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为肉食之首春秋时代在菜肴中使用的食材种类很多。《周礼·天官》中出现了“六牲”这样的用词,指的是马、牛、羊、鸡、狗、猪六种家畜。
在那个时代,餐桌上摆上肉的概率小之又小,主要是在君主的飨宴或祭祀上,作为祭祀或庆贺的食物才会摆放的。
除此之外,那时候的野生动物和鱼类只能通过狩猎获得,只要能抓到,几乎都可提供食用。
《论语》中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记载。这里的“肉”指的是什么肉呢?现代中国的“肉”一般指的是猪肉,古代也是这样称呼的吗?
《论语·阳货第十七》中记载鲁国大夫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佯称不在家,拒绝见他。阳货为使孔子为还礼而回访他,送了点猪肉给孔子(这样就可以见到孔子了)。
另外,在《礼记·王制》中记载着“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的规定。也就是说,当时的人若没有重大的祭祀或庆典,是不太吃肉的,只有在祭祀或贵客到访时,才有可能出现“大鱼大肉”的场景。
考虑到当时的饲养技术的限制等因素,春秋时代的人若吃肉,多半以猪肉为主,虽然也会吃狗肉,但概率应该比猪肉低。
也可能因个人的偏好而不吃狗肉。例如《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养的狗死了,他叫他的弟子子贡掩埋了。
一直到六朝,中国很多地区吃狗肉并非一种禁忌。也许孔子因对自己养的狗日久生情,不忍心吃它。既然把狗当作宠物来饲养了,与猪相比,狗应该不是日常食用的“肉”。
孔子的言论中没有明确说明的“肉”,指的应该也是猪肉。
鱼的种类五花八门《论语》中几乎没有出现鱼,只有一篇很有名的孔子对食物的议论中提到了鱼: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译文:粮食以精白的为好,肉切得越细越好。粮食霉烂发臭,鱼腐败发臭,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饪不当,不吃;不到该食物的季节,不吃;肉切割得不适当,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料,不吃。)
这里也没有明确说是什么鱼。
孔子生活的时代或者在此之前的时代,人们食用什么样的鱼,在《诗经》中可窥见一斑。比如《周颂》中有首名为“潜”的诗: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译文:啊,漆水和沮水!捕鱼架里鱼群云集。有鳣和鲔,又有鲦、鲿、鰋 、鲤。用以祭祀神明,祈求洪福。)
这首诗里,出现了鳣、鲔、鲦、鲿、鰋、鲤六种鱼的名称。
“鲔”不是日语中用此汉字所指的金熗鱼,而是淡水鲟鱼(学名sturgeon)。
“鳣”是肉呈黄色、无鳞的鱼,大的长达6~9米,是鲟鱼的一种。
“鲦”即俗称的斑鱼、桃花鱼。
“鲿”指的是老虎鱼。
“鰋”是现代汉语中的鲇鱼。
在《诗经·陈风》中出现的“鲂”是现代汉语中的鳊鱼,是一种体型扁平的淡水鱼,肉质细嫩,异常美味,现在在中国各地的水产市场上也经常可以看到。
《小雅·鱼丽》中的“鳢”指的是雷鱼(也有说法是指七鳃鳗或鳝鱼)。
《豳风·九罭》中的“鳟”指的是鳟鱼。
《小雅·鱼丽》中的“鲨”指的是鮈鱼。
《小雅·采绿》中的“(鱼与) ”指的是鲢鱼。
在《小雅·六月》中还出现了不是鱼类的鳖。
另外,在《庄子·外物》中记载了鲫鱼。
由此可见《诗经》中出现的鱼全部是淡水鱼,而且多集中在黄河流域。
其中鲤鱼、鲢鱼、雷鱼、鲫鱼是现代中国很多地区都在食用的鱼。但另外七种鱼,除了在部分地区以外,都不是日常食用的鱼了。
为何有些鱼会从餐桌上消失?这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间接关系。
黄土高原的地质本来就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蚀,有人认为,制铁技术发达后,大量消耗木炭,造成森林被滥伐,加速了水土流失,使得黄土高原以及下游的渭河平原等地区深受其害。一些河流、湖泊甚至因此消失。某些淡水鱼从餐桌上消失的原因或与此有关。
甲鱼的食用习惯,因地区不同而异。前面《左传》记叙的是楚国(南方人)的故事,即使到了近代中国,也不是所有地方的人都吃甲鱼的。
与鱼相比,古籍中肉的出现次数很频繁,且多用来比喻宴会上的佳肴。《战国策·齐策》中记载,贤明的君主齐宣王想用颜斶为谋士,就劝说他:“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太牢”原指祭祀时的供奉物品,指牛、羊、猪等肉类菜肴,这里用作豪华宴会的比喻,从中可见,当时最高级和最好吃的菜肴都是肉类。
现代中国常见的淡水鱼青鱼、草鱼、鲫鱼、鲤鱼中,青鱼和草鱼没有在《诗经》中出现。这些鱼现在大都在长江流域出产,在没有相应运输手段的古代,食用这些鱼的主要是南方人,这也许就是《诗经》中没有出现它们的原因。
在大规模养殖技术还没有确立的古代,同一民族并非就能吃到同一种鱼,除了鲤鱼这种生存范围比较广的鱼。
近代以来,随着远洋捕鱼业的发展,过去没有吃过的海鱼也在餐桌上出现了,其中不少成为日常经常吃的鱼。但在孔子时代,由于捕捞技术的局限性,内陆地区的人大都吃不到海鱼。
现代中国家庭中最常见的海鱼,比如带鱼、黄鱼、鲳鱼等在当时还完全不为人所知,也没有文献记载。
现代中国的菜肴中,虾是不可缺少的食材。家宴上最佳菜肴的前三位是黄鳝、甲鱼、大闸蟹。但在古代文献中只出现了甲鱼,当时也是相当名贵的佳肴。
《左传》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
(译文:楚国人献给郑灵公一只大甲鱼。公子宋和子家正要去觐见郑灵公。上殿时,公子宋的食指忽然自己动了起来,就让子家看,说:“遇到这种情况,一定可以尝到美味。”)
这就是“食指大动”这一成语的由来。从这个故事看,即使是贵族,鳖也不是日常能吃到的食物。
甲鱼的食用习惯,因地区不同而异。前面《左传》记叙的是楚国(南方人)的故事,即使到了近代中国,也不是所有地方的人都吃甲鱼的。
与鱼相比,古籍中肉的出现次数很频繁,且多用来比喻宴会上的佳肴。《战国策·齐策》中记载,贤明的君主齐宣王想用颜斶为谋士,就劝说他:“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太牢”原指祭祀时的供奉物品,指牛、羊、猪等肉类菜肴,这里用作豪华宴会的比喻,从中可见,当时最高级和最好吃的菜肴都是肉类。
蔬菜名称生僻古怪关于蔬菜的食用,《论语》中几乎没有记载。而从《诗经》中来看,至少有20种蔬菜是被食用的。
主要有:
豆叶(原文为“藿”,见《小雅·白驹》),
芹(原文为“芹”,见《小雅·菜菽》),
莼菜(原文为“茆”,见《鲁颂·泮水》),
蕨菜(原文为“蕨”,见《召南·草虫》),
紫萁(原文为“薇”,见《召南·草虫》),
韭菜(原文为“韭”,见《豳风·七月》),
葵菜(原文为“葵”,见《豳风·七月》),
瓠子(原文为“瓠”,见《小雅·南有嘉鱼》),
蔓菁(原文为“葑”,见《邶风·谷风》),
萝卜(原文为“菲”,见《邶风·谷风》),
荠菜(原文为“荠”,见《邶风·谷风》),
苦菜(原文为“荼”,见《邶风·谷风》),
白艾草(原文为“蘩”,见《召南·采蘩》),
花莼菜(原文为“荇菜”,见《周南·关雎》),
车前草(原文为“芣苢”,见《周南·芣苢》),
卷耳草(原文为“卷耳”,见《周南·卷耳》),
葫芦菜(原文为“瓠叶”,见《小雅·瓠叶》),
蓬蒿(原文为“莪”,见《小雅·蓼莪》),
四叶萍(原文为“苹”,见《召南·采苹》)。
上面的这些蔬菜,有现在还在吃的蔬菜,也有形态改变后留存在现代饮食生活中的蔬菜。
芹菜、韭菜、萝卜、荠菜、葫芦、蓬蒿菜等直到今天,仍然经常能在百姓的餐桌上看到。在杭州一带,直到现在仍在食用莼菜,但莼菜最大的消费地为日本。
现在,豆苗成了比较高级的蔬菜,也许与食用“藿”(即豆叶)的习惯有关。
只是这些蔬菜的名称全都改变了,比如“莪”变成了“茼蒿”或者“蓬蒿”,“菲”变成了“萝卜”。现在还能在意思上相通的蔬菜名只有芹、韭、荠等几种,除此之外,现在与古时的说法都无法相通了。
有不少的蔬菜现在已不再吃了。前面举出的近20种蔬菜中,一半以上现在已经不吃了。紫萁和蕨菜在日本作为山里采摘的野菜时常为人们所食用,而在中国,大多数地区已经不吃了。
现在种植得最多、在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白菜、青菜、卷心菜、菠菜,在当时还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