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交响乐给我们的感觉是一种过于高雅、精神化,甚至神秘的音乐形式。想要完全地理解并欣赏这种音乐形式,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知识储备,而这些,恰巧是现代生活所缺乏的。现代社会人类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人们都只在自己所专注的领域工作,很难有勇气跨出自己熟悉的舒适区,去慢慢地、静下来地、心平气和地聆听音乐,去主动地、耐心地学习交响乐的体系,体会到作曲家想要与我们分享的情感。我们所倾向的,仅仅只是在娱乐中消遣,在消遣中沉沦。艺术的审美,都被单调的物质生活和快餐式的娱乐所磨灭了。
我们为了追求幸福感不惜付出大笔金钱和时间,但人们似乎已经忘记,艺术的终级目标即是人类的幸福,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触手可得。
在去欣赏潘德列茨第六交响曲《中国诗歌》之前,我认为流行音乐好听又简单,古典音乐晦涩难懂,不过是一些社会上层人士展现自我修养品味的媒介,或者是一些砖家学者矫情装逼、无病呻吟的道具罢了。听过之后,我觉得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太过肤浅。用美感带给人们愉悦才是音乐艺术的真谛!
尤记得前两年火遍全中国的小苹果,两三段朗朗上口的旋律拼接起来,配以新颖悦耳的电子混音,辅以直白简单的歌词,这种类型的音乐在小苹果火起来之后大量出现,但大多是简单的重复,没有多大的音乐变化,新鲜度过了也就没有了任何的商业价值,且由于其艺术价值较低,多听几首也觉得是模凌两可,而且不免恶俗,音乐的寿命极其短暂。
与之相对比的是存在于历史长河的交响乐。古典音乐作曲家花费了漫长的时间,总结出了非常复杂的规则来写出动人的音乐。一部音乐作品中往往融入了大量的器乐和素材,这些素材经过复杂的加工和处理,以不同乐器的不同和弦形式,还结合了作曲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以及现场演奏者的技巧和演绎、演奏环境的不同,所展现出的是一种复杂深沉多变的感觉。
第一次聆听的我,并不能抓住交响乐的主干和结构,只能囫囵吞枣,欣赏得似是而非。但在欣赏完交响乐之后,我对潘德列茨第六交响曲《中国诗歌》的作曲家身世及创作背景进行搜查,这是区别于一般流行音乐的第一次尝试。伟大的作曲家都有传奇而独特的一生,作为平凡人的我们,可能没办法活的这么肆意洒脱,但是去挖掘那些文人轶事,学习他们对生活和艺术的态度,稍微对自己的状态有所改变提升,也不失为一种积极地尝试。
艺术是一生的幸福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