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向漠北西域东夷扩张,为何很少向东南亚进军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74 回复:1

[人文通史] 古代中国向漠北西域东夷扩张,为何很少向东南亚进军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沐君芊

ZxID:20542791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04-08 0


中国就是华夏,华夏先民最初是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古人认为中原位于天下的正中间,所以叫中国,中国四周是蛮夷戎狄,按方向不同,分为南蛮、东夷、西戎、北狄。

《容斋随笔 卷五 周世中国地》:成周之世,中国之地最狭,以今地里考之,吴、越、楚、蜀、闽皆为蛮;淮地为群舒;秦为戎。河北真定、中山之境,乃鲜虞、肥、鼓国。河东之境,有赤狄、甲氏、留吁、铎辰、潞国。洛阳为王城,而有杨拒、泉皋、蛮氏、陆军、伊雒之戎。京东有菜、牟、介、莒、皆夷也。杞都雍丘,今汴之属邑,亦用夷礼。邾近于鲁,亦曰夷。其中国者,独晋、卫、齐、鲁、宋、郑、陈、许而已,通不过数十州,盖于天下特五分之一耳。

华夏人的历史地理观形成于西周时期,在成周之时,用当时的眼光来看,吴国、越国、楚国、蜀国、闽国都是蛮族居住的地区。

淮南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属于东夷;秦国是戎族居住的地方,属于西戎。

河北路(今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北部以及河南省北部)真定、中山一带是鲜虞、肥、鼓国,河东路(今山西长城以南、闻喜县以北全境、及陕西葭县以北之地)有赤狄、甲氏、留吁,铎辰、潞国,这些都是北狄。

洛阳是王城,王城的周围还有杨拒、泉皋、蛮氏、陆军、伊雒等戎族。

京东路(山东大部、河南东部以及江苏、安徽北部)有莱、牟、介、莒等东夷族。祀都雍丘,都是今天汴京的属邑,也是使用东夹的礼仪.邻国靠近山东,也称为东夷。

属于华夏族真正统治的疆域只有晋国、卫国、齐国、鲁国、宋国、郑国、陈国、许国,当然还包括东周天子所占据的洛阳及附近州县,总共不过数十州县,大概天下的五分之一罢了。

这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人的地理观,当时的华夏与蛮夷戎狄是混合杂居的,但是华夏以占据中国之地为己任。

当时的楚国被视为南蛮,秦国被视为西戎,连秦楚这样的大国都被视为蛮夷,更不用说其它更遥远的地方了。

为什么华夏会把他们视为蛮夷呢?主要是礼仪和文化上的区别。

《礼记 王制》: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 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 “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 有不粒食者矣。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居、 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中国与戎夷,被视为五个地方的人,各自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且不可以改变。


华夏
华夏东方的人被称为“夷”人,他们把头发剪短,身上有纹身,其中有不吃熟食的人。

华夏南方的人被称为“蛮”人,在额头或脸上刺花纹,走路时两脚拇指相对而行,其中有不吃熟食的人。

华夏西方的人被称为“戎”人,披着头发,穿着动物的皮毛,其中有不吃五食的人。

华夏北方的人被称为“狄”人,用羽毛制作成衣服,住在洞穴中,其中有不吃五食的人。

中国、南蛮、东夷、西戎、北狄,都有自己安逸的住处,偏好的口味,舒适的服饰、便利的工具、完备的器物。

五个地方的人,虽然语言不通,喜好不同,但当他们要表达心意,互相交流的时候,有懂得双方语言的人帮助沟通,这种人在东夷叫“寄”,在南蛮叫“象”,在西戎叫“狄鞮”,在北狄叫“译”。

华夏根本无法容忍外族的生活习惯,比如纹身和在额头刺花纹,这在华夏是犯罪的人才会这么做,叫做墨刑,要是哪个华夏人脸上被刺了字,那是一辈子的耻辱,而在南蛮看来,却是正常的装扮,这是巨大的生活差异。

华夏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把头发盘起来,贵族会戴冠,普通百姓会戴头巾,而且华夏人终生不理发,东夷人会把头发剪短,还不盘头发,也不戴冠,与华夏人很容易就区分开来。

当时的华夏人明显是看不起南蛮、东夷、西戎、北狄的。

《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是礼仪之邦,所以称“夏”,中国有漂亮的服装,所以称“华”,合起来就是华夏。

华夏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最大区别就是礼仪和服装,只有华夏是礼仪之邦,有着华丽的服装,其他民族要么没有礼仪,要么衣服很难看。

这种观念应该是最早的区别不同民族的观察,华夏人就是看你没有礼仪,有没有漂亮的服装?

如果有,就认为你是同族,如果没有,那你就是异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是这么来的。

春秋初年,齐桓公在管仲的支持下,实行尊王攘夷的政策,所谓的尊王攘夷,通俗地说就是:联合同族(诸夏)打击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共同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华夏最早的基本政治理念就是:联合族人,打击外族。

回到问题上来,古代华夏为什么不进军东南亚?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东南亚不是中国,非我族内。
上文讲过了,古代华夏人最朴素的地理观就是:他们认为自己居住在世界的中心,所以叫中国。

既然中原这里是世界中心,为什么要往南发展?

因为这种地理观念,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以定都中原地区为己任,久而久之,在政治上形成一种政治观念,只有占据中原才是中国。

如果是占据南方,在华夏的观念中叫割据,不是正统。

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何明知蜀汉实力不如曹魏,为什么一个劲地北伐?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占据中原才是正统,占据益州那叫割据一方。

从文化上来说,东南亚更加不是华夏,是南蛮,非我族类没有必要去占据东南亚。

有人说中南亚水稻产量高,这可是近现代的事,在古代,东南亚还是荒蛮之地,即使有种植水稻,也不如华夏的南方地区。



二、东南亚对于华夏来说没有利益。
当中原被外族占据之后,华夏族也曾衣冠南渡逃到南方建立政权,比如东晋与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都是这样,以南方为正统,这是文化上的正统含义。

即使是定都南方的华夏政权,只要稍有作为,无不以北伐中原,还于旧都为己任,比如祖逖北伐、桓温北伐、刘裕北伐等,只可惜无法成功。

等到中国人意识到中原不是世界的中心,差不多已经到了唐宋时期,对于华夏来说,只有统一中原,才具备对外扩张的能力,唐宋时期只有唐朝初期到安史之乱前有这个能力,但是唐朝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向放在了北方、西方和东方。

北方就是漠北,华夏几千年来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北方,比如匈奴、鲜卑、乌桓、柔然、突厥、蒙古,都是崛起于漠北,只要中原政权强大,首先就要打击北方政权,唐朝灭亡了东突厥,势力扩张到了漠北。


中原政权的核心利益在北方、西方和东方,而不在南方
东方就是高句丽,唐朝灭亡东突厥之后,高句丽的体量就是最大的外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早在隋朝时期,就三征高句丽,唐朝时期,继续攻打高句丽,从唐太宗到唐高宗才最终灭亡高句丽,将势力扩张到朝鲜半岛上。

西方就是西域,主要就是新疆和西藏,这是陆路时期,中原通往世界的重要通道,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华夏想要强大,必须控制西藏,唐朝灭亡高昌之后,开始进入西域。

对于往南方扩张,华夏历朝历代都没有太大的兴趣,最多就是占据今越南的中部或北部。

因为南方没有华夏的核心利益,不像北方有外敌入侵,东方有个强敌在酣睡,而且离得比较近,西方是重要的战略通道,在大航海到来之前,华夏政权很少往南扩张。

后世朝代在南方的扩张,基本上维持在秦始皇南征百越的基础上,最远就是扩张到越南中部,再往南,就没有兴趣了,也没有利益诉求。

即使是越南,中原政权也不是势在必得,必要的时候,越南也是会被放弃的。

哪怕是明朝时期,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也只是开展贸易和政治往来,明明有这个实力,根本没有占据东南亚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因为华夏对于东南亚,没有利益诉求。

东南亚没有什么东西是华夏是必须要的,东南亚有的,华夏基本上都有,华夏没有的,可以通过贸易换过来。

想占据东南亚那一块地方,就得消耗华夏大量的国力,却得不到能够补充国力的国力,不管从哪一方面来,都是不划算的。

三、东南亚的气候不适合华夏,地理上也相距遥远。
古代不像现在,交通方便,坐个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东南亚了,在古代,如果到东南亚,走陆路的话,要走几个月,坐船的话,视距离远近而定,近的几十天到一个月,慢的一两个月。

想占据并完全控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华夏政权的关注点历来不在南方,而在北方、西方和东方,花费巨大的实力去占据一块没有多大价值的地方,是没人愿意干的。

古代的远征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补给,必须全部一起带着,在路上是消耗巨大的,而且没有补充,兴师动众、劳师远征却没有多少利益的事,是任何朝代都不会做的。

再就是东南亚的气候,是不适合华夏人居住的,华夏居住的地方,一年四季冬暖夏凉,四季分明,不像东南亚一年只有夏天和秋天。

古代不像现在,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华夏人不符合东南亚这么高温度的气候,很容易得病,水土不服,在当时就能要了一个人的命。

此外,东南亚那种地方,在华夏来看,就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在中国古代,越南、海南以及两广地区都是流放犯罪的地方,这种地方有瘴气。

甚至如今的云南、贵州、四川都是流放地,比如唐朝的长孙无忌就被流放到黔州(今重庆彭水),宋朝的苏轼、明朝的海瑞都曾被流放到海南,更不用说更靠南,而且更热的东南亚地区,那地方在华夏人眼中,就是个流放地,去都不会去,更不用说征服了


liumeiling

ZxID:3002419


等级: 派派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04-09 0
已审核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