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双簧木管乐器——唢呐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11 回复:4

[物品器具] 中国传统双簧木管乐器——唢呐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柳色无玄。

ZxID:13157952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倾世慕情
6.1上任周年,9.4周年。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7-14 0

        唢呐,中国传统双簧木管乐器。早在公元3世纪,唢呐随丝绸之路的开辟,从东欧、西亚一带传入我国,是世界双簧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使唢呐拥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音色,已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乐器。
        唢呐的音色雄壮,管身多由花梨木、檀木制成,呈圆锥形,顶端装有芦苇制成的双簧片通过铜质或银质的芯子与木管身连接,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碗,加键唢呐还有半音键和高音键,拓展了音域增加了乐器表现力。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南方是“八音”乐器中的一种,在河南,山东称作喇叭,传统唢呐有百鸟朝凤、豫西二八板等经典曲目。
        唢呐是纯律乐器。 高音唢呐发音穿透力、感染力强,过去多在民间的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改良,已发展为传统唢呐与加键唢呐,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中、低、倍低音唢呐音色浑厚,多用于民族管弦乐团以及交响乐团合奏。

一、历史沿革
        公元3世纪,唢呐由东欧、西亚一带传入中国。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
        到了近现代,唢呐成为中国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广东地区,唢呐又被称为嘀嗒。

二、基本构造
        唢呐由哨片(哨子)、气盘、芯子(有的地方叫笛针)、唢呐杆和唢呐碗五部分构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1993年,由著名管乐演奏家郭雅志先生发明了唢呐“活芯”装置,令传统唢呐奏出半音阶、十二音体系,丰富了唢呐的表现力。
唢呐活芯,其内管连有气牌和气嘴,并有螺栓槽,套上一弹簧,插在外管中,外管侧面有螺纹孔,再套上一个微调套管用螺栓螺母,从套管长孔穿过拧入螺纹孔,再进入内管的螺栓槽,用螺丝螺母调正内管之伸缩距离,嘴唇压缩气嘴以后,使内管缩短其音程,于是每个音孔可吹出半音,增加唢呐之音量范围,可吹奏各种变调乐曲。
        芯子是唢呐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上装哨片,下接主体管。传统的芯子为单管式,而活芯为活动套式,可以伸缩改变长度,复位靠弹簧的作用。演奏时,通过双手向上压进活芯,便能奏出临时变化半音或半音阶。如果把活芯推进、卡定,即可做高半音的移调乐器使用,指法不变。推进后所产生的音程关系上的徽小偏差,可通过控制嘴劲儿调整,演奏者很容易适应和进行有效的修正。活芯共有3种规格,由于其伸缩长度可以调节,因此解决了大、中、小各种调子唢呐的应用问题。

三、唢呐分类
1、音高分类
        唢呐多按筒音的音高(以第三孔的音高作为调名)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凡筒音在#f1以上的均为高音唢呐,在#f~f‘1之间的为中音唢呐,在f以下的为低音唢呐。如筒音为a1的唢呐,就叫D调高音唢呐,筒音为a的唢呐,则叫D调中音唢呐。
长短分类
        各地的唢呐都不尽相同,有大,有小,有粗犷,有柔和,种类甚多。

        小唢呐:杆长22~3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23厘米的(又称“三吱子”)。流行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音色柔和,空灵,多用来独奏或合奏,尤以与二胡等合奏更为动听,并常为歌舞伴奏,其中流行湖南的唢呐,还用于说唱音乐“唢鼓”的伴奏。各地所用的哨也不同,有芦苇的,有麦杆的,也有用褐紫色胶性虫壳的(但吹起来非常软)。
        江西会昌的唢呐,侵子是用银做的,上、下口直径相差特别悬殊,并在侵子下端至第八孔上端的管中,装有一个中空管,音响别具一格。与二胡等弦乐器一起合奏,婉转起伏,更为动听。流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
        海笛:发音雄壮,高亢冲霄。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
        中唢呐:杆长32~4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37厘米的(又名“黑杆子”)。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音量介于大小唢呐之间,音色柔和。多用于歌舞伴奏。中小唢呐,广泛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北方称之为“南方唢呐”。中唢呐音量不大不小,用在歌舞伴奏中,非常悠扬。
        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50厘米的(又名“大杆子”)。流行于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哨用芦苇制成,哨片多呈口袋状,吹起来声音雄壮宏大,常用来吹奏大型乐曲。


        加键唢呐: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杆上的音孔按十二平均律开列,健全了半音,转调方便。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种,较传统唢呐音色丰富、音量增大,并扩展了音域,分为中音唢呐和低音唢呐。
加键中音唢呐:此唢呐在东北大F调唢呐基础上改革,增加了音域,加上了半音键。保留了传统唢呐特点;转调方便,是目前改革较成功的管乐中音声部乐器,为合奏中常用乐器。
        加键低音唢呐:此唢呐比加键中音唢呐低一个八度,音质低沉浑厚,中音区坚实,但还存在高音区不够稳定的弱点。

2、地域分类

客家唢呐
        客家唢呐又称于都锁呐,江西省传统吹打乐的一种。早在一千六百多年以前就盛行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部的于都地区。于都唢呐一般配以锣、鼓、钹等打击乐,所以俗称“吹打”。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乐协调”。于都唢呐以齐奏、对吹、吹打并重。吹打能长能短,可坐可行,十分轻便灵活。一般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活泼、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催人泪下。
        于都客家唢呐吸取了赣南采茶戏“灯腔”、“茶腔”音乐的内涵与特色,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乐协调”。是客家八音最主要的乐器,也是客家人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乐器。于都唢呐以齐奏、对吹、吹打并重。吹打能长能短,可坐可行,十分轻便灵活。唢呐手们还根据自己的吹奏实践,编成了众多的唢呐曲牌。据调查,于都唢呐光是传统曲牌就有280多个。一般分为喜调和悲调,喜调轻快、活泼、欢乐;悲调深沉、低吟、催人泪下。别看小小一支唢呐,吹奏可是大有讲究,不同的场面就得吹奏不同的曲调。比如一般吹打时就有《将军下马》、《百凤朝阳》等热烈欢快的曲调:坐吹有《十堂花》、《扬州调》等;对吹则有《公婆吹》、《斑鸠调》等细腻悠扬的民间小调。不过,唢呐曲牌虽多,但吹奏却断断不可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会砸你的唢呐,一辈子也不会有人请吹了。
        唢呐一般有木管、铜管、铝菅与锡菅之分,木管柔,铜管亮,锡管与铝菅在于都应用最广。于都唢呐又分为大、中、小“辣子”四种,大唢呐粗犷、气派,一般用在大场面;而一种细长的“辣子”(于都民间俗称“吊辣子”)因其音高而尖,且吹奏费力,所以只作点缀及伴奏之用。自然,用得最多的还是中、小两种唢呐。小唢呐欢快、含蓄、优雅,犹如含情脉脉之少女;中唢呐高亢、激昂、穿透力强,恰似血气方刚之后生。所以这两种唢呐最富于表现力,用途也最广,于都唢呐不仅品种多样,曲牌复杂,而且还善于吸收各种乐器丰富的艺术养分,从而使之不断地完善与提高。比如有的曲牌就增加了二胡、笛子或锣鼓,这样,于都唢呐的吹奏便丰富多彩了。


周家唢呐
        周家唢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音乐。周家唢呐班子从清末周文化开始发展,现有十多个班子,周姓一百多人从业。经过六代一百多年家族传承,谱系较为清晰。
        1、传承状况
        第一、二代传人
        第一代:周文化(清末开始学艺)
        第二代:周怀邦、周怀荣(1910年前后开始学艺)
        到了清末,灵璧尹集周家唢呐班(也叫菠林喇叭),开始活跃在苏、鲁、皖广大农村一带。第一代周文化出生于江苏睢宁县桃园镇魏凹村,自幼因家庭贫困,与人学艺吹奏唢呐,后逃荒灵璧落户尹集菠林村,民国时期传至第二代周怀邦、周怀荣两个儿子时以吹奏唢呐谋生,正式成立周家唢呐班,因当时灵璧及周边地区唢呐班子发展迅速,常有乡里乡亲婚丧嫁娶,请唢呐班子热闹办事的习俗,为了在众多唢呐班子中站稳脚跟,周家苦练技艺,取长补短,通过乡间比武打擂台等形式,逐渐在当地有了名气,到了第三代周正玉、周正美、周正民、周亮时,队伍已经壮大,在苏鲁皖等地名气也越来越大,常常出现找不到周家班子来吹奏,男不娶、女不嫁的事情。

        第三代传人
        第三代:周正玉、周正美、周正民、周亮,周正军、周小社、周正群、周四、周五,代表人物周正玉被誉为“盖三省”、“喇叭王”, (1930年前后开始学艺)
        第三代传人周正玉秉承天赋和家传,八岁学艺,十二岁单独领班,他一边到外献艺谋生,一边刻苦学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提高唢呐技艺,被称为“盖三省”、“喇叭王”、“金喇叭”。解放初期,周家唢呐班常被县政府请去参加送新兵、交公粮、慰问军属或者修治淮河等水利工地演出,这一时期周家广收山东、江苏、皖北一带众多的唢呐爱好者为门徒,向他们传授演奏技艺。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正玉进灵璧泗州戏剧团工作,因远近闻名的吹奏技艺,在改革开放初期,安徽省黄梅戏学校聘请任唢呐老师传播技艺,这段时间周正玉与我国著名唢呐大师刘风鸣、刘风桐、任同祥、胡海泉、郝玉歧等多位艺术家均有交往,他们在一起切磋技艺,并集南北唢呐演奏之技巧风格为一体,改革创新,使唢呐吹奏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所授学生众多,省黄梅戏学校、蚌埠泗州戏剧院等许多省内剧团均有他的学生成为领导和骨干。周正玉晚年回乡继续传授技艺,直至2004年去世。他一生与喇叭相伴,常有一句名言:“乡亲们喜欢,俺就使劲吹”。

        第四代传人
        第四代:周本祥、周本灵、周本鸣、周中华、周本银、周本金、周本华(女)、周香草、周本付、周本雨、周本财、周海波、周海涛、周海燕(女)、周海琴(女)周建等,代表人物周本祥、周本灵、周中华。(1949年前后开始学艺)
        周家唢呐班传之第四代有周本祥、周本灵、周本鸣、周本银、周四新、周海波、周中华、周本富号称“周家八虎”,而周海燕、周本华、周海琴、周香草号称“鼓乐四花”,这一时期,周家唢呐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新,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拿手绝活。如周本祥吹奏的泗州戏(咔戏)、双管艺术堪称一绝,周家特别对铜唢呐、铜笛子的演奏音高而不燥,柔而不腻,音色质朴自然、美妙动听,被人们称为“金喇叭”。第四代传人周家八虎之一的(周正玉四子)周中华八岁时参加全省少年儿童乐器比赛获一等奖,后考取安徽艺术学校唢呐专业,毕业分配到马鞍山歌舞团工作,担任唢呐独奏、合奏、重奏的演出任务,多次参加省、市、全国器乐比赛均获一、二等奖。06年随中央电视台远赴奥地利参加维也纳华人新春聚会演出,07年随马鞍山市文化艺术交流团赴台湾、韩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08年随安徽省马鞍山市政府文化团赴日本进行中日传统文化交流演出。省电视台、文化周报及安徽广播电台多次采访周中华及周家唢呐班。周家先后录制了《婚礼曲》、《鼓乐喧天》、《拜花堂》等系列磁带专辑。近年来,周家唢呐班先后有十余人考取了安徽省艺术学校、安徽黄梅戏学校、山东烟台艺校等,其中不少在省、市、县各专业艺术团体中担任主要独奏演员,其中周明就是灵璧县泗州戏剧团的骨干力量。

        第五代传人
        第五代:周计萍、周明、周劲松、周辉、周静、周俊、周强、周垒、周贺、周庆、周杰、周红波、周雪、强伟、尹强锋、宣广州、宣广西等,代表人物有周明、周劲松、宣广州等。(1978年前后开始学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周家唢呐班子传至第五代,周明、周劲松、周强、周辉、周红波等人,他们以过硬的功底出省挑战打擂台,先后打败了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省份的唢呐高手,一时名声大震,威震四方,提起周家唢呐班子,同行望而生畏,老百姓赞不绝口。

        第六代传人
        第六代:周伟、周泉等(2000年开始学艺)
        周家唢呐班子自创始以来,始终传而不失,兴而不衰,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本县及周边乃至苏、鲁、皖等地享有盛名,尤其是山东台儿庄地区许多人都知道灵璧周家唢呐班。周家唢呐班从第二代开始足迹遍及许多省、市、县,为活跃广大农村的文化娱乐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其班底已家族传承六代,一百多年的历史。周家男女老幼乐手现有百余人,有十多个周姓唢呐班子活跃在全县,是灵璧众多唢呐班子的典型代表。从第三代周正玉在省黄梅戏艺校传艺,到第四代传人周中华随中央电视台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参加华人新春聚会演出,使这一民间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周家唢呐班演奏技艺既保留传统,又不断创新,技艺广泛流传,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做出了贡献。

        2、表演形式 
        表现形式
        周家唢呐有二种表现形式,一种为队列行进式,乐手分二列纵队边走边演奏,如有“大号”在前的则跟随在后,队形相同。此形式主要用于婚嫁迎即、迎神庙会、行会、出丧等动态场合。另一种为室内坐奏,乐手分三面围坐在八仙桌前演奏,有传统的“五人份”、“八仙乐”等,此形式主要适用于祝寿、小孩送奶糖(小孩出生十二天)、祈祷、庙会、祭祀等静态场合。

        特点 
        周家唢呐班经过六代传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一 擅长吹奏欢快的婚庆喜庆曲调和用于丧事吹奏抒缓、沉稳且凄婉如泣如诉。
        二 在吹奏过程中加杂一些民间戏法绝活,如吃火、吐彩纸、吹旗杆、火烧葡萄架、漱猪手、玩烟头、双管、(把铜管子拿掉吹哨子,民间叫娃娃哨)等绝技表演。
        三 由单初单一的吹奏技巧发展到如今的吐音(单、双、三吐音)、腹颤音、齿颤音、滑音、垫音、花舌、打音等多种吹奏技巧,音乐有开有阖,有静有动,富于变化,具有浓厚的皖北地方特色。
        四 在传统曲牌中融合进一些地方戏曲(如:扬琴、大鼓、皮影戏、泗州戏等)、民间小调,甚至古典乐曲、流行歌曲、摇滚歌曲、外国乐曲等多种形式。
代表曲目
        代表曲目:《雁落沙滩》、《集贤室》、《庆贺令》、《万年红》、《十样景》、《一技花》、《迎宾客》、《百鸟朝凤》、《黄土情》、《正月十五闹花灯》、《抬花轿》、《大、小开门》、《凡字调》、《喜临门》、《百兽鸣山林》、《江淮晨曲》、《鼓乐喧天》、《拜花堂》、《泗州戏音乐》、《扬琴》、《皮影戏》、《大鼓》、《扒缸》、《梆子戏》、《管笛》、《闷笛》等等。
乐器服饰
        1、乐器:周家唢呐班要乐器有大唢呐、小唢呐,对笛、闷子、管子,二胡、笙、云镘、小号、长号、堂鼓、锣鼓、小锣等。
        2、道具:八仙桌(坐奏)。
        3、服饰:无特殊要求。

        3、荣誉奖项
        ◆ 2008年,周家班随政府代表团赴日本参加中日传统文化交流演奏会◆ 2008年,周家班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家总动员》春节特别节目,获得“魅力妈妈奖”和二等奖。
        ◆ 2007年12月,中央电视台、安徽省电视台、各级市、县电视台专项采访报道周家班举办的“迎新年,庆奥运” 专场民族音乐演奏会
        ◆ 2007年,周家班参加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栏目比赛,获得最佳组合奖
        ◆ 2007年,周家班随政府代表团赴台湾参加中国传统文化交流演奏会
        ◆ 2007年,周家班随政府代表团赴韩国参加中韩传统文化交流演奏会
        ◆ 2006年,周家班随中央电视台赴奥地利参加维也纳金色大厅华人新春演奏会
        ◆ 2005年,周家班参加安徽省民族管乐大赛,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 2004年,周家班参加安徽省第七届艺术节器乐比赛获一等奖。
        ◆ 2001年,周家班应全国综艺之首的安徽电视台《超级大赢家》栏目组的邀请,接受专题采访报导,录制《超级大赢家》栏目专场特别节目
        ◆ 1997年,周家班应邀“大闹省城”,在合肥安徽省商之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纳凉晚会◆ 1994年,周家班第三次被邀参加安徽省春节联欢晚会
        ◆ 1993年,周家班再次受邀参加安徽省春节联欢晚会,其演奏节目的录象被选送在中央电视台三套播出
        ◆ 1991年,周家班应邀参加安徽省春节联欢晚会表演节目,并获好评
        ◆ 1988年,上海音像、海威特、南京、黄山等出版社先后为周家班录制了《拜花堂》、《鼓乐喧天》、《豫剧》、《百鸟朝凤》等优秀传统曲目并先后出版了《婚礼曲》、《鼓乐喧天》、《拜花堂》等系列磁带专辑
        ◆ 1988年,安徽电视台、文化周报及安徽广播电台多次播放周家班的专题报导
        ◆ 1987年,安徽广播电台专程赴安徽灵璧为周家班录制用唢呐演绎吹奏的外国曲目——《霍拉舞曲》、《波尔卡》等舞曲。
        ◆ 1982年,周家班第四代传人——12岁的周中华参加安徽省少年儿童器乐比赛,获一等奖
        ◆ 1981年,周家班参加安徽宿县地区文艺调演,获一等奖
        ◆ 1980年,周家班参加安徽宿县地区文艺调演,获一等奖
        ◆ 1979年,周家班参加安徽宿县地区文艺调演,获一等奖



子长唢呐
        子长唢呐是陕西省子长县古老的传统民间音乐。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它以五人一组,系吹打结合吹奏班子,活跃在民间。这些民间乐队人虽少,但乐器声音洪亮,吹起来红火热闹,曲调委婉动听,群众十分喜欢。过红白事、搞庆祝活动、闹秧歌都有吹手助兴,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2021年5月2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1、概况
         历史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唢呐手也叫吹鼓手,也称“龟子”,但实际上,“龟子”是读“qiu兹”转音,是说这种乐器是从西域龟兹传过来的,也可视为“洋货”,不过到如今,早就沾满了黄土高原的黄土味了,不论是它的制作工艺还是它的形状和类型,如今已成为地地道道的“特产”,在陕北尤其在子长愈来愈发展、壮大、繁荣。

         器具
         子长唢呐主指杆长尺三、尺二五的大唢呐。它是陕北唢呐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史料记载,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据说从波斯(今伊朗)和阿拉伯一带,于金元时期经西域龟兹一带传入中国(唢呐是波斯原名suynā而的间译,龟兹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本县一带)。后经改造与发展,被我国称之为“喇叭”、“大吹”。清代用以“回部乐”,取名“苏尔奈”。所谓“喇叭”即今日的高音唢呐,“大吹”即今日的中音唢呐(民间称为大唢呐),即我们陕北大唢呐——子长唢呐。

         渊源
         另据有关史料记载,唢呐在明代已经发达,并被中国民间之泛使用。明代最早有王磐的《咏喇叭》之《朝天子词》,借“喇叭”讽刺1510年阉寺弄权作恶。之后,名将戚继光(1528—1587年)将唢呐用于军中。他在《纪效新书》之《武备志》中曰:“凡掌号笛,即是唢呐”。明代后期,王圻著《三才绘图》曰:“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民间多用之。”由此可知,唢呐流传我国,仅以明代算起,至少也有五六百年历史。它的兴衰,大致呈下列状况:即子长有唢呐以来至二十世纪“文革”前为维系期,“文革”十年为扼杀消亡期,之后至八十年代为复苏振兴期,九十年代为开放期,进入21世纪后,子长唢呐处于被取而代之的濒危期。

       2、基本特征
         子长唢呐杆长碗大,音色明亮,低音浑厚,高音挺拔,粗犷悍实,热烈奔放,舒展挺拔,音量大,透气力强,渗透着雄健的阳刚之气。欢快时如火如荼;悲凉时如诉如泣。将黄土高原特有的风土人情一览无余地倾诉于唢呐声中。它的艺术魅力很强,男女结婚时的前奏《大摆队》,使人耳发热,脸发烫,心如醉,意似狂,旋即可以不顾一切地跳动起来。人亡而葬时,一曲《苦伶仃》,如泣如诉,余间震颤,使人怅然若失,陷入渺茫的思绪。长歌当哭,其凄婉,其哀怨,令最刚强的汉子也会产生失落感,也会揪心裂肺。
         子长唢呐通常由上下手双人演奏,下手依附上手作升度简化演奏,小鼓、锣、小钗三种打击乐为伴奏乐器吹奏基本上遵循慢起、中续、快结尾规律。
         子长唢呐的音乐特点是粗犷、奔放、热烈、明快、舒展,其不仅音乐清晰,刚柔相济,委婉动听,且具有纯朴、优美,浓郁的陕北风味,唢呐曲牌多为七声性雅乐调式。
         子长唢呐以瓦窑堡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流派,东派风格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西派具有清爽纯朴特点。
         唢呐音乐分红、白事两类曲牌,红事曲脾有《大开门》《小开门》、《得胜回营》、《牧场曲》等;白事曲牌有《祭灵》、《吊孝》、《送丧》等。全县有120多个唢呐班子,吹手250人,连同操纵打击乐者达600人。

         3、相关器具
          一、唢呐。
         子长唢呐主要由五个部件组成。即哨子、芯子、气牌、木杆、碗子。
         哨子是唢呐的发声器,用嫩苇制成。其大小软硬直接影响着发音效果。
         芯子,又叫挺子,是唢呐的调音部件。用铜片卷成锥形细管,较细一端插入哨座,较粗一端插入木杆。
         气牌,又叫逼气盘,用铜钱状的小薄铜片制成。中间小孔套在铜芯上,可帮助吹奏者口唇用力,也有减轻口唇疲劳之效。
         木杆是唢呐的主体,是木制的一根空心管。正面钻有音孔,北面上端有一顶眼(即第七音孔)。一般用柏木制作,以柏退木(用过而未休的旧棺材木)为最佳。杆外表内膛呈锥状,上细下粗。上插芯子,下套碗子。境内杆长尺一、尺一五、尺二五、甚至尺三型号的木杆为多见。
         碗子,铜制喇叭状,故称喇叭脑子。它是唢呐的声带和门面。其口面直经五寸至六寸不等。它套在木杆下端,以木杆下端至第四孔高度为适中。

         二、长号。
         铜制无孔,两节套装,长约1.34米,无固定音高,是唢呐乐班的特色乐器,多用于乐班起奏之前。

         三、乳锣。
         厚铜圆板锤打而成。锣面经约一尺至尺一,锣面正中凸出馒头状,故称疙瘩锣。
         上述三种为子长唢呐班的地方特有乐器,只能在陕北境内买到。其他如小(扁)鼓,小镲及大型演奏中的各种大件打击乐器,均为大众化乐器,全国各地都可买到,故此不再赘述。

        4、主要价值
         子长唢呐是陕北大唢呐的典型代表,是黄土高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民间文艺宝库中一枝绚丽的奇葩。有效保护子长唢呐艺术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一、子长唢呐历来以传统技巧吹奏传统曲牌见长,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联曲体系。有效保护长唢呐艺术,不仅可以挖掘、整理一大批优秀唢呐音乐,更可为继承优秀唢呐的艺术奠定坚实基础。
         二、子长唢呐以演奏粗扩豪放曲牌著称,为国内一绝,它不仅给人们精神上美的享受,更可使人振奋精神,奋发向上。
         三、“小五件”已走向大阵容团体合奏,既促进了唢呐艺术的发展,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唢呐队伍的迅速壮大,进而推动唢呐艺术的大面积普及和演技水平的大畅度提高。
         四、发掘、保护子长唢呐,对陕北地域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艺术修养,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5、新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子长唢呐队伍迅速发展,唢呐吹奏者由原来的1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唢呐的吹奏、表演艺术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演奏形式上,原来的五人一组,发展到二三百人带动的大型集体演奏;从街头、院落的自由演奏,发展到按曲照谱的正夫舞台演奏;从单纯的两支大唢呐各吹高、低两个八度的传统吹奏,发展到唢呐、海笛、管子、笙、笛子合奏;从鼓、钹、锣(疙瘩锣)比较简单的打击乐,逐渐发展到大鼓、小鼓、水钹、小钹、手碗、京锣配合敲打的新式打法;从以往的只吹传统曲牌到民歌、流行歌曲按不同场合恰当吹奏的境界。
         为了挖掘、发展陕北唢呐艺术,子长县于1984年成立了唢呐协会。从此,唢呐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了。子长唢呐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县唢呐班子发展到100多个,奏打人员近千名。为了弘扬这一艺术奇葩,把子长唢呐推上市场,推向全国,县上聘请专业人员对唢呐艺人进行集中培训,使唢呐由原来的单班吹奏变为数百人的群体演奏,气势磅礴,热烈欢腾,涌现出了薛守高、薛增山、常体音、焦养亮、李树林、赵智海等吹奏高手。向外界大力推介子长唢呐,积极主动地带领唢呐艺人参加省内外的各种调演,先后在湖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成功演出,多次为影视剧摄制节目,先后应邀参加了《羊马河战役》、《北斗》、《火种》、《三鼓催春》、《延安之声》、《刘志丹与谢子长》、《中国命运大决战》、《童年的回忆》等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其中为凤凰卫视台制作的《子长唢呐迎亲》向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2006年6月29日,参加中俄文化交流年在延安举行的文艺晚会,与俄罗斯国防部红旗歌舞团同台献艺。2006年7月22日,在“第七届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暨全国首届民间吹歌展演第四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比赛中,子长唢呐以高超的技艺、精彩的表演和浓厚的地方风味,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这次比赛中,焦养亮同志获得“吹歌大王”的荣誉称号,他的一曲《兰花花》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12月1日至3日晚,“华夏清音—中国民间经典音乐展演”在首都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上演。由焦养亮、薛守高等16名子长县农民组成的陕西省唯一代表队表演的唢呐合奏《翻身道情兰花花》,以其优美流畅、富有动感的演奏特色以及铿锵激昂的鼓乐、亮丽而富有陕北特色的羊皮马甲、红肚兜和羊肚子头巾服饰,立即吸引了全场的观众的注意力,让全场观众似乎都感觉到了这种浓浓的厚重的黄土气息。中宣部、中国文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部门领导、专家和外国驻华使馆官员、文化参赞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2021年5月2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长汀公嫲吹
        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长汀公嬷吹”过去称“公嬷子”“公婆吹”,是闽西特有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流传在闽西长汀一带,已有百余年历史。  “长汀公嫲吹”是用“公吹”和“嫲吹”的对奏为主奏,配以二胡、揶胡、三弦、扬琴等弦乐、弹拨乐器和大鼓、小鼓、大钹、小钹、云锣、大锣等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属于“长汀鼓吹”中较具特色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其乐器编配主要由一对高低音唢呐组成(筒音相差纯四度),二者对奏,和吹。
        2009年5月31日,“长汀公嫲吹”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1年5月23日,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申报的“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Ⅱ-37。

        1、历史渊源
        “公嬷吹”,顾名思义它是由两样乐器“公吹”和“嬷吹”(即一雄一雌)相互配合演奏而命名的。由公、嬷乐器独创而成的“公嬷吹”,是具有客家浓郁特色的丧事曲。在汀州客家地区,老人去世后,操办丧事,大多请“鼓手班”搭棚吹打演奏。出殡时,也有鼓乐演奏,其中《公嬷吹》是重要的一首。《公嬷吹》的作者和创作年代已无从查考,是由民间艺人口手相授,历代流传保留至今的。原先在江西、福建等客家地区流传,后来由于民间艺人相继去世,现代只有长汀还保留演奏。

        2、基本特征
        演奏形式
        长汀公嫲吹用“公吹”和“嫲吹”的对奏为主奏,配以二胡、揶胡、三弦、扬琴等弦乐、弹拨乐器和大鼓、小鼓、大钹、小钹、云锣、大锣等打击乐器形成合奏。在传统演奏中,“公吹”“嫲吹”之间的衔接有严格规定,公吹带头至一定的乐句,“嫲吹”接上。“公吹”的乐句称为问句,“嫲吹”的乐句称为答句。“长汀公嫲吹”也是汀州客家传统鼓乐大型曲牌之一,其结构形成与戏曲唱腔颇为相似,板式有散板、单板(慢板)、双板(中板)、快板,形成“散——慢——中——快”的多样板式。

        乐器编配
        “公嫲吹”乐器的编配主要是由一对高低音唢呐组成,二者进行对奏、和吹。高音唢呐称“公吹”,其音短而细;低音唢呐称“嫲吹”,其音长而粗。两种唢呐的构造差不多,都是用梧桐木制成,上端是竹哨,下端套有铜制的喇叭。但“嬷吹”短而窄,“公吹”长而宽。音域皆在十二度至十四度。调定为“本调”“四指调”和“天宫调”三种。“公吹”所奏旋律称为“雄句”,“嫲吹”所奏旋律称为“雌句”。演奏时,公嫲二吹之间形成对奏、支声关系。 曲调一问一答,哀怨缠绵,如泣如诉,抒发了客家先民对北方故土的思乡情怀和思念远方亲人的哀怨之情,是一种客家人怨战乱、盼和平、求安宁的诉求之声。昔时,此曲专用于丧事吹奏。

        曲式结构
        “公嫲吹”的乐曲曲式结构可分三部分,初段用传统的《高山流水》等曲牌,中段自由套用地方小调,后段将初段缩减并略作变化反复结束全曲。公吹音色高清明亮,嬷吹音色浑厚低沉。两把唢呐相差八度交织进行,有时独奏,有时重奏,有时合奏,多半是变奏,有时也有协奏,小唢呐吹出主旋律,其他乐器伴奏;有时候乐器全部停止,只小唢呐独奏;齐奏用得比较少。

沁阳唢呐
        沁阳唢呐属木制双簧管乐器,它的特点为音量大,音质明亮、粗犷,演奏方便,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及大喜大悲的情绪。沁阳唢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逐步增添了闷子、手搦(大咪)、卡腔(小咪)、管子、口哨等附属乐器,大大丰富了唢呐的表现能力及演奏内容。沁阳唢呐分高、中、低音三类,吹奏技艺十分丰富,在本地区凡遇到婚丧嫁娶、寺庙开光、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都要请唢呐班吹奏,以增添热闹的气氛。
  传说明代宗室朱载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眼管子”,为我国民族管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据说他曾在九峰寺创建“金鼓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唢呐班都要在这里聚会。明末清初时有“同乐会”、“贾家班”,清至民国时有“麻金班”、“毛旦班”、“银河班”等唢呐演奏组织,在当地影响很大。沁阳一带有“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闺姑女、门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的俗语,正反映了这些唢呐班的影响。依照地域和技艺风格,沁阳境内的唢呐整体上可分为四大家两大派。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沁北派以张家、贺家、马家为代表,沁南派以贾家为代表。其繁盛之况,即此可见一斑。
  在四大家的影响下,沁阳境内的唢呐班社和艺人队伍规模不断增大,数量十分可观。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沁阳的唢呐班已发展到三十多家,从事唢呐演奏的人员达四百多人,呈现出乡乡有唢呐、村村有乐声的状况。据不完全统计,沁阳唢呐演奏的曲目达三百多首。在现当代民俗、艺术生活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民间艺术家创作了一些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曲目,如《故乡颂》、《九峰情话》、《沁阳春》。1997年12月,沁阳市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荣誉称号,后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位于陕、甘、宁交界地带,是庆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西与庆阳市的合水县、镇原县接壤,南北与宁县、环县、华池、庆城县毗邻。
  庆阳西峰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吹打乐,也称鼓吹乐,经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传承至今,以其为数众多的曲牌、庞大的演奏队伍、丰富的民俗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而成为我国民间音乐中一个独特的乐种。它以西峰为中心,分布在周边庆城县、环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及镇原县部分乡镇。仅西峰区就有唢呐班社31个,从业人员286名。该乐种的表演形式有“大件”组合与“小件”组合两种。一般乐手都能掌握两件以上乐器,在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可随意调动。
  庆阳唢呐曲牌丰富,韵味质朴,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经普查后采录的传统乐曲有一千二百余首,编入《庆阳地区民间器乐集成》的达496首,这些曲牌按源流沿革可分为器乐化程度较高的传统曲牌、民歌变奏和地方戏曲曲牌三类,代表曲目有《披红挂花》等。



大竹竹唢呐
        大竹竹唢呐是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境内的传统民间音乐,它包括乐器的制作工艺和乐器的演奏技艺。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产竹,素有“川东绿竹之乡”之美誉。作为川东大竹县独有的竹唢呐,以其清新、动听的音韵载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百年前,唢呐传入巴蜀,大竹人就地取材,用本地的竹子制作了唢呐。经过发展,竹唢呐制作工艺日臻精熟。竹唢呐由哨、天心、杆子和喇叭4部分构成。哨由大竹县当地燕麦秆做成,杆子采用大竹县特产的罗汉竹制作,喇叭则由当地产的黄竹篾丝编织成形后,再刮灰涂上土漆,套于杆下端,可活动和装卸;如今的大竹竹唢呐为6孔,五音阶定音,其演奏形式多种多样、音韵传神,堪称传统民俗瑰宝。
        竹唢呐,顾名思义,乃竹制而非木制的唢呐。四川省大竹县盛产竹,竹唢呐乐器在公元700年就已在当地流行开来,至今已有1300多年演奏历史。2008年,大竹竹唢呐制作与演奏技艺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1、演奏技巧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音乐,明朝以前,大竹人的娱乐除唱山歌外,基本上没有别的活动形式。恰在这时,唢呐乐器传入巴蜀之地,大竹人便因好奇而跃跃欲试,可由于一般唢呐比较昂贵,聪明的大竹人便凭借多竹的优势就地取材,仿照木制唢呐形状,用竹子制作。最初,人们在给竹管确定孔距时,完全凭着感觉,有的甚至以自己五根手指关节的长短在竹管上比划而定。所以,竹唢呐产生之初,发音是不准确的。后来,经过人们漫长的制作和吹奏实践摸索,也就能够准确地定位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同时,吹奏技巧也渐渐达到娴熟的程度。
        “大竹竹唢呐”由哨(当地民间艺人将之称为“叫口”)、天心、杆子和喇叭四部分构成。不同之处在于:竹唢呐的叫口不是由芦苇管,而是由大竹当地燕麦杆做成;杆子采用大竹特产的节短、美观、摁孔方便的罗汉竹制作;作为唢呐扩音器部分的喇叭则由当地产的黄竹篾丝编织成形后,还得再刮灰涂上土漆,套于杆下端,同样可活动和装卸。
        “大竹竹唢呐”系四川达州大竹民间艺人,利用当地特有的罗汉竹纯手工制作的乐器,起源于宋代时候的大竹县,它不仅制作上与其它唢呐不同,而且音色也独具特色。其型号种类繁多,短者不盈尺,有吹奏高手,可进行一人同时口吹四支、鼻吹两支、口鼻同吹四支的特技表演;长者则达四米外,吹奏时需几人肩扛起竹唢呐杆。
        “大竹竹唢呐”曲目丰富,风格多样,现已搜集整理的已有200余种,古今传统皆有之。这些曲目或欢腾激越(如《满堂红》、《将军令》等),或缠绵婉转(如《小放牛》、《吊堂引子》等),或磅礴雄浑(如《大开门》、《翻天印》等,也有风趣幽默的《打耗子》、《小开门》、《带堂引子》等)。“大竹竹唢呐”可齐奏、独奏、重奏、轮奏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如此众多曲牌中,如两支唢呐一前一后的问答句式演奏,一支演奏旋律、一支演奏长音,以及众人排列成的大型演奏形式等,其音韵高亢激扬,表现出缤纷多姿的民风民俗。

        2、制作流程
        数百年前,当唢呐这种民间乐器传入竹乡,精明而质朴的大竹人凭借当地竹多、竹质优良的优势,仿照木唢呐形状,再潜心研制,用本地竹子制作成与众不同的一种唢呐。
        竹唢呐选材为“罗汉竹”,因该竹竹壁厚实,竹节短而口型差异不大,加之能抵抗湿热温度,不易开裂且音质有共鸣之效果,所以也就成了竹唢呐的重要组成部分“唢呐杆子”。唢呐杆子又分为“头膛杆子”、“二膛杆子”、“三膛杆子”,“三膛杆子”是竹唢呐的基础部分,也是重要环节。众所周知,在杆子前端有一个扩音的喇叭,是唢呐的另一核心组成部分,区别于现代木唢呐再配上金属喇叭,竹唢呐的喇叭则是采用当地产的黄竹,剖竹剥成细蔑丝,编织成喇叭状,在上面敷上一层灰,干后再上一种油漆,才算成型,当地人取名为“蔑篓篓”。
        竹唢呐的两大主件制成后,便是选择用什么材料制作“唢片”了,也称作“叫口”。当地人选择的是一种燕麦,俗称“麦草”,这种当地麦草的厚薄、老嫩、大小易选择,易制作,因而成为不用芦苇制作的重要理由。而今,大竹竹唢呐为6孔(均在上面),五声音阶定音,又为6孔唢呐,叫作老杆子。独异于七声音阶定音(正面7孔,后面1孔)的现代木唢呐。竹唢呐在演奏时,可独奏、齐奏、合奏、重奏、轮奏,表现形式多样,最为常见的是由两枝唢呐主奏,然后由3-5人敲响锣鼓进行伴奏的组合形式。

        3、独具特色
        在吹奏上,“大竹竹唢呐”独具特色:齐奏、独奏、重奏、轮奏,表现形式多样,祖宗秘传的隐性换气法、娴熟多变的指法,加之气息、嘴劲的控制,使演奏生动传神。更奇特的是,还有竹唢呐吹奏高手,一人可表演同时口吹四支唢呐、鼻吹两支唢呐,口鼻同时吹四支唢呐的特技,有如高难度的民间杂技一般,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因竹唢呐是以天然形状的'罗汉竹'进行精心制作,既不可规范也无法精确杆子的长度、厚度等原因,对于这些主要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杆子的精细、内径、厚薄等都存在差异,由此也会直接影响并导致音色、音质、音韵等。还有就是用'麦草'制成的'叫口',无疑加大了吹奏者的难度,必须在唇、舌、气的细小技法上进行苦练,实非一日之功而修成……
        竹唢呐的音色之美,表现在连音的缠绕、吐音的欢快、舌尖的巧用等,散发出萧音、滑音、颤音、叠音、垫音、人声、鸟鸣等。竹唢呐的音韵极为传神,精湛的演技别具风格,堪称民俗瑰宝。
        竹乡演奏竹唢呐的艺人,必须是祖传技艺,方得其演艺,在表演中,有同时用口吹奏两支、三支唢呐的,有用鼻子吹奏两支的,还有用鼻子与嘴一起演奏的,更有大胆者,不仅能用口吹奏四支,同时还能用鼻子吹奏两支唢呐的。欢快流畅之举,古朴典雅之技,让人拍手叫绝。

四、演奏技巧
1、音域音色
        传统唢呐的管身一共有八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惯用手不同者可换左右),以控制音高。发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亦即簧片),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木头管身以及金属碗的振动及扩音,成为唢呐发出来的声音。
        传统唢呐的常用音域为十七度音其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高音B偶尔使用,但很难吹出)。
        现代改良的加键唢呐,增加了按键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稳定音准。常见的加键中音唢呐,常用音域一般为十八度音。
D调高音唢呐用高音谱表按实际音高记谱。它的总音域为a(1)-b(3),共两个八度加一个大二度。乐队中的常用音域为a(1)-d(3)。
唢呐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的变化,以及各种技巧的运用。

2、呼吸方法
        掌握好呼吸是吹管乐的基本功之一。一般常说“气足音满”,这就是说足够的气息是“音满”的基础。
        比较好的呼吸方法是“丹田呼吸法”,在吸气时,小腹向里收缩,胸部的肋骨向外扩张;吸气时,用小腹的动作来控制呼气的急缓。吹唢呐一般是吸气要快、要多;而吐气时却要慢、要少,要讲究利用腹部动作去控制气息,使它符合演奏乐曲的需要。
        练习呼吸时应注意三点:
        1、 呼吸时,全身与呼吸无关的部分都要放松。气息要控制好,根据需要使用气量,一般说,吸气要多要快;吐气要少要慢。
        2、 要保持呼气与吸气的连贯性,不要等第一口气完全呼完后才开始吸第二口气,而应该在第一口气未完全呼尽之前就开始吸第二口气,这样才能连贯不断地进行下去。
        3、 一般情况都是用鼻子吸气,只有在抢气或者用鼻子吸气还不够用时,才用口、鼻同时吸气。

3、演奏技法
        1、 循环换气法
        循环换气一般不常用,只是在吹奏某些持续的长音时才使用。它的方法是:用小腹的力量控制呼吸,吸气用鼻,呼气用口。鼻子吸气时两肋鼓起,小腹往里收缩,使气息向上运行,也就是用小腹的压力把气息送到口腔内;然后根据需要量把两腮里的气息逐渐往外排出,随着吐气,小腹肌肉也逐渐放松。吸进第二口气时再重复上述同样的过程。要注意在第一个过程最后,要不等控制在口腔里的气呼完之前就要用鼻子吸进第二口气,这样才使两个过程之间衔接得非常连贯,听不出换气的痕迹,很好地保持长音的持续。在初练这种呼吸法的时候,可先准备一根芦苇和一碗水,然后将芦苇管插在碗里,并按照上述循环换气的方法往芦苇里吹气,直练到水里能连续不断地冒泡,方法基本上就对了。这样练好之后再唢呐上进行练习,练时先吹第八孔音,然后再练习其他音。

        2、 气颤音
        气颤音是一种吟音,在音符上加“~”表示。它的演奏法是:吸足一口气,小腹用力支持气息并作有弹性的收缩,使出的音产生微微的波动,其效果如弦乐上的揉弦。这种颤音可以根据乐曲的要求有快慢和强弱区别。一般常用于长音,有时它的波动能表现不同民族或地方的风格。

       3、齿颤音
        齿颤音也是一种吟音,在音符号“~”上加“齿”字来表示。它的奏法是用下边牙齿轻轻地颤动哨根,使之发出颤动的音。这种齿颤多用于吹奏戏曲、曲艺和民间风 格浓厚的乐曲中。它可以分为硬颤和软颤两种:硬颤是用牙齿直接接触哨根,软颤则把嘴唇垫在牙齿和哨根之间。齿颤音常用在一个音上,这时要注意颤动轻重的均 匀。

        4、指颤音
        指颤音在民间也叫“指花”,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技巧。这种技巧经常用来表现欢快、热烈的情绪,而在抒情一些的曲子里用来装饰某些音所表现的感情时,更是多种 多样。在演奏上,它的特点是能够明显地听出两个邻近的音迅速交替出现。交替动作虽然很迅速,但棱角却要非常清楚,否则就会变成吟音的效果,而失去颤音的特点。

        5、小臂颤音
        小臂颤音的效果听起来和指颤音仍有所区别。它的奏法不是用手指的动作去打音孔,而是用小臂迅速的抖动去带动手指。抖动的方向垂直于木杆,手指随着它就反复 按闭和打开音孔而使发音颤动。这种颤音具有匀和密的特点,而且在时间上也更持久。在演奏中常用于富有激情的乐段,特别常见于上把音。
        练习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手指不要动,完全靠小臂的动作去带动手指。
        ②手指不能抬离音孔过高,只要稍稍离开一点即可。
        ③手指、手腕、小臂三者要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6、舌颤音
        又称花舌,舌尖放松虚抵上颚,向外吹气震动舌尖。

4、定调方法
        唢呐在传统的定调方法里,是以使用的乐器为依据的。不论尺寸长短或木管粗细,一律以全按(把所有的音孔都按上,也就是筒音)称为“本调”。这是所有演奏唢呐的同志所共同熟悉的一种基本调名。更由于它是初学者必用的调子,所以在民间艺人的术语里叫做“本学”。
        关于这种“本调”的命名,是各地所习惯的通称。以“七寸”小唢呐为例,它的“本调”音高相当于键盘乐器的中央“C”即“1“。它的音阶排列为“1 2 5 4 5 6 7 1 2”,然后,以这个音阶的1234567七个音为“CDEFGAB”七调的调名,就得出了“1=e,1=D、i=E、1=F,1=G、1=A、1=B”各调的音位指法。

5、注意事项
        吹奏唢呐,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满。倘若音孔按不严,往往发出的声音就不准。
        唢呐的演奏技巧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口内技巧和手指技巧,在演奏中常常两者结合运用,其中有连奏、单吐、双吐、三吐、弹音、花舌、萧音、滑音、颤音、叠音和垫音等,还可以模仿飞禽和昆虫的鸣叫。

五、代表作品
       1、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在北方各地都有不同版本。1953年春,由山东省菏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演出时,受到热烈欢迎。后来唢呐名家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华彩乐句,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的长音演奏技巧,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2、全家福,河南豫北风格唢呐曲独奏曲,用豫北安阳,新乡地区的民间戏曲唱腔、板式、曲牌组合起来的吹奏乐曲。该曲的旋律走向、调式色彩及吹奏特点,都给人一种古朴、洒脱、强进之意,使你挥之不去、难以忘怀。该曲由散板、中板、快板、飞板组成,可以说是典型的传统板式结构,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趋向。由散板到正扳、由慢板至快板、由叙述到激越,又给人以思虑、解脱、圆满之感。北方地域风格之殊特和吹奏技艺之容纳,让许多演奏家有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和机遇。如散板之吐、颤、上板之滑奏;中板之深涵、细柔、苍劲和吐、滑、强、弱变化,及快板呼应、吞、吐、碎奏,都使吹奏者有彰显才华的空间。特别是飞板部分“节疏”,而高潮叠起扣人心弦。
       3、抬花轿,音乐是我国北方民间的曲剧音乐,根据抬花轿的动作、行走、运动状态而编配的音乐,广泛流行于我国民间,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古典音乐之一,表现形式以唢呐演奏为主。由于历史悠久,音乐的作者已经无法考证。
       4、六字开门,唢呐独奏曲,原是一支民间器乐曲牌。曲调流畅,情绪轻快。戏曲中常用以伴奏剧中人更衣、打扫、行路的拜贺等场面,是《小开门》的变体。前半段运用模拟人笑声的“气拱音”, 以及“气顶音”技巧,使旋律优美如歌;后半段运用单、双吐技巧奏出类似三弦声音的“三弦音”技巧,短促而富有弹性的乐音和轻快的节奏相结合。乐曲情绪活泼欢快,使音乐具有对比,表现更加生动,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5、社庆,唢呐独奏曲,作者葛礼道,1965年在“为农村服务的音乐作品征稿”活动中获选由音乐出版社出版并收入《建国三十年器乐作品选》,录制唱片并被艺术团体带到日本、韩国、美国、尼泊尔等国演出。很喜爱的唢呐曲。
       6、一枝花,唢呐独奏曲,任同祥于1959年春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和其它民间音调编写。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东梆子“哭腔”音调,凄楚悲壮,接着是叙述性的慢板,柔婉动人。最后慢起而渐快转入中板,采取《小桃红》为素材,节奏活泼,音乐轻快。之后,出现“穗子”特点的展开段落,短小音型的重复,相间出现“放轮”的长音,渲染了一种炽烈而欢腾的气氛。
       7、凤阳歌绞八板,一首著名的鲁西南鼓吹乐曲,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唢呐曲,但经过郝益军先生整理移植而成的同名笛曲却鲜为人知。本文作者通过对山东琴书音乐的了解和多年来年来从事笛子与唢呐两门乐器的演奏与教学实践,对笛曲《凤阳歌绞八板》的结构布局、素材来源、风格表现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着重阐述了演奏该曲应注意的九个问题。引子的旋律开阔悠扬,起伏较大,表现山东人的热情朴实、豪爽泼辣的性格特征。
       8、山村来了售货员,唢呐独奏曲,张晓峰作。乐曲慢板部分主要以“凤阳歌”为素材,其旋律雄壮爽朗、韵味生动别致,通过变奏及多种演奏技巧的运用而显得别有情趣。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描述了山村售货购货的情景,并与抒情相结合,音乐轻快、诙谐。乐曲分为:〔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每个标题都提示了该段所要表达的内容。描写山村售货购货的欢乐、热闹情景,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9、怀乡曲,王国潼先生采用台湾地方戏曲《歌仔戏》的曲牌“哭调子”、“七字调”为素材创作而成的。作者在乐曲的演奏艺术要求中写道:“台湾《歌仔戏》与福建《芗剧》属于同一剧种,都起源于福建的民间歌舞《锦歌》、《铺地扫》,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故此曲最初曾取名为‘怀芗曲’,意用‘芗’‘乡’二字同音,以表达台湾同胞借怀念昔日芗曲之音而抒发今朝怀乡思亲之情。现在恢复原曲名的同时将‘芗’字改为‘乡’字,以使其含义更为确切。”《怀乡曲》原曲分为三段。第一段:表现台湾同胞对祖国及亲人深切怀念的心情。这段缓慢而悠长的旋律,感情深而真挚,如同台湾骨肉同胞在殷切地诉说着自己的心愿:“谣望家千里,骨肉各西东,倚栏怀芗曲,无限故乡情。”第二段:表现台湾同胞看到祖国欣欣向荣景象时的激动心情,以及他们对祖国的赞颂与向往。第三段:情绪更加激动,表现台湾同胞渴望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和坚定信念。贾鹏芳改编并演奏的《怀乡曲》,缩略了第二、第三段,变化发展了第一段;少了许多兴奋与激动,多了一些忧伤与思念,凄美的旋律使人思绪万千,这也是中国二胡最能感动人的一面。
       10、豫西二八板,唢呐曲《二八板》在上个世纪80年初由于演出的需要再次加功,在时值上由两分多钟发展为4分半钟,由高音唢呐改为中音唢呐,在《二八板》前又加了“豫西”两个字即《豫西二八板》。《豫西二八板》刘文金先生执笔修改完成,1983年由郝玉岐加工。通过中音唢呐细致入微的模拟,使得吹腔在飘动中透着刚气,在深厚古朴中透着柔美,如同吟颂、如同哼腔;这里如青蜒点水般的气吐音的柔弱吟奏,使吹腔入木三分更加感人。在第三段快板中,在豫剧快流水板的发展变化中,花腔跳动跌宕粉繁,给人们以欢快愉悦之感。
       11、黄土情,黄土情是我国当代著名唢呐演奏家周东朝先生在1992年创作的,该作品曾荣获我国第三届民族管弦乐展播评比独奏作品一等奖,后又被灌入作者演奏的唢呐专辑中。这首作品深受海内、外唢呐爱好者的喜爱,也是专业团体唢呐演奏者中常奏的曲目。该曲以悠扬婉转的旋律抒发了对黄土高原无限眷恋的情怀,唢呐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在乐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2、天乐,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于1988年为著名唢呐演奏家刘英创作的一首唢呐协奏曲,1989年在“上海文化艺术节”中首演,并获“优秀成果奖”。同年10月,在北京第二届“中国艺术节”中又列入演 出曲目。1991年由香港中乐团再次演出,反响强烈。《天乐》曲风热情豪放、风趣幽默而又兼具含蓄深刻的意蕴,作曲家将民族风韵、现代技巧和时代气派的有机结合,为一向以粗犷奔放著称的唢呐开辟了细腻婉约的新的艺术风格。

六、社会影响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雄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0


yxl011320

ZxID:17724909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7-15 0
唢呐一出,谁敢争锋,我觉得唢呐的声音太霸道
山奈。

ZxID:24023198


等级: 网盘组
配偶: 祝余。
放弃太快大概因为喜欢很难坚持成爱。12.5,cp8.29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07-15 0
虽然是我们的传统乐器,但唢呐其实是从希腊传过来的好像
求水路

ZxID:99741160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3-07-15 0
小时候见得最多的乐器就是唢呐,每次谁家有喜事,我就爱趴在吹唢呐的人旁边观察。小小的孔,要费很大的劲才吹得响。演奏者吹时,两腮就鼓得像青蛙,特别有意思。
liumeiling

ZxID:3002419


等级: 派派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3-07-17 0
已审核。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