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当中,宋朝历来因军事上的羸弱而遭到后世的诟病,当然,其重文抑武的国策和有些畸形的兵制属于赵宋朝廷自身所造成,但是,北宋上承五代,政治和军事基础最早是在朱温的后梁打下的,这种历史的延续和继承性同样给王朝带来先天上的不利因素。
宋朝在立朝之初便在战略上面临着如下几个严重的不利因素:1,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送给了契丹;2,西部的吐蕃坐大;3,大理国已经巩固了其在云南的统治;4,汉唐立国之本的关中地区极度疲敝。
在上述原因当中,一般都将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当作最严重的问题,但实际上在战略上更加重要的山西绝大部分都还在宋朝手中,李渊依靠太原基地创建了大唐王朝,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也由此建立自己的后唐王朝,由此不难看出,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远没有想象中的重要。
至于吐蕃的坐大,由于吐蕃王朝内部早已四分五裂,不复当年的强盛,仅仅是个松散的部落联盟而已,算不上多大的威胁,这也是吐蕃部落首领的唃厮啰主动接受宋朝管辖的原因。宋朝不但长期从吐蕃购买战马,甚至招募吐蕃士兵参加与西夏的战斗,可见一斑。
大理国从立国之初,便呈现一个典型的偏安政府的特征,完全没有对外扩张的欲望,当然,也没有扩张的能力,自立朝到被蒙古攻灭,都没有对宋朝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甚至一度在后理时期主动向宋朝称臣。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四个因素,即汉唐立国之本的关中地区的极度疲敝。
关中地区自秦国崛起之时,便在中国的政治和军事上占据了主要地位,其孕育了秦国,促成了秦朝的统一,大汉与盛唐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崛起,便是最好的例证。
首先,关中地区不但土地肥沃,而且拥有良好的灌溉系统,故而农业发达,物产丰饶,能供养大量的人口。
其次,关中的西面和北面都与草原相连接,民风质朴又骁勇善战,是优秀的士兵——自古秦军耐苦战!
再次,关中由于长期农耕为主,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京畿存在,汉民自始至终都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地位,对中原王朝的认同感远远高过同样有多民族聚居的山西。
最后, 关中地区处在欧亚大陆通道的东端,既有贸易上便利,又能更早的吸收到技术扩散的成果。
然而,在大唐帝国的最后阶段,关中地区尤其是京师长安,先是被黄巢军队反复蹂躏,接着朝廷又征集大量军队去讨伐李克用,惨败而还,后期又跟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的军队交战,最后朱温又率军入关,大肆屠戮——经过几十年的无休止的征战,关中地区的居民死的死、逃的逃,曾经的富庶之地,最终变成了土地荒芜,人烟稀少的荒凉所在。
没有了人口和资源支撑的关中,且易攻难守,而失去了关中,便失去了整个西北的人口、马场和通道,失去了勇猛顽强的“秦军”,不能再控扼西北,潼关从天险变成了通途……
综上所述,宋朝先天上最严重的战略劣势乃是关中的疲敝,而不是燕云十六州的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