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书法家——欧阳询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68 回复:1

[人文通史] 唐朝书法家——欧阳询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youshine。

ZxID:1827087


配偶: 喵泽。
结婚9.9,周年9.18, 连载完结通知请主楼评分+1,番外不补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6-26 0
    



     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南朝陈黄门侍郎欧阳纥之子。
     隋炀帝时,欧阳询出任太常博士。武德三年(620年),投靠夏王窦建德,授太常卿一职。武德五年(622年),归顺唐高祖李渊,授侍中,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受封渤海县男,主持编撰《艺文类聚》。贞观十五年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这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与欧阳通合称“大小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代表作包括: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陈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欧阳询生于衡州。曾祖景达,梁代为本州治中,祖父欧阳頠,时年六十,为南朝陈衡州刺史,其父欧阳纥时年二十,跟随欧阳頠讨伐岭南地区。后祖父卒,其父袭封阳山郡守,并曾率兵征讨陈宝应之乱。
陈宣帝太建二年(公元570),欧阳纥举兵谋反失败,被押送建康。欧阳询因藏匿起来而未受牵连,后遇天下大赦得免。时其父友江总为东宫佐史,年五十二,被其收养,教其书计。

仕隋时期
陈宣帝太建八年(公元576),欧阳询弱冠,取字信本。此后几年,直到陈后主祯明三年(公元589),随其养父至长安。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养父卒,年七十六。隋场帝大业元年(公元584)四月,上大将军周罗眠卒,徐敞撰墓志铭称述之。欧阳询正书铭石。
此后于隋场帝大业二年(公元606),欧阳询出任太常博士,奉诏与晋王府学士潘徽、著作佐郎陆从典、太常博士褚亮等人助越国公杨薄旗《魏书》会杨卒而止。隋场帝大业七年(公元611)三月十九日,右光大夫、禄左屯卫大将军姚辩卒,虞世南兄世基为之撰文志颂,太常卿欧阳询正书铭文石。隋场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四月,江州庐山立欧阳询所撰《庐山西林寺道场碑》。

仕唐时期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五月初二日,秦王李世民破窦建德于虎牢,平定河北。欧阳询、虞世南并入唐,因早年隋朝时期,欧阳询将当时还卑微的李渊引入宾客,故授其给事中。七月,欧阳询制词开元通宝钱及书,时人称赞其工艺。同年,纳言窦抗卒,欧阳询撰志称述并隶书铭石,居住在西京敦化坊。
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九月十七日,欧阳询等人奉诏撰写《艺文类聚》,成书一百卷,欧阳询请奏给皇上,被赐帛二百段。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二月十五,欧阳询撰并隶书《大唐宗圣观记》,陈叔达撰铭。九月,欧阳询以本官兼任弘文馆学士。次年,欧阳询与另一位楷书书法家虞世南一起到弘文馆教授楷书书法,有二十四人入馆学书。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后,欧阳询开始留下大量石刻碑记。同年,蔡国公杜如晦卒,虞世南奉诏撰述《唐杜如晦碑》,欧阳询为其正书铭石。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欧阳询隶书《房彦谦碑》、正书《化度寺碑》,次年,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兰惹帖》《付善奴帖》。此后几年,又先后书《唐丹州刺史肃恭公张崇碑》《文德皇后碑》《阴符经帖》《温彦博志》等。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欧阳询卒,享年八十五岁。



主要成就




应召修书
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欧阳询应诏与人主持编撰《艺文类聚》。七年书成,询撰序言。全书凡100卷,分48部。此书征引古籍达1400余种,这些古籍后来大多散佚。赖《艺文类聚》保存诸书许多重要内容。

书法成就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书法作品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于贞观六年(632)四月刻石,632年镌立于陕西麟游。由魏徵撰文,欧阳询书丹,内文是记述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醴泉之事。《九成宫醴泉铭》碑文上欧阳询的楷书法刚劲婉润,神采与骨力俱呈,楷书中兼有隶书元素,是欧阳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被世人誉为“正书第一”,是楷书中登峰造极之作。

化度寺碑
《化度寺碑》全称为《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贞观五年(631)立石于洛阳化度寺,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丹。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敦煌石室曾发现该碑的唐拓本,被法国人伯希和盗走携往国外,分存于法国巴黎图书馆、英国伦敦博物馆。近年敦煌石室又发现—个该碑的残本,存236字。元代赵孟颊评论该碑书法云:“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最善者也。”清代金石学家翁方纲评论云:“若以唐代书格而论,则《化度》第一,《醴泉》次之,《虞恭》又次之。若以欲追晋法而论,则《化度》第一,《虞恭》次之,《醴泉》又次之。”《化度寺碑》上的楷书字体小而秀雅,体方笔圆神气深隐,清秀中又深蕴着一种刚猛气度,故被后世称赞为楷法极致。

书论作品
《虞恭公碑》是欧阳询晚年书法的代表作,贞观十一年(637)十月立,原石在陕西礼泉,欧阳询已年81岁,碑文上的楷书的清峻稳健,其书法艺术修养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房彦谦碑》是欧阳询传世的唯一隶书作品,李百药撰文,欧阳询书丹,贞观五年(631)三月立石于山东章丘。该碑书法保留北朝古拙雄浑的风格,总体比较粗率。其字介于隶楷之间,结体谨严,挑拔险峨,体现了隶楷的自然结合,有“草隶之妙,冠绝当时”的称誉。《卜商帖》是欧阳询的行书作品代表,为其晚年字迹,拓本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其字迹威猛劲隆,森严有冷峭之气。另外,欧阳询的飞白和章草等书体没有作品传世,篆书散见于其所题写的碑版题额,有小楷《心经》等作品存世。



诗文作品




《道失道失》已惑孔贵嫔,又被辞人侮。花笺一何荣,七字谁曾许。不下结绮阁,空迷江令语。雕戈动地来,误杀陈后主。
《嘲萧蠫射》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与欧阳询互嘲》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

传授诀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敧正。
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八诀
所创的“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黄自元结构92法的著述,均有启示。



艺术特点




风格
欧阳询的书法风格总体可概括为“欧体”字,即其用笔从古隶中出,方圆互参,凝重沉着;结体紧结,方正浑穆,险正相生,停匀合度。此外,其楷书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有骨气劲峭、法度严整的风格。

欧体结构
欧阳询是初唐时期的书法大家,所作楷书,在融通二王的基础上掺以北碑的朴茂峻整,从而创造了出了自身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用笔从古隶中出,方圆互参,凝重沉着;结体紧结,方正浑穆,险正相生,停匀合度,世称“欧体”。

骨气劲峭
欧阳询师因从北齐著名书法家刘珉,学习刘珉书法中的狂放与险陉,形成了骨气劲峭、法度严整的书法风格。初唐时欧阳询的书法已相当成熟,其书法风格综合南北朝数家之精髓,尤在楷书艺术上独树一帜,他的楷书直出汉隶,有骨气劲峭、笔画穿插的风范,被人评论为“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体现出,欧阳询楷书灵动百变如同风动蛇影般无法捉摸,又似有百种柔软与飘摇,又具有力透纸背神力与精神。在欧阳询遒劲的书法风格之下,其书法作品呈现出“篆体尤精,飞白冠绝,真行别成一体,草书跌宕流通只比二王”的态势。被称赞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烦)之一。其所书《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即是其楷书的代表作,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运笔特点
主要表现在方笔与圆笔两方面。方笔笔力凝聚、笔画劲挺;圆笔丰润饱满。欧阳询书法经常把横画与竖画藏锋在折笔之中,行笔以直势居多。欧阳询在书写横画时,往往右边向上取势,像五、善等字的长横,中间又偏细;书写悬针竖画,往往一按后,再出锋,收尾处给人以含蓄有力之感。在书写撇时,起笔以藏锋居多,提笔时笔端微微按下,再斜出,笔势劲健;捺有平捺与斜捺之分:折笔藏锋用于平捺,落笔露锋用于斜捺。同时,捺的弧度相对较小,捺脚处提笔收锋,多用方笔。

结构特点
其书法结构往往是欹侧之中带有险峻却又稳健,严谨紧凑而又工整疏朗。点在欧阳询书法结构中,变化非常丰富,不同字中有着不同的书写特点。点在笔画多、少的字中又有着大、小之别。同时,竖画在中间与两边也有着上下伸展与向北取势之别,如申与阁中的竖写法就不一样。上下结构多纵向延伸、左右结构却又横向扩散,给人以活跃之感。同时,欧阳询书法中,氲在组合安排上没有一点拥挤之感。



人物评价


唐张怀瓘《书断》:“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
唐高祖李渊说:“没想到欧阳询的名声竟大到连远方的夷狄都知道。他们看到欧阳询的笔迹,一定以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历史评价


清代学者郭尚先在《芳坚馆题跋》中云“率更书出奇不穷,《化度》之渊穆,《醴泉》之华贵,《虞公》之峻洁,此碑(指《皇甫君碑》)之森秀”中可以看出,欧阳询的书法所呈现出的全方位风采,为后世难以企及。

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谣在其《书断》中称赞欧阳询的书法为:“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跌宕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



轶事典故


卧碑三日
欧阳询聪敏勤学,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新唐书》列传一百二十三“儒学上”记云:“询初仿王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乃得去。其所嗜类此。”及据说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一阵才离开,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列传中提到的索靖为晋代号称“敦煌五龙”之一的书法家,索靖善章草书,自称有“银钩虿尾”的风格。‘银钩”是指弯弯的月钩,比喻清亮简洁;“虿尾”是指蜜蜂和蝎子的尾部,比喻锐利猛烈。梁武帝萧衍亦称赞索靖书法为“遒劲处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峻险处如雪岭孤松,冰河危石”,充分显示索靖书法的精灵古怪之气。也许正是索靖在碑文上体现出来的“银钩虿尾”的字体结构以及“鸷鸟乍飞、雪岭孤松,冰河危石”的诡异气度,才使欧阳询为之着迷而流连忘返,留下了这段书法史上的佳话。


样貌丑陋
《补江总白猿传》相传是欧阳询仇家所作,其中写道,欧阳询的父亲欧阳纥南征桂林郡时,攻城略地,冒险深入崇山峻岭,平定了众部落。当地部落中人见欧阳纥携妻子出行,曾问欧阳纥问什么带妻子去林中,并提醒他这森林中有专门抓美女的白猿。欧阳纥听说后,加强戒备,可妻子仍然在夜里被掳走。欧阳纥率兵到山洞中将白猿杀死,救回妻子,但此时妻子已经怀孕。后来欧阳纥的妻子诞下一个男婴,长得很像白猿,这个婴儿就是欧阳询。

远播夷狄
当时,高句丽听说欧阳询的名声,遣使者索要其书法作品。唐高祖叹息道:“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彼观其迹,固谓其形魁梧耶!”


欧阳询文化园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书堂大道建有“欧阳询文化园”来纪念欧阳询。欧阳询书法文化园位于书堂山街道书堂山村与何桥村的交界处,核心景区位于书堂山上。书堂山是欧阳询父子从事书法艺术学习和创作的重要场所,距今已1500年。山中欧阳询祖居、书堂古寺等遗迹保存较好,“太子围圩”“洗笔泉池等书堂八景遗风尚存。



纪念活动


中国书堂山首届踏青节
中国书堂山首届踏青节于2014年3月23日—4月10日在望城书堂山街道举行。活动由书堂山欧阳询文化园主办,望城区旅游局、铜官窑管理处、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协办。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01 0
已审核

内容有所补充,保留本帖。

相关推荐:
中国历代书法家名人介绍及作品欣赏
【宋四大书法家详解。】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