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的缔造者大祚荣,史书记载是出自依附高句丽的粟末靺鞨部。 中国学界多数接受此说(也有观点说大祚荣出自“素附于高丽”的白山靺鞨)。
粟末靺鞨部本是公元7世纪东北地区古代民族靺鞨族(肃慎后裔,满族祖先)的一个强大部落集团,因生活于粟末水流域,得名“粟末靺鞨”。
“靺鞨”二字是古代通假用法本字应作靺羯,实自汉魏史书中“勿吉”音转而来,“勿吉”则是古代通古斯语“waijoi”的音译,本意为“山林部落”,今天赫哲语与满语中仍在使用这个词读作(weji)。
松花江,北魏称“速末水”,隋唐称“粟末江”、“涑沫江”,金称“宋瓦江”,元称“混同江”,明宣德时始称“松花江”。“粟末、宋瓦、速末、松花,声转字通,实皆一水。粟末靺鞨实际意思就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
大祚荣所属的部族与当时的东北亚强国高句丽关系很深。据史料记载,靺鞨族分为七部,而这七部中与高句丽有关系的只有两个,即粟末靺鞨和白山靺鞨。5世纪后期,随着高句丽的扩张,与粟末靺鞨接壤,双方因争夺土地而逐渐产生冲突,史书谓靺鞨“每寇高丽”。 至隋朝前期,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8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隋朝为安置他们,特地设置了辽西郡,也有部分成为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而白山靺鞨生活在高句丽境内东北部,故史家记其“素附于高丽”。
668年,唐灭高句丽,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的靺鞨、契丹、奚等少数民族,唐朝又强行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徙居辽西营州(今辽宁朝阳),而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当时即为部落酋长)就在这部分粟末靺鞨人当中。
但日本学者津田左右吉、中国学者李健才等认为大祚荣实为白山靺鞨出身。不管怎样,大祚荣及其父乞乞仲象是依附于高句丽的靺鞨人,高句丽灭亡后被唐朝迁入营州,而武周时期的“营州之乱”则使渤海国登上了历史舞台。
渤海国的文化渤海在原有的靺鞨、高句丽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中原唐朝文化,创造了辉煌而独特的文明,有“海东盛国”之称。渤海建国后由高王大祚荣、武王大武艺、文王大钦茂三代经营,中间虽发生政治变故,但社会发展仍未间断,至宣王大仁秀时期达到全盛。当时的渤海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社会经济水平很不平衡,因此渤海国的民俗文化也呈现纷繁复杂的特点。在渤海五京范围内,因与唐朝、新罗、回鹘、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交往,城市经济十分繁荣,外来文化几乎成为主流。居住于城市内的上层贵族,已大多接受来自中原地区宗教信仰,其中以佛教最为突出。当时上京龙泉府仅佛寺即不下百所,僧徒众多,至今一些佛寺仍在沿用,香火千年不绝。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渤海国派高礼进朝贡大唐,进奉金银佛像。
渤海人十分笃信佛教,即使死后也要将陵墓模仿佛塔建造希望灵魂转世成佛,最为典型的为渤海文王之女贞惠公主墓,其复原后的墓葬佛塔为七层,高约二十米,这在中国古代贵族墓葬中都是极罕见的。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发掘的杏山寺遗址是渤海后期率宾府地方贵族捐建的著名佛寺,其寺庙布局规整建筑规模宏大,不亚于当时中原与日本的同类建筑。现存的渤海佛教建筑除上京龙泉府部分遗迹,还有吉林省境内的灵光塔,该塔为砖砌五层密檐结构,与西安小雁塔结构十分相似。另外南京南海府也发现多处佛寺遗迹。
渤海时代建灵光塔灵光塔,位于吉林省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长白镇西北。灵光塔是一座典型的砖砌密檐楼阁式方形古塔,是渤海国仿唐建筑,始建于唐渤海年间(698年~926年),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灵光塔的原名早已失传,今名“灵光塔”由清末长白府第一任知府张风台命名。
灵光塔为砖砌楼阁式空心方塔,共五层,层层收分,通高13米。塔身均磨砖对缝、黄泥作浆,叠涩式塔檐,底边长3.3米、顶边长1.9米。塔内层间砌成平行叠涩顶并留有空间上下贯通。塔下有地宫,向南接甬道,有土阶可通往地面。灵光塔由地宫、塔身、塔刹组成。灵光塔是东北唯一保存下来的唐代勃海国地方政权建筑,灵光塔显示了勃海时期精湛的造型艺术,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1988年1月13日,灵光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渤海国民间,由于民族众多,宗教信仰不但种类繁多,而且有逐渐融合的趋势。除少数部落首领家族接受渤海朝廷、任命踏入贵族行列外,绝大多数平民仍然处于氏族体制下,从事农猎渔相结合的复合型生产。因此,在他们的生活中则更多保留了本民族的原始信仰,即“萨满教”。渤海建国后因物质生活的快速丰富使民间萨满教获得了更多的表现手段,近现代以来通过考古发掘在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以及朝鲜半岛北部均出土了大量的渤海国时期民间萨满教使用的铜制腰牌、腰铃、鼓棒手柄、神服上的铜制镶嵌物、陶制神偶、等各种法器。萨满教在渤海国民间的普遍程度可见一斑。
渤海国时期来自中原儒家文化也得到普及与发展,这从渤海六部用忠字及“五常”命名即可看出。带来儒家文化的除少数汉族臣民外,本土内汉化程度较高的高句丽遗民也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者,而更为主要、影响力更大的则是渤海上流阶层。自高王大祚荣起,渤海官方就不断派遣留学生赴唐汲取儒家文化,这些人中大多数出身贵族官僚世家,有的还是渤海王室,他们精通儒家经典,汉文造诣极高,同时又了解唐朝文化政治,归国后大多跻身政界,成为渤海朝廷的重要人才,此外渤海文王时还效仿唐朝国子监设置“胄子监”,作为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基地,所以儒家文化对渤海国作用颇巨,甚至在渤海灭亡以后仍对辽、金两代产生过重要影响。除此之外,中原人带来的道教和中亚人带来的景教也在渤海有传播痕迹。
渤海人的文学作品主要散见于日本史书中及出土的贞孝、贞惠公主墓志,其诗文受唐朝影响很深,留下姓名的渤海诗人有周元伯、释贞素、杨成规、杨泰师、裴颋、裴璆、高元固等人。 渤海音乐亦取得较高成就,不仅在当时就传入日本,后世金朝宫廷还专门设有“渤海乐”。渤海国使用渤海语,官方文字当为汉文,而渤海国究竟有无自己的文字,目前尚无定论。
渤海国的民族渤海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靺鞨、高句丽、契丹、汉人、奚人、九姓杂胡、达姑、回鹘等多个民族。从族系来说,靺鞨属于肃慎族系,高句丽属于夫余-濊貊族系,契丹、奚人及达姑属于东胡-鲜卑族系,汉人属于华夏族系,回鹘及九姓杂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