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uanlan.zhihu.com/p/286697606在一个家长学校的打卡群里面,一位妈妈万分崩溃的交了当天的“鼓励”作业。
今天女儿考试考砸了,觉得是个好机会让她有动力,于是和女儿展开了一段对话。
妈妈:考得怎么样?
女儿:语文80多,英语80多,科学80多。
妈妈:你考完试后有什么感受?
女儿:没有感受。
妈妈:那你在你班里考试成绩整体来看在什么水平?
女儿:不知道。
妈妈:你不知道,我就向老师了解下这次成绩的情况吧。
女儿:都过去了,就不要说了,我们要向前看。
妈妈:那今天对这次期中考试做个分析小结吧。
女儿一开始很抗拒,后来同意了妈妈的提议。中间女儿用妈妈的手机玩了一会儿游戏,妈妈很不悦,以下是女儿做总结分析后的对话。
妈妈:你觉得你这样的成绩,你后面能做什么?
女儿不语。
妈妈:你早上,晚上,上学可以怎么做?
女儿继续不语。
妈妈:你如果不想做就不用做了,我也不想逼你,我把一些时间给弟弟吧。
说完妈妈真的去照顾弟弟了,留下身后的女儿大哭。手忙脚乱的妈妈去照顾二宝,回头给大哭的女儿摔了一句,
我们都很着急弟弟生病了,你自己想想你可以怎么做?你想成为受欢迎的人要如何努力?
打完卡之后,这位妈妈在群里追问了一句,感觉女儿的动力没有激发出来,怎么学到的知识都没用上呢?
比起很多不接触家庭教育的父母,这位妈妈有意识的在学习家庭教育,为什么对话却是这么失败呢?
1.具体的问题是复杂的
在一开始学习时,尚未形成知识体系,知识点对我们而言是零散的,面对具体的单一问题能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孩子不爱讲话怎么办?方法有一二三,该怎么鼓励孩子?方法有四五六。
倘使太平无事,我们自己主动地想改善其中一点,套用个方法,会觉得真好用。但是真当问题来临时却往往有手忙脚乱的无力感。
这是因为一旦遇到问题,这个问题本身有一系列知识点的问题,比如题主妈妈同时面临的问题:照顾生病的二宝、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没有考好如何改进学习方法、如何提升学习的动力等等,这每个问题都有一堆正确的方法,但要想同时解决这么多问题是不现实的。
妈妈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在解决所有的问题之前,先要解决情绪问题,女儿的和自己的。尤其是这位妈妈还在学习育儿方法的过程中。
《无限可能》这本书中把能力分成五个层次:
无意识无知:不知道自己缺乏某方面的知识;
有意识无知:知道自己缺乏某方面的知识;
有意识能力:已经学会了具体的知识,但使用时还需要遵循严格的步骤、程序,有很刻意的痕迹;
无意识能力:知识已经内化,可以随具体的情况灵活变通。
融会贯通:跨学科的知识灵活使用。
这位妈妈大约处于有意识能力的层次,希望按既定的方法解决问题,但女儿没有按照剧本走,连友善的亲子关系都没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