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苏姓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20 回复:2

[人文通史] 百家姓——苏姓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喵泽。

ZxID:68549316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youshine。
2.27周年/9.9结婚/6.8上任/9.14网盘组/11.7特攻组/12.8体育/2.1手打/3.18求书/10.8散文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8-15 0




中文名:苏姓
得姓方式:以国(地)为氏
得姓始祖:苏忿生
主要郡望:武功、扶风、河内等
主要堂号:武功、扶风、蓝田等
代表人物:苏秦、苏武、苏轼、苏颂
百家姓排行:第42位


姓氏图腾
苏姓图腾为一象形苏(稣)字。图上为苏草符号;图下,左为吊于火上之鱼(鱼眼不闭,义在清醒);右为一株谷物。显示出神农氏半农半渔,苏氏先民以苏草醒人的意象。

苏姓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的中华姓氏。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其起源主要是己姓和外族的改姓。据家谱记载,苏姓人的远祖颛顼生子称,称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和吴回。重黎和吴回在帝喾时相继担任管理火种之官,官名火正,又称祝融。后来,吴回生陆终,陆终有子6人,其中长子名樊,在夏朝时被封于昆吾,以封地名称为姓,称昆吾氏。再后来,昆吾氏的子孙中又有人别封于苏(今河南温县一带),其子孙也以封地为姓,姓苏,成为当今苏姓人中最早的一支。
因周时武王封颛顼高阳氏后裔忿生于苏国,后人追尊苏忿生为得姓始祖。望出武功郡,亦有河内郡、扶风郡等。苏姓最初发源于河南,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苏姓大举南迁;宋元明时期,苏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西向南方迁移。
苏姓的名人有战国纵横家苏秦、西汉大臣苏武、北宋词人苏轼、苏洵、苏辙,数学家苏步青等。苏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42位。人口约七百十三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5%左右。

历史发展
苏[稣、蘇、囌、蘓、甦,读音作sū(ㄙㄨ)]

起源演变
苏(Sū)姓 具体源流有七:

源流一
苏姓出自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据家谱记载,苏姓人的远祖颛顼生子称,称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和吴回。重黎和吴回在帝喾时相继担任管理火种之官,官名火正,又称祝融。后来,吴回生陆终,陆终有子6人,其中长子名樊,在夏朝时被封于昆吾(今河南许昌东),以封地名称为姓,称昆吾氏。再后来,昆吾氏的子孙中又有人别封于苏(今河南温县一带),其子孙也以封地为姓,姓苏,成为当今苏姓人中最早的一支。

源流二
出自古代少数民族中有苏氏。据《汉书》所载,辽东乌桓在汉武帝时附汉,他们分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地,其中有改汉姓苏的。

源流三
出自古代少数民族有苏氏或改姓苏: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改鲜卑族代北复姓拔略氏单姓苏。
② 清苏佳氏、苏都哩氏、苏尔佳氏改苏姓,锡伯族苏木尔氏,汉姓为苏。
③ 裕固族苏勒都斯氏,汉姓为苏,土族苏卜氏,汉姓为苏。
④ 羌族苏蟒达房名,汉姓为苏。
⑤ 彝族阿苏氏,汉姓为苏……其他少数民族亦有。

源流四
回族苏姓起源:苏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回族苏姓大多取自回族名首音。如“苏里曼……之后裔取姓苏。’“苏达尼,就取自第一个音‘苏’为姓”。(《中国回回姓氏来源》)再有,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苏家回族老人讲,元末明初一位波斯商人名叫苏拉玛尼,沿丝绸之路来到韦州经商,并长期定居下来,其后裔均姓苏。”(《中国回族大辞典》)此外,也有因“速来蛮”的“速”(与苏音相近)赐给苏姓的。如明朝哈密使臣、锦衣卫指挥佥事速来蛮四世孙乌令班时,便赐给姓名苏荣。其后均以苏为姓。回族苏姓中也有的是改姓。元代时,福建泉州有一位自西域而来的阿合抹,留居后取名苏唐舍,并取回族蒲氏女为妻,其后便以苏为姓。

源流五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族苏都哩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达斡尔族苏都哩氏,亦称苏都尔氏、索多哩氏、索多尔氏,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duri Hala。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苏氏、索氏等。

源流六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今白族、侗族、苗族、黎族、彝族、土家族、傣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苏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契丹族辽朝皇室耶律姓,元朝以后,耶律氏族人为了躲避祸乱,纷纷转改为其他姓氏,其中有改为汉姓苏氏,并融入汉族,成为北方苏姓的重要一支,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黄帝的六世孙共有六人,长孙樊居于昆吾(今山西运城东北),史称昆吾氏。夏朝中期,帝槐(或帝芬)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今河南辉县西的苏岭),史称有苏氏,建苏国。商末苏国灭,族人以苏为姓,开始向四处迁徙。但留在苏岭的苏姓族人归顺了周朝,首领苏忿生入朝做了周武王的司寇,被封于苏地,国都温(今河南温县)。苏忿生被后人尊为苏姓始祖。

迁徙分布
苏姓发祥于河南温县,后西周被犬戎所灭,周天子迁都洛阳,史称东周,苏姓为官者随之迁徙洛阳,并在当地形成望族。
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居于姬水,又以姬为姓。黄帝生子二十五人,黄帝妃方雷氏生玄嚣,嫘祖生昌意。昌意娶蜀山氏族女昌仆,生颛顼于若水。颛顼称帝,初国高阳,故以国号为姓氏,名高阳氏。高阳氏六世孙樊之子封于苏(今河北临漳县),因以封地为姓,苏氏自此始。
苏氏受姓后至周朝周武王时,出现苏忿生。他是西周开国功臣之一,得到周公旦的称赞,因此被封于黄河流域一带,家居其封地,从此黄河以南及河南省黄河以北有了苏氏。
春秋时,苏氏从入楚仕庄王,而有苏姓定居于两湖一带。战国时,苏氏族人外迁的主要聚居地在洛阳,并涌现出纵横家苏秦一族。
汉初,苏氏始徙于秦,自此,苏氏由黄河河南以北迁入陕西。汉武帝时,苏建于元朔二年(前127年)以校尉跟随卫青击匈奴有功,卒后,葬于陕西武功大犹乡,从此,苏建成为苏氏武功派始祖。此后不久,此支苏姓又派生出扶风苏姓、武功苏姓、蓝田苏姓。汉末,有苏姓一支由河内迁四川眉山。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中原苏姓大举南迁。晋朝时,江苏、浙江、安徽和广东等地已有了苏姓的足迹。
隋朝时,苏则三子苏遁之八世孙苏威因忠谏而为隋炀帝贬为光州(今河南光山)刺史,始为光州固始苏姓。
唐朝,苏姓移民大量南下四川和福建。唐初,陈元光入闽开基漳州,已有苏姓人入闽。唐末时,苏威五世孙苏益随王潮、王审知入闽,死后赠上将军、武安侯,葬于同安县,是为芦山堂同安苏姓始祖。苏益长子苏光谊的子孙分布在福建德化、永春一带,次子苏光谓的子孙分布于莆田一带,三子苏光诲的子孙仍居同安,而早期迁至湖南新化、安化一带的苏姓被称为梅山蛮。
宋朝,章惇平定梅山蛮,苏姓幸免者,大都南逃至两广、云南一带,也有逃到越南、老挝、泰国的北部山区。芦山堂的苏姓因仕宦在南宋时散居江南各地,并有一支由闽入粤。苏轼幼子苏过一支迁往山西洪洞,后迁往山西晋中苏封村。宋元明六百余年,苏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西向南方迁移。中国重新形成了南部桂粤闽和北方山东两大块苏姓人口聚集区。
清朝,苏姓人已广布中国。
近代以来,苏氏有不少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开拓新的事业,现主要分布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传统文化

郡望堂号
郡望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扶风郡: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朝时期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武功郡:战国时期秦国秦孝公置郡,治所在今陕西省眉县东部一带地区。汉朝时期置武功县,故城在今陕西郿县东四十城,后汉移置故斄城,故治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北魏时期省美阳县置武功郡。北周时期郡废,改美阳置武功县。金国时期改曰牙亭。元朝时期复称武功。清朝时期属陕西乾州,今属陕西关中地区。
蓝田县:秦朝置雍州蓝田县,以地产美玉(次等美玉叫蓝)故名。北魏时期并入霸城县,后复设蓝田县。北周时期升为郡后又置蓝田县,此后一直沿袭至今。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蓝田县是人类始祖的发祥地之一,有闻名中外的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唐朝诗画家王维辋川别墅遗址,被誉为“第二敦煌”的佛教净土宗胜地水陆庵,蔡文姬纪念馆、兼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秀的省级自然风景区王顺山森林公园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名胜古迹还华胥新石器时代遗址,辋川、汤峪温泉等。

堂号
河内堂:以望立堂。
武功堂:以望立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蓝田堂:因线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芦山堂:北宋的时候,苏芦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水运气象台,集观测天体、演示图象与自动报时于体,比欧洲人发明的时钟表早了六百余年,被誉为中国时钟的祖师,世界钟表之父。苏氏以“芦山”为堂号。

宗祠楹联
苏姓重要楹联
楹联内容典故人物
五教传诵;片言息争苏威、苏琼
引锥剌股;仗节全忠苏秦、苏武
眉山三杰;沧浪一亭苏洵、苏轼、苏辙、苏舜钦
武著迁秋源苦竹;功传万代念芦山苏建
瑞雪飞花,映中郎之节;金莲绚彩,辉学士之文苏武、苏舜钦


苏姓重要对联

四言通用联
三苏望族;五凤功臣。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北宋散文家苏洵(1006-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以文章名于世。其散文语方流畅,笔力雄健,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下联典出西汉大臣苏武(?-公元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利诱,欲命名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始可释放。他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行节不屈。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至始元六年(前81),方获释回朝,官至典属国。死后,宣帝(年号五凤)命画其像于麒麟阁,以彰其节操。

五教传诵;片言息争。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隋代武功人苏威,字无畏,由高熲(jiǒng 音炯)推荐,历官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宰相),与高熲共掌朝政。他以廉洁谨慎著称,又多次就轻赋、节俭等事进谏,都被文帝采纳。炀帝时继任宰相,后因高熲被杀及直言进谏而免官。曾著《五教》,全民传颂。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常道德。下联典出北齐武强人苏琼,字珍之,历官刑狱参军、南清河太守,境内清明。有忆普明因兄弟争田而久决不下,他对兄弟二人说:“难得者是兄弟,易得者是田地。有什么可争的呢?”乙普兄弟深受感动,便不再争了。

引锥剌股;仗节全忠。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东周洛阳人苏秦,字季子,从鬼谷子学纵横之术,出游数年,裘敝金尽,憔悴归家,父母不认他,嫂子不为他做饭,妻子连织布机都不下。于是发奋读书,瞌睡时便拿锥子刺大腿,终于学成。后入齐国从事反间活动,又联络六国合纵抗秦,身佩六国相印。《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苏子》三十一篇。下联典指西汉杜陵人苏武,字子卿,天汉初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对他多方威胁利诱,又把他迁往北海边牧羊,坚持十九年而不屈服。始元年间,汉与匈奴和好,才被遣送回朝,官典属国。节,谓符节,古代使者所持的凭证。

若兰织锦;小妹工诗。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指十六国时前秦女诗人苏蕙,字若兰,丈夫窦滔任秦州刺史,因罪迁徙流沙,苏蕙织锦成《回文璇玑图诗》寄去,表达思念之情。唐代武则天曾作《璇玑图序》,说它“显现五彩,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字,纵横反复,都成诗句”。下联典指文学故事人物苏小妹,相传是苏洵的女儿、苏轼的妹妹。与秦少游新婚之夜,故意用诗词、对联考试秦少游,后在苏轼暗中帮助下,秦少游才得完成。

眉山三杰;沧浪一亭。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眉山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苏洵字明允,嘉祐年间得欧阳修推荐,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义安县主簿。文章语言晓畅,笔力雄健,有《嘉祐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时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又因作诗“诽谤朝廷”贬至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文章汪洋瓷肆,明白畅达;诗作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又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迭宕;能画竹,还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嘉祐年间进士,历官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宰相)。著有《栾城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下联典指北宋诗人苏舜钦,字子美,绵州盐泉人,迁居开封。景祐年间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庆历年间由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当时,他岳父杜衍为宰相,对政事有所整饬,反对派便通过诬陷苏舜钦而打击杜衍,于是,苏舜钦因小事被除名,退居苏州沧浪亭。诗风豪健,为欧阳修所重;又工书法、擅长散文,有《苏学士文集》。

五言通用联

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
——苏曼殊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近代学者苏曼殊(1884-1918)自题联,现悬于浙江舟山普陀寺。苏曼殊,字子谷,广东中山人,生于日本,父中国人,母日本人。有《苏曼殊全集》。

汉室忠臣第;宋朝学士家。
——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苏氏宗祠联

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代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唯一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国。”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143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

七言通用联

武著迁秋源苦竹;功传万代念芦山。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新竹县东镇苏氏公祠“武功堂”联。联首嵌“武功”堂名。联语典指西汉时,杜陵人苏建以校尉跟从卫青出击匈奴有功,封平陵侯,定居武功,成为望族,故称武功堂。苏建后人苏益随王朝、王审知于唐末入闽,为福建“芦山堂”苏氏始祖。清乾隆、嘉庆年间,从汀州府永定县苦竹入台湾的苏氏,多定居于新竹,建武功堂。对联写出了苏氏先祖自陕西武功迁福建的足迹,表达了台湾新竹寻根问祖的思想感情。

襟怀谈定天无二;气象光昌月是元。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典指东汉平陵人苏章,字孺文,安帝时举贤良方正,官冀州刺史,当时有老朋友任清河太守,贪山赃枉法,苏章到清河去查处他,他没宴招待,热情叙旧,并高兴地说:“人人都有一个天,只有我有两个天。”苏章说:“今日我和老朋友饮酒,是私谊;明日冀刺史办案,是公法。”果然依法处理了他,一州肃然。

唐宋八家三席占;
指挥六国一身荣。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中苏氏占了三人。下联典出战国虹纵横家苏秦(?-公元前284),东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东)人。字季子。他曾与赵奉阳君(李兑)共谋,发动韩、赵、魏、齐、燕五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请服,退还部分侵地。赵封他为武安君。

北海牧羊不屈志;南天放鹤超然情。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西汉大臣苏武事迹。下联典出北宋文学家苏轼典故。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指“三苏”既是散文家,又长于诗词。下联典出北宋六个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和李鹰并称为苏门六君子。其中前四人,在《宋史.黄庭坚传》中谓“天下称为四学士”。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北宋文学家苏轼(1036-1101)自题联。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欧阳修一起参加诗文革新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青山有约常当户;秋水为神不染尘。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佚名集自苏轼诗句联。

劝子勿为官所腐;知君欲以诗相磨。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佚名集自苏轼诗句联。

无数云山供点笔;且将墨竹换新诗。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佚名集自苏轼诗句联。

北客几人谪南粤;东坡到处有西湖。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惠州市西湖苏(轼)公祠联。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倚靠君山,双龙应侍;聚回沙水,百凤和鸣。
——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苏氏宗祠联

瑞雪飞花,映中郎之节;金莲绚彩,辉学士之文。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上联典出西汉大臣苏武事迹。下联典出宋代进士苏舜钦,字子美,范仲淹荐其才,召试集贤校理。好为古文诗歌,其体豪放,往往惊人。善草书,酒酣落笔,争为人所传。有《苏学士集》。

才名列大家,父子媲美;文章雄百代,乔子流芳。
——佚名撰苏姓宗祠有用联


家谱文献
族谱名称 编辑者、出版时间、册数收藏地点
【山西忻州】苏氏族谱不分卷(民国)苏懋章等辑美国
1933年石印本四册
【江苏常州】苏氏族谱十八卷(民国)苏清泉、苏凤岐编纂江苏常州市图书馆(存卷1、2)
1948年常州苏氏聚星堂铅印本
【江苏常州】苏氏族谱不分卷民国聚星堂木活字本江苏常州市图书馆(存卷七之6、7)
【江苏江阴】澄江苏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清)苏宗振辑修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忠孝堂排印本八册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常熟】琴川苏氏支谱四卷(清)苏錞修;清抄本一册吉林大学
【浙江鄞县】鄞竹庄苏氏宗谱三卷(民国)俞庭兰、胡德坊纂修浙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浙江宁波市档案馆
1919年继绪堂续修木活字本二册
【浙江慈谿】苏氏族谱四卷首一卷(清)苏时鉴续修浙江图书馆
清光绪七年(1881年)永思堂木活字本五册
【浙江象山】昌国苏氏宗谱二卷(民国)苏忠谔重修;1934年木刻本浙江象山县文管会
【浙江遂昌】苏氏宗谱-浙江遂昌县马头乡陈岙
【安徽】苏氏族谱四十八卷(清)太石西邑十排公修河北大学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刻本四十八册
【安徽休宁】新安苏氏族谱十五卷(明)苏大编辑复旦大学
明成化二年(1466年)清康熙间刻本
【安徽休宁】新安苏氏重修族谱(清)苏钰修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
五卷清乾隆元年(1736年)忠孝堂活字本
【安徽休宁】新安苏氏族谱四卷(清)苏钰编辑河北大学、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清乾隆元年(1736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忠孝堂排印本八册
【安徽休宁】新安苏氏重修族谱十(民国)苏天祥等序;1929年刻本八册美国
卷附三卷
【福建同安】苏氏族谱不分卷(清)苏功成重修福建师范大学
清道光六年(1826年)一九八四年复印旧抄本
【福建晋江】湖子苏氏家谱(清)苏德海修中国台湾
不分卷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抄本一册
【福建安溪】清溪珍田苏氏族谱卷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抄本三册
【福建安溪】清溪湖山恒产张苍苏氏谱不分卷(清)苏輭栏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抄本一册
【江西波阳】苏氏初修宗谱三卷(清)苏兆熊、苏孟旸等编日本、美国
图书馆二卷清道光八年(1828年)介眉堂藏本活字本二册
【河南太康】苏氏家乘二卷(清)苏培成、苏远朴等续修人民大学
清道光九年(1829年)刻本二册
【河南太康】苏氏家乘二卷(清)苏绍献等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许昌庆文斋刻本二册
【河南许昌】苏氏家乘一卷(清)苏叶等续修
清乾隆修道光九年(1829年)刻本一册
【河南许昌】苏氏家乘二卷(清)苏文生、苏春芳等重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许昌文星斋刻本二册
【河南鄢陵】苏氏家乘三卷(清)苏诚等续修
清道光九年(1829年)刻本三册
【河南鄢陵】苏氏家乘六卷(民国)苏渥霖等续修日本、美国
1915年叙石印本六册
【湖北武昌】苏氏宗谱囗囗卷(民国)苏善夫主编武汉图书馆(存卷首2)
1922年苏氏白玉堂刻本
【湖南】苏氏次修族谱囗囗卷清同治三年(1864年)活字本一册湖南图书馆(存一卷)
【湖南浏阳】苏氏武功五修族(民国)苏崇浩纂修湖南图书馆(存卷首卷次)
三十一卷首二卷末一卷1938年四件堂木活字本
【湖南邵阳】苏张氏苏族谱不(清)苏周安、苏周燕修河北大学
分卷清道光间修抄本
【广东】苏氏族谱附武功书院世谱十卷附三卷(清)苏廷鉴、苏体岩修广东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武功书院德有邻堂刻本日本、美国
【广东】苏氏族谱附武功书院世(民国)苏天祥等增补广东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
谱十卷附三卷1929年德有邻堂据清光绪二十年(1900年)刻本补刻美国
【广东番禺】苏氏房谱不分卷(清)苏玉书广东中山图书馆
修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修抄本一册
【广东南海】苏氏族谱十卷(清)苏廷鉴编广东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刻本四册广东东莞县博物馆(存卷1-4)
【四川眉山】苏氏族谱一卷(宋)苏洵淅江宁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存九叶)
撰明刻本,清顺治三年(1646年)宛委山堂刻《说郛》本


字辈排序
四川广安:德广公添伯盛贤宗政纲自仲子启云金文洪长永大廷万理明怀忠声荣至仁厚世代兴慈良存善道正直树仪型敬祖承庐眉雄才毅华卿凯湖甲故賨砺志展鹏程
四川资阳:“永远於宗世大荣龙登金光玉绍先德贤才必振兴”。
四川南充:应笔丹成安怀大中文子世代兴云华克光绍万己
四川广元:承启永自奉 君玉正宏仁 清朝必世代 荣光万绍兴
四川资阳:永远於宗世大荣龙登金光玉绍先德贤才必振兴
湖南靖州:应再正昌才茂光元万仁君同秀世明宗大义乾坤武功为藩祖泽余庆笃生哲贤广昭帝德永锡周官汉封节显唐选尤宣麟阁焕美凤昭增欢侯伯爵列少保禄颁平林重任南阳久安笔珍许国文着眉山清高志远刚直履端善行积福奇术登纯孝可表道学相传谟谋克绍统绪长延天佑启后炳耀千年
湖南益阳:固能福文盛志彦祖崇永安成国正天心顺光昌启后英圣道昭隆运贤良显大名其祥开世业有子绍宗勋选士惟升秀傅家益尚清万邦同照曜端拱庆承平
湖南醴陵:金克渊志祖廷国可眉正仁开景运新怀忠本孝尚清纯敬承先泽家光永树德扬名振汉滨
湖南湘潭:珔仁开景运新怀忠本孝尚清纯敬承先泽家光永树德扬名振汉滨
湖南靖州:云益应再政昌才茂光元万仁均同秀
湖南武冈:光景良开养贤书是本文
福建漳州:文佛郎言五十干启国崇潜惟恒允用奕世振家风孝友承宗志诗书迪俊英伯仲和叔季科甲永联登”
福建同安:平存世子德君国有道庆象贤允克盛守法宜永宁文章灿奕冀勋猷振盈廷嘉谋昭伦绪踵懿耀景声
陕西西乡:天克世美丙德林赔建桂香枝永盛世久发祥成任新兴科家才华树芝明
河南镇平:士丈占修志安有清克芳常泰全哲崇宏显襄林扬英惠恒裕立元新明玉良道德宣延熙秉肇锡敬光
河南商水:文国加有宗大万自兆建光前业宏开裕后图
贵州兴义:龙子学朝庭,万国九洲,定家邦,“富”字辈为继十一世“家”字辈后的十二世)、贵、荣、华、启、文、兴,必、登、皇、榜,礼、志,君、仁、义、道、德、永、昌、盛、忠、孝、崇、伦、政、乾、坤
天津苏氏一支字辈:忠启孟明德齐文宝连成庆有余
苏氏一支字辈:文鹤永廷桂良
苏氏一支字辈:昌弈世安康美利庆汉朝
青海:祥辉生明邦延奎培文
湖南娄底梅山苏氏一支字辈:德顶传先业继嗣

人口统计
宋朝,苏姓大约有46万余人,约占中国人口的0.59%,排在第三十三位。苏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中国苏姓总人口的43%,占四川总人口的2.5%。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福建,这两省的苏姓大约占苏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陕西、河南、山东,这三省的苏姓又集中了22%。中国已初步形成了西四川、东南福建、北陕豫鲁三块苏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苏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中国人口的0.4%,为明朝第六十四位大姓。宋、元、明600年中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苏姓人口增长为负值,比宋朝净减少了9万。广西为苏姓的第一大省,约占苏姓总人口的19%。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西、福建(11%)、山东(11%)、广东(9%),这四省苏姓大约占苏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河北、江苏、山西,这六省的苏姓又集中了35%。南方苏姓在这600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宋朝的苏姓大省四川,在明朝时人丁锐减。宋、元、明600余年,苏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西向南方迁移。中国重新形成了南部桂粤闽和北方山东两大块苏姓人口聚集地区。


人口分布
苏姓人口的主要分布:

江苏
苏姓分布的重点地区。在江南地区分布着苏轼的后裔,其中苏轼长子苏迈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常州、以及常州西北的安家舍、薛家乡、新闸镇等地,约1500余人。武进的安家舍乡前舍周围的十余个村庄;薛家乡晨光村委苏家村(沿河苏家村)等村庄,有大量苏氏分布。苏轼幼子苏过的后裔分布在常州城,及城东武进洛阳、崔桥、戴溪、运村、郑陆等地,以及无锡、苏州、江阴、常熟等地,共2400余人。太仓、无锡、镇江、苏州、南京、宿迁、徐州等地区有苏氏分布。在苏北地区盐城、建湖、阜宁、响水、滨海等地分布着数千户苏姓人家,他们也是苏东坡的后裔,原居于苏州阊门,明初“洪武赶散”时随章士诚来到了“苏家咀”。“苏家咀”位于建湖附近,是江南北迁苏氏的集散地。另在宜兴元上乡毫阳村、可酉乡等均有苏氏分布。在常熟的唐市镇,珍门上仙村、周行陶舍村等也有苏姓分布。江苏如皋也有大量苏姓分布,其中苏家巷因长寿闻名,乾隆帝曾两次赠匾,建百岁坊。

上海
嘉定的苏姓有1612人,在全县的姓氏中排名第44位,各乡镇均有分布,以嘉西人数最多。嘉定还有满族苏姓,但其来自辽宁。金山县、崇明县也有苏姓。宝山县苏姓有100。余户,在吴淞、大场、盛桥等乡镇均有分布。南汇县主要分布在彭镇、大田、老港等乡镇。川沙县,共有苏姓宗亲1140余人。

浙江
温州、海宁、杭州、宁波、瑞安、玉环、苍南、平阳、泰顺等地均有苏氏分布。

福建台湾
莆田、同安、晋江、安溪、南安、惠安、永定、海澄、厦门、德化、永春、南平、闽清、泉州、福州,安溪湖头及台湾等地,均有苏姓分布。

广东
潮汕地区分布有苏姓宗亲20余万,在顺德、梅州、汕尾等地都是潮汕支派,有许多已迁居海外。在普宁、海丰、潮州、怀集、罗定、顺德、南雄、东莞等地均有苏氏宗亲联谊组织。广州、南海、佛山、阳江等地也有苏氏分布。

海南
苏氏宗亲,分布在儋州,文昌等地。

广西
玉林、浦北、合浦、藤县、梧州、岑溪、容县、北流市、平南、蒙山、昭平等地源流扁的苏氏宗亲多是明、清时从闽、粤两省迁来。贺县、灵川、乾江、南宁、宁明、桂平、陆川、博白等地也有苏氏。

云南
昆明、苍山、石屏、嵩明、保山(汉庄镇幸美村约150户)、楚雄州双柏县大庄镇(苏氏不下于1000户)也有苏氏分布。

四川重庆
苏姓分布较为广泛,如双流、苍溪、巴县、内江、资阳、江津、永川、三台、自贡、成都、江油、蓬溪、合江、泸州、乐山、长寿、宗庆、广安、南川、丰都、南充、铜梁、犍为、黔江、隆昌、璧山、双流、奉节等等。仁寿的洪峰、彰加、青岗、分水等乡镇都有苏姓分布。

湖南
津市、攸县、茶陵、平江、长沙、湘阴、宁乡、桃江、浏阳等地均有苏姓分布。

湖北
红安、京山有苏氏分布。

江西
上饶市广丰县、德安、崇义、永新、有苏姓分布。

安徽
萧县周围的苏、鲁、豫、皖地区,也有苏姓分布,他们多是唐末苏检的后代。在安徽的皖南地区,也有苏姓分布,其与浙江、江苏的苏氏分布较为接近,分属眉山派和铜山派。

河南
苏姓的起源地和聚集地,至少有三十余个县、市都有与苏相关的地名,如苏村、苏庄、苏营、苏阁、苏桥、岗苏、苏王、苏楼、苏木、苏所、苏堤、苏班枣、苏秦村等,它们是古今苏氏族人生活轨迹的反映。太康的苏姓分布在城郊、九岗庙等乡镇。

商丘全县有328个姓氏中有苏姓。
南乐县苏姓分布在县城苏岳村为2023人 南张村、苏苑村均有苏姓分布
鹿邑的苏姓分布在苏湾、苏庄、葡萄架等村。
林县的城关镇等也有苏姓分布,全县的苏姓人口为 3367人。
长葛全县206个姓中有苏姓,主要分布在苏楼、苏庄、苏菜园、东魏庄村等地。
洛宁、新安均有苏姓。孟津的苏姓分布在老城村等地。
汤阴全县231个姓氏中,苏姓共777人,其中北 大街的苏姓出有不少人才。
夏邑的477个姓氏中有苏姓,也有苏庄。扶沟的279个姓氏中有苏姓,汴寨村等有苏姓分布。
光山槐店乡苏上湾村、朱湾村也有苏姓分布。陕县的前史村、苏村等有苏姓。淅川的180余个姓氏中有苏姓大以县城小街苏姓居多。
鄢陵的231个姓氏中有苏姓。
虞城的328个姓氏中有苏姓,并有回族苏姓。商水281个姓氏中有苏姓,分布在邓城乡白蛇岗等村。
西华249个姓氏中有苏姓。
新县的272个姓氏中有苏姓。浚县的337个姓氏中有苏姓,人口在一千至一万人之间。禹州的白沙南街等村有苏姓分布。
沈丘的槐店镇苏堕等村也有苏姓。西平的302个姓氏中有苏姓。安阳县的辛店乡东招贤村也有苏姓居住。延津的 265个姓氏中有苏姓。长垣的东赵堤、邱村等也有苏姓分布,信阳的城阳城址保护区苏楼村也有相当数量的苏姓分布。巩义、新乡、辉县、郾城、镇平、南召、、孟州、荥阳、民权、睢县、潢川、获嘉等地,也有苏姓分布。
清丰的阳邵乡苏堤。

陕西
扶风是苏孝慈、苏蕙的故乡,在该县苏坊村、西苏村等地,均有苏姓分布。高陵、延安、武功、华县、吴旗等也有苏姓分布,随着时代变迁已有北迁至内蒙地区的汉族苏姓。

宁夏
在吴忠县、西吉县有回族苏姓。隆德县有汉族苏姓分布。

甘肃
在靖远县,正宁县宫河镇,庄浪县阳川乡、卧龙乡苏家山村,静宁县古城乡、曹务乡等地有大量苏姓分布。

山西
怀仁的田庄、陵川、洪洞、襄汾、原平、安邑以及沁水的苏山村、南郭村、杏林、苏庄,晋中平遥县的苏封村等均有苏姓分布。

山东
淄博、莱阳、济阳、烟台、宁津、寿光、蓬莱、栖霞、济宁、枣庄、章丘.聊城等地有苏姓分布。

河北
青龙的小马七彩乡青河沿等地有苏姓分布。宣化的新堡、青羊岭、郭隆庄等都有苏姓分布。清河县共有苏姓3178人,分布于全县的19个乡镇,涉及的村庄有申花庄、西垒桥、后苏、白沟驿、侯召村、大琉璃村、何庄等。宁晋有苏家庄,文安的苑口村等地均有苏姓分布。正定苏姓历史悠久,现存苏姓人口至少有1971人,分布在南关村、固营村、店上村等地。藁城、保定、高阳、晋县、满城、唐山、故城也有苏姓分布。

北京、天津有苏姓。
内蒙的托克托有苏姓。
辽宁锦州、新民、海城、锦县、沈阳、辽阳、兴城、金县、朝阳有苏姓。
吉林伊通的新家村,有苏姓居住。
苏氏在台湾的分布 据1978年台湾官方统计资料,其各县市共有1694个姓,苏姓列第23位,人口总计达19万余人,主要分布在高雄县、台北县、台北市、台南县、高雄市。在乡镇、区级,依数量分别为高雄路竹、台南善化、云林北港、台北市松山区等。


文物保护

苏秦墓

苏秦墓为战国著名政治家苏秦的墓葬,但是具体苏秦葬于何地,史书没有明确记载。现存苏秦墓有六七处之多,主要有洛阳、巩义、临淄等处,详细墓址尚待进一步史料支持。因苏秦为今河南洛阳人,固其墓地多集中在洛阳附近。

墓址考证
司马迁的《史记·苏秦列传》中载:“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中也有洛阳“苏秦宅”的记载。但,苏秦葬于何地,历代史书却没有明确记载。按流传下来的说法,苏秦墓有六七处之多,足见苏秦在历代人心目中的地位。

巩义苏秦墓
巩义西南部有村名曰“苏家庄”,苏家庄南原有“三苏冢”,传说为苏秦及两位弟弟之冢。今存一冢,高约15米,周长约80米,即为苏秦墓。

洛阳苏秦墓
1、洛阳市东郊汉魏故城遗址东南张苏寨寨内有一冢,当地传为苏秦冢,与古籍所载地点大体相符,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伽蓝记》载:“青阳门外三里御道北,有孝义里,里西北角有苏秦冢”。冢旁寺院的和尚,经常看到苏秦出入该冢,“车马羽仪,若今宰相也”。

2、太平庄苏秦墓
太平庄位于洛阳城东南4公里处,相传村南有“苏家冢”,即苏秦墓。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是东周洛阳轩里人。据考证,轩里就在现今东郊太平庄一带。旧时太平庄村南曾有苏秦故里的碑刻,可惜文革期间毁掉。该村学校校园传为苏家花园遗址。最近,太平庄人在施工时,发现了唐代武德八年(公元625年)萧瑀所立的“武安君六国丞相苏公墓”碑。
《史记》云:苏秦,东周洛阳人也。《战国策》云:苏秦,洛阳乘轩里人。乘轩里在何处,文献失载。《洛阳伽蓝记》虽有记载,但令人生疑。自北魏至明1000余年亦无苏秦故里记载,明清文献云为“洛阳古太平庄”,不知所据何本。苏秦墓在山东、河南有数座,真伪莫辨。洛阳太平庄村出土唐代“武安君六国丞相苏公墓”碑,证明了苏秦故里就在太平庄村,旧时太平庄村南曾有“苏秦故里”的碑刻,可惜“文革”期间毁掉。该村学校校园传为“苏家花园”遗址。

3、新安县苏秦冢
该冢位于铁门镇境内,现存巨大土冢一个。另外,山东临淄、洛阳邙山等地都有苏秦墓的传说。由于苏秦墓说法种种,其确切的位置仍需要更加丰富的考古资料予以佐证。但苏秦葬于洛阳应是不争的事实。

淄川苏秦墓
位置
淄川苏秦墓,位于淄川区经济开发区南苏村(二里乡南苏相桥庄西)。墓冢封土高约5米,直径20米,长约40米,占地约1000平方米,1984年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南原有一桥,名曰苏相桥,为古般阳二十四景之一。
据《淄川县志》载,苏相坟,“后人疑为苏秦墓,然无确据。”苏秦乃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殁于齐。《山东通志》载,青州城东北亦有苏相墓,未知孰是。

外景
南苏村南首,有一石拱桥,桥北不远,立一石碑,上书“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秦墓”,是1984年淄博市政府立的。再往北走约300米就是苏相墓,墓高约5——6米,面积近2亩。
墓东面,有南苏村两委新敬立的石碑一座。石碑高2米,宽1米,正面横书——六合之光,竖写——东周六国相苏公·讳字·秦·季子之墓。背面是白雪斋主人——王维芝老先生谨书的墓志铭—— 《苏秦墓碑记》 ,详细解说了苏秦的功过历史——“惟东周之际,一介布衣,七国游说,六国封相,古而今殊荣若斯者,苏秦之外,屈指几人?”
石碑右侧,能工巧匠刻有两副棋盘,绿树撑伞,树阴遮蔽。

现状
青山埋忠魂。桥以相名,庄借桥名。苏相桥庄随着时代的变迁,居民繁衍生息,人丁兴旺,一庄分为两家,是南苏和北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旧貌变新颜。村两委一班人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名人效应大胆进行旅游开发。工程开发规划设计共分两期,第一期工程占地40000平方米(60余亩),第二期工程占地600余亩,包括有苏相墓游览区、特色农庄区、河滩戏水区和停车场等,营造与蒲松龄故居、梓童山游览区三足鼎立、遥相呼应的旅游新格局。

墓主生平
苏秦,东周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佩六国相印,曾游说六国联合抗秦,使强秦不敢东窥函谷者达15年。
苏秦,字季子,虽出身寒门,却少有大志。据传他随鬼谷子学游说术多年,后见同窗庞涓、孙膑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也和张仪告辞鬼谷子下山。张仪去魏国,苏秦返故里。
与赵秦阳君共谋,发动韩、赵、燕、魏、齐诸国合纵,迫使秦国废帝退地,至乐毅破齐前夕,遭车裂而死。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苏子》三十一篇,今使。帛书《战国策》残卷中,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与《史记》所载有出入。
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群雄争霸。苏秦连横说秦惠王“书十上说而说不行”。凭着坚强毅力终于在燕国打动燕文侯而一举成名。促成了六国之王结盟于洹水,苏秦也成了一人而佩有六国相印的风云人物,取得了荣华富贵。苏秦的行为惹恼了齐国的大夫门,被齐国所收买的刺客刺杀,于是将此葬于此。


赞颂诗歌
唐朝诗人贾岛路过苏秦墓时感慨万端,写下一首颇为凄凉的诗:
《经苏秦》
沙埋古篆拆碑文,六国兴亡事系君;
今日凄凉无说处,乱山秋尽有寒云。



苏武墓

苏武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47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龙门村。代有封修,题书、碑、碣殊多。清乾隆巡抚毕沅题碑,同治间(1862-1874)知县陈尔茀等题碣。40年代末尚有围墙、院落、门楣,后被陈,仅存墓冢,高约1.5米。197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遂立标识,确定保护范围,划定墓面积330平方米,设门楣建围墙。1938年,菲律宾华侨成立有“南洋武功苏氏宗亲会”,1993年更名“世界苏氏宗亲会”,1997年,“宗亲会”追本溯源,寻根谒祖,组团回武功拜谒苏氏墓。


概况简介
苏武墓位于陕西咸阳城西47公里的武功镇龙门村前的台地之上,东临漆水,西依凤岗。墓穴东向,背附青山,漆水河自墓前蜿蜒而过,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为“武功八景”之一。
苏武纪念馆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平方米,全馆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其主要建筑为苏武文化广场;仿汉阙门;苏武牧羊铜像;南北庑廊;苏武大殿;南北祭亭;苏武墓祭台;墓冢;接待室;宿办室;珍藏室等。墓前竖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书《汉典属国苏公墓》、武功县令阮曙书《汉典属国苏子卿墓》及民国时期的《重修苏武墓门碑》等碑石。
纪念馆前是宽阔的一方广场,纪念馆大门为汉阙形制。馆内广场立苏武执节仗挺立塑像,塑像中的苏武仰望东方高天,身边是几只公羊。苏武的胡须、衣袂、手执节仗的旄结均作风吹状。苏武塑像后边是苏武的享堂,环苏武坐像是苏武出使匈奴、不辱国家不辱气节的画像。
苏武墓在享堂后,封土高大,依汉制作覆斗状,坟上芳草萋萋。三通墓碑中的一通碑文为清陕西巡抚毕沅所书。享堂南北两侧各建碑廊,陈苏氏历代名人像、生平碑数十通,黑底阴刻,镌雕精致。在苏武纪念馆有华国锋题写的“苏武纪念馆”、“高风亮节”匾。
苏武祭殿内有楹联“十九年长傲雪欺霜,孤对羝羊栖北海;数千里外由夷归汉,喜将异类服中原。”
在纪念馆多处可见苏氏宗亲会捐建字样

历史沿革
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人,代郡太守,平陵侯苏建之子。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病亡,归葬武功封地,享年八十一。
清乾隆21年(1756年)赐进士及第兵部次郎见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亲笔书《汉典属国苏子卿之墓》《汉典属国苏公墓》
清同治年间武功县令阮曙书《汉典属国苏子卿墓》碑。
民国时期立《重修苏武墓门碑》碑石。
40年代末尚有围墙、院落、门楣,后被陈,仅存墓冢,高约1.5米。
1957年5月31日苏武墓碑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省政府遂立标识,确定保护范围,划定墓面积330平方米,设门楣建围墙。
1996年9月,日本东京大学历史教师上山浩一和和其母来到拜谒苏武墓。此后又多次来到武功,挖掘有关资料。得知修缮苏武陵园,特意寄来10万日元资助款。
2005年5月被咸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7月,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4个国家的世界苏氏宗亲总会的会员,首次回陕寻根祭祖。
2006年4月,陕西省文物局批准在苏武墓建设,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为苏武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2005年、2006年、2007年,武功县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世界苏姓祭祖大会。
2008年,武功县举办了首届中国苏武文化艺术节,中央电视台CCTV《艺苑风景线》走进武功《苏武魂·武功情》主题文艺演出成功举办。
2010年3月,苏武纪念馆被陕西省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免费对外开放馆所,同时苏武纪念馆被确定为宝鸡文理学院教学实践基地。
2011年苏武文化艺术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创新价值节庆奖。
2015年4月,世界苏氏宗亲会祭祖大会隆重举行。
2016年9月6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历史文化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苏武纪念馆举行。
2017年4月12日,世界苏氏宗亲会成员祭拜先祖苏武,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苏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新余等省市领导出席了恭祭活动。同日,由市纪委、武功县以“爱国、忠诚、担当、清廉”为主题,打造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也落成揭牌。
2018年4月,来自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苏氏宗亲代表、各界人士、社会贤达和当地民众三千多人聚首到陕西省武功县武功镇龙门村苏武纪念馆门前苏武文化大广场,同心祭拜伟大历史人物苏武,弘扬苏武忠国爱国文化精神,共襄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人物介绍
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人,汉代郡太守苏建之子 。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昭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回自己的国家。
后来,汉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
苏武在匈奴的时间很长,前后共有十九年。
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谋反,苏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来关系很好,加上他的儿子也参与其中,苏武被罢官。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了拥立宣帝,被赐爵关内侯。

歌曲纪念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mao)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听笳声,
入声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
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
拱服汉德威。



苏元春公馆

苏元春公馆 (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黔东南州台江县施洞镇白子坪村。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坐南向北,面临清水江,由大门、前、中、后院组成封闭式三进院落。 苏公馆因年久失修,残缺不全,但主体建筑仍存原貌,是台江尚存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物。


建筑风格
整个公馆为三进三幢五间单檐悬山顶木结构建筑,四周风火墙围砌,墙内依次为院坝,前厅,中堂, 后院,天井。占地面积1570.3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6.6平方米。前厅面阔五间、通面阔20.8米,进深20间,通进深75.03米。穿斗式硬山青瓦顶,柱间有雕绘,柱础图案精美。 前门有数十级台阶直达清水江。正门为条石门框,双门合启闭。前有天井,后有花园。

附:苏元春夫人谢氏墓

[施洞镇白子坪村东500米·清·台江县文物保护单位] 苏谢氏,湖南挹阳人,为提督苏元春原配夫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随夫驻防,同年卒于施洞。墓为土封石围,封土高5米,占地面积420平方米,碑文“皇清诰赠一品夫人苏母谢老夫人之墓”。墓两侧各有墓志名一方。现存右侧墓志铭。

苏元春其人
苏元春(1844-1908),号子熙,广西永安(今蒙山县) 人。单武出身,同治六年(1867年),随席宝田率湘军入黔镇压张秀眉领导的苗族农民起义,时任总兵,后升提督。



三苏祠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史称“三苏”)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段,始建于北宋,是历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苏轼在此生活多年,其多篇诗文都回忆到儿时在此生活的情境。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重建。三苏祠占地106亩,保存多处古建筑及苏家遗迹,收藏有数千件有关三苏的文物文献,陈列有三苏家训家风、生平成就、东坡书法碑林等。 
三苏祠为清代园林式文人祠堂,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范例。  
2006年5月25日,三苏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山城西南隅之纱縠行私第。苏洵之子苏轼、苏辙也生于此。
元延祐三年(1316年),三苏故居改建为祠堂。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重修三苏祠。
明嘉靖九年(1530年),侍御邱道隆命眉州太守莫钝维修扩建三苏祠,并割九寺庙田产为苏祠祀田。
清康熙四年(1665年),眉州知州赵惠芽摹拟重建三苏祠主体建筑——飨殿、启贤堂、木假山堂、瑞莲亭。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眉州知州黄元煐重修三苏祠并置买祀田。
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三苏祠增修祠堂的东西厢房和方墙门道。复置三苏父子像龛三座。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眉州知州赵来震对三苏祠进行大维修,三苏祠“池之两岸,叠石成壁”,建来凤轩(原济美堂)等。
清咸丰三年(1853年),增修快雨亭。何绍基任四川学政使时,来眉州监考举子。因到三苏祠拜谒三苏父子,至此亭避大雨,遂命此亭为快雨亭,并手书匾额。
清同治九年(1870年),增修三苏祠大门(现为前厅)、耳房。
清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督学使张之洞来眉山倡导修建云屿楼(原名东坡楼)、抱月亭、绿洲亭。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眉山人将披风榭重建于三苏祠。
民国八年(1919年),眉山驻军旅长陈国栋进驻三苏祠,将其作为司令部。在此期间,陈国栋筹资对三苏祠进行了大维修。
民国十七年(1928年),眉山地方官绅集议拓建三苏祠,相继增修了南大门、百坡亭、式苏轩、半潭秋水一房山、船坞、彩画舫等,并修甬道、小桥,将三苏祠改名为“三苏公园”。
1950年初,眉山县(今眉山市东坡区)文化馆成立,兼管三苏祠事务。
1959年,成立三苏纪念馆,上级调赠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博物馆一批古籍善本于三苏祠。国庆期间陈列正式对外展出。
1967年,三苏纪念馆改为人民公园,陈列室改为工农兵展览馆。
1978年10月,三苏祠重新开放并复名为三苏祠。
2007年至2008年,眉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建三苏纪念馆、碑廊及陈列馆、文物精品展览馆、文物库房、西园、游客中心及停车场、纱縠行。

建筑格局
三苏祠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平面略呈梯形,南北短,东西长。东侧两角近似直角,西侧为斜状。南侧偏东为南大门,西北角为西大门。祠堂由前厅(古祠大门)、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及廊构成三进四合院,在同一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东西厢房在左右均衡的基础上又有自由变化,从而形成不严整对称的格局。东西厢房背面均设飞来椅和栏杆,以供游人临池休憩。


主要建筑
南大门
三苏祠南大门素面台前饰三级垂带式踏道,后饰三级如意式踏道。房面为水泥预制筒瓦和小青瓦覆盖,正脊两端鸱吻,创脊饰龙头和卷草式图案,皆为钢筋水泥预制。地坪为三合土。门楣正中悬挂清代书法家何绍基题写的“三苏祠”匾,门柱上刻对联一副“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为向楚撰文,刘孟伉书字。整个建筑被古榕覆盖,穿砥道可达前厅。


前厅
三苏祠前厅是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南西看为三橙四柱二室,北面看为五橙六柱。小青瓦房面。脊正中饰汉文寿字及卷草式图案,脊饰全为陶制品。朝南中间三槛为敞厅。门帽正中有一圆,日“文献一家”,门上挂对联一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稍间向北开门,辟为碑亭,内置自明至民国的建祠记事碑。


飨殿
三苏祠飨殿,小青瓦房面,脊正中有宝顶式三重檐楼阁式饰物,高1.50米,脊上有对称的六组走兽,脊两端饰鸱吻,整个饰物均为陶制品。地坪为三合土。前三楹有三匾,从左到右分别为“文峰鼎畴”“是父是子”“文章气节”。飨殿内塑三苏父子像,正中悬挂一匾“养气”。


启贤堂
三苏祠启贤堂是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小青瓦房面。正脊两端饰鸱吻,有卷草式图案。垂脊、戗脊上饰走兽,亦有卷草式图案。东、南、西三面有回廊。


木假山堂
三苏祠木假山堂位于启贤堂北楹,小青瓦房面,堂前正中间上方置有一匾,为清乾隆年间所立,杭州人宋凤起题匾,匾书“木假山堂”;堂后壁书有苏洵所做《木假山记》;堂正中放置有木假山。堂前为方池,沟通瑞莲东、西池,池内有石砌台,上作盆状,内塑石山三峰,与堂上木山相映成趣。石山上有小竹一丛,榕树、黄杨各一株。堂前两侧各有石坪桥一座,上覆回廊,穿回廊可达来凤轩。


来凤轩
三苏祠来凤轩是悬山式屋顶,小青瓦房面,与连接启贤堂的桥廊组成第三进四合院。轩后有翠竹万竿围护,使主体建筑显得更为集中。



披风榭
三苏祠披风榭在来凤轩西偏南,瑞莲西池北岸,坐南朝北,一楼一底,重檐歇山式,四周置飞来椅,北面留7米宽门道。房面为筒瓦覆盖,正脊有寿字形宝顶饰物,有卷草式图案。


主要展览
三苏祠内收藏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或碑拓本,陈列有数以千计的匾联书画等文物,是三苏研究、陈列展览的珍贵资料。

历史文化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文物价值
三苏祠是研究三苏及三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明清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实物范例。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三苏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9月1日,《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眉山三苏祠当选“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
2021年9月,三苏祠被评为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培育基地。



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始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
东坡书院坐东北朝西南,院内建筑按三轴线布列,主体建筑均布列于中轴线上,依次为头门、载酒亭、载酒堂、正殿、东西两庑廊,东轴线布列钦帅堂、西轴线布列陈列馆;书院四周构筑围墙,头门前立保护标志牌。 东坡书院既是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又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
1996年10月21日,东坡书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7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2018年10月,入选海南省第一批省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

历史沿革
北宋绍圣五年(1098年),载酒堂始建,系苏东坡居儋期间讲学会友的场所。
元代,载酒堂故地建为学宫;延祐四年(1317年),在桄榔庵旧址建东坡祠;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东坡祠,恢复载酒堂旧名。
明代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载酒堂改称“东坡书院”;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重修东坡书院。
清末学制改革,东坡书院改为农学。
民国时期,书院扩建为东坡公园;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国民革命军独立团重修东坡书院。
1982年,儋县人民政府重修东坡书院。
1984年,东坡书院管理处成立。
2012年至2014年,儋州市人民政府重修东坡书院并增设服务接待中心。
2017年7月,东坡书院正式纳入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核心区统一管理。


遗址特点

建筑布局
东坡书院整体布局为前书院后园林的格局,以大门入口和东坡祠为主轴线,东西两侧为两个副轴线,分别称为西园和东园。整个书院空间序列的展开采用以中间院落为中心,其他各空间院落环绕其四周布置,形成一种完整的空间序列这一布局形式。位于中轴线上的载酒堂、东庑廊、西庑廊和东坡祠构成整个书院的中心院落,其南面的载酒亭、西侧的西园院落、东侧的东园院落和北面的园林区围绕中心院落进行布置,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同时也突出了书院的重点建筑区。
单看主轴线的空间布局又采用串联的形式来组织空间院落并形成完整的序列,以大门入口、载酒亭、载酒堂、东坡祠为轴线,空间渐次展开,主体即位于轴线终点的东坡祠。规整、几何的构图,主轴线两侧完全对称,体现了书院庄严、肃穆的特点,而次轴线上建筑与景观布局采用均衡而不完全对称的手法,使规整中有变化,略显灵活. 西园中以东坡居士铜像和陈列馆为轴线,东坡铜像在前,陈列馆在其后,其他设施与植物依此轴线布置,但并不完全对称尤其是植物在形态和体量上变化丰富;东园主要有钦帅堂、春牛石雕、迎宾堂和钦帅泉,其中钦帅堂位于东园主轴线上,东园与西园形成不对称的均衡布局;后院园林区有怀贤亭、望京阁等建筑,道路蜿蜒变化、自由曲折,花木自然种植、古树参天,使整个后院掩映在葱郁的环境中,也缓和了书院建筑区庄严的气氛。主次轴线的布置以及书院空间序列展开的方式,使整个书院呈现出对称、均衡、韵律、对比、和谐的美学特征。


建筑特色
东坡书院的载酒亭,为重檐歇山顶结构,八角飞檐,上下两层,上层四角,下层八角,角角相错,各角翘起,呈欲飞之势。亭内共有12柱,分别于亭内四角,每角有三根,三根之间各不相同。除匾额和楹联外,亭中还绘了苏东坡居儋三年的生活情景图录。堂内正中间是苏东坡、苏过、黎子云等人物的雕像,左右两侧有耳房。
东坡祠位于载酒堂后面,两者相隔一庭院,左右两侧分别是西庑廊和东庑廊,与载酒堂相连,布局形成庭院。东坡祠作核心建筑之一,以木质结构为主,白顶红门,整体大气庄严。

文物遗存
截至2016年,东坡书院藏有名家字画400多幅,历代楹联13幅,名匾10块,历代碑刻13通,明代陶器罐1个,元代石雕人1尊。此外,还有古典和近代图书资料等。 

主要建筑

大门
大门五柱三间,歇山顶,红墙青瓦,左右有长长的墙围向两边延伸。门额“东坡书院”四字,由清人张绩书手写。


载酒堂

载酒堂位于全院中心。此堂建于绍圣四年(1097年)11月,苏轼取《汉书·扬雄传》“载酒肴,从游学”的典故命名。为重檐歇山顶结构,上下两层,上层四角,下层八角,各角相错,角角翘起呈欲飞之势。堂中绘了苏东坡居儋三年的生活情景图录。 主要展出历代碑刻。


东坡祠
东坡祠又称大殿,在载酒堂后。此祠建于元延祐四年(1317年),原在东坡居所桄榔庵。泰定四年(1327年)始建院中,祀苏轼,以其子苏过及黎子云配祀。今祀中塑有东坡讲学组像。 大殿作为东坡诗文书画室,主要展示东坡讲学组像、东坡书画拓印件及现代出版的各类苏轼著作和中国国内外研究苏轼的专著。  

载酒亭
载酒亭是苏东坡会客旧址。亭顶盖绿瓦,周围有8角形栏杆,上挂“人鱼忘返”匾额。亭边有莲花池和金鱼戏水池,传说苏东坡和州官张中曾垂钓于此。 

东坡井
东坡井为元符元年(1098年)秋冬之际,苏轼夜与诸生寻得甘泉,遂凿此井。后人将此井命名为“东坡井”,以志纪念。它造型奇特,呈波浪状,井底铺有大石板,有孔如碗口大,正对泉水源头。水极清甜,虽遇久旱而不枯。 

东西两庑
东西两庑主要展出当代人物赠送的书画等。 

陈列馆
陈列馆介绍苏轼的生平简历、东坡居儋事迹,后人对东坡的景仰等内容。



历史文化

艺术文化
1987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把东坡书院列为海南十大名胜之一。
2009年,中国邮政发行《古代书院》邮票四枚,其中有东坡书院。

相关人物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乐山市眉山县)人。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又贬作琼州别驾,昌化军(治所在今儋县中和镇)安置。
元符三年(1100年)五月,朝廷下诏徙廉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北归途中卒于常州(今属江苏省)。追赠资政殿士、太师,谥号文忠。海南省琼山、儋县等地有祠奉祀。

活动建设
2015年2月,儋州启动东坡诗词背诵大赛,活动历时两年。 
2020年1月,在东坡书院内举办送春送福送东坡诗词书法作品活动。 

研究价值
东坡书院历史悠久,珍藏着东坡居儋期间的文物文献,书院整体布局和谐,既是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又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 

保护措施
1996年10月21日,东坡书院入选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7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2004年,《儋州东坡书院第一期维修工程设计方案》编制完成,2005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并获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50万元及省文物局专项资金20万元,总投资170万元,2012年4月正式开工维修。


苏颂故居

苏颂故居引位于厦门同安区大同镇城区西北隅葫芦山南麓。是苏颂高祖左屯卫将军苏光诲始建于五代后晋开运年间(944—946)的府第 ,子孙世居。宋天禧四年(1020)苏颂诞生于此,10岁随父入都,其子苏携于宋靖康年间(1126—1127)归居于此。南宋至元期间府第改建成苏氏祠堂,其后多有废兴。清末重建。解放后作为小学校舍。1988年同安政府重修苏氏祠堂,并于后进原址重建苏颂祠堂。

故居简介
苏颂故居亦称“芦山堂”。在同安县城西北隅永丰乡,背倚葫芦山,门临洗墨池,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颂高祖定居芦山堂,“芦山”遂成为入闽苏氏的“灯号”。台湾、香港、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苏氏“芦山”后裔都源于此。现存建筑于民国元年(1912年)重建,为三进双护厝府第,面积750平方米,大门威镇2只青石狮,堂中有高1.73米的苏颂全身脱胎坐像、苏氏族谱和苏氏派裔的八大名人画像。
苏颂科技馆是一座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的6层大楼,由海外苏氏宗亲捐资建造。馆内有苏颂半身脱胎塑像、世界上第3台水运仪象台模型(其它2台分别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英国南肯辛顿科学馆)和其它有关苏颂的图片资料以及各地专家学者的题词。
现存芦山堂系清代重建,以花岗岩和红砖砌墙,红瓦布屋顶,赋有闽南地方特色。堂为硬山顶,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约990平方米。前为苏氏大宗祠堂,有前厅和正厅两部分,祠堂后隔一天井是于原基址重建的苏颂祠堂,内有现代所立之苏颂塑像。两侧为卷棚顶护厝。芦山堂是苏氏芦山派入闽发源地,因此衍居海内外的后裔纷纷到此寻根谒祖,该堂已成为联络海外乡情的纽带。
198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厦门市政府公布为涉台文物古迹。保护范围:堂前延伸71米,后延伸3米,东、西各延伸3米。

故居景点
苏颂故居系1911年重建,坐西北朝东南,为二进双护厝府第式建筑,占地面积为1700多平方米,整座祠堂呈现出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祠堂前落供奉苏颂神像,后落供奉入闽苏氏始祖苏益神像,两侧为卷棚顶护厝。大门口两只青石石狮,象征着辟邪纳吉;镂空式的石窗,梁坊上的斗拱层层迭起,各种雕刻,都是中国古代民居典型的建筑艺术的展示;高高翘起的屋檐,陡斜的屋顶,是多雨消水的闽南古建筑特征;二进的院落式建筑,象征着人丁兴旺,财源茂盛。祖籍同安的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为1998年修葺的芦山堂书题“苏氏大宗”和“芦山堂”两方匾额。跨入堂门,迎面是苏颂全身塑像,大厅四周的墙壁上,悬挂着8幅苏氏家族8位风云人物的画像。在陈列柜里,摆放着《同安县志》、《苏魏公文集》等历史文献,展示苏颂历经宋朝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微宗五朝,官居宰相,以及发明“水运仪象台”的光辉业绩。芦山堂前原有一个水池,苏颂读书时曾在此洗砚,所以称水池为“洗墨池”。今只留下一方写有“洗墨池”的石碑。


历史沿革
故居始祖为苏益,生于唐大中十年(856年)。光启元年(885年)正月,苏益随王潮入闽,任泉州都统军使。五代开运元年(944年),光诲建府第于“葫芦山”下,坐丑向末兼癸丁,二进双护厝结构,益公为府第名“芦山堂”,始创“芦山衍派”。
苏颂故居择建于葫芦山龙脉宝地,家族人才辈出,惟宋代荣登进士榜者有仲昌、仲华、炫、绅、缄、结等十八人,世称十八进士第。尤以为荣者宋代名臣贤相六世祖颂公也(1020-1101),为官五十六年,历经五朝,官至宰相,同时也是我中国北宋的一位科学家, 1088年,他发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叫水运仪象台,研制“假天仪”,编辑《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华夷鲁卫信录》《苏魏公文集》,绘制“苏颂星图”。创七项世界第一,声震中外。世界纪录协会将其收录为世界最早的天文钟。宋大理学家朱熹赞曰:“赵郡苏公,道德博闻,号称贤相,立朝一节,始终不亏”;英国皇家学会员李约瑟博士称公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苏家因押解泉州府丁粮银赴京途中遇劫。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又因殴毙钦差一案遭灭族之灾,山堂被毁,家产没官,六人入狱,余丁夜逃,部分宗亲化姓许、连、周,此即“一夜分九州,化姓许连周”同宗之由来。故苏氏大宗祠堂内有连战赠送的“发扬苏颂世界第一精神”的锦旗。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同安知县请旨拨银重建芦山堂,旋即扩建为三进双护厝,并塑颂公像于后进厅中,明世宗钦赐“苏氏大宗”以失敬仰先贤,世代传芳。辛亥,民国立,同安苏氏裔孙趋时顺势,联系海内外宗亲捐资重建芦山堂,翌年成,迄九十三载,几经损毁,几度修复;1987年,同安县人民政府拨付部分资金,兼有海内外裔孙贤达慷慨解囊,复建苏颂故居,1988年11月落成。
“芦山”是最早到福建的苏姓的一个灯号,现凡是闽南、台湾,包括海外,只要看见“芦山”这个灯号的一定是从同安“芦山堂”这儿开出去的。“芦山堂”既是名人故居,又是海内外“芦山”苏氏(含由苏氏析出的许、连、周)大宗祠堂,因而于199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厦门涉台文物古迹。

故居交通
苏颂故居“芦山堂”坐落于葫芦山后,在小西门下车,往中山路方向走,庐山堂就常隐藏于银城商厦背后。无论乘坐那路车,到达同安 小西门下车,可以搭乘三轮车或摩的说明洗墨池庐山堂5分钟即可到达。

苏颂
苏颂(1020—1101),字子容,庆历二年(1042)进士,历任集贤殿校理、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赠司空,追封魏国公,谥正简。苏颂主持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这是一部集天体观测、天象演示、自动报时等功能于一体的自动化天文台,被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苏颂是“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他所著的《新仪象法要》是“水运仪象台”的构造说明书,全书以图为主,附有说明,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机械图纸。根据这一图纸,现代的科学家才重新复制出“水运仪象台”。
苏颂,同安人,北宋著名科学家、医学家。《宋史》称其“器局宏远,不与人较短长,以礼法自持。虽贵,奉养如寒士。自书契以来,经史、九经、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尤明典故”。苏颂主持创制的水运仪象台,是11世纪我国杰出的天文学仪器,也是世界最古老的天文钟。其主编的《新仪象法要》是我国现存最详细的古代天文仪象著作,书中60多幅附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机械设置图纸。他还编撰《闽经本草》21卷,广征博引全国各地的新药物,为李时珍《本草纲目》大量引用。
此外,苏颂主持编著的《本草图经》是我国上承隋唐下开元明的药物学巨著,也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图本草书。他撰写的《苏魏公文集》收录他所作诗歌587首。因此苏颂是集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古代先哲。


安徽省黄山市苏氏宗祠

苏氏宗祠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岭下村。苏氏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沿革
苏氏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重建于清同治年间。该祠有三进,进深38米,宽15.3米。

文物遗存
苏氏宗祠有三进,进深38米,宽15.3米。前进门厅为五凤楼式,檐下木构件雕有人物山水、楼台亭阁等图案,雕饰精美;第二进两边墙上绘有山水壁画两幅和朱熹书写的“忠、孝、节、义”四个黑漆大字;第三进寝殿台基前立石栏与两边台阶相接,有青石浮雕栏板七块及八根石狮子望柱,祠堂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现祠堂基本保存完好。

文物价值
“海宁学舍”与苏氏宗祠同在一自然村,相距约200米,为清代晚期建筑,砖木结构,三开间两层式楼房。房内有雕花格子扇,大门上方有青石刻“海宁学舍”4字,现保存完好。“苏氏宗祠”是皖籍著名女作家苏雪林的家族宗祠,“海宁学舍”是她少年读书的地方。
苏雪林,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人,集作家、学者、教授于一身。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她和冰心、凌叔华、沅君、丁玲被并称为最有成就的五大女作家。1999年4月,苏雪林病逝于台南成功大学,后骨灰安葬于与苏氏宗祠隔河相望的凤形山。

文物保护
2004年10月28日,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
永丰乡有岭上苏村和岭下苏村,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只有一个姓苏的人家,若干年后发展成方圆几十里的望族,富甲江南,兄弟分家一个兄弟在沙岭的下面,一个搬到沙岭的上面另立门户。

广东省东莞市苏氏宗祠

苏氏宗祠位于东莞市南城区胜和蚝岗大围。该祠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苏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明崇祯十三年(1640)和清光绪三年(1877)分别进行过重修,现基本保存有明代的建筑形制、梁架结构、材料和工艺手法。苏氏宗祠坐西向东,是东莞市区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祠堂。古色古香,精美绝伦。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整体布局
该祠为中轴线对称的三路建筑布局,重要建筑采用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中路的主体建筑为面阔五间的三进建筑。后面附置读书室。一进前瞻廊梁架和挖墩上周往刻有精美的人物故事和端兽图案;次间设有四塾台, 再现了古老形制遗风;正脊饰博古花鸟陶饰工艺精细。二进的红砂岩石铺砌的月台、檐栏杆、高大的金柱,前后檐栏双步梁和抬梁与穿斗混合七架梁式结构,都显现出该祠的不凡;二进明问上悬挂苏若潮书写的“德本堂”木匾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左通廊墙上镶砌有一方石碑,上面记载着清光绪三年重修祠堂的内容。三进明间上挂着清代探花陈伯陶书题的“尊祖敬宗木匾”:大厅设三个神龛 9 龛前的6件木隔扇刻有座右铭。三进之间高度逐步升高,最高的达11.5米,体现了岭南约祠堂特色。
左、右次路建筑对称分置于两旁:前为二厢房一天井,后置一小院二楼阁,其一为“典籍楼”,厢房山墙修饰锅耳风火墙。

整修维护
从整个祠堂看,除清末重修时有小部分更换外,大体保存明代始建时的历史面貌,祠内的梁架、灰塑、陶塑、木雕、工艺精湛, 因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建筑研究价值。为进一步保护好苏氏宗祠,在省、市、区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经过苏氏村民的自发捐资,在2003年8月至2004年1月期间对苏氏宗祠进行了全面的维修, 使得这座古老的祠堂再次焕发出生机,成为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文物载体。并于2004年1月被市政府公布为东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苏姓历代名人173名,占总名人数的0.38%,并列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六十一位。苏姓的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4%,并列排在第四十六位;苏姓的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6%,排在第七十四位;苏姓的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41%,排在第五十六位。

苏忿生

西周开国功臣之一,与周公、召公齐名。因封于苏,故称苏忿生。也是我国最早历史文献《尚书》中记载的苏姓第一人。灭商后,周武王任命苏忿生担任司寇,相当于后来的刑部尚书。当周朝建立时,因有苏氏有功,武王赐封苏忿生以家乡十二邑建苏国,官授司寇(负责刑法 牢狱)之职。苏忿生决狱牢案,明察秋毫后世尊为狱神。

生平简介
苏忿生【周】生卒年月不详,周司寇,河南省温县苏王村人。苏忿生是周武王时所任命的司寇(古代最高级别的司法长官),封于苏,国于温。因为苏忿生在周国威信很高,所以又称其为苏子,所以古温国又叫苏子国。古温国的辖区有十二个:温、原、絺、樊、隰、攒茅、向、盟、州、陉、聩、怀。这十二邑当中,除了攒茅、聩属于汲郡(今卫辉市)之外,其余的都是河内郡所辖的沁阳、博爱、济源、孟县、温县、武陟、修武的属地。西周是苏子国和苏姓的重要发展时期。苏子国与周王朝的关系密切,苏忿生担任大司寇,掌管全国刑狱司法。《尚书·立政》载:“大司寇苏公,效法谨慎,使各种法律规定用得适中,能长久在全国实施。”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周公在告诫成王的《立政》篇中盛赞司寇苏忿生。因此,苏忿生在朝威望及地位很高,有与周公、召公齐名的苏公之称。
到了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的礼乐制度发生动摇,周天子的神圣地位受到挑战,尤其是周平王将国都从长安东迁洛阳后,古温国与东周国都仅一河之隔,苏国成为重要的王畿之地,其互相间的关系日益恶化,矛盾加剧。主要矛盾来自郑国。郑国国君姬友是周宣王的同父异母兄弟,初封在关中西周王畿之地,后郑武公随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在新王畿建立郑国,地域与苏子国接壤。郑国势力不断扩张,不仅先后吞并了周边的郐、虢等国,还企图挤掉苏子国。周平王去世,周桓王即位,在郑庄公的胁迫下,周桓王擅自将苏子国部分领地划给郑国,引起苏子国与周王室不和。
苏子国与周王室和郑国的矛盾的加深,使苏子国不得不加强与西北少数民族夷狄的来往,以减少来自周国与郑国的压力。但是,苏子国与夷狄的交往原则是:“不即于狄。”即,就,迁就,就是说苏国并不一味迁就夷狄,于是引起了夷狄的不满。这种矛盾导致了夷狄的入侵。“僖公十年秋,狄灭温邑。”在夷狄入侵的时候,周王室又坐视不管,致使夷狄灭温。

主要事迹
苏忿生是华夏苏姓第一人。苏姓出于己姓,其源头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帝。据说颛顼生子伯称,称氏族居今河南东南的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重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祝融是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祝融氏黎有罪被诛,吴回继任祝融。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为六个姓族。陆终的长子樊,为己姓族,居于昆吾,史称昆吾氏,为己姓。夏朝中期,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帝槐(或帝芬)封昆吾氏后裔于有苏,苏忿生入朝作周武王的司寇,被封于温,古温国的地域包括2000年的焦作市、济源市和新乡市的一部分。公元前650年苏国灭于狄。从帝颛顼,到祝融氏,到昆吾氏,到有苏氏均不是以苏作姓,只有到了苏忿生,才第一次正式以苏为姓,苏忿生是苏姓的第一人,被后人祭祀为苏姓始祖。
《中国人名大辞典》载:“苏忿生。周武王时司寇。能敬狱事。封于苏。”《中国地名大辞典》在介绍苏的时候说:“苏,古国名。巳姓,夏殷时本封在临漳县西。苏忿生为周司寇。国于温。《孔传》忿生为武王司寇。封苏园。”明确告诉我们,苏忿生的家园叫苏园,博爱县苏家作村《毋氏族谱》提供了苏园的确切地点。《毋氏族谱》载,始祖“名宾古,宋朝真宗时在汴梁作官,因居大河(黄河)忧患,因事适河北(黄河北),欲卜地,以河内地处山麓,非河南下洼者,比行至苏家作村,有碣石云:‘周司寇苏忿生故园。唐朝仪凤三年立。苏家作村。’因相阴阳,北高亢则峣角难耕,惟此地折中焉,山水映带,灵秀钟毓,显得可以居业。”从这个记载,清楚的记载了苏园的位置和来历。这说明,苏园就是现今的河南博爱县苏家作村。


苏秦

苏秦(?-前284年),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与张仪同学于鬼谷子。早年曾外出游说,然穷困而归,后佩六国相印,为纵约长,使秦不敢东出函谷关,达十五年之久。后客于齐,被杀。
苏秦年轻时到阳城(嵩山登封)与张仪、孙膑、庞涓同师鬼谷子。苦学3年,辞别先生,回到洛阳家中。后出游列国,以期谋一官半职。几年后,无望而归,妻不下机,嫂不为炊,父母不子。后发愤读书,致力于纵横之术,倡导合纵说。曾游说六国合纵御秦,使秦不能向东扩张。苏秦为纵约长,佩6国相印。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合纵的形成使秦兵15年不敢出函谷关。后因6国不能合作,纵约瓦解。苏秦为保护燕国,打击齐国,特奉燕昭王命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以便攻齐复仇。后燕将乐毅联合5国大举攻齐,苏秦的反间活动暴露,已被任为齐相的苏秦遭到齐国大臣的痛恨,被车裂而死,葬于嵩山巩义市区西南28公里鲁庄镇苏家庄村南。
苏秦在公元前4世纪的历史舞台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一生为了合纵抗秦进行频繁的外交活动,大大影响了当时各诸侯国的政治决策,为安定诸侯做出了不懈努力。苏秦取法诸子百家的学说加以融汇,游说诸侯国君,讲究机谋权变,被推为当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中,存有苏秦的书信和游说辞16章,所述与《史记・苏秦列传》不同。

人物生平

苏秦家里以务农为生。早年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与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  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穷困潦倒,狼狈而回。 [2]  家人都私下讥笑他不治生产而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 苏秦甚感惭愧,于是闭门不出,遍观所藏之书,感叹道:“从师受教,埋头攻读,却不能换来荣华富贵,读再多书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找到《周书阴符》  ,伏案钻研。一年后,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认为凭此可以游说当世君王了。 
苏秦首先将目标定在洛阳,求见周显王。但显王周围的大臣一向了解苏秦的为人,都瞧不起他,因而周显王并不信任他。 于是,苏秦西行至秦国。时秦孝公已死。就游说秦惠王兼并列国,称帝而治。秦惠王认为时机不成熟,且秦国刚处死商鞅,讨厌说客,未采纳他的建议。 
苏秦离开秦国,向东,到达赵国。当时赵肃侯任命其弟赵成为国相,封为奉阳君。而奉阳君不喜欢苏秦。
 

得志燕国
燕文公二十八年(公元前334年),苏秦到燕国,等待了一年多才见到燕文侯。  苏秦游说燕文侯,先从地理位置上分析了燕国与赵国的相依之势, [11-12]  接着批评燕国的战略错误:担忧千里之外的秦国,却不担心百里之内的赵国;最后建议燕文侯合纵赵国,结为一体。 
燕文侯认为苏秦之议很有道理,允诺苏秦“如果能以合纵之计维持燕国安定,愿举国相报”。于是资助苏秦车马金帛,前去游说赵国。 

出使赵国
苏秦第二次来到赵国,奉阳君赵成已死,便游说赵肃侯,提出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的主张。
苏秦详细分析了赵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指出赵对韩魏的战略相依关系, 进而说明了自己的合纵主张:韩、魏、齐、楚、燕、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并建议赵国组建六国联盟并力抗秦,如此一来,六国一体,秦国一定不敢从函谷关出兵侵犯,赵国的霸主事业也就成功了。
赵肃侯采纳了苏秦的“合纵”主张,资助他去游说各诸侯国加盟,以订立合纵盟约。

合纵六国

智激张仪

苏秦在赵国时,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生擒了魏将龙贾,攻克了魏国的雕阴,并打算挥师向东挺进。苏秦担心秦国的部队打到赵国,盟约还没结缔就遭到破坏。于是决定智激同窗张仪入秦,维护萌芽期的联盟。 
苏秦派人去悄悄劝说张仪来投奔他,张仪到来后,苏秦却故意不理不睬,并当众羞辱后打发他离开。张仪又羞又气,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
苏秦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张仪知道后,感叹自己没有苏秦高明,并许诺在苏秦当权时不攻打赵国。

说韩
苏秦到了韩国,游说韩宣王。
苏秦先分析韩国的优势:地势坚固,军队几十万,且善于冶炼兵器; 再陈述臣服秦国的弊端:侍奉秦国,秦必然要求割让宜阳、成皋,一旦同意,秦国就会变本加厉,土地有限,秦国的欲望无限,离灭亡之日就不远了; 最后苏秦说:大王如此英明,军队又如此强悍,却甘居秦国之后,我真替大王感到羞耻!  
韩宣王听完脸色大变,手按宝剑,仰天叹息道:“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也决不能侍奉秦国。既然赵王已经有了主意,我愿意举国听从您的安排。”

说魏
苏秦来到魏国,游说魏襄王。苏秦先分析魏国的地理情况,指出:魏国地方虽小,但田舍密集,人口众多,车马奔驰,国势与楚国不相上下;如今侍奉秦国,每年纳贡,一旦秦国征伐魏国,没人愿意出兵相救。 接着苏秦以越王勾践和武王伐纣的以少胜多为例,提醒魏王:魏国兵强马壮,不用惧怕秦国;如果割地侍秦,未及作战,国家已经先亏损了,主张侍奉秦国的都是奸佞之臣,要谨慎决策。 最后援引《周书》,劝诫道:事前不考虑成熟,后必有大患,如果大王能听从我的建议,六国同心协力,就无强秦危害之患了,所以赵王派我呈上合纵条约,等候您的差遣。 魏王说:“我从没听过如此贤明的指教,愿举国相从。”

说齐
于是苏秦向东行进,来到齐国,游说齐宣王。苏秦先分析齐国国势,指出:“齐国四面天险,兵精粮足,自有战役以来,从未征调过泰山以南的军队,也不曾渡过清河,涉过渤海去征调这二部的士兵。都邑临淄富有而殷实,人口众多,居民就有七万户,足够凑齐二十一万大军,没有哪个国家能比齐国强大。”接着指出齐国的战略失误:“韩、魏之畏惧秦国,是因为和秦国接壤,双方如若交战,十日内即可分出胜负,胜,则兵力损失严重,四境无法保护;不胜,则国家将要灭亡,所以韩、魏才如此看重和秦国的交战,且很容易向秦国臣服。但是齐国和秦国的情况就不同了,齐国险要、易守难攻,且秦国孤军远征,顾虑重重,明显不能对齐国构成威胁。如此形势下,却想侍奉秦国,是大臣们的战略过失。如今齐国没有臣服秦国之名,却有国富民强之实,所以我希望大王稍微留心考虑一下,以便决定对策。”
齐宣王说:“我不聪明,且居住在偏僻靠海的东境,从未听过您高明的教诲。如今您奉赵王之命来指教我,我愿举国听从您的安排。”

说楚
苏秦说服齐国后,向西南行进,到达楚国,游说楚威王。苏秦先分析楚国,进言说:“楚国地方五千余里,军队有百万之众,战车千辆,战马万匹,存粮足够支用十年,这些都是称霸的资本;如果您也侍奉秦国,那没有哪个诸侯不臣服秦国了。”接着分析天下形势,说:“秦国最大的忧患就是楚国,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秦楚不能并存。合纵成功,楚国就能称王;连衡成功,秦国就会称帝。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合纵以孤立秦国,否则秦国兵分两路,都邑鄢郢就有危险。”
最后苏秦又提醒楚王:“秦是虎狼之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是天下诸侯公敌。主张连衡之人都想割地给秦,这是敬奉仇敌,对外依仗强秦,对内挟持君主,罪恶深重。合纵成功,各诸侯会割地事楚;连横成功,楚就要割地奉秦。二者天上地下,希望您能好好考虑。” 
楚王说:“秦楚接壤,秦有吞并之意,不可亲和。韩、魏经常遭受秦国威胁,不可与之深入谋划,怕有叛逆之人告密,危及国家安全。我自料以楚抗秦,又未必能胜。与群臣谋划,皆不可信,因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如今您打算统一天下,团结诸侯,保护危国,我愿举国服从。”  

成功合纵
苏秦游说完各个诸侯后,六国达成合纵联盟,团结一致。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 

衣锦荣归

合纵成功后,苏秦自楚北上,向赵王复命,途经洛阳。车马行李、各诸侯送行的使者颇多,气派比得上帝王。周显王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害怕,便为他清扫道路,并派人到郊外犒劳。苏秦的家人也匍匐在地,不敢仰视。苏秦感慨万千,说:“同样的一个人,富贵了,亲戚敬畏;贫贱时,连亲戚都轻视,更不必说一般人了。假使我当初在洛阳有二顷良田,现在又怎能佩带六国相印呢!”于是散发千金,赏赐给亲戚和朋友。 
苏秦到燕国去时,曾向人借钱一百做路费,如今富贵,就偿还了百金。苏秦的随从人员中,只有一个人没得到报偿,就上前询问。苏秦说:“我不是忘记了你,当初你随我去燕国,在易水边你再三打算离开,那时正当我正处困境,所以最后赏赐你”。 

联盟破裂
苏秦合纵六国后,返回赵国,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苏秦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从此秦国不敢窥伺函谷关以外的国家,长达十五年。 
后来,秦国派使臣犀首欺骗齐国和魏国,和它们联合攻打赵国,打算破坏合纵联盟。齐、魏攻打赵国,赵王就责备苏秦。苏秦害怕,便请求出使燕国,发誓一定报复齐国。苏秦离开赵国以后,合纵盟约便瓦解了。

计收燕地
秦惠王将公主嫁给燕国太子,同年,燕文侯去世,太子即位,是为燕易王。易王刚登基,齐宣王就趁着发丧之机,攻打燕国,侵占了十座城池。易王要求苏秦替燕国收复被侵占的国土。 
苏秦到了齐国,拜见齐王,先行祝贺之礼,接着又行哀悼之礼。齐王不解,问原因。 [49]  苏秦说:“人饿的再厉害也不会去吃有毒的乌喙,吃的越多,死的越快。燕国和秦国是联姻之国,齐国占领燕国的城池等于是与强秦结下了仇怨,这就如同饥饿之人去吃乌喙一样。齐国即将大难临头。”  齐王闻言大惊,忙讨教解危之策。苏秦建议归还夺来的城池,这样燕王喜欢,秦王也一定高兴,就能转祸为福。
齐王认为苏秦说的很对,归还了侵占燕国的城池。

摆脱谗言
有人毁谤苏秦出卖国家、反复无常,将要作乱。苏秦怕获罪,返回燕国,燕王却不再给他官职。苏秦推断有人毁谤自己不忠信,因而求见燕王, 告诉燕王:忠信之人一切为了自己,进取之人则是为别人;自己弃家外游,就是要求得进取。接着,苏秦以曾参、伯夷、尾生为例,反对“忠信”、提倡“进取”。 
苏秦说:“像曾参一样孝顺,就不会离开父母在外面过上一夜,又怎能让他到燕国,侍奉处在危困中的国君呢?像伯夷一样的廉洁,坚守正义而饿死在首阳山下,又怎能让他步行千里到齐国取回十座城池呢?像尾生那样诚信,抱柱而死,又怎能让他步行千里退去齐国军队呢?我正是以所谓的忠诚信实在国君面前获罪的呀。” 
燕王反问苏秦:“你自己不忠诚信实罢了,难道还有因为忠诚信实而获罪的吗?”
苏秦举例说:妻子与人私通,打算毒死丈夫,侍妾就假装摔倒打翻了毒酒。丈夫很生气,惩罚了侍妾。侍妾打翻毒酒,保存了丈夫和妻子,却免不掉挨板子。我的罪名跟侍妾的遭遇相类似! 
于是燕王恢复了苏秦的官职,愈发厚待。 

齐国遇刺
苏秦私通燕易王的母亲,燕易王知道了,更加厚待苏秦。苏秦害怕被杀,就提议前去齐国以提高燕国地位,燕易王同意。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齐国,齐宣王任用他为客卿。 
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苏秦就劝说湣王厚葬宣王以表明自己孝顺,大兴土木以表明自己得志,目的则是搞垮齐国,从而使燕国获利。燕易王去世,燕哙继位。 [60]  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抓到。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 [61]  齐王照计行事,诛杀了凶手。
苏秦死后,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被泄露出来。


主要成就
合纵思想
合纵论是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形势不断变化,特别是战国中后期七雄纷争导致当时“国际关系”(华夏文明圈内诸国)出现重大变化的产物。战国早期,七雄并立,彼此旗鼓相当,相互制衡。到了战国中期,秦国厉行变法,锐意改革,兼并巴蜀,国强地险;而六国彼此消耗,七雄并立的均势格局自此被打破。苏秦正是洞悉到了这一客观现实,适时提出了以遏制秦国、维护七雄均势为宗旨的合纵战略。
“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是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阻止强国兼并的策略。苏秦提出合纵战略的宗旨在于遏阻秦国势力的进一步扩大,以免力量失衡格局进一步加剧。其相应对策则是通过六国联盟遏制秦国,以求维持以崤函、河西为界线的东西两个战略区域的力量均衡。
苏秦的合纵说首先是基于一种地缘政治的分析。他深谙天下山川形胜,熟知各国力量现状,他每到一国即首先向当局者详陈该国的地缘环境形势,苏秦提醒山东六国首先应明确各自的安全状况,他反复告诫六国的君主,要明白这一形势,即他们共同的危险来自西方侧翼的秦国。由于秦国享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地形地势优势、体制优势,将来必定是一种能够凌驾于六国实力之上的强权力量。因此,六国中每一个国家都绝对不能与秦国单独媾和以求苟安一时,更不能与秦结为同盟,那不啻是与虎谋皮。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六国从亲”,并力西向以抗秦。
苏秦的合纵理论极其注重地缘因素的重要性,并充分论证了六国结盟与其地缘政治因素的内在关联。苏秦认为,山东六国在区位上相互关联,有着表里相属、唇齿相依的利害关系,应视为一个有着共同利益的战略整体。六国应充分利用这一整体性,以求在战略上相互依托、相互策应、互为犄角,从而在对秦作战中造成有利的态势。他反复向六国的当政者陈述这一关系。
苏秦的合纵理论不仅仅是一种认知体系,而且是一套行动纲领。它提出了一套遏制秦国、维持均势的方法,即以联盟战略、凭借山东六国的合力抑制秦国势力的扩张,以此挽救和维护原有的均势。行动方案有两个,其一是以攻为守,六国联合起来,主动进攻,突破函谷关,深入秦国腹地;其二是当六国中任何一国遭到秦国攻击时,其他五国绝不能坐视不管,必须群起救助。 这无疑是一个卓越的协同作战方案,它充分利用了山东六国地缘上的相关性,使六国彼此在组织指导、兵力分配、战略协同、战术策应诸方面协调动作、密切配合,从而使秦国东向攻击任何一个国家时都将陷入四面受敌、多线作战的窘境,进而遏止其逐步蚕食六国以进一步壮大自己的企图。
苏秦睿智地看到,如果一国遭到秦国的攻击而其他国家坐视不救,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犹如多米诺骨牌,一个倒下,其余的将依次倒塌!战国后期的历史发展证明,苏秦的分析是极具预见性的,山东六国在一段时间内采取了合纵战略,即便是三心二意的,也确乎有效地遏制了秦国东向扩张的势头达到15年。后来六国虽未免于逐个被秦国吞灭的命运,但这非但不能归咎于合纵之策,而恰恰说明山东六国没有始终如一地贯彻实施合纵之策,以及六国政治家们偏狭的一己之私、低劣的战略目光,加以彼此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等因素所致。
合纵是围绕着战国七雄间地缘政治关系而产生的大战略,更是一种处理国际间政治军事关系的原则和方法。合纵以维护均势为宗旨,以地缘政治论为认知基础,以联盟战略为应对手段。立论周密、视野宏阔、分析精湛、旨意高远,称之为地缘政治论的先驱是毫不为过的。苏秦以地缘政治因素作为研判国际形势、制定应对策略的主要依据,这种分析方法无疑具有现代的意义。
  
游说艺术
说服模式
苏秦推行合纵战略,主张“合众弱而攻一强”,建设一个多国联盟,因而苏秦的游说热情饱满,不吝辞藻,极尽铺张渲染,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游说模式:“利导法”(肯定优势—指出危机—出谋划策—分析利弊、以利导之),即分析厉害,摆出优势,并指出希望与美好前景,以利导之,使对方乐于接受自己的主张。
首先分析对方的地理条件、兵力情况、军需物资、国力强弱、周边关系等客观优势,结合君主贤能、士卒英勇等主观因素,充分肯定其有利条件。注意结合每一个诸侯国的具体情况作出分析,有针对性地强调该国特色。总之,不论对于哪个国家,都首先强调其优势,以解除他们惧怕强秦的心理压力。
接着指出其危机所在,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为合纵战略做好铺垫。然后替对方谋划,并给出主意,设计摆脱危机的方案(合纵战略)。最后进一步分析厉害,以利诱之,以理导之。

策略方法
由于苏秦对列国的政治形势有深入的钻研了解,对天下政局及其变化趋势的熟悉程度远在各国君王之上,因此能在游说中纵横捭阖,敏捷地选取各种所需要的材料和论据,蒙蔽和说服对方。他的游说活动有一些基本的策略方法:
1.每游说一个国家,都在表面上从对方的利益出发,似乎是设身处地地替对方考虑问题,而从不言及他国及自己本人的合纵受益,使得对方便于接受。
2.陈述自己的观点时,都以此国与秦国的敌对关系为前提,在这一前提下谈此国与秦的利益冲突。事实上,各国间的利害制约关系是相当复杂、瞬息变化的,关键在于在复杂的事物矛盾中舍掉其余而强调某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作出一个暗含的或假设的前提,苏秦在游说中单纯强调六国与秦的矛盾及六国间的相互依存,而对其他矛盾方面避而不谈,以此为前提来阐述自己的合纵主张,对六国之君有一定程度的蒙蔽性。  
3.向对方分别摆出了实行自己的主张与不实行的两种行为后果,夸大了第一种行为选择的受益程度和第二种行为选择的受害程度,加大二者的反差度,促使对方下决心采纳自己的主张。
4.必要的时候,以客观的地理状况来加强对对方的说服。
5.必要时他还给对方以.应有的褒扬,夹杂以相应的激将法。

历史评价
荀子: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令尹),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  
张仪: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
《吕氏春秋·知度》:“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
司马迁: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邹阳:①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②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刘向: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桑弘羊:苏秦、张仪,智足以强国,勇足以威敌,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
扬子《法言》: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余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苏秦(三国志12历史武将)
曹操: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诸葛亮: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 
唐彦谦:贪名笑吴起,说国叹苏秦。
贾岛:沙埋古篆拆碑文,六国兴亡事系君;今日凄凉无说处,乱山秋尽有寒云。
吕蒙正:苏秦未遇,归家时,父母憎,兄弟恶,嫂不下玑,妻不愿炊,然衣锦归故里,马壮人强,萤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户迎,妻嫂下阶倾己顾,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人,抑犹未也。  
苏轼: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
曾巩: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司马光: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而仪、秦、衍最著。 
王安石:已分将身死势权,恶名磨灭几何年。想君魂魄千秋后,却悔初无二顷田。 
邵雍: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刘克庄:常产常心论,平生不谓然。晚知苏季子,佩印为无田。  
徐钧:本图富贵快心期,谩借从亲说便宜。五国攻秦齐不至,客卿正是在齐时。 

个人著作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苏子》31篇,早佚。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史书记载
《史记·苏秦列传》
《资治通鉴》(卷1~卷3)
《战国策》
《战国纵横家书》

相关争议

苏秦张仪年辈
由于史料本身的矛盾和解释的差异,关于苏秦、张仪的年辈问题形成了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认为苏秦早于张仪;一种认为苏秦晚于张仪。《史记》、《资治通鉴》所记载二人基本属于同一时代,是战国合纵连横斗争中的对手,苏秦稍早。但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却表明:苏秦的年辈比张仪晚,苏秦逝于公元前284年,张仪逝于公元前310年,苏秦的主要活动均在张仪身死之后,张仪在秦国任相时,苏秦还没踏入政坛。 [87-88]  钱生群则认为,《战国纵横家书》只能对苏秦张仪等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考证,仅能作为一家之言,并不能以此为准。

苏秦相六国
苏秦相六国的说法由来已久,据《史记》所述,苏秦联盟诸侯,并佩六国相印,但后世亦有不少人对此持怀疑态度,钱穆则根据苏秦游说辞中的某些失实之处完全否定了苏秦合纵。
据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成功合纵五国攻秦(齐、韩、燕、赵、魏),发生在前288年,当时秦为西帝、齐为东帝。而《史记》把这一事件提前到前318年左右。 [91]  与张仪连横相抗衡的合纵家当是公孙衍。
但《战国纵横家书》亦为后辈策士所记,并经辗转抄录(其字体在篆隶之间,且避汉高祖刘邦名讳,当为汉初写本),难免致误。虽然司马迁或许没见到这本帛书,但并不意味着帛书就是最真实、最重要的一种。 相反,有学者认为帛书关于苏秦的记载并不可靠。

轶闻典故

悬梁刺股

苏秦刺股、悬梁刺股
典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游说秦王未果,资用匮乏,潦倒而归。“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于是苏秦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太公《阴符》,发愤攻读,“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一年后学成,遂游说列国,合纵诸侯抗秦,佩六国相印,名震天下。 (注:刺股出自苏秦,悬梁则出自东汉孙敬)

巧对楚王
苏秦来到楚国,过了三个月才见到楚王。交谈完毕后就向楚王辞行。楚王说:“我听到您的大名,就像听到古代贤人一样,现在先生不远千里来见我,为什么不肯多待一些日子呢?我希望听到您的意见。”苏秦回答说:“楚国的粮食比玉还贵,楚国柴禾比桂树还贵,通报人员像鬼一样难见,大王您更像天帝一样难得见面;现在要我拿玉当粮食,拿桂当柴禾烧,通过小鬼见高高在上的天帝。”楚王听后惭愧不已:“请先生到客馆住下吧,我知道错了。

前倨后恭
典出《战国策·秦策一》、《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是早年游历列国,困窘而归,家人都私下讥笑他。后来,苏秦成功游说六国合纵,身佩六国相印,途经家乡洛阳。苏秦的家人皆匍匐在地,不敢仰视。苏秦对他嫂子说:“为何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呢?”(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他的嫂子趴在地上说:“因为您地位显贵,钱财多啊。” 
藏书数十
相传苏秦藏书数十箧,私人的藏书数量颇为可观。清末学者梁启超说:“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后世私家藏书之风由此而兴,连绵千载不废。 

墓址
苏秦墓,现存苏秦墓有六七处之多,分布在洛阳、巩义、淄博等地,确切的位置仍需新的考古资料予以佐证。

1、洛阳太平庄苏秦墓
史书记载苏秦是东周洛阳轩里人。据考证,轩里即今东郊太平庄一带。太平庄位于洛阳城东南4公里处,旧时村南曾有苏秦故里的碑刻,文革期间被毁。
太平庄苏秦墓位于太平庄南,直径大约28米,高约6米。据村人说清末民初时占地十余亩,墓前有石碑、石人、石羊等,现均已不见。1958年,墓地大部分被辟为农田;1999年,出土了唐武德八年(625年)尚书右仆射萧瑀立的“武安君六国丞相苏公墓”碑。2003年年9月,在洛阳市李楼乡出土一块刻于唐初的苏秦墓碑。 
1960年8月,太平村苏秦墓被列为洛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巩义苏秦墓
苏家庄位于巩义西南部,庄南原有“三苏冢”,传说为苏秦及两位弟弟之冢。今存一冢苏秦墓,高约15米,周长约80米。
3、山东临淄苏秦墓
临淄苏秦墓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南镇,2006年被授予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苏洵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人物生平
青年游荡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像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约于此年苏洵开始读书,学习断句、作诗文但没有学会就放弃了读书。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苏洵与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结婚,程氏时年18岁。
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苏洵尚未发奋读书,终日嬉游,不知有生死之悲。程夫人生长女但未满一岁夭亡。
北宋天圣七年(1029年),苏洵仍未发奋读书,其父“纵而不问”。
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苏洵游成都,于重九日至玉局观见青城山张仙师画像,用身佩玉环换回安置于家中,每日旦起焚香祷告祈求得子,是年冬生长子景先。


发愤读书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苏氏祖坟。苏洵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时间实已太晚,何况一开头的时候,态度又不很认真,仗着聪明,看看与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但是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他却不幸落第。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此时,苏洵已二十七岁。所以欧阳修作墓志铭,张方平作墓表,史本传皆言:“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生儿育女
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苏洵二十五岁,“始知读书”。程夫人生次女。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苏洵发奋读书,立下壮志。程夫人生幼女,因排行第八古称“八娘”
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在家继续发奋读书。程夫人生次子苏轼。兄长澹居家中,仲兄苏涣为开封士曹官有两子两女。
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苏洵去京师礼部考取进士,未被录取。长兄澹病逝于家。
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苏洵次年又举茂才异等不中,返回家中,继续闭门苦读。长子景先年仅八岁而亡。

增广见闻
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苏洵居家竭力苦读,考究古今治乱得失。程夫人生幼子苏辙。是年苏洵到阆州(现在的四川阆中县)去探望在那儿做官的哥哥苏涣,看到哥哥治理地方成绩很好,颇受感动,不久东下出夔州巫峡,顺流而到荆州(现在的湖北襄阳县)一带,游学各地,结交有学问的师友,增加不少见闻和人生经验。
北宋宝元三年(1040年),苏洵经过五六年的刻苦研读学问已成,仲兄苏涣从开封士曹移任阆州通判。

教子读书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苏洵在家读书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并教授苏轼读书。是年苏洵次妹病亡。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苏洵送苏轼入天庆观北极院小学读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苏洵居家读书,教授苏轼。是年离家出外游学,自眉州出发到嘉州,游峨眉山,然后顺流而下从夔州巫峡下荆诸,准备前往京师。程夫人在家教授苏轼范滂传。
北宋庆历七年到至和二年(1047年到1055年),苏洵继续居家读书,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同时教授苏轼和苏辙读书,年间苏洵的幼女八娘在舅父(公公)家遭受虐待,苏轼的表兄也就是八娘的丈夫助虐,忧愤而死,苏洵苏轼苏辙与程浚及程之才断绝来往。苏洵也多次远游,和成都官员张方平交好,张方平曾向欧阳修举荐苏洵,未果。

三苏游京
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衡论》、《权书》、《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在京期间,认识了保聪禅师,“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啊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宋仁宗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苏洵推托有病,不肯去应诏。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苏洵带领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东出三峡,走水路进京,在丰都参观了仙都观,传说这是阴长生升仙的地方,写有《题仙都观》诗凭吊这个仙人。
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陈州(今河南)项城县令姚辟一同修撰礼书《太常因革礼》。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日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是月命苏洵去礼院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礼书,是月仲兄苏涣出知涟水军,未行提点利州路刑狱,苏洵父子于西郊送别。八月苏轼苏辙参加制科考试及殿试。九月苏轼被任命大理评事,苏辙被任命秘书省校书郎。十一月苏轼辞别父亲去凤翔赴任。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礼》编撰完成。苏洵所著《易传》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苏轼述其志写完《易传》。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师,时年58岁。六月具官船载洵由苏轼苏辙扶护出都城,苏轼妻王弗灵柩亦随载而行,自汴入淮溯江而上抵江陵,十二月入峡延水路于第二年四月护丧还家,十月二子尊父命于其母合葬。

主要成就
散文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的散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犀利,言必中时之过,对北宋社会的阴暗进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挞;但同时在剖析问题严重性的过程中苏洵又会巧妙地折转笔锋,淡化笔势,改变文章节奏,缓和文章语气,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与委婉,多体现于针砭时弊的文章中。
苏洵的散文多为论辩文,据王水照《新选新注唐宋八大家书系》统计,苏洵论辩文与杂文的比例为六比一,而字数之比为十比一,前者字数约有七万字,后者则只有七千字。论辩文必须把道理说深说透,使人没有反驳的余地。苏洵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他毫不掩饰地承认自己对战国纵横家的爱好,说“吾取其术,不取其心”,即汲取纵横家的雄辩手法,不学习他们的为人。纵横家往往善于用对偶、排比等铺张的手法,使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锋芒所至,所向披靡,给人一种雄健、刚强的感觉,极具鼓动性。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一般的议论社会现象、历史现象,或阐明个人见解的文章中。
苏洵精于物理而善识权变。在他的论说文中,论点精深,说理透彻。他所发的议论,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另一方面,他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把精深的道理用简切的语言表达出来,把道理说得清晰明了。
苏洵的文章,少或百字,多或千言,但不管文章内容多少,也不管是议政的还是议兵的,是议经的还是议史的,苏洵都在文章的结构上,精心布局谋篇,因物赋形,构思出工整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的形体。他就像一位高明的建筑大师,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独具匠心地设计出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建筑。
苏洵文章的语言,字字珠玑,句句珍宝,既古朴凝练,又生动形象,妙语连篇,内涵丰富,读了使人回味无穷。苏洵论文,见解亦精辟。苏洵提倡学习古文,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法和共同要求。他特别善于从作品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与艺术特色。


诗作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在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的苏洵著作,原版本大都散佚,今存的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嘉祐集》《15卷》《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谱学
苏洵在谱学领域贡献巨大,他创造了现代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仍然是许多地方和姓氏的修谱范例。其体平列,世序直陈,用表格的形式记述先祖世系。在表中人名下注出其仕宦、行迹、配偶、死葬、享年并依次书写子孙后代,各代标明辈分。其谱例以五世为表,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尊近而贬远,主张睦族、恤族、化俗。其特点是篇幅大,记载内容多。苏氏谱例与欧阳修创立的另一谱例一道,被世人称为“欧苏谱例”。

历史评价
曾巩:“其文言当世之要,颇喜言兵”。“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
欧阳修:“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叶梦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
毛泽东:“看何等渊谷。若大河深溪,虽有勇者,如不善水,无由跳越。此等皆书生欺人之谈。”

轶事典故
认墨为糖
苏洵发愤读书后,读书的态度和以前迥然不同。相传有一年的端午节,程夫人看他一直待在书房里,连早餐也忘了,特地剥了几只粽子,连一碟白糖,送去书房,没有打扰他便悄悄地走开了!近午时分,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糖碟原封未动,然而却在砚台的四周,残留下不少的糯米粒,苏洵的嘴边,也是黑白斑斑,黑的是墨,白的是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把砚台当成糖碟,蘸在粽子上的,是墨不是糖。 [5]
编写族谱
苏涣问苏洵:“三弟啊,你游历了那么多的名山大川,能不能写点文章,让我看看这纸上山川如何雄秀奇美啊?”这一下真的把苏洵难住了,他觉得满肚子都是锦绣河山,却不知如何将它吐到纸上,想画画不成,想写写不出,急得他满头是汗。苏涣见状一笑,略转话题:“三弟,你别着急。哥哥我有一件心愿,想请三弟帮助圆了。”苏洵忙问:“什么心愿?”“我们苏家先人原是很有一些来历的,可自大唐以来,我们只知眉州刺史苏味道是我们的先人,往后就语焉不详了。从下往上推,也只知道祖父叫苏杲、曾祖叫苏祜。三弟既然喜欢周游,何不找些老人聊聊,再去查查别人的族谱,把我们苏家族谱编出来呢?”苏涣慢慢说道。苏洵一听,觉得这件事做起来蛮有意思,便一口应诺下来。
眉山的程家、史家都是亲戚,苏洵一经询问,他们都拿出族谱和先人的往来书信,再加上眉州府里还有些陈年案卷,很快苏洵便追根溯源,查到了唐朝刺史苏味道的名字,可惜这位先人事迹,让他看了脸上发烫。再往前,查到了汉代的苏建和苏嘉、苏武、苏贤三兄弟,还有先秦的苏秦和苏公。这时苏洵的兴趣越来越浓,为了弄明这些人的来历,他为自己列下了长长的书单,把《史记》、《汉书》,还有更早的《左传》、《国语》、《战国策》都罗列到床前案头,读了个通透,一直读到二哥“丁忧”期满,离家上任,这时的苏洵已是欲罢不能,他发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必须发愤读书,才能将心中所思,形诸文字——这年他已二十八岁。

焚稿奋发
有一天,苏洵在书房里整理他以前写的书稿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连自己也感到不满意,又怎能让它们在世上流传呢?于是他将这数百篇书稿统统抱出屋去,放在一个空地上,点上一把火,化为灰烬。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坚定从头做起的决心。焚稿后,他如同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更加轻松愉快地刻苦学习了。苏洵有时在家闭门苦读,有时奔走四方,求师访友,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以致后来他两个儿子的学习要靠他妻子教导。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苏洵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既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同时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再写起文章来,往往到了“下笔顷刻数干言”的程度。他写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论文,受到了家乡学者的倾慕,他自己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父子成名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梅圣俞参与其事。他们看了苏轼的试卷,“以为异人”;对苏辙也颇欣赏,“亦以谓不忝其家”,于是兄弟俩同第进士高等。苏轼当时二十二岁,苏辙十九岁。由于苏氏兄弟一起高中,还曾引起一场风波,落第的考生们有表示不服的,甚至怨谤纷纷。但三苏却因此很快的成名了。苏轼兄弟就正是这样在“士人”的“怨谤”中脱颖而出。这时欧阳修又特别赞赏苏洵的文章,誉为“孙卿子之书”,并献诸朝廷。于是,“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许多考生,争读他们的文章,甚至学习他们朴实高古的风格。当时有谚语说:“苏文生,吃菜根;苏文熟,吃羊肉。”是说精熟三苏的文章,就能登科及第,享有富贵,足见三苏文章受世人重视的程度。
据说,苏辙兄弟登科时,苏洵对两个儿子以一举成功,而自己却曾是科场的败将,有所感触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个人作品
诗作:《云兴于山》《有骥在野》《有触者犊》《朝日载升》《我客至止》《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
散文:《颜书四十韵》《六国论》《管仲论》《辨奸论》等。
文集:《权书》《衡论》《嘉祐集》《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祐集》15卷。


[ 此帖被麒麟の喵在2023-08-15 19:54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0
kurlinda

ZxID:14081361


事情会做完的,世界会完蛋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8-15 0
苏喵喵
  
liumeiling

ZxID:3002419


等级: 派派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08-16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中华百家姓资料
https://www.paipai.fm/read.php?tid=5884328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