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室内陈设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68 回复:3

[人文通史] 明清室内陈设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yiyiloveds

ZxID:198232

等级: 小有名气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4-03 0
第1章 介祉堂的室内陈设 碧梧翠竹

  最后引用一份第宅的室内陈设史料:《介祉堂藏书画器物目录》。这是我家的一本收藏目录。这本目录除箱内柜内贮藏和一般收藏目录同一方式,是分门别类,按年代次序记载以外(箱内柜内之物在本文中从略),凡陈设在室内的器物,挂在墙上的匾、联、屏、轴都记载着室内的位置。包括厅、堂、书斋、寝室各个处所。虽然是民国时代的记载,但这所第宅在乾隆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故宫所藏曾影印出版)上面已经存在的。我这居住若干年除安装电灯自来水以外,所有门窗和室内装修及金砖地面等等一切未做丝毫改变。室内陈设器物都是明清两代的精品,陈设格式保持着旧面貌,所以这本目录可以代表清代第宅的室内陈设。(附录中照片是朱家溍先生拍摄的,时间在1934年到1943年之间。)

  (一)   碧梧翠竹

  “碧梧翠竹”前院西五楹。

  明间楠木冰梅纹隔扇横楣上挂:慎郡王行书“碧梧翠竹”匾额,绿绢本楠木框;隔扇内左右地下设:乾隆粉彩瓷绣墩一对。后檐墙上正中挂:唐岱画青绿山水屏,绢本楠木框,宝亲王题;左右挂:吴鼐楷书联“道从词翰通为政,心有和甘易作春”,石青描金笺地紫檀框。靠墙设:紫檀雕莲瓣束腰长案。案上正中设:建窑白瓷观世音菩萨像,紫檀宝座。案上左右设:英石山子,紫檀座。康熙款青花松荫夜泊图瓷瓶,紫檀座。

  北次间樟木雕梅鹊栏杆罩内,窗下设:紫檀雕云蝠开光卷足大书案。

  案上设:宜兴白沙胎料彩画山水笔筒。黑漆座,筒内插檀香管貂毫笔二支,紫毫四支;均窑瓷洗。紫檀座铜镏金水勺;端子石刻杜诗砚,背刻王烟客题,附紫檀天地盖;雍正仿宋官窑三峰笔架,紫檀座;宣德款青花瓷印盒;刻竹醉归图臂搁;紫檀嵌玉镇纸。

  案下设:紫檀束腰夔纹脚踏。

  案前设:紫檀雕番莲卷叶纹绣墩。案后设:雕云芝漆椅。

  后檐墙上挂:泥金画山水屏一对。仿澄心堂石青笺,楠木框。墙下设:紫檀方几;左右设:紫檀三屏背藤面椅一对,附玉色绫垫套。

  北进间白檀雕螭纹罩内,北山墙上挂:王圆照墨笔画山水大幅挂屏,希之上款;泥金笺本,紫檀框;墙下设:紫檀半月桌,桌上设:宣德十六字款片金铜炉,铜座;前檐木炕上设:紫檀桦瘿面方炕桌,附炕毡坐褥靠背;桌上设:万历款五彩瓷八方盘,紫檀架;炕上北墙挂:柏龄鸲鹆图挂屏,明人无款,纸本设色,紫檀框;柱上挂:古琴,附锦套。

  后檐墙下设:书架一对。书目见六唐人斋藏书录。

  南次间

  楸木罩八方门内地面设:紫檀长方几;左右设:红木藤面交椅一对;前檐窗下设:紫檀桦瘿面方桌,活腿两用;桌上设:冬青釉三足圆盆,内置苔石;桌左右设:紫檀官居帽式椅一对;槛柱上挂:康熙青花釉里红壁瓶。

  南进间

  前檐炕上设:紫檀长方炕桌,附炕毡座褥靠背;炕桌上设:宣德款双象耳铜炉,附锦座;炕上南墙挂:张宗苍仿倪云林墨笔山水挂屏。纸本,紫檀框。后檐墙及南山墙下设:书架三对。书目见六唐人斋书目。

  (以上碧梧翠竹)

    第2章 介祉堂的室内陈设 槐梦轩

  槐梦轩

  前院右三楹。

  明间后檐墙上挂:楷书“槐梦轩”匾额;匾下挂:朱拓君车画像横幅;墙下设:红木方桌,左右设:楸木大椅。

  东次间前檐下设:楠木双整板大架几案,案上设:秋碧堂款紫檀笔筒,内插挥毫列绣紫毫笔二支,贝松泉制古羊颖二支;王虚舟铭端石长方砚,紫檀盒;祭蓝釉瓷水盛,附紫檀座,铜水匙;紫檀潮水形笔架。

  案后设:红木大椅。

  东山墙上挂:喜平石经拓本挂屏一对,楠木框;后檐墙上挂:蒋懋德画山水挂屏;墙下设:红木藤面榻。

  西次间:玻璃丝通景玉兰锦鸡图围屏;前檐窗下设:红木条案;西山墙下设:勤壁斋书箱四对,书目见六唐人斋藏书录;后檐墙上挂:石经拓本挂屏一对;墙下设:楸木卷足罗汉床。

    第3章 介祉堂的室内陈设 漱芳润

  漱芳润

  1、正院上房

  明间正中楠木万字纹隔扇横楣上挂:查昇书“漱芳润”,绢本,楠木框;隔扇前正中设:紫檀雕古玉佩纹大架几案,案下正中设:御赐白玉三羊开泰,附承受形紫檀座,外有紫檀框玻璃罩;左右设:周弦纹鼎,附紫檀座盖,玛瑙灵芝盖顶;庚君鼎,见徐籀庄著录;案两端设:续古逸丛书,大字赵注孟子,盛明杂剧,集古录;案前设:紫檀方桌,桌上设:宜兴紫砂仿古铜方盘,内置各色玛瑙子,盘下黄杨木架;桌左右设:紫檀官帽式大椅;前檐隔扇下左右设:紫檀藤面大方凳。

  以上明间。

  东次间前檐窗下设:紫檀叠落式六足大画桌,桌香几上设:宣德十六字款碎金绿色铜炉,神品。桌面上设:紫檀刻刘石庵牛临鸭头丸帖笔筒,内插乾隆款青花釉里红管貂毫一支,自制款凤眼竹管羊毫二支,檀香管小紫颖二支,圆转如意紫毫笔二支;纪晓岚铭端砚,紫檀盒;纪晓岚铭紫檀笔搁;康熙款豇豆红瓷水盛;乾隆粉彩花鸟瓷砚屏,紫檀框座;乾隆仿古白玉双鱼镇纸;桌书几上设:肃府本淳化阁帖;淳化轩重刻淳化阁帖,黄杨雕云龙帖面;三希堂法帖。

  桌下设:紫檀长方脚踏;桌前设:紫檀鼓式墩;桌后设:紫檀嵌白玉背卷足大椅。

  东山墙上挂:康熙御笔驻跸江宁偶述诗轴,王文恪公题沈石田画瓜榴图轴;画下靠墙设:紫檀翘头爵足案,案上设:建窑雷纹瓷炉。

  地面中间设:紫檀方案,桌四面各设:紫檀竹节纹腿大方凳;楠木万字纹碧橱门前左右各设:紫檀小长桌,左桌上设:宜兴白沙胎粉彩山水长方委角兰草盆,红木架;右桌上设:天蓝釉瓷长方菖蒲盘,紫檀架。

  碧纱橱仙楼上设:紫檀条桌一对,桌上敬贮:祖宗遗容轴匣,诰封轴匣;又紫檀条桌上敬贮:祖宗神主龛。

  仙楼下碧纱橱内靠后墙设:鸡翅木条桌;靠东山墙设:红木桌方凳两对。

  西次间前檐窗下设:紫檀大方几,几上设:铜镀金珐琅番莲纹时钟;几左右各设:紫檀绳纹圈枨大方凳。

  槛柱上挂:青花瓷壁瓶;西山墙上正中挂:董玄宰画仿杨升峒关蒲雪图轴,绢本设色;左右挂:龚芝麓草书大字七言联;墙下设:紫檀雕螭纹大罗汉床,坐褥隐枕,附石青片金锦套。此床曾调换在明间正中隔扇前。床上设:紫檀雕夔纹长方炕桌,桌上设:乾隆御制款白玉双鱼洗,紫檀座;床下设:紫檀长方形脚踏一对;床下左右设:紫檀绳纹圈枨大方登。

  楠木雕万字纹碧纱橱门前左右设:紫檀黑光漆里彩绘描金博古格,格上设:均窑瓷炉,紫檀盖座;均窑瓷洗,紫檀支托;白玉贯耳壶,锦座;宣德款宝石红釉瓷碗,紫檀座;成化款青花瓷盘,红木支托;成化款青花瓷李卫公谒杨素图笔筒,紫檀座;嘉靖款娇黄釉瓷高足碗;嘉靖款青花瓷人物大碗,紫檀座;康熙款豇豆红太白尊,一对,锦座;康熙款青花斗彩笔筒,方形。康熙款三彩瓷笔筒;康熙款青花釉里红如意尊,紫檀座;郎窑红釉玉兰尊,紫檀座;郎窑绿釉蒜头瓶,紫檀座;雍正仿汝穿带瓶,紫檀座;雍正款粉彩人物洗,红木支托一对;雍正款天蓝釉百褶花囊;乾隆款茶叶末釉觚;乾隆仿定天鸡壶;雍正双圈款青釉梅瓶,紫檀座;乾隆款霁蓝釉石榴尊,附紫檀雕四婴负瓶座;宜兴时大彬制提梁壶,钟鼎纹。

  以上博古格上设。

  碧纱橱仙楼上大樟木箱四对(藏品不在陈设范围,从略)。

  仙楼下碧纱橱内设:紫檀柜一对(内贮从略)。

  2、漱芳润东耳房

  前檐窗下设:红木镶大理石长方桌,桌下设:楸木脚踏;桌后设:红木三屏风背大椅。

  后檐木炕上设:紫檀长方炕桌,桌下铺炕毡,左右设坐褥隐枕;桌后方窗下设:紫檀绦环枨炕案,案上设:铜镏金百佛屏,紫檀插屏座;左右设:紫檀绦环枨炕案一对,左案上设:端古雕山水插屏一对,紫檀座;右案上设:乾隆款青花瓷瓶一对;方窗左右挂上:文端公楷书直幅挂屏,楠木框;明无款画人物直幅挂屏,楠木框;左右墙上挂:陈宝琛楷书七言联,泥金笺本;宝熙楷书七言联,蜡笺本。

  东进间樟木板壁上安红木边框,黄杨木冰梅纹,紫檀仿古玉卡子花隔扇内,前檐窗下设:紫檀几式柜,左右设:红木直背大椅。后檐墙下设:床帐。

  以上东耳房。

  3、漱芳润西耳房

  前檐窗下设:红木长方书桌,桌上设:沉香木雕山水天然形笔筒,内插檀香管笔二支,小紫颖二支,圆转如意二支;端石伴檠砚,定窑镶铜口瓷水盛,黄玉墨床,柳斋墨一锭;青花釉里红瓷印色盒;竹根笔架;仿古玉纹铜墨盒;左传杜注;纪元编;康熙字典。桌下设:红木脚踏;桌后设:黄花梨镶瘿云纹三屏背卷足大椅,白毡座褥,靠背,隐枕;椅后东山墙上挂:李寅画山水便面挂屏,紫檀框;后檐墙下设:床帐。

  西进间前檐窗下设:紫檀方桌,桌上设:慎德堂款粉彩果盘,红木架;桌左右设:紫檀绳纹圈口大方凳;西山墙上挂:清高宗御笔咏雨诗挂屏,楠木框,澄心堂笺本;后檐墙下设;床帐;床左右设:紫檀大柜一对,内贮从略。

  4、正院东厢房

  明间地上设:书架八座。架上书目从略。

  北次间前檐窗下设:紫檀光素大案,案面四周打洼起线,左右设:紫檀大方凳一对;靠墙设:书架八座。架上书目从略。

  南次间前檐窗下设:樟木大躺箱,箱内贮从略。

  5、正院西厢房

  明间后檐墙上正中挂:彩丝绣鹤鹿同春图挂屏,白绫地,楠木框;左右挂:张劭翁楷书寿联挂屏,泥金笺,楠木框;后檐墙下设:鸡翅木条案,案下正中设:白玉如意一对,紫檀边框,玻璃罩;左右设:宜兴紫砂梅树式花插,锄月主人题;定窑瓷双耳提壶,紫檀座;地面正中设:红木镶大理石面圆桌,桌周围设:红木镶大理石扇式凳八张。

  北次间栏杆罩内前檐窗下设:紫檀光素大书案,鳅背式腿。案上设:棕竹大笔筒,内插红木管斗笔二支,貂毫檀香管二支,邵芝岩笔四支,大扇一柄;清爱堂大端砚,黑光漆描金嵌玉砚匣;均釉瓷水盛,紫檀座;天然树根形笔架;案后设:紫檀大圆凳。

  后檐墙上挂:黄尊古画山水挂屏,楠木框;尤侗画山水挂屏,楠木框;后檐墙下设:紫檀方桌,桌上设:冬青釉瓷圆花盆,红木架,盆内植文竹;方桌左右设:紫檀大椅一对;北山墙上挂:庄有恭书十三州志大幅,尤求行书挂屏。

  南次间楠木碧纱橱内前檐窗下设:紫檀条桌;左右设:冬青釉大瓷花盆一对,内植梅椿装套瓦盆;后檐墙下设:楠木画框,樟木屉,柜内贮从略。

    第4章 介祉堂的室内陈设 岩岩亭

  (二)岩岩亭

  前院左三楹。

  明间后檐墙上挂:陆广明行揩书“岩岩亭”匾额,纸本,楠木框;匾下挂:文端公楷书横幅挂屏,片金笺,楸木框;墙下设:黄花梨卷足榻,附座褥隐枕;榻上设:红木小炕桌;桌上设:青釉抹红瓶,附红木座。

  东次间前檐窗下设:紫檀雕螭纹漆面长方画桌,附玉色结余桌套;桌上设:桐木根刻祝枝山自书诗画竹笔筒,内插漆管斗笔二支,天章云汉笔二支,湘妃竹扇一柄,黄杨木一柄;端溪大子石黄莘田铭守默砚,附漆盒;龙泉窑钵,附铜水匙,紫檀座;古铜且心觯。

  桌下设:紫檀雕灯笼锦方脚踏;桌后设:紫檀桦木背大椅。

  后檐墙上挂:王东庄画山水挂屏,纸本设色,红木框;黄尊古画山水挂屏,纸本设色,红木框。

  墙下设:紫檀波罗漆面条桌;桌上设:高西园款铜炉,天然木根座。

  东山墙上挂:阮元藏四器拓本四轴。

  西次间

  楸木雕玉兰栏杆罩内,前檐窗下设:紫檀桦木瘿面铜镀金包角圆腿长方桌,桌上设:冬青釉竹叶纹瓷花盆,内植文竹,附红木架;桌下左右设:红木直背藤面大方椅。

  后桅墙上挂:王石谷画孟襄阳诗意横幅,纸本设色;墙下设:紫檀方几;左右设:紫檀三屏风背藤面椅。

  西山墙上挂:吴清卿藏器拓本四幅。

    第5章 明代第宅的陈设 - 第宅大厅的陈设

  品官相见礼……洪武三十年,令凡百官以品秩高下分尊卑,品近者则东西对立,卑者西,高者东。其品越三等者,卑者下,尊者上。其越四等者则卑者拜下,尊者坐受。有事则跪白。凡文武官公聚,各依品级序坐,若资品同者照衙门次第。

  于是唤堂候官抬过书案来,即时签押了一道空名告身札。

  大厅正面设两席,蔡状元、安进士居上,西门庆下边主位相陪。

  以上引用两则明人小说中描写厅堂上的布置可以和《明史》礼志中“品官相见礼”相互印证。还有明代很多绘画,包括明刻本戏曲小说的插图,可以了解明代第宅的大厅上都是正中一座屏风,地面上是空的。要根据用途随时调动桌椅及其他使用器物。譬如品官相见礼,品近者东西对立,于是落座当然就是东西对坐。其品越三等者,则卑者下座,尊者上座。越四等者,当然是在正中椅子上坐受卑者拜。公聚则椅子摆成八字形行列,各依品级序坐。大厅上随时调动的家具,明代最流行交椅和灯挂式椅,身份高的人多用交椅,一般用灯挂式椅。案形的酒桌,也是随着用途搬动,只有硬木大案大柜等等才是固定陈设。下面从婚礼祭礼和设席等等活动来看室内家具的位置。

    第6章 明代第宅的陈设 - 内室、书斋、轩、馆、亭、榭、卧室的陈设

  第宅的陈设,以上都是官书所载,厅堂正房各种活动时的家具位置和品名。下面引用明代笔记杂缀一类的书中谈到的书斋、卧室、堂榭等等处所室内家具品名位置,几案上的器物,墙壁上挂的字画,都从美的角度设想,提出所谓“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的标准。

  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

  左置榻床一,榻下滚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冬置暖砚炉一。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一,如吴中云林几式最佳。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上奉乌斯藏金佛一,或倭漆龛,或花梨木龛居之。否则用小石盆一……几置炉一,花瓶一,匙箸瓶一,香盒一……。壁间当可处悬壁瓶,四时插花,坐列吴兴笋凳六,禅椅一,  禅椅,僧人打坐用的椅子。比一般扶手椅大而阔敞。较之长椅,高大过半,斑竹亦可拂尘,搔背,棕帚各一。竹铁如意一。右列书架一,上置周易……备览书,书室中所当置者:画卷……各若干轴,用以充架。斋中永日据席,长夜篝灯,无事扰心。

  书室里的家具,有长桌一,榻床一,床头小几,笋凳六,禅椅一,榻下滚脚凳一。这里陈设的家具很简洁疏朗,清雅宜人,笋凳即竹制凳,禅椅是坐面宽阔有靠背可以趺坐养性的大型椅子,这类椅都是制作比较清新,没有成对的椅。滚脚凳是脚踏的一种,但和一般脚踏不同,在《遵生八笺》中有解释:“今置木棍,长二尺,阅六寸,高如常,四枨镶成,中分一档二空,中车圆木二根,两头留轴转动,凳中凿窍活装,以脚踹轴,滚动往来,脚底令涌泉受擦,终日为之便甚”。按,此器有利血液循环,对行动不便的人有益。

  位置之法,繁简不同,寒暑各异。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即如图书鼎彝之属亦须安设得所,方如图画云林清闼,高梧古石中仅一几一榻,令人想见其风致,真令神骨俱冷。故韵士所居入门便有一种高雅绝俗之趣。若使之前堂养鸡牧豕,而后庭侈言浇花洗石,正不如凝尘满案,环堵四壁犹有一种气昧耳。志位置第十。

  坐几。天然几一,设于室中左偏东向,不可迫近窗槛以逼风日。几上置旧砚一,笔筒一,笔岘一,水中丞一,砚山一。古人置砚俱在左,以墨光不闪眼,且于灯下更宜。书册镇纸各一,时时拂拭使其光可鉴人乃佳。

  天然几,是树根天然形,随其形巧做为几,是明晚期文人喜用的家具。

  坐具,湘竹榻及禅椅皆可坐。冬月以古锦置褥,或设皋比(椅上铺虎皮)俱可。

  椅榻屏架,斋中仅可置四椅一榻,他如古须弥座,  古须弥座,又名“金刚座”,佛像的底座。又为我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台基。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   短榻,矮几,壁几之类不妨多设。忌靠壁平设数椅。屏风仅可置一面。书架及橱俱列以置图史,然亦不宜太杂如书肆中。

  悬画宜高,斋中仅可置一轴于上。若悬两壁及左右对列最俗。长画可挂高壁,不可用挨画竹曲挂。画桌可置奇石,或时花盆景之属。忌置朱红漆等架。堂中宜挂大幅横披,斋中宜小景花鸟,若单条扇面斗方挂屏之类俱不雅观,画不对景其言亦谬。

  置炉,平日坐几上置倭台几方大者一,上置炉一,香盒大者一。置生熟香盒小者二,置沉香饼之类,箸瓶一,斋中不可用-炉,不可置于挨画桌上及瓶盒对列。夏月宜用瓷炉,冬月用铜炉。

  置瓶,随瓶制置大小倭几之上。  倭几,即日本式几。《唐书》日本传:“日本,古倭奴也”  春夏用铜,秋冬用瓷。堂屋宜大,书室宜小。贵铜瓦,贱金银。忌有环,忌成对。花宜瘦巧,不宜烦杂。若插一枝须择枝柯奇古,二枝须高下合插,亦止可一二种,过多便如酒肆,惟秋花插小瓶中不论,供花不可闭窗户,焚香烟触即萎,水仙犹甚,亦不可供于画桌上。

  小室,几榻俱不宜多置,但取古制窄边书几一置于中,上设笔砚香盒薰炉之属,俱小而雅。别设石小几一以置茗瓯茶具。小榻一以供偃卧趺坐,不必挂画,或置古奇石,或以小佛橱供镏金小佛于上亦可。

  卧室,地平、天花板虽俗,然卧室取干燥用之亦可,第不可彩画及油漆耳。面南设卧榻一,榻后别留半室人所不至,以置薰炉衣架盥匝厢奁书灯之属。榻前仅置一小几,不设一物。小方杌二,小橱一以置香药玩器。室中清洁雅素,一涉绚丽便如闺阁中,非幽人眠云梦月所宜矣。更须穴壁一,贴为壁床以供连床夜话,下用抽屉以置履袜。庭中亦不须多植花木,第取异种宜秘惜者置一株于中,更以灵璧英石伴之。

  亭榭不蔽风雨,故不可用佳器,俗者又不可耐,须得旧漆方面粗足古朴自然者置之。露坐宜湖石平矮者散置四旁。其石墩瓦墩之属俱置不用,尤不可用朱架架宫砖于上。

  敞室,长夏宜敞室,尽去窗槛,前梧后竹,不见日色,列木几极长大者于正中,两旁置长榻无屏者各一,不必挂画,盖佳画夏日易燥,且后壁洞开,亦无处宜悬挂也。北窗设湘竹榻,置簟于上,可以高卧。几上大砚一,青绿水盆一,尊彝之属俱取大者,  尊彝,俱为盛酒器,也泛指祭祀的礼器置建兰一二盆于几案之侧。奇峰古树,清泉白石不妨多列。湘帘四垂,望之如入清凉界中。

  佛室内供乌斯藏佛一尊,以金碜甚厚慈容端正妙相俱足者为上。  《博物要览》:“碜金,以金铄为泥,数四涂抹,火炙成赤,所费不赀,岂民间所能彷佛”  宋元或脱胎大士像俱可用。古漆佛橱若香像唐像及三尊并列接引诸天等像号称一堂,并朱红小木橱等皆僧寮所供非居士所宜也。长松石洞之下得古石像最佳。案头以旧瓷净瓶献花净碗酌水,石鼎爇印香,  爇,点燃,焚烧。印香:香末用刻有阴文文饰的铜制盒盖盖在盒上,使盒内的香末按照盒盖上的纹饰范成吉祥图形  夜燃石灯。其钟磬幡幢幡,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幢,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子  几榻之类:欠第铺设,俱戒纤巧,钟磬尤不可并列。用古倭漆经箱以盛梵典。庭中列施食台一,幡竿一,下用古石莲座幢一,下植杂草花数种,石须古制,不则以水蚀之。

  以上是明代宫殿、衙署、第宅各样的室内陈设格式。皇宫里从大殿到寝宫,衙署中从升堂理事到应行仪节的处所,第宅从大厅到书斋、卧室、亭榭、佛堂等各有不同特点的陈设格式。

    第7章 明代第宅的陈设 - 时祭仪节的陈设及家宴的陈设

  设高祖考妣位于堂西北壁下南向,考西妣东各用一桌一椅而合之。曾祖考妣、祖考妣、考妣以次而东,皆如高祖之位,世各为位不相连属。别设旁亲……祔食位于东西壁下……设香案于堂中,置香炉香盒于其上……设酒案于东阶上,别置桌子于东阶上,设酒注一,酹酒盏一,盐碟醋瓶于其上。火炉汤瓶香匙火筷于西阶上,别置桌子于西,设祝版于其上。设盥盆悦巾各二于阼阶下之东。又设陈馔大床于东。

  这里所说“陈馔大床”是指架子床和罗汉床以外,无帐架,无围子的一种平面大床。

  是日设席,男女异处。尊行自为一列,南面,自堂中东西分首,若止一人则当中而坐,其余以次相对,分东西向就坐。

  这是家祭以后,一次合族的聚餐时的陈设格式。在衙署和第宅中使用的器具,是有等第区别的。

    第8章 明代宫殿陈设 - 文渊阁大堂陈设

  文渊阁在午门之东,文华殿南,面砖城。凡十间皆覆以黄瓦。西五间中揭文渊阁三大字牌匾,牌下置红柜,藏三朝实录副本。前楹设凳东西坐,余四间背后列书柜隔前楹为退休所。李公自吏部进以傍坐不安,令人移红柜壁后,设公座。予曰不可,闻宣德初年圣驾至此坐,旧不设公座得以此耶?李曰:事久矣,今设何妨?予曰:此系内府亦不宜南面正座,李日东边会食处与各房却正座如何?予曰,此有牌匾故为正,彼皆无匾故也。李曰东阁有匾亦正座何必拘此?予曰,东阁面西非正南也。李词气稍不平曰,假使为文渊阁大学士岂不正座?乌有居是官而不正其位乎?予曰正位在外诸衙门则可,在内决不可,如欲正位则华盖、谨身诸殿大学士将如何耶?盖殿阁皆是至尊所御之处,原设官之意止可侍坐备顾问决无正坐礼。李公方语塞。然意犹未已。逾数日上遣太监传旨恭捧铜范饰金孔子,并四配像一龛来,遂置于中间。又数日遣太监裴当送圣贤画像一幅来,悬于龛后壁上,乃罢不设座。

  这里所说,藏三朝实录副本的红柜,是披麻挂灰通体银朱油没有花纹的柜,又称“一封书”柜,“前楹设凳东西坐”的凳,当是明代流行的“四面平方凳”,“余四间背后列书柜”,此种柜也应是“一封书”,但非银朱油做法,故不言红柜这里的陈设格式是这样的:既然是藏三朝实录副本,数量当然不少,不可能是一两个柜,一定是牌匾下地面排成一列几个柜,柜门前当然是空着不摆坐具,应是左右各摆一行方凳。这是正中一间,余四间摆书柜把房屋隔成前后间。这就是明代文渊阁的室内陈设格式。

    第9章 明代宫殿陈设_端本宫_谨身殿

  端本宫太子寝室陈设

  再人为端本宫,中设皇太子座,画屏金碧,座左右二大镜屏,高五尺余,镜方而长。左右各有连房七间,门上各堆纱画堆纱(绢):以彩色的纱绢等织物制成人物花鸟的平面工艺美术品.多装饰于屏和窗之上忠孝廉节故事。左七间即寝宫,内有二雕床,余皆空洞。右七间有雕红宝座及奥室,  奥,室西南隅日奥,古之尊长者居之,也是祭神的方向  其内有弘仁殿,规制曲折,与左不同矣。

  长方形大镜屏(这时代是木框座镶铜镜)即俗称穿衣镜,宫中正座左右设穿衣镜,这种陈设格式到清代仍沿袭,但寝室设穿衣镜则可随便单一陈设在室内适宜处,不一定在座左右设一对。这里所说寝宫设二雕床,是指雕花架子床、雕红宝座是红雕漆大椅。

  谨身殿赐宴时陈设

  朝贺毕,赐宴于谨身殿。  谨身殿,明代前期称谨身殿,就是清代的保和殿内使监陈御座,拱卫黄麾仗及擎执于殿庭如朝仪,设皇太子座于御座东偏西向,诸王座以次南、东西向。殿内设以上官座,庑下设四品至九品座,文东武西,重行异位。和声郎于殿南楹陈大乐、细乐及诸舞队。宣徽院陈食案于殿中及东西庑,礼部尚书宣徽使进御食案,侍郎宣徽同知进太子亲王食案。

  在殿中大宴,除皇帝仍坐宝座设高案以外,其余全体都是席地而坐,地面铺棕毯,这里所说“食案”都是矮的,高约尺许,长方形和炕桌近似,因为皇帝赐群臣宴是隆重的典礼,所以相沿下来仍遵古制,席地而坐,明清两代是一致,清代称这个家具为宴桌,在殿内的都是一人一桌,庑下的二人一桌。

    第10章 明代宫殿陈设_皇极门_皇极殿

  皇极门御门决事陈设

  常朝1日制,每曰御皇极门决事,御座谓之金台。既升座,锦衣卫张五伞盖,四团伞,自东西升陛立座后左右。两内使,一执盖升立座上,一执武备杂二扇立座后正中。

  皇极殿大朝时陈设

  明代嘉靖以后奉天殿改为皇极殿,奉天门改为皇极门,这个时期陈设的所谓“金台”是指金漆的地平上面摆一张金漆龙椅。

  皇极殿九间,中为宝座,座旁列镇器。座前为帘,帘以铜为丝,黄绳系之,帘下为毯,毯尽处设乐。殿两壁列大龙橱八,相传中贮三代鼎彝,橱上皆大理石屏。每遇正旦、冬至、圣寿则御焉。先一日,尚宝司设宝案于座之东……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殿内东西……锦衣卫设羽扇于殿内东西。

  皇帝坐的位置,不论是椅是榻,都可以称之为宝座。但这里所谓“中为宝座”是指金漆木质的台座,三面有台阶,周围栏杆,台上设金漆雕龙屏风,屏前设金漆大龙椅,椅左右设香几,几前设角端,  角端,瑞兽。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夷之语,知远方之事,好生恶杀,明君在位则拳书而至香筒。  香筒,亦名垂恩香筒,上铜镀金亭式盖,下为铜胎珐琅须弥式座  “地平”下前方设四香几,上设香炉。这一组概括为“宝座”,这种陈设一直贯串到清代太和殿。“殿两壁列大龙橱八”,所谓大龙橱,有“戗金细钩填漆龙纹方角柜”或“紫檀四角柜”即立柜上面再加顶箱,这种柜每对由四件组成。北方匠师称之为四件柜。在大殿两壁下陈设大柜,是明清两代都有的陈设格式。这里所谓“尚宝司设宝案于座之东”说明除殿内原有固定的“宝座”和“大龙橱”之外,“宝案”是由“尚宝司”为了皇帝大朝临时摆的。所谓“宝案”是一件案形结体的长方桌,即北方匠师所谓“酒桌”,把这类桌蒙上黄云缎桌围摆在殿内,上面摆皇帝的宝玺,所以称之为“宝案”。同样的案,为了在上摆诏书,就叫做“诏案”。

    第11章 明代宫殿陈设_太庙_干清官

  太庙正殿及寝殿陈设

  洪武九年始改建太庙,其制前为正殿,后为寝殿……。寝殿九间,以一间为一室……主皆南向,几席、床榻、衾褥、箧笥、帏幔,器皿之属皆如事生之仪。及时享殿则于正殿,设德祖帝后神座居中南面……凡座止设衣冠而不奉主。

  成化二十三年,宪宗将升祔,  祔,祭名,新死者与祖先合享之祭。止哭之次日,奉死者之神主祭于祖庙,谓之祔祭而九室已备,始奉祧懿祖熙祖而下皆以次奉迁。乃拊宪宗神主于寝殿西第四室南向,正殿神座右第四位东向。

  乾清官寝室陈设

  暖阁在乾清官之后,  暖阁,旧时为防寒而从大屋分隔出的小间凡九间。中一间置床三张于房下,即以天桥上左一间之下置床三张于上,又以天桥下左二间之下置床三张于下,又以天桥上左三间之上间又置床三张于上,又以天桥下左四间之下间置床三张于下。右四间亦如之。天桥即人家楼梯也。凡九间,有上有下,上下共置二十七张,天子随时居寝,制度殊异。

  明代皇帝常朝及召见臣工,都在外朝,或御殿,或御门,至于乾清宫则纯为寝宫,所谓“暖阁在乾清宫之后”系指宫内后半部,并非乾清宫之外的另一暖阁建筑。可以想象明代乾清宫暖阁是靠后檐安装的,如同清代宁寿宫的乐寿堂,以碧纱橱组成下为暖阁上为仙楼的若干间温室,仙楼上亦照常陈设。所谓“共置床二十七张”是陈设之一,既是卧具也是坐具。

    第12章 明代宫殿陈设_午门_奉天殿

  明代的宫殿陈设,总的特点是开阔疏朗,不仅桌案椅凳陈设疏朗,几案上摆设也不多;明代第宅的室内陈设也是一派舒朗的风格。大殿上除中心位置摆放一组宝座屏风之外,其余陈设一概没有。席地而坐的古代生活中遗留下来的最重要最多功能的的家具一一床和屏,化成了宽大的宝座和宝座后面的屏风。明代的奉天殿、皇极殿都是这样的。

  (一)午门献俘

  永乐四年定:……先一日内官设御座于午门楼前楹正中。

  (二)奉天殿御朝

  上坐定,内使捧香炉,上刻山河之形,置榻前。奏云:安定了。

  奉天门是北京紫禁城午门内第一座正门,明代皇帝常朝御门,群臣在阶下分班侍立奏事。奉天门就是清代的太和门,御门时在中间摆一张榻。这种榻的形状,在明代《三才图会》中画的是床上后背及左右三面安装矮屏风式的围子。到清代北方匠师称之为“罗汉床”。

  (三)奉天殿大朝时陈设

  正旦冬至,百官朝贺仪,洪武二十六年定。凡正旦冬至前一日,尚宝司陈御座于奉天殿及宝案于御座之东。设香案于丹陛之南。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殿内之东西、北向。锦衣卫设明扇于殿内。三十年更定朝仪,同文玉帛案俱进安殿中,宣表迄,举置于表案之南。

    第13章 明代宫殿陈设_中极殿_文华殿

  中极殿赐宴时陈设

  中极殿旧名华盖殿……崇祯辛巳四月,召对至弘政门,则上已御殿,即鱼贯人中左门……到中极殿,殿左右辟四大门,上宝座周围刻金龙形,金色璀璨,御榻以黄绫衣之。入,分东西班行礼。召对毕,上命赐宴坐。内珰,珰,即太监布席,与宴者十三人,各一席。酌用金莲花杯,杯高大如瓶,圈可四寸,下有三小蒂承之,旁有荷柄。席各三十余器,席前各二花瓶,中插莲花。

  文华殿经筵时陈设

  文华殿在奉天门之东,比诸殿制稍减而特精雅,用绿色琉璃瓦……。今用为经筵之所。中设御座,龙屏南向。又设御案于御座之东稍南,设讲案于御案之南稍东。入殿中门当槛下白石一方,纯洁可丈许,抬讲案官置案当其北二三尺地,始称讲官拜起地。殿中金鹤一双,东西相向立,盘中下有趺架,施以金朱,以口衔香。香黑色如细烛状,外国所贡也。其下则以三山小铜屏风障金铜炭炉,两展书官各立其下。

  这里所说“讲案”和前面所说“宝案”“诏案”都是一种形制,随着用途而称它为某案。

  文华殿后东室,皇上斋居于此,绘“正心诚意”字悬于西壁,绘“敬一”字揭之门左右楣,设御榻东壁下,有御屏三曲护焉。西室设新榻,为斋宿所。命工绘汉文帝止辇受谏图悬之左,唐太宗纳魏徵十思疏图悬之右。

  皇帝将有祀典之前,先在斋宫内斋戒,这是斋戎日的寝室陈设。

       【出处朱家溍之《明清室内陈设》。】
yiyiloveds

ZxID:198232

等级: 小有名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4-03 0
 第14章 明代衙署大堂的陈设

  我们从很多明代绘画,包括明刻本戏曲、小说等插图上所画,无论京外各级衙门,大堂上都是正中屏风下,一张大椅,这就是所谓“正位”,“公座”,座前一张公案,案上山字式笔架,搁着一支红笔,一支墨笔,一方砚台。

  州县等地方衙门的公案上还有审案用的签筒,座旁有几形高架,架上有一轴王命,一个印匣。如果是督、抚、提、镇等衙门,公案上还有个架子上插着令箭。除这一组陈设之外,大堂上是空空洞洞别无他物。

  新官到任之日……上厅公座,皂隶排衙,报时辰,抬书案至座前,吏房将公座呈押。

  堂上除公座这一组陈设之外空空洞洞的理由,就是因为有事时要站很多人。公座用交椅或圈椅,但不是花梨、紫檀等硬木,多用一般的木材,上加椅披。公案就是一般木材制作的长方形案,挂上大红云缎桌围。

  (一)应天府大厅藩王来朝时设宴的陈设

  藩王来朝:前期馆人于正厅设藩王座于厅之西北、东向。设应天府知府座于厅之东南,西向。中设酒案及食案,又设藩国从官及应天府从官座位于厅之耳房,宾西,主东,中设酒案及食案。

  (二)县学大堂乡饮酒礼的陈设

  乡饮酒礼,陈席,设位次(原注:席为坐席,位为立位,次为更衣之次)。设宾席于堂北两楹之间,少西面南。主席于阼阶上,西面(在东楹之东少北)。介席于西阶上,东面(在西楹之西少北)。馔席于宾席东,南面(谓两楹之间少东,世俗谓此处为主位)三宾席于宾西,南面(与宾共为一列)皆专席不属。众宾六十以上者,席于西序,东面,北上。若宾多则又设席于西阶上,北面,东上。僚佐席于东序,西面,北上(僚佐谓县丞以下,若丞为馔,则主簿典史居此),设众宾五十以下者位于堂下西阶之西,当序东面,北上。若宾多则又设位于西阶之南,北面,东上(凡立位皆设席而不坐)。司正及读律者位于堂下,阼阶之南,北面,西上(按仪礼司正位于两阶之间,北面,而脯醢荐于位。  脯醢,佐酒之食。《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脯醢者是饮酒肴羞,非是食馔”今荐脯醢皆设桌案,与古异,故改位于此)。设主之赞者位于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设主及僚佐以下次于东廊。宾介及众宾次于庠门之外。馔次亦在门外”。

  陈器。设酒尊于堂上东南隅,加勺羃 羃,遮盖用的布用葛巾,爵洗于阼阶下东南。篚一,  竹器,方日筐,圆日篚于洗西,  洗,古盥洗器名。《仪礼?士官礼》:“夙兴,设席直于东荣。”洗,承盥洗者,弃水器也实以爵觯。  爵:礼器,酒器。“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觯:酒器。圆腹侈口,圈足。《礼?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拳角”一升日爵,三升为觯盥洗在爵洗东,设桌案于堂上,下席位前,陈豆于其上。  豆,古代食器。初以木制,形似高足盘,后多用于祭祀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堂下者二豆,主人豆如宾之数,皆实以菹醢。设奠爵桌案于东序端及西楹南,各一。

  上述乡饮酒礼,是在县学举行,主人为县令,宾是地方人士,大宾为年高有德的人,凡行为不好,或曾犯罪,都不能参加。这里所说的席,是指一个椅子、一个桌子。这项礼节要摆很多桌椅,即酒桌和灯挂式椅,但不是花梨紫檀一类高级木材制作的,日常用的酒桌和灯挂式椅,南方多用榉木,北方多用榆木或柞木。明代灯挂式椅曾是最流行的家具品种之一。

    第15章 清代第宅的陈设

  大厅和穿堂

  第宅的过厅(也叫穿堂)和大厅的陈设。穿堂中间设一座三屏风或五屏风。如果一扇的就不叫屏风而称之为大插屏,也就说明小说中所写的穿堂的面阔不太大,所以只用一座大插屏。大厅上正中设一张紫檀雕螭大案,地下两溜十六张交椅,这是很典型的清代第宅大厅陈设,虽然交椅也是明代流行的椅子,但这里描写的是固定性的陈设,不再像明代使用交椅的方式。下面再引用一则晚清的小说描写北京以外某些地方第宅的穿堂和大厅的陈设。

  转过屏门,便是穿堂,上面也有三间大厅,却无桌椅台凳。两面靠墙横七竖八摆着几副衔牌:为丙子科举人、庚辰科进士、赐进士出身、钦点主政、江西道监察御使。另外还摆着两顶不新不旧的轿子。又转过一重屏门,方是一个大院子,上面五间大厅,其时已是十月,正中挂着大红洋布的板门帘……赵温也跟了进去。原来居中三间是统厅(五间中之三间是没有隔断的明间);两头两个房间:上头也悬着一块匾,是崇耻堂三个字,下面落的是汪鸣銮的款;天然几上一个古鼎、一个瓶,一面镜子;居中一张方桌,两旁八张椅子四个茶几。上面梁上(房梁上)还有几个像神龛子的东西,红漆描金,甚是好看(中略)王孝廉对他说:这是盛诰命轴子的……分宾主坐下,赵温坐的是东面一排第二张椅子,王孝廉坐的是西面第二张椅子,王乡绅就在西面第三张椅子坐了相陪。

  在《红楼梦》作者生活的时代,还属于清前期,大厅上两溜十六张交椅虽然已是固定性的陈设,但还没有成份配套的茶几夹在两张椅子当中。晚清小说作者所描写的八张椅子四个茶几,是乾隆以后的一种新形式家具,是清代典型陈设格式中之一种。下面引用的是描写清代第宅正房及内宅起居处所的陈设。

    第16章 清代佛教和道教庙宇 - 承德殊像寺

  东馔香堂

  一座,计五间。

  外檐挂:高宗御笔四样字陡匾一面;黄布帘刷三件;内里:罗汉床一张,随黄缎坐褥一件;前设:高经桌一张;斋桌九十张。

  西演梵堂

  一座,计五间。

  外檐挂:高宗御笔四样字陡匾一面;黄布帘刷三件;内里:法台一;罗汉床一张,随黄缎坐褥一件;前设:高经桌一张,嘎叭拉鼓一件;铜铃杵一份;背板面东挂:墨刻梭罗树一张。前设:供柜一张,上设:铜释迦佛一尊,随背光须弥座。左右设:五彩瓷塔一对,花梨木座。前设:供桌一张,上设:五彩瓷五供一份,花梨木座;五彩瓷七珍一份,花梨木座;五彩瓷八宝一份,花梨木座;铜珐琅四喜鼎一件,紫檀座;平台一座;经桌六十四张;坐床六十四张。

    第17章 清代佛教和道教庙宇 - 大报恩延寿寺

  大报恩延寿寺山门明间

  西南安石造神台,上供红油金龙三屏宝座一张。上铺:黄云缎垫一件;黄缎坐褥一件;黄缎织金龙靠背一件;上供:镌胎布袋佛一尊。前面安:红漆供桌一张,上供:黑漆五供五件,随木贴金灵芝一对,木蜡一对,铜炉屉。两边柱上挂:御笔黑漆金字匾对三件。

  西北安石造神台,上供:红油贴金流云背光座。上供:镌胎韦驮一尊。前面安:红油供桌一张。上供:黑漆五供五件,随木贴金灵芝一对,蜡一对,铜炉屉。

  两梢间供:增胎天王四尊。

  东楼内挂:钟一口,随攸捶。西楼内设:鼓一面,随架鼓捶。东西碑亭门上挂:黄布帘刷四件。

  山门外旗杆上挂:五色缎扬幡四堂,随群幡二十四首;黄绸龙旗四件,红漆御杖二件,随木架;万寿无疆牌二件,五色锦扬幡二堂,随边幡十二首。

  大雄宝殿内面南安石造神台,并红油贴金背光座;上供:铜胎三世佛三尊,各随绸莲花座,手托铜掐丝珐琅钵三口。身披哈达三匹;两边供:站像阿难迦叶二尊,各随莲花座;背后挂:金龙边铜字匾对三件;莲花座上设:金漆座三件,上供:紫檀填金佛锅十五座,各随玻璃门,内供:铜胎白衣救度佛母四尊,铜胎无量寿佛四尊,铜胎四臂观音菩萨二尊,铜胎释迦牟尼佛二尊,铜胎绿救度佛母一尊,铜胎文殊菩萨二尊;佛前供:小铜佛三十五尊,随佛衣,各随莲花座。

  石造神台上供:铜胎无量寿佛九尊,身披哈达九匹;前面供:楠木金漆供桌三张,上供:铜胎无量寿佛二十二尊,圣容一轴,随金轴头,金漆匣,里边头层供:木胎五彩莲花托贴金七珍二十一件,铜掐丝珐琅撇口斗碗四件;二层摆:木胎五彩莲花托木座五彩八吉祥二十四件,铜掐丝珐琅海灯一件,随铜罩;三层摆:铜供托二十五件,上供木做各式果供二十五件;四层摆:供水米铜碗二十五件。

  前面挂:黄缎织欢门幡三堂,随边幡十二首;东西两边柁上挂:黄缎织边幡十二首;明柱南隔扇柁枋挂:黑漆金字诗意匾一面。供桌前供:铜嵌玻璃塔一座,随紫檀商丝座,内供:铜胎无量寿佛一尊。南漆描金重檐龛二座,内供:铜胎无量寿佛一尊,铜胎释迦牟尼佛八尊,泥金瓷无量寿佛二尊。铜塔二座,内供:铜胎释迦牟尼佛八尊,铜胎无量寿佛十一尊,铜胎释迦牟尼佛二尊。前面中供:红彩漆五足高香几五件,上供:乾隆款铜掐丝珐琅大五供五件,随铜灵芝一对,雕刻金龙木蜡一对;五供两边安铜掐丝珐琅龙二件,随紫檀座。

  前面中一堂供:紫檀卷腿翘头案一张,上供:青玉佛十四尊,随铜镀金背光;铜胎无量寿佛十九尊;锡胎贴金佛三尊;洋瓷珐琅八宝八件。

  后面中间供:铜掐丝珐琅七珍七件;两边供:文竹塔二座,随玻璃门,内供:青玉阿弥陀佛二尊,随铜镀金背光;紫檀檀城一座;乾隆款洋瓷珐琅甘露瓶二件,随紫檀座;铜镀金玻璃曼达二件,随紫檀座,内盛:五色哈达十件。

  紫檀琴桌一张,上供:铜烧古乳耳三足炉一件,随紫檀座;红雕漆方香盘四件;铜珐琅四海升平尊二件,随铜盖紫檀座;铜塔六座,左右两堂安。紫檀卷腿翘头案二张,上设:铜胎无量寿佛二十三尊,随佛衣;绢做仙人七珍八宝三十件;铜胎观音菩萨一尊;铜胎长寿佛一尊;铜胎文殊菩萨一尊;铜胎绿救度佛母一尊。

  明柱两边安:铜掐丝珐琅兽环有盖三足鼎四件,随铜屉紫檀座,石座;天花中间挂:轩辕镜一件;金柱三堂挂:黄缎织欢门幡三堂,随边幡十二首;两次间柁上挂:南漆明角缀片连三灯四件;南北柁上挂:彩漆缀片,画连二瓶式灯二件;两金柱上挂:御笔黑漆金字抱月对二件;东边安:钟一口,随楠木架座;西边安:鼓一面,随楠木架座;东西两边安石造神台,上供:铜胎罗汉十八尊;中间地铺:红地栽绒花毯一块;黄花边红地黑花心拜毯一块;黄缎垫一件;黄缎褥一件;门外两边挂:博普嘉克二件,虫蛀。

  后面悬山面北供:增胎站像救八难观音一尊;山石上供:铜五供五件。

  东西两边面南安木做神台,上供:楠木龛二座,内供:铜胎文殊菩萨六尊;铜胎大悲菩萨二尊,随莲花座,身披哈达二匹;铜胎无量寿佛十四尊;铜胎长寿圣佛一尊;铜胎斗母佛一尊;铜胎金刚佛一尊;铜胎四臂金星佛一尊。

  紫檀龛一座,内供:青玉佛一尊,随铜镀金背光座,珊瑚宝瓶三件;白玉佛一尊;五彩瓷八宝八件。

  前面安:红油供桌二桌,上供:木贴金八吉祥十六件;乾隆款铜掐丝珐琅五供十件,随铜灵芝二对,木蜡二对。

  四柁上挂:黄缎织欢门幡四堂,随边幡十六首;花拜毡二块;黄花拜毡一块;黄云缎拜褥三件;黄缎垫二件。

  后廊东西两墙上安挂:画佛像十五轴;外檐前后门上挂:黄云缎帘刷六件;黄布帘刷六件;黄缎帘刷六件;黄布帘刷六件;黄缎帘刷十二件。

  殿外月台石座上安:铜铺耳三足有盖大鼎四件。铜环耳大尊二件;中间安:铜莲花缸一口,随石座;二层阶下两边安:铜鼎二件,随铜罩石座。树前挂:五色布露马经一分一件。

    第18章 清代佛教和道教庙宇 天穹宝殿的陈设

  天穹宝殿,殿内阁上供:玉帝一尊,金胎,手执碧玉圭;从神十四位,铜镀金胎;石青缎泥金龙幔子一架。

  阁前供:玉帝一尊,同前。

  宝座前:红漆描金香几五个,上供:铜五供,五件;羊角海灯一件;各色锦缎穿琉璃珠命魔幡一对,红油挑杆石床;红油漆案一张,石青缎画泥金龙套一个;案前蓝缎织锦龙幡六首;东经桌二张;蓝缎织金龙幡二个;上供:黄经五部;道经五部;敕剑令牌一份;铜磬一口;铜帝钟二把。

  西经桌二张,蓝缎泥金龙套二个;上供:黄经五部;道经五部;敕剑金牌一份;木鱼一件。

  东法器桌一张,同前套。上供:铜钹一副;铜铙一副;铜铛子二副;铜镀金小钟一架;大鼓一件。

  西法器桌一张,同前套。上供:铜韵锣二架;扇鼓二面;扎鼓一面;紫檀木板一副。

  神牌桌五张,同前套。五分神牌五份,每一份镇檀斗一座,内安伞一把;旗五面;戥子一托;秤一杆;铜镜一面;剪子一把;尺一根;弓一张;箭三枝;木剑一把;拜垫一块;提炉一对;御仗一对;黄缎画五彩龙旗一对。

  办道场用:铜花瓶三对;锡香炉三件;锡蜡钎五对;锡花瓶二对;锡剪池一件;锡手炉六把;铁焚化炉一个;黄铜净手盆一件;锡柿子壶二把;铜海灯一件;花毯一块。

    第19章 清代宫殿陈设 - 储秀宫

  清代制度,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的,储秀宫是西六宫之一,乾隆二年孝贤皇后始居储秀宫。孝和睿皇后嘉庆后居储秀宫(见嘉庆十八年九月十六日,二阿哥奏熗毙贼匪折)。孝淑睿皇后嘉庆后曾居储秀宫。道光位下玉嫔,曾居储秀宫。咸丰六年懿嫔(即西太后,在咸丰六年时封号)居储秀宫,生皇子。同治大婚礼成,皇后居储秀宫。光绪十年西太后居储秀宫。民国建立以后,同治位下殉妃居储秀宫。最末一位居住的是宣统皇后婉容。

  东西六宫的建筑体制相同,都是宫门、照壁、前殿、后殿。二重院落,各有东西配殿,井亭一。前殿为升座受礼之所,梁柱银朱油,顶有天花板?东西掖间板壁亦银朱油。明殿三间中设宝座,上有乾隆御笔匾额。东西板壁悬古贤后妃赞及图。后殿为寝宫。原来的储秀宫也不例外。同治大婚时,油饰裱糊储秀宫的档案中还可以看出仍是原来的格局,至于拆除储秀宫门,前殿内安装间隔的花罩、栏杆罩、落地罩、碧纱橱、裱糊顶棚,改为寝宫,这是为了光绪十年西太后移居储秀宫而动的工程。

  储秀宫前殿,原来宝座上面的乾隆御书匾文是:“茂修内治”,东壁悬张照书御制西陵教蚕赞”,西壁悬“西陵教蚕图”。

  下面摘录储秀宫现存最早的一份乾隆年间陈设档。

  1.前殿明间,地平上设:朱红油贴金龙风三屏风宝座一份,上设:金黄妆缎坐褥一个,随红毡一块,白毡一块,地平上铺栽绒花毯一块。两边设:铜烧古垂恩香筒一对;铜烧古角端一对,随红油香几一对。铜烧古炉瓶,三事。东边设:花梨木案一张,上设:官窑铜镶口盖罐一件,紫檀座,丙;青绿汉素扁壶一件,紫檀座;月白瓷海棠式罐,紫檀座。西边设:花梨木案一张;上设:青绿周女盉一件,紫檀座;白玉磬一架,紫檀座,丙;青花白地瓷双耳宝月瓶一件,黑漆座。

  左右设:紫檀木雕山水楼台顶柜一对,随锁;洋漆椅子八张,随锦椅垫;羊角套头戳灯二;羊角香几灯二对;宫训图挂屏二面;铜火盆一对,随铜丝罩。

  2.后殿

  明间设:南漆罗汉床一张;紫檀木边座铜穿衣镜一架;洋漆椅子六张,随锦椅垫。

  东次间,南床上设:洋漆小案一张,上设:金星玻璃四方瓶一件,紫檀镶象牙架;蓝玻璃四方瓶一件,楠木座;霁青葫芦式宝月瓶一件,花梨座。

  北边设:楠木格一对;上设:水仙花玻璃盆景一件,花梨木座;油泊水盛一件,洋漆座;豆青瓷花瓶一件,花梨木座,乙;铜掐丝珐琅梅瓶一件,花梨木座;水晶笔山一件,紫檀座;宜兴挂釉瓷挂瓶一件,紫檀座;宣窑青花白地单耳花浇一件,花梨木座,丙;蓝五彩玻璃瓶一对,紫檀木座;厂观釉葫芦瓶一件,乌木座;均釉瓷花插一件,黄杨座;均釉瓷花插一件,紫檀座;宜兴五彩葫芦瓶一件,洋漆座;五彩铜桃式壶一件,紫檀座;水晶双螭水盛一件,象牙座;红花洋瓷罐一件,红象牙座;宜兴金寿字双耳瓶一件,洋漆座;五彩瓷行龙盖罐一件,夹纸座,丙;孔雀石笔掭一件,花梨木座;汉玉狮子一件,紫檀座,丙;哥釉六角玲珑炉一对,紫檀座,丙;水晶双桃一件,绿象牙座;菜玉桃式笔洗一件,紫檀座;墨晶仙人一件,花梨座;葫芦有托靶碗一对;汉玉仙人笔山,紫檀木座,丙;玛瑙杯镀金盘一份,铜盖珊瑚顶,丙;花梨木案一张,上设:厂观釉蒜头瓶一件;洋铜方鼎一件,花梨木盖座嵌玉;洋瓷花瓶一件,内插瓷珐琅如意一柄,紫檀座,丙;南漆面斑竹杌子二张,随锦垫。

  3.东进间,南床上设:洋漆小格一对,上设:青绿双耳炉一件,花梨盖座嵌玉;牛油石插屏一件,紫檀木座;汉玉花插一件,紫檀座;定窑碗一件,花梨座;豆青瓷菊花碟一件,夹纸座;汝釉瓷罐一件,紫檀座,丙;古铜炉一件,花梨盖座嵌玉;西洋海蛤谱四册;填漆案一张。

  4.西次间设:花梨木雕龙顶竖柜一对,随锁袋四份。

  5.西进间,面东宝座上设:御笔金字小围屏一架;五彩龙黄锦迎手靠垫坐褥一份,随黄毡一块,白毡一块。

  左边设:洋漆小柜格一件,上设:御制诗图一册;黄杨木香几一件,上设:铜鳅耳炉一件,花梨座;紫檀匙箸瓶一件,随铜匙箸;洋铜香盒一件,紫檀座。

  右边设:洋漆格子一件,上设:青花白地瓷梅瓶一件,夹纸座;铜香炉一件,铜座;黄玻璃八角瓶一件;白玉莲花篮一件,紫檀木架,丙;水晶砚山一件,紫檀座;白玉雀鹿蜂猴笔架一件,紫檀座,丙;寿山石罗汉一件;柏木嵌玻璃套盒一对;缠丝玻璃花浇一件,黑漆座;青绿兽耳腰圆炉一件,紫檀座;琦寿长春白石盆景一件,花梨座;白石盆一件,紫檀座;玲珑绿瓷罐一件,紫檀座;霁红瓷花瓶一件;青花白地瓷瓶一件,锦座;玻璃花卉插屏一架,紫檀边座。

  左边设:铜珐琅嵌青玉花篮一件,紫檀座;南漆痰盆一件;洋漆格子,上设:象牙西洋盒一件;白玉璧一件;青绿小双环瓶一件,紫檀座;铜香炉一件,楠木座;珊瑚龙一件,象牙座;豆青瓷莲蓬口花插一件,紫檀座;白玉连环葫芦式仙人壶一件,紫檀座,丙;铜掐丝珐琅万字鼎一件,密蜡顶,紫檀座;英石山一件,紫檀座;青花白地瓷狮子一件,花梨座;绿地套紫花玻璃瓶一件,紫檀座;芝仙福寿瓷盆景一件,紫檀座;青花白地瓷盆一件,花梨座;汝釉双耳炉一件,紫檀盖座嵌玉,丙;铜鼎炉一件,铜座;朱砂石一块,紫檀座;花梨镶洋漆桌一张,上设:铜炉一件,铜座;铜掐丝珐琅宝月瓶一件,矮铜座;哥窑花觚一件,紫檀座;紫英石山子一件,花梨木座,霁红瓷瓶一件,洋漆座;黑漆翘头案一张,上设:青绿三足鼎一件,花梨盖座嵌玉;玻璃插屏一件,花梨边座;均釉三羊开泰瓶一件,内插紫檀嵌玉如意一柄,洋漆座;铜火盆一对,随铜丝罩。

    第20章 清代宫殿陈设 - 干清官和东暖阁的陈设

  清代外朝三大殿内,正中固定有一组宝座及其附带陈设,其余地面上空洞无物,遇朝会,大宴等仪节临时设宝案、诏案、表案、宴桌等等,与明代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中和韶乐的乐悬移至殿外檐下。清代皇帝不在太和门御门办事,而改在乾清门,也是临时设宝座、御案、屏扆。现在根据清代内务府的宫殿陈设档册,举例说明几座不同用途的宫殿内陈设。

  皇帝召对臣工,引见庶僚御乾清宫。宫广九楹,深五楹。正中设宝座,楣间悬顺治御笔“正大光明”匾拓本。两楹悬康熙御笔联(现设为乾隆临摹)“袁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无轾民事惟难”。北两楹乾隆御笔联:“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于厥躬”。现在乾清官明殿和东西暖阁及坤宁宫东暖阁都保存着清代遗留下来的陈设状况。兹选现存年代最早的一份乾清官陈设册摘录如下:

  1.明殿

  正中设地平一份,地平上设:金漆五屏风,九龙宝座一份,座上设:紫檀木嵌玉如意一柄;红雕漆痰盆一件;玻璃四方容镜一面;痒痒挠一把;座下左右设:铜掐丝珐琅角端一对,附紫檀木香几;铜掐丝珐琅垂恩香筒一对,紫檀木座;铜掐丝珐琅仙鹤一对,古铜甗(音yan)四件,  铜甗,古炊具,以青铜或陶为之,二层,上蒸下煮紫檀木金漆香几座;铜掐丝珐琅圆火盆一对。

  东西板壁下设,紫檀木大案一对,上设:古今图书集成520套;天球地球各一件,附紫檀木座;铜掐丝珐琅鱼缸一对,紫檀木座;铜掐丝珐琅满堂红戳灯二对。紫檀木案一张,上设:周蟠夔鼎一件,紫檀木座盖;铜掐丝珐琅兽面双环尊一件,紫檀木座;青花白地半壁宝月瓶一件,紫檀木座;皇舆全图八套;国朝宫室四套。紫檀木案二张上设:皇朝礼器图二十四匣,九七二册。

  红金漆马扎宝座一件。引见楠木宝座一张,上设:红雕漆痰盂盆一件;玻璃四方容镜一面;青玉靶回子刀一把。

  引见小床二张,图思根一张,栽绒毯子一块;国朝宫史一部。年节安设:青汉玉挂璧一件,紫檀木架;铜胎珐琅四方瓶一对;铜胎珐琅双管尊一对;玻璃花一对。

  年节及寻常铺设:黄氆氇坐褥四件;衣素小坐褥二件;铜胎掐丝珐琅八方亭式火盆一对,紫檀座;棕竹股扇子一柄;御笔墨刻匾一面;御笔对二幅;红心白毡九十五块。

  2.乾清宫东暖阁

  东暖阁炕宝座上设:紫檀木嵌玉如意一柄;红雕漆痰盆一件;玻璃四方容镜一面;痒痒挠一把;青玉靶回子刀一把。

  左边设:紫檀木桌一张,上设:紫檀木匣三件,内盛御笔青玉片册;砚一方,紫檀木匣;铜镀金匣,松花石暖砚一方;青玉出戟四方盖瓶一件,紫檀木商银丝座;五彩瓷白地蒜头瓶一件,(大明嘉靖年制款),紫檀座;周匏壶一件,紫檀座;竹根笔筒一件,内插笔三支,竹如意一个,扇子一把;青玉墨床一件,紫檀木座;青玉子母狮一件,紫檀座;青玉水盛;御制落叶诗十六册;御笔南巡记青玉片册,紫檀座。

  右边设:描金黑洋漆小案一张,上设:御制西师诗青玉片册,紫檀座;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文青玉片册;铜掐丝珐琅炉瓶盒托盘一份;  炉瓶盒三事是自古以来丈人书房中必备之物,炉焚香,盒贮香,瓶中有铲箸各一,用以添香除灰铜掐丝珐琅香插一件;定瓷平足洗一件,铜镶口,紫檀木座;铜掐丝珐琅冠架瓶,  较高之瓷瓶,厚壁平底,用以置放冠帽用。清代宫中亦有形制各异之冠架紫檀木座;紫檀木边四方玻璃大挂镜一面;红雕漆匣一件;御制南郊诗卷;紫檀木箱一件。紫檀木箱一对,左边箱上设:五体清文鉴六套;右边箱上设,西清古鉴四套;西清续鉴二套;地下设:铜掐丝珐琅四方火盆一件;玉瓮一件。

  3.楼上设:殿神牌位三龛,随紫檀木高桌二张;铜掐丝珐琅五供一份;铜掐丝珐琅炉瓶盒一份;黄云缎桌围子二块;栽绒毯子一方。

  4.楼下抑斋落地罩内:  抑斋,宁寿宫花园和建福宫花园还各有一处抑斋,据记载,圆明园内也有叫做抑斋的室名楠木包镶床上设:红雕漆痰盆一件;痒痒挠一把;青玉靶回子刀一把。左边设:紫檀木桌一张,上设:青玉炉瓶盒一份;右边设:紫檀木桌一张,上设:青玉炉瓶盒一份;汉白玉仙人插屏一件,紫檀木座;铜掐丝珐琅双耳瓶一件,紫檀木座;青花白地瓷蒜头瓶一盛于紫檀匣内;紫檀木箱三件;五经十二件;铜胎掐丝珐琅蜡扦三件;青玉海晏河清书灯一件;  古语有“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圣人出,黄河清”之说,海晏河清即一龟负鹤,踏波而行,寓天下太平。烛台或灯座常用此式楠木图思根一张。

  5.年节安设:玻璃花一对;响竹两把。

  年节及寻常铺设:黄氆氇氆氇,藏语音译,毛毡,可做衣裙座垫之用  坐褥二件,石青迎手二分,衣素坐褥二件、随葛布套;妆缎坐褥三件;绣花坐褥迎手靠背三分;凉席一领;炕毡一块;地毯三块。炕上设御笔二十四册,随紫檀匣;芝屏一件,紫檀座。

  6.楼下设:紫檀木嵌硝石高桌一张;铜镀金佛五尊;银镀金珐琅五供、八吉祥各一份;法盏一件。铜掐丝珐琅炉瓶盒一份;黄云缎桌围一块;缂丝桌围二块;红雕漆箱一件,内盛御笔书画卷二十件。

  炕上设:诒晋斋书卷墨刻册及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二十八套;仁宗御制诗文集五套;高宗御制诗文集十二套;圣训汉文四十四套,清文四十四套。

    第21章 清代宫殿陈设 - 养心殿

  清代自雍正始,养心殿作为皇帝寝宫,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成丰、同治、光绪、宣统计八朝皇帝,凡是住在紫禁城内时,养心殿是皇帝唯一的寝宫。另外还和乾清宫同时是引见和召见官员,批阅奏折的处所。现在养心殿明殿西暖阁、三希堂等处仍保存着自雍正至宣统历年遗留的陈设状况。而东暖阁则是光绪年间垂帘听政时期彻底改变过的。下面引用嘉庆御制养心殿联句诗注,这是养心殿最早的一篇对于室内陈设的记载。

  殿座作工字式,前后殿共十二楹,中为穿堂……前殿七楹为当阳正座,中设黼康地平,上方恭悬“中正仁和”匾额……宝座屏左右高宗御书联语。正殿东壁为圣制养心殿铭,西壁为圣制题董邦达溪山清晓图。并东西墙各设长案一。案之南为东西暖阁门。

  北墙设书格。黼座后左右各启一门,达于穿堂……由穿堂达于后殿。

  殿五楹,中设座……东西两次间亦为暖阁……前殿东暖阁二楹,自室中西北折而东南,上为仙楼,下分界为曲牖,温室安设宝座。宸翰御书各匾额,随方向曲折,扬于楣桕,俪以联语。阁中匾凡四:日“寄所托”,日“随安室”,日“明窗”。东仙楼西向一额,日“如在其上”,嘉庆四年皇上御书恭奉者。室中四壁悬挂者,如三朝圣训,圣制庚辰岁朝图,并圣制御笔各诗文,每年御制春帖子,元旦除夕诗轴。

  阁东北隅别为寝宫,是为斋室。其前殿西暖阁二楹,分界为重户奥室,设置宝座,楣间亦各悬额以别之,阁中匾凡五:“勤政亲贤”,为世宗御书。召对臣工,办理庶政成在此。高宗御书匾日“三希堂”,日“自强不息”,日“倦勤斋”,日“长春书屋”。阁西偏别室,日“梅坞”。室中四壁悬挂圣制御笔诗文,并各式联语,如东暖阁。其后殿东暖阁日“乐天”是为寝宫。

  养心殿的东院,体顺堂是皇后和皇帝共同的寝宫。

    第22章 清代宫殿陈设 - 昭仁殿

  康熙时,沿明制以乾清宫为皇帝寝宫,但实际是住昭仁殿。在建筑布局上昭仁殿是乾清宫的东耳殿。乾隆昭仁殿诗序:“乾清宫之东移为昭仁殿。皇祖在御时,日夕寝兴之温室也。朕弗敢居焉,乃贮天禄琳琅宋元镌本于内,时一徘徊……。”嘉庆二年乾清宫灾,昭仁殿同烬。重建后又藏善本图书天禄琳琅续编。乾隆御笔匾额:“天禄琳琅”,联:“风奏南薰调玉轸,霞悬东壁灿瑶图”。殿后西室联:“有秋历览登三辅,肝食惟期协九经”。又联:“独喜惜阴澄静照,更因嵇古契遐心”。室之北额:“慎俭德”,联:“亦日钦哉贯谟典,允惟难矣作君师”。又联:“琼枝春意足,缥帙古香多”。

  兹选现存昭仁殿年代最早的一份档案,除架上图书另有天禄琳琅书目刊本,不在档册之内,室内全部是乾隆年间的陈设面貌。

  昭仁殿

  乾隆四十一年六月二十曰,丰升额、迈拉逊同查得昭仁殿(陈设如下):

  1.明殿正室宝座陈设:明黄南绣靠背迎手坐褥一份;氆氇坐褥一个;青缎坐褥一个,随葛布套;紫檀木商金字嵌玉二块如意一柄,裘日修进;容镜一面,曹夔音画;填漆痰盒一件;曹扇一柄,梁诗正字,张若霭画;汉玉把莲荷叶洗一件,紫檀木座,乙;哥窑兽面双环云尊一件,紫檀木座;紫檀木如意盒一对。

  左边洋漆香几一张,上设:天禄琳琅书目录一部;御制宫殿四铭册,紫檀木匣盛;周诸孟卣一件,紫檀木座。

  右边洋漆香几一张,上设:青玉小盖罐一件,紫檀木座;白玉墨床一件,紫檀木座;哥窑笔山一件,乌木座;汉玉水盛一件,象牙座;花梨木笔筒一件,黄杨座;御临颜真卿明远帖白玉片四页;旧端蕉白瓠叶砚一方,紫檀盒盛;青花白地花囊一件,铜胆,紫檀木座;紫檀木边镶青玉云龙插屏一对;紫檀木高香几一件;定窑铜镶口里莲花洗一件,紫檀木座;紫檀木高香几一件;铜钵盂炉一件,铜座,宣德款;青白玉炉瓶盒一份,紫檀座,铜匙箸。乾隆款青花白地瓷葫芦尊一对;铜火盆一对,铜丝罩。

  如意门向南宝座设:明黄缎南绣靠背迎手坐褥一份;氆氇坐褥一个,随葛布套;紫檀木嵌玉三块如意一柄;容镜一面,曹夔音画;填漆痰盒一件;曹扇一柄,梁诗正字,张若霭画;黑漆长方小高桌一张,上设:商丁鼎一件,紫檀木盖座嵌玉顶;白玉三喜觥,紫檀木座;哥窑双管撇口花插一件,紫檀木座。

  后殿西次间东墙向西:黑漆小高桌一张,上设:青玉三足鼎一件,紫檀木盖座;青玉卮一件;哥窑葫芦瓶。

  2.慎俭德殿内向东宝座设:明黄缎绣花卉坐褥迎手靠背一份;青缎坐褥一个,随葛布套,氆氇套;石青缎靠背一个;紫檀木嵌玉如意一柄;嘉窑青花白地盘一件,紫檀木座;容镜一面,曹夔音画;填漆痰盒一件;曹扇一柄,梁诗正字,张若霭画;红花白地甘露瓶一件,紫檀木座;紫檀木嵌硝石香几一张,上设:青玉百寿长方鼎一件,紫檀木盖座,嵌玉顶。嘉窑青花白地龙凤双环瓶一件,紫檀木座。白汉玉龙首觥(音gong)一件,  觥,酒具或盛酒器,腹椭圆,圈足,有流,有把手—盖作兽头形。古代以兽角制作紫檀木商(银)丝座。紫檀木嵌硝石香几一张,上设:掐丝珐琅炉瓶盒一份,紫檀木座。

  北墙:紫檀木长案一张,上设:周夔鼎一件,紫檀木盖座,嵌玉顶;铜掐丝珐琅四方尊一件,紫檀座;青花白地宝月瓶一件,紫檀木座;冬青釉连环瓶二件,紫檀木座;青绿周素盂,紫檀座,楠木香几;蓝玻璃海棠盆景,紫檀座;董邦达画屏一对,紫檀边。

  紫檀木绣墩四个,随黄刻(缂)丝垫;紫檀木小炕案一对,上设:黄玉双螭腰圆扁瓶一件,紫檀座甲;白玉桃鹤笔山一件,乌木座乙;汉玉星纹璧墨床一件,乌木座乙,殊一锭;定窑有盖水盛一件,乌木座乙,铜匙;哥窑笔筒一件,紫檀木座;古铜砚一方,黑漆匣盛;御制五经萃室记二册,红雕漆长方盒盛,内盛御制五经萃室记二册,镶嵌紫檀木扇式二盒盛,内盛白玉八块;御制五经萃室记刻青玉八片,紫檀木盒盛;御制五经萃室记围屏一份,计六扇,乾隆四十八年七月十八日鄂鲁里交来;御制五经萃室记手卷一卷青白玉五经萃室定窑花囊一件;御笔五经萃室记一册,锦袱,雕漆套匣,乾隆四十九年正月十九日,吕进忠交来;五经一份,计十二套;五经一份,计十二套。安在五经萃室桌上。四月十七曰厄鲁里交;青玉五经萃室记一册十页,安在五经萃掐丝珐琅印色盒一件,铜座,安慎俭德书桌上;九月廿六日长宁交来;嵌玉字五经萃室炕屏一份,丰升济隆进,安在明殿

    第23章 清代苑囿的室内陈设 - 宝月楼

  宝月楼,乾隆戊寅年(1785)建,与同豫轩,茂对斋东西相望,北对迎薰亭,南临皇城。楼上恭悬皇上御书额曰:“仰观俯察”。联曰:“佳兴四时同图呈苑里,清光千里共鉴澈池心”。楼下东室北间,额曰“错绣”, 曰“卷绡”,联曰:“云容水态从头会,秋月春风取次拈”。又曰“玉宇近高寒,栏凭十二;庆宵增朗彻,界俯三干”。又曰:“烟云舒卷揽胜赏,松石古澹怡远情”。南室额曰:“芳援”, 曰“玉萃”。联曰:“云敛琳霄目因迥,水澄兰沼意俱深”。又曰:“写影水中央,万川同印,澄辉天尺五,一镜常悬。”又曰:“风物似登瀛景呈瑶岛,云山疑罨画影漾金波”。宝月楼西为茂对斋,联曰:“舒卷天真任岚霭,飞沉自得乐禽鱼”。茂对斋右为涵春室,斋西为延赏亭。

  以下是宝月楼、茂对斋、涵春室、延赏亭的陈设。这一组建筑只因南岸直长单调而建,供皇帝偶然登临而已。

  1.宝月楼下

  明间

  紫檀边座玻璃心五屏风一座;鸾翎扇一对,紫檀杆座;紫檀罗汉宝座,上铺:红猩猩毡一块;石青缎绣二色金花坐褥一件;红锦套一件;蓝缂丝迎手靠背坐褥一分;紫檀嵌玉如意一柄;填漆痰盒一件;玻璃长方容镜一面;紫檀高香几一对,左几上安:宝月楼记青玉册,紫檀套匣;右几上安:青玉宝一方,紫檀套匣。紫檀边画玻璃炕屏一架,计十二扇;宝座面西,上铺白毡一块,红猩猩毡一块,凉席一领,花毡一块;黄缎绣金龙迎手靠背坐褥一份;绣黄江绸迎手靠背坐褥一份;雪花锦迎手靠背坐褥一份;葛布套一份;绣黄缎幔一架;紫檀嵌青白玉如意一柄;填漆痰盆一件;银镶铜鞘顺刀一把;紫檀边座玻璃大插屏一对;紫檀边玻璃画荷花小柜一对;白铜火盆一对,铜罩、花梨座;紫檀几腿案一对。

  南暖阁

  宝座面西,铺设同前;绣黄缎迎手靠背坐褥一份;蓝缂丝迎手靠背坐褥一份;月白锦迎手靠背坐褥一份;葛布套一份;紫檀案一张;铜珐琅有盖火盆一件;洋漆座;紫檀绣墩一对,绣黄缎垫,月白锦套;

  北暖阁

  宝座面南,铺设同前,红白毡,靠背坐褥。

  紫檀嵌竹书格一对;紫檀案一张;铜珐琅有盖火盆一件,紫檀座;紫檀绣墩一对,绣黄缎垫,月白锦套;夹绸软帘一架;帘刷二架;地毯八块。

  楼上明间

  紫檀边字画围屏十二扇。

  紫檀宝座面北,上铺:绣黄缎靠背坐褥二件;月白锦套二件;葛布套二件;黄毡套足踏一件。

  紫檀罗汉椅十二张,黄缂丝垫,月白锦套;紫檀边座玻璃大插屏四座。

  宝座面东,铺设同前。

  紫檀书格一对。

  宝座面西,铺设同前。

  紫檀边座玻璃炕屏十二扇;紫檀杌子十二张,蓝缎绣金花垫,锦套;帘刷二架。

  月台上安:

  大铜鼎二对。

  2.茂对斋

  紫檀边南漆心嵌蚌万寿长春三屏风一座;紫檀漆心嵌蚌万寿长春罗汉宝座,上铺:绣花缎坐褥一件;黄毡套足踏一件;鸾翎掌扇一对,紫檀杆座;白果木几腿案一张;古铜有盖火盆一件,紫檀座;紫檀边榆木座玻璃插屏一座。

  宝座面北,铺设同前。

  3.涵春室

  明间

  花梨木缂丝三屏风一座;花梨木宝座,上铺:绣黄缎坐褥一件;紫檀楠木心案一张。

  里间

  宝座面东,铺设同前;夹绸软帘一架。

  4.延赏亭

  花梨边文竹心五屏风一座;花梨边座漆心罗汉床一张,上铺白地红花毡一块;织锦坐褥一件;足踏一件;鸾翎扇一扇,花梨杆座;花梨高香几一对。

  5.紫光阁

  紫光阁位于中海西北岸,康熙时常于秋季集三旗侍卫大臣校射,又在阁前阅试武进士。阁内每年正月赐外藩宴,自康熙至光绪始终是这些用途。阁上藏平定伊犁回部功臣一百人图像。平定两金川功臣一百人图像,最后一次是道光时平定张格尔功臣像。《日下旧闻考》载:“阁额为御书。联曰:‘干羽两阶崇礼乐,车书万里集冠裳’。左右向南壁间恭悬平定伊犁及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文。左壁为伊犁全图、右壁为回部全图。东西廊壁恭悬御制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文,及两金川全图,并御制报捷凯歌十首。阁上尊藏得胜灵纛及俘获军器。正中绘平定西陲凯宴图,左壁绘西陲献馘图,右壁绘平定回部郊劳图。联曰:“天衢翊运风云会,策府铭勋日月光”。除上列装饰和藏品,以及赐宴时设席以外,其平日固定陈设如下。

  紫光阁楼下

  金漆地平一座,上铺青毡一块,栽绒花毯一块;金龙宝椅一座;黄妆缎坐褥一件;足踏一件,黄缎刷,倭缎套;紫檀嵌青玉如意;填漆痰盆一件;玉靶回子刀一把;宝剑一口;金龙香几一件;上安:掐丝珐琅炉瓶盒一份,铜匙箸,紫檀座;鸾翎扇一对,紫檀杆座;掐丝珐琅角端一对,红漆几座;掐丝珐琅垂恩香筒一对,铜座;掐丝珐琅鼎炉四件,红漆座;古铜罩盖火炉一对,紫檀座;青绿四足有盖鼎四件;铜瓶一件;铜珐琅四方有盖火盆一对。

  紫光阁楼上陈设:金漆三山两面屏风一座;鸾翎扇一对,紫檀杆座;玉辇宝座,上铺:黄缎坐褥一件;填漆痰盆一件;插屏一对,紫檀座;金辇宝座,上铺设同前;金龙竖柜二对;红木边纸印铜版图一对;紫檀椅十二张,黄缎绣花垫,锦套;栽绒大吉葫芦挂屏一对;黄缎坐褥一件;炉瓶盒二分,随小香几。

    第24章 清代苑囿的室内陈设 - 静明园

  静明园在玉泉山,南宫门西南为影湖楼。在高水湖中。乾隆二十四年影湖楼诗,有序:“迩年开水田渐多,或虞水不足,故于玉泉山静明园外接拓一湖,俾蓄水上游,以资灌注。湖之中筑楼五楹,惟舟可通。适因落成,名之日影湖,而系以诗……”

  1.影湖楼

  影湖楼下明间

  面北设:紫檀边座画玻璃映景五屏照壁一座;背后贴:陆遵书画五张;紫檀边座波罗漆心宝座一张,上铺:红毡一块;足踏一件,黄缎套。上设:绣黄缎坐褥一份,随绿锦座褥套一件;左设:紫檀嵌三块玉如意一柄;右设:文竹嵌玉有盖痰盒一件;棕竹股黑面扇一柄,蒋博字,德舒画;两边设:紫檀边腿楠木心高方香几一对,左几设:定窑拱花满尺盘一件,搭色木座,乙;右几设:青绿兽耳多乳墩炉一件,紫檀商丝座玉顶,乙;鸾翎宫扇一对,紫檀杆座。

  东间面西设:楠木包厢(镶)宝座床一张,上铺:黄白毡各一块;逢节铺:彩色花毡一块,绣花坐褥一件;上设:红锦坐褥一件,葛布套;青缎靠背一件,葛布套,黄布挖单一块;左设:紫檀嵌三块玉如意一柄;右设:文竹嵌玉有盖痰盒一件;棕竹股黑面扇一柄,蒋溥字,德舒画;床上两边设:文竹冠架一件;花梨木边漆心嵌螺钿香几一件,上设:青花瓷炉瓶盒一份,铜匙箸,紫檀座盖;几下设:御制月令七十二候一套;龙泉釉拱花洗一件,紫檀座,丙;青绿商金银牺尊一件,楠木座;紫檀边座嵌珐琅插屏一对。

  东墙挂:御笔南漆挂屏对一份;南墙挂:董邦达画一张;北墙贴:钱维城画一张。

  东边两门挂:杏黄春纱软帘二架;靠南北窗下安:花梨木椅八张,随青缎垫;北门上挂:御笔“月澜环彩”南漆匾对一份;西门上挂:石青绸刷子一件,西边两门贴:袁英画一张;门斗上挂:紫檀嵌五色石诗意挂屏一对。

  西进间靠西墙地设:青绿出戟夔耳四喜蝉纹尊一件,花梨座;青绿朝冠耳三兽有盖鼎一件,紫檀座,丙;龙泉釉撇口尊一件,紫檀座,丙;圣祖御书法帖二十册;墙上挂:钱维城画一轴。

  楼上明间

  面北设:紫檀边雕鸡翅木心三屏照壁一座;雕紫檀三屏宝座一张,足踏一件,黄毡套;(座)上设:缂丝坐褥一件,随锦套;左设:紫檀嵌三块玉如意一柄;右设:文竹嵌玉有盖痰盒一件;棕竹股黑面扇一柄,蒋溥字,德舒画;两边设:紫檀高香几二件,左几设:冬青釉折边洗一件,楠木座;右几设:乾隆款铜掐丝珐琅炉瓶盒一份,紫檀座。

  西进间面东设:楠木包镶一面宝座床五张,上铺:黄白毡各一块,逢节铺绣花坐褥一份;紫檀边钱维城画挂对一副;黄锦坐褥一份,葛布套;左设:紫檀嵌三块玉如意一柄;右设:文竹嵌玉有盖痰盒一件;棕竹股黑面扇一柄,蒋溥字,德舒画;床上两边设:紫檀竹式炕案一对,左案设:佩文斋书画谱一部八套;右案设:白地红花甘露瓶一件,花梨座;哥窑耳炉一件,紫檀座,丙;紫檀嵌螺钿瓶盒二件;成窑绿龙木瓜盘一件,楠木座;两案下设:棕竹股黑面扇一匣,窦光鼐字;御定万年书一套;紫檀罩盖匣一件,内盛诗意砚六方;御制新乐府一套;清字圣京赋一套;床上两边安:黑漆金花提梁匣一对,内盛墨百八十八锭;青花瓷一统尊一件,紫檀座,丙;翡翠釉天球瓶一件,紫檀座,丙。

  靠南北窗下设:楠木拼床四张,随花毡套。

  东次间靠东方窗地设:楠木几腿案一张,上设:青绿兽面方尊一件,紫檀座;青绿辅耳三羊有盖鼎,紫檀座;冬青釉梅瓶一件,紫檀座;内插:弘旿画宫扇一柄;圣祖御书法帖八册。

  两边门上挂:石青绸刷子二件。

  净房内安:宣铜炉一件,楠木座;洋瓷瓶盒二件,紫檀座,铜匙箸;薰殿用:洋瓷香插二件。

  东进间面北设:楠木包镶一面宝座床三张,上铺黄白毡各一块,逢节铺绣花坐褥一份,上设:片金地倭缎坐褥一件,葛布套;青缎靠背一件,葛布套,黄布挖单一块;左设:紫檀嵌三块玉如意一柄;右设:文竹嵌玉有盖痰盒一件;棕竹股黑面扇一柄,蒋溥字,德舒画;床上两边安:紫檀嵌硝石青纱绣金线门柜一对;柜顶上设:经典释文一部三套;考工记解一套;太平经国之书一套;风雅广逸一套;紫檀竹式炕案一对;左案上设:御制诗梁诗正字册页二十册;右案设:白地红花甘露瓶一件,花梨座;乾隆款套红玻璃炉瓶盒一份,铜匙箸,花梨座,为字号;宣窑冬青釉木瓜盘一件,紫檀座;两案下设:文竹五福捧寿盒一对;红雕漆盒一对;两边墙上挂:紫檀玻璃边嵌五色石挂屏一对;殿门挂:青缎边刷毡竹帘各四架。
【出处朱家溍之《明清室内陈设》。】
yiyiloveds

ZxID:198232

等级: 小有名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4-03 0
第25章 清代苑囿的室内陈设 - 西苑、中南海

  清代的苑囿,如西苑、南苑和畅春、圆明、清漪、静明、静宜诸园,以及避暑山庄行宫,都是清代皇帝驻跸的处所。苑囿多取天然之趣,因高就深,傍水依山,相度地宜,构结屋宇,因而室内的陈设与紫禁城内宫殿陈设不尽相同。兹以现存西苑、清漪、静明、静宜诸园及避暑山庄之陈设档册,选择其中因建筑格局不同,用途不同,而室内陈设亦各有不同面貌,介绍如下:

  西苑门循池东岸西折,临池面北正门日德昌门,门内为勤正殿,殿后为仁曜门。仁曜门南为翔鸾阁,阁后东楼日祥辉,西日瑞曜。由阁而南为涵元门,门内东向为庆云殿,西为景星殿,正中南向为涵元殿。

  翔鸾阁广七间,左右延楼回抱各十九间,涵元殿正中恭悬皇上御书额日:天心月协。东室额日:含经味道。联日:“四面波光动襟袖,三山烟霭护壶洲”。又日:“风篁叶韶菠,云树霭蓬壶”。西室联日:“于此间得少佳趣,亦足以畅叙幽情”。皆御书。

  以上是翔鸾阁,祥辉楼,涵元殿诸处的室内匾联。涵元殿内东暖阁为皇帝寝宫之一,自康熙以下诸帝都曾经住过。以下是室内陈设:

  1.翔鸾阁上设:

  宝座面北,上铺红白毡二块,红猩猩毡一块,藤凉席一领,黄地红花毡一块;锦缎坐褥靠背迎手一份;纸绢字画围屏一架,十二扇;翔鸾阁下设:古铜鼎炉一对,古铜狮子一对,古铜麋鹿一对。

  2.祥辉楼上设:花梨木有架床一张。

  3.瑞曜楼上设:花梨木有架床一张。

  同治八年

  4.涵元殿

  明间:紫檀地平一座,上铺绿地红花毯一块;紫檀亭式宝座,顶上供:无量寿佛一尊,上挂紫檀嵌玉如意灯四件;黄江绸绣花迎手靠背坐褥一份,足踏一件,黄毡套;紫檀嵌青玉如意一柄;洋漆痰盆一件,青玉边玻璃容镜一面。

  紫檀书桌一对;左桌上安:黄地青花葫芦瓶一件,内插竹骨扇一柄;掐丝珐琅炉一件,紫檀座;青玉双羊花囊一件,紫檀座;六旬万寿册。右桌上安:木根笔筒一件;青玉小如意一柄;掐丝珐琅炉瓶盒一份,紫檀座,铜匙箸;均釉木瓜盘一件,花梨座;紫檀边画玻璃挂屏一件。

  地平上设:镏金角端一对,铜垂恩香筒一对;景泰款掐丝珐琅火盆一对;硬木夹帘二架;挂灯一对。

  5.含经味道

  东暖阁:宝座面北,上铺红白毡二块,花毡一块;氆氇坐褥一件;石青缎靠背一件,葛布套一件,藤凉席一领;绣黄江绸迎手靠背坐褥一份;酱色金绿迎手靠背坐褥一份;紫檀嵌玉如意一柄;牙边玻璃小容镜一面;玉靶回子刀一把,红皮鞘;雕漆痰盆一件;宣窑青龙白地洗一件,紫檀座;白瓷红花冠架瓶一件,花梨座;窗台上安:紫檀嵌瓷文具一对;青花白地红八宝观音瓶一对,紫檀座;花梨木杌子一对,绣花垫,锦套;纸绢匾对一份;纸绢挂屏二件。

  仙楼上南一间

  上层中供:释迦牟尼佛一尊,紫檀龛;左边供:文殊菩萨一尊,紫檀龛;无量寿佛一尊;绿衣救度佛母一尊,南漆龛;右边供:观世音菩萨一尊;无量寿佛一尊;白衣救度佛母一尊。

  下层中供:宝胜佛一尊,紫檀龛;左边供:观世音菩萨一尊;白衣救度佛母一尊;右边供:文殊菩萨一尊;白衣救度佛母一尊;白伞盖佛母一尊;无量寿佛七尊;铜镀金小塔四件;铜镀金塔二座;洋瓷五供五件,紫檀座,随金龙木蜡一对。

  宝座面西,铺设同东暖阁宝座。

  北一间

  花梨木宝座一张,上铺:黄缎金龙缂丝坐褥一件;紫檀嵌青玉如意;花梨木琴桌一张,上安:宣窑青花白地双管观音瓶一件,内插:竹骨扇一柄;掐丝珐琅兽耳炉一件,紫檀盖座;青绿撇口花瓶一件,紫檀座。

  顶棚上:挂灯二对。

  寝宫

  面南:花梨包镶床一张,  某某木包镶,是指炕帮而言,可以是紫檀、楠木或其他高级木材。炕帮内是数张长方形的杉木床连接成一个整体平面,在造办处档案中就叫做拼床。视空间大小而有三张五张之分,床面满铺毡毯,无论何种尺寸,铺设只有一份上铺红白毡各一;花毡噙边一块;夹纳帐一架;大褥胎二件;氆氇褥单一件;绸褥单一件;挡风一件;枕头三个;夹绸幔一架;紫檀琴桌一对。

  窗户台上安:霁红铜镶口洗一件,紫檀座;青绿三足鼎一件,紫檀盖座,玉顶;雕漆盒二对。

  地下设:铜火盆一对,漆座;紫檀绣墩一对,绣黄缎垫,锦套;掐丝珐琅兽面双环匾(扁)瓶一件,紫檀座。

  西暖阁

  宝座面东,铺设同东暖阁宝座。

  地下设:紫檀边波罗漆心书桌一对;左桌上安:掐丝珐琅炉瓶盒一份;御制瀛台柏梁体句诗一册,锦套;涵元殿赐宴恭和诗一册,锦套;右桌上安:紫檀卷册式盒;白瓷红花冠架瓶一件,紫檀座。

  窗户台上安:掐丝珐琅玉壶春一件,紫檀座;自鸣钟一架;牛拖表一对;雕漆盒一对;青绿多乳铎一件,紫檀座架。

  地下设:紫檀边座玻璃半腿穿衣镜一对;花梨木杌子三对,绣花垫,锦套。

  墙上挂:紫檀嵌蚌泥金字挂屏一份;纸绢挂屏一对。

  顶棚上:挂灯一对。

  净房净房即厕所安:铜炉一件;紫檀瓶盒二件;地毯十一块。

    第26章 清代苑囿的室内陈设 - 演武厅

  清代苑囿的室内陈设 - 演武厅

  健锐营衙门,在静宜园东南,围墙四角有碉楼四座,共房二十二楹。皇上阅兵演武厅一座,后有看城及东西朝房,放马黄城。演武厅,乾隆十四年奉敕建立,为健锐营肆武之地。厅内恭悬御书联日:“选士励无前宣伟绩,练军垂有久永视成规”。圆城南门石额日:“威宣壁垒”。北门石额日:“志喻金汤”。(见《日下旧闻考》)

  演武厅

  演武厅一座计五间,抱厦三间。明间靠南设:松木地屏一座,上铺:黑毡一块;洋毯一块;紫檀边黄缎心绣花卉围屏一架,计五扇;围屏前设:紫檀三屏宝座一份,上铺:黄缎绣花卉坐褥靠背迎手一份;坐褥上设:紫檀嵌三块玉如意一柄;填漆痰盒一件;紫檀足踏一件,随黄毡套一件;宝座左右设:紫檀香几一对,上设:青绿炉瓶盒一份;黄瓷木瓜盘一件,楠木座。

  宝座屏门上挂:高宗纯皇帝御笔黑漆金字匾一面,对一副。南北风窗上挂:高宗纯皇帝御笔黑漆金匾十面;外檐前后门上挂:青缎帘。

  南城楼一座计五间。东西间靠南窗设:楠木包镶床十二张,上铺:白毡二块;前后门上挂:青缎边刷毡竹帘各二架。

  北城楼一座计三间。青缎帘刷二件。

    第27章 清代苑囿的室内陈设 - 瀛台

  香扆殿后南向日瀛台。东为春明楼,西为湛虚楼。瀛台临水为迎薰亭。藻韵楼折而东南向者为补桐书屋,北向者为随安室。补桐书屋又折而东为待月轩。绮思楼西崇台北为长春书屋,后室日漱芳润。长春书屋西池亭日怀抱爽。

  迎薰亭御书额日:“对时育物”。联日:“相于明月清风际,只在高山流水间”。补桐书屋东室联日:“摩空野鹤养真性,绕壑风泉清道心”。西室联曰:“清荫欲凌霄汉上,远意自在山水间”。随安室联日:“柳荫分绿笼琴几,花片飞红入镜屏”。待月轩东室联曰:“写楹常看霞生际,对坐宛当月上时”。又曰“半奁绿水菱花对,一嶝青山画幅横”。……北建六方亭于石岩之上,颜曰:“镜光亭”……构亭于水中,为牣鱼亭……绮思楼之西,山上为台,额日“八音克谐”,长春书屋三楹南向,联曰:“松烟冲翠幄,雪迳绕花源”,又联曰:“澹荡青阳盎,棼愠瑞旭舒”。后门额曰:“延爽”,曰“导青”。东室额曰“宾凤”,联曰:“闲庭不改风还月,欹案依然易与诗”。又曰:“商鼎周彝自典重,槛葩苑树相芬芳”。西室额曰:“学林”,联日:“庭饶芳毯铺生意,座有芸编结古欢”。又联曰:“鸟鸣花笑自余乐,月白风清无尽藏”。漱芳润联曰:“胜地尚传诗句在,好山合作画图看”。又内室联日:“悟物思遥托,悦心非外求”。西穿堂联日:“地高游目远,云敛骋怀宽”。(见《日下旧闻考》)

  以下是春明楼、湛虚楼、迎薰亭、补桐书屋、随安室、待月轩、镜光亭、轫鱼亭、八音克谐、长春书屋、漱芳润诸处的陈设。

  1.春明楼下

  花梨罗汉床宝座,铺设照例。

  2.湛虚楼下

  南漆嵌大理石宝座,铺设照例。

  楼上花梨木宝椅一张。

  3.迎薰亭

  铜熏香龟龙二对。

  4.补桐书屋

  黑漆金龙马扎宝座;黄妆缎坐褥一件;青衣素坐褥一件;紫檀边座漆心嵌牙万寿长春三屏风一座;孔雀扇一对,紫檀座杆。

  西暖阁

  宝座面东,铺设照例。

  地下设:地毯三块;硬板夹帘二架。

  5.长春书屋

  明间:雕紫檀边漆心嵌牙万寿长春罗汉宝座;铺设照例。

  顶棚悬:挂灯一对。

  东间床上铺:红白毡各一,花毡一,凉席一;栽绒坐褥四件。

  紫檀琴桌一张,上安:青花白地出戟花觚一件,紫檀座;铜珐琅象耳鼎炉一件,紫檀座;木变石陈设一件,紫檀座。

  地下设:紫檀漆心绣墩二对,黄缂丝垫,锦套;铜火盆一件,洋漆架座。

  西间床上铺,同东间。    .

  紫檀琴桌一张,上安:青绿出戟文王鼎一件,紫檀盖座;填白釉梅瓶一件;铜珐琅马褂瓶一件,紫檀座;钦定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一部,十套。

  地下设:紫檀漆心绣墩二对;铜火盆一件,金漆架座;夹绸软帘四架;帘刷一架;地毯四块。

  6.随安室

  明殿

  古木根温榻宝座,上铺红毡一块;紫檀嵌白玉如意一柄;雕漆痰盒一件。

  东暖阁

  宝座面北,上铺红白毡二块,纳绒绿毯一块;黄江绸万福万寿迎手靠背坐褥一份;栽绒迎手靠背坐褥一份;青衣素坐褥一件;石青缎靠背一件;紫檀嵌青白玉如意;玻璃长方容镜一面;雕漆痰盆一件;玉靶回子刀一把。

  黑漆桌一张,上供:文殊菩萨一尊,铜胎,楠木龛;青玉文王佛一尊,紫檀龛;青绿饕餮鼎一件,紫檀座;青绿出戟方花觚一对,紫檀座;御制十六应真赞紫檀套匣。内盛:青玉册,八页。

  西暖阁

  宝座面北,铺设同前。

  地下设:雕紫檀嵌黄杨木绣墩八个,绿锦套;铜火盆二件,金漆座;夹绸软帘二架;纸绢佛像挂轴;地毯三块。

  7.待月轩

  花梨木镶竹式屏风宝座一份,铺设照例。

  紫檀案一对,上安:西清古鉴一部,八套。

  8.镜光亭

  花梨木宝椅一张,锦缎垫;冬青釉绣墩一对。

  9.物鱼亭

  哥窑绣墩一对,铜珐琅绣墩一对。

  10.怀抱爽

  填漆椅子一张,铺设照例;青花白地瓷绣墩一对。

  11.八音克谐

  楠木高桌一张;楠木椅子二张。

  12.漱芳润

  明间

  宝座面南,铺设照例。

  图思根桌一张;影(瘿)子木小香几一件,上安:铜珐琅炉瓶盒一份,铜匙箸,紫檀座;白瓷红花冠架瓶一件;南漆边座画玻璃插屏二件;铜火盆一件;挂灯一对。

  东间

  通景画围屏一架。

  紫檀嵌玉宝椅一张,铺设照例。

  紫檀方香几一对,左几上安:宣窑青花白地碗一件,紫檀座。右几上安:铜珐琅炉瓶盒一份,紫檀座。

  铜火盆一份;紫檀边绣三星挂屏一份;挂灯一对。

  西间

  宝座面北,铺设照例。

  紫檀波罗漆心书桌一张,上安:青玉炉瓶盒一份;汉玉单靶觥一件,紫檀座;祭红纸槌瓶一件,紫檀座;青白玉水盛一件,官窑笔山一座;墨石砚一方,南漆匣;青白玉夔龙墨床一件;桌下安:填漆盒一对,内盛:重排石鼓文再题石鼓诗各一册,石鼓十个;御笔御门听政诗卷。

  窗户台上安:青玉山石陈设一件;祭红木瓜盘一件;紫檀轧花嵌玉璧圆盒,内盛:经筵御论册;白瓷红花冠架瓶一件。

  地下设:铜火盆一对;硬板夹帘一架;夹绸软帘五架;地毯七块。

    第28章 清代苑囿的室内陈设 - 藻韵楼

  涵元殿之东为藻韵楼,西为绮思楼,正北相对为香康殿。

  藻韵楼,绮思楼上下各六楹。香康殿三楹,殿之东有室三楹,北间额日:“溪光树色”,联曰:“图画参生动,诗书阅古芳”。北接三楹西向,额曰:“虚舟”,联日:“闲云入窗牖,清露滴梧桐”;又曰:“心澹水木秀,兴幽鱼鸟闲”。又曰:“炉香画静芸编展,花海春深竹槛清”。殿之西有室三楹北向,额日:“水一方”;北接三楹,额日:“兰室”,联日:“亭台涵月镜,花木畅天机”。

  以下是藻韵楼、绮思楼、香康殿、溪光树色、虚舟、水一方、兰室诸处的室内陈设:

  1.藻韵楼

  楼下:宝座面西,上铺红白毡二块,红猩猩毡一块,花毡一块;绣黄江绸迎手靠背坐褥一份;锦坐褥一件;石青缎靠背一件,葛布套二。

  寝宫面南,上铺红白毡二块;夹绸幔一架;花梨藤心杌子四张,青缎垫。

  楼上:紫檀宝椅一张,上铺:绣黄缎靠背坐褥二件,锦套二件;黄毡心锦边足踏一件;夹绸软帘一架;地毯二块。

  2.绮思楼

  楼下:

  宝座面东,铺设同藻韵楼宝座。

  寝宫面南,同前;夹绸幔一架;花梨木藤心杌子四张,青缎垫。

  楼上:楠木床一张,上铺红白毡二块,锦褥一件;夹绸软帘一架;地毯二块。

  3.香康殿

  明殿:鸡翅木雕竹宝椅,上铺:黄缎绣金龙坐褥一件;黄毡套足踏一件;鸡翅木雕竹屏风一座;鸾翎宫扇一对,紫檀杆座,宝椅上设:紫檀嵌玉如意一柄;雕漆痰盆一件;玉背小容镜一面。

  地下设:鸡翅木香几一对,上安:雕漆盘一对,彩漆座;硬板夹帘二架。

  顶棚上:挂灯一对。

  东暖阁

  宝座面西,上铺红白毡各一,花毡一,藤席一;黄缎绣花卉迎手靠背坐褥一份;绿锦迎手靠背坐褥一份;紫檀嵌象牙花映玻璃炕屏一架,计十二扇;紫檀青白玉如意一柄;葫芦片玻璃小容镜一面;铜镶银鞘顺刀一把;雕漆痰盆一件;楠木拼凳六张。

  西暖阁

  宝座面东,铺设同东暖阁。

  南漆半圆如意桌一对。左桌上安:木根洗一件,紫檀座;掐丝珐琅盒一对,紫檀座;右桌上安:铜珐琅炉瓶盒一份,紫檀座,铜匙箸;紫光阁集宴落成诗册,钱汝诚书;麋角解说人字柳赋册,裘日修书;楠木拼凳六张;座表一对;花毡三块。

  4.溪光树色

  宝座面南,上铺红白毡各一,花毡一,凉席一;绣花缎迎手靠背坐褥一份;锦靠背坐褥二件,葛布套二件;蓝缂丝迎手靠背坐褥一份;紫檀嵌青白玉三块如意一柄;玻璃长方容镜一面;雕漆痰盆一件;玉把商金银花回子刀一柄,贴金鞘;纸绢挂轴一件;硬板帘一架;地毯二块。

  5.虚舟

  明殿:

  紫檀嵌玉十八罗汉宝座,上铺红白毡,猩猩毡;青衣素坐褥一件;黄氆氇坐褥一件,葛布套一件;紫檀嵌玉如意一柄;雕漆痰盆一件;红木边镶大理石插屏一座;铜火盆一件,金漆座;楠木书格一对,内安:御制墨刻石经四十函;御制诗五集八函;宣宗成皇帝圣训清汉书五十二函,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自懋勤殿领出。

  南间

  宝座面北,铺设同前。

  琴格一对,内盛琴四张;铜火盆一对,金漆架座。

  北间

  宝座面南,铺设同前;紫檀绣墩二对,绣黄缎垫,锦套;硬板夹帘一架;夹软帘一架;纸绢挂屏二件;地毯三块。

  6.兰室

  宝座面西,铺设同前。

  填漆书案一对,左案上设:红花白地冠架瓶一件,紫檀座;铜掐丝珐琅炉瓶盒一份,紫檀座;青绿水滴一件。

  左案下设:御笔御门听政述志示在廷诸臣诗墨刻卷;紫檀嵌蚌盒一件,内盛御制兰室诗一册;嵌表容镜一面;瑞符逢吉册;瀛台赐宴诗一册。

  右案上安:御制诗葫芦笔筒一件,竹笔二枝,竹骨扇一柄,嵌玉如意一柄;汉玉盖古铜龟式砚一方,紫檀座;洞石笔山一件,紫檀座;翡翠釉瓷水盛一件,紫檀座,珊瑚匙;青汉玉璧墨床一件,紫檀座,朱一锭;官釉纸槌瓶一件,紫檀座;三等表一件;春帖子词一册。

  右案下设:圣驾巡幸盛京册;紫檀玻璃罩匣,内盛:黄缎荷包九个;张若霭画瀛台赐宴图卷;瓷香插一件。

  紫檀格一对,左格内安:宣窑吉利瓶一件;五彩瓷天字盖罐一件;铜珐琅四方花插一件;定窑铜厢(镶)口果洗一件,紫檀座;紫檀边座嵌汉玉璧插屏一件;左格顶上安:红雕漆盒二件。右格内安:青绿小花觚一件;瓷盖罐一件;青花白地龙凤瓶一件;青花白地执壶一件;青绿双环方筒一件;右格顶上安:红雕漆盒二件;承德府志一部,十二套。

  床上左右安:紫檀边座洋瓷心九老十八学士插屏一对;规矩箱一对。

  西窗台上安:自鸣钟一架;紫檀嵌汉玉璧插屏一对;紫檀边嵌催生诗插屏一件,紫檀座;座表一对,玻璃罩;紫檀玻璃罩匣一对,内盛:拉楚石图章四方;瓷双喜盖罐一对,紫檀座。

  东窗台上安:犀角杯一件,紫檀座;规矩表箱一对;紫檀边青玉插屏一件;雕漆碗一对,紫檀座;规矩表箱一对;雕漆盒一对,内盛墨一锭。

  7.戏台

  上安楠木桌二张,随桌围二件;楠木椅四张,随椅披四件;紫檀嵌瓷椅八张,绣黄江绸垫,锦套;铜火盆一对,铜罩;纸绢挂屏二件;纱帘二架,戏台上挂;地毯二块。

  8.水一方

  中间

  宝座面南,铺设同前宝座。

  影(瘿)木香几一件,上安:铜珐琅炉瓶盒一份,铜匙箸;座表一对,玻璃罩;白瓷红花冠架瓶一件。

  紫檀边漆心炕格一对,左格内安:哥窑象耳吉利瓶一件,花梨座;青绿索子提梁卣一件,紫檀座;雕漆盘一件,铜商金嵌红白璃鹤灵献寿花囊一件;嘉窑镶铜口木瓜盘一件,紫檀座;顶上安:红雕漆盒五件;右格内安:青绿鸠车尊一件,高丽木座;银丝花觚一件;汝釉铜镶口起线瓶一件,青绿夔龙陈设一件;顶上安:红雕漆盒五件。

  东间

  棕竹镶文竹几腿案一张,上安:青绿商金长方鼎一件,紫檀盖座玉顶;青花出戟中元花觚一件;哥窑木瓜盘一件,紫檀座;洋描金椅四张,绣花垫,锦套;紫檀边洋漆心嵌金边万寿菊老少年挂屏一对。

  西间

  棕竹镶文竹几腿案一张,上安:青玉四足文王鼎一件,紫檀商丝盖座玉顶;正窑七孔花插一件,紫檀座;填漆木瓜盘一件,紫檀座;康熙字典一部,六套;紫檀绣墩二对,绣缎垫,锦套;铜火盆一件,金漆座;铜钵盂火盆一件,铜座;硬板夹帘二架;纸绢挂屏一件,中间西墙上挂;地毯三块

    第29章 清代苑囿的室内陈设 避暑山庄万壑松风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园内康熙时题为三十六景。“万壑松风”为其中一景。康熙御制万壑松风诗,序日:“……据高阜,临深流,长松环翠壑,虚风度,如笙镛迭奏声,不数西湖万松岭也”。

  1.万壑松风

  大殿五间。

  明间前廊面南挂:御笔“纪恩堂”匾一面;殿内明间面南挂:圣祖御笔“万壑松风”匾一面;圣祖御笔挂对一副。

  面北挂:圣祖御笔横批一件;左右金柱上挂:御笔字挂屏二件。

  面南中设:御笔字张若霭画围屏一架,十二扇,紫檀边座;紫檀木嵌花石宝座一张,上设:白毡一块;锦缎坐褥一件;潮扇一柄,钱维城字,董邦达画,紫檀木商丝嵌玉如意一柄;南漆描金痰盒一件。

  宝座前设:填漆四海云龙升平案一张;紫檀商丝嵌玉八方笔筒一件,内插抓笔二支,竹木笔四支,扇一柄,汪由敦字,余省画;青汉玉葵花洗一件,紫檀木座;御笔字画小插屏一件,紫檀木座;青绿铜三足单靶花洗一件,楠木座;冻青釉双耳壶声扁瓶一件;碧玉砚一方;青汉玉圆洗一件,紫檀木座;青玉笔山一件,花梨木座;青玉墨床一件,紫檀木座,随红墨一锭。

  宝座左右设:填漆方胜香几一对,左香几上设:宣窑瓷青花白地靶莲满尺盘一件,紫檀座;右香几上设:铜掐丝珐琅兽耳炉一件,紫檀座。铜掐丝珐琅匙箸瓶盒一份,紫檀座。

  靠东窗设:自鸣钟一座;左右设:黑油松木书格一对,上设十三经,廿三史。

  靠西窗设:填漆翘头案一张。上设:景泰款铜掐丝珐琅六方尊一件,紫檀座;青绿铜夔耳四足鼎;乾隆款青花白地瓷天球尊一件;两边夹:大清会典则例十四套,四路。

  左右设:青花白地瓷鱼缸一对,黄榆木座。

  东西次间南北柱挂:弓箭撒袋四副。东窗挂:弓箭撒袋一副。西窗挂:鸟熗一份。东西靠南北窗设:嵌珠宝石鞦,镀金马鞍二副。金地回子绒红缎里有穗鞍笼二块。以下共马鞍十四副。玉靶皮鞭一根。牛角靶鞭一根。

【出处朱家溍之《明清室内陈设》。】
  • 际遇之神

    惩罚 2019-04-03

    yiyiloveds路上看到帅哥留口水造成环境污染,处罚派派币3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9-04-06 0
已审核
>>茗日推文手记微博<<https://weibo.com/7804702285
>>2016-2024茗日推文汇总<<https://www.paipai.fm/r7499574_1#td_86609468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