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为何多出孝子?孝道思想深入人心,政府给予孝子“双重奖励”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89 回复:2

[人文通史] 明代为何多出孝子?孝道思想深入人心,政府给予孝子“双重奖励”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梦唲210

ZxID:17860121


等级: 派派版主
恍惚间,时光停滞,好似回到从前,那个只属于你和我的夏天。。。7.30上任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5-30 0


明太祖朱元璋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孝”,的确是自古以来的中国人都非常重视的一个品质。而在众多的古代王朝当中,明王朝又是一个孝子频出的一个时期,因此从这一个现象当中也可以看出明代社会对孝道的重视。的确如此,明代社会非常重视孝道思想,连官府都实施和推行了一定的孝道激励措施,会给予孝子“双重奖励”,以达到“天下孝行”的目的。纵观明代孝道激励政策,可以发现其的确是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其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明代为何要进行孝道激励?与社会风尚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关

在中国古代众多王朝当中,为何明代的孝道激励政策会如此突出?甚至是在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何明代要大举推行孝道激励政策呢?其实,这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思想文化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儒家“孝道”思想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受到重视



孔子

自汉代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来,儒家思想就渐渐开始成为了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并且在明王朝时期发展到了顶峰。而儒家思想当中的“孝道”思想,也开始得到了深入发展。

在儒家的正统书籍《 论语 》和《孟子》当中,都有体现其对孝道的重视。“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等级社会制度下的正统思想,“三纲”中的“父为子纲”即体现出来了其孝道思想。到了明王朝时期,程朱理学当中的孝道思想更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发展到了极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正是这种极致的孝道思想的体现。

可以说,明代的孝道激励政策正是在这种极致推崇孝道思想的环境下所成型的。

社会中存在着很多孝道践行不足的现象,影响社会稳定
即使是当时社会上对儒家的孝道思想十分推崇,但其实在社会中也存在着很多孝道践行不足的现象,直接影响了社会对稳定。在这种环境下,推行孝道激励,也是十分必要的措施。



跪辞老母

在推行孝道激励之前,明代社会中的确是存在着一些不孝子孙,对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

在史料当中记载的一次罢黜事件:“罢中书右丞相汪广洋,退居高邮侍御史刘炳劾其事母不孝故也”。
可见,当时的不孝行为已经达到了中书右丞相如此之高的地位,可见当时的社会当中不孝行为的存在的普遍性。就是因为这些不孝行为的存在,导致明代孝道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所以官府推行孝道激励政策,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实行精神奖励措施,对孝行和孝子加以奖励,用以形成社会风俗

谈到明代的孝道激励政策,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以精神奖励措施为主,对一些孝子和孝行进行表彰和旌表,是当时孝道激励的主要措施。

对孝子的表彰——给予部分卓越孝子一定的官职,用以激励



口头表扬孝行

在明代的孝道激励当中,最为重要的措施其实就是对孝子的表彰。在表彰当中,除了一定的口头表扬之外,也会给予部分比较优秀的孝子一定的官职,用以激励社会其他孝子。

这一种奖励措施,实际上是面对所有的百姓,但针对不同的人群,也会采取不同的举措。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举孝廉是他们得到官职走上仕途的重要途径,明代官府也把这种措施作为孝道激励政策的重要部分进行实践;对于已经是官员的人来说,晋升是针对这部分人群的孝道激励的重要措施。

“旌表金吾右卫总旗张法保孝行,法保祖母尝(常)病,剧刲肝煮液饮之,遂愈;后复病,刲臂肉煮食之,复愈。事闻,擢为尚宝司丞旌表其门”。
对孝行的奖励——孝子完成应尽义务时,可获得相应的表彰
同时,表彰孝行,也是明代孝道激励当中的重要部分。如果说表彰孝子有一定的针对性的话,表彰孝行则完全是按照儿女义务来进行评判的,当时的孝行表彰主要包括赡养老人和为父母守墓和祈祷等等行为。



辞别家人

首先,赡养老人是所有孝行当中最为基础的一种义务,既是一种子女的责任,更对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明代官府在这一方面颇为重视,对赡养老人特别突出的孝行也会予以一定的表彰。为父母守墓和祈祷等行为,也是明朝廷进行表彰的主要孝行之一。此类孝行在各处明代史料的记载当中,也是出现的比较多的,因为儒家的天人感应思想对守墓和祈祷等义务的要求也比较高。

推行物质奖励措施,给予孝子一定程度上的物质奖励

除了精神奖励,物质奖励措施也是在孝道激励政策当中必不可少的。从物质层面上鼓励人们行孝,是一种最为有效和最为基础的奖励措施,虽然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但的确也是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通过俸禄和赏赐等物质奖励促进官员带头行孝,体现官方重视



赏赐官员

首先,对于官府部门成员来说,朝廷会通过俸禄和赏赐等等物质奖励来激励他们行孝,形成一种官方带头行孝的氛围,这也体现了当时的官方政府对孝道的重视。

物质奖励,就不仅仅是做做样子,而是具有一定的实际行动,能够有效的促进人们行孝。主要的赏赐包括官员俸禄,以及直接赐钱赐米的方式,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这种物质激励如果能够被官方很好地实施,的确是能够从官员出发,带头推行孝行,形成一种社会风尚和风俗。

通过免除惩罚的措施来进行宣传,来进行一定的激励
其次,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的孝行能够得到的物质激励,其实就是免于一定的责罚。在很多案件当中,都有因为犯人的孝行或者是犯人之子的孝行,而使得量刑被减轻的现象出现。

在明代史料当中也有记载这样的案例

“诏免孝子郝安童军役。安童,永州府祁阳县人。父玄戍定辽以辛卒,安童当补役,以母老无他兄弟供餋,且有姑守节,老而无依亦仰给于已,诣阙自陈。上怜之,复其身”。
如此可见,明代作为一个“以孝治天下”的国家,对于孝道的激励措施已经遍及到了各个层面。

明代孝道激励政策目标和标准均不明确,存在一定局限性

虽然官方政府大力推行孝道激励政策,孝道激励政策也的确是为孝道思想的推行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明代的孝道激励政策当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政策针对人群体现一定阶级性,且根本目标是为了维护阶级利益
首先,从政策所针对的目标来说,客观上来说,明代推行孝道激励政策,并不是为了更好的弘扬孝行,而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维护一定的统治秩序,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因为目标的间接性,所以其孝道激励政策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说,一旦孝道激励政策和统治者利益相互冲突,孝道激励政策的推行也就没有意义了。



明代百姓

而从目标人群层面来说,明代政府的孝道激励政策针对不同阶层的孝行实施了分类,这样的区别分类,其实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按理来说,孝道激励政策所针对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全天下的所有子女,但是明显的阶级差别也在孝道实施这一层面上体现了出来,体现了其局限性。

政策制定标准不明确,对其客观效果和评估层次都没有固定标准
其次,就是从各部分政策的奖励标准来看,对孝行的评估和效果层面都没有固定的标准进行评判。

一般来说,一个政策的推行效果以及实施标准,都需要按照一定的客观因素来进行评判。但是在明代的孝道激励政策当中,这部分内容是比较欠缺的。明代的孝道激励政策所要求的孝道要实现到什么层次,并没有在具体实施方法当中呈现,以及对何种行为进行表彰的评判并没有相对固定的标准。因为在政策当中,这些必要的因素并没有呈现,所以这些政策存在着很大的漏洞,难免会被其他有心人所利用,这些弊端也制约了政策发挥的作用大小。

总结

明代的孝道激励政策,是在社会孝道思想的流行以及不孝行为的存在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实施的。包含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的明代孝道激励政策,的确是为明代的社会孝道思想的发展做出了比较重大的贡献。但是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明代孝道激励政策当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包括标准制定的流动性、针对人群的模糊性以及所体现的阶级差距性等等漏洞的存在,都使得明代的孝道激励政策,并没有在后期得到飞跃性发展,而是受到了制约。

参考文献:

1.《明太宗实录》

2.《中华孝文化概论》

3.《中国传统孝道思想发展史》

德芙滋滋

ZxID:13199633

等级: 职业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5-30 0
多谢分享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5-31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明代最正直的太监,一生保护无数忠臣孝子,无他皇家险些要绝后!
https://www.paipai.fm/read.php?tid=7597403&keyword=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