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染织工艺——花纹图案(纹样篇)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03 回复:17

[物品器具] 汉服的染织工艺——花纹图案(纹样篇)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spirit1220

ZxID:8838765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3-26 0
— 本帖被 茗日夏末 执行合并操作(2019-03-29) —
汉服的染织工艺——花纹图案(纹样篇)

    让汉服变得精致美丽的工艺


我国染织工艺在染色方面也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科学水平。不只是颜色种类多,色泽艳美,而且在科学制作上,染色牢固,不易褪色。即使是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织物,其色泽仍是那么艳丽可爱。我国高度的染色技术,传到西方以后,使外国学者感到惊讶,他们把这种染色技术称之为“中国术”(Chinas)。

1937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里,发现红色氧化铁粉末和若干涂红色颜料的装饰品,表明五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开始使用红色矿物颜料。.......除赭红色的赭石外,还发现其他石块也可以研磨使用。如朱砂可作红色颜料,其色泽更纯正、鲜艳;石黄(又叫雄黄、雌黄)、黄丹(又叫铅丹)可作黄色颜料;各种天然铜矿石可作为蓝色、绿色颜料等等。

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应用矿物颜料的同时,也选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经过长期生产实践,逐步掌握和提高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绚丽璀灿、五彩缤纷的染织品。

我国历代王朝都设有专门管理染色的机构。在周代,“染人”就是管理染色的职官;在秦代,设有“染色司”;自汉至隋,革带都设有“司染署”;唐宋设有“染院”;明清则设有“蓝靛所”。这些官方染色管理机构,垄断了染色工艺的专利。

我国古代的织物染料,大都是天然的矿物和植物染料,而以植物染料为主。

我国古代将青、黄、赤、白、黑成为五色。将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间色(多次色)。《尔雅·释器》中有:“一染縓(quan),二染赪(cheng),三染纁(xun)”的记载,说明西周时已使用染料进入套染。汉代的浸染、套染和媒染等染色技术已相当完善。有人对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丝织物作过色谱分析,共有二十四种颜色,其中红色有银红、水红、猩红、绛红、绛紫;黄色有鹅黄、菊黄、杏黄、金黄、土黄、茶褐;青、蓝色有蛋青、天青、翠蓝、宝蓝、赤青、藏青;绿色有湖绿、豆绿、叶绿、果绿、墨绿等。到了宋代我国的印染技术已经比较全面,色谱也更齐全。

我国在织物上印花比画花、缀花、绣花以及提花都晚。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我国古代一些农书或工艺书上,都有关于染料和染法的记载。如《考工记》有关于染法的叙述;《齐民要术》有关于种植染料植物和染料制作加工的记录;《天工开物》有关于各种染料及染法的描写,并且专有“彰施”一章。这些都是研究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重要史料。

.......

我国染织工艺的装饰方法,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一、织花,二、印染,三、刺绣,四、画花。

一、织花,可分为彩色花和本色花。彩色花是由织物的彩色经线或纬线交织而成;本色花是由织物的经纬线因不同组织而形成的花纹。

二、印染,其方法较多,著名的有绞染、夹染、蜡染、碱印、拓印等。

三、刺绣,用刺绣作为织物的装饰,最早是用辫绣的方法,由于装饰内容的不同要求,以后又发展了许多针法,以及多种品种,如挑花、补花等等。

四、画花,在织物上用画花的方法进行装饰,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古代的礼服,下裳用刺绣装饰,上衣则用绘画装饰,称之为“画”、“会”。从出土实物来看,洛阳殷墓就发现有用黑、白、红、黄等色绘成几何形图案的画幔。这种用画花作为织物装饰的方法,曾一直延展到近代,例如德人利奇温在谈到中国染织工艺对欧洲文化影响时说:“十八世纪之末,法国的丝业,在美术及技术方面的欣欣向荣,实出于中国材料不断输入的刺激。在这个世纪后半叶,东方手绘的丝织品成为最流行的时式。”又说:“至一六七三年,中国的画有渐趋平民化,已经有印花丝织品的供应,以代替高价的手绘丝织品”。并说法国、荷兰等国还有特设的工厂,来仿造中国各款绘花或印花的丝织品。一六八六年,法国当局曾下令禁止一切由东方输入的手绘丝织品,可见到了清代初期,我国绘制的丝织品还大量输往欧洲。


十二章纹

帝王礼服上的花纹共有12种,是以天地山川为代表的“十二章”纹样。

“十二章”:包括了日、月、星辰、山、火、宗彝、粉米、龙、华虫、藻、黼(fu)、黻(fu)12种纹样,几乎囊括了天地之间的一切有代表性的事物。

十二章纹:所用章纹均有取义,自上而下依次为: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华虫,取其文丽;宗彝,取其忠孝;藻,取其纯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养;黼,取其决断;黻,取其明辨。

日月星辰,除了取它们照耀大地,带来光明之意外,更重要的是,古代的人们认为日月和星辰在宇宙中有着主宰一切的意义。日一般绘在上衣的左肩上,而月则在右肩,两者合起来就是“肩挑日月”的意思,显得非常霸气,星辰都是绘在日和月的下面。

山也是绘在上衣上的,由于山川显得稳重,用在衣服上有隐喻江山永固的用意。

华虫实际上并不是虫,而是禽类,俗称雉鸡,羽毛华美,寓意王者有文采,即文章之德。当然,也是由于雉鸟高洁的缘故,通常都被绣在上衣的肩部到袖子外侧的地方,它在古代人严重是一种祥瑞,又是神灵的象征,而且还具有神秘性,故而“十二章”取其随机应变之意。

火,既有光明的意思,也有旺盛向上的吉利含义。

宗彝的解释比较多,一方面认为它是庙堂里用于祭祀的礼器,后来又在礼器上面绘上了一只虎和一只长尾猿,虎是凶猛的象征,而长尾猿则是非常聪明的,用在这里是表达了聪慧的含义;另外一种看法则认为这是表达了一种忠孝之意。

藻,是绣在下裳上的,藻在民间往往被用来借喻华丽的装饰,也有洁净的意思。

粉米听起来就是和吃的东西有关,实际上也是如此,在衣服上绣上这样的纹样,主要是提醒帝王要注意滋养众生,注意惜福养民。

黼实际上就是斧头,在章服上用斧头,无疑是为了增加礼服的庄严稳重,提醒王者”当断则断“。

黻,与黼相似是一种奇怪的图案,表达的是一种明辨是非的含义。

这些花纹的使用很有讲究,只有天子的冕服才可以全部使用,以下各级只能使用龙以下的8种纹样,并且级别不同,使用的纹样也不相同。周天子的冕服有6种之多,包括大裘冕、衮冕、鷩(bi)冕、毳(cui)冕、希冕、玄冕等,这些服装的用处和纹样都不相同。

大裘冕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6章花纹,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6章花纹,共12章;衮冕,上衣绘山、龙、华虫、火、宗彝5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4章花纹,共9章;鷩冕,上衣绘华虫、火、宗彝3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4章花纹,共7章;毳冕,上衣绘宗彝、藻、粉米3章花纹,下裳绣黼、黻2章花纹,共5章;希冕,上衣绘粉米1章花纹,下裳绣黼、黻2章花纹,共3章。


除染色外,还用各种颜色在织物上描绘各种图案。《礼记·丧大记》所记述的画帏、画幌就是这种产品。这种用手工在织物上绘花,费时又费工,着色牢度也差,以后就被印花技术所取代。

在衣服上采用十二章作为图案,文字记载始见于《尚书·益稷》帝舜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末、黼黻,絺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对于这十二章,古代学者的解释都各有不同,十二章的项目也互有差异。伪托前汉孔安国所作《尚书传》分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米、黼、黻。其解释为:“日语星辰为三辰;华象草华;虫、雉也,画三辰山龙华虫于衣服旌(jing)旗。”作会宗彝则释为:“会五彩也,以五彩成此画焉,宗庙彝樽,亦以山龙华虫为饰。”又“藻水草有文者,火为火字,粉若粟冰,米若聚米,黼若斧形,黻为两已相背。”后汉马融则解释为:“此经上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尊者在上;下句:藻火粉米黼黻,尊者在下;黼黻尊于粉米,粉米尊于藻火,故从上以尊卑差之;士服藻火,大夫加以粉米,并藻火为四章;天子服日月而下十二章,诸侯自龙衮而下至黼黻八章”。也没有提到宗彝,而十二章则与孔传所分相同。后汉郑玄的解释,则分十二章为:日、月、星辰、龙、山、华虫、火、宗彝(虎蜼wei)、藻、粉米、黼、黻。唐孔颖达谓“雉五色象草华也,”也大体和孔安国所说相同。明代赫敬在所著《周礼完解》中则对郑玄的解释有不同的意见,谓“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七者皆以作绘于宗庙之彝,此器之象也,藻火粉米黼黻六者皆薄缯刺绣,成五彩,施五色,作服,此服之章也.......象言形,色言彩。”

关于十二章图案的形象:

日月星辰。日画太阳,月画以弦状新月。汉以后则以日月同为圆形,而于日中画乌,月中配以蟾蜍。星辰则以北斗七星表示。

山龙华虫。山为山形,龙为龙形,华虫则为画为雉。《周礼·考工记》画绩条:“山以章,水以龙。”郑玄注:“章读为獐。獐,山物也,在衣,齐人谓麋为獐。”则是说山用迷路来表徵(zheng),实际山仍是用山形,往往只是在山形展开的连续图形中,饰以各种走兽。所以马融认为:“獐,山兽,画山者并画獐。”龙则画为龙形。而华虫则画为雉,汉则近于凤形。六朝时有王僧崇者曾指谪(zhe)当时祭服所谓“两袖各有禽鸟,形类鸾凤,似是华虫。”由此可知六朝时的华虫图案是近似凤的。

藻火粉米黼黻,藻纹,据孔安国的解释“藻水草有文者”,想系一种唐草文,此文多见于建筑装饰。如《礼记》有藻梲(zhuo)一词,《风俗通》有藻井一词,都是指建筑上的唐草文装饰。火纹则去火形,《考工记》有“火为圜(yuan)”,据郑玄注“形如半圜然”,实即两个相背的半圆形。粉米纹则描绘为米粒状。黼黻纹在孔传的解释里已经比较具体,黼为斧形,是一种几何纹;黻纹为两个己字相背,成亞(ya)形。这种黼黻纹不只用于一凡,且亦常用作器物装饰。如《周礼·典丝》“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黼纹和黻纹常是相伴而用的。据《陈留风俗传》所说:“襄邑有黼黻藻锦”。而《考工记》则谓:“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

关于十二章的图案意义,也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异彩纷呈的服饰纹样

“纹”者,“文”也,“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古人把面料上的纹饰叫做“文章”,足以看出纹样的内涵之深。

春秋战国时期的纹样,既有传统题材,又有新题材,极为丰富。其中包括活泼而富于浪漫色彩的鸟兽动物,如龙、凤、鹤、鹿等;也有骨骼框架明显的菱形纹、方棋纹等几何纹样;还有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题材,如花草纹、藤蔓纹等。

各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刺绣纹样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些特点。一度成为楚国皇室女子追逐的流行款式——九头鸟礼服,图案大多是菱形纹、方棋纹等几何纹样,再在其上填充龙、凤、鸟、兽等动物及车马等变体纹样,分别象征着皇权、婚姻美满、阴柔、阳刚、胜利和财富等。九头鸟礼服的纹样构成方式完好地体现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服装纹样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服装纹样的题材,还具有一定的象征含义,龙凤既寓意宫廷昌隆,又象征婚姻美满;鹤与鹿象征长寿;翟鸟是后妃身份的标志;鸱(chi)鸮(xiao)(猫头鹰)象征胜利。丝织纹样因受提花工艺的限制,战国时多限于菱形纹、方棋纹、复合菱形纹及在这类几何纹内填充人物、车马、动物等的变体纹样。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纹样

随着胡服的逐渐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纹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既承袭了东汉的传统,又吸收了外来文化。当时的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博山、小博山、大明光、小明光、大茱萸、小茱萸、大交龙、小交龙、蒲桃文锦、斑文锦、凤凰锦、朱雀锦、韬文锦、核桃文锦、云昆锦、列堞锦、杂珠锦、篆文锦、列明锦、如意虎头连壁锦、绛地交龙锦、绀地句文锦、联珠孔雀罗等。


缤纷的衣料和纹样

明代最高级的布料是缎,这与前代不同,以往最主要的高级面料都是锦。缎出现于宋代,在宋朝以前,甚至没有“缎”字,后来因为纻(zhu)丝的俗名叫做缎,这才有了缎字的出现。

除了缎以外,当时的织品还有绢和罗。绢分素绢和提花绢,素绢是一般商人都可以穿的,而提花绢因为品质高贵,就只有上层贵族成年穿着了。罗是比缎和绢都要厚的织品,一般用来制作皇帝和各级官僚的礼服,平民庶人是禁止穿用的。

明代对纱的使用也有严格的规定,嘉靖年间,规定只有四品以上官员和五品的堂上官,经筳讲学官才许穿纱。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丝织品以外,明代还有绸、锦、绒等多种面料,可谓丰富多彩。

明代宫中服饰纹样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根据时令变化,加饰象征各个时令的应景花纹。这一点在节日服饰纹样中体现得很清楚:

节日                  时间                  纹样

正旦节             正月初一        葫芦景、大吉葫芦、万年吉庆、锋针(帽前额正中的饰物)

元宵节(上元节)   正月十五        灯景、灯笼纹样

七夕节             七月初七        鹊桥

中秋节             八月十五        月兔纹

重阳节             九月初九        重阳景、菊花

冬至节             十一月          太子绵羊图;童子骑绵羊、肩扛梅枝、梅枝上挂鸟笼

万寿圣节           皇帝生日        “万万寿”、“洪福齐天”
                  
                   五月初一至十三    蝎子、蜈蚣、蛇虺(hui)、蜂、蜮(yu)、艾虎


不只是节日,随着时令变化,宫中服饰在衣料方面也有所不同,比如在三月初四时,内臣、宫眷就要改穿罗衣,四月初四日改穿纱衣,十月初四日,改穿纻丝等。

另外,一年景是明代很有代表性的纹样,一般情况下是春用牡丹、夏用荷花、秋用菊花、冬用梅花。

上举各种纹样,有的作为补子,有的在团花或柿蒂龙纹及膝襕龙纹中作为附属装饰,有的是在衣身的暗花中表现。


明代服饰的象征意义

在人们心目中,龙一直北认为是一种神异动物。到了明代,龙更成为帝王独有的徽记。

凤,作为具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就被使用了。两汉之际,凤凰已经普遍地存在于女子首饰之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已经出现在冠帽上绘制凤纹的现象,但是这种凤冠作为礼服的一部分,则是在宋代以后的事情。明代承袭了宋代的这种礼制,后妃在参加重大活动的时候,也会戴这种凤冠,而且凤冠的做工比起宋代来要精细很多。除了官用的这种象征吉祥的龙纹和凤纹外,民间也有很多类似的吉祥图案。例如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牡丹象征富贵;葫芦和瓜瓞(die)、葡萄、藤蔓(wan)等象征子孙繁衍,长盛不衰;灵芝、桃子、菊花象征长寿。莲花象征纯洁;梅、松、竹象征友谊;并蒂莲花象征忠贞的爱情;被称为“八吉祥”的佛教的八种法器宝轮、宝螺、宝伞、宝盖、宝花、宝罐、宝鱼、盘肠,象征吉祥.......

明代服饰纹样中也常用的卍字、寿字、福字、喜字等文字构成吉祥图案。

“桃花流水”是明清两代缎锦上常用的一种纹样。唐宋诗人也常借桃花形容友情、春天的美好以及男女之间的美好爱情,因此在明清纹样中很受欢迎。只是当时叫做“落花流水”,而中国传统不喜“破”“落”的字眼,因此改成了“桃花流水”。

明代服饰中的动物图案,如兽类、鸟类、鱼类、昆虫类的写实图案,龙蟒、斗牛、飞鱼、麒麟、獬豸、凤凰等象征性的动物图形也常见于服饰中,并且也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端午节时用虎口衔艾叶象征镇压五毒;用仙鹿、仙鹤等象征长命百岁;孔雀、锦鸡象征尊崇的地位和身份;鸳鸯、鸂(xi)鶒(chi)象征爱情美好,婚姻幸福;喜鹊与梅花相配象征新春报喜;鲤鱼跳龙门象征金榜题名;鲶鱼、鳜(gui)鱼象征大丰收;蝙蝠与卍字组合象征万福;蜜蜂与灯笼、稻穗象征五谷丰登;狮子滚绣球象征喜庆。

另外,几何纹样在明代服饰中也有象征意义,如:龟甲纹象征长寿;圆形相咬成铜钱形的连钱纹象征富有;锁子纹象征驱邪消灾;四合和四出纹象征团聚等。


“ 衣冠禽兽”:明代文武官员服饰

明代服制规定: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xian);六品青袍,绣鸳鸯;七品青袍,绣鸂(xi)鶒(chi);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
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因此,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这就是“衣冠禽兽”一词的来源。

明代官服上的禽兽被绣在两块方正形的名叫“补子”的织锦上。使用时将它缝在官员的服装上,前后各一块,所以官员的服装也叫“补服”。“补子”是明代官服上新出现的等级标志......

明代官员服饰除了这别具匠心的“补子”外,还有几种作为特殊恩赏的服装也是别具一格的,如蟒服、飞鱼服、斗牛服。这三种服装的纹饰,都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不属品官服制之内,是明朝内使蒙恩特赏的赐服。

蟒服中的“蟒”与龙很相似,但是为了区别皇帝和其亲属服装上的五爪龙纹,就称之为“蟒龙”。因为蟒服和皇帝的龙袍很像,所以是绝对不可以随便穿着的,只有重臣权贵蒙赐才可以穿用。

相比之下斗牛服和飞鱼服就宽松多了,一品、二品官都 可以穿。斗牛服中的斗牛的身体与龙也很相似,既有鳞也有爪,就是头部的角向下弯曲,和龙有所不同。而飞鱼则是根据《山海经》中的鳐鱼形象想象而成的,它有蛇的头部,鱼的身子,左右各有一个翅膀。

可是到了后来便混乱起来,百官甚至宦官都有穿着飞鱼服和斗牛服的,甚至许多人在绘制这种图案的时候,还有意无意地像蟒袍靠近。后来嘉靖帝于是下令百官不许擅自使用蟒衣、飞鱼和斗牛服,以免发生僭越的事情。



汉代丝织的花纹,文献记载较为详细具体的是史游所著的《急就篇》。“锦绣缦纯离云爵,乘风县钟华洞乐,豹首落莫兔双鹤,春草鸡翘凫(fu)翁灌。”这是一首韵句,意义较为难懂。根据唐代颜师古的注释,离云是指运气离合之状。爵是雀音,是指孔雀;即在云气中有孔雀飞翔的一种图案。对乘风的解释是:“一名爰居,一名杂县,盖海鸟也、”又解释:“言为乘风之状,作□□以悬钟,又为华藻之形,兼列众乐之器,以成文章也。洞犹通也,言遍载其文彩也。”豹首,则注释为“若今兽头锦,”落莫,则谓为“文彩相连。”即是豹首反复连续的一种图案。兔双鹤,则是指白兔和双鹤图案。关于“春草鸡翘凫翁灌”一句,据颜师古所注:“春草象其初生纤丽之状也;鸡翘,鸡尾之曲垂也;凫者水中之鸟,今所谓水鸭者也。翁,颈上毛也,既为春草鸡翘之状,又象凫在水中灌其翁也。一曰春草鸡翘凫翁皆谓染彩而色似之,若今染家言鸭头绿、翠毛碧云。”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谓图案形象,一种是指色彩,以指色彩为妥。

又据《西京杂记》所记:“尉佗献高祖鲛鱼荔支,高祖报蒲桃锦四匹。”《飞燕外传》也有鲛文锦、紫鸾锦等名目。《太平御览》引《陈留风俗传》所记“襄邑有黼黻藻锦”。可见汉代丝织花纹是相当丰富的。

汉代丝织花纹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云气纹、(二)鸟兽纹、

    云气纹和鸟兽在汉代丝织图案中是常见的,也是汉代其他工艺如铜器、漆器、壁画装饰中所常采用的。这类图案,变化多种多样,也可明显地看出从商、周、战国以来,装饰图案的传统风格。有时,云气纹就是主体图案,更多的是与各种鸟兽、人物穿插布置在一起,表现出缭绕飞卷的形态,构成整个画面的流动效果。鸟兽纹是汉代织绣艺术中对常见的图案。有龙、凤、虎、豹、鹿、鸳鸯、仙鹤、锦鸡、鸿雁、双鱼……等,许多图案中的鸟兽形象、动态、性格,往往被表现的栩栩如生,跃然欲出。

   (三)文字图案、

    用文字作为工艺图案,是汉代装饰的一种特色,多采用吉祥语。如新近出台的几种汉锦,有的织出“延年益寿”;有的织出“长乐明光”;有的织出“登高明,望四海”;有的织出“韩仁绣,子孙无极”,“万世如意”;还有织出“(永)昌长乐”等。外蒙古出土的汉锦,有织出“新神灵广成寿万年”八个字,按广成子有万年之寿,用以表示长生之意。有织出“云昌万岁宜子孙”以及“广山”二字的;还有一种织出“君时于意”四字,据考古学家研究,这是表示吐故纳新的涵义。此外,还有织出“群鹄(hu)下”等字的。文句的排列,根据当时织物图案常用的带式单位的横向,由右及左顺序排列。这些文字,都是处于填空的位置,文字本身的美术加工也不很多,但是它们在装饰艺术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这些织物文字图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特别是统治阶级所信仰的“谶(chen)纬”,成仙成道,长生不老,多子多孙,万世如意等.........和愿望;另一方面,在某些织物文字中,记载了当时作者的姓名,如“韩仁”、“阳”等,也是可贵的资料。

   (四)几何形纹、

    织物上的几何形纹样是最古老的纹样,远在商、周时代,织奴们就利用经纬变化的织造技术,织出各种形状的几何形纹。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汉代,结合行为仍有听独具的生命力和装饰效果。汉代丝织上的几何形纹,大都构成大菱形两旁附以两个小菱形的组织称为双菱纹。这种纹样组织,也是战国以来常见的一种传统图案。例如战国铜镜背面,就常以这种图案为饰。但在汉代,这种图案的应用更多,在漆器、石刻等工艺上也常常采用。

    织物上的这种菱形图案,和其织造方法有着密切关系。汉代的织物,一般是采用一种称为“汉式组织”的斜纹组织,其经纬线的交织点形成斜纹,最适于表现出各种斜纹的菱形图案。外蒙古和山西出土的菱形纹绮,都是这种菱形图案的代表作。在汉代织绣图案中不仅保留了过去传统的菱形图案,而且菱形本身有了多种变化;菱形图案又与其他鸟兽、花叶等纹样结合在一起,以丰富纹样内容,形成统一效果。或以菱形作为四方连续的构成骨法,再在每个菱形中心空间嵌以横向或竖向的对鸟、对兽。此外,在几何形纹中还有传统的雷纹、方格纹、三角形纹、斜方格纹等。

   (五)人物骑猎纹等。

    汉代织绣图案中的人物骑猎纹,大都穿插布置在云气缭绕之中,在画面上占的为孩子也很小,对人物形象没有作细部刻划。但从人物形象或则拉缰立马,或则回身欲射的达的动势中,仍然可以看出当时骑猎者的勃勃英姿和生动具体的环境。

    为了适应图案题材的扩大和多样性,汉代织绣图案在四方连续构成骨法方面也有了新发展。传统的散点排列、带式排列、几何纹排列等仍继续使用,并不断地发展变化,使其更加丰富多彩。如马王堆出土的440香色地红茱萸纹锦的图案,为一写意花卉和菱形点子结合组成,呈直条形。花朵用块面平涂方法,点子以空心线圈构成连续枝条,并以少量的菱形图案作为点缀。排列虚实结合,疏密恰当,纹样风格和选材都比较新颖。整个画面活泼多变,美观大方。又如云兽缭绕图案,突破了几何式机械并列的形式,而采用横向穿插连续的方法。这种横向的穿插连续,再加以色彩上竖向经条并列的变化,就使画面的整个四方连续效果,显得茂密紧凑,不易辨认带式单位的单调反复;从而在构成上,给人以一种“定体则无,大体则须”的印象。每一带式单位的长度,往往就使织物幅面的宽度、由右向左伸展开去。带式单位与带式单位之间的排列方向,只是一个顺向,所以纹样和文字通常只有一个正向。

    汉代丝织品的织造方法。从锦来说都是一种“经丝彩色显花”,即通称为“经锦”的。这种经锦,纬线只用一色,经线则多至三色,由经线显出织物的花纹。三种经线的色彩,一种作为地色,一种织出花纹,一种织作轮廓线。这种织法的图案特点,是同一图案同一色彩,形成直行排列。

    汉代锦的织造组织,既有重经,又有经线彩条的排列变化,因而图案设计的用色,可以多到四、五色,甚至可以有三、四种颜色不受经条的限制而遍地出现。举世闻名的“韩仁锦”,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织品。

    据《西京杂记》记载,西汉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时,襄邑等地已出现了织成锦,说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已有纬起花织锦技术。织成锦的独特之处,在于通经断纬而又不同于缂丝。织造时,在平纹或缎纹的底纹上,比经线粗的纬线跨越没有花纹的地方,在应当起花的地方浮于经丝之上,花纹图案显示于织物表面;织物背面的底纹上则横向排列着与正面花纹色彩相同的纬线。图案花纹可不受提花条件下的单位反复的限制,能够织出章法自由的画面,但费工多。


七、染织装饰纹样

三国两晋时期的织物纹样,基本沿袭东汉传统。在楼兰出土的豹纹锦,都用豹头作正面图案形如饕餮,再配虎豹等动物。从动物的造型,可以看出是东汉末或三国初年的作品。图案构成,虽还是两汉的排列方法,以顺序排列的图案带重叠始终,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由汉代的云气纹的高低起伏的波动状,变成了规则的几何形骨架,更加定型化。

从南北朝开始,图案纹样有了新的发展。以龙凤为主体的图案,在图案构成上,虽仍保持两汉、魏晋的传统形式,但龙凤造型,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改变了汉代的古拙浑穆,而趋于生动灵巧、轻捷多姿。其他鸟兽造型,也是这样。其次是花鸟植物纹样逐渐多了起来。几种为人民大众所喜爱的花鸟,如花中的莲荷、牡丹、芙蓉、海棠,鸟中的鸳鸯、白头翁、鹦鹉、仙鹤、练鹊,都经常在锦绣中出现。从新疆出土的东汉晚期的水草鸳鸯宜字残锦,和隋唐时这类图案在丝织物装饰中普遍流行,可以推想“胭脂地缠枝花毛织物”,就是植物花草缠枝纹样的六朝实物。南北朝的织物纹样中还出现一种具有明显外来影响的图案。1959年新建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303号墓出土的双兽对鸟纹锦、树纹锦和对兽对鸟纹绮,三种作风都不是汉族风格,大概是受波斯文化影响的产物。这些变化和发展,对于隋唐的织物图案有着重要的影响。

南北朝时代的织物纹样,从敦煌彩塑、壁画中的佛像服饰上,也可以看到一些直观的间接材料。使我们知道汉代绫锦中的綦(qi)纹、斜方格纹、方胜平棋格子纹等等,在这时仍很流行。也有许多新的散点小杂花图案,显得非常朴素、大方。如北魏428窟壁画天王像的上衣花纹,就是以斜方格组成骨架,方格间缀小朵棱花;裤子上的纹饰却是以小圆圈和小三点作四方连续,两相配合,特别调和,素雅大方。


唐代的丝织纹样

唐代丝织纹样丰富多彩,可谓集壮丽与秀美为一体,在丝织装饰美术上展开了一个新面貌。

唐代锦织物上常见的花纹有:雁衔绶带、鹊衔瑞草、鹤衔方胜、盘龙、对凤、麒麟、狮子、天马、孔雀、仙鹤、葡萄、芝草、辟邪、万字,以及其他折枝散花等。

(一)联珠纹,这是唐代织锦纹样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非常盛行。它是在团纹的周边饰有一圈小圆圈,如同联珠,故名。有人认为这种联珠纹是受当时波斯萨珊时代图案的影响。从纹样的发展历史看,我国远在原始时代的彩陶装饰中,就已有联珠纹的萌芽;以后,在殷周的青铜器,六朝的石刻、陶瓷等装饰上,都出现过这种联珠纹。所以,它是我国一直发展久远的装饰纹样。只是到了隋唐时代,与当时强盛的波斯同时盛行这种联珠纹,故而取得了广泛的流行和更大的发展。

(二)“陵阳公样”,亦即对称的格式,这是唐代织锦纹样又一具有特色的图案组织。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高祖太宗时,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翔凤、游麟之状,创自师纶,至今传之。”窦师纶是唐代初年派往四川的官员,主管皇室的织造用物,后被封为陵阳公。他能够进行丝织品纹样的设计,所以是一位丝织设计家。他设计的“瑞锦”、“宫绫”花纹,多采用对称的格式,人们称之为“陵阳公样”。近年来在西北出土的丝织物,及流传到日本而被保存下来的唐代织物,都还可以见到陵阳公样的特殊风格。如唐永徽四年的对马纹锦,和对狮、对羊、对鹿、对凤等纹样,都突破了六朝以来传统的装饰风格,又吸取了外来营养,富有独创性。大都以团窠为主体,围以联珠纹,团窠中央饰以各种对称动物纹样,显得新颖、秀丽和华美。

(三)散点,这种组织多用团花和菱形作交替排列,具有圆和方的对比的美,这也是唐代一种有代表性的图案组织。在散点中,也有用一种小簇花作散点排列的、

(四)几何形组织,这类图案有龟背纹、方格纹、多角形纹等等。从唐代周舫《簪花仕女图》和《纨扇仕女图》中所描写的妇女服饰,我们可以看到丝织物上几何形图案的具体形象。

唐代织锦的色彩,多采用晕(纟间)的表现手法,即一种色调,由深到浅分成多次的色阶,使人感到丰富而华美。

唐代织锦艺术风格,既不同于汉代的质朴、古拙,又有别于宋代的清秀、典雅,而是具有富丽、绚烂的特色。


唐代绮的图案组织,可分为两类:

(一)团花连环纹,在连环纹中间,往往饰以各种动植物图案,两环间用小花朵连接。这种连环,有的是两圆相切,有的是两圆相交。

(二)几何纹组织,如龟背、回纹、棋局、菱形等,在几何纹组织内,饰以各种动植物图案。以上两种图案组织,基本上和织锦相似。

唐代官服多用本色花绫,鸟雀衔花作主题,依照不同品级,规定各种颜色、纹样和格式;用于妇女歌舞衫裙的,多为写生花鸟、蜜蜂、蝴蝶;用于佛帔、帐幔、袈裟金襕上的,多为大小缠枝花、折枝写生花、小朵散搭花。除提花外,另外还有彩绘、刺绣、泥金银、剪贴等加工技法。印染加工的纹饰有团花、缠枝和小簇花数种。作风都比较富丽。一般垫褥、屏幛多用方胜、叠胜、平棋、格子、大小宝照、盘绦、樗(chu)蒲、龟背、锁子等几何纹样。这些纹样几乎成为唐代丝织装饰的一般格式,得到普遍的发展。

唐代丝织纹样,除传世品和出土遗物外,结合敦煌壁画,彩塑佛菩萨、天王及供养人的衣着所反映的间接资料来看:大抵隋及初唐的丝织纹饰,在六朝的基础上虽有心的发展,但变化不大。最多的是方胜、平棋、方格等几何图案。在平棋格子中,缀以小团窠纹或莲花纹样,和巩县石窟的平棋藻井有相同的意趣;椭圆联珠狮子纹和阿斯塔那北区303号墓出土的北魏锦相仿佛。斜方格立凤纹以及几种缠枝花纹和折枝花纹都非常新颖,特别是334窟彩塑佛弟子袍服花纹(初唐)和427窟彩塑观音被带纹饰(隋),前者壮丽,后者秀美,都是六朝以来从未见过的优美图案。

盛唐的纹饰较之初唐又有变化,龟背、锁子、方胜等几何纹仍占相当数量。锁子纹和营造法式中的锁子纹完全相同。这时的纹样特点是小簇花和小朵散搭花特别多,组织比较活泼生动,完全摆脱了过去那种严谨的气氛,令人有一种愉悦的感觉。

花纹变化最大的是中晚唐以后,这时出现了许多新鲜壮丽的纹样。有雄健豪迈的缠枝花、大宝相花、联珠团窠宝相花;有生动的写生折枝花;以及缠枝立凤等纹样。小朵散搭花当时仍很流行。艺术风格由盛唐时的愉快活泼,发展成为豪迈壮阔,具有充沛的生命力。从纹样风格来看,日本正仓院保存的唐代丝织物,绝大多数是中、晚唐的产品。同时也可以证明东都官锦坊织锦工人的话是符合当时真实的。

唐代丝织物不断装饰纹样华美,其色彩艳丽、明快,也是前代所不及的。如“蓝地瑞花锦”(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全部由中型六出变形花朵以散点排列组成四方连续图案,绛黄色的花纹,勾上红白边子,配上绿色花心,这些明亮的颜色和宝蓝色的地子相对衬,给人一种庄重协调的感觉。另外,我们从《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捣练图》等妇女裙衫上,都可以得到唐代关于色彩调配的许多知识。


宋代丝织品的纹样与等级有密切关系,例如十二章只有皇帝可用,皇帝以下随等级的减少而减少。龙:在唐代只是附属纹样,到了宋代,龙成为“统治”的象征。皇帝——五爪龙,亲王——蟒(四爪龙),龙有立龙、侧龙、升龙、降龙等。亲王以下——宝相花。

宋代丝织品的花纹主要有:

1.几何纹:

(一)龟背纹    古代龟表示长寿

(二)象眼纹

(三)方胜纹(双胜)  吉祥的象征

(四)四合纹(四方——东、南、西、北)

(五)柿蒂纹

(六)方棋纹

(七)雪花纹(瑞雪纹)

(八)毬路纹(球路纹)

(九)盘绦纹

(十)曲水纹

蜀锦工人根据唐人诗句“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和宋人词“花落水流红”等诗意,加以艺术表现而创出一种“落花流水”纹,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锦缎装饰纹样。落花流水纹又称曲水纹,是以单朵或折枝形式的梅花或桃花,与水波浪花纹组合而成,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书《后赤壁赋画卷》包首“梅花曲水锦”,就是这类花式的代表作。

(十一)六达晕(六达——天、地、东、南、西、北),从这六个方向射出的花纹,叫六达晕或六通。

(十二)八达晕(八路相通)

(十三)天华(宝照)

(十四)锦群

2.花鸟纹:

唐代缠枝花多为二方连续,宋代则多为四方连续,布满画面。

(一)缠枝花

(二)串枝花

(三)折枝花   是对称的,写实性很强,很自然,又称“生色花”。

(四)鸟纹、龙纹穿花   各种鸟、龙在花纹中穿飞,写实性强;孔雀、鸟雀的穿花也很多,也叫百花攒(cuan)纹。龙纹穿花是宋代新兴的。

3.其它:

(一)婴戏纹

(二)锦上添花   在各种几何纹上,加饰各种自然形的花。

(三)花中有花,叶中加花

(四)樗蒲纹

(五)灯笼纹  灯笼锦创始于北宋,又名“庆丰收”、“天下乐”。据《邵伯温闻见录》记载,是从文彦博守成都时,织造金线莲花中饰灯笼图案加金锦创始的。


曲水纹和灯笼纹图案,都深为民间喜爱,一直流行到晚清,现在西南其他民族在挑花中还有沿用这种纹样的。

据《梦梁录》所记,南宋织品中还有绒背锦,起花鹿胎锦,闪褐锦,间道锦,织金锦等名色。

宋代锦织物的名称花式所以如此繁多,一方面是由于装饰题材的扩大,使图案花纹较唐代更加丰富,另一方面是丝织物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直接影响到丝织花纹的改变。如成都茶马司所织彩锦是为了与异族交换军马,因此必须织造与其他民族的习惯爱好相适应的花式品种。宋代作为专供赏玩的书画广泛发展,用于装裱的纹锦可能也有部分新的纹样产生。据《坚瓠集》记载,在十册淳化阁法帖上,就装裱有二十多种不同花纹的彩锦。

从传世的纺织品和人物画中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宋代彩锦的色彩,较唐代也有很大进步。唐代彩锦色彩鲜明艳丽,而宋代则为淡雅柔和。很少饱和色,常用两种色的调和色,并较多采用深浅不同的茶色、褐色和绿色。名贵的织品多在浅褐色底上加白色图案,以龟背、方胜、牡丹、锁子、球纹等为常见。至于鸾鹊穿花、天鹿、龙凤等,则多用于更贵重的织物。

据《清秘藏》记载的宋代锦绫花纹名目,种类也极为繁多:

锦的花纹有:紫宝阶地、紫大花、五色簟(dian)文(山和尚)、紫小滴珠方胜鸾鹊、青簟问(一名阁婆,一名蛇皮            )、紫鸾鹊、紫白花龙、紫龟文、紫珠焰、紫曲水(一名落花流水)、紫汤荷花、红霞云鸾、黄霞云鸾            、青楼阁、青天落花、紫滴珠龙团、青樱桃、皂方团白花、方胜盘象、球路、衲、柿红龟背、樗蒲、宜            男、宝照、龟莲、天下乐、练鹊、方胜练鹊、绶带、瑞草、八花晕、银钩晕、红遍地杂花、红遍地翔鸾            、红遍地芙蓉、红七宝金龙、倒仙牡丹、白蛇龟文、黄地碧牡丹方胜、皂木等。

绫的花纹有:碧鸾、白鸾、皂鸾、皂大花、碧花、姜牙、云鸾、樗蒲、大花、杂花、盘雕、涛头水波文、仙文、重莲、双雁、方棋、龟子、方毂(gu)文、枣花、叠胜等。

宋代丝织遗物,在新疆的阿拉尔曾出土北宋时期的“球路灵鹫锦”袍,图案为灵鹫双羊,还具有唐代的西域风格,是一件珍贵的遗物。同时出土的还有重莲锦、回纹暗花绸、祥云纱等多只丝织物。在山西南宋墓中也出土了盘绦翔鸾锦、白花龙凤锦、缠枝暗花绫、印花罗等,在北京双塔寺也出土有南宋的暗花绸。1975年,镇江博物馆在江苏金坛县的南宋太学生周瑀墓中,出土了五十余件衣物,其中大部分是提花罗织物。福建省博物馆在福州浮苍山南宋一个市舶司女儿黄昇墓中,出土了两百多件不同品种的罗纹织物,其罗纹结构有单经、三经、四经纹的素罗,有平纹和斜纹起花的花罗,还有粗细纬相间隔的落花流水提花罗等。以上两墓所出,是宋代染织工艺的重大收获。

在日本东京还保存有我国北宋末期紫地宝珠形纹样金锦,南宋时期的子弟双鸟团纹金锦,丹地花卉金锦,南宋末期的丹地小花金锦等加金丝织物,这些都是极为可贵的资料。

丝织提花机从三国曹魏初年,马钧进行改革后,经过唐、宋几代的改进提高,这种提花机逐渐完善和定型。在宋代楼(王寿)《耕织图》上,就绘有一部大型提花机。这部提花机有双经轴和十片综,上有挽花工,下有织花工,他们互相呼应,正在织造复杂的花纹。就目前掌握的史料来说,《耕织图》上的提花机仍是世界上最早的、结构完整的提花机,在当时堪称世界第一。

在织作技术上,宋以前,人们多崇尚轻、柔、薄的产品,厚的织物属于绨,是被认为劣等的;而宋代则渐崇尚厚,爱好规矩纹的装饰和典雅的色调。



    这里,仅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所藏的数百件明代经面的锦缎纹样作一分类:

    (一)云龙凤鹤,这类纹样占非常大的比例,约为总数的29%。它们的变化也是很多的,例如:云纹就有所谓四合云(四个如意形相组合)、七巧云(形似七巧)、鱼形云(形似鱼形,俗称鱼妆)、海水江牙云(变化似水波)、植物化云(变化如花枝,如树),等等。龙纹也有多种,有坐龙走龙、盘龙等等。

    (二)花草鸟蝶,这类纹样因为种类较多,从总的比例来看也相当大,约占30%。

    (三)几何纹,如万字、锁子、回纹、龟背、方棋、盘绦、如意、八达晕等,都是唐宋以来的传统图案。其中最突出的是八达晕,几乎占几何纹的半数以上。八达晕又称八答晕是一种变化较多,具有庄重、华美而又多样统一的图案,适合于各种用途,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以几何纹占总比例的20%,则八达晕锦已占10%还强。

    (四)吉祥器物福寿字,这类纹样也占较大比重,约为总数的10%强,它是宋明以来应用较多的一种装饰图案。

    (五)其他。

     明代后期的丝织品,可以定陵出土的各种锦缎为代表。据《定陇——地下宫殿》记载,从明神宗帝(1573—1620年)墓——定陵出土了成卷织锦和袍服衣着三百余件。服饰中有一件“百子衣”,周身用金线绣八宝:松、竹、梅、石、桃、李、芭蕉、灵芝及各种花草,并绣百子,织制精巧。织锦共有165卷,其中有两卷双面绒,经密64根/厘米,纬密36根/厘米,丝绒的投影宽度为0.2毫米,表明当时的丝织手工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外,故宫还收藏有不少质地精美、色彩华丽,具有相当艺术价值的明代丝织作品。

    明代丝织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纹样取材广泛,配色丰富明快,组织紧凑活泼三个方面。

    明代丝织纹样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内容:

    1.神仙人物:如仙女、群仙上寿、秋千仕女等。

    2.动物形象:如云凤、仙岩寿鹿、龟背龙纹、八宝双狮、五云翔鸾、瑞鹊衔花、鸳鸯莲鹭、游鱼落花、蜂蝶争春、盘绦团凤等。

    3.植物花草:如折枝花果、牡丹、花好月圆、延寿菊花、百花献寿、灵芝萱草、落花流水、五谷丰登、加银山茶、紫地莲花、缠枝番莲、折枝梅花等。

    4.几何纹和日用器物造型:如各式灯笼、金银锭、方格如意、龟背、盘绦、八达晕、六达晕、菱格、方胜、如意云等。

    5.吉祥文字:如富贵平安、吉祥如意、福寿有余、富贵吉祥、福禄寿喜、福寿常团等,寓意吉祥,析求幸福的纹样。

    这些广泛丰富的题材,通过艺人们的辛勤创造,被成功地表现出美丽多姿装饰性很强的纹样。其设计风格,有的富丽雄浑,有的秀美活泼。

    明代丝织品所使用的色彩,大多以色相接近饱和程度的蓝、红、黄、绿等为主色,适当地以寒灰的中间色作衬托,色调爽朗明快而又沉静娴雅。特别是善于运用黑、白、金、银等中性色彩勾边的办法使同一画面上的多种不同颜色为一个联络色所统一,从而获得图案色彩丰富而又调和的效果。

    明代丝织图案的组织结构,大都能根据织造技术的要求,巧妙地使用网状与散点相结合的四方连续图案骨胳,把各种花纹平行或交叉地排列起来。虽然每一单位中有时只用一个或两个散点,单位面积也不大,但因排列适宜,使纹样与纹样之间,纹样与地纹或空地之间,都能作到比例恰当,层次分明,有主有次,节奏显著,处理得恰到好处。再加上采用分段换色的手法,就更显得错综复杂,变化万千。

    织造技术的革新,也是明代丝织品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万历《福州府志》记载:“缎机故用五层,弘治间有林洪者工杼轴,谓吴中多重锦,闽织不逮,遂改缎机为四层,故名改机”。林洪革新的织机是把原来的五层织机,改为四层经线与两层纬线的织机。使用这种双层提花的交织方法,织出来的成品,质地薄,表面滑润柔软,色彩柔和,而且花纹两面相同。是前所未有的新品种。改机的花纹,多用中小型花,略似南京的库锦。故宫博物院有“万字缠枝牡丹”、“落花流水”、“球路”、“织金胡桃”等改机丝织品多种。质地花纹均较一般缎类更为细腻美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明代丝织工艺是取得辉煌成就的。它在品种方面有继承有革新:“盘绦”、“灯笼”、“缠枝莲”、“八达晕”等均系继承前代传统技法。“盘缘”、“方胜”是我国传统花纹,已成为丝织物的一般格式。“灯笼锦”创始于宋代,隐喻“五谷丰登”的主层,具有积极意义,它表现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所以宋以后一直被普遍使用,明代根据这一主题,也设计出许多式样不同而又各尽其妙的优美的图案。大小缠枝唐代已盛行,大缠枝最初
多用于佛帔金襕装饰,小缠枝多用于妇女衣裙。宋代扩大了使用范围,特别是幛子屏围用大朵花已成惯例;金时女真人的官眼,规定用缠枝花朵大小定品级尊卑;因此花朵变化极多,配合色调更多独到处。明锦的特点也是大花大朵,花纹采用俯视、侧视两种,以迫求大花大朵的效果。“八达晕”起源于宋代,宋代叫“八达晕”,元代叫“八搭韵”,当时都已是珍贵著名。配色丹碧玄黄,错杂融浑,达到锦类布色的极高效果。

    创新部分除“改机”外,还有“妆花缎”、“妆花罗”、“妆花纱”等多种新产品。明时,江苏、南京、苏州、福建璋州织造的妆花丝绒和金彩绒(天鹅绒)闻名中外。纹样的处理手法虽然已由以往纯粹图案形式,逐渐趋向于写实的绘画格调,但仍能巧妙地加以提炼、剪裁,作到既不完全失去索材的本来面目,又加强了耐人寻味的装饰性。与唐朱遗物比起来,唐代多尚丰满浓艳,富丽有余而秀雅不足,如当时最流行的大小团窠花就是其代表作;宋代
则喜好素雅,在配色上多采用清淡灰冷的色调;明代的染织艺人则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于是获得了“浓纤得中,修短得宜”的可喜成果。纹样结构比较严谨而又富于生动流畅的韵律,色彩鲜艳而又注意和谐统一。这些都是明代丝织工艺的成就。


八、吉祥图案

    用吉祥语意的文字和语句作为工艺装饰,早在两汉就已流行。如“昌乐”、“如意”、“延年万寿”等等。用吉样语意作成象征形的图案,却是从两宋开始兴起的。比如在唐代取太子莲花经意,创太子玩莲花图案,使从六朝以来流行的莲花化佛纹样,发展成胖娃娃为莲枝缠绕的纹样。到了宋代,完全失去了莲花经的本意,取莲与连谐音,而创成“连生贵子”的吉祥图案。这种图案见于侯马金代董氏墓的装饰中,可见在当时是普遍流行的一种纹样。

    从十三世纪以来,我国织绣及其它工艺品都习惯于用谐音和隐喻的手法,表现某种吉祥的含义。许多花草禽兽,都被赋予各种不同的吉祥寓意。如:萱草宜男,石榴多子,麒麟含仁带义,鹤表父子之道,鸳鸯喻夫妇之情,鸡有五德,凤具九苞,龙不但是统治者的象征,而且被认为是许多吉祥的综合表征。“龙凤呈祥”是我国从古到今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吉祥图案。因而画龙有三停九似的法则,并且龙生九子,又各象征多种吉祥。丝织中的曲水纹,缠枝纹都是连绵不断的吉祥象征,而曲水纹更有源远流长的吉祥寓意。此外在织锦图案中,常见有“如意牡丹”、“宜男百子”等名称。

    吉祥图案的名目繁多,归纳起来不外是:安居乐业、夫妻好合、多子多孙、长生不老、乐叙天伦、吉祥如意、升官发财、五谷丰登等等。

    吉祥图案的构思,更是多种多样。它综合运用了风俗、习惯、历史、宗教、政治、经济、哲学、文学、民间传说、男女爱情等各方面的条件,作为图案的构思基础。其构思范围,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运用同音偕假,构成协和图案。

    如编蝠与福,磐与庆,金鱼与金玉,鱼与余等同音,因此,用金鱼水缸组成的画面,寓金玉满堂的含意;由梅花、竹子、绶带组成图案,被称为“齐眉祝寿”,窝意夫妻长寿;梅花、蜜蜂则隐寓“春风得意”的祝愿。

    (二)利用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动、植物构成会意的图案。

    如鹊有喜庆之兆,莺有求友之意,缠枝花象征连绵长久,萱草表示宜男忘忧。梅花树梢立一喜鹊,离意为“喜上眉梢”,裂开的石榴离“榴开百子”之意,象征多子多孙。

    (三)用结合音意的几种花草动物组成吉祥图案。

    如用蝙蝠、桃和灵芝组成图案,寓“福寿如意”的含义;用麦穗、蜜蜂、花灯组成图案,寓“五谷丰登”的意思;用鹭鸶、芙蓉组成的图案,寓意为“一路荣华”等等。

    (四)用会意的几种动、植物组成吉样图案。

    如“延年益寿”,用松与鹤组成;“富贵神仙”,用牡丹与神仙组成;“富贵平安”,用牡丹与竹叶组成等。

    (五)用若干种具有象征性的动、植物、神仙,器物等结合在一起,组成各种吉祥窝意的图案。

    如八吉祥、八宝、三多、九如等

    (六)利用吉祥字的篆体组成图案。

    如百寿、百福、百禄、回纹、万字等。

    吉样寓意图案的兴起,与手工艺品的商品生产有关,是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而兴起的。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要求,也反映了文人士大夫的风流余韵。



盛唐纹
  盛唐纹
  所谓盛唐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装饰纹样,因为在唐代流行,又称盛唐纹(唐代装饰纹样)。
  唐代,经济、文化空前发展,艺术方面的发展也开始生机蓬勃,物质的充沛,必然引导精神层次的高需求。所以这个时期,花卉图案成为金银器、铜镜、玉器、瓷器、织锦、绢画等工艺品上的重要装饰元素。如牡丹、芍药、菊花、月季、莲花、佛手、石榴、桃花、百合等等富有美好含义的花卉成为了最好的装饰纹样。
  最初,盛唐时代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性纹样是——以波状弯曲成S形、繁生而连绵不断的蔓草纹,这种形状又称“卷草纹”,因盛行于唐代又称唐草纹。唐草纹构图繁简疏密,富丽华贵,在隋唐时期也特别流行,形象丰满,成为这一时期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装饰纹样。缠枝纹、卷草纹是主要代表纹样,还有其他类别的装饰纹样,这个时期的装饰纹样统称“盛唐纹”。
  唐代服饰的装饰纹样: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妍斗盛。正如五代王建所说:"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华贵优美的服饰图案,是画工们在敦煌石窟用艰苦的劳动为后人们保留下来的珍贵形象的资料。唐代服饰的发展是整体上的发展,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于表现自由、丰满、华美、圆润,在鞋、帽、巾、玉佩、发型、化妆、首饰的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特点。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隋唐五代时期除政府官员按制度穿用规定花色的官服之外,一般生活服装流行图案花式丰富多彩。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各大类:
  (一)联珠团窠纹
  纹样基本骨骼为平排连续的圆形组成作用性骨骼,圆周饰联珠作边饰,圆心饰鸟或兽纹,圆外的空间饰四向放射的宝相纹。这种形式受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6年至640年)的影响。也可能是当时出口贸易适销的花样。盛行于北朝至唐代中期。
  (二)宝相花纹
  由盛开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叶子等自然素材,按放射对称的规律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灵感来自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三)瑞锦纹
  由雪花的自然形态加工成多面放射对称的装饰形态,寓"瑞雪兆丰年"的吉祥含义。
  (四)散点式小簇花、小朵花
  取花叶的自然形做成对称形小簇花,作散点排立。流行于盛唐。
  (五)穿枝花
  以波状线结构为基础,将花、花苞、枝叶、藤蔓组合成富丽缠绵的装饰纹样。流行于唐、宋、明、清。也称唐草纹。
  (六)鸟衔花草纹
  多为鸾凤、孔雀、大雁、鹦鹉等禽鸟嘴中含着瑞草、璎珞、同心百结、花枝等,有的作飞翔式,有的作栖立式。
  (七)狩猎纹
  作自由散列式或联珠团窠式。
  (八)几何纹
  有龟甲、双距、方棋、双胜、盘绦、如意等形式。隋唐时期纹样造型丰腴、主纹突出,地部疏朗,常用对称构图,色彩鲜丽明快。至五代纹样渐趋写实细腻,如孟蜀时成都蜀锦有长安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梗襄荷等,这些花式名称,宋代继续流行,并对明清时期织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唐代玉饰的装饰纹样:
  唐代器物上的某些花纹非常有特点,一些唐代作品是通过花纹而被人们识别的。

  (1)龙纹:是用来表现云朵的花纹,在唐代刻碑、金银器、玉器上频繁出现。常见的多为两类。一类为多齿骨朵云,云头似为“凸”字形困状,其后有一条须状云尾,一类云头似“品”字形,其后亦带云尾。前一类云头边沿呈波齿状,后一类云头边沿较光滑,云头中部凸出的部分呈梯形,其上有细密的阴刻线,唐代某些玉雕动物尾部也呈这种样式。

  (2)云纹:唐代带有龙纹的玉饰很多,典型作品为上海博物馆收藏龙纹玉璧。这类龙型一般头细长,上颚长而尖,端部略翘,龙身似铊身但较短。
  有学者认为,唐代龙类花纹多为直身少盘旋,但我们从唐代嵌螺钢铜镜(河南陕县出土,见《中国美术全集?八》)所嵌龙纹看,唐代盘身龙纹还是运用得很成熟的。

  (3)兽面纹:是古代器物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其结构随时代、地域不同而略有变化。目前,明确的唐代兽面纹玉器尚未见确定,仅见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器物中有一对玉锡,玉揭开口处嵌有相对的金兽面。这对玉锡向我们提供了唐代兽面纹的典型样式,其兽面形状介于汉代兽面与宋代仿古兽面样式之间,整体呈祀形,阔嘴,有排牙,如意形鼻,重眉,眉上有较长的阴线纹。这一兽面纹样式也可在识别唐代玉雕动物时参考。

  (4)花、鸟纹:目前见到的唐代玉器及其他工艺品中,以花乌纹出现为多。齐国太夫人墓出土的作品亦以花鸟纹为多。花叶纹的种类很多,见有牡丹花、多瓣团花、荷、野菊等多种。一些花瓣呈圆形而内凹,一些花瓣边缘饰短密的细阴刻线。花蕊的表示也很有特点。呈桃状,或椭圆形饰网络纹,或为三角形见饰细阴线,还有其他多种表现方法。花叶以大尖叶为多,呈相叠的“人”字形排列,叶中心往往有一个锥形梗,边缘有细密的短阴线。有些花叶似银杏叶而紧密排列,有些大花叶尖部呈旋状。唐代器物上还见有卷草纹装饰,以西安市曲江池玉记盒为代表。这类卷草纹的每一单元都可分为头部及尾部,头部为一大一小两枚,分卷两侧,尾呈“S”形,头部的两枝间往往还饰有花蕊形装饰。唐代的鸟纹在前面部分已有介绍,鸟眼呈三角形,小圆环形、核形等不同形状,翅宽而短。①翅尖前翘(见齐国太夫人墓出士唬油饰);②翅尖指向身后(见齐国太夫人墓出土玉梳背),翅上有细长的阴刻饰线。鸟尾则如同花叶的排列,其上饰有一种燕雀纹,纹饰图案化很强,正面形,翅上有细密的阴刻线。根据阴刻线的特点,一些学者将其归类于唐代。

  (5)螭纹:螭纹是中国玉器中最常见的动物纹,想象成分非常大,历代螭纹造型多有变化。
  目前唐代遗址中尚未发现螭纹器物出土,但不能断定唐代不用螭纹。故宫博物院藏一件螭纹佩,所雕螭附巨眉,眉上有细密的阴刻线。作品曾被一些学者鉴为唐代,是否准确,尚待考古发掘来印证。唐代织锦中曾出现犀牛图案。《古玉精英》一书录有白玉犀牛一件,造型特征与唐代织锦犀牛图案相同,标为唐代。
spirit1220

ZxID:8838765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3-26 0
汉服的染织工艺——女子妆饰(其他篇)
汉服的染织工艺——女子妆饰(其他篇)


女子妆饰:

古代的化妆术

    妇女的基本化妆品为眉黛、粉、胭脂和花钿。眉黛是供画眉用的,妇女画眉见于记载始于春秋战国,《楚辞,大招》中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之句。只是古时女子画眉多拔去真眉,以所画假眉代之。黛的颜色除用黑外,还有绿色,古称翠眉。翠眉起于先秦,兴盛于南北朝。唐代开始流行黑眉,这与杨贵妃的提倡有关,所谓“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全唐诗》卷474徐凝《宫中曲》)。

    古代的粉,最初是用米碾为粉制成,或加之以红色,用以敷面。到夏商周时,才出现了以铅为原料的白粉和以红蓝花、苏木等原料制作的胭脂。胭脂又称燕脂、焉支、燕支。古时把胭脂制成膏汁、粉类,还涂于纸或浸于丝绵,制成胭脂纸和胭脂绵,以便涂颊或用为唇脂。

    花钿,又称花子、媚子,一般用金箔、纸、鱼骨、蜻蜒翅膀制成各种形状的饰物,将其帖于额间、鬓角、两颊或嘴角。《木兰辞》“对镜贴花黄”中的“花黄”,古诗“眉间翠钿深”中的“翠钿”,均指的是花钿。古时妇女的首饰包括笄、钗、步摇、梳等。此外,还在耳、手、指上分别戴有饰物,分别称珥挡、钏镯、指环,但最初这些饰物的戴法和作用与现在不同。


面妆:

    在古代妇女的梳妆中,面容的妆饰至关重要。

    《左传》有云:“夫有尤物,足以移人。”

古代妇女面部妆饰步骤

    古代妇女的面部妆饰,除粉黛外,还有额黄、花钿、斜红、妆靥及点唇等名目。妆饰过程大致可分为七个步骤:一敷铅粉,二抹胭脂,三画黛眉,四染额黄(或贴花钿),五点面靥,六描斜红,七涂唇脂。


傅粉

  傅粉即在脸上搽粉。中国古代妇女很早就搽粉了,这一直是最普遍的化妆方式。据唐书记载,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竟高达百万两!对于傅粉的方法,清初戏剧家李渔的见解颇为独到,他认为当时妇女搽粉“大有趋炎附势之态,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显其黑”,鲜明地道出了化妆与审美的关系。更值得深思的是,古人还把傅粉等化妆方式同道德修养相联系,指出美容应与自我的修身养性结合起来,如东汉蔡邕认为:“揽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粉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这种观点,不仅颇有见地,而且寓意深刻。



    古代化妆品之一。包括铅和米粉。铅粉,又称铅华。傅粉以面为主,也有兼及颈项胸背的。秦汉以前以白粉为主,至六朝黄粉、朱粉、紫粉等渐次流行,尤以共同粉为尚,往往用以涂点额上,称花黄。直至元代,妇女还常用共同粉涂额。宋代宫中妇女以粉点眼角,名泪状。又,古代男子亦傅粉。

    古代妇女所用的妆粉,大多购于街市。经营妆粉和其他化妆品的基本是小商小贩,有时官府也插手其间。市售的妆粉既有粉心,也有合粉。

    各种妆粉一般盛放在粉盒中,置于较大的妆奁内,以供日常所用。粉盒大多为圆形、椭圆形,也有方形、六边形、葵瓣形,亦有仿瓜果型的,均有盖。其质料有夹纻胎和木质漆器,瓷器和银器等。如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就是以漆灰造型并粘贴麻布、丝帛的夹纻胎漆器,内面红漆,外表为黑褐色漆,有的还以金、红、白三色油彩绘云龙纹。又如一些宋代墓葬中出土的粉盒,常是影青瓷制品。

    古代妇女通常以粉扑沾染妆粉,傅布于相应部位。粉扑是以丝绵、绸之类的软性材料制成。

    古代妇女傅粉最常见的是在面部。但也有在颈、胸、背、臂乃至全身涂以粉饰的风气。傅粉不但限于妇女,汉魏时代,男子傅粉屡见不鲜,为一时之风尚。但古代傅粉的主要还是妇女。

    宇文士及《妆台记》写道:“舜加女人首饰钗,杂以牙瑇(音同玳)瑁为之。周文王......傅之铅粉。”

    宋人《事物纪原》亦说:“周文王时,女人始傅铅粉”。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裴注引《魏略》:“[何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

   《南史.王裕之传》:“左右尝使二老妇女,戴五条辫,著青纹袴罗,饰以朱粉。”

    唐白居易《时世妆》诗:“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宋高承《事物纪原.冠冕首饰部.妆靥》:“远世妇人妆喜作粉靥,如月形,如钱样,又或以朱若燕脂点者,唐人亦尚之。”

    元人《鄉(xiang)嬛记》载:“黄帝炼成金丹,炼金之药汞红于赤霞,铅白于素雪,宫人以汞点唇则唇朱,以铅傅面则面白。”该书还点出那时女性妆点中使用朱砂。


妆粉的种类:

  以粉饰面,是我国古代妇女化妆的基本内容之一。古代的化妆粉主要有金属类的铅粉和植物类的米粉等。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

铅粉

    铅粉又名解锡、鲜锡、粉锡、铅华、胡粉、定粉、瓦粉、光粉、白粉、水粉、官粉,它是用铅化解后调以豆粉和蛤粉而成。我国古代一度铅锡不分,称铅为“黑锡”。

    铅粉,是古代妇女面妆的基本材料。“三代以铅为粉”,墨子认为“禹造粉”,晋人张华则说“纣烧铅锡作粉”。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提到“铅丹”和“粉锡”,都说明在商周前后已能制造铅粉和红黄色的铅丹了。如佐之以考古资料,商代的墓葬中出土的就有铅齿、铅爵、铅觚(gu)、铅戈等器物,西周时制造的铅戈含铅量达97.5%,更证见早在商周已掌握了铅的冶炼技术。

    这种铅粉的具体制造方法在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如下:“铅百斤,熔化、削成薄片,卷作筒、安木甑(音同曾)内,甑下甑中各安醋一瓶,外以盐泥固济,纸封甑缝。安火四两,养之七日,铅片皆生霜粉,扫入水缸中,依旧封养,次次如此,铅尽为度。”

    据李时珍记载“明代时,金陵(今南京)、杭州、韶州(在广东)、辰州(在湖南)皆造之,而辰粉尤真。”辰粉的制法是在铅醋化为粉后,按“每粉一斤,入豆粉二两,蛤粉四两,水内搅匀,澄去清水,用细灰按成沟,纸隔数层,置粉于上将干,裁成瓦定形,待干收起”。

    铅粉傅面,有较强的附着力。铅粉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铝,如保管不当,容易碳化变黑,但置久,经自然氧化作用又可重新转白。

米粉

    古代最常用的粉饰是米粉。汉人《释名》说得很清楚:“粉,分也。研米使其分散也。”

  关于米粉的制作方法,在《齐民要素》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

    米粉的制作,北魏贾思勰有着详尽的记述。首先选取上等的米作原料,“粱米第一,粟米第二”,米必须是同一品种,不能混入其它。除去杂质,碎米后研细,加水,脚踏淘洗十遍至水清,将淘净的粉米盛入大瓮,灌足水浸泡。春秋季一个月,夏季20天,冬季则要60天。中间不换水,沤久发臭更好。粉质会更滑腻。届时,换上新水,搅拌淘洗,去尽酸气,取出研磨。磨细的粉边浇水边搅拌,接取白色汁液,装入绢袋过滤,滤出的汁谁放到别的瓮内沉积。然后再精研细磨,浇水接汁,重复前一道工序。接着,把汁液盛在瓮内,以一种叫“把子”的农具长时间地拂拍遍透。使其淀澄,去掉粉层上的清水,把粉汁置于大盆中,用木杖顺同一方向搅转三百圈,盖瓮防尘污。待澄积清净,以杓(音同勺)轻缓地舀去上清液,用三层布贴在粉层上,布上撒布谷糠,糠上置灰。灰湿就换上干灰,直至灰不再湿为止。而后除去布层,削去粗白无光润的表层粉。余下“圆如钵形、酷似鸭子”,白而光润的部分称为“粉英”,在晴好无风的天气,摊于床箔,以刀薄削并曝晒干透,再用手反复揉搓以达滑润。并收贮备用。

水银腻

   除铅粉和米粉以外,古代还曾有水银制作的水银腻,又有马嵬(音同维)土、磨夷花、露华百英粉、龙消粉等。

   水银腻据说是春秋时萧史所创制,为其爱侣弄玉傅面所用。晋崔豹《古今注》称;“萧史与秦穆公炼飞雪丹,第一转于弄玉涂之,今之水银腻粉是也。”

香粉

  还有一种香粉,是用粟米制作,类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和米粉相比,铅粉的制作过程复杂得多,从早期的文献资料看,所谓铅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紫粉

  除了单纯的米粉、铅粉以外,古代妇女的妆粉还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

马嵬土

    又称贵妃粉,因唐玄宗所宠杨贵妃在“安史之乱”逃难途中被赐死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县境)。传说该坡上有土白如粉,妇人用以傅面。

磨夷花
    
    据古人记载,磨夷花出自南海顿逊古国,用来制作的粉芳香馥郁。

露华百英粉

    此粉乃是汉成帝的爱妃赵飞燕使用,自然是贵重之物。

龙消粉

    《钗小志》、《旧唐书》等都说是周光禄的姬妾妆面的用品。

迎蝶粉

  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

玉女桃花粉
  
    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珍珠粉、玉簪粉
  
    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

珠粉、石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还有以产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称官粉);荆州的“范阳粉”;河北的“定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颜色也由原来的白色增加为多种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妆粉实物相继出土,有的盛在精致的钵内,有的安装在丝绸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从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妆粉,被制成特定形状的粉块,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还压印着凸凹的梅花、兰花以及荷花纹样。


胭脂

  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统称,是和妆粉配套的主要化妆品。古时胭脂又称作燕脂、焉支或燕支,关于胭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胭脂起于自商纣时期,是燕地妇女采用红蓝花叶汁凝结为脂而成,因为是燕国所产得名。
胭脂是古代妇女常用的化妆品,历代典籍中有关胭脂的写法有很多,如“焉支”、“烟支”、“鲜支”、“燕支”、“燕脂”、“阏氏”等等。

    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

    胭脂出現於較早的歷史文獻資料,被收錄於《史記》和《漢書》中的《西河故事》裡,之後被轉記於唐《史記正義》、《史記索隱》、《十道志》,也出現於宋朝的《樂府詩集》、明朝的《丹鉛總錄》。記載有感嘆西漢驃騎大將軍霍去病的出征,將當時的匈奴趕出了曾經是紅花產地的祁連山脈一帶,也包含了胭脂山。匈奴人被趕出了焉支山,因而喪失了製作胭料的紅花,感嘆:「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這是漢武帝的時期,相當於西元前121年所發生的故事。

    在《史記索隱》裡,引用《習鑿齒與燕王書》裡有如下的記載:「山下有紅藍,足下先知不?北方人探取其花染緋黃,采取其上英鮮者作煙肢,婦人將用為顏色。」胭脂山也叫做焉支、燕支、煙支、煙肢、燕脂、臙脂、臙支、臙肢、胭支、閼支山等,約略相當於現今的永昌縣西處。

    根據南宋趙彥衛的《雲夢漫鈔》和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的說法,紅花是漢代張騫通西域時,所傳進的物種,且描述染 出的色相叫做「真紅」。紅花是繪畫顏料、也是染料,同時是婦女的化妝品色料。紅花的染色部位是使用其花瓣,所提煉出來的色素,和上油脂後,製出口紅或腮紅的化妝品胭脂,因此也被叫做胭脂花。

   胭脂,另一说是因其產地在古代中國的焉支山與祁連山的山麓,因此也被稱之為焉支。另外也因為產地是在燕國之故,或是燕國所產的紅花較佳之故,也稱之為燕脂。胭脂也和匈奴的人名有關,根據唐朝張泌《妝樓記》中,如下的一段敘述:「燕支,染粉為婦人色,故匈奴名妻閼氏」,文中是說匈奴王妻子閼氏,喜歡以紅花做成化妝品,而閼氏的發音和胭脂是相同的,因此也被借用。匈奴王妻子閼氏的說法出現於漢朝劉邦時期,劉邦親率30萬大軍迎戰匈奴王冒頓,被圍於平城(相當於現今大同),採用陳平意見,行賄冒頓的妻子閼氏,因而得以脫險。

    關於紅花的植物類記載,《急就篇》更早的《爾雅》的「蘢古」、《詩經》的「游龍」、郭璞注釋《爾雅》的「紅草」、《別錄》的「天蓼」和「石弧埂ⅰ侗静菔斑z》的「水」和「大蓼」、《漢英韻府》的「蓼」,另外尚有紅蘭花、大毛蓼、東方蓼、水蓬稞、大節龍、大接骨、果麻、追風草、八字蓼、搗花、辣蓼、丹藥頭、家蓼、水紅花等稱呼。紅花具有血管擴張的作用,被用來當作治療心臟病的良藥。目前紅花最大的生產國家是美國,主要是摘取種子,粹取油脂當作食用油,這是一般的紅花子油。被當作是中藥藥材使用的產地是大陸,生產區域分部於四川、河南一帶的山區。這一帶生產的紅花又叫做川紅花,而產於西藏的紅花,藥材店稱之為藏紅花,藏紅花採收不易,價格昂貴,通常只限於藥用。染色用的紅花,通常是川紅花,屬於薊草科植物,葉片周圍有刺。

    胭脂的做法是把红蓝花在花开之时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红蓝花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淘去黄色后,即成鲜艳的胭脂。此外我国古医书中记载可用于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蜀葵花、重绛,黑豆皮、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从这些中药可以提取天然的红色素来制胭脂,当然这时的胭脂不再是最早意义上的胭脂了,已经是一切红妆的指代。

  到了大约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义。《红楼梦》44回中有一段关于胭脂的描写,说得非常形象。这种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上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足够拍脸的了。’平儿依言妆饰,果然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

    除了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以及苏芳木等。重绛是一种绛红色染料,它的色彩比较浓重,不及红蓝鲜艳透明。在汉魏时常常被用来作燕支的材料。石榴花也是一种红色颜料,在隋唐时常用来炼染女裙,时称“石榴红裙”,但也可用来制成胭脂。

面脂: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燕支,都可经过阴干处理,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由此,燕支被写成“姻脂”,“(月燕)脂”。“脂”字有了真正的意义。除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

  由于胭脂的推广流行,汉代以后,妇女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从大量的文献记载以及形象资料来看,古代妇女化妆,往往是脂粉并用,单以胭脂妆面的比较少见,具体做法可分为三种:

  1、在化妆之前先将胭脂与铅粉调和,使之变成檀红——即粉红色,然后直接抹于面颊,因其在敷面以前已经被调和成一种颜色,所以色彩比较统一,整个面部的敷色比较均匀,能给人以庄重、文静之感,所以多用于成年妇女;

  2、先抹白粉,再涂胭脂,胭脂的位置往往集中在两腮,所以双颊多呈红色,而额头、鼻子以及下颌则露出白粉的本色来,中国古代传统画人技法中有“三白”之说,就是根据这种化妆方法而来(实物可见唐寅的绘画,里面大多数女性都是这样化妆的),从图象来看,这种妆式常用以青年,历史书中的“桃花妆”一词,即指这种妆式;

  3、先在面部上涂抹一层胭脂,然后用白粉轻轻罩之。由于用色的程度不一,名称也不同,浓艳者称“酒晕妆”,稍浅一些称“飞霞妆”。

各式面妆:

    古代妇女妆红,依敷色深浅、范围大小等,妆制不一。

“慵来妆”

      衬倦慵之美,妆法是在颜面施以“小朱”;“飞霞妆”,有隐约之妙,乃“薄薄施朱,以粉罩之”面成。

“醉妆”

      以秾艳著称,“夹脸连额渥以朱粉”;“桃花妆”,轻匀细抹便成,其意趣淡雅。

“檀晕”

     兴于唐、五代及宋,所谓“檀”,是指“檀色”,“晕”,即晕染,又言色调浅淡。“檀晕”妆法,是指在眼眉旁敷染一种荔红色。因其增益眉眼神采,以使“眸子炯其精郎兮,瞭多美而可观”。

“斜红”妆

    早在南北朝时便有,梁简文帝诗云“分妆开浅靥,绕脸敷斜红”。唐代,此妆更为风行,其样式是用浓红在两鬓至颊各绘一弧形妆饰,或繁复如创伤,或工整似弦月。

此外,还有“晕妆”、“酒晕妆”、“晓霞妆”等等。

面部施朱晕红,是古代妇女的基本妆式,但并非唯一的妆式。我国历史上,曾先后出现妇女“白妆”、“紫妆”、“赭(zhe)面”、“黄妆”甚至“墨面”的情形。

“白妆”

     所谓“白妆”,即以白色的铅粉或米粉饰容。这种妆制可上溯西周,那时,妇女粉白黛黑,风姿绰约。“啼妆”,在两眼下稍涂白粉,犹似啼痕一般。“泪妆”,唐代以白粉“施两颊”为泪妆,宋代以白粉“点眼角”名泪妆。因白妆的样式及“啼”、“泪”之名显出忧戚的意味,可衬映丧偶妇女的哀痛心情,故唐、宋以及后世孀寡妇女常以此妆饰。

“紫妆”

    我国古代尚紫,高天称紫宙、紫虚,帝居谓紫宫紫庭,达官显贵则紫衣紫綬,以此,妇女亦曾试以紫妆。紫粉,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如下:“用白米英粉三分,胡粉一分合均调,取落葵子熟蒸、生布绞汁,和粉,日曝晒令干,若色浅者,更蒸取汁重染如前法。”落葵,又名蔠葵、木耳菜、胭脂菜、 胭脂豆、藤菜、紫角叶,别名繁露、承露、天葵、胡燕脂、藤儿菜、滑藤、西洋菜、御菜、燕脂菜、染绛子、紫草、燕脂豆、木耳菜、潺菜、紫葵、紫豆藤、红藤菜、软藤菜、红鸡屎藤、藤罗菜、白虎下须、荞菜七、滑菜果、寸金丹、粘藤、篱笆菜、软姜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圆小,熟时紫黑色。古人常榨取其果汁用作面脂。

“赭面”,就是把脸面涂抹成赤褐色。该风俗源出自吐蕃。

“黄妆”,满面涂黄,乃辽宋时契丹妇女的妆式,名为“佛妆”。

“墨面”之制源出南北朝,《北史》云:“周宣帝禁妇人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墨妆。”又《妆台记》载曰:“后周静帝令宫人黄眉墨妆。”

诗词中的面妆:

    历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如“谁堪览明镜,持许照红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红妆束素腰”等等。有关唐代妇女饰红妆的记载就更多,“青娥红粉妆”;“对君洗红妆”;“射生宫女宿红妆”等等唐代妇女所作的红妆,在当时的笔记小说中也有述及。

    如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说的是杨贵妃,因为涂抹了脂粉的缘故,连汗水都染成了红色。王建《宫词》中也有类似的描写,说的是一个年轻的宫女,在她盥洗完毕之后,洗脸盆中犹如氽了一层红色的泥浆。虽然在说法上有些夸张,但多少反映了当时的情况,近代出土唐代彩俑和壁画也印证了这一点。

   “美人妆,面既施粉,复以燕支晕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从《妆台论》中对女子晓妆的描述,可见胭脂对女性红妆是何等重要。

    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七》中写魏文帝美人薛灵芸拜别父母后入宫,一路上泪下不止,用玉唾壶承泪,到京师时,壶中泪凝如血,这红泪一定是因为沾染了脸上的胭脂。胭脂在唐代时尤为盛行,如唐诗有“三千宫女胭脂面”句,王建《宫词》:“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红泥。”说的是一个宫女在盥洗完毕后,脸盆中有如沉淀了一层红色的泥浆。

    唐代以后,尽管妇女的妆饰风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涂抹红妆的习俗始终不衰。辽代妇女的红妆,虽不见于文载,但实例却屡有发现。如考古发掘报告所记,辽宁法库叶茂台辽董壁画,山西大同十里铺辽墓壁画所绘妇女,“双颊全涂红粉”,反映了当时的风尚。这种习俗一直沿续到清朝末年,由于女子教育的兴起,青年学生纷纷祟尚素服淡汝,才改变了这种妆饰现象。

口脂(详见唇妆中口红、红脂与口脂):

   以上说的是面脂,口脂也是素来被看重的,战国宋玉《神女赋》写“眸子炯其精朗兮,暸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娥扬兮,朱唇的其若丹。”

   唐岑参《醉戏窦美人诗》中 “朱唇一点桃花殷。”说的都是女性红唇之美。《唐书》中记:“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说用来盛口脂的容器是雕花象牙筒,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是多么被重视和喜爱。唐代人把抹口脂又称为点唇,僖宗年间,口脂的种类计有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媚花奴共十六种,并称为胭脂晕品。

   唐代以后,女性的妆饰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涂抹胭脂的习俗始终不衰。直到明清时亦然,只是不再象隋唐五代时期那样夸张了。崇祯皇帝曾赋诗“露宿风餐誓不辞,忍将鲜血代胭脂。”以旌表为国抗敌的女英雄秦良玉,试想若在安稳的盛世,又有多少女子真的去做红妆季布?


眉妆:
 
画眉

  妇女修眉饰黛,在我国历史弥久。古人对双眉甚为看重。妇女修眉之风颇为兴盛,而历代许多文人也醉心于描写妇女的双眉,不说别的,单是对妇女双眉的称谓。诸如“蛾眉”、“双蛾”、“黛蛾”、“黛眉”、“黛螺”、“眉黛”、“翠黛”、“翠羽”、“翠翰”、“翠眉”、“春山”、“远山”、“眉峰”、“出茧”、“新蛾”、“新月”、“新柳”、“柳叶”、“翠柳”、“眉月”、“月棱”等等,不下二十种之多。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方法,产生于战国时期。黛眉之风,源自先秦,两汉渐炽,魏晋亦盛,至唐而大盛。

    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画眉。

    汉代时,画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画越好看。《西京杂记》中写道:“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低俗作品请删除,时人效画低俗作品请删除眉。”这是说把眉毛画成长长弯弯青青的,像低俗作品请删除一样秀丽。后来又发展成用翠绿色画眉,且在宫廷中也很流行。

    汉魏至隋唐,多尚阔眉,唐中叶以后细眉也颇流行。又,古代男子亦有画眉,惟不多见。参阅《北齐书.文宣纪》。

  到了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还有一种是把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故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还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光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可见古人爱美之心的浓厚。

    据《海录碎事》,唐明皇命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横烟眉,七曰分稍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宋朝晏几道《六么令》中形容:“晚来翠眉宫样,巧把低俗作品请删除学。”
  
   《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娥妆。”这种翠眉的流行反而使用黑色描眉成了新鲜事。

   《中华古今注》中说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人将此认作新的化妆方式,称其为“新妆”。难怪徐凝在诗中描写道:“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青色颜料。古代女性饰眉的主要材料是黛和烟墨。古来用以为黛的既有矿物,亦有植物。或多以青石或烧焦的柳枝制成,五代后也用香墨。其珍贵者螺子黛,一颗价十金。画眉时常剃去眉毛,用黛描绘出各种形状。

    石墨在春秋时代称为“石涅”或“涅石”,“墨丹”即指黑色粉质颜料,而“石墨”一名南北朝时已有。石墨是由煤或碳质岩石(或沉积物)受区域变质作用或岩浆侵入作用形成的天然矿物质。我国古籍中早有石墨资源的记载,如《山海经》:“孟门之山(今山西省吉县西黄河两岸),其上多苍玉,多黄金,其下多黄垩,多涅石。”“女床之山(今陕西省华阴县西六百里)多石涅。”等。石墨除了饰眉以外,还被用以写字绘画和作药,明《本草纲目》注云:“又有一种石墨,舐(音同氏)之粘舌,可书字画眉,名画眉石者,即黑石脂也。”

    古人所谓的石黛,除石墨外,似乎还应包括石青。石青又名蓝铜矿,它是原生含铜矿物氧化后形成的表生矿物,是炼铜的次要原料。石青在自然状态下有粒状、块状、放射状和皮壳状等。由于形状不同,色泽不一,产地亦有差别,故有空青、曾青、扁青、绿青、白青和回回青等多种品类,它们绝大部分可作画色和入药。

    植物类的黛称为青黛,也名靛花、青蛤粉,是名为“蓝”(包括蓼蓝、菘蓝、马蓝、木蓝)的植物所提取的色素,色青黑。我国很早就用蓝类植物做染料,《周礼》:“地官掌染草。”郑康成注:“染草蓝蒨(茜)像斗之属”,贾疏:“蓝以染青,蒨以染赤,像斗染黑。”除了自己出产外,古代还有进口的优质青黛,即波斯青黛。妇女用青黛饰眉风习汉已有之。

螺子黛
  
    据说产自波斯,是一种制成螺形的黛块,十分贵重,隋大业间每颗就价值十金,清代每颗更贵至千金之巨。

烟墨

    烟墨的制造在魏晋时代已经开始,当时是用漆烟和松煤为原料,做成的墨称为“墨丸”,用来写字等。这种制墨技术在唐以后有了大的发展,到宋代已臻完备。用烟墨画眉大约源于唐代。

在黛和烟墨以外,人们也用柳枝、杉木等烧炭,或直接画眉,或研末以饰。

   《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王逸注:“言美女又工妆饰,傅著脂粉,面白如玉,黛画眉髻,黑而光净。”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靥。”

    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眉笔

  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好怪异的化妆哦,还是做现代人好)。

  古代女子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

  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磨石黛的石砚在汉墓里多有发现,说明这种化妆品在汉代就已经在使用了。

  除了石黛,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

  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螺子黛则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研磨,因为它的模样及制作过程和书画用的墨锭相似,所以也被称为“石墨”,或称“画眉墨”。

  到了宋代,画眉墨的使用更加广泛,妇女们已经很少再使用石黛。

  关于画眉墨的制作方法,宋人笔记中也有叙述,例如《事林广记》中说:“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这种烟薰的画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则被美其名曰“画眉集香圆”。元代之后,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全部选用京西门头沟区斋堂特产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西洋文化的东渐,我国妇女的化妆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画眉材料,尤其是杆状的眉笔和经过化学调制的黑色油脂,由于使用简便又便于携带,一直沿用到今天。

眉饰

   唐代的眉饰具有鲜明的特色。《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形象,花髻饰有牡丹、珠宝、娥眉粗大突出,给人以华丽之中见情趣的深刻印象。唐初盛行的粗眉饰在图中有形象的描绘。

    据“十眉图”有八字眉、远山眉、五岳眉等数十种之多,均属粗眉饰,可见唐初时粗眉饰盛行之极。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中“青黛点眉眉细长,天宝末年时世状”,则记述了至开元、天宝年间,当时的妇女已一改以往以细长眉饰为时髦了。


面饰:

花靥

     即指花钿和妆靥,是我国古代妇女富有特色的两种妆饰。

花钿(花子)

  花钿也是一种额饰。这种化妆方式又称花子、面花、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薄型饰物,大多以彩色光纸、云母片、昆虫翅翼、鱼骨、鱼鳔、丝绸等为原料制成,有动、植物等多种图形,且有不同色彩,十分精美,很受妇女喜爱。(花钿有二义,一指面花子;另一义为古代妇女插于发髻上的首饰花钗。)

  起自秦代,至南北朝时,多在宫中及贵族妇女中使用,唐后始成为流行的妇女而饰。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贴花钿成风也是在唐朝。

   “梅花妆”,《妆台记》:“隋文宫中贴五色花子,则前此已有其制,乃仿于宋寿阳公主梅花落面事也。”

    唐代妇女使用花钿较为普遍。

  至宋朝时,还在流行梅花妆,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

    从颜色看,花钿的色彩比额黄要丰富得多。额黄一般只用一色;而花钿则有多色,它的色彩通常由材料本身所决定,如金箔为金色、黑光纸为黑色,鱼腮骨为白色等;也有根据图案需要染上各种颜色的。最为精彩的是一种“翠钿”,它是以各种翠鸟羽毛制成的,整个饰物呈青绿色,清新别致,极富谐趣。

    古代的花钿大多为金黄、翠绿、艳红三色。花钿在古代是和脂粉一类物品一起放在小铺子里售卖的,除了市售的花钿外,许多妇女常常乐意自己动手制作。花子通常可以粘贴在额头、鬓角、两颊、嘴角、酒窝等处,古代妇女贴饰花钿时,可单用一个,也可以多个并用,视各人需要而定。

花钿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还有用鱼骨、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如宋人陶谷所著《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可见古时妇女的化妆方式不仅丰富,而且别出心裁,不拘一格。花钿的颜色有红、绿、黄等,大家熟悉的《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以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因所贴部位及饰物质、色状不同,又有“折枝花子”、“花油花子”、“花胜”、“花黄”、“罗胜”、“花靥”、“眉翠”、“翠钿”、“金钿”等名目。

    粘贴花钿的胶水,主要是呵胶,产于辽东一带,相传由鱼鳔制成,其胶粘性极佳,可用来胶合羽箭。使用时,妇女用其粘贴花钿时,只需用嘴轻轻呵嘘即可,揭除也容易,蘸少量口液,便能溶解黏贴。卸妆时以热水一敷,便可掀下。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今妇人面饰用花子。”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贴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至东晋,有童谣云:织女死,时人帖‘草油花子’‘为织女作孝。’至后周,又诏宫人帖五色云母花子,作碎妆以侍宴。如供奉者,帖胜花子。”

    宋陶穀《清异录》:“江南晚季,建阳进‘茶油花子’,大小形制各别,极可爱。宫嫔缕金于面,背以淡妆,以此花饼施于额上,时号‘北苑妆’。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蜒,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金线笼贮养之。尔后,上元赏花者取象为之,售于游女。”

    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契丹鸭渌水牛鱼鳔,制为鱼形,妇人以缀面花。”

    明陶宗仪《说郛》卷七七引《妆台记》:“宋淳化间,京师妇女竞剪黑光纸围团靥。又装缕鱼腮骨,号‘鱼媚子’,以饰面,皆花子之类。”


额黄

    古代妇女脸部妆饰名。额黄也称“鹅黄”、“鸦黄”,它是一种古老的妆饰。因为以黄色颜料染画在额间 , 故名。同时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妆饰,源于六朝,相沿至唐,颇为风行。额黄的涂染,有满额和半额的区分,除了这两种,还有一种较常见的,即在两眉间上方画饰弯月等。

    据史籍记载,妇女额部涂黄,是南北朝以后流行起来的一种风习。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

    南北朝至唐时,妇女爱在额间涂以黄色,作为点缀。因黄颜色厚积额间,状如小山,故亦称“额山”。唐时又有一种专蘸鸦黄色的,称为“鸦黄”。

    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代妇女额部饰黄,有两种作法,一种由染画所致,一种为粘贴而成。

    所谓染画,就是用画笔蘸黄色的染料涂染在额上。

    具体画法又有两种:一种为平涂法,即整个额都全用黄色涂满;另一种为半涂法,不将额都全部涂满,仅涂一半,或上或下,然后以清水过渡,呈晕染之状。

    与染画法相比,粘贴法则较为简便。这种额黄 , 是一种以黄色材料制成的薄片状饰物,用时蘸以胶水粘贴于额。由于可剪成各种花样,故又称“花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脱离了额黄的范圈,更多地接近于花钿的妆饰。

    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同安鬟里拔,异作额间黄。”

    唐李商隐《蝶》诗:“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唐温庭筠《照影曲》:“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樨俱含频。”

    唐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诗:“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禅袖太憨生。”


妆靥(面靥) 、点的

    妆靥,亦叫面靥,是古代妇女施于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在脸面注以红点的妆饰方法在汉代已有记载,叫作“的”。《释名》:“以丹注面曰的。的,灼也。此本天子诸侯群妾当以次进御,其有月事者止不御,重以口说,故注此于面,灼然为识,女史见之,则不书名于第录也。”

    除了面妆以外,我国妇女还有染指甲的风习。妇女染甲的材料一般是凤仙花,用其花叶,反复捣碎后掺入少量明矾,然后用丝绵浸染花汁,置于洗净的指甲表面,裹以布条,过夜取下,反复数次,染成后,艳色经月不褪。

    指甲花,也是妇女染甲材料之一,李时珍记载:“指甲花,有黄白二色、夏月开,香似木犀,可染指甲,过于凤仙花。”

    染甲之风唐代已有,流传日久。七月七女伴相聚之时把它当成一项有趣的娱乐来进行。明清以后,染甲习尚还流传国外,称为欧美妇女的喜好。

妆靥(面靥)

    面靥则与“点的”不同,它是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也称妆靥。据说妇女脸上注的,原并不是为了妆饰,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一后妃例假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而又难于启齿时,只要在脸上点上两个小点,女史见之,即不列其名。以后这种作法被传到民间,逐渐变成为一种妆饰。

    面靥的施行方法,通常用胭脂点染,也有像花钿一样,用金箔、翠羽等物粘贴而成。妆靥的具体形状,在盛唐以前,一般均作成黄豆般的两颗圆点。盛唐以后,面靥的范围有所扩大,式样也更加丰富: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讲究的在原来面靥的周围,还饰以各种花卉,俗称“花靥”。

点的

    点的是在两侧面靥部各画一个红色的圆点,故也叫作“妆靥”。“妆靥”在沿袭过程中也是有所变化的。靥点的样式逐渐丰富,由早期仅以胭脂之类的点饰简单的圆点,发展为以金箔、翠羽之类制作可粘贴的靥钿,其图形则有钱形、星形、花卉形等。点饰的范围也有扩大,自面靥而额中,或者鼻翼两侧。

    古代妇女妆饰面部的红点。自魏晋以来,用粉脂作点状傅面,是中国妇女常见的一种花妆样式,不过后来不局限于红色罢了。至唐代犹以黄星点颊,或在嘴角酒窝间加两点小胭脂(所谓“星靥”当即指此),均是。

   《释名.释首饰》:“以丹注面曰的。的,灼也。此本天子诸侯群妾当次进御,其有月事,止而不御,重以口说,故注此丹于面,灼然为识。女史见之,则不书其名于第录也。”

    三国魏王粲《神女赋》:“税衣裳兮免簪笄,施华的兮结羽仪。”

   《太平御览》卷七一九引晋傅玄《镜赋》:“珥明珰之迢迢,照双的以发姿。”


斜红

    斜红是妇女面颊上的一种妆饰。从唐代墓葬里出土的女俑,脸都常绘有两道红色的月牙形妆饰,这种妆饰色泽浓艳,形象古怪,有的还被故意描绘成残破状,远远看去,宛如白净的脸上平添了两道伤疤。这种妆饰,遂被称为“斜红”。

    从图像看,唐代妇女脸上的斜红,一般都描绘在太阳穴部位,工整者形如弦月,繁杂者状似伤痕,为了造成残破之感,有时还特在其下部,用胭脂晕染成血迹模样。


唇妆:

口红

  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统称,是和妆粉配套的主要化妆品。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口脂朱赤色,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给人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女性的喜爱。这种喜爱的程度可以从《唐书百官志》中看到,书中记:“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这里写到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么珍贵的地位!

  口脂化妆的方式很多,中国习惯以嘴小为美,即“樱桃小口一点点”,如唐朝诗人岑参在《醉戏窦美人诗》中所说:“朱唇一点桃花殷。”

  唐朝元和年以后,由于受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号称“时世妆”。诗人白居易曾在《时世妆》一诗中详细形容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这种妆不仅无甚美感,而且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唐宋时还流行用檀色点唇,檀色就是浅绛色。北宋词人秦观在《南歌子》中歌道:“揉兰衫子杏黄裙,独倚玉栏,无语点檀唇。”这种口脂的颜色直到现代还在流行着。当然,无论是朱赤色还是檀色,都应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不同条件来适当加以选择使用,千万不能以奇异怪状的时髦为美。

红脂与口脂  
 
  妆唇以红,在中国起源亦早,楚宋玉的名篇《神女赋》中就有“眉联娟以娥扬兮,朱唇的若其丹”。“丹”即朱砂,它是古代妇女妆唇所用红脂的主要原料, “朱”的色彩为“红”,故古人常称女性的口唇为“朱唇”。《释名》定义曰: “唇脂以丹作之,像唇赤也。”以朱砂研磨后得出的红色颜料可以饰颊,人们又将颜料拌人动物的油脂,使之凝结成脂类物,既滋润口唇,又增添红色,且不易脱落,深受先秦至汉时期妇女的欢迎。

    1949年,湖南长沙市郊陈家大山楚墓出土了一幅古帛画,据测此画约距今2300余年,画中的女性口唇均饰朱色,则妆唇习俗,早在30 00年左右,已在我国的黄河流域出现了。在江苏扬州、湖南长沙的西汉墓中,甚至还发现了保存完好、存放在漆匣中的朱砂唇脂实物,可见唇脂是妆品中受重视的程度。在文献的记载中,它常与博面之粉、描眉之黛、沐发之泽并列而称。《淮南子·修务》曰:“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说者,西施阳文也。”《韩非子·显学》亦云:“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皆是例证。

  中国古代的口红,制作得是很精细的。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曾经记载过当时的制作工艺,即先制香酒,以丁香、藿香两种香料,拣上好的裹人新收的、无杂质的洁净棉花中,然后投入事先已烧至微烫的酒中,以热酒吸收棉中的香料之味。吸收的时间为夏日1天1夜,春、秋两季为两天两夜,冬季为3天3夜。浸透到期后,取出棉花和香料,将牛油或牛髓放人此香酒,旺火大烧,滚沸一次加一次牛油脂,数滚之后,撤火微煎,此时慢慢掺人以朱砂研取的红色颜料,并以青油调人,搅拌均匀,灭火后,待其自然冷却,凝成的红脂细腻鲜艳,香气蕴藉,即为妇女喜爱的饰唇用品了。   

  古代的唇脂除红脂外,还有男用口脂。男用口脂仅以润唇护肤而不着色。古时帝京繁华之地,全在西北黄河流域,那里气候干燥,风尘漫天,至冬季则北风尤裂人肌肤。因此,唐时一到冬季,便由朝廷有关部门制作护肤用品,供应内廷所需之外,也分发百官。宋代皇帝甚至有自制护肤品的,如龚元英所著《文昌杂录》: “礼部王员外言,今谓面油玉龙膏,太宗皇帝始合此药,以白玉碾龙盒子贮之,因以名焉。”   

  口脂有盛于器皿中的,也有做成条状的。大致是先秦至汉唐以前,多以盒贮,口脂呈粘稠状,用时蘸取少许以妆唇;唐时开始出现颇类现代棒式口红的条状红脂。晚唐的《莺莺传》里,就有张生赠物于莺莺口脂的记载:“捧览来词,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之饰。”“口脂五寸”,将唇脂的条状写得十分明白。
 
  红脂的原料在汉代以后,北地的红蓝花在内地得到广泛的种植,便取代了朱砂,原因是红蓝花汁色鲜,质地均匀细致,不似朱砂总带着粉粒,而且附着力强,不会轻易褪色。明人的《正字通》云:“燕脂,以红蓝花汁凝脂为之……后人用为口脂。” 清时统称为胭脂,既抹唇又妆脸。《红楼梦》第四十四回里,宝玉拿出一个盛了上好胭脂的白玉盒子,给平儿妆唇,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点唇

    在古代妇女的面饰中,还有点唇习俗。 所谓点唇,就是以唇脂涂抹在嘴唇上。这种美容术的产生,和其它形式的女妆一样,也是由古代社会的审美观决定的。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社会就出现了崇尚妇女嘴唇美的现象。

    在唐代,口脂除妇女使用外,男子也可用之。不过两种口脂名同物异。男子使用的口脂,一般不含颜色,是一种透明的防裂唇膏。而妇女所用的唇脂,主要是为了妆饰,因此都含有颜色。由于唇脂的颜色具有较强的覆盖能力,所以可用来改变嘴型。嘴唇厚的,可改画成薄的,嘴形大的,可改画成小的,这样,就产生了点唇的艺术。

    唐时唇脂和白粉都已有相当的制作水平,女性们充分利用这两种覆盖力极强的妆品,创造出各式不同的口型。一般的饰法是先涂白粉,将天然的唇形掩盖,然后以唇脂描画出自己喜爱的样式,嘴唇左右角不同的可修正为对称,双唇太厚太薄的可以描成恰当的比例,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以描为小巧为时尚。

花式唇妆:

    南梁的沈约在《少年新婚为之咏》中,有这样的名句:“托意眉间黛,中心口上朱”,很形象地说明了妆饰在妇女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既然心情各异,朱唇也就会有不同的妆法了。

    宋人《清异录》有言:“(唐)僖、昭时,都下竞事妆唇,妇女以此分妍否,其点注之工,名色差繁。” 字文士及在《妆台记》中进一步记录了这些妆唇的样式是:胭脂晕品、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恪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眉花奴等17种。

    从名称上看,妆唇的红脂颜色有大红的、淡红的、掺金粉的、粉红的等等;妆成的形状有圆形的、心形的、鞍形的,不一而足。唐时妇女又喜用檀色(即浅绛色)点唇,如敦煌曲子《柳青娘》句有“故着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秦观的《南乡子》句:“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栏,无语点檀唇。”

    从现存唐代的一些出土文物中,可以略见当时的口妆样式,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女性泥涌,其唇被画成颤悠悠的花朵状,上下两唇均为鞍形,如四片花瓣;两边略描红角,望之极有动感,鲜润可爱。唐代的敦煌壁画《乐庭环夫人行香图》中的女性,有的将唇画成上下两片小月芽形,有的画成上下两片半圆,有的则加强嘴角唇线效果,使整个唇形呈菱角状。
  
  唐代的唇妆,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五代相沿唐风,花样繁出;至宋名目渐少,以唇薄嘴小为美,无复唐时的活泼丰满。民间妆唇,仍流行改措成鞍形唇,以显唇线之优美。明代的口妆修饰精巧,红唇一朵,优美自然。清代的口妆比较特别,用两种红色妆唇,在浅红色描完了唇形后,又用深红在上唇点两点、下唇点一点,使红唇有一种撅起如花蕾的俏皮感觉。   

    随着社会风气的变迁和审美情趣的演变,人们的点唇形式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各个时期的点唇样式都有一些特点,我们从历代仕女画及各个时期的壁画、陶俑上,就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总的来看,中国妇女的点唇样式,一般以娇小浓艳为尚,尽管具体形式千变万化,但这一基本特征则保持不变。人们普遍认为,最理想、最美观的嘴型,应当像樱桃那般娇小,那般鲜艳。白居易家伎樊素的口型,据说就具备了这些特点,所以有“樱桃樊素口”的称誉。为达到这种要求,妇女们在涂抹妆粉时,常将原来的嘴唇一并抹上,然后再以唇脂重新点画出嘴唇。


头饰:

   妇女们佩戴头饰也是有身份地位的讲究的,不同地位的人在不同场合所佩戴的头饰不一。这点从《后汉书·舆服志》中可以看出,其中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时所佩戴的首饰:“簪以瑇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皇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一横簪之,以安蔮结。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级焉。”

   “皇后谒庙服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等,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诗所谓‘副笄六珈’者。诸爵兽皆以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璫绕,以翡翠为华云。”“公,卿,列侯,中两千石,二千石夫人,绀缯蔮,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

   《旧唐书·舆服志》中也有记载:“武德令,皇后服有纬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纬衣,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钿钗礼衣,十二钿……;皇太子妃服,首饰花九树,……细钗礼衣,九钿……;内外命妇服花钗,翟衣青质,第一品花钿九树,翟九等。第二品花钿八树,翟八等。第三品花钿七树,翟七等。第四品花钿六树,翟六等。第五品花钿五树,翟五等。钿钗礼衣,……第一品九钿,第二品八钿,第三品七钿,第四品六钿,第五品五钿……。”


假髻

    古称“编”、“副”,汉以后称“假髻”、“假紒”,唐人又称“义髻”,明清又称“鬏髻”。假髻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庄子·天地》提到,上古虞舜时代(前2100年前),秃者已开始佩戴假发。而《诗经·召南·采蘩》描绘了为公侯养蚕的蚕妇们头上绾结的假发高高耸立的样子,表明了在东周初年,佩戴假发已成为妇女流行的一种妆饰了。在《周礼》这部书中,对王后的假发更有细致的划分,即 “副”,属于一种有饰假发;“编” ,属于一种无饰假发;“次”,属于一种用假发与自己的真发合编起来的髻。王后的这些装饰是由周朝宫廷的官员“追师”专门掌理的。

    《诗经·鄘风· 君子偕老》还提到另一种假发称“副”:“君子偕老,副笄六珈。……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副,亦作“髟畐”(上髟下畐,为一个字,打不出),据《毛传》:“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发为之。”这就是说,副这种假发只有统治者王的妻子才有资格佩戴的。诗中说的“髢”,也是装衬假发的别称。

    先秦以奴隶的发丝,后世多用马尾、金银丝或纱作成髻形,戴在头上,供妇女装饰用。魏晋流行的“蔽髻”,便是一种假髻,髻上半装有各种金翬首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能用。唐天宝以后,胡帽渐废,流行假髻。宋仍以高髻为美,大多掺有假发,其髻上常饰以金银珠翠制成的各种花鸟凤蝶形状的簪钗梳篦。明代假髻有丫髻、云髻等,其中有一种称做“鼓”的,以铁丝织成圆圈,外编以发,做成固定的装饰物,比原来发髻约高出一半,戴时罩在髻上,以簪绾住头发。首饰铺有出售,清初仍流行。

    编制假发的他人之发的来源有三:首先,做假发的人发来自于战犯与罪犯。我国古代刑法之中有一种髻刑,即将战犯或罪犯的头发剃去。其次,统治者强令夺取平民之发。再次,贫寒之家的妇女为生计所迫,剪发换取钱物。

    此外,还有事先用假发编制称假髻,用时以笄簪钗固定于真发之上的。

    佩戴假发只是为了美容,故在中国古代,假发一直被列为首饰一类。《晋书·舆服志》载:“皇后……首饰则假髻步摇。”同样,唐李石《续博物志》和《唐书·五行志》也有关于杨贵妃以假发为首饰的记载。

     在东晋太元年间,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妇女均把佩戴假发当作盛妆,一时竟成了上下追趋的时尚。假发平常不戴时,装置在木或竹制的笼子上,由于酷肖人的脑袋,因又有“假头”之称。一些民间女子,不能自备假发而去向人借,结果当时就有了“自号无头,就人借头”的趣闻。(见《晋书·五行志上》)

     虽然佩戴假发可能很美,但里面毕竟有个真假的问题。故后来有人作诗嘲讽道:“东家女儿发委地,日日高楼理高髻。西家女儿发垂肩,买妆假髻亦峨然。金钗宝钿围珠翠, 眼底谁能辨真伪。夭桃窗下来春风,假髻美人先入宫。”(清金植《不下带编》卷四引曾忠愍《假髻行》)

    《采蘩》这样写道:“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被,通“髲”,是以头发编成的假髻,僮僮、祁祁,都是形容假发丰盛的样子。

   《左传·鲁哀公十七年》载:“公自城上见己氏之妻发美,使髠之以为吕姜髢。”可以参证。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今送光烈皇后假紒帛巾各一,及衣一箧,可时奉瞻。”

   《宋书.五行志二》:“晋海西公太和以来,大家妇女,缓髻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恒戴。乃先作假髻,施于木上,呼曰假头。人欲借,名曰借头。”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扬州鬏勒,异于他地,有蝴蝶、望月、花篮、折项、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八面观音诸义髻,及貂覆额渔婆勒子。”


发式(发髻)

    发式是指头发梳成的各种式样。古代常以头发作替身。除锤髻和后髻外,平髻也是古代妇女常梳用的一种低发式。如唐代的半翻髻,发垂两耳,额正中束以红绢包裹的义髻,这种发髻在唐时较流行,后传入日本,为日本妇女所酷爱,近代日本妇女仍有梳类似发式的。其他平髻还有拔丝髻、丛梳百叶髻及清代的两把头等等。

    在低发式中,还有一种对称梳髻编辫的发式,一般为女孩或丫环、侍女梳用。

    古时,女孩出生三个月后,便剃发,但在囟(音同信)门两侧各留一绺头发,于头顶纵横相交,名“羁”。长及三四岁,把头顶上的发结成两条辫子,或挽两个小髻,其余头顶四周的发,每隔一月就剃去。至十三四岁,四周的短发留下不剃,叫做“留头”。及十五岁,行成人礼,将四周已长长的头发和原留的两绺头发一起挽髻,并加笄固定,故女子成人礼亦称笄礼。

    女子行过笄礼后,每日晨起梳髻,所以,发髻是妇女进入成年阶段的标志,从发式式样可以推断女性是否成年。一般来说,未成年的少女发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后垂分髾(shao);二是左右对称。

    对称发式有双丫鬟、双丫髻、垂练髻、蚌珠头等。(双丫鬟的梳法为:将前面头发向两侧平梳,结对称两个环,自然平垂,挂于两侧;双丫髻与双丫鬟相似,区别在于前者在头的左右两侧各挽结两个对称的髻。)(唐代的垂练髻是从双丫鬟传承变异而来的。垂练髻的梳法:将发分成两边,每边下垂向上折起用绢束缚。)

    传说双丫鬟与“丫环”这个词还有血缘关系。旧时,有些贫家少女充任富贵之家的侍女,因常梳双丫鬟,后亦称侍女为“丫环”,历代的丫环、侍女都梳双丫鬟或双丫髻,以至这种发式称为丫环、侍女的标志了。

    结发,古代婚姻礼俗中的结发习俗。结发一词的涵义,最初是指男孩女孩成年之时,始束发为髻,李善曾注曰:“结发始成人也,谓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时,取笄冠为义也。”而行成人结发之礼,即可成婚。结婚礼仪中的结发习俗,其具体仪式和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地区殊异。先秦时,女子许配人家后,用称为“纓”的丝绳束发,表示已定婚。成婚时,由新郎亲手从新娘头发上解下那条丝绳,然后改梳发髻。

    唐宋以后流行的合髻风俗为:新婚男女在婚礼上对拜后,坐于床边,由另一中老年妇人在他俩头上各剪下一绺(音同六)头发,绾在一起,象徵者新婚夫妇的结合,从此俩人的命运就像那一团发缠绕在一起。

    秦汉时的发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历经战乱,终于达到了“六王毕而四海一”的目的,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综合各国文化,化异为同,为今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汉承秦后,基本沿袭了秦代的体制,废除了秦末的苛政,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中国社会出现了繁荣昌盛得景象,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都有了初步的发展和提高。

    汉王朝的政治进步、经济繁荣又促进了与外国和其他民族政权的交流,社会风尚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也日趋提高,发式妆饰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宫廷贵族的发式妆饰则更是奢侈,华丽。

    据迄今为止的文物史料所表明,秦汉时期大多流行平髻,日常生活中,髻上不梳裹加饰,以顶发向左右平分式较为普遍。高髻只是见诸于少数贵族女子的一种发式。秦有望仙九鬟髻、凌云髻、垂云髻等。汉有坠马髻、盘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发式妆饰也已日趋流行。

乌云低垂

    古人因头发生于头顶,结髻缭绕似头顶之云,且发黑如乌云,故称发髻为“云髻”,垂云髻,顾名思义,为乌发结髻下垂。

九鬟仙髻
    
结鬟法梳的高鬟髻:

    望仙九鬟髻和飞仙髻(也称高环望仙髻)、凌云髻等高鬟髻式,在汉以后,常被作为画作中的仙女发式和扮演仙女的舞女发式。(这类高鬟髻用结鬟法梳编,一般用铁丝做成环形,上缠绕头发,然后用时套在头上;或将头发分股,用黑缯缠系,挽成环形,并用铁丝等支架。鬟式高髻有结一个环的,也有结若干环的。)

    自秦代开始在贵族女子中盛行。鬟意为环形发髻、九鬟之意是指环环相扣、以多为贵。仙髻之名则来自于神话传说,汉武帝时王母下凡,头饰仙髻,其美艳超群。故这种美与仙所结合的产物,自然为当时的贵妇所青睐,奉之为高贵华丽的发式之一。

    中晚唐时期,曾在贵妇人中流行一种鬟式抛髻。其梳法是将发分成若干股,结几个小鬟于头顶,另有一个大鬟任其下垂成抛状,这种发式是结鬟式与抛髻两种梳编法的结合物。传说杨玉环(即杨贵妃)曾梳这种发式,后人将她的名字来命名这种髻式,称玉环飞天髻。

坠马髻

    后髻中,有一种向后倾、似坠非坠的髻式,时称“堕马髻”,据史书记载堕马髻由东汉权贵梁翼的妻子孙寿所创。(一次,孙寿将法拢结,挽成一长形大椎,在椎中部系上丝绳,置于头侧,因髻形如马肚下堕,故名“堕马髻”)唐代堕马髻为高髻下垂状,宋代堕马髻则是凭籍下垂。

   “坠马髻者,侧在一边”。“髻式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状,坠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古人描绘此种发髻既有妩媚之色,又具娇柔之态。其式样如同骑马坠落之态,故名之坠马髻。这是当时最具特色,且历史上最富生命力的一种发式。自汉始,直至清代亦有之,只是历代的形式略有不同而已。如今我们在西安任家坡西汉墓出土陶俑中,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彩绘木俑上就能见到汉坠马髻的形象。

分髾髻
  
    分髾是指少女头上四周的短发结束称髾尾,披垂于肩上,形如燕子尾巴,又称燕尾。分髾髻有垂鬟(音同环)分髾髻、百合分髾髻等,垂鬟、百合是指前发的式样。

    此种发式形近垂云髻,始于汉代。在髻尾留髾或结辫式,并加装饰带。梳分髾髻行走时,左右晃动,上下跳跃加之于装饰带似锦上添花,确实活泼可爱。

    魏晋、南北朝时的发髻

    这是中国历史上前后达369年之久的动荡时期,连年战乱,经济、文化及人民生活都遭到很大的破坏。到魏晋南北朝时,以往随军慰劳军中将士的军妓,逐步流向民间。这些人对自己的仪容专事修饰,发式妆饰极尽奢侈,传统的审美观念受到挑战。由质朴而趋于豪华,由自然而趋于雕琢,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发式造型崇尚高与大,“太之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或曰假头。至于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

   《晋书·五行志》详细记载了为达到发式造型高与大的目的,而不惜借用假髻,假头,甚至于借头,其形式同我们今天在戏剧化妆中使用的假头套相类似,只是外观上要求假头套高大得多。“蔽髻”是其中最富于代表性的一种假髻,髻上镶有诸多饰件,在宫中还以饰件的数目多寡,来区分宫女的尊卑,且规定非命妇不得使用佩饰。与此同时,受各种不同文化及习俗相互交融的影响,发式及妆饰多种多样,无奇不有。

    杂记中曾记录:魏有灵蛇髻、反绾髻、百花髻、芙蓉归云髻、涵烟髻;晋有缬子髻、坠马髻、流苏髻、蛾眉惊鹄髻、芙蓉髻;宋有飞天髻;梁有回心髻、归真髻;陈有凌云髻、随云髻;北族室韦有叉手髻;北齐有偏 髻等。

灵蛇髻

拧旋法梳的高鬟髻:

    拧旋梳编法创于汉魏时期。其梳编法是将头发分成几股,像拧麻花似地把发蟠曲扭转而缠盘在头上,较典型的发髻有灵蛇髻。拧旋式发髻在南北朝时颇为流行。

    《采兰杂志》载:“甄后既入魏宫,宫庭有一绿蛇,……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一二也。”因蛇的形与神给创作者以启迪和遐想,将其仿之为给。且不论传说十否臆造,然而此髻可拧可盘,旋扭于头顶,头侧或头前则始终生动优美,变化无穷,决不雷同,故谓之“十不得一二也。”侧也许就是不仅为当时的妇女所偏爱,而且为后世所流传的主要原因吧。

反绾髻

反绾法梳的高鬟髻:

    反绾髻在汉魏隋唐时较常见。反绾髻是指用反绾法梳编而成的发髻。其梳编法是将头发往后拢高,用丝线结扎,再分若干股,翻绾出各种式样。若翻绾成一把刀形,称“单刀髻”,绾成左右一对刀形,呈双刀欲展之势,称“双刀髻”。有的绾成扇形、云朵状、或髻朝天,号“朝天髻”,甚至还有翻绾成凤凰、黄鹂及鹄(音同胡)等鸟形。(凤髻、双鹂髻、惊鹄髻)

    属高髻中的一种发式,《国宪家猷》载:“魏武帝令宫人梳反绾髻。”因此可以认为这种发式是当时宫中贵妇的主要髻发,其梳理法是将头发向后聚拢,并用丝带结扎,再分成若干股不等份,然后再翻绾成各种式样不同的反绾髻。

    如编梳成惊鸟展翅欲飞的“警鹄髻”,编梳成单刀式及双刀式的“翻刀及”,将多股头发翻绾而成的“百花及”等,其样式之多,全凭各种编梳,反绾的手法不同则样式各异,手法百变则样式万千。另在反绾的及下留一条发尾,使其垂于背后,一称“燕尾”亦称“分髾髻”,与汉代所流行的相似。

十字髻

    因其发型呈“十”字型而得名。其梳理顺序是先于头顶正中将发盘成一个十字型的髻,再将余发在头的两侧各盘成环形,下垂至肩,上用簪梳固定。此发式独特而庄重,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妇女之中。西安草厂坡出土的北魏彩绘陶俑中,就有极为形象生动的记载。

    隋、唐时的发髻

    此一时期自公元581年至公元960年,共计379年。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1年灭北周后,始建隋朝。公元589年灭陈后统一了中国。农业、手工业由此而恢复并发展。然而,由于隋炀帝的奢侈淫逸,发动战争,以至民穷财尽,终于爆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李渊父子乘机于公元618年重新统一中国,建立唐王朝。

    据现有资料记载:隋有迎唐八鬟髻、翻荷髻,唐有倭坠髻、望仙髻等,发式之变化不胜枚举。待到唐晚期时,社会动荡,统治解体,出现了五代十国,中国重又陷入分裂,国力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此一时期隋的统治时间短暂,五代又逐步没落,因此最具代表性的唯举唐代。

    当时一些发式取名为云髻、云鬟、云鬓等,是一种极为形象化又恰如其分的形容,鸦、云、绿云青云、青丝等常被古人喻为妇女头发又密又黑之貌。“宝髻”是将金银、宝玉、珠翠饰于髻上,“乐游”则是将当时的一座宫殿名用于髻名,“愁髻”等则与当时的画眉及面妆相联系。面妆则有额熏、眉黛、红粉、口脂、花钿、装靥等。有施于额间、亦有施于两鬓,还有点缀于嘴角二侧。鬓式又与发式相配,各式鬓角厚薄不一,疏密有致,大小不等。其名诸如蝉鬓、云鬓、雷鬓、丛鬓、轻鬓、圆鬓等。单刀髻与双刀髻在隋唐的画像及出土女俑中常常能见到。

倭坠鬓

    喻其似蔷薇花低垂欲拂之态。《古今注》载:“倭坠髻—云坠马髻之余形也。”其形似倒垂侧向一边。发髻挽得很低,这是此髻得特色。类似于汉代之坠马髻,约在唐天宝年间初现,到贞元年间重又流行,只是髻式稍有变化而已。

高髻

    古代,妇女发式曾以高为美为贵。从实际条件看,只有贵妇人、宫女、舞伎才有可能梳高髻鬟。(一是梳编高髻鬟往往要掺杂假发或用假发髻,一般不易得到别人的头发作假发或制假发髻;其次,高耸的发髻需要别人来梳理,贵妇人一般都有专门梳头的侍女,而一般平民之妇则无力雇佣。)(平民妇女买不起假发,就剪纸衬托头发,使发髻高耸。)

    高髻,一是利用结鬟、盘叠、拧旋、反绾等梳编法,使髻高耸;二为掺杂他人头发,使己发增多增厚,甚至用竹、铁丝等制作假发髻,套于真发之上,以致发髻高大。  

    比喻髻式高耸而得此名,是当时极为流行的一种发式,且样式变化无穷。如万楚诗句“托花向高髻”。李贺诗句“峨髻愁暮云。”其中更有卢微君的“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等,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高髻,高鬟的风采。
凤髻:高髻中的一支,取其髻式似凤而得名,装饰金翠凤凰。欧阳洵的《凤楼春》载“凤髻绿云丛”,即指此种发式妆饰。

    按盘叠成的不同髻形,有各种髻名。如盘叠成两个纓状的髻式,称“双缨髻”。(流行于晚唐宫廷和仕宦之家的妇女中,到宋代,此髻更为盛行。)

    乌蛮髻、盘桓髻也是用盘叠法梳编的。

螺髻

盘叠法梳的高鬟髻:

     盘叠梳编法,是将头发用丝线分股拢结系起后,用盘、叠等手法,将发髻盘叠成下大上尖的髻状,放置于头顶、两侧、前额或脑后,其盘叠的髻形有似青螺的,称“螺髻”。

    白居易《绣阿弥陀佛赞》:“金身螺髻,玉毫甘目。”是取其形似而得名,本为儿童发髻,在头顶上梳螺状髻,初唐时曾盛行于宫廷。我们在太原金胜村唐墓出土的壁画,陕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石刻等处,均能见到螺髻。

花髻

    亦是高髻中的一种,李白《宫中行乐图》中云:“山花插宝髻”。

    万楚《茱萸女》中“插花向高髻”均讲述了这种将鲜花插于发髻上的发式。唐人家国内牡丹比作花中之王,将牡丹作为发髻上的妆饰物,更显其妩媚与高贵。

   《奁史·引女世说》载“张镃的牡丹宴客,有名姬数十,首托牡丹”,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簪花仕女图》中头饰宝玉金银,尤以牡丹花形突出来强调花髻发式的雍容华贵。更有甚者,在髻上再点缀以雪白的茉莉花,黑白对比反差强烈,且芬芳扑鼻,独具魅力。

    罗虬《比红儿》“柰花似雪簪云髻”记述了这一乌发衬白花的妆饰手法。而且,这种传统的装饰手法,是我国妇女发式装饰中一种广泛采用的方法。

低髻
  
    此乃相对高髻而言的一种发髻,顾名思义,是一种较低的发髻,牛峤《菩萨蛮》中“低髻蝉钗落”意指此髻,另有一种含意为相对较卑微的发髻和梳在脑后较低部位的发髻。



    与盘绕实心的髻相区别,鬟是一种盘绕空心的环状形式。鬟为大多数青年妇女所偏爱,尤喜双鬟式。鬟的形式有高低不等,大小不一,既有梳在头顶上,也有垂于脑后的多种样式。

    宋时的发髻

    唐灭后,经历了五代十国,至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建立宋朝,史称北宋,恢复了中国的统一。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封建经济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纺织、造纸、印刷都是当时十分兴盛的产业。此后由于国内矛盾的激化,相继爆发了一系列农民起义,北方女真族乘机征服北宋,自此中国又分裂成宋、金二个对立的政权,历经320年,至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

    宋代妇女发式多承晚唐五代遗风,亦以高髻为尚。在福州南宋黄升墓中曾出土了高髻的实物,此种高髻大多掺有从他人头上剪下来的头发,加添进自己的髻发中。甚至直接用他人剪下的头发编结成各种不同式样的假髻,需要时直接戴在头上。其使用方法类似于今日的头套。时为“特髻冠子”或“假髻”。各种不同式样的假髻,可供不同层次的人物,在不同场合选择使用。由于假髻使用范围的日益广泛和普及,因此在一些大都市,已经设有专门生产和销售假髻的铺子。

   除此之外,宋代发式仍可谓丰富多彩,无奇不有,亦颇具特性。

朝天髻

    是富有时代性的一种高髻。《宋史·五行志·木》:“建隆初,蜀孟昶末年,妇女竞治发为高髻,号朝天髻”,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宋代彩塑中可以见到此种发髻的典型式样。其做法:先梳发至顶,再编结成二个对称的圆柱形发髻,并伸向前额。另还须在髻下垫以簪钗等物,方使发髻前部高高翘起,然后再在髻上镶饰各式花饰、珠宝,整个发式造型浑然一体,别具一格。

包髻

    在山西太原晋祠彩塑中,我们还能见到一种别具时代特色的发式——包髻。《东京梦华录》载,中等说媒人者戴冠子,黄包髻。它的制法是在发式造型已经定型以后,再将绢、帛一类的布巾加以包裹。此种发式的特征在于绢帛布巾的包裹技巧上,将其包成各式花形,或做成一朵浮云等物状,装饰于发髻造型之上,并饰以鲜花、珠宝等装饰物,最终形成一种简洁朴实,又不失为精美大方的新颖发式。

双蟠髻
  
    又名“龙蕊髻”。髻心特大,有双根扎以彩色之缯。宋代得此髻名,苏轼词有“绀绾双蟠髻”句。我们在宋人所绘《半闲秋兴图》中可以见到双蟠髻。

三髻丫

   将髻发分成三髻至头顶,或梳理三鬟亦可。范石湖歌:“白头老媪篸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宋李嵩《听阮图》中有所髻式。

    明朝时的发髻

    明初基本承袭了宋元的发式,待嘉靖以后妇女的发式起了明显的变化,“桃心髻”是当时较时兴的发式,妇女的发髻梳理成扁圆形,再在髻顶饰以花朵。以后又演变为金银丝挽结,且将发髻梳高。髻顶亦装饰珠玉宝翠等。“桃花髻”的变形发式,花样繁多,诸如“桃尖顶髻”、“鹅胆心髻”及仿汉代的“堕马髻”等。

双螺髻

    明代双螺髻,其状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螺髻。时称“把子”,是江南女子偏爱的一种简便大方的发式,尤其是丫环梳理此髻者较多,其髻式丰富、多变,且流行于民间女子。

假髻

    又称鬏髻,为明代宫中侍女、妇人所仲爱。当时有“宫女多高髻,民间喜低髻”之说。此类假髻形式大多仿古,制法为先用铁丝编圈,再盘织上头发即成为一种待用的妆饰物。明末清初特别时兴,在一些首饰店铺,还有现成的假髻出售。

牡丹头

    高髻的一种,苏州流行此式,后逐渐传到北方。尤侗诗:“闻说江南高一尺,六宫争学牡丹头。”人说其重者几至不能举首,形容其发式高大,实际约七寸,鬓蓬松而髻光润,髻后施双绺发尾。此种发式,一般均充假发加以衬垫。




    亦写作“簂”。古代妇女覆于发上的饰巾。后以“巾帼”代称妇女。

    汉代宫廷贵妇们还喜欢戴用假发和帛巾做成的或者用牦牛尾剪裁而成的帽子般的假髻,这种假髻名叫“帼”。帼上加插用玳瑁做的簪子,簪子长一尺,顶端装有翡翠雕刻的凤凰,凤凰嘴里衔着白色的珍珠,下面垂着黄金饰物,耳朵上配有明珠制作的耳珰。

   “巾帼”是秦汉时的另一类型装饰物,是用假发编制成为形似发髻的头套。使用时只需直接将其套在头上即可。现今从广州市郊东汉墓出土陶俑上就能见到“巾帼”。

   《后汉书.乌桓鲜卑传》:“妇人至嫁时......饰以金碧,犹中国有簂、步摇。”

   《后汉书.舆服志下》:“二千石夫人,绀缯簂。”

   《晋书.宣帝纪》:“诸葛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

   《玉篇.巾部》:“帼,覆发上也。”《隋书.五行志上》:“后主好令宫人以白越布折额,状如髽帼。”


帏帽

    隋唐时是妇女出行时,为了遮蔽面容,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这种帽子多用藤席或毡笠做成帽子骨架,糊裱缯帛,有的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然后用皂纱全幅缀于帽檐上,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或全身。

    帷帽发展变化而来,它虽然没有宽檐的“斗笠”和网状的纱面,但仍属帏帽的一种,且比原来的形制更为简便,所以在当时非常流行。它的作用,仅限于遮挡风尘,与原来用以“避人窥视”已完全不同。


头箍

    又名“额帕”。明代无论老妇、小女都非常盛行。一说头箍是从原“包头”演变而来,最初以粽丝编结而成为网住头发而已,初时尚宽而后行窄,其实用性为束发用,并兼之装饰性,取窄小一条扎在额眉之上。此装饰物自明代始有。

    明清时,妇女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御寒帽子,称卧兔儿。以貂鼠、海獭等皮毛制作,形如兔脸,又似兔子般有毛绒感,故有此名。


发饰(固定发髻的用具):



   发饰中问世较早的要数笄了。笄,也称簪,《仪礼·士冠礼》注曰:“笄,今之簪。”笄发明之初不是用以专事装饰,而是用其插固发髻的。

   笄,形似长针,一头削尖,呈细长条形,削尖一头用于掺入发中固髻。最初的笄,是用细条的荆竹制作的,所以“笄”字冠以竹字头。发笄是一种固定发髻的头饰,也是古时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弁,冕的。商周时称“笄”,战国以后多称为“簪”,男女皆可使用,男子用于拴冠,在男子盛行带冠之时,发笄还有固冠作用,以免滑坠;女子则用于固髻,一般以材质区别身份等级。

    古代妇女所插的发笄,在考古发掘中也常有出土。如1978年秋,从山西襄汾新石器时代的古墓中出土一具人骨,在人骨的头顶,即插有一根骨笄。    

    最初的发笄多用兽骨制成,也有玉笄、竹木笄、金银笄、象牙笄、玳瑁笄等。笄的上端大豆雕刻凤鸟鸳鸯等动物图案,以及几何图案。笄的形状有菱形、凤形、蛙形等。

    固定冠帽的笄称为“衡笄”,周代设“追师”的官来进行管理。用来固定发髻的笄叫“鬠笄”。

笄礼
    
    笄礼是我国古代汉族女子的成人礼。女子插笄是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到时还要举行仪式,行“笄礼”。从周代开始,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还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古时称女子成年为“及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还没有许嫁或年龄不满15岁的女子,则仍然保持原来的发式,两者区别十分显著。女子行过笄礼之后,不仅要学着成年妇女的样子,挽髻插笄,还要在发髻上缠缚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其身有所系。从此以后,她的言行举止都要严加检点,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深居闺房,不与外界接触。一直到成亲之日,方能由她的丈夫把这根缨线解下,因为她已经成为妇人,不再需要这种标志了。凡是举行过笄礼的女子,不论其成婚与否,都可享受成人的待遇,甚至连去世之后的丧事,也可按成人的规定办理。

   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皮弁笄,爵弁笄。”郑玄注:“笄,今之簪。”古代妇女经常使用笄来固定发髻。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绾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

   《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簪是由笄发展而的,在头部盛加纹饰,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玉石牙、玳瑁、骨头、等制作,常常作成凤凰、孔雀的形状。其中一种将头部做成可以搔头的簪子称为擿 zhi。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擿,簪股,将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所以俗称为搔头。

   《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
  
   《后汉书·舆服志》有:“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的记载。

笄、簪的用途

   笄、簪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古时的冠小,只能遮住发髻,所以戴冠必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称为“横笄”。横笄插进冠帽固定发髻之后,还要从左右两笄端用丝带拉到颌下栓住,丝带的颜色天子玉笄朱组紘,诸侯玉笄青组紘,大夫、士相骨笄缁组。

   笄、簪一般用陶、竹子、骨头、金属或玉石制成,平民多用竹子,而贵族多用象牙、玉石等贵重材料,还要在粗大的一端刻铸上花纹。


钗(发钗)

    钗,由两股合成。现存较早的发钗实物是山西侯马春秋墓出土的骨钗。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发钗除了在质料及长短上有所区别外,更主要的特点还在于钗首上的不同装饰。如在钗首雕凿蟠龙之形,即为“蟠龙钗”。晋崔豹《古今注》中就有“蟠龙钗,梁冀妇所制”的记载;在钗首装饰鸾鸟,也为历代妇女所崇尚。尤其在结婚首饰中,更为常见,因为鸾鸟在民间一直被视为吉祥之禽。饰有鸾鸟的发钗,被称为“鸾钗”。

    发钗的普及大约在西汉晚期,自此以后,它一直是我国妇女的主要头饰之一,直至今天,发钗在妇女的梳妆品中仍占有一席之地,比如现在的发夹,就是由发钗演变而来的。

    发钗的安插也有多种方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既可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合为十二支。

    如果在发钗上装缀一个可以活动的花枝,并在花枝上垂以珠玉等饰物,这就成了另一种首饰,名为“步摇”,因为插着这种首饰,走起路来,随着步履的颤动,钗上的珠玉会自然的摇曳。《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发钗的样式:
    
    钗的用途与笄一样,初为固定发髻,后实用与装饰两种用途兼而有之,所以,钗头既有朴实无华的,也有镂刻成各种花鸟状的。后者有如镂有鸟雀形的金雀钗,镂有花形的花钗,或花鸟兼有的花鸟钗,在花鸟钗中,最为古代妇女所喜好的是钗头镂有凤凰的凤钗。古代妇女将头发绾成髻鬟,用簪钗固定,以免髻鬟松散坠落。一般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

   《中华古今注》载:“秦始皇以金银风头、玳瑁为脚,号曰凤钗。”历代帝王以龙自居,而后妃则自比作凤,初凤钗多为后妃戴用,至唐宋以后,凤凰演化为吉祥如意、富贵荣华的象征,“龙凤呈祥”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心理。所以,凤钗、凤簪为历代妇女所尚号,尤其是贵妇常插用的发饰。

    古代的簪钗形式繁多,用石,竹,玉,骨,金,银等多种材料制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簪钗也有变化,从历代遗留下的款式多样的簪钗中可以看出其变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见的有:(1)圆顶形,簪身为圆柱体,顶端作球体或半球体,少数刻有旋纹;(2)花顶形,簪身与上相同,惟于顶端镂凿梅,莲,菊,桃等花纹;(3)耳挖形以金属或玉形成,簪身略扁,上端宽阔,至颈部明显收束,并朝正面弯转,形成耳挖,使一物具有两种功用;(4)如意形,簪身作圆形或扁形,簪身朝前弯转,呈如意头状;(5)动物形,簪首饰以飞禽走兽,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

    这些形状的发簪,发钗在各地的古墓中时有发现,例如:西安南郊惠家村唐大中二年(848年)墓出土双凤纹鎏金银钗,另有镂空穿枝菊花纹钗,形象丰美。广州皇帝岗唐代木椁墓出土金银首饰中有花鸟钗,花穗钗,缠枝钗,圆锥钗等,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做成,每式钗朵都是一式两件,花纹相同而方向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的。

    唐代花钗:(1)斯德哥尔摩kempe氏藏(2)广州皇帝岗唐墓出土(3)唐代菊花纹钗(西安出土)(4)唐代双凤纹钗(西安出土)


华胜

    华胜即花胜。华胜是制成花草之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的装饰;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

    其中簪头、钗首的造型除花鸟凤凰外,还有其他各种物象。物象的取用,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时尚趋向有关。如古代妇女常在横插的笄簪两端系以一对胜,胜是传说中西王母常戴用的一种发饰。

    西王母戴的胜,实则是人间妇女常用的一种发饰。胜的型制一般是:一圆体居中,上下各附一梯形翼翅,圆心钻一方孔,以穿绳带。用金制作的胜,称“金胜”;胜上饰有花纹的,亦称“花胜”;而用玉制成的胜,则称“玉胜”;布帛质的胜,又称“织胜”。

   《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


步摇

    步摇也是我国古代妇女特别爱好的一种发饰。步摇,在顶部挂珠玉垂饰的簪或钗,因走动时摇曳而得名。

    步摇出现于秦汉时期,是在簪、钗的基本上发展而来的。步摇的一般型制为:在笄、钗首部的花鸟缠枝等物上,挂有一串垂珠,行步时,垂珠随之摇荡,故称步摇,颇助美姿。步摇大多插于额前,也有随意斜插发侧的。

   《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由此而得名。今天我们可以从一些汉代石刻及帛画中一睹其风采。“步摇”一经出现就风行开来,直至唐代贵妇仍偏爱将步摇作美发的装饰物,而且其华丽程度大有发展。

   《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题……”王先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黄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

    安徽合肥西郊南唐保大年间墓出土一件金镶玉长28厘米的步摇,上端像双翅展开,镶着精琢玉片花饰,其下分垂珠玉串饰。另一件长18厘米,顶端有四蝶纷飞,下垂珠玉串饰的银步摇,制作都极精致。


栉(zhi)

    栉下面有齿、上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称梳,用以梳理头发,密者称篦,用以篦除发垢。栉也可以直接戴在头上作为装饰。

梳篦,钿花

    篦,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工具。亦指用篦梳头剔除发垢。梳篦是梳理头发的用具,也有人把梳篦插在头发上用作装饰,春秋战国时期梳篦的形状,背部呈圆弧形,身部有对称纹饰。唐李贺《秦宫》诗:“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王琦汇解:“篦,所以去发垢,以竹为之,鸾篦必鸾形象之也。”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早在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有插梳的习惯。当时,虽不完全是为了装饰(有的和宗教,葬俗有关),但却是后世插梳习俗的源流。

    春秋以前的梳子,不论形制多么复杂,装饰多么考究,它们的外形特征基本一致,都是直竖形,梳把较高,横面较窄,很少作方形或扁平的。

    从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梳篦的材料一直以竹木为主,尤以木料最常见。梳篦的造型多上圆下方形似马蹄。

    隋唐五代的梳篦,多作成梯形,高度明显降低,其质料及装饰视用途而别。宋朝以后,梳子的形状趋于扁平,一般多作成半月形。明清时期的梳篦样式,基本保持宋制。

    自魏晋在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至唐更盛,这种梳篦常用金,银,玉,犀等高贵材料制作,插戴方法在唐代的绘画如张萱的《捣练图》,周肪《纨扇仕女图》及敦煌莫高窟唐代供养人壁画中均能看到。元稹在《恨妆成》中描写:“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王建的《宫词》中也有“归来别施一头梳”的描写,这些正说明这种插梳的风尚。

    妇女髻上插梳最盛时期要数唐朝,有在发髻前、后,或发侧插梳子,露出半月形的梳背。有的插一把,有的插前后一对,甚至有的满头都是。妇女用以插髻的梳篦,一把都比较精致。

    钿花,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的作用。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钟广言注:“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

    金钿因质地不同又有各种名称,如在金钿上贴一层翠羽,称“翠钿”;在金钿上镶以宝石,或直接用宝石制成花朵,称为“宝钿”。

    湖北江陵出土几件秦木质彩绘角抵图木篦,马蹄形,上绘三人作角抵戏。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梳篦是象牙制成的,均作马蹄形,长均8.8厘米,宽均5.9厘米,梳20齿,篦47齿,细密均匀。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和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的西汉木梳,背平直,上面有四个装饰纽。湖南长沙南门纸圆冲唐墓出土铜梳已残,背上有清晰的纹饰,作双鸟徘徊旋飞。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了精美的骨梳


花冠

    古代一种用花朵串成冠状的头饰。《释名》曰:“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冠一般较小,戴于头顶,用于束髻。古代男子也梳发髻,冠主要是男子的发饰,后来妇女也兴戴冠。冠分礼冠与常服冠两大类。礼冠在参加庆典或礼仪活动时戴用,常服冠则为家居时束戴。

    始见于唐代。初以纸、绢、通草等为材料制成,后乃簪戴真花,至宋代,插戴花冠习俗尤为流行,已不限于妇女,男子亦爱戴饰。传世的麦积山五代壁画、宋人《宫乐图》、《女孝经图》及南燕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像》等绘画中皆有当时妇女戴花冠情状。

    花冠,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但唐代的花冠与宋代的花冠无论戴法还是式样均迥异。唐代花冠如一顶帽子套在头上,直至发际。而宋代花冠,则用罗帛仿照真花做成,冠小只能束髻,冠上花饰,有杏花等饰样。

    宋时,宫廷贵妇的衣冠特点是头戴冠。

    宋代后妃的礼冠,即皇后的礼冠为九龙四凤冠,妃的礼冠缀有九翚(音同辉)四凤,翚,即羽毛五彩的野鸡,远不及凤高贵,就如妃的地位不及皇后高贵。(据《文献通考》载:政和三年议礼局所定皇后的首饰,用大花十二枝,小花如大花之数,并有两博鬓,冠饰以九龙四凤......妃,首饰花九枝,小花如大花之数,并有两博鬓,冠饰以九翬四凤......)

    南宋时,绍兴九年(1139),又定皇太后、皇后礼冠为九凤花钗冠,冠上除缀有龙凤外,还插有大小花钗二十四株。乾道七年(1171),又定皇太子妃的礼冠为花钗冠,冠上无龙凤,仅插有小大花钗十八株。

    命妇的冠饰为花钗冠,第一品命妇为花钗九株;第二品命妇为花钗八株;第三品命妇为花钗七株;第四品命妇花钗六株;第五品则花钗五株,依次递减。

    民间妇女的冠有团冠、花冠、高冠、珠冠及莲花冠等。团冠盛行于宋皇佑、至和(1049—1055)年间。团冠用黄镀白金、鹿胎的皮革或玳瑁等制作。贫家妇女用竹编成团形,涂以绿色,并装角而制成。

    宋代沿袭五代之风仍有戴高冠的习尚。高冠,冠极高,前有花饰,戴于头顶,以带系于头后。最初以漆纱做成,在漆纱上加饰金银珠翠,所以也称珠冠。宫廷贵妇则用白角作冠,故又有白角冠之名称。

簪花

    妇女髻上簪花之习,汉时已较盛行。簪发的话,既有鲜花,也有假花。鲜花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季簪牡丹,求他有菊花,寒冬用梅花。用通草制作的假花在晋时已有。金钿也是一种假花,是用金属制成花状的头饰。金钿有两种类型:一是在金花的背面装有簪脚或钗梁,用时可直接插于发际;另一种金钿背后无脚,在花蕊部分或花瓣上留有小孔,用时才以簪钗固定在髻上。

    唐张说《苏幕遮》:“绣装帕额宝花冠,夷歌骑舞借人看。”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

    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半垂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宋杨万里有诗云:“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正月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迎祥池,有对御。至晚还内围子,亲从官皆顶球头大帽,簪花。”


冠梳

    宋代妇女的一种头饰。早在南朝妇女就爱在发髻上插饰梳栉。北宋宫中妇女多在饰冠上安插白角长梳,后来传至民间。其冠甚高,以漆纱、金银、珠玉等制成,两侧垂有舌状饰物,用以掩遮鬓、耳,顶部缀的朱雀等形首饰,并在四周环插簪钗,于额发与髻侧插置白角长梳,其数四六不一。传世的宋人《娘子张氏图》中有“冠梳”形象。后因饰冠过高、角梳过长,曾被下令禁止。然直至南宋,民间犹有高髻插梳之饰。

   《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志怪录》:“綵衣白妆,头上有花插及银钗象牙梳。”《旧唐书.文宗纪》:“太和二年,诏诸公主不得广插钗梳。”

    宋王栐《燕翼贻谋录》卷四:“旧制,妇人冠漆纱为之,而加以饰,金银珠翠,采色装花,初无定制。仁宗时,宫中以白角改造冠并梳,冠之长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议者以为妖,仁宗亦恶其侈,皇祐元年十月,诏禁中外不得以角为冠梳,冠广不得过一尺,长不得过四寸,梳长不得过四寸。终仁宗之世无敢犯者。其后侈靡之风盛行,冠不特白角,又易以鱼枕;梳不特白角,又易以象牙、玳瑁矣。”

    宋陆游《入蜀记》:“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一四《王礼考》:“皇祐元年......先时宫中尚白角冠梳,人争效之,谓之内样。其冠名曰‘垂肩’,至有长三尺;梳长亦逾尺。议者以为服妖,故禁止焉。”


颈饰:

    颈饰是人类最早的装饰品之一。除了常见的项链外,古代妇女的颈饰,还有一种璎珞,璎珞也称缨络,原为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

    璎珞的基本形制有两种:一是在串饰正中悬挂花鸟形的垂饰,与项链的区别在于,项链仅一件垂饰,而璎珞则有几串垂饰,更有华丽雍容之感;另一种璎珞形制为上部是一种金属的项圈,下部为几串垂饰,是在匈奴人的项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璎珞的形制有繁有简,一般来说,宫廷舞伎佩挂的璎珞较华贵繁复,如七宝璎珞等,而侍女或民间妇女佩戴的则较简易。

    佛教进入中国,带给妇女的颈饰,不仅有璎珞,还有念珠。


耳饰:

    耳饰,为挂于耳旁或耳垂上的装饰物。我国古代妇女的耳饰异常丰富,分其大类有不穿耳与穿耳两种。不穿耳的耳饰主要有玦、瑱、珥等。

玦    是一种开有缺口的圆环形饰物。到汉代,则由耳饰转为佩玉。

瑱    
    也是一种以玉指出的耳饰。又称,“塞耳”、“充耳”。《说文》曰:“瑱,以玉充耳也。”《释名》:“瑱,镇也,悬珠当耳旁,不使妄听,自镇重也。”到汉代,以珥代替了瑱。

珥  
    《说文》曰:“珥,瑱也。”悬系于发簪上,下垂恰至两耳旁,与瑱相似。珥开有随簪脱卸。“珥”的含义,随着汉魏以后簪珥之习渐废,而转义为与珰同。元人熊忠所撰《古今韵会举要》云:“珥,一名耳珰。”

耳珰    
      耳珰是直接挂于耳部的饰物。《释名》释之:“穿耳施珠,曰珰。”《后汉书·舆服志》也称:“耳珰垂珠。”戴耳珰,需事先在耳垂上穿孔,旧时女孩在十岁之前,母亲在其耳垂用针尖穿透,贯一通常或丝绳,日久,则称小孔,用以戴珰。耳珰的形制大致做圆筒状,两端或一端作喇叭口,有的作成球状,长度在2至3厘米之间,中有穿孔,用于系戴。较讲究的耳珰还垂有小铃。

    用琉璃制作的耳珰,透明度高,也称“明珰”、“明月珰”。

穿耳悬挂的耳饰,除耳珰外,还有耳环、耳坠。耳环一般由金属细丝弯成一圆环,若于圆环下连系坠饰,即为耳坠。

茄子形和葫芦形的耳环耳坠在明代墓葬中也常发现。灯笼形耳环耳坠在明清时也较常见。

丁香,是一种植物,其果实较小,呈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明清时有一种形似丁香的小耳环,俗称丁香儿。

    明清时期,镶嵌于耳环耳坠上的宝石也极其珍贵。《天水冰山录》记镶嵌于耳环耳坠的宝石有猫睛石、红宝石、蓝宝石、水晶、大青宝石、琥珀、玛瑙等。猫睛石,俗称猫儿眼,因宝石中有一条像猫睛“瞳眸”似的光带,故名猫睛石,系一种矿物,颜色呈褐黄、金黄或黄绿色。红宝石,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称“红剌”,《明史·食货志》则成为“红剌石”,也是一种矿物,呈红色,故名红宝石。蓝宝石,古有“瑟瑟”之称,呈蓝色或绿色。水晶,古称“水精”、“水玉”等,为一种矿物,有五色透明、紫、粉红、棕、黑等色。青宝石,即青金石,色深蓝。玛瑙,一种矿物,其色由红、白、赭、灰等数种相间成带状或云雾状。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色彩有蓝、红、褐、黑等等。


玉腕钏镯

    手饰因戴在手上的部位不同,而有各种名称。戴在手指上的称戒指,套于手腕、手臂的名镯或钏等。

戒指
    初称指环、约指、手记及代指等。其形为圆环,戴于手指,故通常称指环。

    妇女戴指环,最迟在三代已有此风。以戒指暗示后妃能否进御君王的习俗,演变至后代,逐渐成为君王纳妃的定情之物。这种以戒指为男女爱情的信物之习,在民间也流行。

    妇女的戒指一直以贵重金、银为主要材料,此外,还喜尚宝石戒指。(宝石戒指分两种,一是纯以宝石制成,另一则在金银戒指上镶嵌翡翠、玛瑙、红宝石、蓝宝石、猫睛石、珍珠等稀少珍贵的宝石。)

    戒指的基本形制分三种:一是远古时期的圆箍式。环面较高,形如筒状;二是圆环式。较常见,一直沿袭至今;三是圆簧式。螺旋状、形如弹簧,并不多见。

绾臂之环      古称钏。《说文》曰:“钏,臂环也。”


奁具

古代妇女的梳具主要有用于照容梳妆的铜镜和梳理头发的梳篦刷之类,这些用具一般都置于梳妆奁中。

妆奁异彩

梳妆奁,除放置梳篦刷镜等梳具外,一般还盛放胭脂、香粉之类,故又有香奁之雅名。梳妆奁,在战国时期已较流行。秦汉时期,梳妆奁里不但置放梳篦刷、假发、铜镜之类,还盛有胭脂盒、粉盒,乃至首饰和杂饰等妆饰品。子母奁的式样有单层、双层,甚至多层的。

早期的梳妆奁,基本都是圆形或椭圆形的,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提高和工艺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正方形、长方形,甚至葵形、菱形的梳妆奁。

梳妆奁的质地大多为漆制的。漆奁有用朱黑雕灰其上的,有用红白相间的玛瑙相嵌的,有用竹丝相嵌的,也有螺钿工艺法相嵌的。除漆制外,还出现陶质、铜质和银质梳妆奁等。

铜镜

今天梳妆用来照面的玻璃镜据说是14世纪意大利人发明的,大约在清朝中期传入我国。在此之前,我国古代妇女都是用铜镜照面饰容的。不过,中国古代玻璃器物使用的也非常多,并且经常出土,并非大家想象中的那样珍贵,相比瓷器,玻璃器还有很多不足,而且在很多货郎画里,很多小孩子玩的都有玻璃器物哦!

静止的水面能鉴影,古人发现这个自然现象后,就用盆盛水照容。

唐代,是我国制作铜镜的全盛时期。唐镜的加工方法很考究,有金银平脱法,即以金或银捶成薄片,按图案要求制成花纹,粘贴在镜上;有贴金银法,用金银錾(音同赞)出花纹包在镜上,亦称包金银法;有著彩法,是以漆在镜面涂饰花纹;还用鎏金、错金银、镶嵌、螺钿及涂珐琅等工艺方法加工镜面。

宋代,流行有柄镜。有柄镜汉时已有,《曾李氏录》记载:“舞镜有柄,汉武帝时舞人所执镜也。”出土女俑中也有手执有柄镜的。南宋生产铜镜的主要产地湖州和饶州,所产铜镜大多为有柄铜镜。

铜镜用久了,镜面的光洁度渐差,所照面容人形就较模糊,所以需经常抛光。古代有专职的磨镜工。磨镜子的方法,除用水银外,还可以把乳钵里研磨过的铅粉,散布在镜面上,然后用毛毡或其他软布摩擦,至光泽命令,须眉可鉴而止。

由于铜镜与女子的日本生活关系密切,逐渐成为男子赠送姑娘的定情礼物,成为结婚聘礼中常见的礼品,又演化成为夫妻间的信物。
yugure

ZxID:16009453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3-26 0
感觉是写基建/古代 文的好素材w 谢谢楼主分享啦~
xiaomo627

ZxID:14314544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9-03-26 0
很喜欢花钿,能给人一种很有灵气的感觉,古装剧里最喜欢的就是看演员额头上各式各样的花钿,一直认为那是点睛之笔
yiquzitai

ZxID:15400724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9-03-26 0
这不能叫染织吧,都是妆面之类的
annsy

ZxID:14275753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9-03-26 0
复杂性。古代人的智慧。
杜希子

ZxID:15528133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9-03-26 0
原谅我看完焦点只注意到了杨贵妃姐妹  杨贵妃有姐妹的吗
黑白芭比_ayh

ZxID:12539104

等级: 才华横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9-03-26 0
谢谢楼主告知
  • 际遇之神

    奖励 2019-03-26

    黑白芭比_ayh去观看钱塘江看大潮 得到3派派币

amour琪

ZxID:43186839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9-03-26 0
周六去公园看好多女孩子穿汉服拍照,超级漂亮的
吴多多03

ZxID:17058726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9-03-26 0
看过马王堆的丝织品,精美到无与伦比
姜素萱

ZxID:28344213

等级: 明星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9-03-26 0
古代时期精致女孩就好不容易,斜红感觉女孩子画上去好好看
happyellin

ZxID:14944452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9-03-26 0
我国染织工艺博大精深,学习了!谢谢分享!
晚藏乌

ZxID:41410505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眸渊若潭
9.11转正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9-03-26 0
已审核
toonia2008

ZxID:14815617


等级: 热心会员
固执年少。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9-03-27 0
MARK一下,好棒,这个区什么知识都有
386910509

ZxID:12863365

等级: 家喻户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9-03-28 0
每次看小说里写到穿什么什么,戴什么什么的时候,我都好想能看到图片,感觉单凭想象实在是难以描画出她们的美丽精致
mangguocc

ZxID:5931488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9-03-28 0
汉服,最具中华文明古韵气息的衣服,不知道曲裾是不是
spirit1220

ZxID:8838765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9-03-28 0
汉服的染织工艺——织物种类
汉服的染织工艺——织物种类

染织绣品种简介

    中国古代丝绸纷繁的品种足以让我们后人眼花缭乱。商至西周的织物多为平纹或简单显花织物。春秋战国起,丝织品种逐渐增多,不仅有素织的绢、纱、缟、纨等,也有带花纹的绮和锦。唐代以后,不仅绫和罗的组织更加丰富,还出现了缂丝、缎、绒和妆花等新品种。      

  (1)丝织品分类方法    

  绫罗绸缎是日常生活中对丝织品的通称,并非一个完整的分类方法。中国古代丝织品种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今天,丝织品则依据组织结构、原料、工艺、外观及用途分成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缎、绨、葛、呢、绒、绸14大类。    
    
  1.绫    

    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中国传统丝织物。最早的绫表面呈现叠山形斜路,“望之如冰凌之理”而故名。绫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绫有花素之分。可分为素绫和纹绫。《正字通:系部》:“织素为文者曰绮,光如镜面有花卉状者曰绫。”素绫是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织物,纹绫则是斜纹地上的单层暗花织物。始产于汉代以前,盛于唐、宋,其中以缭绫在唐代最为著名。  

   2.罗    

    全部或部分采用条形绞经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分为横罗和直罗。传统品种杭罗为横罗。

    出土文物中发现早在商代,战国楚墓已有罗的残片和花罗。秦汉时期花罗已很精美。

    在唐代,浙江的越罗和四川的单丝罗均十分著名。其中单丝罗表观具有均匀分布的孔眼——后来称为纱。

    宋代的罗织物最为盛行,在润州(今镇江)设有织罗务,每年贡罗达10万匹以上,但因其织造工艺复杂,明清以后逐渐消失。罗,质地轻薄,丝缕纤细,经丝互相绞缠后呈椒孔形,织物紧密结实,又有孔眼透气。适于制作夏季服饰,刺绣坯料和装饰品。        

   3.绢    

  古代对质地紧密轻薄、细腻平挺的平纹类丝织物的通称。古时以生丝织品为绢,现以丝织之厚而疏者为绢。有生绢、熟绢两种。平纹类织物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历代又有纨、縞、纺、绨、絁、紬(绸)等变化。    
    
  在古代,绢丝可以泛指蚕丝。但是现代纺织工业中,绢丝特指蚕丝短纤维,而不是长丝。同理,古代绢绸可以泛指丝绸,但是现代纺织工业定义绢绸为绢丝短纤维织成的绸缎。   

  绢类织物为平纹组织,质地轻薄,坚韧挺括平整,一般常见的有天香绢、筛绢等。天香绢可以做妇女服装、童装等,它的缎花容易起毛,不宜多洗。

   4.缎    

   经纬丝中只有一种显现于织物表面并形成外观光亮平滑的丝织品。缎织物在宋代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宋代的缎制品非常华丽,柔软而有光泽,如果再同多彩的织锦技术相结合,就是丝织品中最华丽的“锦缎”。缎织物最早见于元代,明清时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          
      
   5.妆花    

    采用挖梭工艺织入彩色丝线的提花织物。根据不同的地组织,妆花织物可分为妆花纱、妆花罗、妆花缎等。妆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丝织品最高水平的代表。

   “妆花”是织造技法的总称,始见于明代的《天水冰山录》。该书记载严嵩抄家的大批丝织物中,有很多“妆花”名目的丝织物,如“妆花缎”、“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紬”、“妆花绢”、“妆花锦”等等。“妆花”织物有加织金线的,也有不加织金线的。  

   6.织金锦

    织金锦,元代亦称为“纳石失”,是一种把金线织入锦中而形成特殊光泽效果的丝织物。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宋元,最为著名的是元代的纳石失。织金通常要求纹样花满地少,充分发挥显金效果。

    这种织物的组织,均为由金线、纹纬、地纬三组纬线组成的重纬组织,它的金线显花处的结构则为变化平纹或变化斜纹组织。

   7.1经锦

    采用重经组织,以经线起花的叫经锦。战国、西汉以前的锦均为经锦,这种锦是以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线和同一组纬线交织,经线多为二色或三色,一色一根作为一副(如颜色较多,也可使用牵色条的方法),纬线有交织纬和夹纬,夹纬把表经和里经分隔开,用织物正面经浮线显花。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发现的东汉“万事如意锦”就是一种典型的经锦。
  
   织造时,经锦只用一把梭子;纬锦用梭较多,但它不改变经线和提综程序,只改变纬线的颜色,就能织出花型相同颜色各异的图案,因此可以说纬线显花是提花技术的一大进步。古代锦的品种繁多,不胜枚举,蜀锦、宋锦和云锦是最著名的三大名锦。

   7.2纬锦

    采用重纬组织以纬线起花的叫纬锦。南北朝以来,纬锦开始大量生产,逐渐取代了经锦。纬锦是用两组纬线或两组以上的纬线和同一组经线交织而成。经线有交织经和夹经,用织物的正面纬浮线显花。1967年新疆阿斯塔那发现的在大红色地上起各种禽鸟花卉和行云图案的唐代锦袜,就属于这一种纬锦。
  
    织造时,经锦只用一把梭子;纬锦用梭较多,但它不改变经线和提综程序,只改变纬线的颜色,就能织出花型相同颜色各异的图案,因此可以说纬线显花是提花技术的一大进步。古代锦的品种繁多,不胜枚举,蜀锦、宋锦和云锦是最著名的三大名锦。

   7.3宋式锦

    明清时期,苏州织锦颇为盛行,其部分花色继承宋代风格而称“宋式锦”。宋式锦采用特结经固结显花纹纬,纹样多为几何纹骨架中饰以团花或折枝小花,配色典雅和谐。

   7.4双层锦

    以双层组织显示图案。其组织早在汉唐时期已经出现,明清又重新流行。其图案均为两色,正反面纹样一致,色彩相反。多为中小型的满地纹样。
    
   8.绒

    全部或部分采用起绒组织、表面呈现绒毛或绒圈的丝织物。汉代出现绒圈锦,在锦上织出绒圈。明清时期的绒有漳绒、漳缎等多种名称。

   9.缂丝

    采用通经断纬法以平纹组织织成。织制时以本色丝作经,用小梭将各色纬线依画稿挖梭织入,最后不同色彩的纬线间出现空隙,如“雕镂之状”,因此又称刻丝、克丝。缂丝技术出现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2)印花品种  

     织物上的花纹图案,可采用先染后织的方法形成,即先将纤维着色,而后织造。古代主要流行的印花方法有画绘、凸版印花、夹缬(xie)、绞缬、蜡缬等。

    1.直接印花
  
    将染料或颜料拌以粘合剂,并用凸纹版或镂空版将其直接印在织物上显花的方法。秦汉时期,直接印花采用型版印花与手绘相结合的方法,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夹缬

    夹缬实际上是镂空版印花。它是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花版,将布帛对折紧紧地夹在两板中间,利用花版的紧夹进行防染,然后就镂空处涂刷染料或色浆。除去镂空版,对称花纹即可显示出来。有时也用多块镂空版,着二三种颜色重染。古代“夹缬”的名称,可能就是由这种夹持印刷的方式而来。

    夹缬始于唐,并盛行于唐宋两代,明清时期依然使用,多见于浙江和西藏一带。

    3.绞缬

    用线或织物本身将织物扎结后入染,解结成纹,纹样具有晕色效果。绞缬又名扎染,出现于东晋时期,唐宋时极盛,至今一直沿用。

    绞缬是一种机械防染法。最适于染制简单的点花或条纹,方法是先将待染的织物,按预先设计的图案用线钉缝,抽紧后,再用线紧紧结扎成各种式样的小结;浸染后,将线拆去,缚结的那部分就呈现出着色不充分的花纹。这种花纹,别有风味,每朵花的边界由于受到染液的浸润,很自然地形成由深到浅的色晕。花纹疏大的叫鹿胎缬或玛瑙缬;花纹细密的叫鱼子缬或龙子缬。还有比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

    4.蜡缬、灰缬、﨟缬

    蜡缬是用蜡作防染剂进行防染印花的产品。蜡缬,现在称为蜡染。

    传统的蜡染方法是:先将蜜蜡加温熔化,再用三至四寸的竹笔或铜片制成的蜡刀,蘸上蜡液在平整光洁的织物上绘出各种图案。待蜡冷凝后,将织物放在染液中染色,然后用沸水煮去蜡质。这样有蜡的地方,蜡防止了染液的侵入而未上色,在周围已染色彩的衬托下,呈现白色花卉图案。由于蜡凝结后的收缩以及织物的绉折,蜡膜上往往会产生许多裂痕,入染后,色料渗入裂缝,成品花纹就出现了一丝丝不规则的色纹,形成蜡染制品独特的装饰效果。

    古代蜡染虽以靛蓝染色的制品最为普遍,但也有用色三种以上者。复色染时,因考虑不同颜色的相互浸润,花纹设计的比较大,所以其制品一般多用帐子、帷幕等大型装饰布。

    据研究,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棉布上,魏唐间流传渐广。秦汉时才逐渐在中原地区流行。由于中原地区产蜡很少,唐代出现以灰代蜡的防染印花,亦称灰缬,隋唐时蜡染技术发展很快,不仅可以染丝绸织物,也可以染布匹,颜色除单色散点小花外,还有不少五彩的大花。

    蜡染制品不仅在全国各地流行,有的还作为珍贵礼品送往国外。如日本正仓院就藏有唐代蜡缬数件,其中“蜡缬象纹屏”和“蜡缬羊纹屏”均系经过精工设计和画蜡、点蜡工艺而得,是蜡缬中难得的精品。

    宋代时,中原地区的纺织印染技术有了较大进步,蜡染因其只适于常温染色,且色谱有一定的局限,逐渐被其他印花工艺取代。

    明清时被广泛用于棉织物,即现今流行的蓝印花布。

﨟缬

    﨟缬,就是现在所称的蜡染。所谓蜡染,《贵州通志》曾有如下几种:“用蜡绘画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它是用蜡在织物上画出图案,然后入染,煮去蜡,则成为色地白花的印染品。由于蜡受热溶化,受冷凝结的特性,所以在描绘时要具备熟练的技能。蜡太热则线条化开,花纹变形;蜡太冷则不易流动。花纹断续不齐。由于蜡凝结后的收缩或加以揉搓,所以产生许多裂纹,入染后,色料渗入裂缝,成品上的花纹往往产生一丝丝不规则的纹理,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日本正仓院藏有唐代蜡缬数种,其中如蜡缬象纹屏风和蜡缬羊纹屏风,都是此类精品。

    蜡缬有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复色染有套色到四、五色的。因不同颜色容易互相浸润,花纹都比较大,特别适宜做幛子、帘幕。

  (3)刺绣

   刺绣出现于商代。战国秦汉时多用锁绣针法,唐代绣技转以平绣为主,出现了接针、戗针和套针等针法,刺绣逐渐与书画艺术相结合。明代刺绣出现了南北之分,在此基础上,清代形成了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等四大名绣。



织物种类的释义及其他:

    织物种类很多,由于织造工艺不同,各个种类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古代丝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大种类有纱、绮、绢、锦、罗、绸、缎等10多类,葛麻、棉、毛等织物也有很多种类,而每一大类中又有许多品种。


丝织品



    蚕丝;丝织品。缫丝织绸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了丝织品。殷商时代发明了提花装置。商代甲骨文出现桑、蚕、丝、帛等字,还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

    公元前数世纪中国开始向外输出蚕丝和丝织品,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中国丝绸种类多,绣工巧,织造技术高超,图案花纹精美,在世界上一直享有盛誉。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

   《山海经·海外北经》:“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呕)丝。”郭璞注:“言噉桑而吐丝,盖蚕类也。”

    唐杜甫《白丝行》:“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象庆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

    宋庄绰《鸡肋编》卷上:“定州织刻丝,不用不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桢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农蚕》:“湖丝惟七里者尤佳,较常价每两必多一分,苏人入手即识。用织帽缎,紫光可鉴。”




    丝绵,中国很早用来絮衣。春秋战国有锦面绵衣、绣绢绵袍。魏晋的裲裆,元明的比甲、背子,都有用丝绵絮的。

    《书.禹贡》:“[豫州],厥贡漆枲絺纻,厥赋纤纩。”孔传:“纩,细绵。”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至一大冢,木中有好妇人,形体如生人,著白练衫,丹绣裲裆,伤左髀,以裲裆中绵拭血。”

    《辽史.礼志六》:“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著衣,七事以奉天子,北南臣僚各赐三事。”

     明钱希言《戏瑕.同功绵》:“古乐府有‘丝用同功绵’。今吴兴养蚕家,以两蚕共作茧者,谓之同功绵,价倍于常。其丝以三茧抽为合罗丝,岁以充御服。”




    丝织品的总称。生帛称缟、素、绡、绢,熟帛称练。

    帛在古代不光用于服饰,还用于书画。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穿袍服的楚国妇女”帛画,是我国现存缣帛画中年代最早的一幅。又,隋唐妇女服饰之一为披帛,又称画帛,以轻薄纱罗制成,上印花纹,长度两米以上,披搭在肩,盘绕两臂之间,后世披红出于此。

部分古籍中的帛:

   《周礼天官.染人》:“掌染丝帛。凡染,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冬献功。”郑玄注:“染夏者,染五色谓之夏者,其色以夏为狄为饰。”

    唐樊绰《蛮书.蛮夷风俗》:“本土不用钱,凡交易缯帛、毡罽、金银、瑟瑟、牛羊之属,以缯帛幂数计之,云某构色,直若干幂。”又:“帛曰幂,汉四尺五寸也。”

    宋赵汝适《诸蕃志.海南》:“髻露者以绛帛约髻根,或以彩色帛包髻,或戴小花笠,皆簪二银篦,亦有着短织花裙者。”

    清祁韵士《西陲边略.厄鲁特旧俗纪闻》:“妇人辫发双垂,钓发用红帛,在辫之腰帛间,缀以好珠瑟瑟之属,望若繁星。”




    绮是指平纹地起斜纹花的提花织物。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名称。绮和绫相似。《释名》谓:“绮,踦(qi)也,其文欹(qi)斜,不顺经纬之纵横。”又《六书故》谓:“织采为文曰锦,织素为文曰绮。”《说文》:“绮,文缯也。”戴侗(dong)

    绮的斜纹显花组织有两种:一种是由提花经丝浮线形成斜纹组织。另一种则是在原斜纹组织的两根经斜纹浮线之间隔一根平纹经线,即是在花部组织上形成一根经斜纹组织点和另一根经平纹组织点的排列分布,也可以说是斜纹和平纹的混合组织。

    汉绮的织法除继承殷代的那种“类似经斜纹组织”之外,在起花部分中的每一根长浮线的经丝及其相邻的另一根经丝,都是平纹组织。

绮的纹样

    早期绮的纹样,据《释名·释采帛》记载:“绮,欹(qi)也,其文欹不顺经纬之纵横也,有杯文形似杯也,有长命,其彩色相间,皆横终幅,此之谓也。”呈杯纹,菱形纹、方纹等几何纹,如殷墟出土的菱形纹绮和回纹绮。“不顺经纬之纵横”表明花部的几何纹采用斜纹组织。

    汉代纹绮,是由一色经线起花,在素地上显出花纹。汉以后,绮的纹样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对鸟花卉纹绮,鸟兽葡萄纹绮等。

    唐绮的织造方法,是素地起二至三枚经斜纹提花。唐绮除本色花外,也有染成红、紫、黄、绿等色的。这类丝织在阿斯塔那和拜城均有出土。阿斯塔那曾发现唐代花树孔雀纹绮,紫色,连环相套,中饰花树,两边有相对的孔雀图案。还有棋局团花双鸟绮,紫色,地为方格纹,中饰团花纹和双鸟纹。拜城则发现有回纹绮,菱纹绮,縠纹绮,等等。在新疆苏巴什古墓中,也曾出土方格纹红绮。

绮的用途

    在素地织纹起花的丝织物。质地柔软,质理疏朗,多用作夏服材料。用经线、纬线错综地在织物上织出凸出的图案工艺,商代已经发明了,安阳殷墟出土的铜器粘有织成规矩纹样的绮、绢等丝织物残迹。战国楚简上出现了“绮”字。从晋到宋,还是有将绮作为官服的规定,如《晋令》记载:“三品一下得服七彩绮,六品以下得服杯纹绮。”各朝都有织造,规格和花样愈益丰富。

    锦绮,向被视作高级织品,不少朝代对服用对象作了限制。

   《书·禹贡》:“[兖州],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孔传:“地宜漆林,又宜蚕桑。织文,锦绮之属,盛之筐篚而贡焉。”

   《汉书·高帝纪下》:“[八年],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颜师古注:“绮,文缯也,即今之细绫也。”

    唐白居易《庚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开缄日央晚霞色,满墙风生秋水纹。为褥欲裁怜叶破,制裘将剪惜花分。不如缝作合欢被,寤寐相思如对君。”

    明张瀚《松窗梦语·风俗记》:“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律令严明,群相蹈之。如翡翠珠冠,龙凤服饰,惟皇后、王妃始得为服;命妇礼冠四品以上用金事件,五品以下用抹金银事件;衣大袖衫,五品以上用纻丝绫罗,六品以下用绫罗缎绢;皆有限制。今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者也。”




    绫是单色的斜纹织,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中国传统丝织物。俗称绫子。一种有彩文的丝织品,光如镜面,像缎子而比缎子薄。最早的绫表面呈现叠山形斜路,据《释名》解释为:“其纹望之似冰凌之理。”而故名。

    绫始产于汉代以前,盛于唐、宋,在唐代缭绫最为著名。宋代在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狗蹄、柿蒂、杂花盘雕和涛水波等名目。并开始将绫用于装裱书画,元、明、清时期产量渐减。

    绫类丝绸按原料分为有纯桑蚕丝织品、合纤织品和交织品。绫类织物的地纹是各种经面斜纹组织或以经面斜纹组织为主,混用其它组织制成的花素织物,常见的绫类织物品种有花素绫、广绫、交织绫、尼棉绫等。  

    绫有花素之分。可分为素绫和纹绫。素绫是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织物,纹绫则是斜纹地上的单层暗花织物。《正字通:系部》:“织素为文者曰绮,光如镜面有花卉状者曰绫。”素绫是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织物,纹绫则是斜纹地上的单层暗花织物。

素绫

    素绫是用纯桑蚕丝做原料的丝织品,它制裁地轻薄,用于裱表裱图,其它绫类织物色光漂亮,手感柔软,可以做四季服装。   

花绫

  传统花绫一般是斜纹组织为地,上面起单层的暗光织物。绫质地轻薄、柔软,主要用于书画装裱,也用于服装。

    花绫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花、地组织循环数相同而斜纹方向相反的,称异向绫,地组织如采用右斜,则花组织为左斜。现存唐代实物有外国人从敦煌盗去的几块和日本正仓院收藏葡萄唐草纹实物。银川西夏正献王墓和镇江南宋周瑀墓中也有异向绫出土。由于异向绫织物花部与地部紧度相同,织物非常平整,这种组织至今仍然经常使用。

    另一种是花、地组织斜向相同而组织循环数不同,称同向绫。敦煌出土的一块唐代佛经封面的裱绫就属于这一种,纹样为图案化花卉,地部采用右斜而花部采用右斜。较晚的同向绫的组织循环数差异更大。例如福建出土的一块明万历年间梅花绫,花部采用右斜而地部为右斜。织物地部紧度大而花部紧度小,纱线产生位移,而使花纹具有凹凸效果。

绫与绮的区别

    绫采用斜纹组织或变化斜纹组织。绫是斜纹地起斜纹花的丝织物,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期的绫常和绮混称,从织物组织来看,两者有其相似之处,但又并非完全一样。

    绫、绮织品的相似之处,是表面都有斜纹花,质地都较轻薄;不同的是绮为经线显花织物,绫为纬线显花织物,绫比绮花、色变化多得多;

    再则绮织品表面显类似缎织物的纹路,而绫织品表面则多半显山形斜纹或正反斜纹,因而古书《释名·释采帛》有“绫,凌也,其纹望之如冰凌之理也”的说法。冰凌的纹理与山形斜纹相似,富有光泽,以它来形容绫的风格特点极为贴切。

绫的发展史

    绫光滑柔软,质地轻薄,用于书画装裱,制作衬衫、睡衣等。用作装裱图画、书籍以及高级礼品盒等的称裱画绫。因为经纬浮沉的斜纹配列的变化很多,并且可以随时改换斜纹的组织以产生不同的花纹。这种织出花纹的方法,称为“提花”。绫是平地(即绢地)而利用斜纹织出花纹;也可以是绫地,即地纹和花纹是两种不同的斜纹织。新疆拜城克孜尔明屋所发现的提花绢地织物,有的作菱形纹,有的作回纹,这些都是唐代后期实物,可以看出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

    绫始产于汉代以前,盛于唐、宋,在唐代缭绫最为著名。

    汉代的绫织物已十分精美,是当时价格最昂贵的丝织品之一。汉代的散花绫用多综多蹑机织造,三国时马钧对绫机加以改革,绫织物的产量开始大幅度提高,能织禽兽人物较复杂的纹样。六朝时绫与锦同样贵重。

    唐代绫得到了很大发展,是绫生产的高峰时期,名目繁多,公私衣服多用绫,统治者不仅在官营织染署中设有专门用来生产绫织物的“绫作”,还规定不同等级的官员服装要用不同颜色、不同纹样的绫来制作。其丝织业以蜀中锦彩、吴越异样纹绫纱罗和河南北纱绫为著。

    唐代的绫织物品种见于文献的有独窠(ke)、双丝、熟线、鸟头、马眼、鱼口、蛇皮等名目,被白居易誉为“不似罗绡与纨绮”的“缭绫”更是名噪一时。丝绸之路沿路有很多唐绫出土,日本的正仓院和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珍品中也有唐绫。宋以后,绫除了用于服装外,开始大量用于书画、经卷的装裱。其实绫有多种纹样,如唐代即有方纹绫、双丝绫、镜花绫、仙文绫等等。
    
    宋代丝织品种类繁多,有绫、罗、缎、织锦、纱、绢、缂丝等。因为宋沿袭唐制,仍规定以绫为官服只用,所以,绫产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品种也大大丰富起来。除了原有的仙纹绫、越绫、白绫、白编绫、方纹绫、狗蹄绫、柿蒂绫、寺绫等,又增加了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白熟绫、白花绫,蓬州(今四川仪陇县)的综丝绫,阆(lang)州(今四川阆中县)的莲绫,荆州(今湖北荆州市)的方纹绫,宣州(今安徽宣城县)的熟线绫等品种。在宋代,绫除了用于服装外,也常被用作书画经卷的装潢封面。宋代罗绫则多以提花。

    元代有大绫、小绫。

    明代出土丝绸纹样中有落花流水花绫。

部分古籍中的绫

    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酤洒趁梨花。”

   《急就扁》卷二:“青绮绫縠靡润鲜。”

   《西京杂记》卷一:“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四匹。绫出钜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直万钱。又与走珠一琲,绿绫百端,钱百万,黄金百两,为起第宅,奴婢不可胜数。衍犹怨曰:‘吾为尔成何功,而报我若是哉!’”

   《三国志.魏志.杜夔传》:“其好古存正莫如夔”南朝宋裴松之注:“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明范濂《云间据目抄.风俗》:“绫布乃松郡中土产,昔年绫尚厚重,今皆用轻而薄者,而王江泾绫,始乱真矣。”

   清姚莹《康輶纪行.赏蕃茶物》:“洽达者,织素绫为之,每方约二尺,中织佛头,六方为一连。凡蕃目及剌麻见贵客,不用名柬,奉哈达为礼。”参阅《新唐书.地理志》和清谷应泰《博物要览》。




    纱是最早出现的丝织物品种之一。经纬稀疏而轻薄,多以丝为之。古时纱的应用最广。也称为縠(hu)。《玉篇》谓:“縠,纱也。”亦作“沙”。

纱的发展史

    春秋战国时代的纱的品种繁多。新兴的地主阶级僭越周礼的规定,开始用丝织的纱涂上漆做帽子。在长沙左家塘44号楚墓出土过一块浅棕色的绉纱手帕,它的经纬丝线的拈度和拈向不一样,织成后绉缩相错,表面显得凸凹不平,然细薄,却给人以一种厚实感。

    汉代,利用加过强拈的纱线受潮湿后产生绉(zhou)缩这一规律,有意识地用强拈的丝线织成纱,然后浸水使之收缩而起绉,就成为绉纱。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四块浅绛色绉纱,当时专门叫它为縠(hu)。

    古代的纱根据其本身组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表面有均匀分布的方孔,经纬密度很小的平纹薄型丝织物,唐以前叫方孔纱。一种是和罗同属于纱罗组织,以两根经线为一组(一地经,已绞经)起绞而成的,密度较小的织物。

    纱在南北朝以前都是素织,后来花织逐渐增多,宋以后益为繁盛。由于纱薄而疏,透气性好,古时应用较广,是各个时期夏服的流行用料。纱织物的名贵品种很多,如轻容纱、吴纱、三法纱、暗花纱等。

纱的用途

    周王后夫人之服,以白沙縠为里,称素沙。六朝以后,以纱为特重,用亦最广,凡朝服公服不论冬夏,无不用纱。唐代以纱罗作女服的衣料,常不著内衣,仅以轻纱蔽体。宋代以后亦指棉纱。

轻容纱

    唐代一些贵妇人,生活奢侈,她们“嫌罗不着爱轻容”。“轻容”就是指的纱。这种轻容纱,直到宋代还继续生产,有人记载:“亳(bo)州出轻纱,举止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谓即轻容也。”

    唐代纱类丝织物的织造水平更比汉代高出一筹。1968年,在新建吐鲁番出土的唐代绛色轻容纱,与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相比,显得更疏稀,孔眼更大,织造也更精巧。

部分古籍中的纱:

   《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郑玄注:“素沙者,今之白缚也。六服皆袍制,以白缚为里,使之张显。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南海出鲛绡纱,帛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余年矣。”

    清叶梦珠《阅世编.冠服》:“花云素缎,向来有之,宜于公服。其便服则惟有路绸、瓯绸、绫地、秋罗、松罗、杭绫、绉纱、软绸以及湖绸、绵绸,夏惟有生纱、硬纱、生罗、杭罗而已。其后有软机纱、番纱、线纱、永纱,皆因一时好尚,群相和从耳。”
    《古今图书集成.闺媛典》卷三七一引张之象《黄道婆祠记》:“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又各有法。故被褥帨带之类,织以折枝团扇棋局文字,粲然若写。土人竞相仿习,稍稍转售他方以牟利,业颇饶裕。”

纱的品种:

縠(纱的一种)

    汉以后又称“纱縠(hu)”。一种有绉文的纱,以轻薄著称,向为贵重衣料。近年湖南长沙一带出土的西汉初年的细绣纹纱罗,薄如烟雾,且有仿泥金银印花彩绘薄质织物。每件纱衣重不到一市两,近乎汉人说的雾縠,南朝人说的天衣。

部分古籍中的縠:

   《楚辞.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

   《后汉书.章帝纪》:“癸巳,诏齐相省冰纨、方空縠、吹纶絮。”李贤注:“《释名》曰:‘縠,纱也。’方空者,纱薄如空也。或曰空,孔也,即今之方目纱也。”

   《世说新语.轻诋》:“何处闻有蔡充儿”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曰:“高平刘整有隽才,而车服奢丽,谓人曰:‘纱縠,人常服耳。’”

    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袖软异文绫,裾轻单丝縠。”

   《宋史.食货志上三》:“其纤丽之物,则在京有绫锦院,西京、真定、青、益、梓州场院主织锦绮、鹿胎、透背,江宁府、润州有织罗务,梓州有绫绮场,毫州市绉纱,大名府织绉縠......以供服用及岁时赐与。”


罗    

    罗是全部或部分采用条形绞经,质地轻软稀疏,其经纬组织显椒眼纹,经纱互相绞缠后呈网孔状,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

    罗分为横罗和直罗。《释名》所谓“罗,文疏罗也”。多作袜帏之用。在古代诗文中,有罗袜、罗帏、罗衣、罗衾(qin)等词。罗,未练者称生罗,已练者称熟罗。也分有花纹的和没有花纹的两种。起花纹者称纹罗,无花纹者称素罗。传统品种杭罗为横罗。薄而有疏孔的丝织物。

    罗织物的组织结构较为奇特,它不是靠互相平行的经纱,通过经纬交织来形成组织。而是靠互不平行的地经和绞经,有规律地绞转后与纬线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纹状组织和外观。从织物表面看也没有纵横的条纹。

    古代的罗织物分为通体扭绞和不通体扭绞两大类,前者多半用四根经线为一组织造,没有筘(kou)路。后者多半用两根经线为一组织造,显现筘路。由于通体扭绞的罗织造时不用筘,工艺较复杂,产量也较低,明清以后逐渐消失。不通体扭绞的罗却因织作方法比较简便,生产效率较高,售价便宜而在明代以后大为流行。

罗的发展史

    商代出土的罗织物残片,证明中国在3000年前已开始生产罗。如早在战国楚墓已有罗的残片和花罗;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出土服饰实物有绣、罗、绢、纱等各种衣著十余件。秦汉时期花罗已很精美。在唐代,浙江的越罗和四川的单丝罗均十分著名。其中单丝罗表观具有均匀分布的孔眼——后来称为纱。宋代的罗织物最为盛行,在润州(今镇江)设有织罗务,每年贡罗达10万匹以上,但因其织造工艺复杂,明清以后逐渐消失。罗,质地轻薄,丝缕纤细,经丝互相绞缠后呈椒孔形,织物紧密结实,又有孔眼透气。适于制作夏季服饰,刺绣坯料和装饰品。    

    春秋战国时代,以蚕丝为原料的罗织物风靡一时,如罗帐、罗幔、罗衣、罗裙罗衾......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楚国的文学家宋玉,在他著名的《神女赋》中有“罗、纨、绮、绩盛文章”句,赞叹精美的丝质花罗就好象那生动、活泼、富有文彩的文章一样。

    自先秦以来,历代都有生产。秦汉以后,罗织物日臻精美,称为流行织物。罗是在“纠经”的织机上织出,特别是显花的纹罗,织造更为复杂。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了朱罗、皂罗、烟色罗、纹罗绣花丝绵袍和绣罗香囊等。从这些罗织品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杯形菱纹提花、几何纹、对鸟纹等生动雅致的花纹。杯形菱纹罗每平方米仅中30余克。一件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的素纱襌衣,重49克(不到一两),一平方米仅重15克。真所谓“轻纱薄如空”,表明二千一百多年前我国缫丝和丝织技术已具有很高水平。

    西汉哀帝(前6年到前1年)年间,我国罗织物和织罗技术通过朝鲜传入日本。

    唐代有透额罗,即以一小方马尾罗遮住前额,为妇女装饰之一。

    唐代专门在京城长安设立了织罗的作坊。所生产的罗纹丝绸更为精细。当时,有不少诗人把天空中的云与罗相比拟,如李商隐诗中就有“万里云罗一雁飞”的诗句。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中出土的唐代白地绿花罗,可以形象地看到唐代织罗的精湛技艺。这块罗的经纬丝细如毫发,光洁的罗面上印着翠绿的枝叶,当微风掠过,轻罗微飏(yang),恰似烟云缭绕,薄雾飘浮。唐代多为花罗,如贡品中的单丝罗、瓜子罗、孔雀罗、宝花罗等。

    宋代公私服多用罗,妇女成婚用以蒙头的盖头,即以五尺见方的皂罗制成。宋代,罗织物更是盛极一时,需求量大增。仅仅是润州(镇江)官方设置的“纱罗务”,每年生产的贡罗就达10万匹以上。此外,织罗技术在宋代可以说达到了巅峰状态。宋代罗的名目繁多,技术进步,成为当时的著名织物,被称为“宋罗”,且多为贡品。“宋罗”的名贵品种很多,有成都的大花罗,蜀州的春罗、单丝罗,婺(wu)州的暗花罗、含春罗、江边贡罗,东阳花罗,越州越罗,还有润州和常州的孔雀罗、瓜子罗、菊花罗、宝相花罗、春满园罗,而织罗署出产的云纹罗更是风靡一时,精美绝伦。江南一带庵堂的尼姑也加入了织罗的行列,她们生产的产品就是驰名的“尼罗”。这些都精美异常,在全国享有盛名。

    清代苏州生产的罗有花罗、素罗、刀罗、河西罗等名目。

罗的用途

    罗除主要用作衣料外,历史上还常用作扇面、床帐、屏风等。

   《战国策.齐策四》:“下宫糅罗纨,曳绮縠,而士不得以为缘。”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披罗衣以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隋书.礼仪志七》:“[皇后]鞠衣,黄罗为之”;“青衣,青罗为之”;“朱衣,绯罗为之。”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风俗》:“罗,初尚暖罗、水围罗,今皆用湖罗、马尾罗、绮罗,而水围罗又下矣。其他纱紬更易,不可胜计。”

   《红楼梦》第四十回:“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青,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作了帐子,糊了窗屜,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



绢    

    绢是平织,古代原称为练,梁武帝的小名为“阿练”,因而改称为绢,即现在的所谓绸。古代对质地紧密轻薄、细腻平挺的平纹类丝织物的通称。平纹类织物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历代又有纨、縞、纺、绨、絁、紬(绸)等变化。平织的绢,不织花纹,主要用印染的方法来进行装饰。    

    古时以生丝织品为绢,现以丝织之厚而疏者为绢。有生绢、熟绢两种。
    
    在古代,绢丝可以泛指蚕丝。但是现代纺织工业中,绢丝特指蚕丝短纤维,而不是长丝。同理,古代绢绸可以泛指丝绸,但是现代纺织工业定义绢绸为绢丝短纤维织成的绸缎。   

绢的用途

   用生丝织成的平纹织物。其经纬密度基本一致。质地挺爽细腻,既可用来制衣,也可用作书画、装璜等。历代绣工在细薄轻软的绢罗上,绣出各种美不胜收的图案。湖北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出土有春冬战国时期的绣绢袍、裙、裤和单衣等。敦煌出土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满地锁绣绢。

   《墨子.辞过》:“治麻丝,梱(稛)布绢,以为民衣。”

   《初学记》卷二七引《晋令》:“其赵郡、中山、常山国输缣当绢者,及余处常输疏布当绵绢者,缣一匹当绢六丈,疏布一匹当绢一匹,绢一匹当绵三斤。”

   《新唐书.食货志一》:“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丁随乡所出,岁输绢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上两,谓之调。用人之力,岁二十日,闰加二十日,不役者日为绢三尺,为之庸。”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文汇阁凡三层,忘廇楹柱之间,俱绘以书卷,最下一层,中供《图书集成》,书面用黄色绢;两畔皆经部,书面用绿色绢;中一层尽史部,书面用红色绢;上一层左子右集,子书面用玉色绢,集用藕合色绢。”

绢与缣

   绢和缣都是平织的,但缣比绢更为精细。绢的经线和纬线的密度大致是相等的,汉绢的经纬线每平方厘米约有:经 43—46,纬 33—36。而缣是经线密于纬线,汉缣的经纬线每平方厘米约有:经 62—80,纬 35—55。古人诗有云:“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汉代缣以四丈为一匹,可见缣的织造比织绢费工。

   唐代的绢和汉代相比,质地稀薄,不及汉绢精细,每平方厘米约有经线34—65根,纬线19—41根。另一种叫绢精细的平纹织物称为缣,唐缣比较粗厚,和汉缣近似,每平方厘米约有经线66—70根,纬线35—38根。

绢的品种:

缣(jian,绢的一种)

    质地细密的丝绢,通常以双丝织成,能染成各种颜色。多作衣料。汉以后或用以赏赐、酬谢和交易。

   《管子.山国轨》:“春缣衣,夏单衣。”

   《玉台新咏.汉古诗一》:“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魏书.食货志》:“又河北州镇,既无新造五铢,设有旧者,而复禁断,并不得行,专以单丝之缣,疏缕之布,狭幅促度,不中常式,裂匹为尺,以济有无。”

   宋庄绰《鸡肋编》卷上:“单州成武县织薄缣,修广合于官度而重才百铢,望之如雾,著故浣之亦不纰疏。”

纨(wan,绢的一种)

    细致光洁的绢。向为珍贵的衣料,所谓白縠之衣,薄纨之里,即是。汉代宫廷以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以细绢制成的团扇,称纨扇,常为古代女子所持。

    宋玉《神女赋》:“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汉书.地理志下》:“[齐地],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明沈德符《野获编.妇女.妇人弓足》:“向闻今禁掖中,凡被选之女一登籍入内,即解去足纨,别作宫样,盖取便御前奔趋无颠蹶之患,全与民间初制服不侔。”

    清张岱《陶庵梦忆.秦淮河房》:“女客团扇轻纨,缓鬓倾髻,软媚著人。”

缟(gao,绢的一种)

    细白的生绢。历史上以曲阜所产尤为轻细,称鲁缟。

   《书.禹贡》:“[徐州],厥篚玄纤缟。”孔传:“玄,黑缯;缟,白缯。”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揄纻缟,杂纤罗,垂雾縠。”

   《汉书.韩安国传》:“强驽之末,力不能入鲁缟。”颜师古注:“缟,素也。曲阜之地,俗善作之,尤为轻细。”

   唐杜甫《忆昔》诗之二:“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素(白色生绢)

    指白色生绢。除作衣料,中国艺术与它也有不解之缘,历史上许多书画作品、清代顾、湘、苏、粤四大名绣都是以白色生绢为依托创造出来的。

   《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太平御览》卷八一四引《范子计然》:“白素出三辅,匹八百。”又卷八一九引同书:“白纨素出齐鲁。”

   《三国志.魏志.夏侯尚传》:“今科制自公,列侯以下,位从大将军以上,皆得服绫锦、纨素、金银饰镂之物,自是以下,杂彩通于贱人。”

    清叶梦珠《阅世编.食货六》:“露香园顾氏绣,海内驰名,不特翎毛、花卉、巧若天成,而山水、人物,无不逼肖活现,向来价亦最贵,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丈者,不啻数金。”




    称茧绸,用家蚕粗丝或野蚕茧丝纺织成的平纹织物。汉代即为人重视,南北朝以白绸作为馈赠礼品,唐宋土贡有花绸、绵绸和平绸,明代以山西潞绸为最。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茧绸缣练者,婚姻之嘉饰也。”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服用门·水绸》:“广西亦有桑蚕,但不多耳。得茧不能为丝,煮之以灰水中,引以成缕,以水织绸,其色虽暗而特宜于衣,在高州所产为佳。”

    清叶梦珠《阅世编.食货六》:“山东茧绸,集蚕茧为之,出于山东椒树者为最佳,色苍黑而气带椒香,污秽著之,越岁自落,不必浣濯而洁,在前朝价与绒等,用亦如之。”

绨(绸的一种)

    粗绸。质地厚实、平滑而有光泽,色彩多样。秦汉以来常作袍料。唐人谓之絁。

  《管子.轻重戊》:“鲁梁之民俗为绨。”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司马贞索引:“绨,厚缯也,音啼,盖今之絁也。”

   唐元稹《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报之》:“湓城万里隔巴庸,纻薄绨轻共一封。”

  《宋史.赵珣传》:“绨毡居龛谷无所属,珣与书招之,遗以绨绵,绨毡听命。”


缎    

    缎是指地纹全部或大部分采用缎纹组织的丝织物。缎纹组织中,经、纬只有一种以浮长形式布满表面,并遮盖另一种均匀分布的单独组织点,因而织物表面光滑有光泽,组织密而不厚。缎类织物俗称缎子,品种很多。利用缎纹组织的各种花、素丝织物,也称缎。本作“段”字,《元典章》工部有段匹条,段,即今“缎”。

    缎纹组织是在斜纹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组织特点是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的单独组织点均匀分布,且不相连续,因单独组织点常被相邻经纱或纬纱的浮长线所遮盖,所以织物表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花纹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最适宜织造复杂颜色的纹样。缎纹组织的这些特点与多彩的织锦技术相结合,称为丝织品中最华丽的“锦缎”。起花的称为花缎。

     缎类织物是丝绸产品中技术最为复杂,织物外观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高级的大类品种。我们常见的有花软缎、素软缎、织锦缎、古香缎等。

    缎的品种很多,可分为经缎和纬缎(经浮长布满表面的称经缎;纬浮长布满表面的称纬缎);根据组织循环数还可分为5枚缎、7枚缎和8枚缎等;根据提花与否又可分为素缎和花缎。素缎常用8枚经缎或5枚经缎,如素库缎。花缎主要有单层、纬二重和纬多重(3重以上)3种。单层花缎常采用正反8枚缎(或略加变化)起暗花,如花累缎和花广绫;纬二重花缎可起2~3种彩色,但色调雅致和谐,如花软缎和克利缎;纬多重花缎色彩绚丽、纹样复杂,也可称作锦,如采用纬3重组织的织锦缎和纬4重组织的五彩台毯。重纬花缎多以8枚经缎为地组织,花部则可采用16枚和24枚纬缎组织。

缎的发展史

    根据出土文物来看,缎起源于唐代,唐以后发展称为和罗、锦、绫、纱等织物并列的丝织物一大类。

    缎织物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宋代的缎制品非常华丽,柔软而有光泽,如果再同多彩的织锦技术相结合,就是丝织品中最华丽的“锦缎”。

    宋元以后,缎类织物日趋普及,不仅有五枚缎和各种变则缎纹,八枚缎也开始被大量应用。这时期的著名品种有透背缎、捻金番缎、销金彩缎、暗花缎、妆花缎、闪光缎等几十种。缎织物最初也叫纻丝,后来才改称为缎,北京明定陵出土的纻丝,就是做工、质地均极讲究的五枚缎丝织物。

    明清时缎织物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    

缎的洗涤

  有些品种不宜洗涤,如花软缎、织锦缎、古香缎等;可以水洗,但应用中性皂或高级皂片和高级合成洗涤剂,先用热水溶化皂液,待冷却后将衣服全部放入浸渍,再轻轻的大把搓洗,洗后用清水漂净,双手合压织物。 因桑蚕丝耐日光差,所以晾晒时应将衣服反面向外,置于阴凉处,晾至八成干时取下用中温熨斗熨烫,可保持衣物光泽不变、耐穿,熨烫时忌喷水,忌正面熨,以免造成水渍痕。清洗时,如能在水中加少许食醋,洗净的衣物则更加色光艳亮。      




   锦是用多种色线织出各种彩色花纹的一种丝织物,或指用联合组织或复杂组织织造的重经或重纬的多彩提花丝织物(现称为缎子织),质地厚重,是丝绸中最为鲜艳华美的产品。汉·刘熙在《释名》中说:“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之。”《辞源》则谓锦是“杂色织纹也”。锦字由“金”和“帛”组合而成,表明它是古代最贵重的织品。

  “锦”起源于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锦的出现,对纺织机械、织物组织甚至整体纺织技术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织锦技术的高低,可反映各朝代或各地区的防治技术水平。

锦的发展史

     “锦上添花”“繁花似锦”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成语,人们常常用“锦上添花”赞誉那些好上加好,美中更美的事物。其中的“锦”字用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漂亮景物,它来源于丝织物的一类织物名称,可见“锦”的历史悠久。在孔子编撰的《尚书·禹贡》中就提到“扬州厥篚织贝”。据汉代学者郑玄解释:贝是一种锦的名称,用预先染好的丝,按贝的色彩花纹织成的。说明在商周时代就有锦的丝织物。

    锦是用彩色丝线织成图案花纹的织品,常在织造前将纬丝染好颜色,颜色一般在三种以上。特点是色泽鲜艳,质地厚实。常用以缘边。中国织锦业一向发达。春秋战国时期有菱花织锦、深棕地红黄菱纹锦、朱条间花对龙对凤纹等。秦汉以来,名目繁多。在唐宋时代织锦工艺技术发展很快,花色品种很多。唐代锦以组织细密、设色精良为特点。宋代三大名锦为苏州宋锦,南京云锦和四川蜀锦。到了元代,则是织锦技术的鼎盛时期,用金银线作纬线,织成富丽堂皇的织金锦。(清以后,因汉服消失,锦虽存在,但已经用于其他服饰,汉服的锦工艺断代。)

    从锦的发展史,可分经锦和纬锦两种。经锦是以经线起花,唐代以前的织锦均为经锦,如今四川所产的蜀锦也属于经锦一类,纬锦是唐代开始发展的现在的织锦,一般都是属于纬锦。织锦又有很多品种;如用金线作纬织造的成为金锦;在花纹部分不用通梭而用过管的方法织造的谓之妆花等等。

    汉代,用通经断纬的织法,织成正反面完全一样的缂丝织物,曾称为“缀锦”。

    东汉时,蜀锦的用色,开始有了加金技术,色彩效果更加富丽辉煌。

    唐代的锦,在艺术上有经锦、纬锦的区别。经锦是汉魏以来的传统技法。多系一种经畦纹组织,它是用二层或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六世纪末,七世纪初则出现了二枚经斜纹织法。它是用二层或三层经线,提二枚,压一枚的夹纬织法。纬锦是唐代工人的新创造,大约开始于武则天当政前后。纬锦是利用多重多色的纬线织出花纹。织机比较复杂,但操作方便,能织出比经锦更繁复的花纹及宽幅的织品。新建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猪头纹锦,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从新疆劫去的花树对鹿锦,法国伯希和劫去的翔凤纹锦,都是烫的织锦的珍品。

    阿斯塔那还出土了唐代前期的经锦。有武德年间(618—625年)的联珠对马纹锦,永徽四年(653年)的红地小团窠(ke)锦,对马纹锦和约在公元660年左右生产的狮子凤凰纹锦及蜀锦。这些都是利用经线起花,织出的团窠,团窠外缘是联珠纹,中央是天马或狮子花纹等。这种文艺在唐代织物中是很流行的。相类似的锦,日本法隆寺也保存了一些,其中“四大天王”锦,幅宽四尺余,长八丈余,是现存最大的一段完整的唐锦。锦的正中织一棵大树,树下织出两只狮子,四大天王在四角,两个向外作射状,两个向内作射状;外围织联珠纹,再外织成宝相花和植物纹。从天王所着甲胄和植物纹来看,不仅具有时代的风格,而且是最高的工艺成就。这些作品,不止纹样美丽复杂,在技法上要用许多不同颜色的经线,在制织上没有用纬起花便利,且能织出更繁复的花纹,所以纬锦的发明,是唐代织锦工艺的一大发展。

    锦中加金的技法在盛唐已开始流行。

    据记载,唐代后期织锦工艺又有新的发展,这时织锦的花样也与以前大不相同。《太平广记》卷257“织锦人”条记载东都官锦坊织锦工人的话说:“离乱前属东都官锦坊,织官锦巧儿,以薄技投本行,皆云如今花样,与前不同,不谓伎俩儿,以文彩求售,不重于世”。这说明唐代后期织锦技术,较前期更有发展。

    宋代,众多面料中,织锦是最上乘的一种面料,品种多达百余种,著名的有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南京的云锦、织金锦等。

    宋代织锦以成都蜀锦最有名,蜀锦的著名品种有几十种。
    
    除传统的蜀锦外,在宋代织锦工艺中还有两朵奇葩,即金锦和宋锦。金锦是宋代开始盛行的纬三重起花的重纬织锦,是唐代纬起花锦的发展。由于其花纹图案主要继承唐以前的传统纹样,故又被称为“仿古宋锦”。加金织物大约在东汉已经产生,成熟期在宋元时期。宋代的加金技术,已经有18种之多,如扁金、圆金、捻金等。

    宋锦的中心产地主要是苏州以及湖州、杭州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它是蜀锦之外具有鲜明特色的第二大名锦,主要用于装裱书画。

    明代锦缎依其制作方法及艺术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一)妆花:是一种多采的丝织物,织造时用装有许多不同色线的小梭,边织边配色,谓之“过管”。花纹色彩异常丰富,少者四色,多者十多色。花故一般都比较大,因此有“走马看妆花”的比喻。妆花有完全用金线作地,不露缎地,因而称“金包地”,后改称为“金宝地”。有在缎底上起彩色花纹,同一花纹用同一色彩,在全幅中分成若干不同色段,过去多用芙蓉为饰,因此,同此作法的都被称之为“芙蓉妆”。

    据《天水冰山录》和《南京云锦》记载,明初,织锦缎进一步发展,它吸收了缂丝通经断纬、分段挖花的方法,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出现了包括十七个品种的“妆花缎”,被称为锦上添花的南京云锦闻名全国。它的结花本技术,是现代提花机纹板装置的先驱。

    (二)本色花:此种通称库缎,或称摹本缎。它是在缎地上起本色花,花分亮花、暗花两种。亮花浮于缎面,暗花系利用经纬组织的不同变化所形成.这种织物也有在缎地起彩色花,或花纹用金线织出的。

    (三)织金或织银:此种织物是在缎地上用金线成银线织出花教。也有金线、银线同时并用织出花坟的,称为“二色金库锦”。
                            
     把金箔贴在线上成为圆形金线,然后织成花纹叫库金;用金线盘织在花纹的周围或渗织在花纹坟的某些部分叫加金;在图案中,某一部分花纹全用金线织成,其它部分不再用金的叫刻金;织金是最为富丽豪华的品种,它或是完全用金线织成底色,上面呈现彩色花纹;或是在其它地色上用金织出极为丰满的图案。明代的织金,织作精细,显金面广,富丽之中又显出豪放。

经锦与纬锦

    经锦:采用重经组织,以经线起花的叫经锦。战国、西汉以前的锦均为经锦,这种锦是以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线和同一组纬线交织,经线多为二色或三色,一色一根作为一副(如颜色较多,也可使用牵色条的方法),纬线有交织纬和夹纬,夹纬把表经和里经分隔开,用织物正面经浮线显花。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发现的东汉“万事如意锦”就是一种典型的经锦。
  
    汉代丝织品的织造方法。从锦来说都是一种“经丝彩色显花”,即通称为“经锦”的。这种经锦,纬线只用一色,经线则多至三色,由经线显出织物的花纹。三种经线的色彩,一种作为地色,一种织出花纹,一种织作轮廓线。这种织法的图案特点,是同一图案同一色彩,形成直行排列。

    纬锦:采用重纬组织以纬线起花的叫纬锦。南北朝以来,纬锦开始大量生产,逐渐取代了经锦。纬锦是用两组纬线或两组以上的纬线和同一组经线交织而成。经线有交织经和夹经,用织物的正面纬浮线显花。1967年新疆阿斯塔那发现的在大红色地上起各种禽鸟花卉和行云图案的唐代锦袜,就属于这一种纬锦。

    织造时,经锦只用一把梭子;纬锦用梭较多,但它不改变经线和提综程序,只改变纬线的颜色,就能织出花型相同颜色各异的图案,因此可以说纬线显花是提花技术的一大进步。古代锦的品种繁多,不胜枚举,蜀锦、宋锦和云锦是最著名的三大名锦。

部分古籍中的锦:

   《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晋陆翽《邺中记》:“织锦署在中尚方,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明光、小明光、大博山、小博山、大茱萸、小茱萸、大交龙、小交龙、蒲桃文锦、凤皇朱雀锦、韬文锦、桃核文锦、或青绨,或白绨、或黄绨、或绿绨、或紫绨、或蜀绨,工巧百数,不可尽名也。”

   《唐大诏令集.大历六年四月禁大花绫锦等敕》:“在外所织造大张锦、软瑞锦、透背及大繝锦、竭凿六破以上锦、独窠文绫、四尺幅及独窠吴绫、独窠司马绫等,并宜禁断。其长行高丽白锦、杂色锦及常行小文字绫锦等,任依旧例造。其绫锦花纹,所织盘龙、对凤、麒麟、狮子、天马、辟邪、孔雀、仙鹤、芝草、万字、双胜,及诸织造差样文字等,亦宜禁断。”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风俗》:“绫绢花样,初尚宋锦,后尚唐汉锦,晋锦,今皆用千钟粟、倭锦、芙蓉锦、宋锦,后尚唐汉锦,晋锦,皆称厌物矣。”

    清张澍《续黔书.洞锦》:“黎平之曹洞司出洞锦,以五色绒为之,亦有花木禽兽各样,精者甲他郡,湅之水不败,渍之油不污,是夜郎苗妇之手,可与尧时海人争妙也。”参阅元费著《蜀锦谱》、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锦”条。

织成锦

    织成锦是汉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经断纬的特种丝织物,据《西京杂记》记载,西汉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时,襄邑等地已出现了织成锦,说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已有纬起花织锦技术。到唐代有了新的发展,能织出非常精细华丽的图案。据说安乐公主有一件织成裙,花卉鸟兽皆如粟粒;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因反光面具有不同色彩。这种织物当时不仅在宫廷贵族中,流行,僧侣、地主也有用以作袈裟、被褥的。杜甫有“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的长诗。武则天时,曾令制织成及刺绣佛像四百幅,分送各寺院及邻国。可见在盛唐时,织成锦制作技术已相当成熟。

    织成锦的独特之处,在于通经断纬而又不同于缂丝。织造时,在平纹或缎纹的底纹上,比经线粗的纬线跨越没有花纹的地方,在应当起花的地方浮于经丝之上,花纹图案显示于织物表面;织物背面的底纹上则横向排列着与正面花纹色彩相同的纬线。图案花纹可不受提花条件下的单位反复的限制,能够织出章法自由的画面,但费工多。

    织成与缂丝极易混淆,但“织成”的花纹部有通纬,织成则在垂直线的两经相接处,有部分纬线与地纹的经线相交,因而,在织成效果上,既有与缂丝相似的轮廓线呈“雕镂之象”,而两经之间又有相连的纬线。近人又有研究,谓“织成”主要是按服饰式样进行织造。

    所以“缂丝”和“织成”是指两个品类,而不是指一种物品。《太平御览》把缂丝、织成列为两类,先人是有其根据的。


三大名锦

蜀锦  

    汉代至三国蜀郡(今四川成都周围一带)所产特色织锦以染色熟丝织造,质地坚韧,大多以经向彩条为基础起彩,并彩条添花,五彩缤纷,其图案繁华、织纹精细,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

蜀锦的发展史

    史载蜀地产锦是在战国以前,三国时,为蜀汉主要手工产品,行销魏、吴。蜀锦是最早驰名全国的织锦,以织物质地厚重,织纹精细匀实,图案取材广泛,纹样古雅,色彩绚烂,浓淡配合,对比强烈,极具地方特色著称。

    秦汉以来日臻兴盛,其时汉代扬雄在《蜀都赋》所云:“尔乃其人,自造其锦,紞(dan)繏(xuan)【纟匪】须,【纟参】(shan)缘庐中,发文扬彩,转代无穷。”说明蜀锦在汉代不仅已闻名全国,而且有了许多花色品种。按“紞”是用于被面装饰的锦;“繏”是锦带;“纟匪”(fei)是蜀锦的一个品种;“须”是锦制的鞋样;“纟参”是旌(音同经)旗上锦直幅;“缘”是衣饰用锦、其时成都也因它织锦最盛,质量最佳而被称为“锦城”和“锦官城”。

    唐代是蜀锦生产鼎盛时期,这时的生产水平和织造技艺,达到了新的高度,并以写实、生动的花鸟图案作为主要的装饰题材和装饰图案,形成绚丽生动的时代风格。

    宋时列为贡品,南宋时朝廷赖以购买军马,为此曾严禁私贩。宋代蜀锦在色谱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常用色有青绿、鹅黄、金周鸟、紫皂、绯红、翠池、雪花、玛瑙、真红色等,其中真红是蜀锦独具的特色。

    两宋以后,江南丝织业兴起,蜀锦声势明显下降,但它的传统纹样和机织工艺,对全国织锦业影响巨大,如云锦和宋锦就是在吸收消化了蜀锦纹样和织制工艺的精粹后,才逐渐声名鹊起,成为著名特色名锦的,

蜀锦的图案

    蜀锦质地坚韧而丰满,纹样风格秀丽,配色典雅不俗,如唐代蜀锦的图案有格子花、纹莲花、龟甲花、联珠、对禽、对兽等,十分丰富。在唐末,又增加了天下乐、长安竹、方胜、宜男、狮团、八答晕等图案。

    在宋元时期,发展了纬起花的纬锦,其纹样图案有庆丰年锦、灯花锦、盘球、翠池狮子、云雀,以及瑞草云鹤、百花孔雀、宜男百花、如意牡丹等。

蜀锦的品种

    蜀锦的品种繁多、传统品种有语丝锦、方方锦、铺地锦,散花锦、浣花锦、民族锦、彩晕锦等等。

    雨丝锦的特点是锦面用白色和其他色彩的经丝组成,色络由粗渐细,白经由细渐粗,交替过渡,形成色白相间,呈现明亮对比的丝丝雨条状,雨条上再饰以各种花纹图案,粗细匀称、既调和了对比强烈的色彩,又突出了彩条间的花纹,具有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一种轻快而舒适的韵律感。图案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天安门、杜甫草堂、望江楼、百花潭、芙蓉白凤、翔凤游龙、莲池鸳鸯、蝶舞花丛、葵花、牡丹、梅竹、龙凤等。

   方方锦的特点是缎地纬浮花,再单一地色上,以彩色经纬线配以等距不同色彩的方格,方格内饰以不同色彩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古朴典雅的花纹图案,如梅鹊争春、凤穿牡丹、望江楼、百花潭等。铺地锦又称“锦上添花”,其特点是在缎纹组织上用几何纹样或细小的花纹铺满地子,再在花纹上嵌织大朵花卉(有的加嵌金线),如宝相花等。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散花锦的特点是花纹布满锦地,常见的图案有如意牡丹、瑞草云鹤、百鸟朝凤、五谷丰登、龙爪菊、云雁等,富于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浣花锦又称花锦,它是由古代名锦“落花流水锦”发展而来的,传说唐代卜居成都浣花溪的贵妇人根据溪水荡漾的变化而设计的花纹,而且在锦织成后,多数在锦江上游溪水潭内洗涤,故名。其特点是地组织采用平纹或缎纹以曲水纹、浪花纹与落花组合图案,纹样图案简练古朴,典雅大方。

    民族锦一般采用多色彩条嵌入金银丝织成,多用于民族服饰,故名。其特点是锦面上的图案从经纬线交织中显现出自然光彩,富有光泽。常见的图案有团花、葵花、“万”字“卐”“寿”字等。

    彩晕锦的特点是织纹华贵相映,明暗匹配,层次分明,并以色晕过渡,花纹绚丽多彩,别具一格。

部分古籍中的蜀锦:

    三国诸葛亮《教》:“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

   《华阳国志.蜀志》:“蜀郡西城,故锦里也。”

   《渊鉴类函.布帛.锦》引山谦之《丹阳记》:“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始有之。”

    唐杜甫《白丝行》:“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

    元费著撰有《蜀锦谱》详列宋代蜀锦名目。《蜀锦谱》:“蜀以锦擅名天下,故城名以锦官,江史以濯锦。

    而《蜀都赋》云:“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游蜀记》云:“成都有九壁村,出美锦,岁充贡宋朝。”......建炎三年,都大茶马司始织造锦绫被褥,折支黎州等处马价,自是私贩之禁兴。”

    元戚辅之《佩楚轩客谈》:“客蜀时,制十样锦,名:‘长它竹’、‘雕团’、‘象眼’、‘宜男’、‘宝界地、’、‘天下乐’、‘方胜’、‘狮团’、‘八嗒韵’、‘铁蘘梗荷’。”


宋锦    

    宋锦起源于隋唐,因兴盛于宋代而得名。相传在宋高宗南渡后,为了满足当时宫廷服装和书画装帧的需要,开始生产,特别是装帧裱画业的崛起,形成了特殊用途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锦是产于苏州、杭州等江南的地区的一种质地较薄组织细密的织物。大多用于装裱书画和包装经卷之用,也有用于华丽服装的用料。由于其花纹图案主要继承唐和唐以前的传统纹样,故又被称为“仿古宋锦”。相传北宋年间,为例满足宫廷服装和书画经卷装饰的需要开始生产,南宋末期已有紫鸾鹊锦、青楼台锦、衲锦等40多个品种。明清时以苏州生产最盛,质量最佳,所产灯笼锦、八答晕锦、落花流水锦闻名全国。

    宋锦采用经二重、三枚斜纹组织,两种经纱(面经用本色生丝、底经用有色熟丝)三种色纬(纹与地兼用的色纬和两种专用纹纬)织成。宋锦色彩丰富,层次分明,不用强烈的对比色,而以几种明暗层次相近的颜色作渲晕,如它的地纹色大都运用米黄、蓝灰、泥金、湖色等;较大的花纹用庄严而稳重的常用色调;主花的花蕊或图案的特征用比较温和而鲜艳的特用色彩;花朵的包边或分隔两类色彩的小花纹则用协调而中和的间色。各种颜色的巧妙配合,形成宋锦庄严美观,晕渲相宜,繁而不乱,典雅和谐,古色古香的风格。

宋锦的图案纹样

    宋锦纹样繁复多变,图案灵活多姿,题材广泛多意。

    在南宋时,已有青楼台锦,紫鸾鹊锦、皂方团百花锦、柿红色背锦、八角织锦、八角回龙、球路锦、衲锦、定胜四方、如意小龙、金钱如意、福寿全宝、春意纹菊、环藤莲花、藤凤菊枝、翠色狮子、倒仙牡丹、天下乐、练鹊、绶带、瑞草、八达晕、银钩晕、白蛇龟纹、水藻戏鱼、红七宝金龙、红遍地芙蓉、黄地碧牡丹、红遍地朵花、方胜等40余种,以狮、象、鹿、鹤、孔雀、鸳鸯、蝙蝠、虫草和想象动物龙凤等巧妙结合。

    此外,还有吉利祥瑞含义的八宝(如意、古钱、方胜、万卷书、毛锭、犀牛角、珊瑚珠等)、八吉祥以及“寿”字、祥云等。这些写生纹样,造型生动而流畅,构图朴实大方,秀丽多彩,结构严谨古朴,加上几何骨格添花,花中套花,花纹精细而饱满,风格端庄,典朴娟秀,配色典雅和谐。

    宋锦的特点是质地柔软,色泽光亮,花型雅致,古意盎然,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现代宋锦主要产于杭州、湖州、苏州等地。

    现代生产的宋锦又称“仿宋锦”,主要品种有大锦、盒锦和小锦。大锦有称“重锦”,其特点是质地紧密丰厚,结构精致,花地分明,显色效果极佳。花纹图案以仿古图案为主,有丰登锦、答晕锦、宝相锦、植物花卉锦、宜男锦等,主要用于服装的面料和名贵书画的装裱等。

    盒锦是一种以桑蚕丝与少量棉纱用缎纹组织进行彩色交织提花的锦,质地轻薄细洁较疏松,花纹图案大多是结合盒子款式,花纹满地整齐正规,图案多为对称连续的横条形。题材以动物(如狮子、游龙、云雁、鸾鹊、翔凤等)为主,配以牡丹、荷花、芙蓉、菊花、铁梗、梅、兰、竹等花卉纹的八花锦、十六花锦、二十四花锦为主题,并点缀“八宝”、“祥云”、“瑞草”等,主要用于一般书画装裱、装潢或衣料等。

    小锦有素、花两种,花纹细小。花纹以几何纹和对称小花纹为主,图案大多采用吉祥如意的会意写实,如八宝(古钱、方胜、书、画、琴、棋等)、八仙(宝剑、扇子、葫芦、缠枝、柏枝、笛子、荷花等)、八吉祥(宝壶、法轮、双鱼、海螺、花伞、百结、莲花等)以及“寿”字、“万(卐)”字等,主要用作庙宇佛幡、书及画册封面,以及工艺品礼盒装潢等。


云锦    

    “锦”是丝织物14大类中的一类,是指经纬丝无捻或加弱捻,采用先染后织,具有多种色彩花纹的丝织物,色彩多于三色,以经面缎纹为地组织纬起花的提花丝织物,外观瑰丽多彩,花纹精细高雅。

    锦的花纹有两种织法:一是“经丝彩色显花”,又称“经锦”,采用单色纬线和多色经线织出花纹,织造时只用一把梭子,生产效率比较高,但色彩比较单调;二是“纬丝彩色显花”,又称“纬锦”,采用单色经线和多色纬线织出花纹,织造时使用两把梭子,容易变换色彩,使花纹彩色丰富,但生产效率相应较低。在现代,我国织锦的产地很广,品种繁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云锦、蜀锦、宋锦和壮锦,合称“四大名锦”。

    “云锦”是南京传统提花丝织物的总称,其历史可追溯到宋朝在南京设立的官营织造——锦署,开始织锦,以其华贵,多彩灿烂,变换如云霞而得名。云锦原产地是南京,是在蜀锦和宋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明代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以其富丽华贵,绚烂如云霞而得名的织锦。它和蜀锦、宋锦齐名,是我国古代的三大名锦之一。古代云锦传世织品较多,最著名的是明定陵出土的妆花龙袍。

  云锦在明、清时代非常流行,专为宫廷织造,主要用作“御用供品”,供宫廷服饰和赏赐用。直至晚清以后才流传至民间。因现代只有南京一地生产,故通常称为“南京云锦”。(满清时期,汉服的消失,使得云锦用于汉服的工艺也随之消失,以后用于其他服饰的制作,现在汉服的归来,可以再次使用云锦,相信比之和服毫不逊色,更加精美。)

云锦的工艺

    云锦的传统工艺主要有“妆花”、“织金”和“金宝地”等。织制时,彩丝中多加金、银线和用挖花显花是云锦的特色,金、银线使云锦织品比之其他锦更加富丽堂皇;挖花显花又使同一纬向花纹的颜色比之一般锦多出许多,织品花纹色彩更加丰富。

    明代织锦妆花:是一种多采的丝织物,织造时用装有许多不同色线的小梭,边织边配色,谓之“过管”。花纹色彩异常丰富,少者四色,多者十多色。花故一般都比较大,因此有“走马看妆花”的比喻。妆花有完全用金线作地,不露缎地,因而称“金包地”,后改称为“金宝地”。有在缎底上起彩色花纹,同一花纹用同一色彩,在全幅中分成若干不同色段,过去多用芙蓉为饰,因此,同此作法的都被称之为“芙蓉妆”。

    妆花锦用色变化丰富,一种织物上的花纹配色多达十余种,最多可达20~30种,图案的布局严谨庄重,简练概括。

    织金锦的花纹图案全部用金线或银线,或金银线并用织成。

    金宝地锦的花纹图案全部用金丝织满地,再在金地上织出五彩缤纷、金彩辉映的花纹。

    现代织锦在传统品种的基础上开发成功,既保持云锦的传统风格,又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新品种,如雨花锦,敦煌锦、金银妆、菱锦等。总的来说,云锦的花纹图案布局严谨庄重,变化概括强,用色浓艳对比性也强,又常以片金勾边,白色相间并以色晕过渡,图案具有浓厚朴质的传统风格,色彩华丽,别具一格。

云锦的图案配色  

    云锦图案的题材广泛,既有大朵缠枝花卉,又有各种动物(如龙凤、仙鹤、狮子等)和植物(如宝相花、莲花、佛手、石榴、梅、兰、竹、菊等),还有表示吉祥的“八宝”、“暗八仙”、“吉祥”、“寿”字、“卍”字,瑞草以及各种姿态的变换云势(如七巧云、如意云、和合云、叶云、行云、卧云、大小钩云等),栩栩如生,如见真情实景,尤其是在纹样中所用的手法更是微妙绝伦,能充分体现宾主呼应,呼之欲出,而且花纹层次分明,花清地白、锦空匀齐。

    除此之外,云锦图案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单一作为陪衬的云纹造型来说就有七巧云、四合云、行云、片云、团云、如意云、和合云、朵云、流云等多种。这些模仿自然界奇妙云势变化的云纹,配上作为主体的龙、凤、仙鹤、牡丹、莲花等表示尊贵或祥瑞的禽兽花卉,使整个图案充满了生气。

    在配色方面,则运用了色晕与调和的技法,使纹样色彩美丽动人。云锦主要用于制作蒙、藏、满等少数民族的服装和服饰材料以及高级服装,在古代则主要运用于缝制龙袍、装饰宫殿和庙宇以及神袍、祭垫、帷幕等。

云锦的品种

    云锦有妆花、库锦、库缎三大类型产品。

    妆花,是云锦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产品以织物的质地组织命名,如妆花缎、妆花罗、妆花绢等。其织造工艺是在缎地上货其他地上以挖花的方法,用各色丝织出花纹,并以圆金线、扁金线勾边或金、银线装饰花纹。其用色浓艳反差达,配色最少四色,多至十几色,一般用六色至九色。其图案布局严禁庄重,纹样造型简练概括,多为通幅大型饰满花纹作四方连续排列,亦有通幅作为一单独纹样的大型妆花织物,如明清龙袍。“妆花”也是织造技法的总称,始见于明代的《天水冰山录》。

    库锦,又称“织金”,是缎地上用金线或银线织出各色花纹的织锦。库锦中又分“二色金库锦”和“彩花库锦”两种,前者是金银线并用;后者除用金银线外还夹以二至三种色丝并织。

    库缎是在缎地上由经纬丝起花,形成明暗花纹,局部织以经线的织锦,有本色花库缎、地花两色库缎、妆金库缎、金银点库缎等名贵品种。

云锦妆花

   “妆花”是云锦中织造工艺最复杂的品种,也是最有南京地方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提花丝织品种。
  
   “妆花”是织造技法的总称,始见于明代的《天水冰山录》。该书记载严嵩抄家的大批丝织物中,有很多“妆花”名目的丝织物,如“妆花缎”、“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紬”、“妆花绢”、“妆花锦”等等。

   “妆花”织物有加织金线的,也有不加织金线的。

    妆花为何云锦织造中的顶峰,有它自身的特点:

   “妆花”织物的特点是用色多,色彩变化丰富。在织造方法上,是用绕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彩绒纬管,对织料上的花纹作局部的盘织妆彩,配色非常自由,没有任何限制。图案的主体花纹,通常是用两个层次或三个层次的色彩表现,部分花纹则用单色表现(如花梗和叶、芽)。一件妆花织物,花纹配色可多达十几色乃至二三十种颜色。妆花的用色虽然多,但均能处理得繁而不乱、统一和谐,使织物上的纹饰获得生动而优美的艺术效果。这种复杂的挖花妆彩的工艺技法,作为整件织物的织造方法,在其他地区生产的提花丝织物中不见应用。清代苏、杭两地的官办织造,虽也生产这类织物,实为按照江宁的这种技法而织造的。

  妆花织物失传的品种很多,1949年南京解放以后被继承下来的,只有“妆花缎”一种。

 “妆花缎”,是在缎地上织出五彩缤纷的彩色花纹,色彩丰富,配色多样。以四则花纹单位的妆花缎匹料为例:在同一段上横向并列有四个连续花纹单位,每个花纹单位的纹样完全一样。由于运用了通经断纬、挖花盘织的妆彩技法,四个单位的花纹配色则可以不相雷同(当然这里还须注意到相互间的色彩关系),充分显示了妆花织物妆彩工艺的长处和特点。如若织造“织成”形式的妆花织物(如桌围、靠垫、装饰挂屏等),则更能发挥这种配色的长处。到目前为止,这种妆彩技法变化自由的优点,电力织机还不能代替。

  妆花缎的地组织,明代的多为五枚缎纹组织;八枚缎纹的,在明代晚期的织品中已见应用。

   (满清时期,剃发易服,汉服的消失,妆花的走向脱离了汉服,工艺虽然还在,但是这类专用做汉服而产生的工艺已经消失,之后清代的妆花发展偏离了轨道,审美等已经不是汉文化的影响了,所以在清代很多工艺因为诸多影响而消失断代。清代的妆花缎主要是八枚缎纹组织,光泽效果比五枚的更佳。五枚缎的,在清代织品中也有应用。目前生产的有八枚缎的和七枚缎的两种。)
    
妆花织物的取名、配色:

    妆花织物在辽宋的墓葬中已有发现,明、清时期达到了高峰。它是由织金技术发展起来的、以局部挖花为主要显花方法的一种重纬、多彩的丝绸。

    妆花织物可以根据地组织的不同来取名,如:地组织为平纹,则称为妆花绢;地组织为斜纹,则称为妆花绫;地组织为缎组织时,则为妆花缎。它吸收了缂丝通经断纬、分断挖花的方法,也就是将织花纹的通纬改为断纬。

    织造时,用装有许多不同色线的小梭边织边配色,谓之“过管”。妆花花纹色彩异常丰富,少则四色,多者可达十余色。妆花缎的种类繁多,有完全用金线作地、彩色显花的“金宝地”;有在缎底上起彩色花纹,同一花纹用同一色彩,在全幅中分为若干种不同色彩的“芙蓉妆”;有在缎地上以各种颜色的丝织织出花纹,并用金线绞织出花纹边缘的达17个品种之多,其中以被称为锦上添花的南京云锦最为著名。云锦用色浓重,对比强烈,图案常为大朵缠枝花和各种云纹,具有华丽庄重的美感,是中国古代丝织品最精华的代表。

妆花的用处(古代不是普通人家可以使用的,御用):

    妆花缎的用途,过去多用做冬季的服装、帐子、帷慢和佛经经面的装潢等,一般是织成匹料剪裁使用。但明清两代的妆花织品,很多是以“织成”形式设计和织造的,如龙袍、蟒袍、桌围、椅披、伞盖,乃至巨幅的彩织佛像等等。这些按照实用物的具体形式、规格和特定的纹饰内容设计织造的妆花织成,在设计和制作上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有些复杂的织品(如龙袍、巨幅彩织佛像等),从图案设计到挑花结本、上机织造,很多人共同劳动,往往经年方得完成。清代的官办江宁织局和南京的民间机坊,生产这类织成形式的妆花织物,是有着丰富经验和很高成就。

    “妆花缎”匹料的花纹单位有:八则、四则、三则、二则、一则(一则花纹单位的,作坊术语叫做“独花”,或者“彻幅纹样”)几种。

  (清代还有一种叫“寸蟒”的妆花缎,是用金线和彩绒织出“小团龙”和“骨朵云”相间排列的八则花纹图案,因为团龙花纹直径很小,故被名之为“寸蟒”缎,或“金钱蟒”缎。又因整个“骨朵云”纹样的外缘轮廓像“鱼”形,因而织工们也叫它为“鱼妆”。)

  妆花缎匹料一般应用四则和二则花纹单位的较多,用彻幅大花纹样的也不少,如“大云龙”、“大凤莲”、“八吉大凤莲”等,都是配色浓艳强烈、气魄非常豪壮的典型云锦妆花织物。这种彻幅的和二则的大花纹样织物,云锦妆花织物中非常多,在其他地区生产的锦缎中,却是极为少见的。

  在云锦的妆花织物中,还有一种叫做“金宝地”的织物。这是我国传统丝织工艺中,南京特有的品种。

    明代、清代,“妆花”和“织金”都是御用贡品中的高级织物。自帝王后妃的御用服饰,到宫廷帷帐榻垫的装饰,从经籍囊匣的装潢,到赏赐王公大臣、赠送国外来使,都大量地耗费着这些精美的织物。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生活习尚的改变,南京很多优秀的传统提花丝织产品,或因生产工艺复杂、工料成本太高难以发展而停产;也因汉服的消失、人民忘记汉服,改穿西式服装,而逐渐消失;也有不少因为人亡艺绝而湮没失传。1949年南京解放前后,民间机坊生产的云锦只是清代流传下来的部分品种,不是南京历史上传统提花丝织产品的全部。要想恢复失传的品种,需要有较高的技术力量,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相应的物质条件,作认真的研究和试验,方有可能把它们逐步地挖掘恢复起来。这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研究实验工作。所幸,1949年南京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云锦主要品种已被保存下来,技艺上也得到了完整的继承,为云锦工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织金锦    

    织金锦,元代亦称为“纳石失”,是一种把金线织入锦中而形成特殊光泽效果的丝织物。这种织物的组织,均为由金线、纹纬、地纬三组纬线组成的重纬组织,它的金线显花处的结构则为变化平纹或变化斜纹组织。

    中国古代丝织物加金最早始于何时,现尚无定论,如果把它和同时期大量用金银装饰器物联系起来看。或在战国前后。因为这个时代,正是金银错器反映到种种用器上的时代。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从古代文献及出土丝织物中见到过有关这个时期丝织加金的记载和实物。

    不过可以肯定,织金法大致至迟在东汉已经使用,唐宋时织金技术趋于成熟,织金、捻金和其他用金方法就达到了10多种。至元代织金锦缎大量生产,达到极盛。唐宋丝织物以色彩综合为主的艺术风格,至此也变成了以金银线为主体来表现织物风格。

    《史记》、《汉书》都称西北匈奴胡人不重珠玉,欢喜锦绣。汉代以来,政府每年必赐匈奴酋长许多锦绣。中国向大宛、楼兰诸国换马和玉,也是用锦绣和其它丝织物。这种丝织物中,即有加金织物。《盐铁论》中说中等富人的服饰,即有“罽衣金缕,燕貉代黄”。但所说金缕,也可能指的是大夏、大秦的外来物。

    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丝织物加金技术可能来自西方。但是一切生产都必然和原料发生关系。锦缎生产,入汉以来西蜀最盛。金子产子西南,汉代西蜀的金银扣器,在国内首屈一指。因此中国丝织物加金技术,说它创始于西南,还比较符合事实。曹丕《典论》对蜀锦有“金薄蜀薄不佳;鲜卑亦不受”的批评。意思是四川织的金锦和綵锦,送给鲜卑民族也不受欢迎。川蜀是金子的重要产地,搥金箔技术于蜀中得到发展,是极自然的。

    六朝到唐末,是丝织加金技术发展的过渡阶段。锦中加金的技法在盛唐已开始流行。可能由于佛像中的金襕,影响到贵族妇女的服饰。但金银在丝织物中的地位,始终没有彩绣和织锦重要。到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奢侈之风日盛,一般器物多用金银或金银装饰,丝织加金技术,必然在这个时期得到提高。捻金织也同样得到发展的机会。不过从唐人诗词描述的情况看,用于女子歌衫中的丝织加金有两种方法。一即销金法的泥金银绘画或印花;一即捻金线缕金片的织绣。以泥金银绘画和捻金刺绣比较普遍,织金范围还不大。唐末、五代之际,丝织物加金有了进一步发展,当时诗词中叙述女子服饰用金的极为普遍。

    北宋统一之初,颇尚俭朴,大中祥符以后奢靡之风大兴,不仅帝王士大夫之家奢侈豪华,市井之间也以华美相胜。织物大量用金的情形,可以从政府反复颁布的禁令中反映出来。大中祥符八年诏令,关子衣服用金事,名目就有十八种之多。计有:销金、缕金、间金、戗金、圈金、觧(jie)金、剔金、捻金、陷金、明金、泥金、榜金、背金、影金、阑金、盘金、织金、金线等。

    宋锦加金技术,就目前已拿握的情况看,至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古代的金箔法,宋代称为明金。反映到丝织物上和建筑中的彩绘勾金以及现在所见织金妆花缎用金情形大体相同。关于这种金锦的名目、花纹和用途在《大金集礼》中有较详细的记载。虽然讲的是南宋女真人的官服,却大都是承袭了辽和宋代的旧制。

    另一种是捻金锦。如明、清捻金或库金。文献上提到捻金锦的,多在南、北宋之际。《大金吊伐录》记载,靖康围城时,宋政府和金礼物中,有金锦一百五十匹。周必大《亲征录》和《清波杂志》中都记载,南宋使金礼物中有捻金织物二百匹。南宋初年,高宗到张浚家,张浚献锦百匹,其中即有捻金锦五十匹。可见这种高贵织物在当时是有代表性的。据《松漠纪闻》载,这种捻金技术,可能是由入居秦川的回鹘(gu)人传入。

    虽然宋代织物加金技术已趋成熟,织金、捻金和其他用金方法已达十八种,但加金织物的真正盛行,还是在元代。

    元代加金织物,当时称为“纳石失”,也有写作“纳失失”、“纳失思”或“纳克实”的。这可能是波斯语的讹译,当时波斯也盛织一种称为“纳石失”的金锦。从前面所列的染织局看来,元代在弘州和荨(qian)麻林都设有纳失失局,以专门管理这种丝织的生产。弘州即现今的原阳,荨(qian)麻林在现今的万全西北。根据记载,元时曾从外地移入三千三百多户回回工匠,他们擅长织造纳石失的技术。

    元代加金织物的兴盛,除了承袭金人的用金风气习惯,和当时蒙古民族的文化水平、装饰爱好、艺术理解等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国力扩张,从被征眼的女真、西夏、南宋政府和全国人民手中掠夺了大量黄金;元代又以一种新的经济策略,用大量纸币吸收黄金,因而占有了数量巨大的黄金,成为大量生产金锦的物质基础。元代统治者大量“衣金锦”用金锦,以显示  统治者的华贵和权威。其次是用金锦作为赏赐和制作官服。据《元史·舆服志》记载,元代皇帝每年大庆节日,都要给一万二千大臣颁赐金袍,凡十三次,由此可见所需数量的巨大。另据《元史·舆服志》记载,天子质孙冬服分十一等,用纳石失作衣帽的就有好几种,百官冬服分九等,也有很多用纳石失缝制。

    在元代,不仅丝织物加金,毛织物也加金,叫作毛缎子,在真定设局织造。统治者及百官的衣帽用织金,三品以上官吏的帐幕也用织金;当时喇嘛教盛行,喇嘛所用的袈裟、帐幕也无一不为金锦所制。《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当时用织金作军中营帐,连绵数里,其奢侈浪费可以想见。

    相传明永乐至正统年间所刊印的《正统藏》的藏经经面和分包经书的绫锦,有一部分是元代遗物。从这批织物
中,可以了解在织造技法和纹饰方面,多是沿袭了南宋制度,较为突出的是大量使用奢华的金线。

    这批织物,从种类区分,计有:锦、缎、绫、罗、绸、纱、绢和三、四种麻、毛、棉混织的一时还不能确定名目的纺织品。从用金方法区别,计有部分加金和全部织金。从加金技术区别,计有捻金(搓金线)、印金(泥金印花)和片金(缕金丝织),以及用于少量刺绣上的平金、盘金和蹙金。其中以片金占主要地位。花样则由古代的龟背纹,到唐代的柿蒂樗蒲、独窠、连窠,宋代的云凤、舞鹤、散搭花、生色花(写生花)。花纹色彩,富丽而繁多。有一种单纯用金银丝缕加绿蓝织成的条子式闪光锦,宋人称之为金条纱,其华丽色彩效果,是后来丝织物中少见的。

    元代加金丝织实物,故宫博物院有藏品数种,此外,各地亦有不少出土。除前面提到的北京庆寿寺发现的四片金锦外,1970年,新疆盐湖古墓也出土了元代片金织金锦,单经直径为0.15毫米,单纬直径为0.5毫米,经密52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拈金织金锦,经密65根/厘米,纬密40根/厘米。说明元代用金银丝织造“纳石失”(织金锦)相当发达。

    另外,在日本还保存有“大鸡头金襕”、“花兔金襕”、“团龙金襕”等元代产品。西亚也藏有元代织出阿拉伯文字的鹦鹉金襕。西藏萨加所藏元绣,和日本京都博物馆所藏的杨柳观音,也都是用大量金线织绣出来的。

    《元典章》五十八,关于使用“纳石失”的记载很详细,在织造纳石失条例中,有许多文件反复提到应如何作,不许如何作,严禁偷工减料等等,也可反映当时加金丝织物生产数量之大。


缂(ke)丝

    缂丝属于纹织物,是一种手工艺术品。它的织法既不同于一般的织花织物,也不同于织锦和刺绣,而是一种织法极其特殊的织花织物。缂丝是通经断纬、俨若“雕镂之像”的单层平纹织物,亦用单层平纹组织织花。

    缂丝在古代有被叫做织成,后来因其表面花纹和地纹的连接处有明显像刀刻一般的断痕,自宋代起右脚刻丝、尅丝、克丝。它实际上是一种以蚕丝为经线,各色熟丝为纬线,用结织技术织作的一种高级显花织物。缂丝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达官贵人祭祀天地和参加重要典礼的礼服就是用它为衣料制成的(《后汉书·舆服志》:“公侯九卿之下,(衮服)皆为织成”)。(但“织成”与“缂丝”是两种织物,较类似,容易混淆,之后会讲到。)

    缂丝虽属平纹织物,但它的织法是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织成的,较特殊。织前,先将画稿或画样衬于经纱之下,织工用笔将花纹轮廓描绘到经纱上;织时,不是只用一把梭子通投到底,而是根据花纹图案的不同颜色,把每梭纬纱分成几段,用若干把具有各种色彩的小梭子分织。

缂丝的名称:

    缂丝,在我国古代文献记载里,有各种名称。《松漠纪闻》写作“剋丝”,《博物要览》写作“克丝”,《鸡肋篇》写作“刻丝”,《名义考》写作“缂丝”,《格古要论》则称为“刻色作”,调“其配色如傅彩”,字书《玉篇》释“缂,紩也,织纬也”,日本人则称为“缀织”,或“缀锦”。缂(Kè)丝(英译: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纺织英文辞典:K’o-ssu,K'o-ssy),又称作“刻丝”、“克丝”或“尅丝”,文异音同。

   明周祈《名义考》:“刻之义未详,《广韵》‘缂、乞格切,织纬也’。则刻丝之刻,本作缂,误作刻。”

   宋庄绰《鸡肋篇》:“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杼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明初曹昭《格古要论》称“刻丝作”曰:“宋时旧织者,白地或青地子,织诗词山水,或故事人物花木鸟兽,其配色如傅彩,又谓之刻色作。”

   我国宋代刻丝大盛,据《清秘藏》所记有“楼阁”、“龙水”、“百花攒龙”、“紫宝阶盛地”、“紫大花”、“五色簟文”等等数十百种。明代宫中设刻丝匠专事御用刻丝物品,民间以吴市出品为巨擘。

   《红楼梦》所记尚能窥其“盛况”也。《红楼梦》第五一回:“ 凤姐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给了袭人 。”

    中国古代宋代庄绰《鸡肋篇》以及明代张应文的《清秘藏》、曹昭的《格古要论》、高濂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诸书均作“刻丝”,宋末元初周密的《齐东野语》与元末明初陶宗仪的《辍耕录》等书写为“克丝”,宋代洪皓的《松漠纪闻》、吴自牧的《梦梁录》等书又称“克丝”。清代皇家著录宫廷书画的《石渠宝笈》和《秘殿珠林》中均记做“缂丝”。 “缂”、“刻”、“克”、“克”四字音同。近代学者胡韫玉认为本字应当是“缂”,探其究竟,缂丝织制时以小梭织纬,根据纹样多次中断以变换色丝,成品只露纬丝不露经丝,可见此“缂”字正合“通经断纬”的技术特点。对于丝织工艺当谓“缂”,而对于金木工艺则称“刻”。 字各有所当,故“刻”、“克”皆为假借。

    以上不过是取其名称不同而已。此外,还有一种称为“织成”的,有的美术史家把它和缂丝混称,误认为同物异名。如大村西崖认为剋丝即隋唐所谓之织成锦。近人朱启钤(qian)在其《丝绣笔记》中也谓刻丝与织成“是一是二,尚待论定”。

    由于织造的作品在图案与素地接合处微显高低,呈现一丝裂痕,犹如镂刻而成,故称“刻丝”。其成品正反两面如一,与苏绣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并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古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由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又被称之为 “千年不坏艺术织品”。

缂丝与织成的区别:

    缂丝的魅力在于能够逼真地织出绘画作品。缂丝是一种珍贵的丝绸产品,在花纹部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制,织法和“织成”相似,所不同的是“织成”的花纹部有通纬,缂丝没有通纬,因而在花纹和地纹的连接处出现明显的断痕,像刀刻一般,“缂丝”因此得名。

    从织作上看,缂丝和织成两者近似而又有区别。

    庄绰(chao,chuo)《鸡肋篇》所记刻丝这样写着:“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cheng)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用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有谓刻丝非通梭所织,并不足以说明它的特征,因为织成也基本上是断纬织法。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缂丝在织纬时,花纹呈垂直线,与地纬截然分开,织成后要加以修整手续。所以,缂丝最忌花纹中的垂直线。织成则在垂直线的两经相接处,有部分纬线与地纹的经线相交,因而,在织成效果上,既有与缂丝相似的轮廓线呈“雕镂之象”,而两经之间又有相连的纬线。近人又有研究,谓“织成”主要是按服饰式样进行织造,“缂丝”则不受式样的限制,而两者的织法则基本相同。

    总之,不论哪一种说法,“缂丝”和“织成”是指两个品类,而不是指一种物品。《太平御览》把缂丝、织成列为两类,先人是有其根据的。

缂丝的发展史

    缂丝织物发展于周、汉、唐,而成熟于宋。宋、元、明、清四代出现了许多具有熟练技术的缂丝名匠,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南宋的朱克柔、沈子番、吴煦(xu),明代的朱良栋、吴圻(qi)等。
  
    晋以后缂丝织作技术有了较大进步,织品日臻精细,出现了一些以佛像、人物和各种物体作纹样主题的织物。同时,它在织物中的地纹也大为提高,除了皇帝的衮服逐渐地改用缂丝外,在其他需要织物显示尊贵的地方也一律以缂丝充任。例如,南北朝和唐代的内府,在整理其收藏的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时,对于上品均用缂丝装裱,较次的用锦装裱。(张怀瓘[guan]《二王书录》)。

    汉代,用通经断纬的织法,织成正反面完全一样的缂丝织物,曾称为“缀锦”。

    至宋代,缂丝不仅在织作技术方面达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宋代缂丝盛行,多用作装裱书画和生活用品,亦有摹缂书画者,如《缂丝紫鸾鹊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在制作原则上,也起了很大变化,即单纯制作服用的织物,发展为兼作专供欣赏的纯艺术品。

    北宋的缂丝技法基本上继承了唐代的缂丝织造方法,并有所创新,出现了“长短戗”的调色方法,使深浅相互穿插产生色彩“空间调和”的晕色效果;这是缂丝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南宋是我国缂丝的黄金时代。缂丝产品有些已从装饰性日用品发展成为纯欣赏性的独立艺术品种,出现了以名人书画为粉本,按图稿直接挖织的观赏性作品。如朱直柔、沈子藩、吴煦等缂丝名家,把以往纺织工艺所能表现的绘画作品,用手工细致巧妙地缂织出来,凡过去著名书画无不有缂丝副本。

    元代现存的传世缂丝作品不多,其代表有北京故宫所藏的《缂丝东方朔偷桃图》,基本是继承宋代技术而做,未有新的举措出现。

    明代缂丝工艺,虽然不及其他丝织工艺盛行,但与宋、元时期相比,也有所创新和发展,其中以宣德时期为最盛。《纂组英华》记有:“南匠北来效技呈能,制作之精不亚宣和。”当时创造了双子母缂丝法,即单经(粗丝)与双经(细丝),以及交叉并进的三种新的运梭方法。在织造时可以随作者的意图,安排画面的粗细疏密,也可以随题材内容的不同而变换织法,使缂丝产品更加层次分明,疏密有致而富于装饰性。

附清代缂丝(仅作参考,已不用做汉服):

    清代缂丝,多做于乾隆时期,缂织技术极为精巧、牢固,用丝细匀、紧密、齐整,为前代所不及。为了追求原作的笔意,不仅使用灵活多变的各种染色方法,而且还在作品的毛体花纹上用彩笔局部加绘,有时还加绣,以绣补缂,是明清两代的创意,其代表作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代《缂丝花卉册》和《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轴》。

缂丝名家:

    朱克柔(女):南宋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出身贫寒,从小就学习缂丝,积累了丰富的配色和运线经验。朱克柔织的缂丝,表明细密丰满,丝缕匀称显耀;画面配色变化多端,层次分明协调,立体效果特佳,有的类似雕刻镶嵌。朱克柔是以画家兼工缂丝,所以,人物、树石、花鸟均极精巧。有一副天蓝色地上缀着水红色茶花的织物,画面上蛱蝶翩翩起舞,茶花叶上有一块被虫蚀过,她用复杂的合丝,细致入微地把它织出来,效果逼真。后世有人赞叹说:朱克柔的缂丝,“古淡清雅,有胜国诸名家风韵,洗去脂粉,至其运丝是绝技,非今人所得梦见也”。

    代表作:《莲塘乳鸭图》、《山茶》、《牡丹》,其作品特点是手法细腻,运丝流畅,配色柔和,晕渲效果好,立体感强。

    沈子番:南宋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沈子蕃的缂丝作品以书画为粉本,设色高雅古朴,生动传神,令人叹为观止。原清宫养心殿所藏花鸟图轴、重华宫沈子蕃缂丝梅雀图轴等均为其传世佳作。

    代表作:《青碧山水》、《花鸟》、《山水》、《梅花寒鹊》,其作品特点是手法刚劲,花枝挺秀,色彩浓淡相宜。

  吴圻:明代吴门(今江苏苏州)人,字尚中。紫禁城干清宫中藏缂丝沈周蟠桃仙图轴即为吴圻摹缂沈周画作之作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朱良栋: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地区)人。紫禁城干清宫藏缂丝瑶池献寿图轴,其款为“长洲朱良栋制”。

缀锦:

    缂丝,古代又称“刻丝”、“克丝”、“刻色作”,日本人称“缀锦”,或“缀织”。

    但在汉代,用通经断纬的织法,织成正反面完全一样的缂丝织物,曾称为“缀锦”。




    染花的丝织品;织物上的印染花纹。中国印花技术发明于战国,至西汉即有金银加彩三色套印染缬,魏晋南北盛行蜡染印花绵布。唐代普遍流行蜡缬、夹缬和绞缬三种方法,长安有采缬铺。宋代随着印染业的发展和印染技术的不断提高,染缬(xie)加工呈专门化,已经能生产出泥金、描金、印金、贴金和敷彩相结合的印花织品。当时还出现了一批专门雕造花缬(印花版)的工匠。

    缬氆,即蜡染,或起始于西南其他民族,透过镂空的花版,将蜡融化后印于织物之上,经过浸染处理,再将蜡迹洗净,显出轮廓清晰的花纹。夹缬是用两块相同花纹的版模将织物折叠夹紧,然后再行浸染,染出的图案工整对称,能套染多种颜色,是一种直接印花的方法。

    绞缬则适合于染印散点状的花纹,染时根据需要先将织物依次撮缬起若干组,再用细线扎紧,浸染时将线拆除,织物上便会出现一组组浑厚而有规则的花纹。北宋时曾下令禁止民间使用染缬,并不许印花棋逢对手片流行。十七、十八世纪西藏的氆氇仍用夹缬法刷印花经纬度和缬法撮晕浸染花纹,保留了唐代的印染风格。近年新疆于阗也有绞缬织物出土。

   晋陶潜《搜神记》卷九:“淮南陈氏于田中种豆,忽见二女子,姿色甚美,著紫缬襦青裙,天雨而衣不湿。”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复引诸王按行府库,锦罽珠玑,冰罗雾縠,充积其内。绣、缬、紬、绫、丝、彩、越、葛、线、绢等不可数计,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为元色,余则入染色,谓之彩缬,今民间亦多为之。”



葛麻棉织品:



    麻、苧、葛、棉等非丝织物的通称。上古布仅指麻、葛。我国古时称为“布”的,不是指现在用棉织成的染织品,主要是指麻、紵(zhu)、葛等植物纤维的织品。所以《小尔雅》记:“麻紵葛曰布。”

    古代贫贱的人穿不起丝,只能穿麻,布衣遂成为庶人的代称。中国织麻较织丝为早。五六千年以前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就用野麻纤维纺成线,织成布,布幅很窄。西安半坡和华县泉护村等地发现的陶器底部麻布印痕,每平方厘米有经纬线各十根。汉魏六朝著名者为南方葛布,作夏服材料。宋元初开始流行棉布,至明代一般棉布代替了苧麻、粗绢。宋明都有丝棉交织,以明代丝丝棉纬的云布为有名。

    麻布、紵布、葛布都是固定劳动人民日常服用的布料。这些都是就地取材,经济实用,与广大人民生活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宋代诗人陆游曾有诗句:“薄饭蕨薇端可饱,短衫紵葛亦新裁。”这里的“薄饭蕨薇”、“短衫紵葛”,正是描写一种最朴实的生活。

   《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

   《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三一四引《唐六典》:“胜、宁等州出女稽布,济州出賨布,海州出楚布,涪州出连头獠布,巴州出阑于布,凉州出毼布,西州出白氎,南州出斑布,汉州出弥牟布,韶州出竹子布。”

    宋庄绰《鸡肋编》卷上:“苏州以黄草心织布,色白而细,几若罗縠。”

葛、葛布

    葛,也称葛藤和葛麻,是一种属于豆科的藤本植物,其长可达八米,多生长于丘陵地区的坡地或疏林之中,经加工分离的葛纤维,是我国古代最早用来纺织的大宗原料之一。其茎的纤维所制成的织物叫葛布,俗称“夏布”,质地细薄。除作衣料,魏晋以来多用制巾。古时习惯把织作精细的葛布称为絺(chi、zhi),粗糙的葛布成为绤(xi),绤之细者称为绉(zhou)。葛纤维的吸湿散热性较好,特别适宜作夏服材料。

    葛是一种蔓生植物,叶为三片小叶,秋季开串状紫色蝴蝶花。其茎皮经过加工可织为布,称为葛布。葛布又分为几种,细葛布叫做絺(zhi),粗葛布叫做綌(xi),絺(zhi)之细者又称为绉(zhou)。葛纤维和麻纤维一样,吸湿散热快,穿葛布制作的衣服有去汗离体的效果,所以葛布是夏季服用的一种布料。杜甫诗:“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zhi)綌(xi)。”《袁中郎文钞》也有“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之句,都说明入秋以后就不适宜穿葛布衣了。

    春秋战国时期,是葛生产的黄金时期,当时葛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已很普及,高质量的葛织物不仅各地都有生产,产量亦很惊人。隋唐以后,丝麻的纺织技术和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葛藤却因为其单纤维较短,不适于精加工逐渐被麻取代,它的生产便局限于一些偏僻山区了。

    葛之产地,一为吴越,一为岭南。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遗址发现三块五六千年前的葛布。自周以来,历代贡赋。尤以广东之葛为有名,其织葛者名细工,织成布弱如蝉翅,重仅数铢,明清以来有用丝纬葛经混织者。

   《书.禹贡》:“岛夷卉服。”孔传:“南海岛夷,草服葛越。”孔颖达疏:“葛越,南方布名,用葛为之。”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货语.葛布》:“粤之葛,以增城女葛为止,然恒不鬻于市。彼中女子终岁乃成一匹,以衣其夫而已。其重三四两者,未字少女乃能织,已字则不能,故名女儿葛。所谓北有姑绒,南有女葛也。其葛产竹丝溪、百花林二处者良。采必以女,一女之力,日采只得数两。丝缕以针不以手,细入毫芒,视若无有。卷其一端,可以出入笔管。以银条纱衫之,霏微荡漾,有如蜩蝉之翼。”

絺綌(chi,xi)

    絺(chi),细葛布;綌(xi),粗葛布,絺(zhi)之细者又称为绉(zhou),都是将葛经过浸渍煮沦的加工法制成的。絺綌,指葛布衣服。这种由絺綌制成的衣服在我国很早就有了,《诗.葛覃》中说“为絺为綌,服之无释。”古人暑天穿葛布单衣出外,一定要外加套衣,否则被认为不敬。

   《礼记.玉藻》:“振絺綌不入公门,表裘不入公门。”郑玄注:“振读为禅禅(单)也。表裘,外衣也。二者形且亵,皆当表之乃出。”

    民国《川沙县志.物产》:“葛,草荡最多,村野亦有之,蔓生二三丈,茎多纤维,可为絺綌。人多识。即有识者,未谙其法,此风气使然也。”

麻、麻布

    麻类植物的韧皮纤维是我国历史上使用的最久远的纺纱原料。麻和葛是商周时期最主要的纺织原料。《诗经》中谈到麻和葛的地方有几十处,如“丘中有麻”、“彼采葛兮”、“绵绵藟藟(lei),在河之浒”、“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麻衣如雪”等讲的都是葛麻的种植和加工,可见当时麻纺织之普遍。

    古代的麻布的粗细程度是用“升”也叫“稯(zong)”来说明的,即用经纱的根数来表示的,80根经纱谓之一升。汉唐两代生产的麻类织品的名称,有一些现在还不难考知。仅见于《说文》一书就有绀、缌(si)、緆(si)、緰(tou)、纻、【纟慧】(hui)、絟(quan)、絺(chi)、绤(xi)、绉10种。有的直到唐代仍沿用不废。

    緆(xi)、缌、緰(tou)、【纟慧】都是用大麻织作的。缌是先练(先练麻纱)后织的细麻布,緆是先织(先织成布)后练的细麻布,緰又叫緰赀(zi),是特别细的緆布,【纟慧】是产于蜀地的白细麻布。纻、絟是用苎麻织作的。絟又可写作荃,是细苎布,纻是细而白的苎麻布,絟可能是未曾练治过的,纻是练治过的。

汉代部分麻织名品

黄润布(麻织)、阑干布(麻织)

    汉代蜀地安汉织的“黄润布”(麻织),又名“筒中女布”,以轻细见称,纱支非常纤细,据说整批布竟能卷置于一节竹筒之内。

    阑干布是带花纹的布,不仅纱支细致,纹样也十分艳丽,当时有人形容它为“织成文章如绫锦”,意思是说它的华美竟然可与绫锦相比,“文章”意即纹样。麻赀、纻赀大致和緰赀相同,都是先经灰治而后织成的特别细致的布。

宋代部分麻织名品

山后布

    宋代,浙江诸暨生产的“山后布”又称“皱布”,织造时将加过不同捻向的经纱数根交替排列,然后再行投纬,织成的布“精巧纤密”,质量仅次于蚕丝织成的丝罗。

綀(shu)子

    宋时,广西邕州地区出产的另一种苎麻织物——綀(shu)子,也非常出色。据周书记载,綀子是由精选出的细而长的苎麻纤维制成,精细至极,同汉代黄润布的织作效果有些相同,“一端长四丈余,而重止数十钱(一二百克重),卷二入之小竹筒,尚有余地”,用来做成夏天的衣服,十分轻凉离汗。此外,江南地区生产的山后布和綀巾也非常有名。

明清时期部分麻织名品

   明清时期麻纺织生产规模虽比不上丝、棉生产,但在中原、东南、西南等地仍有麻布、纻布、葛布、蕉布的生产,出现了一些地方名产,如福建泉州“府下七县俱产......苎布、葛布、青麻布、黄麻布、蕉布等”。湖北黄陂葛布极精致。这时期苎麻布的织造中往往大量地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经纱进行交织,并涌现出很多性能和质量均佳的品种。如

鱼冻布
  
    广东东莞县一带用苎麻和蚕丝交织制成的“色白若鱼冻”的鱼冻布,兼容了丝与苎麻的特点,织物柔软光滑,而且由于布中苎麻纱线残留了一些未脱净的胶质,洗涤时逐步脱胶,使得它又有“愈浣则愈白”的特点。

缎罗

   又如福建漳州用苎麻和棉丝交织,由于两种纱的粗细不同,通体均具有明显的横条纹,织物风格和丝织平罗的横条纹有些接近,也或谓之缎罗,虽然是平纹结构,却有特殊的视觉效应。


紵(纻、苧麻、苎麻)    

    又称苧麻、苎麻,是一种亚灌木,叶呈卵状,叶底遍生白绒毛,夏秋间开淡绿色小花,产于我国南方各省。苧麻纤维细长坚韧,平滑而又丝光,质轻拉力强,吸湿和散热比其它纤维都好,染色容易而褪色困难。苧麻织成的夏布,洁白轻爽,清凉离汗,深受人们的欢迎和赞美。

    著名的如湖南浏阳夏布,四川、广东女儿机夏布,江西宁都夏布等都是。现代还可用以织麻纱和细帆布。苧的品质在麻属中是第一位的。所以古乐府咏白苧是:“宝如月,轻如云,色似银。”宋代诗人戴复古的白苧歌也谓:“云为纬,玉为经。”用它织出布来,可与丝绸比美。

    苎麻,因为可供纺织,所以苎字也可写成纻,是我国特有的属于荨(qian)麻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产于温暖而雨量充足的南方各省。苎麻纤维细长坚韧,平滑而有丝光,吸收散热以及上染牢度均佳,是商周以来中原地区除蚕丝外的主要纺织原料。由于苎麻吸湿散热快的优良性能是棉花所不及,因此即使在棉花普及后,苎麻在南方仍普遍种植。苎麻纤维织成的布,有质轻、凉爽、挺括、不粘身、透气性好等特点,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夏季衣着用料。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苎麻织品织制的非常精致,有的甚至可以和丝绸媲美。当时的权贵就常将精美的麻织物作为互相馈赠的贵重礼品。

    宋代麻织品的产地集中在南方,尤以广西为最,据说曾出现过“(广西)触处富有苎麻,触处善织布”、“商人贸迁而闻于四方者也”的情况。桂林附近生产的苎麻布因经久耐用,一直享有盛誉,

苘麻    

     苘(qing)麻属于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地区很广,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均可生长,其纤维短而粗,纺纱性能远不如大麻和苎麻。春秋以前,多用它作为丧服或下层劳动者的服装用料。秦汉以后,用之制作衣着的逐渐减少,但仍比较广泛地用以制作绳索和雨披等物。据元王祯《农书》说:“(苘麻)可织作毯被及作汲绠(geng)、牛索,或作牛衣、雨衣、草履等具。农家岁岁不可无者。”说明后世对苘麻的需求量依然是很大的。

蕉麻    

    包括芭蕉和苷蕉。苷蕉就是可食用的香蕉,它和芭蕉均属芭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同科不同种。古代有些地区常用这两种植物的茎皮纤维作纺织材料,织成的布叫蕉布。此布质地极轻,白居易有:“蕉叶题诗咏,蕉丝着服轻”的诗句。宋应星有:“取芭蕉皮析缉为之,轻细之甚”的赞叹。唐宋期间,广东、广西、福建所产蕉布非常有名,常作为贡品献给朝廷。

    蕉布,见于唐代文献。我国东南各地皆贡蕉布。

    据《南方草木状》记载:“牛乳蕉,其茎解散如丝,以灰练之,可纺绩为絺(zhi)綌(xi),谓之蕉葛。”

   《异物志》记:“芭蕉茎如芋,取镬(huo)煮之如丝,可纺绩为絺綌。”这种蕉布,也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歌咏的,“蕉叶题诗咏,焦丝著服轻。”

   《天工开物》中称为“蕉纱”,谓“乃闽中取芭蕉皮析缉为之,轻细之甚”。


棉布(白叠、桐华布)

    中国古代也没有“棉”字,只有“绵”字,凡所谓绵,不是指今天所称的“棉”而是指丝绵。随着棉织物的日益增多,为了同蚕茧的“绵”相区别,大约在6至11世纪之间,才演变出现今天的“棉”字。日本的棉花是由中国传去的,因而日语中把棉花写作“木面”,棉布写作“绵布”。

    古时称棉花为“吉贝”,吉贝是由印度语转译而来;宋以后又误称为“古贝”,并且渐多采用木棉一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上,关于棉花、棉布还有很多不同名称,就不一一赘述了。

   棉花,原是一种热带植物,古时称为吉贝、白叠、木棉或梧桐木,用它织成的布称为白叠布。古文献记载和出土文化都表明,我国种植和利用棉花最早是从海南岛、西南和西北地区开始的。我国海南岛生长的灌木型棉花,俗称木棉。古代海南岛人民很早就种植棉花,自纺、自织、自染,制成各种民族服装。

    白叠亦作“帛叠”。帛叠,刘宋范晔所著的《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条”有这样的记载:“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ji)毲(duo)帛叠,兰于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

    桐华布,又据东晋常璩(qu)所著《华阳国志》永昌郡产物所记:“有梧桐木,其花柔如丝,民绩以为布,幅广五尺以还,洁白不受污,俗名曰桐华布”。

   《史记.货殖列传》:“榻布皮革千石。”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曰:“榻布,白叠也。”

    司马贞索隐引《吴录》曰:“有九真郡布,名曰白叠。”张守节正义:“白叠,木绵所织,非中国有也。”

   《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人》:“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缀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

    《梁书.诸夷传.高昌国》:“多草木,草实章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曰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

    宋方勺《泊宅编》卷三:“闽广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然。土人摘取去壳,以铁杖杆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今所货十花,此最上品。海南蛮人织为巾,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叠巾。”


火浣布

    石棉布的古称。以能用火燃法除石棉布上的污渍而得名。我国利用石棉作纺织材料由来已久,《山海经》中已有用石棉制成火浣布的记载。直至明清,始终不绝。惟前人对它的性质不明,或认为用某种木皮织成,或认为用火鼠毛织成。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二月,西域重泽献火浣布。”裴松之注引《傅子》曰:“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以火浣布为单衣,常大会宾客,冀阳争酒,失杯而污之,伪怒,解衣曰:‘烧之。’布得火,炜晔赫然,如烧凡布,垢尽火灭,粲然洁白,若用灰水焉。”

    《太平广记》卷六二引前蜀杜光庭《墉城集仙录.杜兰香》:“初降时,留玉简、玉唾盂、红火浣布,以为登真之信焉。”

     清周亮工《闽小记.火浣布》:“予在敢野外,谢茂才尔将出布一缕,以火焚之,色尽赤,闽中多有见之,亦不甚贵,今不可得矣。”参阅《艺文类聚》卷八十引《玄中记》、《海内十洲记.炎洲》。


毛织品:



    指彩色染经剪绒,用以作毡。为我国西北民族所产。西汉以来锦罽常并称。汉代一张罽价值几万钱。清代西北地区的氍毹、斜文褐、花罽、细旃等名目,均属高级毡织品。

   《说文.系部》:“罽,西胡毳布也。”段玉裁注:“毳者,兽细毛也。用作为布,是曰罽。亦段罽为之。”

   《逸周书.王会解》:伊尹为四方献令,正西昆仑诸国,“请令以丹青、白旄、纰罽、江历、龙角、神龟为献”。
   《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夷》:“其能作旄毡、班罽、青顿、羊羧之属。”晋陆翙《邺中记》:“石虎御府罽有鸡头文罽、鹿子罽、花罽。”

   《辽史.食货志下》:“雄州、高昌、渤海亦立互市,以通南宋、西北诸郡、高丽之货,故女直以金、帛、布、蜜、蜡诸药材及铁离、靺鞨、于厥等部以蛤珠、青鼠、貂鼠、胶鱼之皮、牛羊驼马、毳罽等物,来易于辽者,道路繦属。”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舟语.洋舶》:“其人无事者皆细绒大笠,著红罽长襔,金纽连绵至地。”


氍毹

    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古代产于西域。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帘幕等。

    《三辅黄图.未央图》:“温室以椒涂壁,被之文绣......规地以罽宾氍毹。”

    《梁书.诸夷传.高昌》:“大同中,子坚(高昌王)遣使献鸣盐枕、蒲陶、良马、氍毹等物。”

    唐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褐毡》:“凡毡绒白黑为本色,其余皆染色。其氍毹、氆氇等名称,皆华夷各方语所命。”

    明张岱《陶庵梦忆.刘晖吉女戏》:“十数人手携一灯,忽隐忽现,怪幻百出,匪夷所思,令唐明皇见之,亦必目睁口开,谓氍毹场中那得如许光怪耶!”

   《格致镜原.居处器物.毡毯》引《异物志》:“大秦国野茧织成氍毹,以群兽五色毛杂之,为鸟兽人物草木云气,千奇万怪,上有鹦鹉,远望轩轩若飞,其文赤白黑绿红绛金缥碧黄十种色。”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楼设氍毹帘幕,为宴饮地。”旧时,居家演剧用红氍毹铺地,因而又用为歌舞场、舞台的代称。


氆氇(pu,lu)

    藏语音译,为我国西北民族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可以做床毯、衣服等。

    明汤显祖《邯郸记.大捷》:“氆氇登台,绣帽猩蛮带,与中华斗将材。”又,《紫钗记.河西款檄》:“俺帽结朝霞,袍穿氆氇。”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褐毡》:“其氍毹、氆氇等名称,皆华夷各方语所命。”

   《西藏记.生育》:“女子则教识戥称,作买卖,纺毛线,织氆氇。”《红楼梦》第一0五回:“氆氇三十卷。”
杏花天天

ZxID:14166360

等级: 专栏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9-03-28 0
妆花这个工艺,经常在小说中看到。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