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马其顿人与亚历山大帝国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59 回复:1

[人文通史] 古马其顿人与亚历山大帝国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吾。茗止°

ZxID:13451103


等级: 热心会员
好运连连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8-12 0


一、古马其顿人

  古马其顿人来源不清,可能是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希腊人的共同后裔。由于僻处一隅,马其顿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基本被排除在希腊邦际生活之外。而马其顿人则粗犷勇武,被看作是非严格意义的希腊人,许多希腊人甚至称他们是异族蛮人。马其顿国家形成的过程极为模糊。它发展很晚,又长期处于希腊世界外围,没有史家专门以它为记载对象。

  约在公元前700年,佩尔狄卡斯一世率领自称为马其顿人的一个民族从哈利阿科蒙(今天的阿利阿克蒙)河畔的故土东迁,定都埃盖(埃泽萨),创建了阿吉德王朝。到阿敏塔斯一世统治时期(公元前6世纪),马其顿的势力已经向东越过阿克休斯河(阿克西奥斯),征服了当地的色雷斯各部族。

二、马其顿王国

  马其顿王国(古希腊语:Μακεδονία),小亚细亚及希腊地区的国家。

  马其顿地处希腊东北边缘,南接贴撒利,中隔奥林匹亚山,西为伊利里亚,东邻色雷斯。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马其顿明显分成两部分:上马其顿,位于西部,地域广大,山脉纵横,森林密布,适于畜牧业,是马其顿人基本居住地;下马其顿,是块濒临爱琴海的沿海平原,适于农业发展。

  根据现有零星材料,马其顿早期存在过一些独立的部落联盟。各部落均有自己的巴赛勒斯。约在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马其顿可能发生过类似提修斯改革的统一运动,形成早期国家,定都上马其顿的埃盖,实行君主制,但公民大会仍然起一定作用。在希波战争中,马其顿依附于波斯帝国,并被迫加入波斯军队。

  公元前5世纪末叶,马其顿开始介入邻国事务,国都移至下马其顿的派拉。

  进入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发生权力之争,国家几面受敌,危在旦夕。

  危机是转变的契机。摄政王腓力二世临危受命,将威胁一一去除。后来他废黜幼主,自称国王。经他苦心经营,马其顿很快成为强大国家。

  马其顿虽不属于传统的希腊城邦,但与希腊城邦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腓力早年就曾作为人质派往希腊的底比斯城邦。腓力回国之后,于公元前359年夺取了年幼的侄子的王位。他经过20多年的励精图治,打造了一个强大的马其顿王国。他在内政方面,加强王权,改革币制,促进贸易,建立新城市,打开出海口,但更重要的是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作为。

  腓力当政之后,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加强王权,削弱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的职能,把它们变成听命于他的工具。他改革币制,确立了金、银币的兑换价格,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他建立起一支忠于个人的常备军,创造了具有极强打击力的马其顿方阵,其核心是贵族组成的重装骑兵,称“王友”。其重装步兵谓之“步兵王友”,装备一杆长6。3米的长矛,所列阵形纵深最多达32列。步兵的作用在于顶住敌人的攻击,战斗的结局则取决于骑兵的对敌两翼的攻击。腓力是希腊人中第一位赋予骑兵重大意义的人。

  公元前355年,毗邻马其顿的中希腊发生城邦混战,弗西斯因财政紧张,竟洗劫了希腊人的圣地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腓力借机南下,控制了希腊中北部地区,马其顿的崛起使一些与北希腊有利益关系的城邦感到了威胁。雅典四方串连,组成反马其顿联盟,一度使腓力的扩张企图受挫。

  事后雅典人在坚决反马其顿的政治家德摩斯提尼的倡导下把观剧津贴用于军事开支并令富人分成若干捐献组,负责造舰。雅典成为希腊人反马其顿侵略的中坚。但在雅典人中也有一部分人希望借腓力之手摆脱遍及希腊的城邦危机,把战火引向波斯。这种看法的代表是修辞家伊索克拉特,他曾多次上书腓力,对腓力思想有很大影响,但主导雅典政策的仍是抗战的思想。

  公元前338年夏,马其顿军与以雅典、底比斯军为首的反马其顿联军决战于中希腊的克罗尼亚,联军惨败。战后,希腊各邦被迫承认马其顿的霸主地位,只有斯巴达保持了自己的尊严,拒绝参加腓力在科林斯主持的希腊和会。科林斯大会满足了希腊大奴隶主的要求,确立了马其顿的统治秩序。各邦禁止互相攻伐,各邦被内部禁止重分土地,没收富人财产,取消债务,不准为政治目的解放奴隶。马其顿军于会后驻希腊各战略要地,以保持自己的统治。前337年成立“希腊联盟”,即“科林斯同盟”。

  公元前336年夏天,马其顿王国的旧都皮拉正在举行腓力二世女儿盛大的结婚典礼。她将嫁给伊庇鲁斯国王——她的舅舅,即她的母亲奥林匹娅斯的弟弟。婚礼办得十分奢华、热闹。腓力身穿节日的白袍、喜气洋洋,没有佩带武器,在一群喜庆的宾客簇拥下,走进礼堂。

  谁也没有想到,正当腓力通过礼堂入口时,一名卫兵打扮的人突然冲了出来,拔出短剑直往腓力胸前刺去,腓力未及躲闪,转瞬间就倒在血泊之中。凶手早已备好马匹,打算事成后立即跃马逃遁,哪知马脚被野藤绊住,使他从马鞍上摔了下来,当场被人击毙。凶手名叫鲍舍尼亚斯,是一个年轻的贵族。

  一种意见认为,刺杀腓力二世的是马其顿贵族,因为腓力的中央集权政策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也有人怀疑波斯人很可能也参加了这个阴谋,他们指望杀害腓力得以阻止远征波斯战争的进行。

  美国学者富勒认为腓力的前妻奥林匹娅斯有很大的嫌疑。由于阿塔拉斯的侄女约丽蒂有惊人的美色,所以腓力二世决心舍弃奥林匹娅斯而立她为王后。这样也就会影响到亚历山大的继承权,于是接着就引起了一场严重的家庭纠纷。

  古希腊史学家普鲁塔克则怀疑刺杀阴谋一事与亚历山大直接有关。他认为刺杀腓力的罪行最主要应该归咎于奥林匹娅斯,她被说成是鼓动并激励那愤怒的青年去复仇的指使者。然而直接受到怀疑的应是亚历山大本人。亚历山大即位后,他马上宣布这件谋杀案完全是出自波斯的国际阴谋,是为了阻止马其顿的东征而使出的手段。这种冠冕堂皇的解释是为了掩饰他的真正动机。

  腓力二世在位的20多年间,马其顿由一个内乱不止的小国崛起为希腊城邦的首领,并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积累了巨大的潜力,为其子亚历山大的大征服准备了充分条件。

  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被刺客杀死在他女儿的婚礼上。亚历山大,腓力二世的儿子,当年年仅20岁就继位了,并以权谋和武力镇压了希腊人反马其顿运动。举义的底比斯被毁灭,公民或被卖为奴,或被处死、流放,土地则被分割予它邦。马其顿国内的政敌也被悉数清除。在希腊的一片喧哗声中,亚历山大恢复了统治,并于公元前335年组建起一支由3万步兵、5000骑兵构成的东征军,在第二年初春渡过赫沦斯滂海峡,开始了历史性的希腊化征程。


三、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又称马其顿帝国,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

  其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继承并改进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并行马其顿军事体系,按照马其顿方式组建陆海军。

  亚历山大死后,由部将发起的继承者战争连续不断,帝国终于四分五裂并陷入分崩离析中。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终于瓦解。

  (1)天才降生

  前356年7月20日,亚历山大出生在马其顿首都派拉。亚历山大在马其顿的成长受荷马《伊利亚特》及其中人物阿喀琉斯和传说人物海格力斯影响。亚历山大小的时候,腓力二世聘请了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做他和其他马其顿贵族子弟在米埃札的导师。普鲁塔克记载,前344年,12岁的亚历山大看到一匹被他人认为不能驯服的马,名字叫布西发拉斯。他只是柔和的对马说了几句话便成功地驯服了那匹马。

  前340年,腓力二世出战拜占庭城邦的时候,16岁的亚历山大代父统治马其顿,并率领部队镇压马其顿北部Μαίδοι的起义,建立了城市Aλεξανδρόπολις。真正的挑战发生在公元前338年,这一年由于腓力在拜占庭的受挫,希腊城邦中产生了反马其顿的大叛乱,为此雅典和底比斯两大城邦结成了同盟准备随时对抗腓力。腓力不可能漠视这个行动,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决定希腊命运的战役——喀罗尼亚战役。这次战役中亚历山大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作为联军的左翼总指挥瞅准时机果断的突入联军的缝隙,全歼了闻名希腊的最强战队底比斯圣队,并且从背后直接打击了敌人,致使马其顿人获得了极为关键的胜利,此年亚历山大才18岁,他的天才却展现无疑。

  前337年,腓力二世与奥林匹亚丝离婚,随后娶了马其顿贵族阿塔鲁斯的侄女克丽欧佩特拉。当阿塔鲁斯在腓力二世与克丽欧佩特拉的婚礼酒会上评价说马其顿王室将会有一个合法的继承人时(估计是在暗喻小老婆克丽欧佩特拉的孩子将会代替亚历山大成为王国继承人),亚历山大回答:“那么我呢,你这卑鄙的人,你把我当成什么了,一个杂种吗?”说完便把酒杯向他扔去。当腓力扶着他的侍卫阿塔鲁斯站在椅子上向亚历山大抽剑时,生气的他因为醉酒站不稳而在椅子上摔倒了。亚历山大向他嘲弄道:“你们瞧啊!一位准备从欧洲横扫小亚细亚的国王,却连一张椅子都跳不过去。”

  被腓力驱逐后,亚历山大与奥林匹斯回到奥林匹亚的娘家伊庇鲁斯,然后自己继续前往伊利里亚,在马其顿他原来安稳的继承权受到质疑。短期之后腓力派使者召回亚历山大,与他和解。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埃格举行的女儿克丽欧佩特拉和伊庇鲁斯的亚历山大一世的婚礼,被皇家保镖保萨尼阿斯刺杀身亡。其策划没有最终的解答,奥林匹亚丝因对此公开表示喜悦,以及和凶手伊庇鲁斯有联系而被怀疑。亚历山大代表指责此事为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所指使,后来以此为向波斯进攻的理由。此外,也有人说,每当亚历山大得知他的父亲征服了一块地,就会哭着说:“难道父亲没有留下一点儿的土地给我征服?”

  但是亚历山大此后的地位并不牢固,因为他的母亲奥林匹亚斯和他的父亲腓力二世发生了矛盾,原因是腓力爱上了阿塔拉斯的女儿克丽奥佩特拉。亚历山大不可能不对这个事情产生反感,在一次聚会上他甚至直接和腓力产生了矛盾,险些被腓力所杀,此后他不得不逃出马其顿,去了北方的伊里利亚暂避风头。腓力的亲信和朋友科林斯人迪马拉图斯结束父子对峙的局面,他善意的提醒腓力这样可能的风险,理智的腓力接受了。其后腓力和亚历山大的矛盾并没有完全缓和,但是突然的,在腓力二世参加其女儿的婚礼时,被他的旧友保萨尼阿斯刺杀身亡,亚历山大的时代来临了。

  (2)巩固政权

  20岁的亚历山大被马其顿军队中的重臣兼外交家的安提帕特推举为新国王。利用在佩拉的优势,他通过腓力二世的葬礼和减少税收的政策赢得了马其顿人民和军队的支持。他以参与腓力二世的暗杀的罪名处死埃罗普斯的两个儿子,当时被腓力派遣东征于小亚细亚的阿塔拉斯。同有继位权的阿明塔斯则以策谋颠覆亚历山大的罪名被处死。奥林匹娅斯则杀了克利奥帕特拉和她的也有继位权的儿子,亚历山大成为了马其顿王族中唯一健全的男性继承人。

  被迫与腓力结盟的雅典和仇恨腓力二世的底比斯把腓力二世被刺看作是重新赢得独立的机会,开始展现出了不稳定的迹象。为了赢得希腊同盟的承认,前336年末,亚历山大带领军队采取表面同意议和,却暗度陈仓的策略进入原被腓力二世统治的特萨利,他被承认为特萨利新的世袭统治者。亚历山大之后南下,使得底比斯投降,雅典也再次臣服。

  当亚历山大登位时,马其顿的国库紧缺。前335年,在科林斯重新得到除斯巴达之外的希腊城邦同盟支持的亚历山大出征马其顿北部色雷斯,为东征小亚细亚稳固北部防线,并报复公元前338年当地特里巴利部落对腓力二世部队的偷击和战利品的盗窃。在多瑙河打败特里巴利后,他进军并打败威胁马其顿西北的伊利里亚,补正了腓力二世执政时的重要失败。

  与此同时,雅典和当地强权底比斯,把亚历山大死于多瑙河的谣言看作新的机遇。底比斯再次起义后,亚历山大从伊利里亚不经马其顿只用14天便到达底比斯。他与希腊同盟国彻底摧毁了底比斯,消除了威胁马其顿的三大希腊势力之一(其余为雅典、斯巴达),把其国境分给盟国,并把大部分底比斯邦民售为奴隶。军事支持(但军队尚未过国界的)底比斯的其国领袖阿卡狄亚随之处死,未军事支持底比斯而已被港口封锁的雅典随后也放弃抵抗。不到2年内,亚历山大就稳固了他在希腊的地位,并且给予了所有反对他的人一个下马威,此后他东征时,他的后方只发生过一次有规模的骚乱。

  (3)出征波斯

  希腊与波斯的敌对始于公元前6世纪,当时位于小亚细亚的自由希腊城邦沦陷于向西扩张的波斯王国。在爱奥尼亚叛乱和马拉松战役后。前481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在第二次波希战争时试图占领整希腊。虽然薛西斯一世被打回波斯之后也再没有进攻希腊,但薛西斯一世在公元前480年火烧雅典卫城及其他被认为渎神的行为使得亚历山大时的希腊政界仍存在着报仇和反攻波斯的声音,这也被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所利用。

  以父亲被波斯人刺杀和“解放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口号,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出征小亚细亚,母亲奥林匹亚斯则留在佩拉执政,安提帕特也留守在马其顿,以约12000步兵和1500骑兵维持对欧洲的势力。亚历山大自己带着由马其顿和其他希腊城邦组成的约30000~40000步兵和4000~5000骑兵越过了希里帕(今达达尼尔海峡)。虽然他的出征弥补了腓力二世遗留给他的债务,一个空了的国库使他只带了30天的补给。

  在小亚细亚亚历山大和小部分部队首先访问了特洛伊,他和他从童年来的亲友海菲斯提恩分别祭阿基里斯和《伊利亚特》中阿基里斯的亲友帕特洛克罗斯。随后亚历山大与将军帕曼纽带领的其余部队会合,继续向波斯地方总督的要塞进军。附近的两个希腊城市已独立于波斯,不希望被“解放”,而亚历山大的部队急需通过征服得到补给。

  波斯的希腊雇佣军统帅,罗德斯的蒙农建议焚烧周边的田地,但由于波斯地方总督怜惜他们的财产,未被采纳。当时波斯边疆省份的3位总督,包括波斯皇帝大流士的附马,联兵4万人(2万波斯骑兵,2万希腊雇佣兵)在格拉尼库斯河与亚历山大正面交战。亚历山大在格拉尼库斯战役中自己率领着近卫骑兵“伙伴骑兵”队,率先与波斯骑兵交战,2位波斯总督被亚历山大和他的“伙伴骑兵”队杀死。亚历山大自己的头盔和帽缨也被其中一位波斯总督的战斧劈掉。另外一位波斯总督在亚历山大身后偷袭时被亚历山大的部将克利图斯杀死。为恐吓为波斯人效劳的希腊雇佣兵,亚历山大让部队于战场上屠杀大部分希腊雇佣兵,其余被押回马其顿强迫劳动。他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

  与波斯部队相比虽然是敌众我寡,尽管存在许多不利,亚历山大仍对波斯军队致以一系列毁灭性的打击,取得了胜利。他的成功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腓力二世留给他的军队比波斯军队训练有素。第二,亚历山大是一位杰出天才将领。第三,亚历山大本人具有英勇无畏的精神。虽然每场战斗初期亚历山大是在后方坐镇指挥,但他的方针是如果部队发动决定性进攻,他则身先士卒。这种冒险的战术使他屡次受伤,但士兵们看到他与他们生死与共,并不要求他们去冒那些他自己不愿冒的危险,这对鼓舞他们的士气影响巨大。

  (4)进军东方

  此战之后,他发现波斯的海军优势对他的后勤补给产生严重困扰,但是当时希腊又没有足够强大的舰队来挑战波斯的制海权。因此他决定采取一个笨办法--从陆地上攻占所有的东地中海港口和基地。亚历山大从今天的土耳其地区出发,一路征战南下叙利亚,巴勒斯坦,直到埃及。

  亚历山大首先率领部队攻克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驻守在那里为数不多的波斯部队;随后向叙利亚北部挺进,途中,波斯皇帝大流士御驾亲征,从亚洲腹地征调几十万大军出现在亚历山大的背后,切断马其顿军的供应线。亚历山大回身面对大流士的优势兵力,进行了伊苏斯战役。对伊苏斯会战中波斯方的兵力,古典历史学家的说法不一,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的60万肯定是大大夸张了。不过波斯兵力占很大优势是没有问题的。但波斯军的素质不如马其顿军。此战几乎全歼波斯军,大流士皇帝落荒而逃。为了巩固侧翼,亚历山大没有穷追,而是回身继续向南征服地中海沿岸港口,经过七个月的艰难围攻,攻克了腓尼基的岛屿城邦推罗城(在今黎巴嫩)。

  在围攻推罗期间,亚历山大收到波斯国王的一封书笺,提出为了达成和平协议,他愿把半个波斯帝国割让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将军帕曼纽认为这个建议很好,他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采纳这个建议”。亚历山大回答:“如果我是帕曼纽,我也许会采纳这个建议。”

  攻克推罗之后,亚历山大继续南进。经过两个月的围攻,埃及一箭未发,自动投降。接着亚历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时间,让军队稍有喘息之机,并建立今天埃及著名的港口城市亚历山大。在那里年仅24岁的亚历山大被誉为法老,称之为太阳神阿蒙之子。

  (5)征服波斯

  经过在埃及的修整,随后他率军返回亚洲,北上向波斯腹地进发,和大流士作总的清算。在阿贝拉会战,又称高加米拉会战中,亚历山大的4万步兵和7千骑兵,面对大流士御驾亲征召集的波斯帝国各部族倾国之兵。

  普鲁塔克的古典著作《希腊罗马名人传》说波斯军100万,另一古历史学家阿里安则说是4万骑兵、100万步兵、200辆大镰刀战车、15头战象(早于汉尼拔对罗马的战争,在印度以外使用战象这是历史记载的第一次)。这些数字当然是大大夸张了的。真正的波斯军数字已经不可考,最保守的估计是20万步兵和4万5千骑兵。阿贝拉会战的结果是古老而庞大的波斯帝国一战崩溃,大流士逃出战场。

  取得这场胜利之后,亚历山大率军进入巴比伦和波斯的两座都城:苏萨和波斯波利斯。亚历山大随后展开了他的长途奔袭,从波塞波利斯到埃克巴达那,然后再到拉伽,穿过里海门,经过长时间的急行军终于追上了敌人。波斯军为了防止国王大流士三世(并非大流士大帝)向亚历山大投降,大流士手下的军官把他们的国王暗杀了,时年为公元前330年。但是亚历山大击败了大流士的继承人柏萨斯,并将他斩首,经过三年奋战,攻克了整个伊朗东部地区,并继续向中亚推进。

  亚历山大进入了波斯帝国的东部行省,主要是巴克特里亚和索格地亚纳。在处死了当地的代表反叛的柏萨斯之后,却陷入了斯皮塔米尼斯领导的东部游击战中。斯皮塔米尼斯行踪诡秘,曾经率领一只游牧军队击败了亚历山大的一支别队,并且攻陷了亚历山大的一些堡垒。亚历山大了解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对其展开军事上的围捕,并且对当地的叛乱势力进行残酷的镇压。期间亚历山大还击败了西徐亚人的游牧骑兵,证明了弓骑兵的游牧战术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问题,西徐亚首领马上表示臣服。斯皮塔米尼斯与亚历山大周旋了一段时间后,终于被亚历山大指派埋伏在当地的部将科纳斯给完全的击溃,被当地人献出后被处死。

  主要对手被消灭后亚历山大着手镇压各地的叛乱,在索格迪亚纳岩的战役中展现了他率领的部队的山地作战能力,俘虏了当地的贵族和反叛首领阿克雅提斯的家眷,并且一改其在此地区的残酷风格,接纳战俘,并且打算正式迎娶阿克雅提斯的女儿罗克珊娜。其父得知消息后,亲自上门投降,自此东方行省的战役彻底结束,前往印度的道路已经没有障碍。

  (6)远征印度

  这时已经征服了整个波斯,本可以返回家园,重新筹划他的新领土。但是他征服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而是继续挥军进入印度。进军到印度河以东的海达斯佩斯河,和前来抗击的印度国王波拉斯夹河对峙,打了他四大会战的最后一战,即海达斯佩斯河会战,彻底击溃了波拉斯的军队。因为钦佩波拉斯的勇敢,也为了赢得当地人的拥护,亚历山大战后义释被俘的波拉斯,仍然让他作印度国王。尽管波拉斯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在战场上阵亡,波拉斯本人此后仍然对亚历山大死心塌地地效忠。此时亚历山大手下的军队已经厌战,亚历山大不得不停止远征,开始西归,途中他击败了不服从他的部落,还派人进行了一系列探险活动,包括查明印度河入海口,寻找波斯湾,并绘制海岸地形图,还想查清里海究竟是海还是湖,等等。

  回波斯的第二年,亚历山大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他的帝国和军队进行改编,这是一次重大的改编。亚历山大从小就认为希腊民族代表了唯一真正的开化民族,而所有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民族。这当然是在整个希腊世界流行的观点,甚至亚里士多德也有这种看法。尽管亚历山大已经彻底打败了波斯军队,但是他逐渐认识到波斯人根本就不是野蛮人,他们与希腊人一样具有智慧和才能,一样值得尊敬。

  因此他产生了融其帝国的两部分于一体的设想,由此创造了合二而一的希腊波斯民族共和王国,当然是他自己当最高统治者。据我们所知,他确实想让波斯人与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结成同等的伙伴。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他把大量的波斯部队编入自己的部队,还为此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东西方联合”宴会。在宴会上,几千名马其顿士兵同亚洲妇女正式结成夫妻。他自己虽然从前与一位亚洲公主结过婚,这次却娶个达赖利斯的女儿为妻。

  (7)英年病逝

  显然亚历山大企图利用这支改编的军队再开展征服活动。我们知道他打算入侵阿拉伯,也许还有波斯帝国以北地区,也许打算再次入侵印度或征服罗马,迦太基和西地中海地区。不管他的算盘如何,结果进一步的征服活动都未能进行。公元前323年6月初,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突然因发热而病倒,十天后就死去了。其时还不满33岁。

  长期以来其死因有不断的争议。大多数记载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的一次痛饮后,得了疟疾,除此之外伤寒也可能是另外一个凶手。还有理论认为他死于嚏根草中毒,密谋者可能包括他的妻子罗克珊娜,他的部将安提帕特以及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但是下毒的理论被如RobinLaneFox质疑,因为在古希腊缺乏长作用时间的毒。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最新出版的2004年7月号《新型传染疾病》杂志里刊登了几篇论文,讨论了“亚历山大死于西尼罗河病毒”说法。

  亚历山大并未留下帝位的合法继承者,与他最亲近的是一位昏弱无能的异母兄弟。传说,当他的朋友在他临死前要求他指定一位继承人时,他含糊说:“让最强者继承。”于是他死后,他的将领们企图瓜分这个帝国,引发一些年轻军官对这种安排的不满,继而发生一连串的战争,在这场斗争中,亚历山大的母亲、妻子和孩子都横遭杀身之祸。终于在公元前301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由三位胜利者(即托勒密、塞琉古、安提柯一世(独眼的))瓜分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四、继业者时代

  继业者(希腊语:διάδοχοι),泛指承继人。在泛希腊历史中,专指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继业者和继业者的儿子(ἐπίγονοι)们为争夺亚历山大所留下的广大领土而陷入一连串纷争的时期,而从前323年亚历山大逝世开始,到皮洛士前272年逝世为止又称为继业者时代。另外,这段时期也是古希腊历史中希腊化时期的开始。

  (1)巴比伦分封协议(前323年)

  当亚历山大大帝卒于前323年6月10日,他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包含着很多实质上是独立的领土。他的马其顿帝国从他的家乡马其顿与他父亲腓力二世所征服的希腊城邦,一直伸展到巴克特里亚及印度,也包括小亚细亚、列凡特、埃及、叙利亚、巴比伦尼亚、波西斯、米底亚、帕提亚、巴克特里亚、马尔吉安娜、索格狄亚那、阿拉霍西亚、德兰吉亚那、格德罗西亚。

  由于亚历山大死非其时,他的将领们对由谁来继承有所争议。墨勒阿革洛斯及步兵团支持由亚历山大同父异母的哥哥阿里达乌斯继位,而骑兵派代表佩尔狄卡斯则要求等待罗克珊娜生下亚历山大的遗腹子再作决定。他们最终协议先由阿里达乌斯(即腓力三世)当国王,若罗克珊娜生下的是男婴则与腓力共同管治,佩尔狄卡斯为整个帝国的摄政,墨勒阿革洛斯则是佩尔狄卡斯的助手。罗克珊娜不负所望生下一名男婴,该婴孩成为亚历山大四世。不久,佩尔狄卡斯谋杀了墨勒阿革洛斯及其他步兵将领,夺取了全部大权。

  (2)希腊叛乱(前323年-前322年)

  与此同时,当亚历山大的死讯传到希腊时,引发了一场叛乱,称为拉米亚战争。列昂纳托斯在为帝国欧洲统帅安提帕特解围之时被杀。安提帕特在监国克拉特鲁斯的支援下平定了雅典人。在拉米亚战争的同时,帝国东部也发生叛乱,卡帕多细亚也爆发战争,分别被培松及佩尔狄卡斯所平定。

  (3)第一次继业者之战(前320年)

  未几,继业者之间出现冲突。佩尔狄卡斯与亚历山大的亲妹妹克丽奥佩脱拉结婚导致安提帕特、克拉特鲁斯、安提柯和托勒密联手叛变。战事正式爆发是因为托勒密骗去亚历山大的遗体,并将之运回埃及而触发的。虽然佩尔狄卡斯阵营的小亚细亚统帅欧迈尼斯敉平了亚美尼亚总督涅俄普托勒摩斯的叛乱,并在战场上击杀猛将克拉特鲁斯,但这对战争却于事无补,皆因帝国摄政佩尔狄卡斯在进攻埃及时被自己的手下培松、塞琉古及安提贞尼斯(Ἀντιγένης)变节杀害。

  托勒密与变节者达成协议,让培松和阿里达乌斯(Ἀριδαίος,继业者之一,与国王同名)代替自己成为代理帝国摄政,但不久又与安提帕特在特里帕拉迪苏斯分封协议重新安排。安提帕特当上新的帝国摄政,并带同两位国王返回马其顿。分封协议中安提柯除了占据原来的弗里吉亚、吕基亚及潘菲利亚,再添上利考尼亚(Lycaonia)。托勒密保留了埃及,利西马科斯保留了色雷斯,而佩尔迪卡斯的三名变节者──塞琉古、及安提贞尼斯——分别获封巴比伦尼亚、埃兰省,而培松仍保留为米底亚总督。前代理摄政阿里达乌斯获封赫勒斯滂与弗里吉亚(HellespontinePhrygia)总督。此外,安提柯被任命清剿佩尔狄卡斯的前党羽欧迈尼斯等人。实际上,安提帕特保持着他对欧洲的控制,而安提柯因为安提帕特给他部分王军,成为赫勒斯滂以东实力最为强大的将领,他并被任命为帝国亚洲统帅。

  (4)第二次继业者之战(前319年-前315年)

  前319年当帝国摄政安提帕特死后,内战随即再次爆发。安提帕特舍过自己的儿子卡山德,宣布由波利伯孔继承帝国摄政之位。波利伯孔与卡山德之间的一场内战随即在马其顿及希腊爆发。卡山德得到安提柯及托勒密的支特。波利伯孔虽然与欧迈尼斯结盟,但仍被卡山德逐出马其顿,带同亚历山大四世及其母亲罗克珊娜逃亡到伊庇鲁斯。在伊庇鲁斯,他与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亚丝(Ὀλυμπιάς)联军,一起攻回马其顿。他们与国王腓力三世及其妻子欧律狄刻(Eυρυδικη)的军队相遇,军队因不愿和亚历山大的母亲及儿子战斗而即时背叛了腓力及欧律狄刻,将他们二人留给了奥林匹亚丝,奥林匹亚丝毫不留情地将二人处死(前317年)。可惜未几,形势逆转,卡山德再次得胜,奥林匹亚丝被擒获及处死,卡山德控制着马其顿、小国王亚历山大四世及其母亲罗克珊娜。

  在东方,重新崛起的欧迈尼斯被安提柯的军队往东驱赶,并在帝国东部聚集一支联合军与安提柯对决。在前317年帕莱塔西奈战役及前316年伽比埃奈战役的两场大战之后,欧迈尼斯最终在前315年被自己的银盾兵部队出卖而被杀,使安提柯无可质疑地控制着帝国在全亚洲的领土。

  (5)第三次继业者之战(前314年-前311年)

  实力过于强大的安提柯引起其他继业者的不安,这次战争随即爆发,安提柯面对的是托勒密、利西马科斯及卡山德等联合阵营。安提柯这时候经已壮大得使别的统治者对他不得忍让。安提柯进侵托勒密势力下的叙利亚,并围攻泰尔超过一年。安提柯与原帝国摄政波利伯孔结盟。波利伯孔当时仍然控制着部分的伯罗奔尼撒,及宣称解放希腊以争取希腊人的支持。虽然安提柯很渴望与他们其中一方议和,因他不想多处受敌,当他尽全力进攻卡山德和利西马科斯时,托勒密率军进攻叙利亚并在前312年的加沙战役打败了安提柯的儿子德米特里,更糟的是原巴比伦总督塞琉古回到他的旧领地,并且夺取东方米底亚、波西斯、埃兰等重要总督区。使安提柯不得不返回叙利亚处理这些问题。安提柯后来与托勒密、利西马科斯及卡山德达成和议,但他继续对塞琉古用兵,意图恢复对帝国东部的控制。前309年,安提柯进兵至围困巴比伦,但最终被塞琉古击败而被逼撤退并谈和。

  大概与此同时,卡山德谋杀了小国王亚历山大四世及其母亲罗克珊娜,结束了统治马其顿达数世纪的阿吉德王朝。由于卡山德秘不发丧,那时候所有的将领仍以已死的亚历山大为国王,但个别的将领有称王之心己昭然若揭。

  (6)第四次继业者之战(前308年-前301年)

  战争再次爆发。托勒密将势力抗展至爱琴海及塞浦路斯,同时塞琉古夺取巴克特里亚等使他获得马其顿帝国亚细亚部分庞大疆土的控制。安提柯重燃战火,派遣儿子德米特里重夺希腊。前307年,他取下雅典、赶走了卡山德派驻的总督德米特里(DemetriusPhalereus)并宣称雅典重获自由。然后德米特里将矛头指向托勒密,他于前306年在萨拉米斯战役(Salamis)入侵塞浦路斯并击溃托勒密舰队。这次胜利之后,安提柯与德米特里一起称王,未几托勒密、塞琉古、利西马科斯及卡山德相继自立为王。

  前306年,安提柯趁著萨拉米斯大捷企图全面进侵埃及,但暴风雨令德米特里的舰队无法为他补给,他祇好返回老家。这时候,卡山德及托勒密都变得较弱,而塞琉古却仍然占据东部,安提柯及德米特里转而眈视罗得岛。在前305年,罗得岛遭德米特里围攻,托勒密、利西马科斯及卡山德同时派兵支援。最终,罗得岛人与德米特里妥协,他们承诺会支特安提柯及德米特里对付所有敌人,只除了他们的最大盟友托勒密。托勒密赢得“救主”(Σωτηρ)的称号,因他阻止了罗得岛的沦陷,但胜利最终还是属于德米特里的,因他可全力攻打后马其顿王国的卡山德。德米特里折返雅典,迫使卡山德退出希腊,并成立新的泛希腊联盟以保卫希腊城市对抗付所有敌人(尤其是卡山德)。德米特里便是联盟军的统帅。

  在这些战争中,卡山德表面上是寻求和平,但安提柯却拒绝所求,而且德米特里入侵色萨利。在那里,德米特里与卡山德互相交战。这次,卡山德再次号召组成反安提柯同盟,并召来盟友支援,而利西马科斯出乎意料入侵安那托利亚,又逼使德米特里安离开色萨利及派遣军队到小亚细亚协助他父亲。在得到卡山德之弟普列司塔尔科斯的援军帮助,利西马科斯得以在西安那托尼亚横行。但没多久(前301年),联军被安提柯及德米特里的大军孤立于小亚细亚北部。这时塞琉古的援军至为关键,他及时的援救,使利西马科斯和卡山德军可以在人数上与安提柯匹敌,最后双方在伊普苏斯战役展开大决战,联合军彻底摧毁了安提柯的军队。安提柯战死沙场,德米特里则逃回希腊以图保存实力。利西马科斯与塞琉古两人瓜分了安提柯在在亚细亚的领土:利西马科斯接管了西小亚细亚,而塞琉古则接收其余的部分,只除了奇里乞亚及吕基亚分给了战役中有功的、卡山德的弟弟普列司塔尔科斯。

  (7)马其顿的斗争(前298年-前285年)

  之后十多年的大事大都多环绕着马其顿的宫廷斗争。卡山德死于前298年,他的儿子安提帕特二世及亚历山大五世都很庸懦。在与哥哥争执后,亚历山大五世招引来德米特里。德米特里当时仍控制着塞蒲路斯、雅典和伯罗奔尼撤及很多爱琴海小岛,他与伊庇鲁斯摩罗西亚国王皮洛士迅速从卡山德的兄弟手中夺取了不少马其顿王国控制的领土。皮洛士攻占安布拉基亚(Ἀμπρακία,现今的莱夫卡斯)后,德米特里在前294年攻入马其顿、杀死亚历山大五世、并夺得马其顿的控制权,成为马其顿国王。安提帕特二世成功出逃,但后来却被利西马科斯所杀。

  当德米特里巩固了他在希腊大陆的控制,他的边远领土又被利西马科斯、塞琉古及托密勒侵占了。利西马科斯重夺西安那托尼亚德米特里据点,塞琉古取去奇里乞亚,而托勒密则重夺塞蒲路斯、东奇里乞亚。不久,德米特里开始大举举兵,准备夺回他父亲的失土,其他继业者再度停止争吵,组成反德米特里联盟。因德米特里的马其顿王国遭到利西马科斯及皮洛士联合攻击,且德米特里军也大批叛离,于是在前287年,德米特里让儿子安提柯二世看管着希腊,自己则带了一支军队往东朝利西马科斯的小亚细亚领土发动攻击。虽然开始时赢了几仗,但遭到利西马科斯之子阿加托克利斯率军包夹,最终德米特里在前286年兵败叙利亚,被塞琉古俘虏及幽禁,直至逝世。

  (8)利西马科斯与塞琉古之争(前285年-前281年)

  虽然利西马科斯与皮洛士──在德米特里被幽禁但仍在生时──曾合力在将安提柯二世逐出色萨利及雅典,但他俩的关系随即破裂,利西马科斯将皮洛士逐出他马其顿,独自统领马其顿全境。埃及亦发生宫廷斗争。托勒密决定让幼子小托勒密继承王位而非较年长的托勒密•克劳诺斯。克劳诺斯逃往塞琉古处。老托勒密在前282年安然去世,王位由小托勒密继承,是为托勒密二世。

  未几,利西马科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前282年他受王后阿尔西诺伊二世唆摆杀害了自已的继承人阿加托克利斯。阿加托克利斯的妻子吕珊德拉逃亡到塞琉古那里。塞琉古于是趁著利西马科斯内部纷争之刻向其宣战。塞琉古在任命儿子安条克为亚洲领土的统治者后,于前281年在吕底亚的库鲁佩迪安战役打败并杀死了利西马科斯,但塞琉古胜利的喜悦并不长久,因他几乎是马上便被托勒密•克劳诺斯谋杀。谋杀的原因仍不大清楚,但克劳诺斯成为马其顿的新国王却是肯定的。

  (9)凯尔特人入侵(前285年-前275年)

  克劳诺斯在位时间也不很长。利西马科斯之死让多瑙河下游平原边境的“野蛮”凯尔特人有机可乘,凯尔特人旋即横冲直撞地穿过马其顿及希腊,入侵小亚细亚。克劳诺斯被入侵者所杀。经过数年动乱后,安提柯二世以赫勒斯滂海峡击败凯尔特人的余威进入马其顿,打败其他竞争者当上马其顿国王,收拾马其顿的乱局。在亚洲,塞琉古的儿子安条克一世也要设法对付凯尔特人。凯尔特人来到安那托尼亚的弗里吉亚东部定居,成为日后的加拉太人。

  (10)皮洛士最后一搏(前274年-前272年)

  仅管安提柯二世登上马其顿王位,凯尔特人肆虐的结果和连年的混乱无疑让马其顿本土相当疲惫,国力低落。虽然安提柯短暂恢复了马其顿的秩序,但随后在前274年皮洛士从意大利撤退回来,再度把战火带入马其顿,他入侵马其顿并在一场战役中彻底击败了安提柯二世,再一次攫取了马其顿。然而,安提柯因为还拥有舰队以及一些马其顿、希腊沿海城市,于是皮洛士以希腊解放者名义南下希腊,希望透过此举能让希腊城邦加入其阵营,提供舰队。

  前272年,一个被放逐的斯巴达王族克利奥尼穆斯请求皮洛士帮助他夺取斯巴达的王位,皮洛士答应了他的请求,计划借此机会夺取伯罗奔尼撒。但是出乎其预料,斯巴达对他的进攻进行了坚决的抵抗。适逢邻近的城邦阿尔戈斯内乱,皮洛士遂转而偷袭该城。当他率军进入城市后,却意外地陷入了巷战中。在一片混乱之中,有一个老妇人从屋顶上用一块砖石砸晕了皮洛士,使得他莫名其妙地死于阿尔戈斯士兵之手。

  皮洛士的意外死亡结束了马其顿连年战乱的局面,至此,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约半个世纪,终于确立了三大继业者王国的格局和区域秩序。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名为柯里叙利亚的南叙利亚、及小亚细亚南岸的多处领地,安条克一世统治塞琉古帝国辽阔的亚洲领土,而马其顿及希腊──除了埃托利亚同盟、斯巴达、及其他一些城邦外──则归于安提柯王国。亚历山大之继业者们争霸不息的时期至此告终。


五、马其顿安提帕特王朝和安提柯王朝

  (一)安提帕特王朝

  安提帕特王朝为马其顿王国在希腊化时代的一个王朝,由安提帕特的儿子卡山德所建立。卡山德于前302年自立为马其顿国王,但王朝并没有存在很久,于前294年被安提柯王朝取代,虽然之后一度复位,但最终于前277年结束统治。

  卡山德(希腊文,Κ?σσανδρο?,约前350—前297年),马其顿国王(前305—前297年),安提帕特的长子(一说是长兄),短暂的安提帕特王朝的建立者。

  他在巴比伦宫廷初见亚历山大大帝,为保护父亲安提帕特(马其顿摄政王)而对付父亲的政敌(主要是王太后奥林匹娅斯)的指控。在父亲将摄政权移交给波利伯孔后,卡山德联合托勒密一世及安提柯一世,并向摄政王宣战。他夺得雅典等大部分的希腊城邦。他再与野心勃勃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三世的妻子尤丽狄希三世结盟。

  但是,由于尤丽狄希与腓力三世,以及卡山德的弟弟尼卡诺尔(Nicanor)被奥林匹娅斯杀害,亚历山大死后,卡山德进军并迫得奥林匹娅斯在比特拿投降,卡山德在前316年处死奥林匹娅斯。在前310年/前309年,他先后毒杀亚历山大大帝的妻子罗克珊娜及儿子亚历山大四世。他再收买波利伯孔去毒杀亚历山大的私生子海格力斯。

  卡山德与帖撒罗尼迦(Thessalonica,亚历山大帝同父异母的妹妹)结婚,与塞琉古一世、托勒密和利西马科斯组成联盟对抗安提柯,并在安提柯败死于伊普苏斯战役后(约前301年)成为马其顿的最高统治者。卡山德在前297年死于水肿。他的长子腓力四世登基不及便因病逝世。根据保萨尼亚斯所述:「他在世时全身水肿,并有虫爬出来。长子腓力登基后不久便得病而死,次子安提帕特因母亲得撒洛尼卡溺爱幼子亚历山大而谋杀母亲。」亚历山大被安提帕特的儿子德米特里所杀。安提帕特被表兄弟所杀,卡山德一家至此而绝。

  (二)安提柯王朝

  安提柯王朝(公元前306年~公元前301年、公元前294年~公元前288年、公元前283年~公元前274年、公元前272年~公元前168年),马其顿王国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还统治过昔兰尼王国(公元前250年~公元前249年),因为建立者的名字而得名,一共传7个国王,统治124年。

  (1)历史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猝死后,昙花一现的亚历山大帝国迅速瓦解,希腊成了军队将领之间角逐争雄的战场。

  与此同时,希腊各邦反马其顿的战火重燃,一些新的反马其顿联盟先后建立,东侵时期一度缓和的城邦危机又爆发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运动相继发生。

  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和希腊的统治权掌握在了东侵时期留守马其顿的将领安提帕特手中。安提帕特死后,他的儿子卡山德取得马其顿的统治权。后来,亚历山大的部将发生内战,马其顿的政权被德米特里取得。他将自己的儿子安提柯-贡那特留在马其顿,自己出征小亚细亚,被俘而死。

  公元前285年住在多瑙河流域的凯尔特人入侵希腊,直抵宗教圣地达尔斐。中希腊各邦以埃陀利亚恩为主,在“希腊救亡”的口号下击退了凯尔特人。

  公元前277年,安提柯利用希腊各邦的胜利,在赫勒斯滂海峡附近给了凯尔特人最后一击。次年,他宣布自己为马其顿国王,建立起了安提柯王朝(前276-前168)。这个王朝占有7.5万平方千米领土,人口约300-400万,统治百余年,直到罗马共和国征服马其顿为止。

  (2)安提柯一世

  安提柯一世ΆντίγονοςόΜονόφθαλμος(前382年~前301年),马其顿国王(前306年~前301年在位),安提柯王朝的始祖。他是希腊化时代最伟大的统帅之一。

  安提柯一世原为亚历山大大帝麾下一名主要将领。在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安提柯与其他几位将军们(包括托勒密、利西马科斯、塞琉古和卡山德)一同瓜分了他的帝国。安提柯获得了安纳托利亚作为最初的根据地,然后他竭尽全力参加争夺希腊化世界主导权的继业者战争。

  安提柯一世先后对叙利亚、波斯、希腊和马其顿提出要求,而他的军事威力使他在继业者战争初期无往不胜。在其子、另一位杰出统帅德米特里一世(征服城市的人)的帮助下,安提柯一世向托勒密的领地埃及发动进攻。前306年,德米特里在塞浦路斯战胜了托勒密的军队。安提柯一世与德米特里同时获得了马其顿国王的称号。在这一系列的胜利之后,似乎安提柯一世已经快要实现把希腊化世界——亦即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重新统一起来的野心。但是,他的领地仍主要是安纳托利亚,马其顿本土实际处于夺取了全部权力的摄政卡山德手里。

  安提柯一世咄咄逼人的军事行动促使托勒密(统治埃及)、塞琉古(统治巴比伦)和利西马科斯(统治色雷斯)以及其他将军们联合起来。他们组成一个同盟抵抗安提柯的侵略。在前301年的伊普斯战役中,卡山德、利西马科斯和塞琉古共同与安提柯和德米特里的军队作战。同盟者们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战无不胜的安提柯一世阵亡了。安提柯的儿子德米特里一世保住了马其顿和一些希腊城邦。

  (3)德米特里一世

  德米特里一世(征服城市者)(希腊语:ΔημήτριοςόΠολιορκητής,公元前337年~公元前283年),是安提柯王朝的国王,在前306年起与父亲安提柯一世同时在位,母亲是斯特拉托妮可。德米特里一世在前294年—前288年这段时间登上马其顿王位。他在瓜分亚历山大大帝遗产的继业者战争中,是其父安提柯最主要的帮手,同时他是希腊化时代初期著名的军事统帅。

  前306年,德米特里从希腊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进攻塞浦路斯,并在萨拉米斯海战大破托勒密所率的舰队,还迫使托勒密的兄弟墨涅拉俄斯投降。这场以少胜多的胜利不仅让德米特里的声势大涨,还摧毁了托勒密大部分的海上舰队和兵力,并迅速攻占了塞浦路斯这个重要的岛屿,甚至还俘虏托勒密一个儿子。安提柯也因为这场大胜而冠上国王的称号,并随后宣布他倚重的儿子德米特里一样拥有国王的头衔。安提柯一世立即准备趁著机会入侵埃及,但最后因补给、天候和德米特里一世舰队一些失误而使远征失利。

  前305年,安提柯一世以先前罗德岛拒绝加入与埃及战争为由,命德米特里一世率领大军围攻罗德岛城。这场罗德岛围城战中德米特里再度展显他工程上的才华,他使用攻城武器不仅超过之前在萨拉米斯围城时所用的还多,规模也比当时还大。据说他用的攻城槌总长55米,需用1000名人员来操作。他的攻城塔被命名为破城者(Helepolis),是一座高38米共九层的巨型攻城武器,还可用轮子推动。也因为这些攻城武器前所未见,且相当惊人,使德米特里获得“征服城市者”这个昵称。


六、埃及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希腊语:Πτολεμαϊκὴβασιλεία)(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或称托勒密埃及。是在马其顿君主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其将军托勒密一世所开创的一个王朝,统治埃及和周围地区。

  王国建立者托勒密一世在公元前305年自立为国王并宣称自己是埃及法老。托勒密王朝统治埃及直到前30年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兵败自杀为止,历经275年。

  (1)开国

  托勒密是亚历山大大帝麾下的一位将军。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病逝,他的军官们为了帝国继承权爆发冲突。

  佩尔狄卡斯担任亚历山大同父异母的哥哥腓力三世的帝国摄政;亚历山大的妻子罗克珊娜生下遗腹子,男婴,是为亚历山大四世,佩尔狄卡斯便担任亚历山大四世和腓力三世的帝国摄政。

  佩尔狄卡斯在巴比伦分封协议中任命托勒密为埃及总督(Satrap),从公元前323年起,托勒密以国王亚历山大四世和腓力三世的名义统辖埃及,但随着帝国逐渐分崩离析,托勒密很快在埃及建立自己的势力。

  公元前321年,帝国摄政佩尔狄卡斯前来讨伐托勒密,然而托勒密在尼罗河边策动佩尔狄卡斯部下叛变,确保他在埃及的地位,托勒密并在之后的继业者战争中征服埃及周围的地区。

  在托勒密统治初期,埃及在继业者战争中与亚历山大帝国其他的继承政权作战,托勒密的第一目标确保埃及的安全,第二个目标是控制埃及的外围地区,如昔兰尼、赛普勒斯以及包括犹太一带的叙利亚。

  公元前315年,安提柯成为亚洲的主宰并企图重建亚历山大帝国,为了阻止安提柯的野心,托勒密加入反安提柯联盟。公元前312年,托勒密和巴比伦尼亚的流亡总督塞琉古入侵叙利亚,并在加萨战役中击败了安提柯的儿子德米特里。

  在公元前311年,双方签订停战和约,但在公元前309年战争再度爆发,托勒密很快占据科林斯等希腊本土的一部分。

  但公元前306年托勒密在萨拉米斯战役大败并失去对赛普勒斯的控制,而安提柯趁着这次战役胜利冠上国王的名号,作为安提柯的敌手,托勒密随后于公元前305年冠上国王的头衔,称为托勒密一世,开创托勒密王朝在埃及近300年的统治。

  (2)对外扩张

  为了维护托勒密王国在东地中海地区的势力范围,托勒密王朝积极拉拢各方势力牵制和打击敌对国家。首先,托勒密支持希腊城邦的反马其顿斗争,利用海军控制了爱琴海上的岛屿。其次,托勒密利用伊庇鲁斯王国维持希腊化世界的力量均势。再次,托勒密为了维护托勒密王国在希腊和爱琴海地区的优势地位,与统治马其顿王国的安提柯二世进行了长期斗争。

  对于叙利亚地区,托勒密王朝进行严密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控制。对于小亚细亚的中小国家,托勒密王朝通过控制沿海地区和运用制海权来对当地国家形成制约。另一方面托勒密王朝比较尊重当地国家并且注意满足其利益需求,因此即便对当地国家失去控制力以后彼此之间也可以保持较为友好的关系。托勒密王朝与塞琉古王国在多个方面存在利益冲突。托勒密王朝通过第一次叙利亚战争维持了对叙利亚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的控制,在第二次叙利亚战争中面对不利局面,托勒密王朝能够及时与安条克二世媾和并且利用联姻打破了马其顿王国与塞琉古王国的同盟,为托勒密三世的成功反击奠定了良好基础。

  托勒密王朝通过组织探险考察活动和发动征服战争击败了南方的库什王国等国家和部落,控制了努比亚地区。对南方的扩张首先确保了埃及南部边境的安全并且获得了努比亚地区的矿产资源;其次为托勒密王朝获得大象等动物资源提供了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建立战象部队的需要;再次利用在红海沿岸地区建立的基地,开辟了红海交通线,这样做既有助于进一步探索东非地区又提高了托勒密王国在东西方贸易中的地位。

  (3)政治

  托勒密王室并没有因为是希腊人,而建立类似希腊本土的政府,他们继续采用埃及原有专制的官僚制度。托勒密王国借用之前埃及的制度,把埃及大概分成四十个省,其中在往下分区(Topoi),村(Komai)。并有一个以财经官(Oikonomoi)为首的细腻体制。这一套地方官员组成的庞大系统,负责执行估税和收税等事务,而希腊人主要担任重要官员,本土的埃及人在政府中仅占少数,且在较低的层次任职。也因为托勒密王国注重收刮财富上,政府的主要官员是财政大臣(Dioiketes),他同时也管理亚历山大的财务,财政大臣的权限日后逐渐膨胀,以至于之后扩展到国家许多事务上。

  托勒密王国的时诏书主要由三种语言版本撰写,分别是埃及圣书体、埃及草书和古希腊文,并由唯一还知道埃及圣书体撰写方式的祭司们担任诏书的颁写者。

  如同塞琉古帝国的君王,托勒密君王也受东方的王权神化观念,企图把自己神格化。托勒密二世不仅宣布死去的双亲为神,而且将自己与妻子阿尔西诺伊二世称为神,在王国后期,托勒密诸王都用神的称号来签署命令,并且极力崇拜戴奥尼索斯,托勒密三世时就描述家族母系起源来自戴奥尼索斯。

  (4)军事

  托勒密军事上的兵源来自国内各种不同的民族,起初主要是移民来的希腊人,他们以接受兵役来换取国家给予的土地,并在军队中占了多数。随着托勒密王国陷入多场战争后,希腊裔兵源越来越捉襟见肘,而从希腊本土的移民也不够军事上运用,加上他们主要服役于皇家卫队,或是担任将军或政府官员。于是王国开始把本土埃及人纳入兵源,尽管这些埃及军队可能忠诚有疑虑,而且经常发动叛乱。托勒密军队逐渐充斥的埃及人,使埃及人影响力扩大,政府统治越来越衰弱。

  托勒密王朝也利用埃及富饶的财物,从各处雇请大量佣兵。其中包括衣索比亚的黑人、加拉太人、迈西亚人(Mysians)等,而犹太人是王国内相当重要的移民,在军队中可能占了五分之一的比例。而托勒密王朝掌控东地中海沿岸许多地区如赛普勒斯、克里特、和爱琴海岛屿、甚至远至色雷斯沿岸,故此托勒密王朝建立一支庞大的舰队以因应马其顿王国或是塞琉古帝国攻击,托勒密君王还曾派遣舰队航驶红海、印度洋,如西米阿斯(Simmias)、欧多克斯(Eudoxus)等人。而托勒密王国曾经建造相当大的船只,来宣扬国威。据普鲁塔克记载,托勒密四世曾经建造长约128公尺,可搭载4000名水手、3000名士兵的四十排桨战船。

  (5)衰退

  在公元前221年,托勒密三世逝世并把王位传给托勒密四世,托勒密四世是个昏庸且沉迷于享乐的君主,王国因而开始衰弱。他即位之初就杀了母亲和其他王室成员,他轻易就听信那些受他宠爱之人的言语,还让他们把持政府的朝政。在他统治期间,政治衰败而使埃及人发动叛乱,让王国更为衰弱。

  (6)终结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希腊语:ΚλεοπατραΖ)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

  公元前51年,克利奥帕特拉登上王位。有人说她是“尼罗河畔的妖妇”,是“尼罗河的花蛇”,是世界上所有诗人的情妇,是世界上所有狂欢者的女主人;罗马人对她痛恨不已,因为她差一点让罗马变成埃及的一个行省;埃及人称颂她是勇士,因为她为弱小的埃及赢得了22年的和平。

  她先吸引了恺撒,直至成为罗马实际上的“第一夫人”,恺撒遇刺后即返回埃及,又与罗马统帅安东尼相好。而后安东尼与恺撒侄子屋大维争夺罗马统治权,双方在亚克兴进行大海战,克利奥帕特拉亦出兵支持安东尼,正值战斗方酣,安东尼舰队受挫之时,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乘坐之船突然撤离战场,驶回埃及,安东尼随即追赶而去,抛下战斗部队任其遭受歼灭。公元前30年,屋大维进攻埃及,包围亚历山大港。安东尼看到大势已去,伏剑自刎。

  屋大维进入亚历山大港后,不仅无意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协商或建立其他关系,反而将她囚禁。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了解到已经无路可走,且不愿受辱,终于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历史上对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自杀死法有不同说法,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她命人在无花果篮中藏了毒蛇“aspis”,偷偷运进她被囚禁的地方,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整理衣冠后,先让毒蛇咬了她的手臂,再咬她的胸部来结束她的生命。除此之外还包括服毒自杀等说法。

  在这之前,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已秘密派人把她的儿子托勒密十五世送送到红海边的港口避难,据说准备逃亡印度,但他最终落入屋大维的手中,屋大维因为害怕托勒密十五世会威胁他做为恺撒唯一继承人的地位,而下令将他处死。

  随着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与其儿子的逝世,托勒密王朝成为历史,埃及最终沦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七、塞琉古帝国

  塞琉古帝国(希腊语:ΑυτοκρατορίατωνΣελευκιδών),又称塞琉古王朝或塞流卡斯王朝,古代中国又称之为条支。它由亚历山大大帝部将塞琉古一世所创建,是以叙利亚为中心,包括伊朗和美索不达米亚在内(初期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希腊化国家。塞琉古帝国是希腊化时期最主要的国家之一。

  (1)马其顿帝国的分割(前323年—前281年)

  亚历山大大帝虽然征服了阿契美尼德王朝,但他的早逝使得这辽阔的泛希腊帝国没有一个成年的继承人。帝国在前323年由佩尔狄卡斯摄政,而广大疆土及众多人口则由各将军(及后成为总督)于巴比伦分封协议所瓜分。

  (2)塞琉古的冒起

  亚历山大的将领互相争夺他帝国的最高权力,其中埃及总督托勒密率先挑战国规,其他有力大员也反叛,迫使帝国摄政佩尔狄卡斯身亡,并导致继业者战争爆发。托勒密的反叛导致帝国重新分割——特里帕拉迪苏斯分封协议(前320年)。经过继业者战争,塞琉古因协助行刺佩尔狄卡斯并获分得巴比伦尼亚行省,并从此开始他的势力。塞琉古在前305年自行称王,建立塞琉古帝国,称为塞琉古一世。又在巴比伦北部的底格里斯河建立另一首都塞琉西亚。他的统治范围除了巴比伦,还包括亚历山大帝国在东部庞大的一部分。塞琉古进至印度,并与旃陀罗笈多(又称月护王)达成协议,以他在东面的边界换取500头战象,这些战象后来在伊普苏斯战役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3)伊普苏斯战役

  随着与色雷斯的利西马科斯、马其顿的卡山德在伊普苏斯战役(前301年)战胜了安提柯一世,塞琉古一世控制了东安那托利亚及西叙利亚。在西叙利亚,他在奥龙特斯河建立新城市,并以他父亲的名字安条克命名,后来此城变成塞琉古帝国新首都。在前281年塞琉古在库鲁佩迪安战役中打败了他从前的盟友利西马科斯后达至颠峰。塞琉古扩张版图至整个安那托利亚。人口在前280年达到1030万人。他甚至企图吞并利西马科斯在欧洲的疆土-包括色雷斯及他的故乡马其顿,但却在登陆欧洲时被托勒密•克劳诺斯刺杀。他的儿子及继承人安条克一世眼见无法得到其父未能征服的亚历山大帝国的欧洲部分,便只好离去,但他仍几乎拥有帝国在亚洲的整个庞大领土。而他的竞争对手有马其顿的安提柯二世和托勒密埃及的托勒密二世。

  (4)过度扩张的疆土

  然而,即使在塞琉古一世在世时,塞琉古帝国东面的领土已不易管治。前304年,塞琉古入侵印度北部(现代巴基斯坦旁遮普邦),与孔雀王朝的建国人旃陀罗笈多(又称月护王)对抗。据说旃陀罗笈多动员十万将领及九千头战象。两国君主最后签订和约,塞琉古交出印度河到现今阿富汗的疆土,以交换旃陀罗笈多不少于五百头的战象,这批战象在之后的伊普苏斯战役发挥显著的作用。两国的和平是配以“联姻”,意味着两个王族的联姻(可能是一个塞琉古王朝的公主许配给孔雀王室)或希腊人与印度人通婚。

  塞琉古曾任命麦加斯梯尼为驻旃陀罗笈多朝廷的大使,多次到访当时的国都华氏城(现今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麦加斯梯尼在其著述的《印度志》详细记叙了印度及旃陀罗笈多的统治。塞琉古及后再任命代马库斯为驻旃陀罗笈多的儿子宾头沙罗朝廷的大使。

  其他于塞琉古在世时失去的领土还有在伊朗高原东南的格德罗西亚(Gedrosia,即现今巴基斯坦西南的俾路支省),以及在格德罗西亚以北、印度河西岸的阿拉霍西亚。

  安条克一世(前281年-前261年在位)与安条克二世(前261年-前246年在位,安条克一世之子)皆面对来自西面的威胁,包括与托勒密二世的多次战争及小亚细亚凯尔特人的入侵,使他们不能专注于保持帝国东部团结一致。在安条克二世统治的尾段,巴克特里亚行省总督狄奥多特、帕提亚行省总督安德拉哥拉斯及卡帕多细亚地方大族阿里阿拉特等纷纷同时宣布独立。

  (5)巴克特里亚的分离

  约前245年,巴克特里亚行省总督狄奥多特宣布独立并建立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王国充满希腊文化色彩,其统治至约前125年,直至来自于北疆以外的大月氏人的入侵为止。巴克特里亚德米特里一世曾于前180年前后攻入印度河流域,将喀布尔、犍陀罗和旁遮普等地纳入巴克特里亚王国疆土。

  (6)帕提亚的分离

  约前245年,帕提亚行省总督安德拉哥拉斯与巴克特里亚的狄奥多特同时宣布独立,但随即在前238年前后被游牧部落联盟大益的成员帕尼部落首领阿尔沙克一世所杀及接收帕提亚属地。阿尔沙克一世建立安息,成为及后强大的阿尔沙克王朝的奠基人。

  (7)战乱与中兴

  前246年,在安条克二世之子塞琉古二世登基之时,塞琉古帝国仿佛已到了最低潮。塞琉古二世在第三次叙利亚战争中给托勒密埃及的托勒密三世打败,之后又忙于应付他弟弟安条克•伊厄拉斯发动的内战。乘着塞琉古王朝注意力分散之利,巴克特里亚及帕提亚相继脱离帝国。帝国也因高卢人在加拉太建立了据点,加上半独立帕加马的阿塔罗斯王朝脱离控制,而失去在小亚细亚的控制权。小亚细亚诸王国如比提尼亚(小亚细亚西北)、本都及卡帕多细亚也不再受帝国统治而独立。

  但塞琉古帝国在前223年安条克三世登基后出现中兴。虽然他在与埃及的第四次叙利亚战争未能成功,甚至导致他在拉菲亚战役(又名加萨战役)前217年中难堪地战败,安条克三世仍证明他是自塞琉古一世以来最伟大的塞琉古君主。继在拉菲亚战败后,安条克三世在东面领土大规模进军十多年,恢复了如安息和巴克特里亚等不受控制的诸国,使它们名义上从属塞琉古帝国,安条克三世甚至仿如亚历山大一样远征印度并与当地印度王公幸军王会面。

  在前205年大军西还时,安条克三世接到托勒密四世的死讯时觉得情况有利他西征。

  安条克三世与马其顿腓力五世秘密订立契约瓜分埃及以外的托勒密属地,并在第五次叙利亚战争将托勒密五世的势力驱逐出柯里叙利亚(即现今黎巴嫩东面的贝卡谷地)。前198年的帕尼翁战役进一步肯定了托勒密属地归于塞琉古帝国所有。安条克三世至少恢复了帝国昔日的光辉。

  (8)罗马共和国的征伐及再次瓦解

  但安条克三世的光荣并不持久。随着昔日的盟友腓力五世在前197年败于古罗马,安条克三世认为是扩张至希腊的好机会。受到被放逐的迦太基将军汉尼拔的鼓励及与埃托利亚同盟结盟后,安条克三世入侵希腊。不幸地,这一决定却令他垮台。安条克在前191年的温泉关战役及前190年的马格尼西亚战役战败给罗马,在前188年被迫签下难堪的阿帕米亚和约,迫使他放弃在欧洲的所有领土、将托鲁斯山脉以北整个小亚细亚割让与帕加马及支付钜额赔偿金。安条克为筹措赔偿金而再次东征,在途中逝世,时为前187年。

  塞琉古四世在位期间(前187—前175年),主要是措筹偿还赔偿金,他后来被首相希流多路刺杀。安条克四世试图在与埃及的战争中重拾塞琉古帝国昔日的光辉,他将埃及军队击败,并兵临亚历山大,但他也被罗马大使盖乌斯•波皮利乌斯•拉埃纳斯迫令撤离。拉埃纳斯在安条克四世四周沙地上画一圆圈,并叫安条克在离开沙圈前决定是否撤出埃及。安条克选择了撤军。

  安条克四世的激进和早逝,加速塞琉古帝国进一步瓦解,原本在安条克四世后期东部地区仍然近乎无法控制,使安息逐步占领帝国东部。而安条克冒急的反犹太化的行动触发马加比革命,造成在犹太人的军事叛乱。前163年,安条克在一次出征安息时逝世。

  (9)日益腐败

  安条克四世死后,塞琉古帝国政局日趋不稳。频繁的内战令中央权力极度脆弱。前161年,塞琉古四世之子德米特里一世推翻安条克五世(安条克四世之子)。德米特里试图恢复塞琉古政权,尤其是在犹太,却于前150年被亚历山大•巴拉斯推翻。巴拉斯冒允是安条克四世之子,背后有托勒密埃及的支持。巴拉斯其后又于前145年被德米特里二世(德米特里一世之子)推翻。然而,德米特里二世却无法控制整个帝国。首先有巴拉斯的残余势力继续支持巴拉斯之子登位成为安条克六世,继而有将军狄奥多特•特里丰的篡位。

  与此同时,塞琉古的边疆控制权急速衰落。前143年,马加比革命使犹太人完全独立。安息势力亦同时不断扩张。在前139年,德米特里二世在一场与安息的战役中落败被俘。这时候,整个伊朗高原落入了安息的控制中。德米特里二世之弟安条克七世最终恢复短暂的统一,但却有一个与哥哥不一样的下场:他在前129年另一场与安息人的战役中被杀,塞琉古在巴比伦尼亚的管治终于崩溃。安条克七世死后,塞琉古的所有管辖亦随即瓦解,国内各方势力为争夺塞琉古剩余的权力几乎变成无休止的内战。

  (10)塞琉古帝国的崩溃

  塞琉古王朝的后期在前238年东部的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独立之后,东部被安息王朝所扰,西面又面临罗马的扩张,最终被罗马在前64年征服。


八、巴克特里亚王国和印度—希腊王国

  (一)巴克特里亚王国

  巴克特里亚王国(约前256~前145),(Bactria,Kingdomof)公元前3世纪中叶希腊殖民者在中亚(位于现今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帕米尔西部地区,即位于现今帕米尔以西的阿富汗一带)建立的奴隶制国家。首都位于巴克特拉(今阿富汗巴尔赫)。“巴克特里亚”是古希腊人对现今兴都库什山以北的阿富汗东北部地区的称呼。

  (1)建国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此地后,即以此为其东方领地的统治中心。塞琉西王朝统治中亚时,更将大批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移居此地。公元前255年,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图斯一世(约公元前256年~前248年在位)趁安息人反叛塞琉西王朝之机,也宣告独立。最初的中亚希腊王国除巴克特里亚外,还包括阿姆河以北的索格狄亚那、以今谋夫为中心的马尔吉亚那和以今赫拉特为中心的阿里亚3个“撒特拉普”(Satrap,意为“省”或“郡”、“州”)。狄奥多图斯一世委派其亲属和功臣为各州总督。这样做,固然暂时巩固了其统治,但亦为以后的内乱埋下了祸根。

  (2)发展

  约公元前230年,索格狄亚那总督欧西德穆斯夺得王位。公元前208年,他成功地挫败了安条克三世率领的塞琉西军队长达两年的进攻,迫使后者正式承认巴克特里亚王国。其子德米特里一世(约公元前200年~前185年在位)即位后,乘印度孔雀王朝衰落之机,大举南侵,先后将中亚的喀布尔、印度河上游靠近喜马拉雅山西北部一带的犍陀罗和旁遮普等地纳入王国的版图。德米特里二世即位后(约公元前185年~前165年在位),继续向印度扩张,至公元前2世纪70年代时,中亚希腊王国的版图东起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恒河中游流域,西达波斯沙漠,南抵孟买湾,北界锡尔河,势力鼎盛。但此时,监领兴都库什山以北地区的欧克拉蒂德斯发动叛乱,在巴克特里亚称王。从此,王国以兴都库什山为界,分裂为南北二朝,互相攻战。约公元前159年欧克拉蒂德斯被杀,其子黑黎欧克里斯继位。一些势强的总督或将军乘机割据一方,如一度强大的米南德,即在德米特里二世死后拥兵自立。帕提亚王米特拉达梯一世乘机两次攻入巴克特里亚。

  (3)没落

  公元前2世纪中叶,大月氏兴起于中国西北部地区并西迁,给已经走下坡路的巴克特里亚王国以巨大的冲击。马尔吉亚那和索格狄亚那相继为塞种人和大月氏人所占。公元前145年,黑黎欧克里斯(约公元前155~前135在位)被迫退往兴都库什山以南,巴克特里亚遂为大月氏人和部分塞种人所占。此后,残存于自喀布尔谷地至旁遮普地区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分裂为数个小王国,相互征伐不已。公元前1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初,控制喀布尔和犍陀罗地区的赫尔谟尤斯(约公元前70年~公元前40年)依靠汉朝使节和大月氏的力量一度势强,吞并了罽宾的塞人的王国,但是不久被月氏人用联姻的方式吞并。随着塞人势力和月氏势力的进一步推进,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历史从此结束。

  (二)印度—希腊王国

  印度—希腊王国(Indo-GreekKingdom)有时又称希腊-印度王国。于公元前180年到公元10年间,建立在古印度西北部和北部的诸多希腊化国家,起源于希腊-巴克特里亚国王德米特里一世在公元前1世纪后期入侵印度西北部,之后巴克特里亚王国在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部分与王国在中亚内陆的本土发生分裂,建立许多松散的且不同王朝的小国,并统称希腊—印度王国。疆域横跨今日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的各一部分,而像是旁遮普的呾叉始罗(Taxila)、今日的锡亚尔科特(Sagala)和查萨达(Pushkalavati)皆为当时的重要都市,印度—希腊王国历任三十多位希腊化君主,并经常相互交战。

  经历两个世纪的统治,印度—希腊王国在语言、符号、宗教艺术和建筑上把古印度、古希腊两个丰富文化融合一起,之后再扩散影响亚洲的其他地区,时至今日仍可以感受到这种印度—希腊式文化,尤其在佛教艺术上。

  (1)历史

  当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26年在印度西北部地区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后,并建立许多在靠近中国青藏高原和新疆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西南部地区(时值中国的战国后期,当时中国的疆域尚未到达这些地区)古希腊殖民地如Bucephala(今日的杰赫勒姆)之后,更企图继续向印度东部进军,但他的军队由于长年战争早已精疲力竭而不肯东进,被迫撤退的亚历山大留下一部分军队维护他在印度的疆土。而其中许多部队随将军Eudemus和Peithon,sonofAgenor离开印度去参予继承者战争,给予新兴的孔雀王朝(前324~前187)一个大好机会,旃陀罗笈多随即占领许多希腊建立的军事要塞和城市,前302年,更迫使塞琉古一世放弃中亚的兴都库什山脉(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地区)以南的区域从阿拉霍西亚直到印度的希腊领地,使当地许多希腊移民受孔雀王朝统治。直到前200年巴克特里亚王国德米特里一世继位,乘着孔雀王朝(前324~前187)衰败之际大举南侵印度,包括阿拉霍西亚、健驮逻和喀布尔河河谷都回归希腊人统治,开始了印度—希腊王国。

  当时的印度人称呼希腊人为Yavana【可能是从爱奥尼亚(位于巴尔干地区)转化而来,当时泛指希腊化时的希腊人】,并记录当时Yavana甚至入侵到印度中部如华氏城、马图拉、今日的阿约提亚(Saketa)、Panchala。根据印度史料记载,当Yavana国王Dimita(德米特里一世)在华氏城以南七十公里处的王舍城时,听到羯陵伽国王迦罗卫罗(Kharavela)军势强大和英勇,随即撤退至马图拉来保存它意志消沉的军队。

  尚未把新领土融合整合在一起,德米特里在公元前180年左右随即逝世。似乎经过一段混乱时期,以及国家可能陷入内战,曾是德米特里的一位将军阿波罗多特斯一世宣布独立于巴克特里亚,他统治著西旁遮普到健驮逻,可算是第一个印度—希腊国王仅仅统治印度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之后,巴克特里亚国王欧克拉提德一世击败印度—希腊君主,于公元前170到公元前150年统治印度北部一部分,而米南德一世是下一个相当重要的印度—希腊国王,似乎发起第二次对印度地区的入侵,他在印度—希腊诸国中统治疆域最大,已发掘出的钱币也是数量最多最广。

  希腊历史学家斯特拉波记载:希腊人不仅占有Patalena一带甚至连绵到海岸包括索拉什特拉和信德的那些国家。

  在印度也记载许多米南德的事迹,并描述他最终皈依佛教,佛教经典《弥难陀王问经》即是他向一位僧侣那先比丘问道的集子。

  公元前130年巴克特里亚王国遭受来自中国新疆地区帕米尔东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塞人和大月氏入侵而灭亡。虽然印度—希腊诸国有兴都库什山脉相隔而幸免,但米南德逝世后的一连串内战,进一步衰弱希腊人的力量,使许多区域渐渐遭印度人夺回,推测之后西部的印度—希腊国王可能跟巴克特里亚欧西德莫斯王朝或欧克拉提德王朝有关,东部则可能是米南德的后代。又因从公元前130年游牧民族入侵巴克特里亚,断绝与希腊罗马世界的联系,之后也几乎没有历史文献记载有关印度—希腊诸国的事迹,现代对这之后的历史重建主要靠考古和钱币发掘。

  约公元前100年到前80年间,塞人开始从锡斯坦入侵今日巴基斯坦南部并逐渐侵入印度—希腊王国,约公元前80年年间塞人首领毛伊玆更建立印度—塞人王国,此后印度—希腊人只能在旁遮普西部残喘,直到在公元前10年左右最后一位君主被印度—塞人灭亡。

  (2)艺术

  印度—希腊王国的艺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除了在钱币上保持着希腊在人物雕刻上的优秀工艺外,还有生动的希腊佛教艺术,并把古典希腊文化和佛教文化融合一体,促成了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发展,例如犍陀罗的雕塑揭示了希腊艺术对它的影响,“人神”的概念明显地是从希腊神话文化中启发出来的。

  在艺术上来说,犍陀罗的风格以曲发、盖著双肩的披衣、鞋子或凉鞋和叶型装饰板为主。而希腊佛教艺术更受到接下来的印度—帕提亚人和印度塞人继承和发展。之后在进行了多个世纪的交流,这种佛教艺术扩散至南亚、中国、韩国、日本,直至今日。


九、帕加马王国和本都王国
  (一)帕加马王国

  帕加马王国Pergamum(公元前281—133年),希腊化时期古国,位于小亚的西北部,首都帕加马城。

  帕加马原是密细亚(安纳托利亚西北部)的一座古希腊殖民城邦,距爱琴海约26公里。城市本身坐落在巴克尔河北岸的一个海角上。

  (1)历史

  在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之后,地中海地区进入了所谓希腊化时代,帕加马则在继业者战争之后变成了一个由独立王公统治的王国。在阿塔罗斯王朝(前282年~前129年)统治下,帕加马一度成为一个相当强盛的国家。

  伊普苏斯战役后,帕加马归吕辛马库斯统治。公元前281年,吕辛马库斯在与塞琉古的战争中兵败身亡,其派驻帕加马城的部下菲勒泰洛斯自立为王,归顺塞琉古王朝。

  阿塔罗斯王朝得名于阿塔罗斯,他是独立的帕加马国家的建立者菲勒忒尔的父亲。

  菲勒忒尔于前282年自称为帕加马国王。在众多的希腊化国家中,他所建立的帕加马王国是新兴霸权国家罗马的最热心的支持者和主要盟友。在阿塔罗斯一世统治时期,帕加马在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和第二次马其顿战争中都与罗马人结盟,共同反对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在欧迈尼斯二世统治时代,帕加马又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中站在罗马一边反对马其顿国王珀尔修斯。

  公元前3世纪中期,塞琉古王朝发生内争,帕加马的阿塔罗斯一世乘乱独立。帕加马王国是希腊—马其顿人统治世界中的后起者。为了在塞琉古、马其顿和托勒密埃及的争夺中求得生存,为了在贫富分化剧烈的社会矛盾中维持统治,它不得不在外界寻求保护伞,而这时挺兵东进的罗马就成了帕加马王朝投靠的对象。

  作为一支相对弱小的国际力量,阿塔罗斯王朝诸王选择与罗马结盟无疑是明智的。在罗马人打垮了最大的希腊化国家塞琉古帝国后,帕加马获得了前塞琉古帝国在安纳托利亚的全部领土作为长期支持罗马的回报。

  在帕加马最后一个国王阿塔罗斯三世于前133年去世时,他没有留下任何男性子嗣。他在遗嘱中将帕加马“赠予罗马”,将国家拱手让给罗马,以避免发生内战或是罗马干脆以军事入侵吞并这个国家。帕加马王国的历史结束于公元前133年。

  阿塔罗斯三世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大多数平民和奴隶的反对。于是,为了抵制罗马人的统治,一个据说是阿塔罗斯三世兄弟的名叫阿里斯东尼克的人发动了起义,试图让帕加马继续独立下去。罗马岂能容忍,元老院连续三次派遣远征军,终于在公元前128年将阿里斯东尼克起义军镇压下去,独立的帕加马王国也就宣告终结。

  (2)文化

  在公元1世纪,帕加马已经有基督教徒活动。帕加马基督教会是新约启示录中提到的7个教会之一。

  阿塔罗斯王朝的统治比较开明。许多保存下来的古文献显示,帕加马的国王鼓励文化,他们向城镇派遣能干的技工并且征收较低的税赋。他们并且允许在其辖境内的其它希腊城邦保持名义上的独立地位。

  帕加马与主要的希腊文化中心如德尔斐,提洛和雅典保持往来。而阿塔罗斯诸王仿照雅典卫城建造了帕加马的卫城。帕加马拥有古代世界第二好的图书馆,也许仅次于埃及亚历山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欧迈尼斯二世为颂扬对高卢人的胜利於前180年前後建造的宙斯祭坛,因其规模宏大和艺术水平之高而被称为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祭坛为一座U字形建筑,东西长34。2米,南北长36。44米,周围上层是爱奥尼亚式的柱廊,柱廊下为高约6米的台座。台座上部刻有1条巨大的高浮雕壁带,全长约120米,高2。3米,由宽度1米左右的雕刻石板连接而成。

  浮雕带的内容是表现希腊众神与巨人的战斗,象征帕加马对高卢人的胜利,充满了动势突出的形像和激烈紧张的气氛。

  在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禁止出口莎草纸之后,帕加马人发明的羊皮纸成了地中海地区纸张的唯一替代物,影响后世。

  帕加马的政治制度、土地制度与塞琉古王国并无多大差异。它的工商业比较发达,所产羊皮纸和纺织品最为著名,此外还生产大量的沥青。

  (二)本都王国

  本都王国(Pontus),古国名,位于小亚细亚半岛、黑海东南沿岸(位于今保加利亚、格鲁吉亚、希腊、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等国境内),公元前281年米特拉达梯一世建国,公元前65年被庞培征服,成为罗马共和国的附庸国,公元62年国家被罗马皇帝尼禄废除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1)建国崛起

  赛厄斯(Cius)王米特拉达梯二世-米特拉达梯的父亲-被亚历山大大帝的继业者安提柯一世处死后,米特拉达梯继承了家族对赛厄斯的统治。

  公元前302或301年,安提柯开始对米特拉达斯起了疑心,并意图策划杀害他。幸好得到德米特里(安提柯之子)的及时通报,米特拉达梯连忙带同几名追随者逃亡到帕夫拉戈尼亚(Paphlagonia)。他在那里占据着Cimiatene城堡。各地军营的部队都加入了他的队伍,使他逐渐扩张他在本都的统治,成为他建立新王国的基础。

  安提柯一世战死之后,米特拉达梯一世于公元前281年宣布独立,定都阿马西亚,建立本都王国并自立为王(basileus)。同年,他与比提尼亚的HeracleaPontica城结盟,共同抵抗塞琉古。之后,他寻求高卢人(后来在小亚细亚定居)的支持,推翻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派来的势力。公元前266年,他的王位由儿子阿里奥巴尔赞继承。据传他葬在本都的首都阿马西亚,与公元前183年Sinop市沦陷前的历任本都国王一起安葬于王家墓园。本都土地肥沃,谷物繁多,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迅速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2)迁都扩张

  这一时期本都与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帕加马的阿塔罗斯王朝处于长期战争。

  关于法尔纳克一世即位时间不是很确定,但至少在公元前183年当上本都国王,并拿下之前本都国王意图染指的锡诺普。之后,罗德岛向罗马抱怨法尔纳克一世的侵略企图,但没有后文。

  同一时间,法尔纳克与邻近的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发生纠纷,两国都派出大使到罗马,互相指控对方的恶行。公元前181年春天,不等出使罗马的大使归国,法尔纳克率军入侵帕加马,并与卡帕多细亚国王阿里阿拉特四世和比提尼亚国王普鲁西阿斯二世交战,战争很快得被罗马元老院所派的代理人中止,并厘清这次冲突因果。但法尔纳克一世以罗马的要求极不合理而拒绝,使协商破局,战争再度开启。期间经过不同的缘由中断几次,最终于公元前179年夏天结束,因法尔纳克觉得再也无力与帕加马、卡帕多细亚和比提尼亚等势力对抗,被迫失去所有获得的加拉太和帕夫拉戈尼亚领土来换取和平,但本都依旧保有锡诺普,并迁都于此。

  (3)衰败灭亡

  在本都王国的晚期,马其顿的安提柯王朝、帕加马的阿塔罗斯王朝先后为罗马共和国所吞并,塞琉古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都衰退,本都直接面临来自古罗马的威胁。

  米特拉达梯六世在位期间,本都势力达到全盛,科尔基斯和博斯普鲁斯王国都被本都征服,称霸黑海沿岸。还侵略罗马的属国比提尼亚和卡帕多细亚。这引发了本都与罗马之间的战争。

  ①第一次米特拉达梯战争(前89~前84年)

  米特拉达梯六世经长期准备后,乘罗马陷入同盟者战争无暇东顾之机,进军罗马的亚细亚省。本都的兵力强于罗马在东方的驻军,计有步兵25万人、骑兵5万人、各类舰船400艘。罗马驻军及其附属国军队仅有步兵17万人、骑兵1。8万人,且驻防分散。战争初期,本都军兵分三路,击败罗马在小亚细亚的军队,继而挥师进入欧洲,占领马其顿和希腊广大地区,所到之处受到深受罗马压榨的各族人民的欢迎。

  至前87年,罗马在东方的属地丧失殆尽。罗马元老院任命L。C。苏拉为统帅,率军东征。前86年,罗马军队先后在雅典、喀罗尼亚等地获胜。本都军被迫撤出希腊。与此同时,小亚细亚各地由于战争负担过重,亲罗马派乘机活动,纷纷倒向罗马,本都陷于孤立。前85年,米特拉达梯六世与苏拉缔结和约,放弃所占领土,交出舰队并付巨额赔款。

  ②第二次米特拉达梯战争(前83~前81年)

  留守亚洲的苏拉副将L。穆列纳借口米特拉达梯六世不履行和约挑起战端,被本都军打败,被迫停战。此战加强了米特拉达梯六世的地位和影响,使他得以重整旗鼓,扩充军队,并联络西班牙反罗马势力,企图对罗马东西夹击。

  ③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前75~前65年)

  米特拉达梯六世乘罗马内部局势混乱之机,为夺取小亚细亚北部的比提尼亚向罗马宣战。本都军分头并进,击败罗马军,占领比提尼亚,进而攻占赫勒斯滂沿岸大部地区。罗马统帅L。鲁库鲁斯率大军反击,迅速收复失地,夺回比提尼亚,并侵入本都境内。米特拉达梯六世逃往亚美尼亚,不久又卷土重来。

  公元前66年,罗马派庞培出使东方,同安息(帕提亚)结成同盟,以孤立本都国。公元前65年,米特拉达梯兵败,逃往黑海北岸。为东山再起,加紧搜刮民财,激起民愤,在部队哗变后于公元前63年自杀,“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结束。

  其子法尔纳克二世向罗马投降,被罗马人当作盟友,仍旧称为本都国王兼博斯普鲁斯国王,但其统治区域只有博斯普鲁斯之地。法尔纳克仍旧希望夺回本都之地,于前48年趁罗马内战之机进军安纳托利亚,结果在泽拉城(今土耳其境内)附近被凯撒彻底击败。本都王国仍旧被作为罗马的附属国而保留,直到公元64年被罗马皇帝尼禄废除。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0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8-14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亚历山大大帝墓
https://www.paipai.fm/r5884962

注:实际加分为20分,但由于502,导致列表显示会多10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