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和张居正那么拼,为啥还是挡不住明朝国库变空?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95 回复:1

[人文通史] 海瑞和张居正那么拼,为啥还是挡不住明朝国库变空?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久川颯

ZxID:18438013


配偶: 久川凪
番外不补❌完结请+1通知❗️求书请到寻书求文版块发帖❤️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3-02 0
明初,承丧乱之后,国用充足;明中叶以降,社会经济大发展,尤其是大航海时代开启后,王朝繁荣程度进一步提高,可国用却经常不足。自弘治开始,士大夫在奏疏里经常提到“国初赋税充足,现在不足”,朝臣集体讨论国用的记录就没有中断过,可称之为“大明士大夫财政之问”。这究竟是何原因所致?

不均衡的发展


朱棣在榆木川驾崩后,明朝战略收缩,重心转向内政,社会经济愈加繁荣,史称“仁宣之治”。此后数朝,经济繁荣,生活富足,社会风貌巨变。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来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货币充裕进一步刺激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江南地区,市镇的繁荣和海内外贸易的兴盛,更是催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此时期发展上的不均衡也让人足够震惊。
明朝纺织工厂的工人。来源/纪录片《中国》截图


1569年,海瑞出任应天巡抚,其辖区主要为南直隶江南地区,此地乃明王朝最富饶之域,亦为国家财富要地,近四分之一税赋与漕运起运物资皆源于此。

海瑞到任后,一方面推进疏浚河道等民生工程,另一方面也必须直面所辖地触目惊心的、严重的贫富不均、赋役不均的问题。

海瑞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百姓将自家良田投献给有权势的大户,而赋役征派的都是贫家小户。还发现苏州、常州、松江三府官绅世家众多,这些人想尽办法兼并土地,应缴税赋能转嫁则转嫁,不能则拖欠。这不仅使百姓更贫困,还使国家赋税大量流失。百姓太穷就会为自己选择出路,国家太穷也会严重影响治理能力。而偏偏这些士大夫通过联姻、师承、讲学等方式织成了庞大的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
海瑞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调研是为了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就要寻找原因。海瑞担任多年知县,对此了然于心,很轻松便发现了“府县原有此权,甘自卑琐”,即知县没有胆量和魄力去完成粮饷。为推动工作,海瑞明确指出,我推行的政令,阁老尚书家也要一体遵循。强调十遍不如行动一步,海瑞自然要有行动——拿徐阁老家开刀,似乎是最合适的。

此时的徐阶是退职居家的大学士,也是名满天下的阳明学传人,或许还是江南首富。昔日,徐阶意气风发,曾因捍卫圣门礼仪当面顶撞大学士张璁,让本应平步青云的仕途多走了十多年弯路。如果不是天时地利人和,徐阶也就被埋没了。

1547年,时任吏部侍郎的徐阶长子成婚,徐阶向弟弟借钱才才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而等到1569年,徐阶竟坐拥田产20万亩,仅华亭的田租就有13000石,商铺众多、纺织业规模庞大。

徐阶用非常规途径获得如此天量财富,很多人都看不下去,好友王畿就曾劝徐阶适可而止,但他显然没有听进去。
徐阶的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截图


针对“华亭乡官田宅之多,奴仆之众,小民詈怨而恨,两京十二省无有也”的情况,海瑞最初也是抱着商量着来的态度。毕竟在官场多年,他虽行事刚直,但并不傻。海瑞建议徐阶退还半数田地。但徐阶称自己没有那么多田,很多是别人恶意挂在自己名下的。海瑞再次商量,徐阶依旧不听。

于是,徐阶开始动员人让海瑞下台:徐阶和他的子弟多次联系李春芳、张居正,甚至直接上京求助。徐阶在言官圈的好人缘与徐家的关系网在这一刻开始生效。

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称其一系列措施给江南带来了大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滥受词讼、违例论断等,还对海瑞进行了人身攻击。海瑞在江南期间推进一系列工程、同步开展大量改革、处理成千上万的公文、办理千头万绪的事务,出现些许问题本是正常现象,但一被放大就会从“四两变成千斤”。戴凤翔的奏疏很快就传开了,在官员中引起巨大震荡。吏部对海瑞做出了调整,这便是历史上知名的海瑞罢官。

值得注意的是,戴凤翔是松江大户,海瑞的改革迟早也会波及他。他这么做既是为徐阶,也是为自己。
海瑞的影视形象。来源/纪录片《中国》截图


士大夫群体中,像徐阶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张岱的舅爷朱石门,其父为大学士朱庚,依仗父亲,朱石门广置田宅,极喜收藏,甚至做到:

“秦铜汉玉,周鼎商彝,哥窑倭漆,厂盒宣炉,法书名画,晋帖唐琴,所蓄之多,与分宜(严嵩)埒富。”

除士大夫外,藩王、宦官也都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藩王的政治军事权力虽被根本性削弱,但经济权力却一直存在。蜀王及其支系占据了成都平原半数的土地,四川巡抚看不下去了。开封的周王、西安的秦王同样大量兼并土地,导致“田产子女尽入公室、民怨已极”。而且部分藩王拿到了经营盐业的权限,积累财富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太监和勋戚的资产主要集中在京畿。明武宗时期,太监谷大用就以勘地为名,获得庄田数十万亩。

崇祯时期,毛九华描述王朝的状况为:

“势豪之家,仆隶多至数百,奸民乘势投献,百姓受其鱼肉。”

总督卢象升则直接上奏皇帝:

“贫者日益贫,富者日益富,大约贫民之髓富民实吸之。”

明代的税赋有过几次调整,总体趋势是纳入土地,而土地又逐步集中,拖欠变成常态,转移变成日常,导致国家越来越贫困、百姓越来越困难;而社会经济大发展带来的收益,国库并未获得太多,百姓同样获益有限。

下滑的财政与贫困的百姓,是明代经济大发展后确实存在的现象,纵然这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

张居正的努力


在时间的剖面之下,许多人能认识到问题,也知道真实原因,但如何解释、如何选择却大不相同。


针对土地集中与税赋转移的问题,天顺年间,苏州知府杨贡尝试进行清丈(仔细的丈量土地),但因大族富豪抵制,压力过大而结束;海瑞在江南的退田,也遇到了盘根错节的困难。

万历六年,因言官奏请,张居正要求在全国清丈田土,计划万历十年完成。清丈土地就和朱元璋开国后做的国家数据库差不多,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税赋均衡。

万历年造金锭。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万历八年十一月,户部上奏清丈八条,经御批同意在全国推行。明确清丈的目的是“民不加赋而国用足”,重点要求田亩相对开国时有减少的要清丈。执行层面各省由布政使统一指挥,具体有兵备使、分守道等具体负责。府州县负责人具体负责境内清丈。

孟子有言“仁政必自经界始”,没有清晰的数据、不熟悉家底,好政策也就形同虚设。“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念其实与王安石一致。

清丈开始后,法令森严,一般地主和士大夫不会阻挠,但部分藩王支系选择闹事赴京,一度打起黄旗,上书“拦挡着斩”(这听起来是不是类似孙悟空的大旗?当时应该是流行这种,辽王后来也打起大旗)。事态严重,万历严惩闹事者,并明令敢于阻挠清丈,不分宗室、宦官、军民,据法重处。这才平息了风波,也震慑了各地藩府势豪。为了推进政策,张居正先从自己开刀,主动放弃优免权(有74石,但各种混入有640石),与百姓一体当差。


张居正的影视形象。来源/纪录片《中国》截图

到万历十年,全国基本完成清丈,新增地亩总额多达180万余顷,扩大了税基,自然也就减轻了税赋,而且土地确权后,税赋更加均衡。最关键的是,无地纳粮者的负担也减轻了。如果这类人中有穷人需要一直纳税,或许就会影响到社会治理秩序。

但这一系列行动对既得利益群体触动太大。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只是对官员纪律和职责的要求,即按时按点完成朝廷和六部的文件,完成税赋征收,并将这些与考核升迁挂钩。考成法虽然造成“官不聊生”,但多少还在职责范围内,无法指责。但土地清丈就动了太多人的奶酪,张居正自己也清楚“丈田一事,从人情物理而言,所有人都不愿意,一定会说这是扰民之举”。而他做出这一选择,也就把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

正如当年明月所说:
“是啊,张居正先生,你为什么要这么闹腾呢?你已经爬上了最高的宝座,你已经压倒了所有的人,你可以占据土地、集聚财富、培养党羽、扶植手下,只要你不找大家的麻烦,没有人会反抗你,也没有人能反抗你……你偏偏要丈量土地,我们不能随意逃避赋税;你偏偏要搞什么考成法,我们不能再随意偷懒。大家都是官员,都是既得利益者,百姓的死活与我们无关,你为什么要帮助他们、折腾我们呢?”

自然,张居正的身后要比王安石惨太多。除了人亡政息,自己家也遭受了巨大的苦难。而这要等到多年以后才会被人重新审视。

有限的努力

万历皇帝没有通过完善国家基础数据库扩大税基来增加收入的决心,也没这样的人力。他选择了从一派繁荣的经济领域入手,让亲信太监去各地开矿、在各节点征税,也就是史书所说的“矿监税使”。

对于矿监税使的记载一般比较负面,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一行动有其合理性,开矿收入与物流收入是这一时期经济的增长点。具备信息优势的万历皇帝想在这两个领域分一杯羹。根据后来的记载,矿监税使引起了巨大的负面问题,甚至和王朝灭亡挂钩。但矿监税使也确实为朝廷征收到了税收,正是这一积累,在天启初年,能够有1000多万两的内帑投入辽东战场以应对危机。毕竟既要强硬又不让加税的既得利益者和他们的道学家是靠不住的。
神像铜板,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从铭文可推测,此神仙应与道教神祗有关。元、明、清时期,道教盛行,民间信仰尤甚,此神像便是这种信仰的真实反映。来源/故宫博物院

到了明朝后期,卢象升提出“累进税”,他表示,自己家里有20余顷田地,约合2000亩,愿意按照双倍纳税。他还提议,五省的乡官每人在纳税基础上增加百分之十;对于纳税超过十两的人,再增加百分之十。他认为,这样做既不会损害百姓利益,也不会对国家造成损失,每年还可增加百万两税收。然而,这样的建议除了能获得一些名望外,没什么实际意义。杨嗣昌就在其奏议中指出,这个方案不可行。

后来,真正尝试救世的是孙传庭。进入陕西后,孙传庭便开始了他的“清军清屯”,几个月的时间即见效果:一番操作后,西安卫营“凭空变出”万余名士兵,以及这么多人一年多的饷银。朝廷没出一分钱,只是清理地方积弊就解决了兵饷问题,实现了“以秦兵卫秦地,以秦饷养秦兵”的目标。
孙传庭的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大明劫》截图

孙传庭在给皇帝的汇报中自豪地讲:“金盈於帑,粟充於庾,在目前可支繁匮之军兴,在后日可禆富强之永计”。显然他认为这是治本之道。而且很实在地说:“必军粮渐如原额,乃能渐复先朝富强之盛”,并承诺以后用兵不用惊扰皇帝,可以“永宽圣明西顾之虑”。

孙传庭自己也认识到他的举措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祖制,也就是让卫所能够提供兵员和粮草。如果这项工作(兵粮渐如原额)得以全面完成,那么兵员和粮草都会充足。显然,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值得推广。然而,在政治层面,这又是一项面临巨大阻力的方案。孙传庭明确指出:

“权贵、豪强、衙蠧、学劣与各项奸徒,百计阻挠……贻国家以单弱,此其为人毒犹逾于流贼,而奸更甚于细作。”

即侵占卫所田地的权贵、豪强、官吏、士人等,比农民军和奸细对明朝的危害更大。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孙传庭这位陕西巡抚之口,那么将它作为农民军的口号也毫不违和。由此可见,孙传庭推行制度的阻力之大。显然,孙传庭的调整最终也没完全实现,战死潼关或许是他最好的归宿。
铜柄钮“鳌山卫后千户所百户印”,此为明代官印。明代实行卫所兵制,卫下设千户所,千户所之下设百户所。来源/故宫博物院

辽东战争开始后,西北边军半两银子的月饷经常停发,山西民众的税粮一次次加派,而富裕的张岱却在泰山过着一人一餐一两银子的奢靡生活。明王朝的缺钱是结构性的,自然也就只有结构性的改革才能改变。而不均的税赋遇上推不动的改革,终究导致国家财政困难。当延绥吃不饱肚子的军人与民众揭竿而起的时候,天下贫民云集响应,明王朝风雨飘摇,而曾经的既得利益者与他的王朝会被一同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3-05 0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