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看尽历时289年唐朝历代21位皇帝世系,李唐王朝统治历史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99 回复:1

[人文通史] 一篇看尽历时289年唐朝历代21位皇帝世系,李唐王朝统治历史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沐晚19

ZxID:15479605


等级: 派派文编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5-06 0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后的一统王朝,也是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他于隋朝末年以“志在尊隋”为名在晋阳起兵,于公元618年称帝建国,建都长安,开启了李唐王朝统治中国的历史。唐朝的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疆域辽阔,东起日本海、西至中亚咸海、北括贝加尔湖、南至越南顺化一带,达到了中国古代疆域的鼎盛时期。唐朝历时289年,期间共历十四世,传二十一代皇帝。

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鼎盛的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唐帝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达到了一个顶峰。它崛起于隋末乱世,不仅疆土辽阔,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但兴衰轮回,任何一个朝代也难逃盛极而衰的命运。大唐近三百年的国祚也不全是盛世繁华,在二十一帝的更迭过程中,昏君、宫斗、权臣、宦官、党争、藩镇在大唐历史上一样也没有少。

唐朝帝王世系图表

01二十四任二十一位李氏皇帝

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

从李渊的履历上看,他本是隋朝的勋戚,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兄,关系也不远。当时是天下风起云涌,群雄并起,李渊的表弟杨广沦落到了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境地,可就是这般亲近的关系,也架不住权力的诱惑,到了617年,52岁的李渊竟然趁着乱世举旗闹事了,表兄弟二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李渊成了反隋的主要力量。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唐朝,是为唐高祖(618年-626年)。

唐高祖画像-清人绘制

“及至哀帝之时,政由凶族。”唐末战火纷飞,乱世中即位的唐哀帝李柷成为军阀朱温改朝换代的过渡,13岁的李柷在朱温拥立下为帝,但过了不到四年时间,也就是907年,李唐宗室被朱温杀戮殆尽,战栗觳觫的李柷就被赶下了皇位,繁盛的大唐帝国就此灭亡。

整个唐代,除了武周(690年-705年)是一段特殊时期,全部都是李唐子孙登基大宝。不过,因为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又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在其死前李唐又复辟。因此,学界一般把武周不看作独立的朝代,将武周时期同样计入唐朝统治年数。

唐朝21帝年龄分布

根据上面的《唐朝帝王世系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唐朝自高祖李渊开始至哀帝李柷灭亡,先后有24任21帝,这里面没再计入女皇帝武则天和中宗李显、睿宗李旦的第二次登基。

通过《唐朝帝王世系图表》《唐朝21帝年龄分布》两图中可以看出,这21位皇帝年龄最大者是唐玄宗李隆基78岁(685年-762年),最小者是唐哀帝李柷17岁(892年-908年),平均年龄44.33岁。

其中:

70岁以上的有2位,占比9.52%分别是唐高祖李渊70岁(566年-635年),另一位是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活了78岁。

60-69岁之间的有1位,占比4.76%是64岁的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

50-59之间有7位,占比33.33%分别是唐宣宗李忱50岁(810年-859年)、唐肃宗李亨52岁(711年-762年)、唐太宗李世民52岁(598年-649年)、唐代宗李豫54岁(726年-779年)、唐睿宗李旦55岁(662年-716年)、唐中宗李显55岁(656年-710年)、唐高宗李治56岁(628年-683年)。

40-49岁之间的有3位,占比14.29%分别是唐懿宗李漼41岁(833年-873年)、唐宪宗李纯43岁(778年-820年)、唐顺宗李诵46岁(761年-806年)。

30-39岁之间的有4位,占比19.05%分别是唐穆宗李恒30岁(795年-824 年)、唐文宗李昂32岁(809年-840年)、唐武宗李炎33岁(814年-846年)、唐昭宗李晔38岁(867年-904年)。

18-29岁之间的有3位,占比14.29%分别是唐敬宗李湛18岁(809年-826年)、唐殇帝李重茂20岁(695年-714年)、唐僖宗李儇27岁(862年-888年)。

18岁以下的有1位,占比4.76%那就是17岁的唐哀帝李柷(892年-908年)。

除了上述李唐皇帝,还有另一位未计入的武周女皇武则天(624年-705年),活了82岁,比其他李氏皇帝寿命都要长。

唐朝21帝寿命曲线

通过上面的《唐朝21帝寿命曲线》图表,总的来说,大唐皇帝们的健康状况属于一般情况,不算好也不算太差,有统计资料说中国历代帝王平均年龄是41岁(还有一说是39岁)。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唐朝一众帝王寿命悬殊较大,还有自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皇帝寿命开始呈现下滑趋势,短命皇帝增多。

短命皇帝增多,还意味着皇帝理政时间的缩短,频繁的统治者更换,难免出现权力的争斗,也无法保障正常的最高指挥中枢的稳定。

通过下面的《唐朝21帝在位时长分布》可见一斑。

这里面在位不足1年及1年的有3位,占比13.04%分别是唐中宗李显(683年-684年)、唐殇帝李重茂(710年)、唐顺宗李诵(805年)。

这里的唐中宗李显第一次登基时间,实际在位时间很短,他是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十一日即位的,但是嗣圣元年(684年)二月初六被废为庐陵王,实际在位只有55天。

唐殇帝李重茂是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初四,被韦后矫诏扶持登基的,然而韦后的所作所为引发李唐宗室的不满,然后到了这月的二十四日,一场唐隆政变让在位仅20天的李重茂丢掉了皇位,不得不让位于自己的叔叔唐睿宗李旦。

唐顺宗李诵是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六日正式即位的,不过,顺宗身体并不好,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八月初四被宦官逼迫退位,做了太上皇,五个月后又离奇去世,只做了186天皇帝。

在位2-5年的有4位,占比17.39%分别是唐睿宗李旦(3年)、唐穆宗李恒(5年)、唐敬宗李湛(3年)、唐哀帝李柷(4年)。

在位610年的有5位,占比21.74%分别是唐高祖李渊(9年)、唐中宗李显(6年,二次即位)、唐睿宗李旦(7年)、唐肃宗李亨(7年)、唐武宗李炎(7年)。

在位11-20年的有7位,占比30.43%。分别是唐代宗李豫(18年)、唐宪宗李纯(16年)、唐文宗李昂(14年)、唐宣宗李忱(14年)、唐懿宗李漼(15年)、唐僖宗李儇(16年)、唐昭宗李晔(17年)。

在位21-30年的有2位,占比8.7%。分别是唐太宗李世民(24年)和唐德宗李适(27年)。

在位31-40年的有1位,占比4.35%是唐高宗李治(35年)。

在位41年以上的有1位,占比4.35%,是唐玄宗李隆基(45年)。

唐朝21帝在位时长分布

02青年皇帝多 皇储老龄化

天宝十五年(756年)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711年-762年)在灵武即位称帝,成为大唐帝国的第八任皇帝,这位主动登基的皇帝其实是位老太子,登基之时已经是46岁的人了。

其实,像李亨这种老太子的现象在唐朝不是少数。从下表可以看出:

唐朝21帝即位年龄分布

在50-59岁之间即位的有2人次,占比8.7%。分别是唐高祖李渊(53岁登基)、唐中宗李显(50岁复辟)。不过,这两人是个特例,不是正常顺序即位的,因为李渊是开国皇帝,属于自己起兵反隋夺取政权的。而李显是在神龙政变中,武则天退位后他复辟上台的,属于第二次登基。

在40-49岁之间即位的有3人,占比13.04%,分别是唐睿宗李旦(49岁即位)、唐肃宗李亨(46岁即位)、唐顺宗李诵(45岁即位)。这里面的唐睿宗李旦也是个特例,他是在唐隆政变中从侄子李重茂手中取得皇位,属于第二次登基。

在30-39岁之间即位的有3人,占比13.04%。分别是唐代宗李豫(37岁即位)、唐德宗李适(38岁即位)、唐宣宗李忱(37岁即位)。

在19-29岁之间即位的有11人,占比47.83%。这一年龄段即位的青年皇帝占了近一半,有唐太宗李世民(28岁即位)、唐高宗李治(22岁即位)、唐中宗李显(28岁即位)、唐睿宗李旦(23岁即位)、唐玄宗李隆基(28岁即位)、唐宪宗李纯(岁即位)、唐穆宗李恒(26岁即位)、唐文宗李昂(19岁即位)、唐武宗李炎(27岁即位)、唐懿宗李漼(27岁即位)、唐昭宗李晔(21岁即位)。其中,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都是首次即皇帝之位。

在18岁之下即位的有4人,占比17.39%。分别是唐殇帝李重茂(16岁即位)、唐敬宗李湛(16岁即位)、唐僖宗李儇(12岁即位)、唐哀帝李柷(13岁即位)。这些未成年即位的皇帝有3位集中在唐朝末年,这种不成熟的嗣位现象也意味着李唐家族对政权的掌握开始趋于不稳定。

03古代宗法制度能否抵制权力的诱惑?

我国古代宗法制度的核心就是世袭,讲究的是“子承父业”“兄终弟及”“嫡贵庶贱”“男尊女卑”,到唐朝这一制度就已经非常完善了。

宗法制度是这样讲的,但现实中,这些皇室子弟对太子之位的争夺是非常残酷的。

按制度应该顺理被册封的太子有年少而亡者、英年早逝者、含冤而死者,这直接导致了后期被册封的太子有可能不是长子,也有可能不是嫡子。

这一点可以由《唐朝20帝家庭排行分布》一图中分析得出:

去除开国皇帝李渊之后的20位唐朝皇帝中,真正由长子即皇位的只有6位,仅占30%。分别是唐代宗李豫(庶长子)、唐德宗李适(嫡长子)、唐顺宗李诵(嫡长子)、唐宪宗李纯(嫡长子)、唐敬宗李湛(嫡长子)、唐懿宗李漼(嫡长子)。

而在剩下的70%即位者中,家族中的次子、三子、四子、五子、七子、八子、九子、十三子,各种非嫡或非长的现象就比较突出了。

比如由次子即皇位的唐太宗李世民,他是在武德年间通过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建成从而成功上位的。

又比如贞观年间,李世民四子魏王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之间的夺嫡争斗,导致后来兄弟二人相继被废,后来九子李治被册立为太子。

唐朝20帝家庭排行分布

到了唐高宗在位时期,先后册立了四任太子,先是太子也是庶长子李忠被废,接着又册立年幼的五皇子李弘为太子,但李弘因病猝然离世,不得不再立六子李贤为太子,但后来又被武则天废黜,这才使得七子李显被立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

其实,这种封建王朝内部权力争斗甚至宫廷政变,导致皇储或贬或杀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不过,具体到唐朝来说,前半段多是皇族内部之间的“火并”,像玄武门之变、神龙政变、唐隆政变,无非是皇子或皇族之间的互撕,通过夺取皇储之位进而谋求皇帝之位。在盛唐之后的皇权争夺现象虽然存在,但大都是权臣、宦官等势力相互角逐引起的,皇族内部相互残杀的情况并不多见。由此也可见,所谓的宗法制度始终抵不过权力的诱惑。

另外,通过下面的《唐朝20帝的皇储身份分布》图表可以看出,除开国皇帝李渊以外,后来的20位李唐皇帝即位时的身份如下:

唐朝20帝的皇储身份分布

能够以第一任太子身份即皇帝位的有9人,接近一半,分别是唐殇帝李重茂、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敬宗李湛、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但值得注意的是这9位第一任太子里面真正由上一任皇帝册立的只有代宗、德宗、顺宗、宪宗、敬宗5人,剩下的都是由皇后或者宦官矫诏而立。

而且这9位第一任太子中,除了唐殇帝李重茂以外,剩下的8人都是生活在唐朝后半段。也就是说唐朝前半段真正的嫡长子能够顺利即位的不多,很容易被觊觎者所推翻。

这些嫡长子的皇储地位被推翻后,自然有其他皇子替代,在图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以第二任太子身份即位的有5人

以第四任太子身份即位的有2位,这里比较特殊,实际上只有1人,那就是曾经两次登基的唐中宗李显;

还有一位更特殊的例子,按照家庭成员排序的话,属于第五任太子了,那就是唐睿宗李旦,他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子,虽然他曾两度即位,但是他在第一次即位时并没有皇太子身份,是武则天将其兄唐中宗李显废黜后改立李旦为帝的,但后来又被武则天废黜为皇嗣,史载“其具仪一比皇太子”,到了神龙政变时,他得以第二次即位,当然他这里的第五任皇太子身份与其他太子相比并不正式,有些牵强。

除了上述太子以外,在唐朝能够即皇帝位的还有一个特殊群体,那就是没有皇太子之身份的普通皇子,这一群体成员占到了5人,如果不算前面说到两次登基的唐睿宗李旦,实际上有4人,分别是:唐文宗李昂(次子)、唐武宗李炎(五子)、唐宣宗李忱(十三子)、唐昭宗李晔(七子)。这四位的即位方式都比较特殊,没有遵循正常的父死子继的制度,而是由宦官拥立,后面我们将再作描述。

04反常的世袭制度 谁在插手皇权更迭?

根据下面的《唐朝21帝1后即位退位地点方式分析》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唐朝前后共24任21位皇帝外加1位女皇武则天,他们即位、退位方式和地点充斥着很多不稳定性。

唐朝21帝1后即位退位地点方式分析

自唐高祖李渊开国以后,唐朝的统治者即位方式有以下四种:

首先,能够正常即位的皇帝有7位:分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玄宗李隆基、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敬宗李湛。不过这里唐太宗李世民,与其他6位皇帝也有所不同,前面我们曾经讲到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在弑杀太子李建成后得以有机会嗣位的,这也导致了开国皇帝李渊不得不退位,提前过上了太上皇的生活。

第二,非正常即位的皇帝有5位之多:分别是唐中宗李显(神龙政变)、唐睿宗李旦(唐隆政变)、唐睿宗李旦(武后改立)、唐殇帝李重茂(韦后扶持)、唐哀帝李柷(朱温扶持)。

这里面唐中宗李显是通过神龙政变得以第二次登基,属于非正常即位。

唐睿宗李旦两次即位都是非常即位的,第一次登基是武则天改立他为帝,第二次登基是通过唐隆政变得以登基。

而唐朝在位最短的皇帝-唐殇帝李重茂则是通过韦后扶持上台的,后来就被其叔叔李旦取而代之。

唐朝最后一位小皇帝唐哀帝李柷则更惨,他纯粹是权臣朱温扶持的傀儡,木偶一般的人生,在位4年,生死不由己。

第三,自立为帝的有2位这两位都比较特殊,一位是女皇武则天,她废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然后在洛阳称帝。另一位是唐肃宗李亨,前面我们提到过,李亨是756年在灵武自己称帝的,然后遥尊其父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

第四,由宦官拥立为帝的有9位这一群体占了唐朝皇帝的近一半,这里面有唐代宗李豫、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很明显自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后半段,曾经极负盛名的大唐帝国竟然在宦官集团的控制下走过了百年沧桑。

我们具体可以用唐穆宗之后发生一系列奇葩的事情来进行佐证,唐穆宗李恒本就是宦官拥立即位的,他有五个儿子,其死后先是长子也就是皇太子李湛顺理即位,是为唐敬宗,但唐敬宗很快被宦官害死了;在宦官集团的左右下,李恒的二儿子李昂被拥立登基,是为唐文宗;唐文宗李昂病逝后,宦官们又拥立李恒的三儿子李炎即位,是为唐武宗;结果,唐武宗李炎服用长生药中毒而亡,李恒剩下的两个儿子也早死了,也就是说李恒这一支断后了,导致皇帝之位没了后继人选,宦官们不得不又把李恒的异母弟弟,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李忱推上了皇帝宝座,是为唐宣宗。

在即位地点上,唐朝有18任皇帝是在长安即位的另有包括武则天在内有5任统治者是在洛阳即位的(唐高宗建洛阳为东都,武则天正式以洛阳为首都,取代长安的地位;唐朝中宗复位以后,仍改洛阳为东都,成为仅次于长安的政治中心),只有一位皇帝唐肃宗李亨是在国都以外即位的。

在退位方式上,唐朝皇帝们能正常退位的占了不到一半,只有11分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睿宗李旦、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穆宗李恒、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

上述11位皇帝中,除了唐睿宗李旦是主动禅位于三子唐玄宗李隆基以外,其余的10位都是病逝。不过,在这10位病逝的皇帝中,又有3位是因服用长生药中毒而死的,分别是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

剩下的13任皇帝都是非正常退位,方式是五花八门,有的被迫让位,有的是政变下台,有的是被废黜,有的突然暴病而亡,有的是被毒杀,总而言这,这十三任皇帝最后都是身不由己,最终离开了权力中心。列表如下: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玄武门之变后,不得不让位于李世民,退居太上皇,后于长安垂拱前殿去世。

女皇武则天,先是自立为帝,神龙政变后被迫下台,于洛阳仙居殿去世。

唐中宗李显,第一次在位时,在洛阳乾元殿被武则天废黜,后来通过神龙政变在洛阳通天宫再度登基后,又疑因被韦后在长安神龙殿毒杀。

唐睿宗李旦,第一次在被武则天改立为皇帝后,结果被武后取代,降为皇嗣。

唐殇帝李重茂,是在唐隆政变后不得不让位于叔叔李旦的。

唐玄宗李隆基,是在太子李亨称帝后,“被退居”太上皇之位的,后还驾长安后被幽禁宫中。

唐顺宗李诵,被宦官逼迫退位,成了太上皇,但过了不到半年就去世了,死于长安咸宁殿,其死因存疑。

唐宪宗李纯,晚年暴崩,疑因宦官毒杀,死于长安中和殿。

唐敬宗李湛,在还宫之后为宦官所害,殂于室内。

唐僖宗李儇,他在黄巢起义和藩镇之乱后两度逃离长安,几经折腾,在第二次返回长安后,“暴疾”而终,死于长安武德殿。

唐昭宗李晔,他在摆脱了宦官集团的控制之后,结果又落入了权臣朱温的掌控之后,胁迫由长安迁至洛阳,后为朱温所害,死于洛阳。

唐哀帝李柷,他在其父李晔遇害后,被朱温矫诏而立为帝,随后又被朱温废黜,最终被鸩杀,死于山东菏泽。

开国统一

李氏起源


明人绘李渊像,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朝皇族陇西李氏,被认为是十六国时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旧唐书》和《新唐书》则将李氏的祖先追溯到了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李耳(老子) [11]。而在南北朝后期,李氏家族兴起的关键人物是李虎。李虎在北方的动乱中追随北魏权臣宇文泰,成为宇文氏家族倚靠的“八柱国”之一。李虎死后,其子李昞继续在西魏、北周得到重用,并在北周时作为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被赐胡姓大野氏,待到北周末年丞相杨坚掌权,才还复本姓李氏 [12]  。李昞子李渊自少袭封父爵唐国公,娶宇文泰外孙女窦氏(参见词条太穆皇后),深得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与其妻文献皇后独孤氏的喜爱。 

起兵建唐

主词条:隋末民变、晋阳起兵、李渊攻取长安之战
隋朝在大业(605年-618年)年间,由于隋炀帝滥用国力,加之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导致民变四起。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炀帝任李渊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晋阳宫监 ,以北备突厥,并镇压该地区的农民起义。李渊见天下大乱,隋朝灭亡的形势不可扭转,于是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他左右的谋臣裴寂、刘文静及次子李世民亦纷纷建议起兵以举大事。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觉得时机成熟的李渊杀死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于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七月,李渊与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霍邑(今山西霍县),渡黄河,向西南挺进。当时,隋炀帝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关内隋军力量薄弱;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方酣,均无暇西顾。因此李氏父子一路势如破竹,在同年十一月占领长安,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杨侑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之变中被杀。五月,李渊逼恭帝禅让,李渊称帝建国,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隋朝灭亡。李渊即唐高祖。此后,高祖册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12]  

统一天下

主词条:唐朝统一战争
唐朝初期,由于经历了长期战乱,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也从隋朝大业初年的八百万户骤降至二百余万户 [13]。此外,唐朝的北方边境也受到了来自漠北的东突厥的威胁。当时的突厥空前强大,包括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等国,甚至是中原地区的窦建德、薛举、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地方割据势力都臣服于突厥。 [13-17]
高祖入主关中前,先派人吹捧瓦岗军领袖李密,使其成为中原的屏障。到唐朝建立时,各派政治力量继续在进行角逐。高祖则以关中为根据地,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武德元年(618年)六月,李世民率唐军攻打割据陇右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九月,薛举死。经过反复较量,至十一月,薛仁杲兵败出降,唐军占有陇右。次年(619年)五月,唐又以反间计策动武威豪族安兴贵、安修仁生擒李轨,不费刀兵便尽有河西走廊之地。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击败勾结突厥入侵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恢复了对代北的统治。至此,唐朝不仅巩固了关中根据地,而且发展了实力,可以集中力量经营中原和江南。  
初唐名将李靖
此时,瓦岗军已瓦解,山东大部分郡县已降唐,幽州的罗艺也归附了唐朝。黄河流域形成窦建德的夏政权、王世充的郑政权与唐政权鼎足而立的形势。高祖派李世民东征王世充,郑、夏结成联盟抗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击溃郑夏联军,俘窦建德,王世充投降 [97]。窦氏余部受唐廷迫害,因而在刘黑闼的领导下两次起事,并联合突厥兵南攻。高祖先后派李世民、李建成率军东讨,俘斩刘黑闼,河北平定。随后,割据鲁南的徐圆朗、割据冀北的高开道相继败亡。至此,唐朝大体统一了河南、河北、山东地区。   
武德四年(621年),割据江陵的萧铣被唐将李靖、李孝恭率军平定。同一年,岭南地区的豪族冯盎降服,唐以其地置八州;虔州(今江西赣州)的林士弘被唐军击败。岭南各地纷纷臣服。江淮地区的杜伏威早在武德二年(619年)便已降唐,受唐朝册封为吴王。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入朝,但其余部在辅公祏的煽动下,于武德六年(623年)八月起兵反唐,称宋帝,翌年(624年)被唐军俘杀。江南平定。  
到武德七年(624年),除割据夏州(今内蒙古白城子)、依附突厥的梁师都以外,唐朝已在全国建立起了统治。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唐乘突厥衰乱,派兵攻灭了梁师都。 [18] 
唐高祖在位时,废隋苛政,定律令、建官制、置学校、组建十二军统领府兵、颁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行“开元通宝”钱,初步完善各项制度,为唐王朝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贞观之治
主词条: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
宋人绘唐太宗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唐朝肇建的过程中,高祖的长子李建成有较大的贡献,但次子李世民的军功更为卓著,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史家认为高祖能得天下,倚靠的是李世民之力 。随着李世民威望的提高,他与李建成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在这个过程中,高祖的表现优柔寡断,加剧了兄弟间的争斗。这一斗争最后以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伏兵于玄武门,发动军事政变,射杀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而告终。事变后,高祖被迫册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九日,高祖禅让帝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 [19]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一位善于吸取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识的帝王。即位后,经常与大臣讨论历代王朝盛衰的教训和治国方针政策。他从隋末民变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吸取隋灭教训,重视百姓生活;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任用杜如晦、房玄龄等贤臣,李靖、李勣等战将,重用魏徵等诤臣,出现了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代表的一批文臣武将 ,保证了政治稳定和各项政策的施行;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治世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 
同时,太宗大力平定外患,攻灭东突厥、吐谷浑、高昌、薛延陀,打击高丽(即高句丽)、吐蕃(后以文成公主嫁予松赞干布);尊重边族风俗,对少数民族采取相对平等的态度,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出现“胡越一家”的盛况,四方诸国尊他为“天可汗” 。  
经过太宗朝君臣的共同努力,在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唐朝出现了一个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是为唐朝的第一个治世,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 [20]
但是,唐太宗在统治后期逐渐骄矜,征发百姓劳役增多。 在太宗晚年,最困扰他的是储位问题。太宗与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诸子中,长子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多次在太宗外出巡行时留守监国;但四子李泰获封魏王,深受太宗宠爱,对李承乾的储位产生了威胁。二人针锋相对,致使群臣也被卷入争斗中,引发朝野动荡。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勾结朝臣谋反,事迹败露,太宗在权衡利弊之后同时废黜李承乾、李泰二人,改立性格温和的晋王李治。 
永徽之治
主词条:永徽之治

巩固皇位

法门寺壁画的唐高宗李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驾崩于翠微宫含风殿。六月一日,李治即位,即唐高宗 。次年改元“永徽”。
永徽四年(653年),高宗借房遗爱等谋反一案,将诸宗室、勋贵中的反对势力一网打尽,巩固了自身的皇位。永徽六年(655年),他力排众议,在李勣、许敬宗等支持下,废士族出身的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即武则天)为后,并借机打击顾命之臣长孙无忌、褚遂良。这场斗争具有打破士族集团在政权中的优势、削弱其势力的意义。 

大行文治

高宗在即位之初,召见各地的朝集使,对他们说:“朕刚刚即位,有对百姓不便利的事情你们都应奏陈,未说透彻的再次上书启奏。”从此每天带十名刺史进入阁中,询问民间百姓疾苦,及其从政措施。他又下诏,不许京官及外州进献鹰隼及犬马。高宗君臣照贞观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高宗从东都出发,前往泰山封禅。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倭、新罗、百济、高丽(即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此举显示了当时唐朝的富强 。这一时期,唐朝的人口也从贞观年间的不满300万户,增加到380万户。 [21]

四面扩张

主词条:唐灭西突厥之战、白江口之战、唐灭百济之战、唐灭高句丽之战
在文治天下的同时,高宗一朝继续扩张征战,史称“唐朝对外的威力,以高宗时为极盛”。 
唐高宗时疆域 
永徽元年(650年),唐将高侃击擒突厥车鼻可汗,高宗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高宗袭位后,还持续对西突厥用兵。显庆二年(657年),唐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远袭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生擒西突厥沙钵罗可汗,西突厥亡。高宗在西突厥故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 
永徽六年(655年),高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于唐,高宗先后派兵出击高丽和百济。龙朔三年(663年),唐将刘仁轨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大败百济、倭国联军 ,同年百济灭亡。总章元年(668年),唐将李勣等率军攻占平壤,灭亡高丽。高宗以其地设安东都护府,分置四十二州 。
高宗在位期间,唐朝的疆域最广,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这一版图基本维持了三十余年。 
武周代唐
主词条:武周
李治在位时,武皇后(名武瞾,一般称武则天)逐渐参预朝政。武则天原为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死后出家为尼,后被高宗召入宫中,在权力斗争中获胜,被立为皇后,史称她“素多智计,兼涉文史”。显庆五年(660年),李治因身体原因让武则天协助处理朝政,她因此得以与李治并称为“二圣”。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驾崩于紫微宫贞观殿,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因中宗与之不合,将他废为庐陵王,另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武后行从图》中的武则天
这之后的几年间,先后有扬州徐敬业、宗室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等起兵,都被武则天派兵平定。宗室叛乱直接导致了武则天对唐宗室大臣的清洗,也为她称帝铺平了道路。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制造祥瑞,迫使睿宗禅位,自称大周“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洛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2-24]
武则天当皇后时,就提出十二条施政意见,包括劝农桑、薄赋徭;减省功费力役;息兵;提升才高位卑的官吏;广开言路等。在她统治期间,下令限制王公以下蓄养奴婢的数目,改革徭役和户籍制度,允许逃亡农民在一定条件下编附户籍。这些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国家控制的人口从贞观末永徽初的380万户增加到650万户。 
武则天具有驾驭臣下的能力。她为培植自己的势力,鼓励士人自荐,又开殿试和武举,设“试官”,大量破格选用和升迁官吏,时称“北门学士”。虽有录用过多、升迁过快的弊病,但一旦发现不称职者就立即贬黜。她慧眼识人,明察善断,赏罚分明,培养了一批有才干的官员 [25]。像唐休璟、狄仁杰、张柬之、张仁愿,以及开元名臣姚崇、宋璟等,都是武则天发现并提拔起来的。非士族阶层的广泛参政,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基础,抑制了士族势力,对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武则天统治期间,在军事上重设安西四镇,抵抗后突厥侵扰,并在东北契丹的“营州之乱”爆发后设法将其平定。这些举措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一定贡献。 
武则天称帝期间,社会文化艺术亦有所进步,当时佛教大兴,该时期佛寺兴建频繁,扩建的龙门石窟为其代表。后人称其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4] [26-27]
唐室复辟
主词条:神龙政变、唐隆政变
武则天统治最黑暗的地方是接受告密和任用酷吏。她在朝堂上设置铜匦,接受告密文书。告密失实无罪,致使朝廷内外告密成风。又重用索元礼、来俊臣、周兴等一批酷吏,对大臣肆意罗织罪状,严刑逼供,相继诛杀唐宗室数百人、文武大臣数百家。直到其称帝、政权相对稳定后,这种极恐怖的政治才告一段落 。她广建佛寺,筑“明堂”“天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民力物力。所以在这半个世纪中,一方面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另一方面均田制已开始趋向弛坏,农民逃亡逐渐普遍,阶级矛盾有激化的倾向 。
武则天虽夺取李唐社稷,却在朝廷内外压力下,不得已将李显从流放地召回,立为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联合禁军将领敬晖等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大唐国号。数月后,武则天去世。死前下诏去帝号,复称皇后。 
中宗复辟后,一直受到妻子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氏旧党如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敬晖等先后被流放或诛杀。他们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日夜宴游,淫逸无度。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安乐公主则曾要求成为皇太女。景龙元年(707年),非韦皇后亲生的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杀死武三思等,并企图除掉韦皇后,但最后失败被害。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唐殇帝,并欲加害被排斥在最高权力外的相王李旦。最后,李旦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在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协助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废李重茂,拥立李旦复位,改元“景云”。睿宗李旦复位后,立李隆基为太子。 [28] 
开元盛世
主词条:开元盛世
睿宗复位后,朝政依然腐败。太平公主因拥立之功,势力变大,宰相七人中有五人因她得位,文武大臣也多半依附于她。这就与太子李隆基发生了尖锐矛盾。景云三年(712年),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即帝位,是为玄宗。先天二年(713年),玄宗率先下手,将太平公主赐死,其党羽或杀或逐(参见词条先天政变),改元“开元”。自武则天以来的皇后、公主干预政事的局面至此结束,自中宗即位八年以来的混乱政局也至此稳定下来。 
《张果见明皇图》中的唐玄宗 
玄宗登基后,致力于整顿此前遗留的诸多弊政。他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纮、韩休、张九龄等一批熟悉吏治、富有才能的宰相,选择良吏、建立制度,同时下令精简官僚机构,裁减冗官 [29],除奢从简,注意租税的均平征敛,又通过括户等手段缓解土地兼并导致的逃户问题 [30]。面对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他适度进行改革:放松对逃亡编户(客户)的限制;军事上,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并兴复马政 [31];在加强中央权力的同时对大行政区放权;提高执掌贡举官员的等级;用《循资格》稳定官僚队伍;全面修订法律,颁布《大唐开元礼》;设“常平仓本”调剂贫富;立“劝农社”促进农事;大力兴修水利,边境上大规模兴建屯田;在东、西二京置集贤院,集中学者整理典籍,抄写经史子集约九万卷。  
这些政策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成为一个国力昌盛、文化灿烂的强大王朝,吸引着周边政权向它学习、与它交往。到开元末年,国家富庶,物价低廉,社会秩序良好,行旅千里不绝。 
对外方面,玄宗收复了辽西营州及睿宗时期赐给吐蕃的河西九曲之地 [32],并再次降服契丹、奚、室韦、靺鞨等政权 [33-36];西域方面,吞并大小勃律并且攻灭突骑施,塞北政权方面降服复国的后突厥,后又扶持回鹘剪灭后突厥。 [37-42]
玄宗改元天宝后,因承平日久,国家无事,逐步丧失向上求治的意志,志得意满,开始追求奢欲、倦于政务。在天宝四载(745年)纳杨玉环为贵妃后,玄宗更加沉溺酒色。这时宰相李林甫专权。李林甫虽然精于吏事,但打击政敌不遗余力。 
虽然政治趋于腐败,社会风气日益奢靡,但天宝年间经济仍有发展。天宝十二载(753年),自长安向西万余里,仍是人户相望、桑麻遍野。天宝十四载(755年),全国统计户口有900余万户,5200余万口,达到唐朝统计户口的最盛。 
安史之乱
主词条:安史之乱
天宝元年(742年),玄宗在边境地区设置十节度使。到他统治后期,边地军事力量膨胀,身任大军区长官的节度使除军事外,兼管民事,由于玄宗后期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而募兵制的推行,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建立稳固的统属关系,形成边将久任、军阀权重的局面。加之中央上层统治集团的腐化削弱其对地方的控制力,政治上也出现了不平衡的局势,这就很容易使拥兵自重的将帅萌动问鼎犯上的野心。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掌握重兵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胡人安禄山。 [44]  


安史之乱示意图(2张)

天宝十一载(752年)李林甫死后,杨贵妃族兄杨国忠为相。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激其反叛。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与史思明以诏讨杨国忠为名,起兵十五万反于范阳。史称“安史之乱”。由于天下承平日久,中原唐军弱不能战。十二月,叛军攻占洛阳,唐军退守潼关。同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众进军河北平叛。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六月,唐军兵败潼关、叛军攻占长安。玄宗出奔四川,在马嵬坡时,随行士兵哗变,杀死杨国忠,并逼迫玄宗处死了杨贵妃。太子李亨分兵后随即北上,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是为肃宗。玄宗被遥尊为太上皇。李亨的称帝,虽有擅立嫌疑,但在稳定人心、统一指挥平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安史之乱图册参考资料  )


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2张)

随后,肃宗急调郭子仪回军灵武,命其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又命宗正李承寀借回纥兵,以增强军事力量。至德二年(757年)正月,河南节度副使张巡、睢阳太守许远等率领军民坚守大运河咽喉、江淮屏障睢阳(今河南商丘),在睢阳之战中力阻前后叛军数十万人长达十个月之久 [45]。这时,安史集团内部发生内讧,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父自立。九月,郭子仪大军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史思明于是在范阳降唐,只有安庆绪固守相州(今河南安阳)。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叛,驰援安庆绪,与唐九节度大军决战于安阳。唐军溃败,史思明杀安庆绪。上元二年(761年),史思明在洛阳再败唐军,想乘胜西入关,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所杀。  
宝应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其妻张皇后想废除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宦官李辅国、程元振保护李豫,逮捕张皇后、李系等。随后李亨去世,李豫登基,是为唐代宗。即位当年,代宗便任命其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统率仆固怀恩等大败史朝义部叛军。广德元年(763年),唐军直指范阳,叛军将领纷纷举州投降,史朝义自杀。安史之乱结束。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得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此后,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安史之乱后人丁锐减,土地大量荒芜。藩镇势力壮大,藩镇割据的现象在代宗朝后逐渐形成 。 
艰难复兴

藩镇林立

主词条:藩镇割据
安史余部投降后,唐朝廷无力收回其兵权,仍然任命他们为当地节度使,其中李宝臣的成德镇(治今河北正定)、李怀仙的幽州镇(治今北京市城区西南)、田承嗣的魏博镇(治今河北大名)并称为“河北三镇”,是最跋扈的藩镇,名义上尊奉唐王朝,实际“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父死子代,长期割据一方,直到唐亡。 
安史之乱后,内地也普遍设立藩镇。河北之外,中原藩镇有些割据性较强、如淄青(治今山东东平西北)、淮西(治今河南汝南)、昭义(治今山西长治)等。南方藩镇军队较少,节度使基本忠于朝廷。 
在唐朝中晚期的大部分时期里,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 。朝廷在藩镇表面恭顺的前提下,开始默认极个别藩镇自主选择节度使的权力 。各藩镇间功能不同,也存在矛盾,如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藩镇保证了内外势力的均衡,东南藩镇则提供财政支持。因此有研究指出,正是藩镇间的相互制约使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仍能延续百余年 。

唐代宗、德宗统治时期

主词条:奉天之难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乘虚攻占长安,代宗出逃陕州,随后起用郭子仪击破吐蕃。永泰元年(765年),又用郭子仪等平定仆固怀恩之乱。代宗在位时,颇有志于朝政。他打压权宦强臣,使其或死或贬,起用贤臣杨绾,并命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大历十四年(779年),代宗在大明宫紫宸内殿崩逝,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德宗任用杨炎为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在短时期内缓和了财政困难问题。  
德宗力图平藩,不许藩镇传土地于子孙,招致成德、魏博、淄青三镇叛乱,发生了持续五年的奉天之难。在平叛过程中,更有卢龙、淮西继叛,各自称王称帝。前往平叛的泾原军队又发动泾原兵变,占领长安,拥卢龙节度使朱滔兄朱泚为帝,德宗一度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和梁州(今陕西汉中)。在李晟等人陆续将兵变平息后,德宗对叛乱造成的危难心有余悸,于是对藩镇采取姑息态度,承认河北三镇世袭特权,以使其取消王号,维持现状。这次失败的削藩战争,基本奠定了其后中央与藩镇、藩镇与藩镇的强弱地位,以及各藩镇之间盘根错节的相互关系 。德宗回到长安后,一方面积蓄力量为削藩做准备,同时把神策军交给宦官统领。 
不过,德宗在位时,用宰相李泌之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也为后来的“元和中兴”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唐顺宗、宪宗统治时期

主词条:永贞革新、元和中兴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驾崩,其子李诵登基,即唐顺宗。顺宗任用王叔文等,罢除了宦官掌握的“宫市”,试图夺取宦官统领神策军的权力,结果遭到宦官强烈抵制。在宦官俱文珍等人的密谋下,在位不到两百日的顺宗被迫禅位于其子李纯,即唐宪宗;王叔文、柳宗元等改革核心成员或被赐死,或被贬为远州司马。这次斗争被称为二王八司马事件或永贞革新。 
明人绘唐宪宗李纯彩像 
宪宗经常阅读典籍实录,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总结历史经验,勤勉政事。他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能臣、贤臣为宰相。宪宗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很晚才退朝。宪宗在位十五年间,在政治上有所改革,政绩较多。 
在军事上,宪宗刚明果断,用人不疑,决心以法度制裁藩镇,力图中兴统治。从元和元年(806年)到元和七年(812年),他在宰相李吉甫、杜黄裳、武元衡、裴度等人的支持下,先后派兵讨平西川、夏绥、镇海三镇,劝导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归顺朝廷。元和九年(814年)至元和十二年(817年),经过苦战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此后,成德镇的王承宗也输纳贡赋、请授官吏。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平定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各地节度使都由中央任命 。至此,跋扈的河北三镇及淮西、淄青都接受朝廷约束,全国暂归统一 。这一短暂的成就被称为“元和中兴”。
宪宗死后,唐穆宗即位,宰相短视,致使长庆元年(821年)魏博、成德和卢龙三镇再叛,而元和以前长期割据的河南、河北和山东地区的其他藩镇,继续在唐朝中央政府控制之下。唐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比元和以前有所扩展,但藩镇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宦祸党争

宦官专权

主词条:南衙北司之争
元和时期主要的割据藩镇
在吐蕃的威胁下,外部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唐朝的内患也不断加深。其中导致唐后期政治腐败的更大问题是宦官专权,专权的基础和危害均源自宦官握有兵权。 
唐初使用宦官有一定限制,到唐玄宗时宦官权力明显扩大。安史之乱爆发后,肃宗以宦官李辅国执掌禁军。代宗时神策军成为中央禁军。德宗不信任朝官,设左右护军中尉,以宦官担任,统率神策军。从此,由宦官统领神策军成为固定制度,直至唐亡。神策军地位在其他禁军之上,装备精良,有十五万人之多,控制了神策军等于控制了中央的军事力量。朝廷又以宦官为监军使、驻扎各个藩镇,直接与中央联系,既是中央耳目,又是控制地方的手段。朝廷还设置由宦官充当的左右枢密使,替皇帝裁决政务。两枢密使、两中尉号称“四贵”,掌握军政大权,成为政府实际统治者。自顺宗以后至唐亡,除唐敬宗外,八个皇帝都是宦官拥立的;宪宗、敬宗均死于宦官之手;一个皇帝(昭宗李晔)曾被宦官囚禁。 
跋扈的宦官胁迫皇帝、蔑视宰相、欺凌士人、横行朝野,必然与朝官发生冲突。由于宦官的机构在北面宫城,朝官的衙门在南面皇城,因此朝官和宦官的斗争被称为“南衙北司之争”。在皇帝支持下,朝官曾与宦官有过两次大的斗争,一次是顺宗时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参见“艰难复兴”目录),还有一次是文宗时的“甘露之变”。当时文宗起用李训、郑注,策划了一个剪除宦官的计划。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李训使人谎称金吾厅后石榴树上出现甘露,想在神策军中尉仇士良等率众宦官前往查看时将他们杀尽。仇士良在途中发觉有异,挟持文宗急入内宫,随即派神策兵捕杀李训、郑注并众宰相,血洗长安。文宗以后,再无皇帝主动对宦官采取大规模剪陈行动,从此,“天下事皆决于北司,宰相行文书而已”,直到唐朝灭亡 。而后,宦官团结一致;以宰相为首的南衙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从而埋下了晚唐藩镇、宦官相冲突的种子。 [46]

党争不断

主词条:牛李党争
安史之乱后,君权多弱,相权又不专,导致朝官内部争权夺利、各结朋党,排斥异己。宪宗在位时已经关注朝官结党倾向,多次与宰相讨论朋党问题。宪宗以后,出现了影响朝政四十余年的所谓“牛李党争”。“牛党”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领袖,“李党”以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两党大致各由志趣相投、政见相似的官员相结而成。虽然在科举置废、藩镇政策方面有不同意见和措施,也可分出优劣,但总体看,党争的主要表现还是以人划线,此进彼退,互相倾轧。穆宗时,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本当入相,却八年不得调动,而牛党引牛僧孺为相,造成李、牛积怨加深。唐文宗李昂时,牛李两党斗争日趋激烈,在朝议事,争吵不休;进退官员,唯党为是,以致文宗叹道:“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直至唐宣宗时,两党领袖或贬或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 
振兴国势

唐武宗、宣宗统治时期

主词条:会昌中兴、大中之治
被誉为“万古良相”的李德裕 
开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矫诏拥立颍王李炎为皇太弟。不久后,文宗崩,李炎即位,即唐武宗。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贬黜牛僧孺、李宗闵,澄清吏治,发展经济,有志于革除积弊,出现了较好的政治局面。 
首先,对于宦官有诸多不满的武宗,吸取文宗失败的教训,改用了疏远、冷淡的手段对付宦官 [46]。会昌二年(842年),仇士良煽动神策军哗变,被武宗与李德裕联手挫败。仇士良惶恐谢罪,被剥夺了军权,被尊崇为观军容使。不久后,仇士良主动请辞,被迫致仕 。因此,武宗统治时期,宦官势力遭到遏制。
其次,武宗朝对外击溃回鹘乌介可汗及其部众,肃清北疆;对内刚柔并济,使藩镇降服。他挑选了恭顺朝命的雄武军使张仲武继任卢龙节度使,同时坚决派兵讨伐不尊朝旨的昭义镇刘稹叛乱 。武宗以后,藩镇内部骄兵逐帅日见频繁,与中央政府长期相安无事 。
在宗教问题上,武宗崇信道教,并且为打击僧侣地主的势力,他于会昌五年(845年)下诏拆毁佛寺,令僧尼二十六万余人还俗,没收奴婢十五万人及大量寺院土地 。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但在拆毁寺院的过程中,经济损失也不小 。这一事件被称为会昌灭佛。此外,景教等宗教的传播也受到限制。
会昌六年(846年),武宗因丹毒发作而驾崩,宦官选择光王李忱继承皇位,是为唐宣宗。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无能之人,但等到即位以后,却表现出励精图治的愿望。他贬李德裕于崖州,抑制宦官势力,打击权贵,勤俭治国,注重选拔人才。文化上,再次尊崇佛教。
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今甘肃敦煌)人张议潮领导沙州等地人民起义,驱逐了河西地区的吐蕃守将,并派使者携十一州地图户籍入朝,归顺唐朝廷。经过多年奋战,使河西走廊的瓜、沙等十一州重新回归唐朝,吐蕃势力被彻底逐出河西、陇右之地 。此后“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 
河西肃清后,唐王朝无西顾之忧,而在武宗、宣宗统治时期,唐朝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安稳,使本已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局面。但他们无法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 
走向衰亡
主词条:唐末农民起义、梁晋争霸
唐宣宗统治末期,经济、政治衰退,国内乱象频生 。大中十三年(859年),宣宗驾崩,其子李漼即位,即唐懿宗。当时唐与南诏在四川、云南、广西一线发生了战争,政府财政也发生严重困难,经常预征两三年的赋税。江淮一带又遇到连年水旱,农村十室九空,农民大量逃亡 。待到懿宗甫袭位,国内积累的矛盾便爆发,全国出现大规模的民变。大中十三年(859年)至咸通元年(860年)的裘甫起义和咸通九年(868年)至咸通十年(869年)的庞勋起义拉开了唐朝灭亡的序幕,史称“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懿宗病死,其子李儇即位,为唐僖宗。僖宗在位期间,权宦田令孜把持朝政,政局日益混乱。乾符二年(875年)初,出现了王仙芝起义,起义军自濮州(今山东鄄城北旧城)起兵,屡败唐军,至乾符五年(878年),起义军首领王仙芝战死。然而就在同时,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的力量不断壮大,并一路转入南方,于广明元年(880年)发动北伐,十二月抵达长安附近。僖宗仓皇逃亡蜀地。至中和四年(884年),在各镇节度使的夹击下,黄巢起义方才平息 。这次起义使唐朝的经济重地江南地区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而宰相与宦官间仍斗争不断。此外,这次起义后,超强藩镇开始出现,打破此前各藩镇间的均势,以兵力压制群藩,最后导致唐朝灭亡。 
文德元年(888年)僖宗死后,其弟寿王李晔即位,即唐昭宗。昭宗继位后,决定迁都洛阳 。乾宁五年(898年),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发动政变,软禁昭宗,强迫其退位为太上皇,扶立太子李裕即位,年号光化。天复元年(901年),宰相崔胤联合神策军指挥使孙德昭袭杀刘季述,迎昭宗复位。 
篡夺唐室皇位的后梁太祖朱温 
在这一时期,宣武军节度使朱温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成为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温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天复三年(903年),朱温入宫尽诛宦官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发兵攻陷长安,挟持昭宗迁都洛阳,之后将其杀害,立辉王李柷为帝,即唐哀帝 [98]。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大肆贬逐朝官,并将三十余位朝臣杀死于白马驿(今河南滑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
朱温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讨淮南杨行密失利,故决定提早称帝 [47]。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哀帝禅位,唐朝至此灭亡 [48]。在随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李昪建立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 。


[ 此帖被沐晚19在2024-05-13 14:3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0



liumeiling

ZxID:3002419


等级: 派派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17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唐朝各代帝王简介
https://www.paipai.fm/r5884617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