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水族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89 回复:1

[宗教民俗] 少数民族——水族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落花浅忆。

ZxID:10381185


等级: 派派版主
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04-07 0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水族自称“睢(suǐ)”,关于水族的来源,有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此外在广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等县市以及云南省富源县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水族的人口数为495928人。

族称
水族自称“睢(suǐ)”,因发祥于睢水流域而得名,故民间有“饮睢水,成睢人”之说。
水族的族名以“水”代“睢”,与唐代设置的抚水州有关。开元年间(713—741),唐朝在今黔桂交界的环江一带设置以安抚水族先民为主体对象的羁縻抚水州,这是中央王朝对自称“睢”族群的确认,族名从此以“水”代“睢”。
此后,水族的族名在一些私人的著述及史籍中出现,明末邝露《赤雅》有“ 亦僚类”之说。在清代及民国的史籍中,出现水家苗、水家夷、水家等称谓。过去的一些史籍中,把少数民族视为未开化的族群。
195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三都水族自治县,族称定为水族。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水族人口数为411847人。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水族的人口数为495928人。

历史
对于水族的来源,民间和学术界出现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实际是针对水族发展史上某一时段或某一分支而论,都有一定的历史性与合理性。据《百越源流史》载,大约在殷商之后,水家先民从中原往南迁徙,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逐步形成了以中原文化、百越文化为主流的,南北民族融合的二元结构形式。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古代居住着许多部落,史学界统称为“百越”。水族先民南迁之后可能融入百越的“骆越”支系中,然后逐步发展成为单一民族。因此,水族社会保留着殷商文化圈和百越族群的浓郁文化遗存。
水族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举族大迁徙。殷商亡国之后,部分殷人南迁融入百越族群。这是水族先民的第一次迁徙。公元前2世纪,秦王朝统一中国之后发兵征剿岭南。水族先民举族第二次大迁徙,从百越母体中分离出来,由南方溯流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大致形成后世分布的格局,并逐步向单一民族迈进。水族先民水族经历了八九百年相对比较稳定的发展,到了唐代逐步发展成为单一民族。水族的族名以“水”代“睢”,与唐代设置的抚水州有关。开元年间(713—741),唐朝在今黔桂交界的环江一带设置以安抚水族先民为主体对象的羁縻抚水州。据《唐书·地理志》、《唐书·南蛮传》载:“贞观三年,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入朝……以其地为应州,拜元深为刺史,领黔州都督府。”“贞观三年,以东谢首领谢元深地置县五:都尚、婆览、应江、陀隆、罗恭。” “开元中,置莪、劳、抚水等羁縻州。”据考证,应州及属下都尚县的治地为今三都水族自治县上江镇;婆览县治地为三都县恒丰乡,后世称为水婆;应江县治地为榕江县平永乡;陀隆县为台江;罗恭县为雷山县。宜州北面的抚水州在今广西北部之环江一带。
隋唐时期,湘、黔、桂边境一带统称为“溪洞”之地,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处于部落、部族阶段,部分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在《宋史》中关于抚水州(包括抚水、京水、多逢和古劳四个县,主要为今广西环江一带,及毗邻贵州省荔波县的部分地区)的记载,可以看到“夹龙江居”水族社会发展的轮廓。当时,这里的农业生产已有相当的发展,平地广种水稻,有“种稻似湖湘”之记载,酋长居住的地方有“楼屋战棚”,并有栅栏护卫。“其酋皆蒙姓……民则区、廖、潘、吴四姓。亦种水田,采鱼。”为了反抗封建王朝的高压统治,抚水州的水族上层还组织地方武装,多次“犯边作乱”,威胁到中央王朝的统治。同时,水族首领还私自铸造水书大钱。从蒙令、蒙汉诚、蒙虔玮、蒙填、蒙顶、蒙承贵到蒙赶称帝,抚水州都几乎没有停止过反抗压迫的活动。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抚水州蛮“数寇宜(山)融(水)州界,转运使俞献可招抚,群蛮抗命,侵略不已”,后命平州刺史曹克明领兵征讨追斩殆尽。“诏以抚水州为安化州,抚水县为归仁县,京水县为长官宁县”。为防止水族人民再与朝廷抗衡,宋王朝除改抚水州名外,还有意识地把水族人民迁移到汉族地方安置。《宋史》载:“愿迁处汉地者七百余口,诏分置广西信荆湖州军,以田粮。”宋朝出台这一决策之目的,就是要分化瓦解水族社会实力,从根本上消除西南地区隐患。从此水族社会日趋衰微。
宋末元初,水族已进入封建社会。蒙姓贵族在龙江上游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封建领主制度的形态,但仍保留着较浓厚的农村公社色彩。表现在领主对辖区内土地并无绝对的支配权,人身依附关系并不牢固,而且在社会基层组织的“洞”或“寨”内,成员还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洞”、“寨”内有自己的领袖“都老”管理内部事务,遇有战事则敲击铜鼓或吹牛角,由“都老”召集成员参加战斗。成员可以自由使用洞、寨公有的山林、牧场,但经过开垦的土地则归垦者占有。对封建领主的贡赋亦以村寨作为负担单位。
元朝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实行招抚政策,设置了一套从路到总管府、军民府的统治机构。1283年,四川行省参政曲立吉司用武力镇压了贵州南部“九溪十八洞”的少数民族,加封少数民族首领为世袭土官,通过他们来统治少数民族人民。不久,邻近的烂土、陈蒙等处的“洞长”也接受了元朝的封号,改陈蒙、合江两洞为州并增设了陈蒙、烂土军民安抚司。规定按期向封建王朝纳贡丹砂、雄黄以及马匹、雨毡、刀等物。
明代,水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在较平坦的地区新开了很多水田。在过去采用“刀耕火种”的山区,也已开辟为梯田,改变了过去“不以牛耕”的习惯,兴修水利,灌溉田亩,生产技术有所提高,粮食产量有了增长。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剩余产品。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开垦,出现了许多不向土司、土目交纳负担的“私田”,农民间分化出一部分新兴的地主阶级,领主经济逐渐向地主经济转化。依附于农业的家庭手工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特别是手工业纺织产品不但可以自给,还有剩余拿到市场出售。定期赶集的初级市场也在不断形成,并出现了较大的集镇。驿站的普遍设置,在客观上便利商旅的往来,与外地经济往来联系更加密切了。随着江南汉族移民大量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水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互相学习,友好相处,对水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明代沿袭元代分封土官的办法,在水族地区设置土司。水族人民不仅要向封建王朝交纳赋税,同时还要给土司、土千总、土目服无偿劳役和各种杂派,如耕种“印田”、“塘田”、“夫田”、“鼓手田”、“筷子田”等,种某项田的农民就要负担差役或交纳某种实物,种“夫田”的要给土司抬轿。土司家庭的一切糜费、鸡鸭、柴草以至筷子,都要农民定期交纳。土司拥有官吏、军队、法庭和牢狱,对农民有生杀予夺之权。明代在加强土司制度的同时,在有条件直接统治的地方,则逐步实行“改土归流”。如明初,封建王朝以武力消灭了荔波的蒙、皮、雷三姓土司以后,分置方村、蒙村、穷来村三个巡检司。1506年又改司设县,委派流官统治。在明代封建统治阶级和土司的剥削压迫下,水族人民和邻近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较大的就有十多次。今榕江县境内的八开土司、三都县境内的甲早白姓土司等,也与当地的水族发生过多次纠葛抗争。1432年水族人民在韦翁同的领导下,反抗烂土土司的斗争;1479年水族人民支持苗族人民反抗安宁土司的斗争;1489年水族人民围攻镇压人民的军事据点杨安堡等。
从清初到鸦片战争的200来年间,水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平坝地区,水稻亩产可达三百斤以上,已有少数从农业分离出来的独立手工业者,在烂土、三脚屯及荔波县城等城镇出现了小规模的手工业作坊。根据嘉庆年间的记载,当时手工纺织技术已达相当水平,烂土出产的斜纹布,称为“顺水班”,行销邻近各县。商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乾隆时,仅三脚屯州洞辖区内,农村初级市场即有14个之多,来往商旅络绎不绝。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水族人民的统治,在水族的土司辖区内增设流官。这时地主经济有了相当发展,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地主霸占。至19世纪初期,水族地区已出现了拥有一千多亩田的大地主,通过地租、高利贷,对劳动人民进行剥削。英勇的水族人民与临近各族人民掀起了多次反抗清朝统治者及本民族剥削阶级的斗争。1803年,荔波知县胡苍睿等一批赃官在赴任途中被水岩的水族农民全部消灭。从此以后,清政府派到荔波的官吏,“莫不心怀畏缩,裹足不前”。
19世纪8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势力直接深入水族地区。农民被诱迫大量种植鸦片,每年沿都柳江外运的鸦片达数十万两,农村生产力遭到了破坏。过去水族妇女纺织的传统的“水家布”,因质地牢固而不易褪色,行销远近,这时也由于洋布、洋纱的输入而受打击,传统纺织业变成了洋纱加工手工业。
辛亥革命以后,民族资本有过微弱的发展,在今三都水族自治县内开办铁、汞、锑等矿厂,但终于为国民党官僚资本所垄断,买办资本家大肆掠夺水族地区盛产的油桐、五倍子等土特产,地主阶级大量兼并土地,地租剥削由“对半分”变为地主收六成甚至七成,加上高利贷和雇工等剥削,逼得许多农民倾家荡产。法国传教士在黔南设立了一些天主教堂,连三都县九阡镇板南村也建起教堂,教会与地主阶级相勾结,横行霸道,欺压人民。
帝国主义扶持的地方军阀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1922年,云南军阀张开儒部路过水族地区就拉去民夫一万余名,沿途病死者不计其数。各派军阀竭力收编和扩大土匪武装,形成了军阀、地主、土匪三位一体的统治。从当时流行的谣谚可窥出水族地区的状况:“官如匪,兵如篦,保安团过如刀剃。”“穷人头上三把刀,官家压、地主剥、土匪烧。”在官匪联合统治下的二、三十年间,水族聚居的一些地区人口减少了1/3,农村荒凉,劳动人民大多过着吃蕨根、盖秧被、以灰水代替食盐的悲惨生活。
近代水族人民进行过多次的革命战争,其中规模较大的是19世纪中叶的农民起义和20世纪初的反帝爱国运动。1855年,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水族人民在潘新简的领导下,团结周边布依、苗、侗、汉族人民,投入“咸同起义”,参加者达数万人之多,转战黔南桂北,坚持斗争达18年之久。起义军所到之处,打倒官僚、地主恶霸,废除苛捐杂税,得到各族人民的热烈支持,与太平军、捻军及回民起义军共同构成了当时全国人民反抗清朝统治者的大风暴。1906年三月,水族激于帝国主义传教士在水族地区的罪恶行径,与当地周边民族一起拿起武器坚持战斗年余,攻打都匀府,打开监狱,救出蒙难群众,捣毁教堂,先后参加斗争的群众达10万人以上。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水族人民进行了多次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八军经过水族地区,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宣传党的政策,播下了革命火种。水族群众积极地给红军带路和运送粮草。1943~1944年间,水族人民为反抗征工、征粮、征兵,围攻三都县城。都匀套头地区围歼前来掳掠的国民党黄瑶部队,掀起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高潮。1944年11月下旬,日本侵略军侵入贵州,“黔南事变”爆发。日军在黔南横行的18天,践踏荔波、三都、独山、丹寨、都匀等县市,进退均经过水族地区。为保家卫国,英勇的水族人民奋起反击,打响了贵州民间抗日的第一熗和最后一熗。在这次反抗侵略斗争中,水族和周边各族人民自发组织起来战斗,共击毙日军百余名,缴获一大批军械,谱写了一曲壮美的卫家保国颂歌。1949年,水族进步的知识分子潘文兴,联络布依族知识分子覃杰等,秘密组织武装游击队攻克国民党盘踞的荔波县城,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

文化
信仰
水族的信仰文化属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畴。水族认为万物有灵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灵崇拜,神灵崇拜构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
在水族社会中,不论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对象,或是崇拜形式、信仰仪式,还是原始道德的内容及其形式与传承方式,都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信仰文化与民间知识二者相互杂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特点。
饮食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食酸辣调味,有“无菜不酸,无辣不食”的习俗。
待客以酒为重,主人敬酒时带头喊一声“秀”(即干杯的意思),众人也齐声喊“秀”,将酒饮尽。
水族地区盛产水稻,日常主食以大米为主,辅以小麦和杂粮。一日三都以酸菜汤、辣椒水加萝卜,南瓜和葱蒜为菜肴,有时也要磨些豆腐。水族喜欢糯米饭、糯米糍粑、汤粑、粽子和用糯米做成的各种油炸食品,并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水族人民爱吃鱼,除浦鱼外,历史上还有养鱼的习惯。常吃的有鲤鱼、鲋鱼、鲭鱼、鳜鱼等。水族也有吃火锅的习惯,其时将火锅置于铁火架或泥炉上,先把肉类、豆腐、葱、姜、蒜、盐等佐料放入锅内煮沸,食用时随吃随加入新鲜蔬菜,另外备有辣椒和佐料碟供就餐者选用。


服饰
水族在服饰上禁忌红色和黄色,特别禁忌大红、大黄的热调色彩,而喜欢蓝、白、青、三种冷调色彩。他们不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相反,他们喜欢色彩浅淡素雅,认为这才是美的。这表达了水族独特的单一的服饰审美观,那就是朴素、大方、实用。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婚礼服上装的肩部一圈及袖口,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新娘子往往被打扮的花枝招展,风采翩翩。此外妇女刺绣的背带更有艺术性。说是“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的“T ”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儿。它是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再加上其它彩色丝线,先把各种图案分别刺绣好,最后将绣好的图案拼镶到背带布料上做成的。背带美观实用,是母亲对出嫁女儿最好的礼品。结了婚的妇女用背带背着她的小宝宝。背带绣得十分精致,这也是她个人装饰的一部分。
大多数已婚妇女的衣服都镶有花边。传说很早以前,水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山高林密、杂草丛生、毒蛇为患。一个名叫秀的水族姑娘,用彩色丝线在衣领、袖口、襟边、裤脚上绣上一条条红红绿绿的花边,又在鞋上绣上一些花草。她穿上这身衣裤和鞋子,独自去深山密林中砍柴,果然毒蛇见了她就逃走了。此后,水族妇女绣花边的衣服逐渐传承下来。


黔南水族服饰装束各地差异不大,有便装与盛装之分。水族喜好白色、青色和蓝色,服装一般以青色和蓝色为主色,以白色作为装饰点缀。近些年来墨绿色也成了水族服饰的主色。
水族男子服饰变化较大,清朝强制改装前,水族男子长发绾髻,穿无领无扣长衣,系腰带。晚清时期剃发留辫,老年人头戴缎面红顶瓜皮帽,穿大襟无领宽袖长衫,青壮年绾辫于头顶,用白色或青色头帕包头,多穿大襟无领短衣。现代男子穿青、蓝、白色对襟衣,青或蓝色大裤脚裤子。水族男子以穿衣服的多少来显示家庭的富有,常以有五、七、九、十一件等单数一起穿的,每件衣服只扣一颗纽扣,以便让人知道所穿衣服的件数。水族老翁剃光头包长条青布头巾。当代的老年男子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着近代的服饰,中青年男子基本着汉装。
水族女子盛装保留了近现代水族女子服饰装束的风格。盛装女子把长发盘绕于顶,用银簪、银梳固定,然后插上各种银花。盛装制作精制,上衣为对襟无领宽袖短衣,挽袖,袖口着白色水波浪花边装饰,左右胸部用压花银片纵排装饰,以银扣着点缀,颈部戴多个银项圈、项链,下着青色中长百褶裙,内穿齐膝统裤,裹绑腿至膝,脚穿尖勾花鞋,裙外右侧腰间配长约尺许的银球蝴蝶针筒,腰系长腰带于后腰处打结,并留尺许飘于后。
未婚女子便装喜用浅蓝色、绿色,右衽大襟长衫,衣长及膝,收腰收袖,显得较贴身,衣裤的边缘不作任何装饰,胸前佩戴绣花长围腰。梳独辫盘于头上,外包白底黑杠方格巾或白色长帕或青色长帕,着青色长裤。已婚妇女的袖口、环肩、裤脚,都以一道蓝杆花边作装饰,同时肩坎、袖口及裤脚要镶上斜面青布大花边,外缘又镶上两花条。将长发梳成一把从左至右盘旋于顶,再从左侧插梳子加以固定并作装饰,习惯罩上黑白格子或白色、黑色长条头帕。在榕江兴华、塔石、雷山达地一带的水族女子服饰,衣裤较为紧小,上衣开衩较高,衣摆圆,坎肩花边沿双肩向背部呈椭圆状。


水族的服饰富有民族特色,它以其多彩的风姿,展示水族文化的特有风貌和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传统服饰水族的男子服饰已基本上同化于汉族,只在民族节日或喜庆时刻,可见少数人身着对襟上衣、头包白头巾的传统服装。部分老年男子还有在庄重场合保留穿长衫、外罩马褂、短帕包头的习惯,这显然有点清代遗风。

水族在服饰色彩上的特殊审美观,一方面是与他们谦恭含蓄,感情内向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关;另一方面,他们欣赏的色调与他们生活的绿色自然环境是和谐一致的。因为蓝色、青色是冷色,往往同浓荫、清泉等的清爽柔和相一致,在他们心理上产生安定和平之感。
水族男女衣服多以青、蓝两色为主。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或青布包头。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立襟宽袖短衣,下着青布长裤,衣裤四周镶花边,系青色绿花围腰,穿绣青布鞋;节日穿裙子,将长发梳成一把斜绾头上;盛大节日或宴会时,戴各式各样的耳环、项圈、手镯等银饰。
水族围腰流行于贵州三都、荔波等地。黑色土布作料,在胸前饰缀绣片,在梯形外轮郭内绣五彩缤纷的花草、蝴蝶等图案,有的钉银泡等装饰。穿时系银链,与围腰口衔接处的银饰通常是以蝴蝶或花朵为内容的浮雕银花,既是挂勾又是装饰。水族女衣较长,围腰与衣长度相等,穿衣外面,起保护、美化服装作用。

水族妇女传统服饰种类较多,按其特色归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三都县城关、水龙、周覃地区及毗邻的独山县基长地区妇女着蓝色大襟半长衫,靛青色长裤;绣花长围腰,围腰上端以银练挂于颈上,腰间两侧有提花飘带以系紧围腰,飘带系好后拖于身后;脚穿尖钩绣花鞋或元宝盖绣花鞋;长发梳向右侧,绾成一把横掠向左额前,右侧发际斜插木梳一把,外包约六尺长白头帕,木梳及额前头发露于头帕外。已婚妇女在衣服坎肩、衣襟、袖口、裤脚等处均缀斜面青布大绲边,外缘镶两根绲条,绲条外再镶上花边(俗称“栏杆”)。裤脚“栏杆”镶在膝下,袖口“栏杆”距袖口约三寸。这是水族妇女最普遍的装束。
三都县与黔东南榕江、雷山两县毗连地区水族妇女的装束为:衣袖与裤脚狭小,头包白头巾扎于颈后,发髻盘于顶,外罩花格方巾。
三都县九阡地区及荔波县的水族妇女,喜着青紫色半衣无领右衽大襟衣,戴不绣花之素净长围腰,上有精致银链及绣工讲究的飘带。已婚女子不挂围腰,而束长方形青紫色腰巾。
都匀内外套的水族妇女,衣裤均镶花边;衣长近膝,衣身、衣袖及裤脚均宽大,短围腰不配银链而系腰带;长帕包头,外用一块白毛巾横扎。
三都县牛场、普安等地与苗族杂居的水族妇女,除长帕包头尚保留着水族服饰的特点外,衣饰与当地苗族已无大的区别。
水族的纺织和印染技术有相当高的水平。百余年前就已闻名远近的“水家布”,纱质细,织工精细均匀,染色深透,耐洗不褪色。除平纹布外,他们还能织出“人字纹”、“斜纹”、“花椒纹”和“方格纹”等多种纹样。
水族人民独特的“豆浆印染”技艺,相传已有七百年的历史。他们先将硬纸板镂成各种花鸟及几何图案,然后将模板平铺于白布之上,再刷上特制的黄豆浆,待豆浆干透后即浸入靛液缸中浸染,最后洗净晒干刮去豆浆,即呈现出蓝底或青底白花图案。
水族人民还擅长于刺绣,尤以“马尾绣”独具特色。先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丝线,用其勾勒出各种图案轮廓,中间用彩色线填充绣制,使之构成一幅结构完整、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精美图案。用此法绣成的“马尾绣背儿带”、“绣花鞋”、“绣花帽”驰名中外。
水族在服饰色彩上的特殊审美观,一方面是与他们谦恭含蓄,感情内向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关;另一方面,他们欣赏的色调与他们生活的绿色自然环境是和谐一致的。因为蓝色、青色是冷色,往往同浓荫、清泉等的清爽柔和相一致,在他们心理上产生安定和平之感。水族在服饰上禁忌红色和黄色,特别禁忌大红、大黄的热调色彩,而喜欢蓝、白、青、三种冷调色彩。他们不喜欢色彩鲜艳的服装,相反,他们喜欢色彩浅淡素雅,认为这才是美的。这表达了水族独特的单一的服饰审美观,那就是朴素、大方、实用。


建筑
水族村寨大多是同血缘氏族聚居。起房造屋,通常要以主人的生辰八字择吉行事。水族传统的房屋结构,大多属于“人楼居,梯而上”的古越人茆榫“干栏”式建筑遗风,由“依树为巢而居”演化而来。
传统的杆栏住房,在平整地基之后,先用2米来高的粗大柱头修建稳实的承重平台,搭上厚实的楼板之后,才在其上架立高层的木排房架。“上以自处,下居鸡豕。”底层大多作为喂养禽畜,安装石碓、石磨及堆放杂物之用。干栏木屋,既具有防潮、防虫蛇、防盗的功能,又节约用地,颇受人们欢迎。为了纳福迎祥,从屋基选择、坐山朝向、木料准备、大梁砍伐、立柱上梁、乔迁生火等每个环节,一般都依照水书的宜忌行事。
起房立柱,通常选用卯时。“卯者茂也”,在水书中含有生育、开启、发达之义。木匠师父还要迎请分管起造的水书创始人“六夺公”到场保佑,并以鱼肉就饭祭祀。新房上梁之后,主人家用染过的布匹从大梁上垂挂下来,将驮着谷穗、新衣、布匹、秤、口袋等物品的马匹以及水牛,牵进新屋。当天即在堂中生火,以烟大火旺为荣,取巫术相似律以期实现人丁发达、财源广进之目的,同时省掉择吉乔迁之烦恼 [1]。
语言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
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共有声母71个,韵母55个,声调8个。水语与壮侗语族中的侗语、毛南语、布依语、仫佬语、壮语、傣语和黎语等有亲属关系,尤其与侗语、毛南语、仫佬语更为接近,并有许多同源词。水语跟同语族的壮语、傣语相比,内部差别较少,各地水族群众一般都可以用水语互相通话。水语可划分为3个土语区,没有方言差别。第一个是三洞土语区,以三洞乡板南村水语为代表。第二个是阳安土语区,以阳安甲乃村为代表。第三个是潘洞土语区,以阳和乡潘硐村的水语为代表。
水族古文字,以及用这种古文字著编的信仰文化、民间知识杂糅的典籍,水语通称为“勒睢/泐睢”,汉译为“水书”。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2500多个单字中,大部分为异体字。在日常生活中水族地区通用汉文。
在语言称谓方面,水族地区普遍使用水语交流。日常交往,人们沿袭尊长、尊老的美德。村寨里的媳妇,凡见到年长的祖父母辈长者,则通称为公、奶,见到父母辈长者,通称为父母。结婚生育之后,习惯以其孩子的名字称呼其为某某之父、某某之母。新媳妇到来的三五天内,每天清晨除了给新郎家担水之外,还要为近邻每户挑一担新娘水,既表示新娘贤淑孝顺,也给家族认识新娘的机会。


水书
水书是水族古文字及其著编典籍的汉译通称。
水书典籍是水族民间知识、信仰文化杂糅的巨著,被誉为水族的“易经”、“百科全书”。水书内容博大精深,除了直接反映水族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之外,还兼容了水族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布阵攻守、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成为研究水族历史文化的珍贵典籍,也是宗教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等学科研究的珍贵资料。其中,信仰文化所记载的水族众多的鬼神,既反映了水族万物有灵的泛神观念,又反映了水族先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经验积累,是失败多于成功的痛苦记忆。
由于水书是水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民族亲和力和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成为全民族信仰的精神支柱,成为维系水族各支系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2年,水书被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列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作为重点民族古籍进行收藏。2006年,水书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礼节
待客礼节,水族重酒、重烟而轻茶。
客人来到,要尽力招待,一般客人待以荤菜,重要的亲友杀鸡鸭招待,贵宾则杀小猪款待。入席之后,先用筷子蘸一滴酒点在桌子上,表示先敬奉祖宗与神灵,然后再享用。以鸡头、鸭头敬客,是水族重要的礼节。
交杯酒、肝胆酒是待客敬酒难得的礼仪。水族待客以酒为贵,并有“客人不醉不罢休”的不成文规矩。水族喝交杯酒形式特殊,让席间所有饮者联臂举杯,右手端着自己酒杯向右侧的饮者伸去,而左手则接过左侧饮者递来的杯子,使席间形成一个封闭圆圈的互饮形式。通常由长者、尊者或客人先饮,其余的人则高呼三声“耶--”的祝贺声助兴。
杀猪待客通常有肝胆酒的礼仪,就是将附着苦胆的整叶猪肝,用火子烧结胆管口,煮熟后一道供祭。饮用时,把胆汁注入酒里。肝胆酒表示主人真心诚意待客,象征肝胆相照、苦乐与共。加上苦胆有清火明目、降低血压和帮助消化的功效,适量饮服肝胆酒对身体有裨益。
外嫁的女子回娘家来省亲,当其返回郎家时,家族邻里或以彩色糯米饭、或以粽子赠与,往往还附上一只鸡鸭膀腿、或一块熟的猪肉、或几条炕鱼、几块煎炸豆腐。这些礼仪既表示亲近,又加深情感的联络。
水族重糯食,一挑挑的摘糯谷穗(亦称米廉、谷廉)是婚丧起造的重要礼品 。
历法
水族有本民族自己的历法——水历。
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水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
文学
水族文学的主流是民间口头文学。这是水族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对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以及自娱自乐的成果。这些成果历史地、形象地反映了水族绚丽多彩的社会面貌,以及对人生美好的追求与向住。
水族民间文学,依文体分类,可分为韵文体和散文两大类。
韵文体的作品为说唱结合的曲艺“旭早”、歌谣类。散文体按其内容和形式,可分为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谚语、谜语等类别。
水族创世纪神话与传说,是水族先民在远古时期的文学创作,主要围绕天地山川、日月星辰如何形成,人类及动植物怎样起源等主题而展开的。这些题材重大,范围广阔、内容深邃的远古时期创世纪神话与传说,是水族文学史上最光辉和灿烂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包括仙婆牙娲开天地、造万物,人龙雷虎争天下,殷公(恩公)踩拓天地,洪荒遗民兄妹再造人烟等。创世纪神话,古歌占有优势,散文体未整理出比较完备的作品问世。
牙娲,或译为牙巫、伢俣、牙福,是水族创造万事万物的大仙。“牙”是年长女性专用词,意为婆、奶,“娲”为其名,或称仙婆牙娲。仙婆牙娲是水族远古神话中最高权威的主神,其本领最大,开天辟地,创造人和万物,不论在神话传说还是古歌中,其显赫、神圣的位置是无与伦比的。《拱恩点恒》是继仙婆牙娲之后,殷公踩拓凡间、修补人间的男仙神话故事。
水族神话《人龙雷虎争天下》颇具艺术特色。人和龙、雷、虎是同胞兄弟,后来大家为一穗小米、平坝田地和茅屋等财产的分割问题发生内讧。于是,天仙出主意,让四兄弟斗法比本事,谁赢了就由谁来主宰天下。故事形象地反映了人兽同源,私有制的出现,原是公有制的灭亡,种植业的发展,以及人用火攻战胜所有对手而成为世界主人的朴素观念。

艺术
音乐
乐器
水族乐器有铜鼓、皮鼓、锣、芦笙、胡琴、唢呐等,其中铜鼓最具民族特点,历史上氏族、部落之间进行征战,以击铜鼓为报警信号,后改为吹牛角代替,铜鼓曾被视为权势和财富的象征。

铜鼓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它原是一种打击乐器,以后又渲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被视之为一种珍贵的 重器 或礼器,因此也成为被祭祀的对象。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均有铜鼓,而以汉代制作得最为精美,式样最多。依照铜鼓流行地区和式样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大体上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大都用单弦分晕,晕圈构成大小宽窄的变化。粤系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浮雕。
铜鼓的装饰花纹,常见以下几种:太阳纹是铜鼓最普遍的鼓面中心饰纹,它有两种表现形式,滇系的太阳纹光芒呈长的锐角,而粤系的太阳纹光芒则细长如针。
蛙纹是最富特色的一种装饰,均作立体浮雕状,有四只、五只、六只不等。这些蛙有的全部面向鼓心,有的背向鼓心,有的向一个方向旋转。最有趣味的是叠蛙,也称累蹲蛙,大蛙背上蹲小蛙,有多达三四层的。
鹭鸟纹:鸟头有大的羽冠,作飞翔状,姿态优美。此外,还有舞蹈纹、竞渡纹等。

曲艺
水族曲艺,由寓言式的双歌“旭早”演化而来,是文艺工作者从带有一定表演性质的水族传统大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水族曲艺由双方表演,以唱和为主。咏唱之前,在简单表演中说一段简短的说白,类似小序的故事,然后再唱和。较长的曲艺,咏唱之中还往往插入说白。这种说白、唱和及简单的表演,往往有机地融为一体,充满哲理、情趣与欢乐。
其代表作有《龙女与鱼郎》、《老虎鱼虹龙》、《乌鸦与白鹤》等。
歌谣
水族歌谣种类,按内容可分为古歌、生产歌、风俗歌、礼仪歌、风物歌、酒歌、丧歌、苦歌、情歌、婚嫁歌等。按形式可分为双歌、单歌、蔸歌、调歌、诘歌等,而以双歌、单歌居多。有的习惯把酒席上唱的歌称为酒歌或大歌,而把在其它场合唱的歌称为小歌。
水族歌谣的句式结构有七言、四言、五言、六言不等,而以七言句居多。七言句呈三、四字分节停顿,歌谣十分注重押韵,有“无歌不有韵,无韵不成歌”之说。且押韵自由,头韵、腹韵、尾韵交织使用,且变韵快,人们称为回环交织的流水押韵法。
水歌多用比喻,尤其以隐喻最为普遍,其次是拟人、复沓、排比、反问、设问等手法。随着汉文化的深入传播,都匀市等一些地区多唱汉族的七言句民歌,但吊丧歌依旧用水语演唱。
舞蹈
水族的民间舞蹈艺术有铜鼓舞、角鼓舞、芦笙舞、斗角舞等,每逢节庆即舞蹈助兴。
水族斗角舞由两个演员头戴牛头道具,在众人吹芦笙舞曲与女伴舞者围成圆形舞场,斗角表演者做各种斗角姿态,将生活中的斗牛表演的惟妙惟肖。
水族芦笙舞由男人吹奏芦笙领舞,女人跟在后面随着芦笙曲调的变化,踏着节拍跟随着领舞者的舞姿去变化着同一的动作。
水族角鼓舞是用两端植入一对水牛角大革鼓为主要道具而得名。舞蹈时,在角鼓、铜鼓鼓点的导引下、男生吹芦笙出场,女生尾随其后翩翩起舞。其间,还插入斗牛、收割、男女情爱的舞蹈内容 。
工艺
水族的手工艺品有剪纸、刺绣、印染、雕刻等。水族的石雕颇具盛名。
水族马尾绣最具特色的刺绣工艺,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马尾绣用马尾作原材料,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紧密缠绕在马尾丝上,成为类似低音琴弦那样的白色预制绣花线,然后按照传统纹样,将这种白色绣线盘绣于花纹的轮廓上,中间部位再用7~9根彩色丝线编制的彩色扁线填绣,马尾绣背带是以马尾绣为主要绣法,综合了一些其他绣法的刺绣杰作,集中体现了水族刺绣的精湛技艺。
此外,水族的刺绣还有平绣、空心绣、结线绣、螺线绣、绞绣、皱绣等。

习俗
生产
水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建立在小家庭的基础之上,生产工具主要有:犁、耙、钉耙、耥耙、秧耙、踏犁(步犁)、笃撬、薅锄、挖锄、铲锄、手锄、斧头、柴刀、镰刀、锯镰、摘刀、谷桶、木锤、铁锤、水碾、舂碓、扁担、扦担、凿子、推刨、锯子、梭镖、弓箭、铁夹、鸟熗、火炮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摘刀、踏犁(步犁)。摘刀,主要用于采摘糯稻、红稗及喂牛的芭茅草。采摘时,右手持刀,一次一穗或一刀一根把采摘的物品摘下,然后结束成把,以便于搬运或晾晒。踏犁,适合于山区深翻土地,既省力而又不踩板泥土,颇受农户欢迎。农活,一般入冬之前挖泡冬田、翻稻茬田,让冰雪扎松土壤及杀死虫害。入冬之后,抓紧割草积肥。快开春时,就准备修整水塘、水渠、水沟。在古代,山区梯田的开发,大多利用冬季农闲时节进行。
水族种植水稻有悠久历史,形成众多十分浓厚的稻作相关习俗。水族历法以稻作物候为依据,水族的卯节与端节,就是因稻作种植与收割而形成的盛大年节。过去,人们认为在稻作生产关键阶段,博得稻神欢心才能获取稻作丰收,因此从浸种、撒秧、栽秧到吃新收割每个关键阶段,往往要依据水书择吉行事。开秧门之前,将两把稻秧带到家中以鱼肉酒饭供祭,请盛装的年轻媳妇主祭,喃喃祈求神灵保佑稻作丰产:“别人的稻谷用摘刀采摘,我家的稻谷用斧头砍。斧头砍根桩,摘刀摘尖稍……”。然后,由这位媳妇带着秧苗先下田栽几行之后,盛装待命的其他妇女才纷纷下田劳作。开秧门仪式,既是对稻神的尊重,又是运用相似律的巫术原理,让少妇旺盛的生殖力转嫁到禾稻上,祈求获得更大的丰产。
水族崇拜鱼,鱼是大多数水族地区的图腾崇拜物。水塘养鱼、稻田养鱼是水族地区的重要技能与特色,人们运用田鱼产卵和用稻草团分卵繁殖的技能,掌握洪水及野兽对渔业危害的方法,使鱼稻获得双丰收。所以,饭稻羹鱼成为水族的传统习俗 。
节日
水族的岁时节日有20多个,如端节(借端、吃端)、卯节(借卯)、额节(借额)、苏宁喜(借宁喜)、敬霞节(敬霞、拜霞)、春节(借荐)、清明节(挂青、挂社)、端午节(借王)、铜鼓节、洗澡节(六月六)、黄饭节、花椒节、二月二祭白龙、三月祭龙节、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七月半、七月接送老祖、中秋节、重阳节、十月舂牛粑、拜庙(拜菩萨、拜哥善、拜善)、宇魉(韵娘)、吃新节(借咬里、借熬利)等等。

水族节日一般以宗族血缘来划分的地域节日。各地的节日不尽相同,大的节日有借端、借卯、借额、借苏宁喜、春节等。此外还有端午、清明、七月半、六月六等。根据“水书”记载,水族历法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和春夏秋冬四季。阴历的九月为其岁首,阴历的八月为其岁尾,以十二地支记日。根据水历,水族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端”节和 “卯”节。
端节
“端”节,又叫瓜节,水族人称之为“借端”,“借”就是水语“吃”的意思,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的绝大多数水族地区都过这一节日,与汉族的春节相似。逢水历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上旬(阴历八月下旬 至十月上旬)的亥日,就是水族端的节日。但各地所过的亥日不一样。都匀王司镇内、外套的水族居民过第一个亥日,三都水族自治县水龙乡的马连、拉佑,大河镇的苗草,周覃镇的水东等地过第二个亥日,周覃镇的廷牌、恒丰、和勇及荔波县水维等地过第三个亥日,三都县的中和、地祥、三洞、九阡及荔波境内的部分水族过第四个亥日,三洞的腊领,九阡的水昂、水碾、峦董等地过第五个亥日。 端节从首批过节到末批过节,一般相隔四十九天,若遇水历十二月有三个亥日,则相隔六十一天。
端节是水族地区范围最广,人数最多且历时最长的节日。端午源于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们群体的原始宗教祭典活动。过节日期从水历十二月至新年二月(相当阴历八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报告团种的年终岁首阶段。因此,端节是辞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和预祝来年幸福的盛大节日。据传端节原来只过一批,因为烟发展散居各地难以见面,因此衽按地域分批分期过节以便相互走访祝贺。端节批次主要依亥日而定,其次是午未申日。据说分别为先祖父祖母逝世及悼丧日子。每年从年终十二月(阴历八月)的第一个亥日起开始过节,并依次往后推算。
在水族中,有“过端不过卯,过卯不过端”的传统区分,而且各地区过节的先后次序是不能颠倒或混淆的。关於这种风俗。较一致的传说是,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有两个儿子,哥哥被分住到上边的内外套地区,弟弟被分住到下边的九阡地区。原先约定好,丰收后到祖公处团聚庆祝。后来感到相距路远,往来不便,就决定哥哥过端节,弟弟过卯节。时至今日,各地水族基本上是同宗同姓的一同过节。
另一传说:传说很早以前,水族三弟兄,被家乡的特大洪水冲到三洞地区,为了战胜贫穷。饥饿,决定各尽一处,用勤劳与智慧开拓新生活。到了水历正月(农历九月)村支那天三兄弟毅然洒泪分了手。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取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同庆。后来水族人民使依初亥、双亥、三弃(用十二地史记日)的先后顺序轮流过年,从农历八月下旬到十月上旬,每逢亥日,都有过年的村寨。
端节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端节时,青年男女在“端坡”周围奏乐歌舞,而且举行赛马、斗牛、文艺演出、放映电影、亲友欢聚会餐等活动。邻近的苗、侗、布依、壮、瑶、汉等民族兄弟上万人前来参加。
端节之前,家家洒扫庭院,居室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节日的前一天,过节村寨敲响铜鼓,辞旧迎新。节日里杀鸡宰鸭吃新谷,并要以鲜鱼炖汤,准备好新米鲜汤招待亲朋。
除夕(戌日晚)和初一(亥日)晨祭祖,忌食荤,因此要认真清洗用具器皿,而且供品中不能有鱼以外的其它肉类,忌荤但不忌鱼。祭祖的主品是鱼包韭菜,原因是传说先人们曾以九种菜和鱼虾做成的药驱除过百病。它的做法是将韭菜、糟辣及葱、姜、蒜等调味品填进清洗好的鱼腹,捆扎好后清炖或清蒸而成;辅以酒饭瓜果。设祭时往往要将铜鼓、糯谷米粑、衣着首饰及农具作陈列品,表示托远祖洪福过上好日子,往后依旧靠劳动去开拓幸福。
翌日(亥日)是水族的大年初一,“初一”上午要挨家逐户去吃祝贺性的新年饭,并把糖食果品及干鱼等供馔品分给孩童们。早饭后,青年盛装,妇女艳服,互邀去到祖上传达室下来的端坡上举行赛马活动。端坡上青年男女成群对歌,骑手们在一声令下,跃马扬鞭,纵辔驰骋,涌向端坡。比赛骑术,争先夺魁,优胜者披红布冠马首,倍受风光尊敬。
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到各家分享撰品,到处可见孩子们踏着脚,伸着手大声喊着"海有啊!海有啊!"(给我啊.给我啊!)的场面。哪个儿童获得的糖食,果品、鱼干最多,那个孩子就被认为最能干、最健康、最幸福。
节日期间,村村寨寨敲击铜鼓、皮鼓,有些地区还举行对歌和跳芦笙舞,青年男女踩着鼓点,纵情歌舞,随鼓点快慢而变换舞步,最后鼓点密急如雨宣告结束。水乡山寨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赛马归来,人们兴高采烈,成群结队返回村寨,铜鼓皮鼓响成一片,主人酒肉宴请,饮酒对歌,浸沉在节日的狂欢中。入夜,兴奋的水族人民围坐在火塘边,吃着象征丰收的糯米团,喝着糯米酒,不时地发出"秀"!秀!"(干杯!干杯!)的欢笑声,到处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卯节
卯节,水语称之为“借卯”、“解(吃)卯”,只是三都县九阡地区和与之相临的荔波县部分地区水族人过的节日。与端节一样,也是分期分批过节,日子要选在插秧结束之后的水历九、十月(阴历五、六月)的卯日,并以辛卯日为上吉日,忌丁卯属火的凶日。卯节按地区分四批来过,前三批分别由荔波县的水利、水尧、水浦地区过,最后一批为九阡过。九阡的卯节范围广,所以有“九阡大、吃卯奠后”之说。在《水书》中,水历十月喻为“绿色生命最旺盛的季节,“产卯”日是“最顺利的时日”。在分批过卯的周期中,以“辛卯”为最佳节日,以“丁卯”则为凶日。哪个地区轮到辛卯过卯,就意味着来年风调雨顺,无灾无病,太平康乐,人寿年丰。哪个地区如逢丁卯过节,预示来年不利。
节前家家户户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许多丰盛的过节食物,晚上祭天敬祖,祈祷来年吉祥如意。节日当天上午,再祭祖一次。
“卯节”一年一度,为时4天,卯节除了祭祖、大规模走亲访友、宴请宾客之外,最热闹的要算上卯坡的对歌,因此卯节又叫“歌节”。九阡区水各的卯坡最为热闹,不仅招拢当地来的青年男女,而且还把邻县独山、荔波、榕江等地的青年也吸引过来,加上看热闹的和做生意的,卯坡上挤得水泄不通。对歌是男女青年社交的好机会,卯坡为很多幸福的家庭牵红线搭彩桥。卯日早饭后,男男女女,身着节日盛装,从几十里乃至上百里外涌向卯坡,未婚男女纵情对歌,直至日落。夜幕降临后,寨子里的对歌声又起,此时的对歌,女在屋内(寝室),男在屋外(堂屋)。除未婚青年男女外,已婚者、老人也可对歌,也有老人们叙旧问安的歌堂。对歌的双方如果情投意合就可相率成婚,而女方父母少有干涉。卯节除了这些活动之外,还要敲铜鼓助兴娱乐,欢乐宴请,传饮“交杯酒”。有的村寨还保留有古老的祭稻田的习俗,多以鱼、螺丝或酒肉作供馔。由于“端节”和“卯节”事实上都是过年,故过端节的地区不过卯节,过卯节的地区不过端节。

苏宁喜节
“苏(丑)宁(月)喜(四)”水语意思是“四月丑日”,过节时间在农历十二月丑日,据说这天“牙花散”、“牙花离”(地母娘娘或生母娘娘)发送许多婴儿去人间,作人家的子嗣。水族地区普遍供祭。三都县和勇地区的吴姓水族为求人丁兴旺,定这天过年。
节日期间,倾寨的孩童提着特制的小竹篼,结队挨家逐户去讨象征长寿幸福的糯米饭、鸡蛋、肉片。家家都热情是接待他们,记他们尽情欢乐。同时家家户户剪彩色纸人、缠竹条纸须,贴插在祭桌的墙头上。节日中,对妇女也异常尊重、祭典由她们主持。苏宁喜节这一祈祷妇女平安康福的习俗,有人称之为水族的妇幼节。
额节
额节是荔波县德门、母早、太吉、尧古、拉交、水庆等地水族人民的年节。节日选择的时间与活动的内容及方式与端节相似。时间选择在水历正月的酉亥日,半夜设素席祭祖,以鱼为上供珍品,还供以糯饭、甜酒、大小南瓜等。过去也举行赛马与击铜鼓等娱乐活动
荐节
水语叫“解(吃)荐(正月)”,又称借荐为“荐嗄”,“嗄”是水语对汉族的称呼,故“荐嗄”乃是过汉族年的意思。这一说法明显说明,借荐并非水族传统文化,而是受汉文化影响的产物。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地区有几个村寨,还有周覃地区、阳安地区一些水族居民,既不过“端”也不过“卯”,而跟汉族一样过春节,其过年时间、祭祀礼仪及娱乐活动等,均与汉俗无异。历史较久的要数阳安的谢姓水族居民。据传,他们原是唐代应州刺史谢元琛的后裔。在丧葬和语言方面也有自己特点,可能是早期水族中一个单独的民族群体,习俗不同,这是水汉两族人民长期共同生活、相互交融、文化影响的结果。
洗澡节
这个节日只有独山县温泉乡居民有条件过。时间在每年阴历的六月初六。水族同胞从五、六十里地外赶到温泉乡的温泉洗澡,多则上万,少则数千,热闹非凡。这个节日流传着青年阿勤拾金不昧,关心乡亲治疙痨(疥疮)的故事。/p>
敬霞节
敬霞节,“霞”是水语“水神”的意思,敬霞又叫“拜霞”,也就是敬拜水神,是水族人原始宗教崇拜的一种具体体现,只是因其特别隆重,而且在进行敬霞活动的地域内,已形成了全民意识,因而可以看作是一种民族节日。主要在三都县九阡地区及其毗连地区过此节。
敬霞节并非每年都过,相隔两年、六年、十二年不等。具体时间有水书先生根据《水书》推算。由于此项仪式耗时费钱等原因,临近解放时,敬霞节已逐渐中止。近年来,随农村经济形势好转等原因,这一活动有一些复苏迹象。不过,始终未形成正式活动,因而,敬霞节可以说是一种历史遗迹。
怀雨
水族语音译,是贵州水族每年夏历三月中旬栽秧后,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的一种祈求农业丰收的祭典。
“祭龙潭”
三月第一个蛇场天“祭龙潭”,也是一年中较为隆重的节日,村村寨寨都要设祭台,杀猪、杀牛或杀羊进行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青年人跳金钱棒、欢庆节日。还有的上山打猎,有的对歌,节日共进行三天。据传说,从前有一年,大地干旱,河流枯竭,人类面临死神的威胁。有一个名叫桃仙的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下龙宫请求龙王帮助。桃仙的精神感动了龙王,终于答应普救人类。于是从山洞中流出了清清的泉水,人们得救了。后来人们为了报答桃仙和龙王的思情,就规定每年三月的第一个蛇场天为“祭龙潭”节。世代相传,至今一直遵循着这一古老习俗。


婚恋
水族婚姻沿袭传统习俗,恪守同宗血缘不娶、异宗异姓氏族开亲的原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旧是水族地区男女青年婚姻的主流。注意门当户对,讲究明媒正娶。即使当代,恋爱不十分自由,婚姻难以完全自主的现象较为普遍。水族很早就实行一夫一妻制,封建时代出现的纳妾现象也为数极少。水族古代议定婚姻范围十分严肃,由此产生《倒栽杉》、《倒栽枫》和《破姓开亲》的种种传说。同时,与当地的习惯法紧密相连,故有“南低宇,吃不得”之谚语,即同血缘家族屋檐下的吊丧肉吃不得,特别注重婚姻集团内部的凝聚作用,即使相隔的年代久远也不能开亲。违反上述原则,习惯法最严厉的是沉埋处罚,尚未发现铤而走险的事例。鱼是水族的图腾崇拜物。在婚俗中鱼常作为信物、圣物出现。缔结婚姻时,在荔波、九阡等地请媒人提亲时,男方母亲悄悄把包好的几条小干鱼置于盛着礼品的竹篮底部。而女方之母收到礼品时,也首先查看篮底是否有小干鱼。若应允婚事,则收下礼品和干鱼。新娘出阁之前的祭祖席上鱼更不可少,新娘还要吃下一筷鱼,以获得祖宗保佑。迎亲时,女方要看到男方带来的罩鱼笼和象征大鱼的金刚藤叶子等信物,才能发亲。迎亲进门时,要用鱼水罐祝福,即用新的小罐子盛上井水和两条小鱼,放在大门及新房门口,祝福新人如鱼得水,恩爱白头,并获得鱼类旺盛的生殖能力。为了家庭人丁兴旺,民族强盛,鱼作为联姻的信物、圣物的习俗,在水族社会中世代传承而不衰。
女方允亲之后,通常要吃认亲酒、定亲酒,男方向女方家送上一头肥猪、银饰、礼金、服装及红糖等若干礼品,公开联姻消息。吃大酒接亲,聘礼悉数送上,场面更为壮观。迎新娘进家,新郎的家人全部退到屋外,虚掩大门迎候。大门外放着柴块,或放着打菜的竹篮及刀具。当盛装的新娘来到大门口,顺手抓起门外的柴块或提篮推门进家,象征劳作归来的家庭主人,并靠劳动开创幸福的新生活。当新娘正要跨进大门时,新郎的母辈一人往往朝新娘身上喷一口水,或用一束芭茅草拂拭,或撒一把常青的树叶,借以驱除途中可能染上邪气的绿眼鬼,从此幸福吉祥。水族传统婚礼,新人没有拜堂和闹新房之礼俗,当晚由伴娘陪宿,次日回娘家。过几天,新郎把新娘请来之后开始过新婚生活。过去舅爷的权力大,有优先娶姑妈女儿为媳妇的权力,俗称回娘头亲。现在,回娘头亲习俗已逐步消失,外甥女即使出嫁,作为交往礼仪只给舅父送一般性的礼物。传统婚礼,新郎一般不迎亲,而请几位未婚男女充当姨娘、舅爷的“菲、祝”代迎,大多数地区的新娘撑伞徒步行走,但有“忌踩脚印”之习俗,即遇上抬死人或有另外新娘经过的路段,要背新娘避让以消灾。都匀市套头地区的水族,还保留着由兄弟全程背新娘送到新郎家的古俗 [1]。
丧葬
水族的丧葬习俗主要特点是:禁忌繁多,厚葬、隆祭、久祀。水族丧葬集中体现了祖灵崇拜、神灵崇拜、自然崇拜的信仰文化内涵。同时,丧葬又成为水族传承孝道和祭祖礼仪、调整人际关系、提升血缘氏族凝聚力、交流社会知识的重要活动。水族的厚葬,并不体现在随葬、陪葬物品的贵重与多寡,而是反映在制作石棺坟墓、大型墓碑的建造方面。这种现象远远超过相邻的周边民族。在过去的50多年间,水族地区的石棺墓和大型墓碑被毁了大多数。目前,仅余下三都县引朗石棺墓、荔波县水浦石棺墓等两个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水族石棺墓有二、三层,外形与干栏住房结构相似,并雕刻有精美的花鸟鱼虫及人物故事等图案。水族丧葬的隆祭之风,还表现在为死者举行的各种盛大而复杂的吊丧“开控”活动,有的称为“砍利”。吊丧活动规模大小,往往依据孝家经济实力而选择“小控”、“中控”、“大控”和“特控”。特控又称“控腊”的规模最大,过去只有大户人家才能担负得起。水族大多数地区吊丧要忌浑吃素,以鱼主祭品,奉献牺牲男丧重马及水牛,女丧重水牛及猪。丧葬吊丧活动,有条件的要吹芦呐、跳舞、唱歌、演花灯、耍龙舞狮、制作各类纸扎的旗幡伞盖等,客观上成为水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交流、男女社交、聚会娱乐的重要活动。
过去,水族地区有“人死饭甑开”之说,吊丧期间无论是谁来到,孝家都要供给饭菜接待,或让来者在吊丧场中的谷桶里任意取用糯饭充饥,开销颇大。为了消除丧葬活动中低沉的气氛,都匀套头的水族男女青年有用蓝绿黑等冷色调颜料打花脸戏耍的习俗。水族丧葬的久祀,体现逢上清明节要扫墓,逢年过节或家里遇到重大红白喜事,要为亡灵举行祭祀活动。三年守丧过了之后,还要举行隆重的除服活动。尽可能为亡人立碑纪念,是水族悠久的传统习俗。水族地区遗存的众多石棺墓、楼阁碑墓,就是这种遗俗的见证。水族过分重视吊丧活动,过去有些家庭为其所累,借债勉强支撑,结果人劳财散而一蹶不振。
由于丧葬活动集中地反映了水族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信仰世界的生死观与鬼神观,也反映了从祭祖中寻求永生和纳福发展的功利目的,因此成为集中传承孝道和社会知识的重要实践活动,成为禁忌最繁多、礼节最繁冗的民俗活动,也成为民间运用水书、锻炼水书先生的绝妙机会。鱼是大多数水族地区的图腾崇拜物,在祭祀祖先和丧葬活动中,鱼的圣物角色尤其显得突出。当有人过世,首要大事是通知氏族成员忌荤吃素。水族吃素,只忌禽畜兽类的油肉,不忌水产鱼虾之类,而以鱼为最珍贵的祭品和待客的佳肴。吊丧食素,既表示对死者的哀悼缅怀和对孝家的尊重与同情,又是维系氏族情感、增强和提升氏族凝聚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有用面粉拌和植物油制成鱼虾蚌蟹的水产类模型祭品,有的还以活鱼祭祀墓穴,有的要将鱼卵撒在新坟封土上等习俗。鱼是水族的图腾,鱼卵象征水族后裔兴旺发达。今天的子孙,就是明天的祖宗。死与生,老与少,环环相扣,生生不息,把家庭兴旺和民族昌盛的美好愿望,都贯穿在丧葬的活动之中。水族重土葬,还分浅葬、假葬、深葬,以及杜绝恶性遗传的倒罈葬等。随着社会的进步,水族地区丧葬活动逐步呈现不择吉下葬,而以亡人过世三、五天为葬期的新局面,而且丧仪逐步简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风尚。

名人
邓恩铭


又名恩明,字仲尧,水族,贵州荔波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曾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后又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920年11月,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人组织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亲切接见。1925年2月,发动青岛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7年4月,邓恩铭赴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 1929年1月19日,由于叛徒出卖,邓恩铭在济南被捕入狱。1931年4月5日,邓恩铭和战友们被押到济南市纬八路刑场,慷慨就义,时年30岁。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1917年,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开始阅读《新青年》《新潮》等刊物,思想有了较大飞跃。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邓恩铭在济南学生运动中的表现尤为出色,其爱国情怀与组织能力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可,被推举为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兼出版部部长。
在一中求学期间,邓恩铭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齐鲁书社是他常去的地方。在这里,邓恩铭大量阅读了介绍苏俄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刊,还结识了一批志趣相投的伙伴,王尽美即是其中之一。这群少年在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中成长起来,并组织成立了“康米尼斯特学会”(即共产主义学会)。为更好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广泛吸收革命青年,邓恩铭、王尽美等在1920年11月成立励新学会,出版《励新》半月刊。1921年一大召开,邓恩铭被推荐作为济南代表与会,成为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邓恩铭对革命的态度是坚持到底、义无反顾的。1925年5月和11月,邓恩铭两次被捕入狱,虽在组织和家人的营救下出狱,但艰苦的环境和常年的奔波让他患上肺结核病和颈部淋巴结核病。即便身患重病,即便家人一再反对,只要身体稍有好转,邓恩铭便又投身到党的工作中去 [9]。
1929年1月7日晚,邓恩铭从淄博矿区赶到济南,来到商埠纬一路的一条胡同,同负责党的秘密联络工作的余修同志碰头,他说:“王复元叛变投敌,他知道你的身份和你目前的活动,现在情况紧急,你必须马上离开这里,不能迟于明天清晨。”并嘱咐余修把重要文件马上毁掉。余修希望邓恩铭和自己一同转移,但被邓恩铭回绝了。邓恩铭为保护和安置济南一大批革命力量,在他人安危和个人生死面前,他选择了前者。1929年1月19日,他不幸落入敌人手中。
起初,邓恩铭虽多次残酷审讯,但并未暴露。他主动担负起领导狱中斗争的艰苦重任,组织成立狱中党支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狱中斗争。邓恩铭与狱中党员认真分析形势后,前后组织两次越狱。7月21日晚的第二次越狱,在邓恩铭的指挥下,难友们有计划地控制了两道大门,同敌人展开激烈搏斗,难友们伺机冲上大街,分路疏散。由于邓恩铭受刑过重,身体虚弱、行动困难,他被敌人捕回打入死牢。
邓恩铭被捕入狱后,面对酷刑折磨咬住牙关,在狱中还领导了两次绝食斗争,组织了两次越狱斗争,使部分同志得以脱险 。

邓恩铭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追求真理,献身革命,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为山东青岛等地早期中共党组织的建立和工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邓恩铭怀抱着通过共产主义救中国人民于水火的伟大志愿,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位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年轻人,用一腔热血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严守党纪、宁死不屈的伟大品格,他的精神值得后辈永远铭记。
邓恩铭是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1949年,毛泽东同志对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山东代表马保三说道:“革命胜利了,不能忘记老同志。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邓恩铭烈士的历史搞好,要收集他们的遗物。”
1961年,邓恩铭诞辰60周年、牺牲30周年、中共一大召开40周年,同为一大代表的董必武经过山东,感慨万千,赋诗一首回忆王尽美与邓恩铭: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后人有诗赞曰:水家山川秀,奋斗育诗人。烈士邓恩铭,能歌善诗吟。临难不苟免,憾望南雁行。致母诀别信,自赋表胸襟。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潘一志


水族史学奠基人——潘一志(1899—1977)原名益智,字若愚,水族,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梅山人。潘一志出生于水族书香门第。其祖父、父亲两代开办家庭私塾。受家风影响,潘一志三岁便启蒙学汉话习汉字,祖父潘文秀是其启蒙教师。十年苦读,潘一志家学饱满,通晓经、史、诗、文。
潘一志比邓恩铭长两岁,也有上北京深造的机会,临行却惨遭匪劫,侥幸活命。解放前,潘一志三度从军,数度从政,多次从教,由于性情耿直,为人正派,宁可洁身自好,不愿随波逐流,数次逃官辞官;他嫉恶如仇,为民秉笔直书,告倒两任贪赃县长,后来遁世隐居躬耕,心中抱负难以舒展。他对自己前半身的概括与反省是:“误入尘凡廿九秋,莫再随波堕浊流”。荔波解放后,他真正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光明和希望。当荔波县人民政府县长杜介厘邀请他出山为新政权服务时,他欣然应允,并由衷吟道:“攘臂下车君莫笑,我今却已得新生”,并将名字“益智”改为“一志”,以表白自己一心一意立志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解放前弃官归农张扬中国文人精神,解放后欣喜出山为人民政权出力的知识分子,水族著名文化学者、诗人、方志学家、水家学研究的奠基人,爱国民主人士,三都水族自治县首任第一副县长、政协黔南州前驻会副主席、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其主要著作《水族社会历资料稿》是现在研究水族社会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水族文人潘一志就是一生受孔子思想影响的代表人物。潘一志一生历经磨难,但孔子积极有为的思想始终占主导地位,孔子重视道德价值和历史经验的思想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儒家思想构成了潘一志一生的精神支柱。
潘一志既是水族史学奠基人,又是优秀的水族儿女,他是水族人民群众中少数的走出水族大山里村寨的一个有文化和有思想的学者,潘一志一生经历坎坷,矢志学习洗脑知识新东西,思想进步的很快,又是一位很有品德而不得意的水族学者,潘一志是民国时期的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佼佼者之一。
梅山学馆是潘一志的启蒙之地,也是他走向外面更广的世界的跳板。当潘一志选择从梅山学馆走出去看世界的时候,已经注定了他必定投身于纷繁复杂的新社会政治。2006年,贵州民院·贵州水书文化研究中心升格为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并获得省编委的编制批文之后,将出版《水族学者·潘一志文集》列为首选课题,并得到潘一志先生传人原黔南州政协主席潘茂金的大力支持。2008年中秋节前夕,潘茂金先生将出版委托书专程送抵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院长唐建荣教授,对潘茂金先生慷慨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唐建荣教授、冯举高先生分别为本书作序。
贵州民族学院是设置水族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并获得教育部批准招收民族语言文学·水族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的大学。该书出版对于水族语言文学的教学科研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水族学者·潘一志文集》由《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潘一志诗词》汇集而成。这是潘一志先生为社会、为水族人民留下宝贵丰厚而永恒的精神财富。中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而可圈可点的历史,而且不乏学富五车的贤达。但是,当我们环顾四周,能像潘一志先生那样数十年孜孜不倦耗尽心力为本民族撰写出一部30余万字历史资料稿者,却凤毛麟角。尤其对于弱小的水族,既没有通行文字记载自己的历史,而只有汉文献语焉不详或观点偏颇的史料,更彰显《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的分量与作者的人格魅力。
潘茂金先生卸任黔南州文联主席之后,摒弃其他工作,数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先父遗稿整理的工作中,为书稿作出了大量的工作:对照先父数种版本手稿,校正内部铅印本千余处的遗误;用手写板在电脑上逐字逐句录入全书;重新绘制书中各种插图;为书稿增加了不少注释;搜集珍贵的历史照片;纠正因历史原因,作者违心屈从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一些论述或提法等。可以毫不隐讳地说,如果潘茂金先生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倾力奉献精神,如果潘茂金先生缺乏家学渊源与学术功底,社会也难看到理想校勘版本的《水族学者·潘一志文稿》。这是梅山学馆的遗韵,这是潘一志先生精神的延续,这是水族的幸运,这是水家学研究的幸运!同时也是中国知识分子重视历史传统在水族知识分子身上的闪光。知识的大潮流之中,也因此造就了一个水族人的大学者。

潘新简
清咸同起义水族农民起义军领袖。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三月发动水族农民千人在九阡、莪蒲起义。义军发展到四万人,在太平军别遗队余诚义、黄金亮以及都匀柳天成,都江罗光明,张秀眉义军部将高禾、九松等各路义军的积极配合下,转战于黔桂边区,控制了大半个荔波县,曾五占荔波县城,南窥思恩,北图都匀、独山,打死荔波守备更玉麟,千总王代龙等。义军的强大,引起了清廷的不安,派广西、贵州清军围剿,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九阡失守,因叛徒出卖,潘新简被俘,牺牲于桂林。
潘新简,原本家庭产业不多,据《三都县志》载:潘新简被害后,其产业作逆产充公,民国时称为学田,仅是50挑谷的一块大田及30挑的4块小田。据传说这块田还是潘新简起义称王以后开辟的。潘新简从未读书,所以没有学名,小名阿简,起义后若干年,始称新简。潘新简距今仅百来年,有些老人还能回忆说,潘新简的父亲是个老实农民,自耕的土地不多,每年还有些日子帮地主做零工。潘新简少年有胆识,及长,好打抱不平。清官吏鱼肉乡民,往往为潘新简所反对,官吏恨之,加以罪名,欲逮捕他。潘新简随身常带大刀一把,磨得很锋利,扬言说:“谁要捉我,我就先杀他一、二人垫底。”因而矛盾日益尖锐。继而与覃朝纲(布依族,九阡里姑赏村人)、吴邦吉(水族,莪蒲里亩享村人)等组织一班青壮年团结自卫,与清政府对抗。
潘新简起义,是完全由于不愿作清政府奴隶,反抗剥削,反对压迫,其牺牲奋斗的精神,出现在野蛮专制时代的边远闭塞地区,诚属难能可贵。据父老传说,他们的起义,除向人民照收清政府的丁税之外,其他苛捐杂税,一律废除,清官吏的额外需索勒,更是没有。他们的军队,是有事为兵,无事为农,为农是维持自己的生活,为兵是保卫自己的生命,一切都是为群众,也就是为自己。与当时清政府的残酷压榨相比较,不啻天渊之隔。所以人民乐于附和他,拥护他。据咸同贵州军事史载荔波清知县谷应贤上言有“县属16里,惟上羊奉半里6团尚自守,余皆降贼”之句,就可见当时人心的向背了。并且他们的起义是和各民族团结一致的,是和黔南、黔东南的苗族、布依族的农民起义休戚相关,所以他们才能持久,成为强大的反清运动。  潘新简起义,与清政府对抗10余年。在这10余年中,共计围攻荔波县城17次,6次破荔波县城。清知县蒋嘉谷被杀于水错,彭培垣溺死于泮池,钟毓材丧命于董界,前署荔波知县、独山知州、都匀知府、督办独荔军务、候补道声威显赫的吴德容,也因历次进攻九阡遭到惨败而忧愤至死。其余杀死的文武官吏有名字记载者百余人,军威振奋,敌人胆落。当时除转战于荔波县境内各里外,并南窥广西之思恩、南丹,北陷都江厅及三脚屯分州,西图独山、都匀,东陷古州厅,参加各大战役,树立功绩,即在当时的反动文献记载中也出现不少。后来虽被广西清军镇压,威胁诱降时,他们还大骂清奴狗官,誓死不屈,大义凛然。近百年来口碑交颂,正气长存,凛凛如生,令人仰止。

潘新简领导的这场水族农民起义,坚持了十五年之久,其余部又坚持斗争三年,共达18年之久。这是水族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农民革命。最后虽然失败了,却永垂史册。其反压迫、反剥削、反歧视的抗清起义,也一直为水族人民所讴歌、赞扬。
水族人民把潘新简的革命事迹编成故事到处流传。故事中,有发动起义,大造声势的《丢钱试民心》;激发群众义愤决心和清军斗争到底的《改变装束》;庆贺攻城胜利的《写对联》;智除刁难下河义军来往的恶棍《智惩恶霸头》;突破敌人包围的《智退官兵》;发动群众入伙,减轻群众负担的《简王牌》;加强民族团结的《虽苗一家亲》;和太平军聚会的《痛饮相会酒》;敌人痛恨潘新简,而有相信坟山贯气的《挖祖坟》;不畏强暴,不受引诱,视死如归的《英勇就义》;死后英灵不灭,依旧为义军助威的《显灵》等二十多则。并且有些故事情节,添加了神话色彩。
除了故事,还有不少赞美潘新简起义的诗歌。《简大王之歌》中叙述了潘新简起义的兴衰胜败过程,有具体描绘,有浓烈情感的抒发,流露出人民对自己英雄的缅怀和赞美。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5
liumeiling

ZxID:3002419


等级: 派派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04-09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水族的传统节日
https://www.paipai.fm/r7634349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