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中国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
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为中书舍人。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为给事中。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以匡正皇帝的过失。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仆射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这个原则并没有始终贯彻。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又择他官参加议政,号为参知机务、参议得失等,也是宰相。此时,决定政事之权已不全由三省长官执掌,其后又有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的他官参政。
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真正的宰相,而三省长官则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玄宗以后,中书舍人起草诏敕之权又为翰林学士所分割;尚书省各部司的职权,在安史之乱后也大部分为各种使职所瓜分。故唐中叶后,三省制已名存实亡。
宋承唐制,设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但主要职权都已转移至其他机构,其长官也都只作为寄禄官衔,另派升朝官分别主判,以处理残留细务。
六部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总称。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两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为六部前身。后屡有变异。隋初有吏部、礼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至唐代改度支为户部,改都官为刑部,遂成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统于尚书省。宋代承袭。
元代改属中书省。明代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各部置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清太宗于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设六部。初以贝勒(亲王、郡王)分别总理各部部务。雍正元年(1723)以后常以大学士兼管各部。六部职责见前边表格。
文官——政务
1、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丞相之名起源于战国,为百官之长,秦从武王开始,设左、右丞相。秦以后各朝,时废时设,后为明太祖所废,以内阁大学士行丞相职权,迄清末未予恢复。
2、三公古代中央执掌军、政、监察的最高官职,
周代即有“三公”,一说为司马、司徒、司空,亦称“三司”;一说为太师、太傅、太保。
西汉初年用来称丞相、御史大夫等高级官员。东汉则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唐、宋虽沿用此称,却无实际职务。政和二年(112)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3、司徒官名。掌管民户、土地、徒役的辅政大臣。相传商代已置。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改大司徒置,东汉末罢,改置丞相。
4、司空
官名。相传商代已置,金文多作“司工”,掌管土木工程的辅政大臣。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改大司空置。
后世则为工部尚书的别称,工部侍郎为“少司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
5、尚书始置于战国, 是掌管文书的小吏。后来权势渐大。汉成帝时设尚书五人,分曹治事。隋代始分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以尚书为各部长官。以后历代相承。
6、太守本为战国时郡守的尊称。西汉景帝时,改郡守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
7、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8、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主要负责接受表奏及向中书、门下传达帝命;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
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家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
9、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枢臣”。
10、尹、令尹先秦官名。春秋战国时,中原各国以尹为官名者不多。南方的楚,官名中带尹者极多。百官中最高者为令尹,另有左尹、右尹,为位次于令尹的尊官。秦汉以后,亦有尹官,如汉时的京兆尹、河南尹,均为京畿的地方长官。元代州、县长官亦称尹。
注:“尹”是官的通称,如令尹、府尹、京兆尹等,而不是知府的简称。
11、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事。秦、汉设太史令后,其职掌范围渐小,职位渐低。
12、中书令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负责直接向皇帝密奏“封事”,责任重大。
西汉年间中书归属于内廷宦官机构,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有与皇帝频繁接触的机会,其主官称中书令。司马迁曾以太史公的身份担任中书令,职位在丞相之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
13、知府也称太守 ,是州府最高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
14、县令一县的地方行政长官 ,又称知县。
1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的官员。
16、里正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17、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如《促织》:“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18、主簿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小。
19、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以后,三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副长官。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20、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侍中。
注:近侍的职位一般不高,很多都是宦官,对帝王的影响也不一定很大。
21、郎中
始置于战国,职掌侍卫。
秦汉设置,内充侍卫,外从作战。魏、晋南北朝,为尚书省郎曹长官。隋唐以后,各部都设郎中,分掌部内各司政务。
22、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如《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23、巡抚地方长官。
明宣德五年(1430)始于各省专设,成为定员,名称时相参错。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代正式以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一省军事、吏治、刑狱等,地位略次于总督,仍属平行,别称“抚台”“抚军”,也叫“抚院”。
文官——谏官
1、光禄大夫战国时置中大夫,汉武帝时改称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属光禄勋。魏、晋以后无定员,皆为加官及褒赠之官。唐、宋为文职阶官称号,光禄大夫为从二品。明、清时光禄大夫为正一品。
2、拾遗唐代官名,掌供奉、讽谏。
武则天时始置,分左、右拾遗。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
北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后人因称其为陈拾遗、杜拾遗。
3、司谏《周礼》谓地官所属有官谏,设中士二人及史二人、徒二十人。掌道德教导,发现民间堪任国事的人才,并考核乡里治绩。唐垂拱元年(685)置左、右补阙,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宋端拱元年(988)改左、右司谏。掌讽喻规谏,凡朝廷阙失,大事廷诤,小事论奏。金沿置,元不置谏官,明初一度设置。
文官——人事监察
1、吏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
2、监察御史隋始置。掌出使巡察州县,隶属御史台。唐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低而权限广。
3、御史大夫秦时为最高的监察官,秦始皇时此官位次于左、右丞相,后逐渐成为御史台长官。丞相位缺,也可由御史大夫升任。
西汉时御史大夫虽居副丞相之位以协助丞相综理大政,但仍偏重于执法或纠察。御史大夫属官有御史中丞、侍御史、绣衣御史等。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更名为大司空,与丞相、大司马合称三公。
汉末,恢复御史大夫之称。隋唐以后所设御史大夫,除宋代为虚衔外,均为御史台长官。明改御史大夫为都御史,自此其官遂废。
4、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
文官——司法
1、司寇官名。相传商代已置。西周置,春秋战国沿用,为掌刑狱、纠察之官。后世以大司寇为刑部尚书的别称,刑部侍郎为“少司寇”。
2、廷尉掌刑狱,秦置,为九卿之一,汉承秦制,后改为大理。
3、巡检官署名巡检司,官名巡检使,省称巡检。始于五代后唐庄宗。宋时掌训练甲兵,巡逻州邑,职权颇重,后受所在县县令节制。
4、大理寺卿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于九卿之列。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末为大理院。
文官——教育
1、学官掌管学校教育的教官。宋以后用以泛称各级儒学的教授、教谕等。明清两代,学官规定有不同等级的名目,府学称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各设训导的副职。负责在学生员的管理教育。亦称“教官”,别称“广文”。
2、教授学官名。教授之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3、教谕宋代开始设置,负责教育生员。明清时县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是教谕的助手。
4、太师、太傅、太保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或“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权,如宋代赵普、文彦博曾被加太师衔。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老师的简称,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5、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预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宋代的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学士与大学士是专门为那些需要礼遇的大臣或文学之士而设。明清两代的殿阁学士实际上掌握着宰相的职权,这是历代地位最高的“学士”了。
6、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西周置,与少师、少傅合称“三少”或“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官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7、祭酒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8、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9、司业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协助祭酒主管儒学训导之职。
10、学政“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11、助教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 ,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武官
1、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2、太尉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秦朝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置僚佐。
3、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中所说的参军。南北朝时,成为诸王、将军开府者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4、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的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5、总督明初在用兵时派部院官总督军务的官员,清朝始正式成为地方最高长官。
6、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 ,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安史之乱以后,内地也相继增设节度使,地方武官亦常置节度使名号,自置官署,父死子继,造成割据局面,世称“藩镇割剧”。
7、经略使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代遇重要军事行动则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8、大将军先秦、两汉时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权。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9、车骑将军高级将军官名。汉制,位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位次上卿。汉时,车骑将军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战事时拜官出征,事成之后便罢官。东汉末年开始成为常设的将军官名,唐朝之后废除。
10、都尉
秦、汉时重要的高级武官,皆临事设置。
11、校尉两汉时次于将军的官职。唐以后地位渐低。
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
12、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13、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熗棒教头。
14、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达。
其他
1、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让官吏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
2、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3、长吏俸禄较高的官吏。也泛指上级官长。
4、大夫官职,先秦诸侯国中,位于卿之下,士之上,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等。
5、左徒楚国特有的官名,主要职责是参政议政,颁布法令,兼管外事。《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都曾担任过左徒。
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1、征
授予官职。
例: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2、辟由中央和地方官署征聘,任以官职。
例: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3、举、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例: 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4、拜授官。
例: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5、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例:延祐、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
6、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7、授授予官职。
例: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
8、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
9、封指帝王将爵位、土地、名号赐人。
例: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10、起重新起用,任以官职。
例: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元史·贾鲁传》)
11、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
例: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12、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例: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汉书·苏武传》)
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1、罢免去,解除官职。
例: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黜废掉官职。
例: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3、免罢免。
例: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4、夺削除。
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5、废废黜,放逐。
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史记·吕后本纪》)
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1、升升官。
例: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2、擢在原官上提拔。超擢:破格提拔。
例: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例: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
4、迁一般指提升,也可指贬官。
例: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陟提升,进用。
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6、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
例: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7、进用于较高职务的提拔。
例: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明史·马文升传》)
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1、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2、贬降职。
例:贬连州刺史。(《新唐书·刘禹锡传》)
3、左迁、左降、左除、左转、左授、左宦降职。
例: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自题》)
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裴延龄传》)
4、窜放逐。
例:暂为御史,逐窜南夷。(《进学解》)
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1、徙一般的官职调动。
例:徙齐王信为楚王。(《史记·淮阴侯列传》)
2、调变换官职。
例:调为陇西都尉。(《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3、转调动官职。
例: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4、补补充空缺官职。
例: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5、改改任官职。
例: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6、出离开京城外调。
例: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7、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例: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县斋读书》)
8、入地方官调任京官。
例: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复作《游玄都》诗。(《新唐书·刘禹锡传》)
表兼任官职
1、兼兼任。
例: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2、领兼任。
例:桓温镇京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3、行兼摄官职。
例:丞相蚡薨,安国行丞相事。(《汉书·韩安国传》)
4、判高位兼低职。
例: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表代理官职
1、权暂代官职。
例: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2、假临时的,暂时代理的。
例: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
3、署代理、暂任。
例: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4、摄(高频考点)暂代官职。
例: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5、守暂时代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代理官阶高的职务。
例: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三国志·魏书·王脩传》)
表辞去官职的词语
1、逊位也称退位,是君主或统治者(通常特指世袭产生的统治者)放弃自己的职务和地位的行为。
例:(2018·全国Ⅰ卷)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2、悬车辞官居家。
例: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陈寔碑》)
3、解官辞去官职。
例: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包拯传》)
4、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例: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刘恺传》
5、乞骸(hái)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例: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6、乞身古人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
例: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报君恩便乞身。(《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
7、告老官员年老辞职。
例: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左传·襄公七年》)
8、请老告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例: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左传·襄公三年》)
9、移病、移疾上书称病,为官者请求隐退的委婉语。
注:移疾是官员请求隐退的委婉说法,不一定是受到权臣诋毁的被动做法。
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明史·陈登云传》)
其他
1、视事任职。
例: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汉书·游侠传》)
2、下车官吏初到任。
例:自明府(对郡守的敬称)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后汉书·刘宠传》)
3、解褐(hè)脱去粗布衣服,即入仕为官。
例:(嵇)绍惧不自容,将解褐,故咨之于涛。(《世说新语·政事》注引《竹林七贤论》)
[ 此帖被屹翼。在2024-02-10 18:2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