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老祖”绿皮火车到底为什么是绿色的?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00 回复:2

[物品器具] “春运老祖”绿皮火车到底为什么是绿色的?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aamaio

ZxID:14175459


等级: 素材组
庸俗的懒人ᓚᘏᗢ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4-08 0



今年过年时暴雪、冻雨等极端天气导致高铁大面积瘫痪,多趟列车降速、停运。而绿皮火车却在春节返乡高峰中“挺身而出”,不少网友直呼运输界的 "老前辈" 支棱起来了!

风雨无阻的绿皮火车。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以出行为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耗时更短、设施更加完善的高铁和飞机,而不是慢悠悠的“绿皮火车”。但事实上,“落后”的绿皮火车依然不能被“淘汰”。


由于建设要求低,绿皮火车能够覆盖那些高铁暂时无法到达的地方;这类车型的保养和运营成本也不高,因此票价也比高铁要便宜得多……在偏远的山区、在僻静的小城、在散落的村庄,有数不清的家庭,要依靠这些绿皮车才能“走出去”。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绿皮火车的存在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影视剧中的绿皮火车。来源/电影《七月与安生》截图



不过,今天的绿皮车其实已在性能和乘坐舒适度上有了很大改善。话都说到这了,国历君就带着大家盘一盘“绿皮火车”的前世今生。


不是所有绿色的火车都叫“绿皮火车”


在绿皮车车迷眼里,只有老绿皮才算是真正的“绿皮火车”。所谓老绿皮,是20世纪50-80年代中国旅客列车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曾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代名词。

影视剧中的绿皮火车。来源/电影《独自等待》截图



从名称来看,绿皮火车是车体被涂装成绿色的列车。但大部分60后到80后对绿皮车的初印象,都来自于中国第二代主型铁路列车,即22型客车,也包括改进版的22B型客车和23型客车。

1956年,22型客车开始设计、试制,并于1959年投产,1994年停止生产——其中,22是指列车的车体长度,也就是说22型这个系列车体的总长都在22米左右。22型客车的构造速度在100km/h到120km/h,但因为铁路建设程度和地形差异较大,实际平均速度不到40km/h,因此票价十分便宜;它们的车窗设计采取双扇单层玻璃向上开启的样式,隔音性能和密封效果比较差,这也是和今天列车相比一个很大的区别;而除了某些卧铺车以外,绝大部分22型客车都不带空调,冬季依赖烧锅炉取暖,夏季则要靠小风扇来降温。

作为当时的主力车型,由于它们的车身普遍涂装草绿色底色和黄色丝带形象,“绿皮火车”便成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而在很多人眼中,这些票价便宜、慢慢悠悠、没安空调、能开窗户的老式客车,才能叫绿皮火车。


这样的绿皮火车,其实坐着并不舒服:缓慢的速度,让旅程变得更加漫长,硬座坐到腰酸背痛,要是赶上春运,手脚可能根本无处伸展;没有空调,冬天车厢像是“冰箱”,薄薄的铁皮外壳不仅不保温还可能四处透风,夏天就升级成“桑拿房”,闷热的空气好像时刻都在扭曲、蒸腾;因为票价便宜,也没什么搭乘限制,车上什么人都有——甚至可能还有动物,就像一个移动市集,散发着各种气味,吵吵闹闹休想有片刻安生。

车厢生活。摄影/曹杨牧语,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习惯了其他交通方式的舒适和安静,想必是不愿搭乘绿皮车的;或者说,不愿意再坐第二次。但正是这份淳朴和粗粝,让“绿皮火车”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火车几乎是中国人唯一的远行工具。在当时的语境里,它代表着工业时代的希望和力量:探身远眺的货车司机成为开拓者的化身,挥汗如雨的司炉工成为劳模的常见形象,很多影视文艺作品里的英雄人物,身份往往是铁道职工。它也成为许多年轻人奔赴新天地的梦想方舟。


在美国游记作家保罗•泰鲁眼里,中国的绿皮车上,搭载着一个小社会,在这条移动的长龙里,人们用惊人的热情嗑瓜子、打扑克、谈天说地。他在书中写道,“中国人‘生活’在火车上”,在这里,火车不仅是交通工具,“它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

车厢生活。摄影/曹杨牧语,来源/图虫创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落后的老绿皮渐渐被淘汰,存在感越来越弱;一直到2014年,铁路部门决定将所有普速列车的颜色统一为橄榄绿色,“新绿皮”横空出世——比起老绿皮在性能设计上完善了不少。但在曾经坐过老绿皮的人心中,这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意义截然不同。


或许老物件,总是让人怀念——“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边上把腿收一收”的吆喝一出,瞬间就能把人拉回那段无法取代的旧时光。


为什么不是红皮车、蓝皮车、白皮车?


“绿皮车”在中国铁路交通史上的地位,大家都认可。但为什么中国早期的火车车体要设计成绿色?难道就没有想过试试别的颜色吗?


这得从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说起,如果把1880年建设我国第一个机车车辆工厂作为起点,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不过,在解放前的六十多年里,中国的铁路机车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这便意味着,中国自主研发机车车辆的技术基础相当薄弱。

机车车辆工厂。来源/pixabay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全国范围内只有20家机车车辆工厂,主要工作也只是根据各条铁路需要进行“配修”,不具备独立的机车制造能力。当时的苏联向我们伸出了援手。


1956年,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关于协助中国研制内燃机车的技术合作协定。一方面,中国可以派遣相关技术人员赴苏考察学习;另一方面,苏联也会派出内燃机车专家来华协助,直接指导草图设计工作,个中影响直接体现在列车的外形和配色上——由于几乎只能依靠苏联专家提供的TE3型柴油机车图纸资料推进研究,后来开发的国产 “东风”型内燃机车车型也与之较相似,都是绿皮加黄线。

几乎在同一时间,我国铁路部门设计并试制了22型客车,它的色彩形象也延续了黄绿搭配的“苏联”风格——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国铁路上,时不时能看到“东风型”内燃机车牵引着22型客车飞驰而过,整体配色相当和谐。事实上,当时在工业上受到苏联援助的许多国家,都曾出现过类似的绿皮火车,形成了独特的绿色风景线。
苏联士兵雕塑。来源/pixabay



那么,问题又来了:苏联为什么要给列车刷上绿漆呢?很可能是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苏联研制内燃机车之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没多久,国际关系较为敏感。考虑到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苏联在列车配色上增加了作战隐蔽性方面的考虑,比如车身涂成绿色,在山上、林间穿行时便不容易被敌方发现;再比如车顶涂成灰色,行驶时从高空望下,看上去就像一段铺有沥青或混凝土的公路,可以有效降低被轰炸的可能性……今天看来,这种“障眼法”太过粗糙,肯定逃不过现在的侦测技术。


不过,在当年负责设计22型客车的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工厂眼中,这样的考量却不无道理。在选择列车配色时,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认为:绿色的车体不仅具有一定的战备伪装效果,还能给乘客以安定、平和的感觉;而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绿色车厢也具备耐脏污和便于清洗的优点。


总之,从1956年设计到1994年停产,共有约26000余辆22型客车在中华大地上飞驰,作为铁路客运的主力车型,它们构成了大家对“绿皮车”的集体记忆。在坚持了近四十年后,这些绿皮火车还是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绿皮火车。来源/pixabay



1990年代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约7万公里,人均不足一根烟长;更致命的是,绿皮车的平均时速仍未超过50公里,严重制约了蓬勃发展的工业物流和客运需求。在周云蓬的随笔集《绿皮火车》中,曾这样描述他前往昆明的50个小时硬座之旅:


“在车厢过道上,别着头蜷着腿,那真是安忍如大地。可是,推小车卖东西的人来了马上要爬起来,走了再躺下,还有上厕所的人从你身上跨来跨去……那时,我的头发已经留长,活了半辈子,没想到头发也可以被人踩。”


不管是对于国家铁路部门,还是对乘客个人,缓慢又拥挤的绿皮火车逐渐成了累赘。一种橘红色的新型客车取代了它的地位,这就是25型客车。与绿皮车相比,红皮车的速度更快,乘坐体验也更加舒心——不仅速度更快、客容量更大,还安装了空调,座椅也填充了海绵。

1997年到2007年十年间,中国铁路进行了六次大提速,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从43km/h(最高120km/h)提高到70km/h(最高250km/h)。火车车厢的颜色也变得更加多彩:红色的是快速列车,蓝色的是特快列车,白色的是高级直达特快列车……它们的出现,逐渐遮盖了铁轨上曾经浓烈的那抹绿色。

当绿色再度出现,时间已经到了2014年。随着高铁的飞速发展,为了推进铁路机车车辆的标准化,铁路部门决定将橄榄绿作为普速客车外皮的统一色调,利用黄色腰饰带形状的不同来区别具体等级——这样的设计,在纪念老绿皮的同时,也具备简洁、庄重、环保的视觉效果。自此以后,中国铁路客车的颜色主要分为两种,即普速客车的绿色和动车组的白色。


动车组白色。摄影/Akrios_Yu,来源/图虫创意



绿皮车迷的“朝圣” 国内现存的老式车

《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写过一段话: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绿皮车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其彰显的工业力量和机械美学,也在于附着于它身上的历史记忆。

曾经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运力,寄托着一个时代的速度与激情,老绿皮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退役对于曾搭乘它南来北往的乘客来说,更像是“一位奋斗了大半生兄弟”要退休了。这种恋恋不舍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新绿皮的出现。

不过,老绿皮也并未被完全淘汰。它们定时定点穿梭于国内的一些偏远地区,会被充实到还没有通高铁的支线铁路上,在出行高峰期或者某些异常天气下也会被“拿出来应应急”——每一次出现,都会吸引绿皮车迷的注意。


退役机车封存基地。来源/纪录片《航拍中国》截图


从老绿皮到新绿皮,从普速列车到高铁动车,中国的铁路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这些列车驶入中国人的生活,见证着一段段岁月变迁。在未来,国产列车可能会发展成什么样,仍然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五十年》编纂委员会.《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五十年:1949-1999》.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
旅大市中苏友好协会.《深情厚谊》.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60年
刘长兴.铁路客车外部的色彩设计与色彩编码[J].铁道车辆,1990(10):36-38.
支锦亦. 铁路客车色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吴俊.关于我国客车颜色的多彩化[J].铁道车辆,1987(09):45-46.
海外网,《铁路部门恢复“绿皮车”红皮车、蓝皮车将成历史》
东北网,《“绿皮火车”即将更换空调车》
现代金报,《绿皮车 让每个中国人都“上车”》
北京科学中心,《国庆回家一票难求?从绿皮车到高铁,你坐过几种?》,
新京报,《绿皮车将“重出江湖” 此“绿皮车”非彼“绿皮车”》
青年参考,《绿皮火车的文艺与沧桑
南方周末,《【春运】正在消失的记忆》
环球网,《回忆曾经的绿皮火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10 0


易璟涵

ZxID:10849657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灭酱
佛系肝章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30 0
此刻我就坐在绿皮火车上,看到这篇,还挺有感触的。虽然高铁飞机都快,但很多人还是会选择绿皮火车,毕竟票价便宜很多,就是坐起来真的难受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