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份 雅 称
一月
首阳。其他雅称: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
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后来,秦始皇当政,“正”和“赢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
二月
绀香。其他雅称:杏月、仲春、仲阳、如月、丽月、花月、仲月、酣月。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词•二月》:劳劳胡燕怨酣春,薇帐逗烟生绿尘。”
二月,大地吐绿,万物迎春,杏花含苞欲放,所以二月被冠以美丽的名称“杏月”。
三月
莺时。其他雅称:桃月、春晚、晚春、暮春、蚕月、上春、春日、绸月、季月、莺月、末春、樱笋年光。陈维松《丁香结•咏竹茹》: “樱年光,场箫节候。
三月桃花粉面羞,又称桃月。三月是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
四月
槐序。其他雅称:槐月、孟夏、首夏、初夏、阳月、麦月、梅月、纯月、清和、余月。
万物枝长叶茂青翠欲滴,槐树也绽开了黄白色的花瓣儿,有人称四月为“槐月”。
五月
鸣蜩。其他雅称:蒲月、仲夏、超夏、榴月、郁月、呜蜩、天中、仲夏、皋月。
五月初五端午节,许多人家悬挂菖蒲、艾叶于门上,用以避邪,因此,五月又称“蒲月”。五月榴花红似火,又称”榴月”。
六月
季夏。其他雅称:荷月、季月、伏月、焦月、署月、精阳、溽暑、季暑、秒夏。秒木标末也。引申乂为末尾,时间上的终止。而夏天在中国农历六月进入尾声,故称秒夏。
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许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因而称六月为“伏月”或“荷月”。
七月
兰秋。其他雅称:巧月、瓜月、兰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
七月凤仙节节开,又称巧月。七月七日是我国妇女向天上的织女星“乞巧”的月份,乞求织女使她们心灵手巧。所以,七月就叫“巧月”。
八月
南宫。其他雅称:桂月、壮月、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竹春、雁来月。民间有谚语:八月十五雁门开,小燕去大雁来。
农历八月,一曰桂月,二曰壮月,因居秋季之中,又叫“仲秋”。人们根据节气、农事、花期等又,将八月称为仲秋、中秋、仲商、桂秋、正秋、商吕。
九月
菊月。其他雅称:深秋、暮秋、穷秋、凉秋、霜商、商序、霜商。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九月菊花傲秋霜,又称菊月。到了农历九月,万木萧瑟,落叶纷纷,独有那婀娜多姿、热烈怒放的菊花给人们以活力和温暖,“菊月”被世人看作九月的代称。
十月
子春。其他雅称:阳月、阴月、小阳春、孟冬、初冬、上冬、良月、露月、开冬、冬、飞阴。
十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十月叫成“阴月”的理由据说是源自古代阴阳学说,十月要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之小阳春。
十一月
葭月。其他雅称:辜月、冬月、仲冬、中冬、畅月、葭月、龙潜月。古人云:“十一月阴生,欲革故取新也。”有吐故纳新的意思。
十一月叫“辜月”,有吐故纳新的意思,正像古人所说:“十一月阴生,欲革故取新也。”冬月葭草吐绿头,又称葭月。
十二月
冰月。其他雅称:腊月、季冬、严冬、残冬、冰月、严月、除月、季冬、残冬、末冬、嘉平、穷节、星回节、橘涂。十二月气温降低,柑橘树进入越冬的时期,橘凃可以防冻害。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作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梅花吐幽香,又称腊月。
时 间 雅 称
樱笋时:指撄桃和春笋上市的时候。郑谷《自贻》 “恨拋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
桃花水:指农历二三月桃花盛开时。黄河等处水猛涨。 称为桃花水,即桃花汛。
梅熟日:“闲梦指春末夏初。皇甫松《梦江南•兰烁落》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蟬时雨:夏天快结束的时候,就像落雨一样的蝉最后的鸣声。
东皇:指春天。杜甫《幽之》“风帆倚翠盖,把东皇衣。
槐序:指夏天。杨慎《艺林伐山•槐序》:"槐序,指夏日也。
白藏:指秋天。《尔雅•释天》:“秋为白藏”。为收成。 “气白而收藏”郭璞注。
元英:指冬天。吴筠《步虚词十首》:“元英与桃君, 朗咏长生篇。”
烟景:指春天的样子。崔涂《春夕》:“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竹醉日:裁竹之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十三日。相传这天醉竹种竹易活,所以成了竹之日。
濯技雨:指五、六月间的大雨。出自周处《风土记》 月有大雨,名濯枝雨。
黄雀风:指盛夏强劲的东南风。《风土记》“五月风发,六日乃止。黄雀风,是时海鱼变为黄雀,因以名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