,而富有生气。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一般战士的神态: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人的大勇;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昂首静思,有的低首若有所思,两者虽然得刻画一个“思”字,由于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给人的印象是气宇轩昂略带傲气,后者沉静文雅。秦俑表现的是古代军事题材,它既没有选择两方交战、将士厮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选择将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场面。而是捕捉了将士披甲,直兵列阵地,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尽管我在这个井然有序的静态军阵营,艺术家们在单个陶俑的雕塑上,还是力求“偶动与静之中”。使那一件件披甲之锐的武士俑昂眉张目,肃然伫立,神态坚定而勇敢,他们好似整装待发,又好似处于临战状态,还有那一件件驾车的御手俑,双臂前伸,紧握髻绳,目视前方,待命而发;那一匹匹曳车的陶马,两耳竖立,双目圆睁,张鼻嘶鸣,跃跃欲试;那一件件骑士俑,右手牵马,左手提弓,机警的立于马前,一旦令下,就将驰骋疆场。正是由这千百个充满生气、神态各异的陶俑构成整体静态的军阵地,达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惟有这种静态的军阵才能使人们感到军阵巨大威慑力的深浅莫测。这样恢宏的阵列,宏伟的构图,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2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面东,正门在东边。坑内布局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于俑坑东端,四周长廊有立式弩兵俑60个,阵心由八路面东的160个蹲跪式弩兵俑组成。弩兵采取阵中张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 第二个单元,位于俑坑的右侧,由64乘战车组成方阵(车系木质,仅留遗迹)。每列8乘,共有8列。车前驾有真马大小的陶马4匹。每车后一字排列兵俑3个,中为御手拉马辔,另两个分别立于车左和车右,手持长柄兵器。 第三单元,位于中部,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长方形阵,共分3列。每匹马前立骑士俑一个,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拉弓状。每乘车后除三名车士外,还配有8~36个步兵俑。 第四单元,位于军阵左侧,108个骑士俑和180匹陶鞍马俑排成11列横队,组成长方形骑兵阵。其中第1、3列为战车6辆。每匹马前,立胡服骑士俑一个,右手牵马,左手拉弓。而俑坑内的108件骑兵俑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数量众多的古代骑兵的形象资料。在服饰装束及高度等方面都是严格模拟古代骑兵的战时形象。与步兵、车兵俑显然不同。它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系在颌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磴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手甲。衣服具有短小轻巧的特色,铠甲显得简单而灵活。骑兵俑特殊的装束也与骑兵的战术特点密切相关。
  而铜车马的出土使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其工艺之复杂,作之精巧,技艺之卓越无不令人惊叹。秦陵二铜车是一种带有篷盖的豪华车,车舆接近正方形,它宽78厘米,进深88厘米,其宽度仅比一号车长4厘米,可进深较之一号车长40厘米。二号车舆上罩着一块类似于龟盖状的篷盖。大篷盖不仅将车舆全部罩了起来,甚至连车舆前边的“驾驶室”也遮盖起来,形成封闭式的车舆。以便车主与“驾驶员”传递命令。二号铜车属于小轿车类型。车主既可以坐乘,也可以卧息。如果躺在这样宽敞、舒适、豪华的车舆内,完全可以享受到一种“软卧车”的舒服感。既使远行千里也可以消除长途颠簸的疲劳。二号车车内设备更富有特色。车舆内曝有彩绘精美的软垫。考古专家曾在车舆底部发现一块方形大铜板,其大小几乎与舆论舆论底尺寸相当,铜板表面彩绘着各种鲜艳的几何形图案花纹,下面四角和中部有8个3厘米高的铜支钉支撑。这块彩绘大铜板无疑就是古车上的“文茵”,类似于一种软垫制品。如果车中铺设双重文茵,一定更加平稳而舒适,其功能无异于现代的“软卧车”。可以说二号车属于我国最早的“软卧车”模型。考古专家经过仔细清理发现二号铜车马总共由3462个铸件组成,其中铜铸件1742件,金铸件737件,银铸件983件。总重量达1241公斤,其中金铸件3公斤多,银铸件,4公斤多。一号铜车马铸件的数量也不会相差太远。两乘车加起来不少于5000多个零部件,尤其令人拍手叫绝的是这里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是铸造成型。而这5000多个零部件无论是大至2平方米以上的篷盖、伞盖及车舆、铜马、铜俑等,还是不足0.2平方米的小攸勒管都是一次铸造成型。就拿篷盖与伞盖的铸造来说,它不仅面积大,而且薄厚不一,厚的地方为0.4厘米,薄的地方仅有0.1厘米,再加上篷盖、伞盖,都有一定的弧度,这样难度大的篷盖、伞盖能一次性浇铸成功,不要说在2200年前的秦代,就是在科技发达、设备齐全的今天也并非易事。铜马和铜俑的铸造也令我们当代的工程师望尘莫及。我们发现8匹铜马、两个御官俑的铸造都达到了维妙维肖的程度,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神态、性格、气质的刻划都可以与秦俑坑那雕塑最好的将军俑相媲美。铜马、铜俑铸造如此准,形神兼备实为罕见。比如铜马的笼头,它是由82节小金管和78节小银管连接起来,每节扁状金银管长仅0.8厘米,一节金管与一节银管以子母卯形式相连接,其精细和灵活程度较之现代的表链毫不逊色。经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那马脖子下悬挂的缨络,这些缨络全是采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铜丝制作的。专家们用放大镜反复观察,惊奇地发现铜丝表面无锻打痕迹,粗细均匀,表明很可能是用拔丝法制成。尤其是以铜丝组成的链环,是由铜丝两端对接焊成,对接面合缝严密。如此纤细的铜丝(0.5毫米)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制作?采取什么样的工艺焊接?目前还是一个谜团。总之,铜车马的铸造工艺堪称古代青铜冶铸方面了不起的奇迹。试想当时没有车床,更没有现代化的冶铸设备,铸造出如此精美的金、银、铜大小规格不同的车马部件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创举。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出土的总之,秦俑二号坑出土的弓箭手、轻车兵、骑兵俑等,首次为我们展示了2200年前的古代骑兵、轻车兵和弓箭手的形象资料,在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秦始皇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兵马俑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兵马俑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一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三号俑坑号的陶俑大部分没有头,陶马马头也同样残缺不全,甚至有的残破陶片坑内也不见踪影。由此不难看出,三号俑坑曾遭受过严重的人为破坏。三号俑坑对于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大凡参观过兵马俑的人们,对于少数陶俑脸部残留的彩绘或许还记忆犹新。其实当年的兵马俑各个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陶俑的战袍上绘有朱红、桔红、白、粉绿、绿、紫等色。裤子绘有蓝、紫、粉紫、粉绿、朱红等色。甲片多为黑褐色,甲组和连甲带多为朱红。同时也有一部分甲组、连甲带绘成紫色。陶俑的颜面及手、脚面颜色均为粉红色,表现出肌肉的质感。特别是面部的彩绘尤为精彩,白眼角,黑眼珠,甚至连眼睛的瞳孔也彩绘的活灵活现。陶俑的发髻、胡须和眉毛均为黑色。整体色彩显得绚丽而和谐。同时陶俑的彩绘还注重色调的对比。从个体看,有的上着绿色长襦,下穿绿色短裤。再从整体来看,如探方20战车后的一排陶俑,第一个身着红袍第二个身着绿袍,第三个身着紫袍,第四个身着白袍。不同色彩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陶马也同样有鲜艳而和谐的彩绘。如探方20出土的一组陶马,其局部仍然保留着鲜艳的色彩。四匹马似为白蹄枣红马,但是在局部用色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如马躯体部分为枣红色,前体腔及肚皮部位分绿色,生殖器则绘为黑色。马腿表面也是枣红色,内面异为粉绿色,蹄为白色。马前腿内侧的两个小夜眼(俗称)也绘为白色。马头部的颜色更是精心彩绘,两腮及眼睛以下部位为白色,鼻梁枣红色,鼻孔为粉红色,嘴唇下部亦为枣红色,舌胎则为粉红色,牙齿又绘为白色,马鬃、马尾均为黑色。总之,陶马的色彩既逼真又艳丽,使之静态中的陶马形象更为生动,更具有艺术魅力。
  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兵马俑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而兵马俑更是全世界的一个奇迹,他让外国人赞叹,让中国人骄傲!
  PS:感觉像埃及的木乃伊,只有这种时代的人才会做出这种东西——人民的鲜血啊!
[ 此贴被jennyelyn在2009-08-21 13:0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0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