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经常布置一些容易考试的作文题目。有一次,我们的作文题目是《一次难忘的实验》。老师后来在课堂上出示了两篇作文,一篇是用三段式和排比句描写化学实验进而引申到人生的文章,语言优美流畅。老师说,请大家一定按照这一篇的格式来写,因为这就是范文,但我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完全没记住这个同学写了些什么。最后按照老师要求的,我们将好词佳句抄到本子上并背诵。当然,这也不能怪老师,因为考试确实需要这样的作文。
还有一篇,从头到尾只写了一个真实的个人经历。这是我一个蠢蠢的同学,小时候在姥姥家看孵小鸡,忍不住在有些小鸡破壳而出的时候帮了倒忙,替小鸡掰开了壳,当然,小鸡死了。老师说,不能按照这样的文章样式来写,因为这简直就是流水账,全篇一个实验故事,没有得分点。
时隔多年,第一篇文章我已经完全忘了,但是第二篇文章我却记得很清楚,全篇有这个同学小时候对小鸡的详细观察,还有着急和懊悔的情绪。我现在还记得这个同学后悔的反思。这个真实的故事一直印刻在我脑海里,每次我看到一些“小鸡”,都会想到好心做坏事的后果,想到那个后悔的小朋友。
你说这篇文章没有用吗?对考试来说是的,但是对于这个同学和我这个听故事的人来说,它还是有点作用的。
大学时我读过一个国外短篇小说叫《课后作业》,讲的一个老师在上课时曾经布置过一次课后作文,叫同学们写写,自己将来的人生规划。然后老师收齐大家的作文,表示几十年后,同学们再来看看自己当初的计划是否实现了。
几十年过去,同学们返校了。当初温文尔雅的男同学多次参战,作为老兵的他回到学校,遇到了自己当初的同学。那个总梦想着嫁一个好丈夫的女生,已经离婚三次了,那个有着赚大钱想法的同学最近过得穷困潦倒,那个想当艺术家的同学最终干着自己当初最为不屑的小职员工作。大家拿回了自己当初的作文,彼此唏嘘着经历,最后大家想起一个同学,他有着近乎精准的人生规划,多少岁升学,多少岁工作,多少岁准备升职,多少岁结婚,多少岁养育孩子——他的确近乎神迹一般的实现了自己作文中写的五十岁之前的全部人生规划,但是他没来参加这次同学会,为什么呢?因为他自杀了。
每次我回想起这个故事,不由得深深震撼于人生的波谲云诡。我们都有着未完成的渴望和梦想,但是难道这不才是人生的本来面目吗?一个彻彻底底实现了自己全部渴望和追求的人,一个已经登顶人生巅峰并且再不会下去的人,其实也是一个脱离万丈红尘人间烟火并且不再被人间需要的“完人”。
工作后,我阅读的时间少了。最近读的是一本《文学种子》的小书,它里面有一句话:“上帝的磨子转的很慢,但是磨得很细。”这句话是历史学家用来描述人类历史的。我们终生也只是存在于一个短短的时代,一个历史的片段中。可能我们会感觉到迷惘,感觉到孤愤,因为社会生活总是有些不协调的事情,人总是要面对那么多复杂的人生选择,不如意的状况,这都让我们痛苦而失去力量。
然而,在无数人类共同的无知觉合力中,历史的确滚滚向前,而且一旦变化来临就势不可当。每当我暂时走不动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要始终心怀希望的生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正确的事情,虽然暂时可能是没有用处的。但是有前因必有后果,有源头必有活水,虽然我们是生活在当下,可是我们也可能成为无数个喜剧或者悲剧故事的前传。
这些都是曾经打动我的文字。我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它们与生活共同作用于我,一个让我正视现实,一个帮我偶尔在忙碌的生活中撕开一个角,叫我看到这个世界上的确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人,有价值的事,还有有意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