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染织工艺——织物种类
染织绣品种简介
中国古代丝绸纷繁的品种足以让我们后人眼花缭乱。商至西周的织物多为平纹或简单显花织物。春秋战国起,丝织品种逐渐增多,不仅有素织的绢、纱、缟、纨等,也有带花纹的绮和锦。唐代以后,不仅绫和罗的组织更加丰富,还出现了缂丝、缎、绒和妆花等新品种。
(1)丝织品分类方法
绫罗绸缎是日常生活中对丝织品的通称,并非一个完整的分类方法。中国古代丝织品种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今天,丝织品则依据组织结构、原料、工艺、外观及用途分成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缎、绨、葛、呢、绒、绸14大类。
1.绫
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中国传统丝织物。最早的绫表面呈现叠山形斜路,“望之如冰凌之理”而故名。绫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绫有花素之分。可分为素绫和纹绫。《正字通:系部》:“织素为文者曰绮,光如镜面有花卉状者曰绫。”素绫是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织物,纹绫则是斜纹地上的单层暗花织物。始产于汉代以前,盛于唐、宋,其中以缭绫在唐代最为著名。
2.罗
全部或部分采用条形绞经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分为横罗和直罗。传统品种杭罗为横罗。
出土文物中发现早在商代,战国楚墓已有罗的残片和花罗。秦汉时期花罗已很精美。
在唐代,浙江的越罗和四川的单丝罗均十分著名。其中单丝罗表观具有均匀分布的孔眼——后来称为纱。
宋代的罗织物最为盛行,在润州(今镇江)设有织罗务,每年贡罗达10万匹以上,但因其织造工艺复杂,明清以后逐渐消失。罗,质地轻薄,丝缕纤细,经丝互相绞缠后呈椒孔形,织物紧密结实,又有孔眼透气。适于制作夏季服饰,刺绣坯料和装饰品。
3.绢
古代对质地紧密轻薄、细腻平挺的平纹类丝织物的通称。古时以生丝织品为绢,现以丝织之厚而疏者为绢。有生绢、熟绢两种。平纹类织物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历代又有纨、縞、纺、绨、絁、紬(绸)等变化。
在古代,绢丝可以泛指蚕丝。但是现代纺织工业中,绢丝特指蚕丝短纤维,而不是长丝。同理,古代绢绸可以泛指丝绸,但是现代纺织工业定义绢绸为绢丝短纤维织成的绸缎。
绢类织物为平纹组织,质地轻薄,坚韧挺括平整,一般常见的有天香绢、筛绢等。天香绢可以做妇女服装、童装等,它的缎花容易起毛,不宜多洗。
4.缎
经纬丝中只有一种显现于织物表面并形成外观光亮平滑的丝织品。缎织物在宋代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宋代的缎制品非常华丽,柔软而有光泽,如果再同多彩的织锦技术相结合,就是丝织品中最华丽的“锦缎”。缎织物最早见于元代,明清时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
5.妆花
采用挖梭工艺织入彩色丝线的提花织物。根据不同的地组织,妆花织物可分为妆花纱、妆花罗、妆花缎等。妆花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古代丝织品最高水平的代表。
“妆花”是织造技法的总称,始见于明代的《天水冰山录》。该书记载严嵩抄家的大批丝织物中,有很多“妆花”名目的丝织物,如“妆花缎”、“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紬”、“妆花绢”、“妆花锦”等等。“妆花”织物有加织金线的,也有不加织金线的。
6.织金锦
织金锦,元代亦称为“纳石失”,是一种把金线织入锦中而形成特殊光泽效果的丝织物。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宋元,最为著名的是元代的纳石失。织金通常要求纹样花满地少,充分发挥显金效果。
这种织物的组织,均为由金线、纹纬、地纬三组纬线组成的重纬组织,它的金线显花处的结构则为变化平纹或变化斜纹组织。
7.1经锦
采用重经组织,以经线起花的叫经锦。战国、西汉以前的锦均为经锦,这种锦是以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线和同一组纬线交织,经线多为二色或三色,一色一根作为一副(如颜色较多,也可使用牵色条的方法),纬线有交织纬和夹纬,夹纬把表经和里经分隔开,用织物正面经浮线显花。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发现的东汉“万事如意锦”就是一种典型的经锦。
织造时,经锦只用一把梭子;纬锦用梭较多,但它不改变经线和提综程序,只改变纬线的颜色,就能织出花型相同颜色各异的图案,因此可以说纬线显花是提花技术的一大进步。古代锦的品种繁多,不胜枚举,蜀锦、宋锦和云锦是最著名的三大名锦。
7.2纬锦
采用重纬组织以纬线起花的叫纬锦。南北朝以来,纬锦开始大量生产,逐渐取代了经锦。纬锦是用两组纬线或两组以上的纬线和同一组经线交织而成。经线有交织经和夹经,用织物的正面纬浮线显花。1967年新疆阿斯塔那发现的在大红色地上起各种禽鸟花卉和行云图案的唐代锦袜,就属于这一种纬锦。
织造时,经锦只用一把梭子;纬锦用梭较多,但它不改变经线和提综程序,只改变纬线的颜色,就能织出花型相同颜色各异的图案,因此可以说纬线显花是提花技术的一大进步。古代锦的品种繁多,不胜枚举,蜀锦、宋锦和云锦是最著名的三大名锦。
7.3宋式锦
明清时期,苏州织锦颇为盛行,其部分花色继承宋代风格而称“宋式锦”。宋式锦采用特结经固结显花纹纬,纹样多为几何纹骨架中饰以团花或折枝小花,配色典雅和谐。
7.4双层锦
以双层组织显示图案。其组织早在汉唐时期已经出现,明清又重新流行。其图案均为两色,正反面纹样一致,色彩相反。多为中小型的满地纹样。
8.绒
全部或部分采用起绒组织、表面呈现绒毛或绒圈的丝织物。汉代出现绒圈锦,在锦上织出绒圈。明清时期的绒有漳绒、漳缎等多种名称。
9.缂丝
采用通经断纬法以平纹组织织成。织制时以本色丝作经,用小梭将各色纬线依画稿挖梭织入,最后不同色彩的纬线间出现空隙,如“雕镂之状”,因此又称刻丝、克丝。缂丝技术出现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2)印花品种
织物上的花纹图案,可采用先染后织的方法形成,即先将纤维着色,而后织造。古代主要流行的印花方法有画绘、凸版印花、夹缬(xie)、绞缬、蜡缬等。
1.直接印花
将染料或颜料拌以粘合剂,并用凸纹版或镂空版将其直接印在织物上显花的方法。秦汉时期,直接印花采用型版印花与手绘相结合的方法,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夹缬
夹缬实际上是镂空版印花。它是用两块雕镂相同的图案花版,将布帛对折紧紧地夹在两板中间,利用花版的紧夹进行防染,然后就镂空处涂刷染料或色浆。除去镂空版,对称花纹即可显示出来。有时也用多块镂空版,着二三种颜色重染。古代“夹缬”的名称,可能就是由这种夹持印刷的方式而来。
夹缬始于唐,并盛行于唐宋两代,明清时期依然使用,多见于浙江和西藏一带。
3.绞缬
用线或织物本身将织物扎结后入染,解结成纹,纹样具有晕色效果。绞缬又名扎染,出现于东晋时期,唐宋时极盛,至今一直沿用。
绞缬是一种机械防染法。最适于染制简单的点花或条纹,方法是先将待染的织物,按预先设计的图案用线钉缝,抽紧后,再用线紧紧结扎成各种式样的小结;浸染后,将线拆去,缚结的那部分就呈现出着色不充分的花纹。这种花纹,别有风味,每朵花的边界由于受到染液的浸润,很自然地形成由深到浅的色晕。花纹疏大的叫鹿胎缬或玛瑙缬;花纹细密的叫鱼子缬或龙子缬。还有比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
4.蜡缬、灰缬、﨟缬
蜡缬是用蜡作防染剂进行防染印花的产品。蜡缬,现在称为蜡染。
传统的蜡染方法是:先将蜜蜡加温熔化,再用三至四寸的竹笔或铜片制成的蜡刀,蘸上蜡液在平整光洁的织物上绘出各种图案。待蜡冷凝后,将织物放在染液中染色,然后用沸水煮去蜡质。这样有蜡的地方,蜡防止了染液的侵入而未上色,在周围已染色彩的衬托下,呈现白色花卉图案。由于蜡凝结后的收缩以及织物的绉折,蜡膜上往往会产生许多裂痕,入染后,色料渗入裂缝,成品花纹就出现了一丝丝不规则的色纹,形成蜡染制品独特的装饰效果。
古代蜡染虽以靛蓝染色的制品最为普遍,但也有用色三种以上者。复色染时,因考虑不同颜色的相互浸润,花纹设计的比较大,所以其制品一般多用帐子、帷幕等大型装饰布。
据研究,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棉布上,魏唐间流传渐广。秦汉时才逐渐在中原地区流行。由于中原地区产蜡很少,唐代出现以灰代蜡的防染印花,亦称灰缬,隋唐时蜡染技术发展很快,不仅可以染丝绸织物,也可以染布匹,颜色除单色散点小花外,还有不少五彩的大花。
蜡染制品不仅在全国各地流行,有的还作为珍贵礼品送往国外。如日本正仓院就藏有唐代蜡缬数件,其中“蜡缬象纹屏”和“蜡缬羊纹屏”均系经过精工设计和画蜡、点蜡工艺而得,是蜡缬中难得的精品。
宋代时,中原地区的纺织印染技术有了较大进步,蜡染因其只适于常温染色,且色谱有一定的局限,逐渐被其他印花工艺取代。
明清时被广泛用于棉织物,即现今流行的蓝印花布。
﨟缬
﨟缬,就是现在所称的蜡染。所谓蜡染,《贵州通志》曾有如下几种:“用蜡绘画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它是用蜡在织物上画出图案,然后入染,煮去蜡,则成为色地白花的印染品。由于蜡受热溶化,受冷凝结的特性,所以在描绘时要具备熟练的技能。蜡太热则线条化开,花纹变形;蜡太冷则不易流动。花纹断续不齐。由于蜡凝结后的收缩或加以揉搓,所以产生许多裂纹,入染后,色料渗入裂缝,成品上的花纹往往产生一丝丝不规则的纹理,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日本正仓院藏有唐代蜡缬数种,其中如蜡缬象纹屏风和蜡缬羊纹屏风,都是此类精品。
蜡缬有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复色染有套色到四、五色的。因不同颜色容易互相浸润,花纹都比较大,特别适宜做幛子、帘幕。
(3)刺绣
刺绣出现于商代。战国秦汉时多用锁绣针法,唐代绣技转以平绣为主,出现了接针、戗针和套针等针法,刺绣逐渐与书画艺术相结合。明代刺绣出现了南北之分,在此基础上,清代形成了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等四大名绣。
织物种类的释义及其他:
织物种类很多,由于织造工艺不同,各个种类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古代丝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大种类有纱、绮、绢、锦、罗、绸、缎等10多类,葛麻、棉、毛等织物也有很多种类,而每一大类中又有许多品种。
丝织品
丝
蚕丝;丝织品。缫丝织绸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了丝织品。殷商时代发明了提花装置。商代甲骨文出现桑、蚕、丝、帛等字,还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有关的文字100多个。
公元前数世纪中国开始向外输出蚕丝和丝织品,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中国丝绸种类多,绣工巧,织造技术高超,图案花纹精美,在世界上一直享有盛誉。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
《山海经·海外北经》:“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呕)丝。”郭璞注:“言噉桑而吐丝,盖蚕类也。”
唐杜甫《白丝行》:“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象庆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已悲素质随时染,裂下鸣机色相射。美人细意熨帖平,裁缝灭尽针线迹。”
宋庄绰《鸡肋编》卷上:“定州织刻丝,不用不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桢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农蚕》:“湖丝惟七里者尤佳,较常价每两必多一分,苏人入手即识。用织帽缎,紫光可鉴。”
绵
丝绵,中国很早用来絮衣。春秋战国有锦面绵衣、绣绢绵袍。魏晋的裲裆,元明的比甲、背子,都有用丝绵絮的。
《书.禹贡》:“[豫州],厥贡漆枲絺纻,厥赋纤纩。”孔传:“纩,细绵。”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至一大冢,木中有好妇人,形体如生人,著白练衫,丹绣裲裆,伤左髀,以裲裆中绵拭血。”
《辽史.礼志六》:“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著衣,七事以奉天子,北南臣僚各赐三事。”
明钱希言《戏瑕.同功绵》:“古乐府有‘丝用同功绵’。今吴兴养蚕家,以两蚕共作茧者,谓之同功绵,价倍于常。其丝以三茧抽为合罗丝,岁以充御服。”
帛
丝织品的总称。生帛称缟、素、绡、绢,熟帛称练。
帛在古代不光用于服饰,还用于书画。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穿袍服的楚国妇女”帛画,是我国现存缣帛画中年代最早的一幅。又,隋唐妇女服饰之一为披帛,又称画帛,以轻薄纱罗制成,上印花纹,长度两米以上,披搭在肩,盘绕两臂之间,后世披红出于此。
部分古籍中的帛:
《周礼天官.染人》:“掌染丝帛。凡染,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冬献功。”郑玄注:“染夏者,染五色谓之夏者,其色以夏为狄为饰。”
唐樊绰《蛮书.蛮夷风俗》:“本土不用钱,凡交易缯帛、毡罽、金银、瑟瑟、牛羊之属,以缯帛幂数计之,云某构色,直若干幂。”又:“帛曰幂,汉四尺五寸也。”
宋赵汝适《诸蕃志.海南》:“髻露者以绛帛约髻根,或以彩色帛包髻,或戴小花笠,皆簪二银篦,亦有着短织花裙者。”
清祁韵士《西陲边略.厄鲁特旧俗纪闻》:“妇人辫发双垂,钓发用红帛,在辫之腰帛间,缀以好珠瑟瑟之属,望若繁星。”
绮
绮是指平纹地起斜纹花的提花织物。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名称。绮和绫相似。《释名》谓:“绮,踦(qi)也,其文欹(qi)斜,不顺经纬之纵横。”又《六书故》谓:“织采为文曰锦,织素为文曰绮。”《说文》:“绮,文缯也。”戴侗(dong)
绮的斜纹显花组织有两种:一种是由提花经丝浮线形成斜纹组织。另一种则是在原斜纹组织的两根经斜纹浮线之间隔一根平纹经线,即是在花部组织上形成一根经斜纹组织点和另一根经平纹组织点的排列分布,也可以说是斜纹和平纹的混合组织。
汉绮的织法除继承殷代的那种“类似经斜纹组织”之外,在起花部分中的每一根长浮线的经丝及其相邻的另一根经丝,都是平纹组织。
绮的纹样
早期绮的纹样,据《释名·释采帛》记载:“绮,欹(qi)也,其文欹不顺经纬之纵横也,有杯文形似杯也,有长命,其彩色相间,皆横终幅,此之谓也。”呈杯纹,菱形纹、方纹等几何纹,如殷墟出土的菱形纹绮和回纹绮。“不顺经纬之纵横”表明花部的几何纹采用斜纹组织。
汉代纹绮,是由一色经线起花,在素地上显出花纹。汉以后,绮的纹样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对鸟花卉纹绮,鸟兽葡萄纹绮等。
唐绮的织造方法,是素地起二至三枚经斜纹提花。唐绮除本色花外,也有染成红、紫、黄、绿等色的。这类丝织在阿斯塔那和拜城均有出土。阿斯塔那曾发现唐代花树孔雀纹绮,紫色,连环相套,中饰花树,两边有相对的孔雀图案。还有棋局团花双鸟绮,紫色,地为方格纹,中饰团花纹和双鸟纹。拜城则发现有回纹绮,菱纹绮,縠纹绮,等等。在新疆苏巴什古墓中,也曾出土方格纹红绮。
绮的用途
在素地织纹起花的丝织物。质地柔软,质理疏朗,多用作夏服材料。用经线、纬线错综地在织物上织出凸出的图案工艺,商代已经发明了,安阳殷墟出土的铜器粘有织成规矩纹样的绮、绢等丝织物残迹。战国楚简上出现了“绮”字。从晋到宋,还是有将绮作为官服的规定,如《晋令》记载:“三品一下得服七彩绮,六品以下得服杯纹绮。”各朝都有织造,规格和花样愈益丰富。
锦绮,向被视作高级织品,不少朝代对服用对象作了限制。
《书·禹贡》:“[兖州],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孔传:“地宜漆林,又宜蚕桑。织文,锦绮之属,盛之筐篚而贡焉。”
《汉书·高帝纪下》:“[八年],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颜师古注:“绮,文缯也,即今之细绫也。”
唐白居易《庚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开缄日央晚霞色,满墙风生秋水纹。为褥欲裁怜叶破,制裘将剪惜花分。不如缝作合欢被,寤寐相思如对君。”
明张瀚《松窗梦语·风俗记》:“国朝士女服饰,皆有定制。洪武时律令严明,群相蹈之。如翡翠珠冠,龙凤服饰,惟皇后、王妃始得为服;命妇礼冠四品以上用金事件,五品以下用抹金银事件;衣大袖衫,五品以上用纻丝绫罗,六品以下用绫罗缎绢;皆有限制。今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者也。”
绫
绫是单色的斜纹织,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中国传统丝织物。俗称绫子。一种有彩文的丝织品,光如镜面,像缎子而比缎子薄。最早的绫表面呈现叠山形斜路,据《释名》解释为:“其纹望之似冰凌之理。”而故名。
绫始产于汉代以前,盛于唐、宋,在唐代缭绫最为著名。宋代在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狗蹄、柿蒂、杂花盘雕和涛水波等名目。并开始将绫用于装裱书画,元、明、清时期产量渐减。
绫类丝绸按原料分为有纯桑蚕丝织品、合纤织品和交织品。绫类织物的地纹是各种经面斜纹组织或以经面斜纹组织为主,混用其它组织制成的花素织物,常见的绫类织物品种有花素绫、广绫、交织绫、尼棉绫等。
绫有花素之分。可分为素绫和纹绫。素绫是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织物,纹绫则是斜纹地上的单层暗花织物。《正字通:系部》:“织素为文者曰绮,光如镜面有花卉状者曰绫。”素绫是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织物,纹绫则是斜纹地上的单层暗花织物。
素绫
素绫是用纯桑蚕丝做原料的丝织品,它制裁地轻薄,用于裱表裱图,其它绫类织物色光漂亮,手感柔软,可以做四季服装。
花绫
传统花绫一般是斜纹组织为地,上面起单层的暗光织物。绫质地轻薄、柔软,主要用于书画装裱,也用于服装。
花绫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花、地组织循环数相同而斜纹方向相反的,称异向绫,地组织如采用右斜,则花组织为左斜。现存唐代实物有外国人从敦煌盗去的几块和日本正仓院收藏葡萄唐草纹实物。银川西夏正献王墓和镇江南宋周瑀墓中也有异向绫出土。由于异向绫织物花部与地部紧度相同,织物非常平整,这种组织至今仍然经常使用。
另一种是花、地组织斜向相同而组织循环数不同,称同向绫。敦煌出土的一块唐代佛经封面的裱绫就属于这一种,纹样为图案化花卉,地部采用右斜而花部采用右斜。较晚的同向绫的组织循环数差异更大。例如福建出土的一块明万历年间梅花绫,花部采用右斜而地部为右斜。织物地部紧度大而花部紧度小,纱线产生位移,而使花纹具有凹凸效果。
绫与绮的区别
绫采用斜纹组织或变化斜纹组织。绫是斜纹地起斜纹花的丝织物,是在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期的绫常和绮混称,从织物组织来看,两者有其相似之处,但又并非完全一样。
绫、绮织品的相似之处,是表面都有斜纹花,质地都较轻薄;不同的是绮为经线显花织物,绫为纬线显花织物,绫比绮花、色变化多得多;
再则绮织品表面显类似缎织物的纹路,而绫织品表面则多半显山形斜纹或正反斜纹,因而古书《释名·释采帛》有“绫,凌也,其纹望之如冰凌之理也”的说法。冰凌的纹理与山形斜纹相似,富有光泽,以它来形容绫的风格特点极为贴切。
绫的发展史
绫光滑柔软,质地轻薄,用于书画装裱,制作衬衫、睡衣等。用作装裱图画、书籍以及高级礼品盒等的称裱画绫。因为经纬浮沉的斜纹配列的变化很多,并且可以随时改换斜纹的组织以产生不同的花纹。这种织出花纹的方法,称为“提花”。绫是平地(即绢地)而利用斜纹织出花纹;也可以是绫地,即地纹和花纹是两种不同的斜纹织。新疆拜城克孜尔明屋所发现的提花绢地织物,有的作菱形纹,有的作回纹,这些都是唐代后期实物,可以看出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
绫始产于汉代以前,盛于唐、宋,在唐代缭绫最为著名。
汉代的绫织物已十分精美,是当时价格最昂贵的丝织品之一。汉代的散花绫用多综多蹑机织造,三国时马钧对绫机加以改革,绫织物的产量开始大幅度提高,能织禽兽人物较复杂的纹样。六朝时绫与锦同样贵重。
唐代绫得到了很大发展,是绫生产的高峰时期,名目繁多,公私衣服多用绫,统治者不仅在官营织染署中设有专门用来生产绫织物的“绫作”,还规定不同等级的官员服装要用不同颜色、不同纹样的绫来制作。其丝织业以蜀中锦彩、吴越异样纹绫纱罗和河南北纱绫为著。
唐代的绫织物品种见于文献的有独窠(ke)、双丝、熟线、鸟头、马眼、鱼口、蛇皮等名目,被白居易誉为“不似罗绡与纨绮”的“缭绫”更是名噪一时。丝绸之路沿路有很多唐绫出土,日本的正仓院和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珍品中也有唐绫。宋以后,绫除了用于服装外,开始大量用于书画、经卷的装裱。其实绫有多种纹样,如唐代即有方纹绫、双丝绫、镜花绫、仙文绫等等。
宋代丝织品种类繁多,有绫、罗、缎、织锦、纱、绢、缂丝等。因为宋沿袭唐制,仍规定以绫为官服只用,所以,绫产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品种也大大丰富起来。除了原有的仙纹绫、越绫、白绫、白编绫、方纹绫、狗蹄绫、柿蒂绫、寺绫等,又增加了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白熟绫、白花绫,蓬州(今四川仪陇县)的综丝绫,阆(lang)州(今四川阆中县)的莲绫,荆州(今湖北荆州市)的方纹绫,宣州(今安徽宣城县)的熟线绫等品种。在宋代,绫除了用于服装外,也常被用作书画经卷的装潢封面。宋代罗绫则多以提花。
元代有大绫、小绫。
明代出土丝绸纹样中有落花流水花绫。
部分古籍中的绫
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酤洒趁梨花。”
《急就扁》卷二:“青绮绫縠靡润鲜。”
《西京杂记》卷一:“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四匹。绫出钜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直万钱。又与走珠一琲,绿绫百端,钱百万,黄金百两,为起第宅,奴婢不可胜数。衍犹怨曰:‘吾为尔成何功,而报我若是哉!’”
《三国志.魏志.杜夔传》:“其好古存正莫如夔”南朝宋裴松之注:“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明范濂《云间据目抄.风俗》:“绫布乃松郡中土产,昔年绫尚厚重,今皆用轻而薄者,而王江泾绫,始乱真矣。”
清姚莹《康輶纪行.赏蕃茶物》:“洽达者,织素绫为之,每方约二尺,中织佛头,六方为一连。凡蕃目及剌麻见贵客,不用名柬,奉哈达为礼。”参阅《新唐书.地理志》和清谷应泰《博物要览》。
纱
纱是最早出现的丝织物品种之一。经纬稀疏而轻薄,多以丝为之。古时纱的应用最广。也称为縠(hu)。《玉篇》谓:“縠,纱也。”亦作“沙”。
纱的发展史
春秋战国时代的纱的品种繁多。新兴的地主阶级僭越周礼的规定,开始用丝织的纱涂上漆做帽子。在长沙左家塘44号楚墓出土过一块浅棕色的绉纱手帕,它的经纬丝线的拈度和拈向不一样,织成后绉缩相错,表面显得凸凹不平,然细薄,却给人以一种厚实感。
汉代,利用加过强拈的纱线受潮湿后产生绉(zhou)缩这一规律,有意识地用强拈的丝线织成纱,然后浸水使之收缩而起绉,就成为绉纱。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四块浅绛色绉纱,当时专门叫它为縠(hu)。
古代的纱根据其本身组织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表面有均匀分布的方孔,经纬密度很小的平纹薄型丝织物,唐以前叫方孔纱。一种是和罗同属于纱罗组织,以两根经线为一组(一地经,已绞经)起绞而成的,密度较小的织物。
纱在南北朝以前都是素织,后来花织逐渐增多,宋以后益为繁盛。由于纱薄而疏,透气性好,古时应用较广,是各个时期夏服的流行用料。纱织物的名贵品种很多,如轻容纱、吴纱、三法纱、暗花纱等。
纱的用途
周王后夫人之服,以白沙縠为里,称素沙。六朝以后,以纱为特重,用亦最广,凡朝服公服不论冬夏,无不用纱。唐代以纱罗作女服的衣料,常不著内衣,仅以轻纱蔽体。宋代以后亦指棉纱。
轻容纱
唐代一些贵妇人,生活奢侈,她们“嫌罗不着爱轻容”。“轻容”就是指的纱。这种轻容纱,直到宋代还继续生产,有人记载:“亳(bo)州出轻纱,举止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谓即轻容也。”
唐代纱类丝织物的织造水平更比汉代高出一筹。1968年,在新建吐鲁番出土的唐代绛色轻容纱,与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相比,显得更疏稀,孔眼更大,织造也更精巧。
部分古籍中的纱:
《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郑玄注:“素沙者,今之白缚也。六服皆袍制,以白缚为里,使之张显。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南海出鲛绡纱,帛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余年矣。”
清叶梦珠《阅世编.冠服》:“花云素缎,向来有之,宜于公服。其便服则惟有路绸、瓯绸、绫地、秋罗、松罗、杭绫、绉纱、软绸以及湖绸、绵绸,夏惟有生纱、硬纱、生罗、杭罗而已。其后有软机纱、番纱、线纱、永纱,皆因一时好尚,群相和从耳。”
《古今图书集成.闺媛典》卷三七一引张之象《黄道婆祠记》:“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又各有法。故被褥帨带之类,织以折枝团扇棋局文字,粲然若写。土人竞相仿习,稍稍转售他方以牟利,业颇饶裕。”
纱的品种:
縠(纱的一种)
汉以后又称“纱縠(hu)”。一种有绉文的纱,以轻薄著称,向为贵重衣料。近年湖南长沙一带出土的西汉初年的细绣纹纱罗,薄如烟雾,且有仿泥金银印花彩绘薄质织物。每件纱衣重不到一市两,近乎汉人说的雾縠,南朝人说的天衣。
部分古籍中的縠:
《楚辞.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
《后汉书.章帝纪》:“癸巳,诏齐相省冰纨、方空縠、吹纶絮。”李贤注:“《释名》曰:‘縠,纱也。’方空者,纱薄如空也。或曰空,孔也,即今之方目纱也。”
《世说新语.轻诋》:“何处闻有蔡充儿”刘孝标注引《晋诸公赞》曰:“高平刘整有隽才,而车服奢丽,谓人曰:‘纱縠,人常服耳。’”
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袖软异文绫,裾轻单丝縠。”
《宋史.食货志上三》:“其纤丽之物,则在京有绫锦院,西京、真定、青、益、梓州场院主织锦绮、鹿胎、透背,江宁府、润州有织罗务,梓州有绫绮场,毫州市绉纱,大名府织绉縠......以供服用及岁时赐与。”
罗
罗是全部或部分采用条形绞经,质地轻软稀疏,其经纬组织显椒眼纹,经纱互相绞缠后呈网孔状,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
罗分为横罗和直罗。《释名》所谓“罗,文疏罗也”。多作袜帏之用。在古代诗文中,有罗袜、罗帏、罗衣、罗衾(qin)等词。罗,未练者称生罗,已练者称熟罗。也分有花纹的和没有花纹的两种。起花纹者称纹罗,无花纹者称素罗。传统品种杭罗为横罗。薄而有疏孔的丝织物。
罗织物的组织结构较为奇特,它不是靠互相平行的经纱,通过经纬交织来形成组织。而是靠互不平行的地经和绞经,有规律地绞转后与纬线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纹状组织和外观。从织物表面看也没有纵横的条纹。
古代的罗织物分为通体扭绞和不通体扭绞两大类,前者多半用四根经线为一组织造,没有筘(kou)路。后者多半用两根经线为一组织造,显现筘路。由于通体扭绞的罗织造时不用筘,工艺较复杂,产量也较低,明清以后逐渐消失。不通体扭绞的罗却因织作方法比较简便,生产效率较高,售价便宜而在明代以后大为流行。
罗的发展史
商代出土的罗织物残片,证明中国在3000年前已开始生产罗。如早在战国楚墓已有罗的残片和花罗;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出土服饰实物有绣、罗、绢、纱等各种衣著十余件。秦汉时期花罗已很精美。在唐代,浙江的越罗和四川的单丝罗均十分著名。其中单丝罗表观具有均匀分布的孔眼——后来称为纱。宋代的罗织物最为盛行,在润州(今镇江)设有织罗务,每年贡罗达10万匹以上,但因其织造工艺复杂,明清以后逐渐消失。罗,质地轻薄,丝缕纤细,经丝互相绞缠后呈椒孔形,织物紧密结实,又有孔眼透气。适于制作夏季服饰,刺绣坯料和装饰品。
春秋战国时代,以蚕丝为原料的罗织物风靡一时,如罗帐、罗幔、罗衣、罗裙罗衾......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楚国的文学家宋玉,在他著名的《神女赋》中有“罗、纨、绮、绩盛文章”句,赞叹精美的丝质花罗就好象那生动、活泼、富有文彩的文章一样。
自先秦以来,历代都有生产。秦汉以后,罗织物日臻精美,称为流行织物。罗是在“纠经”的织机上织出,特别是显花的纹罗,织造更为复杂。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了朱罗、皂罗、烟色罗、纹罗绣花丝绵袍和绣罗香囊等。从这些罗织品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杯形菱纹提花、几何纹、对鸟纹等生动雅致的花纹。杯形菱纹罗每平方米仅中30余克。一件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的素纱襌衣,重49克(不到一两),一平方米仅重15克。真所谓“轻纱薄如空”,表明二千一百多年前我国缫丝和丝织技术已具有很高水平。
西汉哀帝(前6年到前1年)年间,我国罗织物和织罗技术通过朝鲜传入日本。
唐代有透额罗,即以一小方马尾罗遮住前额,为妇女装饰之一。
唐代专门在京城长安设立了织罗的作坊。所生产的罗纹丝绸更为精细。当时,有不少诗人把天空中的云与罗相比拟,如李商隐诗中就有“万里云罗一雁飞”的诗句。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中出土的唐代白地绿花罗,可以形象地看到唐代织罗的精湛技艺。这块罗的经纬丝细如毫发,光洁的罗面上印着翠绿的枝叶,当微风掠过,轻罗微飏(yang),恰似烟云缭绕,薄雾飘浮。唐代多为花罗,如贡品中的单丝罗、瓜子罗、孔雀罗、宝花罗等。
宋代公私服多用罗,妇女成婚用以蒙头的盖头,即以五尺见方的皂罗制成。宋代,罗织物更是盛极一时,需求量大增。仅仅是润州(镇江)官方设置的“纱罗务”,每年生产的贡罗就达10万匹以上。此外,织罗技术在宋代可以说达到了巅峰状态。宋代罗的名目繁多,技术进步,成为当时的著名织物,被称为“宋罗”,且多为贡品。“宋罗”的名贵品种很多,有成都的大花罗,蜀州的春罗、单丝罗,婺(wu)州的暗花罗、含春罗、江边贡罗,东阳花罗,越州越罗,还有润州和常州的孔雀罗、瓜子罗、菊花罗、宝相花罗、春满园罗,而织罗署出产的云纹罗更是风靡一时,精美绝伦。江南一带庵堂的尼姑也加入了织罗的行列,她们生产的产品就是驰名的“尼罗”。这些都精美异常,在全国享有盛名。
清代苏州生产的罗有花罗、素罗、刀罗、河西罗等名目。
罗的用途
罗除主要用作衣料外,历史上还常用作扇面、床帐、屏风等。
《战国策.齐策四》:“下宫糅罗纨,曳绮縠,而士不得以为缘。”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披罗衣以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隋书.礼仪志七》:“[皇后]鞠衣,黄罗为之”;“青衣,青罗为之”;“朱衣,绯罗为之。”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风俗》:“罗,初尚暖罗、水围罗,今皆用湖罗、马尾罗、绮罗,而水围罗又下矣。其他纱紬更易,不可胜计。”
《红楼梦》第四十回:“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青,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作了帐子,糊了窗屜,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
绢
绢是平织,古代原称为练,梁武帝的小名为“阿练”,因而改称为绢,即现在的所谓绸。古代对质地紧密轻薄、细腻平挺的平纹类丝织物的通称。平纹类织物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历代又有纨、縞、纺、绨、絁、紬(绸)等变化。平织的绢,不织花纹,主要用印染的方法来进行装饰。
古时以生丝织品为绢,现以丝织之厚而疏者为绢。有生绢、熟绢两种。
在古代,绢丝可以泛指蚕丝。但是现代纺织工业中,绢丝特指蚕丝短纤维,而不是长丝。同理,古代绢绸可以泛指丝绸,但是现代纺织工业定义绢绸为绢丝短纤维织成的绸缎。
绢的用途
用生丝织成的平纹织物。其经纬密度基本一致。质地挺爽细腻,既可用来制衣,也可用作书画、装璜等。历代绣工在细薄轻软的绢罗上,绣出各种美不胜收的图案。湖北江陵马砖一号楚墓出土有春冬战国时期的绣绢袍、裙、裤和单衣等。敦煌出土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满地锁绣绢。
《墨子.辞过》:“治麻丝,梱(稛)布绢,以为民衣。”
《初学记》卷二七引《晋令》:“其赵郡、中山、常山国输缣当绢者,及余处常输疏布当绵绢者,缣一匹当绢六丈,疏布一匹当绢一匹,绢一匹当绵三斤。”
《新唐书.食货志一》:“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丁随乡所出,岁输绢二匹,绫、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绵三两,麻三斤,非蚕乡则输银十;上两,谓之调。用人之力,岁二十日,闰加二十日,不役者日为绢三尺,为之庸。”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文汇阁凡三层,忘廇楹柱之间,俱绘以书卷,最下一层,中供《图书集成》,书面用黄色绢;两畔皆经部,书面用绿色绢;中一层尽史部,书面用红色绢;上一层左子右集,子书面用玉色绢,集用藕合色绢。”
绢与缣
绢和缣都是平织的,但缣比绢更为精细。绢的经线和纬线的密度大致是相等的,汉绢的经纬线每平方厘米约有:经 43—46,纬 33—36。而缣是经线密于纬线,汉缣的经纬线每平方厘米约有:经 62—80,纬 35—55。古人诗有云:“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汉代缣以四丈为一匹,可见缣的织造比织绢费工。
唐代的绢和汉代相比,质地稀薄,不及汉绢精细,每平方厘米约有经线34—65根,纬线19—41根。另一种叫绢精细的平纹织物称为缣,唐缣比较粗厚,和汉缣近似,每平方厘米约有经线66—70根,纬线35—38根。
绢的品种:
缣(jian,绢的一种)
质地细密的丝绢,通常以双丝织成,能染成各种颜色。多作衣料。汉以后或用以赏赐、酬谢和交易。
《管子.山国轨》:“春缣衣,夏单衣。”
《玉台新咏.汉古诗一》:“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魏书.食货志》:“又河北州镇,既无新造五铢,设有旧者,而复禁断,并不得行,专以单丝之缣,疏缕之布,狭幅促度,不中常式,裂匹为尺,以济有无。”
宋庄绰《鸡肋编》卷上:“单州成武县织薄缣,修广合于官度而重才百铢,望之如雾,著故浣之亦不纰疏。”
纨(wan,绢的一种)
细致光洁的绢。向为珍贵的衣料,所谓白縠之衣,薄纨之里,即是。汉代宫廷以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以细绢制成的团扇,称纨扇,常为古代女子所持。
宋玉《神女赋》:“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汉书.地理志下》:“[齐地],故其俗弥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明沈德符《野获编.妇女.妇人弓足》:“向闻今禁掖中,凡被选之女一登籍入内,即解去足纨,别作宫样,盖取便御前奔趋无颠蹶之患,全与民间初制服不侔。”
清张岱《陶庵梦忆.秦淮河房》:“女客团扇轻纨,缓鬓倾髻,软媚著人。”
缟(gao,绢的一种)
细白的生绢。历史上以曲阜所产尤为轻细,称鲁缟。
《书.禹贡》:“[徐州],厥篚玄纤缟。”孔传:“玄,黑缯;缟,白缯。”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揄纻缟,杂纤罗,垂雾縠。”
《汉书.韩安国传》:“强驽之末,力不能入鲁缟。”颜师古注:“缟,素也。曲阜之地,俗善作之,尤为轻细。”
唐杜甫《忆昔》诗之二:“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素(白色生绢)
指白色生绢。除作衣料,中国艺术与它也有不解之缘,历史上许多书画作品、清代顾、湘、苏、粤四大名绣都是以白色生绢为依托创造出来的。
《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太平御览》卷八一四引《范子计然》:“白素出三辅,匹八百。”又卷八一九引同书:“白纨素出齐鲁。”
《三国志.魏志.夏侯尚传》:“今科制自公,列侯以下,位从大将军以上,皆得服绫锦、纨素、金银饰镂之物,自是以下,杂彩通于贱人。”
清叶梦珠《阅世编.食货六》:“露香园顾氏绣,海内驰名,不特翎毛、花卉、巧若天成,而山水、人物,无不逼肖活现,向来价亦最贵,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丈者,不啻数金。”
绸
称茧绸,用家蚕粗丝或野蚕茧丝纺织成的平纹织物。汉代即为人重视,南北朝以白绸作为馈赠礼品,唐宋土贡有花绸、绵绸和平绸,明代以山西潞绸为最。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茧绸缣练者,婚姻之嘉饰也。”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服用门·水绸》:“广西亦有桑蚕,但不多耳。得茧不能为丝,煮之以灰水中,引以成缕,以水织绸,其色虽暗而特宜于衣,在高州所产为佳。”
清叶梦珠《阅世编.食货六》:“山东茧绸,集蚕茧为之,出于山东椒树者为最佳,色苍黑而气带椒香,污秽著之,越岁自落,不必浣濯而洁,在前朝价与绒等,用亦如之。”
绨(绸的一种)
粗绸。质地厚实、平滑而有光泽,色彩多样。秦汉以来常作袍料。唐人谓之絁。
《管子.轻重戊》:“鲁梁之民俗为绨。”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司马贞索引:“绨,厚缯也,音啼,盖今之絁也。”
唐元稹《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报之》:“湓城万里隔巴庸,纻薄绨轻共一封。”
《宋史.赵珣传》:“绨毡居龛谷无所属,珣与书招之,遗以绨绵,绨毡听命。”
缎
缎是指地纹全部或大部分采用缎纹组织的丝织物。缎纹组织中,经、纬只有一种以浮长形式布满表面,并遮盖另一种均匀分布的单独组织点,因而织物表面光滑有光泽,组织密而不厚。缎类织物俗称缎子,品种很多。利用缎纹组织的各种花、素丝织物,也称缎。本作“段”字,《元典章》工部有段匹条,段,即今“缎”。
缎纹组织是在斜纹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组织特点是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的单独组织点均匀分布,且不相连续,因单独组织点常被相邻经纱或纬纱的浮长线所遮盖,所以织物表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花纹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最适宜织造复杂颜色的纹样。缎纹组织的这些特点与多彩的织锦技术相结合,称为丝织品中最华丽的“锦缎”。起花的称为花缎。
缎类织物是丝绸产品中技术最为复杂,织物外观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高级的大类品种。我们常见的有花软缎、素软缎、织锦缎、古香缎等。
缎的品种很多,可分为经缎和纬缎(经浮长布满表面的称经缎;纬浮长布满表面的称纬缎);根据组织循环数还可分为5枚缎、7枚缎和8枚缎等;根据提花与否又可分为素缎和花缎。素缎常用8枚经缎或5枚经缎,如素库缎。花缎主要有单层、纬二重和纬多重(3重以上)3种。单层花缎常采用正反8枚缎(或略加变化)起暗花,如花累缎和花广绫;纬二重花缎可起2~3种彩色,但色调雅致和谐,如花软缎和克利缎;纬多重花缎色彩绚丽、纹样复杂,也可称作锦,如采用纬3重组织的织锦缎和纬4重组织的五彩台毯。重纬花缎多以8枚经缎为地组织,花部则可采用16枚和24枚纬缎组织。
缎的发展史
根据出土文物来看,缎起源于唐代,唐以后发展称为和罗、锦、绫、纱等织物并列的丝织物一大类。
缎织物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宋代的缎制品非常华丽,柔软而有光泽,如果再同多彩的织锦技术相结合,就是丝织品中最华丽的“锦缎”。
宋元以后,缎类织物日趋普及,不仅有五枚缎和各种变则缎纹,八枚缎也开始被大量应用。这时期的著名品种有透背缎、捻金番缎、销金彩缎、暗花缎、妆花缎、闪光缎等几十种。缎织物最初也叫纻丝,后来才改称为缎,北京明定陵出土的纻丝,就是做工、质地均极讲究的五枚缎丝织物。
明清时缎织物成为丝织品中的主流产品。
缎的洗涤
有些品种不宜洗涤,如花软缎、织锦缎、古香缎等;可以水洗,但应用中性皂或高级皂片和高级合成洗涤剂,先用热水溶化皂液,待冷却后将衣服全部放入浸渍,再轻轻的大把搓洗,洗后用清水漂净,双手合压织物。 因桑蚕丝耐日光差,所以晾晒时应将衣服反面向外,置于阴凉处,晾至八成干时取下用中温熨斗熨烫,可保持衣物光泽不变、耐穿,熨烫时忌喷水,忌正面熨,以免造成水渍痕。清洗时,如能在水中加少许食醋,洗净的衣物则更加色光艳亮。
锦
锦是用多种色线织出各种彩色花纹的一种丝织物,或指用联合组织或复杂组织织造的重经或重纬的多彩提花丝织物(现称为缎子织),质地厚重,是丝绸中最为鲜艳华美的产品。汉·刘熙在《释名》中说:“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之。”《辞源》则谓锦是“杂色织纹也”。锦字由“金”和“帛”组合而成,表明它是古代最贵重的织品。
“锦”起源于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锦的出现,对纺织机械、织物组织甚至整体纺织技术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织锦技术的高低,可反映各朝代或各地区的防治技术水平。
锦的发展史
“锦上添花”“繁花似锦”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成语,人们常常用“锦上添花”赞誉那些好上加好,美中更美的事物。其中的“锦”字用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漂亮景物,它来源于丝织物的一类织物名称,可见“锦”的历史悠久。在孔子编撰的《尚书·禹贡》中就提到“扬州厥篚织贝”。据汉代学者郑玄解释:贝是一种锦的名称,用预先染好的丝,按贝的色彩花纹织成的。说明在商周时代就有锦的丝织物。
锦是用彩色丝线织成图案花纹的织品,常在织造前将纬丝染好颜色,颜色一般在三种以上。特点是色泽鲜艳,质地厚实。常用以缘边。中国织锦业一向发达。春秋战国时期有菱花织锦、深棕地红黄菱纹锦、朱条间花对龙对凤纹等。秦汉以来,名目繁多。在唐宋时代织锦工艺技术发展很快,花色品种很多。唐代锦以组织细密、设色精良为特点。宋代三大名锦为苏州宋锦,南京云锦和四川蜀锦。到了元代,则是织锦技术的鼎盛时期,用金银线作纬线,织成富丽堂皇的织金锦。(清以后,因汉服消失,锦虽存在,但已经用于其他服饰,汉服的锦工艺断代。)
从锦的发展史,可分经锦和纬锦两种。经锦是以经线起花,唐代以前的织锦均为经锦,如今四川所产的蜀锦也属于经锦一类,纬锦是唐代开始发展的现在的织锦,一般都是属于纬锦。织锦又有很多品种;如用金线作纬织造的成为金锦;在花纹部分不用通梭而用过管的方法织造的谓之妆花等等。
汉代,用通经断纬的织法,织成正反面完全一样的缂丝织物,曾称为“缀锦”。
东汉时,蜀锦的用色,开始有了加金技术,色彩效果更加富丽辉煌。
唐代的锦,在艺术上有经锦、纬锦的区别。经锦是汉魏以来的传统技法。多系一种经畦纹组织,它是用二层或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六世纪末,七世纪初则出现了二枚经斜纹织法。它是用二层或三层经线,提二枚,压一枚的夹纬织法。纬锦是唐代工人的新创造,大约开始于武则天当政前后。纬锦是利用多重多色的纬线织出花纹。织机比较复杂,但操作方便,能织出比经锦更繁复的花纹及宽幅的织品。新建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猪头纹锦,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从新疆劫去的花树对鹿锦,法国伯希和劫去的翔凤纹锦,都是烫的织锦的珍品。
阿斯塔那还出土了唐代前期的经锦。有武德年间(618—625年)的联珠对马纹锦,永徽四年(653年)的红地小团窠(ke)锦,对马纹锦和约在公元660年左右生产的狮子凤凰纹锦及蜀锦。这些都是利用经线起花,织出的团窠,团窠外缘是联珠纹,中央是天马或狮子花纹等。这种文艺在唐代织物中是很流行的。相类似的锦,日本法隆寺也保存了一些,其中“四大天王”锦,幅宽四尺余,长八丈余,是现存最大的一段完整的唐锦。锦的正中织一棵大树,树下织出两只狮子,四大天王在四角,两个向外作射状,两个向内作射状;外围织联珠纹,再外织成宝相花和植物纹。从天王所着甲胄和植物纹来看,不仅具有时代的风格,而且是最高的工艺成就。这些作品,不止纹样美丽复杂,在技法上要用许多不同颜色的经线,在制织上没有用纬起花便利,且能织出更繁复的花纹,所以纬锦的发明,是唐代织锦工艺的一大发展。
锦中加金的技法在盛唐已开始流行。
据记载,唐代后期织锦工艺又有新的发展,这时织锦的花样也与以前大不相同。《太平广记》卷257“织锦人”条记载东都官锦坊织锦工人的话说:“离乱前属东都官锦坊,织官锦巧儿,以薄技投本行,皆云如今花样,与前不同,不谓伎俩儿,以文彩求售,不重于世”。这说明唐代后期织锦技术,较前期更有发展。
宋代,众多面料中,织锦是最上乘的一种面料,品种多达百余种,著名的有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南京的云锦、织金锦等。
宋代织锦以成都蜀锦最有名,蜀锦的著名品种有几十种。
除传统的蜀锦外,在宋代织锦工艺中还有两朵奇葩,即金锦和宋锦。金锦是宋代开始盛行的纬三重起花的重纬织锦,是唐代纬起花锦的发展。由于其花纹图案主要继承唐以前的传统纹样,故又被称为“仿古宋锦”。加金织物大约在东汉已经产生,成熟期在宋元时期。宋代的加金技术,已经有18种之多,如扁金、圆金、捻金等。
宋锦的中心产地主要是苏州以及湖州、杭州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它是蜀锦之外具有鲜明特色的第二大名锦,主要用于装裱书画。
明代锦缎依其制作方法及艺术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一)妆花:是一种多采的丝织物,织造时用装有许多不同色线的小梭,边织边配色,谓之“过管”。花纹色彩异常丰富,少者四色,多者十多色。花故一般都比较大,因此有“走马看妆花”的比喻。妆花有完全用金线作地,不露缎地,因而称“金包地”,后改称为“金宝地”。有在缎底上起彩色花纹,同一花纹用同一色彩,在全幅中分成若干不同色段,过去多用芙蓉为饰,因此,同此作法的都被称之为“芙蓉妆”。
据《天水冰山录》和《南京云锦》记载,明初,织锦缎进一步发展,它吸收了缂丝通经断纬、分段挖花的方法,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出现了包括十七个品种的“妆花缎”,被称为锦上添花的南京云锦闻名全国。它的结花本技术,是现代提花机纹板装置的先驱。
(二)本色花:此种通称库缎,或称摹本缎。它是在缎地上起本色花,花分亮花、暗花两种。亮花浮于缎面,暗花系利用经纬组织的不同变化所形成.这种织物也有在缎地起彩色花,或花纹用金线织出的。
(三)织金或织银:此种织物是在缎地上用金线成银线织出花教。也有金线、银线同时并用织出花坟的,称为“二色金库锦”。
把金箔贴在线上成为圆形金线,然后织成花纹叫库金;用金线盘织在花纹的周围或渗织在花纹坟的某些部分叫加金;在图案中,某一部分花纹全用金线织成,其它部分不再用金的叫刻金;织金是最为富丽豪华的品种,它或是完全用金线织成底色,上面呈现彩色花纹;或是在其它地色上用金织出极为丰满的图案。明代的织金,织作精细,显金面广,富丽之中又显出豪放。
经锦与纬锦
经锦:采用重经组织,以经线起花的叫经锦。战国、西汉以前的锦均为经锦,这种锦是以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线和同一组纬线交织,经线多为二色或三色,一色一根作为一副(如颜色较多,也可使用牵色条的方法),纬线有交织纬和夹纬,夹纬把表经和里经分隔开,用织物正面经浮线显花。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发现的东汉“万事如意锦”就是一种典型的经锦。
汉代丝织品的织造方法。从锦来说都是一种“经丝彩色显花”,即通称为“经锦”的。这种经锦,纬线只用一色,经线则多至三色,由经线显出织物的花纹。三种经线的色彩,一种作为地色,一种织出花纹,一种织作轮廓线。这种织法的图案特点,是同一图案同一色彩,形成直行排列。
纬锦:采用重纬组织以纬线起花的叫纬锦。南北朝以来,纬锦开始大量生产,逐渐取代了经锦。纬锦是用两组纬线或两组以上的纬线和同一组经线交织而成。经线有交织经和夹经,用织物的正面纬浮线显花。1967年新疆阿斯塔那发现的在大红色地上起各种禽鸟花卉和行云图案的唐代锦袜,就属于这一种纬锦。
织造时,经锦只用一把梭子;纬锦用梭较多,但它不改变经线和提综程序,只改变纬线的颜色,就能织出花型相同颜色各异的图案,因此可以说纬线显花是提花技术的一大进步。古代锦的品种繁多,不胜枚举,蜀锦、宋锦和云锦是最著名的三大名锦。
部分古籍中的锦:
《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晋陆翽《邺中记》:“织锦署在中尚方,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明光、小明光、大博山、小博山、大茱萸、小茱萸、大交龙、小交龙、蒲桃文锦、凤皇朱雀锦、韬文锦、桃核文锦、或青绨,或白绨、或黄绨、或绿绨、或紫绨、或蜀绨,工巧百数,不可尽名也。”
《唐大诏令集.大历六年四月禁大花绫锦等敕》:“在外所织造大张锦、软瑞锦、透背及大繝锦、竭凿六破以上锦、独窠文绫、四尺幅及独窠吴绫、独窠司马绫等,并宜禁断。其长行高丽白锦、杂色锦及常行小文字绫锦等,任依旧例造。其绫锦花纹,所织盘龙、对凤、麒麟、狮子、天马、辟邪、孔雀、仙鹤、芝草、万字、双胜,及诸织造差样文字等,亦宜禁断。”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风俗》:“绫绢花样,初尚宋锦,后尚唐汉锦,晋锦,今皆用千钟粟、倭锦、芙蓉锦、宋锦,后尚唐汉锦,晋锦,皆称厌物矣。”
清张澍《续黔书.洞锦》:“黎平之曹洞司出洞锦,以五色绒为之,亦有花木禽兽各样,精者甲他郡,湅之水不败,渍之油不污,是夜郎苗妇之手,可与尧时海人争妙也。”参阅元费著《蜀锦谱》、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锦”条。
织成锦
织成锦是汉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经断纬的特种丝织物,据《西京杂记》记载,西汉宣帝(公元前73年——前49年)时,襄邑等地已出现了织成锦,说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已有纬起花织锦技术。到唐代有了新的发展,能织出非常精细华丽的图案。据说安乐公主有一件织成裙,花卉鸟兽皆如粟粒;正视旁视,日中影中,因反光面具有不同色彩。这种织物当时不仅在宫廷贵族中,流行,僧侣、地主也有用以作袈裟、被褥的。杜甫有“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的长诗。武则天时,曾令制织成及刺绣佛像四百幅,分送各寺院及邻国。可见在盛唐时,织成锦制作技术已相当成熟。
织成锦的独特之处,在于通经断纬而又不同于缂丝。织造时,在平纹或缎纹的底纹上,比经线粗的纬线跨越没有花纹的地方,在应当起花的地方浮于经丝之上,花纹图案显示于织物表面;织物背面的底纹上则横向排列着与正面花纹色彩相同的纬线。图案花纹可不受提花条件下的单位反复的限制,能够织出章法自由的画面,但费工多。
织成与缂丝极易混淆,但“织成”的花纹部有通纬,织成则在垂直线的两经相接处,有部分纬线与地纹的经线相交,因而,在织成效果上,既有与缂丝相似的轮廓线呈“雕镂之象”,而两经之间又有相连的纬线。近人又有研究,谓“织成”主要是按服饰式样进行织造。
所以“缂丝”和“织成”是指两个品类,而不是指一种物品。《太平御览》把缂丝、织成列为两类,先人是有其根据的。
三大名锦
蜀锦
汉代至三国蜀郡(今四川成都周围一带)所产特色织锦以染色熟丝织造,质地坚韧,大多以经向彩条为基础起彩,并彩条添花,五彩缤纷,其图案繁华、织纹精细,配色典雅,独具一格,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
蜀锦的发展史
史载蜀地产锦是在战国以前,三国时,为蜀汉主要手工产品,行销魏、吴。蜀锦是最早驰名全国的织锦,以织物质地厚重,织纹精细匀实,图案取材广泛,纹样古雅,色彩绚烂,浓淡配合,对比强烈,极具地方特色著称。
秦汉以来日臻兴盛,其时汉代扬雄在《蜀都赋》所云:“尔乃其人,自造其锦,紞(dan)繏(xuan)【纟匪】须,【纟参】(shan)缘庐中,发文扬彩,转代无穷。”说明蜀锦在汉代不仅已闻名全国,而且有了许多花色品种。按“紞”是用于被面装饰的锦;“繏”是锦带;“纟匪”(fei)是蜀锦的一个品种;“须”是锦制的鞋样;“纟参”是旌(音同经)旗上锦直幅;“缘”是衣饰用锦、其时成都也因它织锦最盛,质量最佳而被称为“锦城”和“锦官城”。
唐代是蜀锦生产鼎盛时期,这时的生产水平和织造技艺,达到了新的高度,并以写实、生动的花鸟图案作为主要的装饰题材和装饰图案,形成绚丽生动的时代风格。
宋时列为贡品,南宋时朝廷赖以购买军马,为此曾严禁私贩。宋代蜀锦在色谱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常用色有青绿、鹅黄、金周鸟、紫皂、绯红、翠池、雪花、玛瑙、真红色等,其中真红是蜀锦独具的特色。
两宋以后,江南丝织业兴起,蜀锦声势明显下降,但它的传统纹样和机织工艺,对全国织锦业影响巨大,如云锦和宋锦就是在吸收消化了蜀锦纹样和织制工艺的精粹后,才逐渐声名鹊起,成为著名特色名锦的,
蜀锦的图案
蜀锦质地坚韧而丰满,纹样风格秀丽,配色典雅不俗,如唐代蜀锦的图案有格子花、纹莲花、龟甲花、联珠、对禽、对兽等,十分丰富。在唐末,又增加了天下乐、长安竹、方胜、宜男、狮团、八答晕等图案。
在宋元时期,发展了纬起花的纬锦,其纹样图案有庆丰年锦、灯花锦、盘球、翠池狮子、云雀,以及瑞草云鹤、百花孔雀、宜男百花、如意牡丹等。
蜀锦的品种
蜀锦的品种繁多、传统品种有语丝锦、方方锦、铺地锦,散花锦、浣花锦、民族锦、彩晕锦等等。
雨丝锦的特点是锦面用白色和其他色彩的经丝组成,色络由粗渐细,白经由细渐粗,交替过渡,形成色白相间,呈现明亮对比的丝丝雨条状,雨条上再饰以各种花纹图案,粗细匀称、既调和了对比强烈的色彩,又突出了彩条间的花纹,具有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一种轻快而舒适的韵律感。图案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天安门、杜甫草堂、望江楼、百花潭、芙蓉白凤、翔凤游龙、莲池鸳鸯、蝶舞花丛、葵花、牡丹、梅竹、龙凤等。
方方锦的特点是缎地纬浮花,再单一地色上,以彩色经纬线配以等距不同色彩的方格,方格内饰以不同色彩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古朴典雅的花纹图案,如梅鹊争春、凤穿牡丹、望江楼、百花潭等。铺地锦又称“锦上添花”,其特点是在缎纹组织上用几何纹样或细小的花纹铺满地子,再在花纹上嵌织大朵花卉(有的加嵌金线),如宝相花等。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散花锦的特点是花纹布满锦地,常见的图案有如意牡丹、瑞草云鹤、百鸟朝凤、五谷丰登、龙爪菊、云雁等,富于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浣花锦又称花锦,它是由古代名锦“落花流水锦”发展而来的,传说唐代卜居成都浣花溪的贵妇人根据溪水荡漾的变化而设计的花纹,而且在锦织成后,多数在锦江上游溪水潭内洗涤,故名。其特点是地组织采用平纹或缎纹以曲水纹、浪花纹与落花组合图案,纹样图案简练古朴,典雅大方。
民族锦一般采用多色彩条嵌入金银丝织成,多用于民族服饰,故名。其特点是锦面上的图案从经纬线交织中显现出自然光彩,富有光泽。常见的图案有团花、葵花、“万”字“卐”“寿”字等。
彩晕锦的特点是织纹华贵相映,明暗匹配,层次分明,并以色晕过渡,花纹绚丽多彩,别具一格。
部分古籍中的蜀锦:
三国诸葛亮《教》:“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
《华阳国志.蜀志》:“蜀郡西城,故锦里也。”
《渊鉴类函.布帛.锦》引山谦之《丹阳记》:“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始有之。”
唐杜甫《白丝行》:“缫丝须长不须白,越罗蜀锦金粟尺。”
元费著撰有《蜀锦谱》详列宋代蜀锦名目。《蜀锦谱》:“蜀以锦擅名天下,故城名以锦官,江史以濯锦。
而《蜀都赋》云:“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游蜀记》云:“成都有九壁村,出美锦,岁充贡宋朝。”......建炎三年,都大茶马司始织造锦绫被褥,折支黎州等处马价,自是私贩之禁兴。”
元戚辅之《佩楚轩客谈》:“客蜀时,制十样锦,名:‘长它竹’、‘雕团’、‘象眼’、‘宜男’、‘宝界地、’、‘天下乐’、‘方胜’、‘狮团’、‘八嗒韵’、‘铁蘘梗荷’。”
宋锦
宋锦起源于隋唐,因兴盛于宋代而得名。相传在宋高宗南渡后,为了满足当时宫廷服装和书画装帧的需要,开始生产,特别是装帧裱画业的崛起,形成了特殊用途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锦是产于苏州、杭州等江南的地区的一种质地较薄组织细密的织物。大多用于装裱书画和包装经卷之用,也有用于华丽服装的用料。由于其花纹图案主要继承唐和唐以前的传统纹样,故又被称为“仿古宋锦”。相传北宋年间,为例满足宫廷服装和书画经卷装饰的需要开始生产,南宋末期已有紫鸾鹊锦、青楼台锦、衲锦等40多个品种。明清时以苏州生产最盛,质量最佳,所产灯笼锦、八答晕锦、落花流水锦闻名全国。
宋锦采用经二重、三枚斜纹组织,两种经纱(面经用本色生丝、底经用有色熟丝)三种色纬(纹与地兼用的色纬和两种专用纹纬)织成。宋锦色彩丰富,层次分明,不用强烈的对比色,而以几种明暗层次相近的颜色作渲晕,如它的地纹色大都运用米黄、蓝灰、泥金、湖色等;较大的花纹用庄严而稳重的常用色调;主花的花蕊或图案的特征用比较温和而鲜艳的特用色彩;花朵的包边或分隔两类色彩的小花纹则用协调而中和的间色。各种颜色的巧妙配合,形成宋锦庄严美观,晕渲相宜,繁而不乱,典雅和谐,古色古香的风格。
宋锦的图案纹样
宋锦纹样繁复多变,图案灵活多姿,题材广泛多意。
在南宋时,已有青楼台锦,紫鸾鹊锦、皂方团百花锦、柿红色背锦、八角织锦、八角回龙、球路锦、衲锦、定胜四方、如意小龙、金钱如意、福寿全宝、春意纹菊、环藤莲花、藤凤菊枝、翠色狮子、倒仙牡丹、天下乐、练鹊、绶带、瑞草、八达晕、银钩晕、白蛇龟纹、水藻戏鱼、红七宝金龙、红遍地芙蓉、黄地碧牡丹、红遍地朵花、方胜等40余种,以狮、象、鹿、鹤、孔雀、鸳鸯、蝙蝠、虫草和想象动物龙凤等巧妙结合。
此外,还有吉利祥瑞含义的八宝(如意、古钱、方胜、万卷书、毛锭、犀牛角、珊瑚珠等)、八吉祥以及“寿”字、祥云等。这些写生纹样,造型生动而流畅,构图朴实大方,秀丽多彩,结构严谨古朴,加上几何骨格添花,花中套花,花纹精细而饱满,风格端庄,典朴娟秀,配色典雅和谐。
宋锦的特点是质地柔软,色泽光亮,花型雅致,古意盎然,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现代宋锦主要产于杭州、湖州、苏州等地。
现代生产的宋锦又称“仿宋锦”,主要品种有大锦、盒锦和小锦。大锦有称“重锦”,其特点是质地紧密丰厚,结构精致,花地分明,显色效果极佳。花纹图案以仿古图案为主,有丰登锦、答晕锦、宝相锦、植物花卉锦、宜男锦等,主要用于服装的面料和名贵书画的装裱等。
盒锦是一种以桑蚕丝与少量棉纱用缎纹组织进行彩色交织提花的锦,质地轻薄细洁较疏松,花纹图案大多是结合盒子款式,花纹满地整齐正规,图案多为对称连续的横条形。题材以动物(如狮子、游龙、云雁、鸾鹊、翔凤等)为主,配以牡丹、荷花、芙蓉、菊花、铁梗、梅、兰、竹等花卉纹的八花锦、十六花锦、二十四花锦为主题,并点缀“八宝”、“祥云”、“瑞草”等,主要用于一般书画装裱、装潢或衣料等。
小锦有素、花两种,花纹细小。花纹以几何纹和对称小花纹为主,图案大多采用吉祥如意的会意写实,如八宝(古钱、方胜、书、画、琴、棋等)、八仙(宝剑、扇子、葫芦、缠枝、柏枝、笛子、荷花等)、八吉祥(宝壶、法轮、双鱼、海螺、花伞、百结、莲花等)以及“寿”字、“万(卐)”字等,主要用作庙宇佛幡、书及画册封面,以及工艺品礼盒装潢等。
云锦
“锦”是丝织物14大类中的一类,是指经纬丝无捻或加弱捻,采用先染后织,具有多种色彩花纹的丝织物,色彩多于三色,以经面缎纹为地组织纬起花的提花丝织物,外观瑰丽多彩,花纹精细高雅。
锦的花纹有两种织法:一是“经丝彩色显花”,又称“经锦”,采用单色纬线和多色经线织出花纹,织造时只用一把梭子,生产效率比较高,但色彩比较单调;二是“纬丝彩色显花”,又称“纬锦”,采用单色经线和多色纬线织出花纹,织造时使用两把梭子,容易变换色彩,使花纹彩色丰富,但生产效率相应较低。在现代,我国织锦的产地很广,品种繁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云锦、蜀锦、宋锦和壮锦,合称“四大名锦”。
“云锦”是南京传统提花丝织物的总称,其历史可追溯到宋朝在南京设立的官营织造——锦署,开始织锦,以其华贵,多彩灿烂,变换如云霞而得名。云锦原产地是南京,是在蜀锦和宋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明代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以其富丽华贵,绚烂如云霞而得名的织锦。它和蜀锦、宋锦齐名,是我国古代的三大名锦之一。古代云锦传世织品较多,最著名的是明定陵出土的妆花龙袍。
云锦在明、清时代非常流行,专为宫廷织造,主要用作“御用供品”,供宫廷服饰和赏赐用。直至晚清以后才流传至民间。因现代只有南京一地生产,故通常称为“南京云锦”。(满清时期,汉服的消失,使得云锦用于汉服的工艺也随之消失,以后用于其他服饰的制作,现在汉服的归来,可以再次使用云锦,相信比之和服毫不逊色,更加精美。)
云锦的工艺
云锦的传统工艺主要有“妆花”、“织金”和“金宝地”等。织制时,彩丝中多加金、银线和用挖花显花是云锦的特色,金、银线使云锦织品比之其他锦更加富丽堂皇;挖花显花又使同一纬向花纹的颜色比之一般锦多出许多,织品花纹色彩更加丰富。
明代织锦妆花:是一种多采的丝织物,织造时用装有许多不同色线的小梭,边织边配色,谓之“过管”。花纹色彩异常丰富,少者四色,多者十多色。花故一般都比较大,因此有“走马看妆花”的比喻。妆花有完全用金线作地,不露缎地,因而称“金包地”,后改称为“金宝地”。有在缎底上起彩色花纹,同一花纹用同一色彩,在全幅中分成若干不同色段,过去多用芙蓉为饰,因此,同此作法的都被称之为“芙蓉妆”。
妆花锦用色变化丰富,一种织物上的花纹配色多达十余种,最多可达20~30种,图案的布局严谨庄重,简练概括。
织金锦的花纹图案全部用金线或银线,或金银线并用织成。
金宝地锦的花纹图案全部用金丝织满地,再在金地上织出五彩缤纷、金彩辉映的花纹。
现代织锦在传统品种的基础上开发成功,既保持云锦的传统风格,又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新品种,如雨花锦,敦煌锦、金银妆、菱锦等。总的来说,云锦的花纹图案布局严谨庄重,变化概括强,用色浓艳对比性也强,又常以片金勾边,白色相间并以色晕过渡,图案具有浓厚朴质的传统风格,色彩华丽,别具一格。
云锦的图案配色
云锦图案的题材广泛,既有大朵缠枝花卉,又有各种动物(如龙凤、仙鹤、狮子等)和植物(如宝相花、莲花、佛手、石榴、梅、兰、竹、菊等),还有表示吉祥的“八宝”、“暗八仙”、“吉祥”、“寿”字、“卍”字,瑞草以及各种姿态的变换云势(如七巧云、如意云、和合云、叶云、行云、卧云、大小钩云等),栩栩如生,如见真情实景,尤其是在纹样中所用的手法更是微妙绝伦,能充分体现宾主呼应,呼之欲出,而且花纹层次分明,花清地白、锦空匀齐。
除此之外,云锦图案上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单一作为陪衬的云纹造型来说就有七巧云、四合云、行云、片云、团云、如意云、和合云、朵云、流云等多种。这些模仿自然界奇妙云势变化的云纹,配上作为主体的龙、凤、仙鹤、牡丹、莲花等表示尊贵或祥瑞的禽兽花卉,使整个图案充满了生气。
在配色方面,则运用了色晕与调和的技法,使纹样色彩美丽动人。云锦主要用于制作蒙、藏、满等少数民族的服装和服饰材料以及高级服装,在古代则主要运用于缝制龙袍、装饰宫殿和庙宇以及神袍、祭垫、帷幕等。
云锦的品种
云锦有妆花、库锦、库缎三大类型产品。
妆花,是云锦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产品以织物的质地组织命名,如妆花缎、妆花罗、妆花绢等。其织造工艺是在缎地上货其他地上以挖花的方法,用各色丝织出花纹,并以圆金线、扁金线勾边或金、银线装饰花纹。其用色浓艳反差达,配色最少四色,多至十几色,一般用六色至九色。其图案布局严禁庄重,纹样造型简练概括,多为通幅大型饰满花纹作四方连续排列,亦有通幅作为一单独纹样的大型妆花织物,如明清龙袍。“妆花”也是织造技法的总称,始见于明代的《天水冰山录》。
库锦,又称“织金”,是缎地上用金线或银线织出各色花纹的织锦。库锦中又分“二色金库锦”和“彩花库锦”两种,前者是金银线并用;后者除用金银线外还夹以二至三种色丝并织。
库缎是在缎地上由经纬丝起花,形成明暗花纹,局部织以经线的织锦,有本色花库缎、地花两色库缎、妆金库缎、金银点库缎等名贵品种。
云锦妆花
“妆花”是云锦中织造工艺最复杂的品种,也是最有南京地方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提花丝织品种。
“妆花”是织造技法的总称,始见于明代的《天水冰山录》。该书记载严嵩抄家的大批丝织物中,有很多“妆花”名目的丝织物,如“妆花缎”、“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紬”、“妆花绢”、“妆花锦”等等。
“妆花”织物有加织金线的,也有不加织金线的。
妆花为何云锦织造中的顶峰,有它自身的特点:
“妆花”织物的特点是用色多,色彩变化丰富。在织造方法上,是用绕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彩绒纬管,对织料上的花纹作局部的盘织妆彩,配色非常自由,没有任何限制。图案的主体花纹,通常是用两个层次或三个层次的色彩表现,部分花纹则用单色表现(如花梗和叶、芽)。一件妆花织物,花纹配色可多达十几色乃至二三十种颜色。妆花的用色虽然多,但均能处理得繁而不乱、统一和谐,使织物上的纹饰获得生动而优美的艺术效果。这种复杂的挖花妆彩的工艺技法,作为整件织物的织造方法,在其他地区生产的提花丝织物中不见应用。清代苏、杭两地的官办织造,虽也生产这类织物,实为按照江宁的这种技法而织造的。
妆花织物失传的品种很多,1949年南京解放以后被继承下来的,只有“妆花缎”一种。
“妆花缎”,是在缎地上织出五彩缤纷的彩色花纹,色彩丰富,配色多样。以四则花纹单位的妆花缎匹料为例:在同一段上横向并列有四个连续花纹单位,每个花纹单位的纹样完全一样。由于运用了通经断纬、挖花盘织的妆彩技法,四个单位的花纹配色则可以不相雷同(当然这里还须注意到相互间的色彩关系),充分显示了妆花织物妆彩工艺的长处和特点。如若织造“织成”形式的妆花织物(如桌围、靠垫、装饰挂屏等),则更能发挥这种配色的长处。到目前为止,这种妆彩技法变化自由的优点,电力织机还不能代替。
妆花缎的地组织,明代的多为五枚缎纹组织;八枚缎纹的,在明代晚期的织品中已见应用。
(满清时期,剃发易服,汉服的消失,妆花的走向脱离了汉服,工艺虽然还在,但是这类专用做汉服而产生的工艺已经消失,之后清代的妆花发展偏离了轨道,审美等已经不是汉文化的影响了,所以在清代很多工艺因为诸多影响而消失断代。清代的妆花缎主要是八枚缎纹组织,光泽效果比五枚的更佳。五枚缎的,在清代织品中也有应用。目前生产的有八枚缎的和七枚缎的两种。)
妆花织物的取名、配色:
妆花织物在辽宋的墓葬中已有发现,明、清时期达到了高峰。它是由织金技术发展起来的、以局部挖花为主要显花方法的一种重纬、多彩的丝绸。
妆花织物可以根据地组织的不同来取名,如:地组织为平纹,则称为妆花绢;地组织为斜纹,则称为妆花绫;地组织为缎组织时,则为妆花缎。它吸收了缂丝通经断纬、分断挖花的方法,也就是将织花纹的通纬改为断纬。
织造时,用装有许多不同色线的小梭边织边配色,谓之“过管”。妆花花纹色彩异常丰富,少则四色,多者可达十余色。妆花缎的种类繁多,有完全用金线作地、彩色显花的“金宝地”;有在缎底上起彩色花纹,同一花纹用同一色彩,在全幅中分为若干种不同色彩的“芙蓉妆”;有在缎地上以各种颜色的丝织织出花纹,并用金线绞织出花纹边缘的达17个品种之多,其中以被称为锦上添花的南京云锦最为著名。云锦用色浓重,对比强烈,图案常为大朵缠枝花和各种云纹,具有华丽庄重的美感,是中国古代丝织品最精华的代表。
妆花的用处(古代不是普通人家可以使用的,御用):
妆花缎的用途,过去多用做冬季的服装、帐子、帷慢和佛经经面的装潢等,一般是织成匹料剪裁使用。但明清两代的妆花织品,很多是以“织成”形式设计和织造的,如龙袍、蟒袍、桌围、椅披、伞盖,乃至巨幅的彩织佛像等等。这些按照实用物的具体形式、规格和特定的纹饰内容设计织造的妆花织成,在设计和制作上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有些复杂的织品(如龙袍、巨幅彩织佛像等),从图案设计到挑花结本、上机织造,很多人共同劳动,往往经年方得完成。清代的官办江宁织局和南京的民间机坊,生产这类织成形式的妆花织物,是有着丰富经验和很高成就。
“妆花缎”匹料的花纹单位有:八则、四则、三则、二则、一则(一则花纹单位的,作坊术语叫做“独花”,或者“彻幅纹样”)几种。
(清代还有一种叫“寸蟒”的妆花缎,是用金线和彩绒织出“小团龙”和“骨朵云”相间排列的八则花纹图案,因为团龙花纹直径很小,故被名之为“寸蟒”缎,或“金钱蟒”缎。又因整个“骨朵云”纹样的外缘轮廓像“鱼”形,因而织工们也叫它为“鱼妆”。)
妆花缎匹料一般应用四则和二则花纹单位的较多,用彻幅大花纹样的也不少,如“大云龙”、“大凤莲”、“八吉大凤莲”等,都是配色浓艳强烈、气魄非常豪壮的典型云锦妆花织物。这种彻幅的和二则的大花纹样织物,云锦妆花织物中非常多,在其他地区生产的锦缎中,却是极为少见的。
在云锦的妆花织物中,还有一种叫做“金宝地”的织物。这是我国传统丝织工艺中,南京特有的品种。
明代、清代,“妆花”和“织金”都是御用贡品中的高级织物。自帝王后妃的御用服饰,到宫廷帷帐榻垫的装饰,从经籍囊匣的装潢,到赏赐王公大臣、赠送国外来使,都大量地耗费着这些精美的织物。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生活习尚的改变,南京很多优秀的传统提花丝织产品,或因生产工艺复杂、工料成本太高难以发展而停产;也因汉服的消失、人民忘记汉服,改穿西式服装,而逐渐消失;也有不少因为人亡艺绝而湮没失传。1949年南京解放前后,民间机坊生产的云锦只是清代流传下来的部分品种,不是南京历史上传统提花丝织产品的全部。要想恢复失传的品种,需要有较高的技术力量,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相应的物质条件,作认真的研究和试验,方有可能把它们逐步地挖掘恢复起来。这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研究实验工作。所幸,1949年南京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云锦主要品种已被保存下来,技艺上也得到了完整的继承,为云锦工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织金锦
织金锦,元代亦称为“纳石失”,是一种把金线织入锦中而形成特殊光泽效果的丝织物。这种织物的组织,均为由金线、纹纬、地纬三组纬线组成的重纬组织,它的金线显花处的结构则为变化平纹或变化斜纹组织。
中国古代丝织物加金最早始于何时,现尚无定论,如果把它和同时期大量用金银装饰器物联系起来看。或在战国前后。因为这个时代,正是金银错器反映到种种用器上的时代。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从古代文献及出土丝织物中见到过有关这个时期丝织加金的记载和实物。
不过可以肯定,织金法大致至迟在东汉已经使用,唐宋时织金技术趋于成熟,织金、捻金和其他用金方法就达到了10多种。至元代织金锦缎大量生产,达到极盛。唐宋丝织物以色彩综合为主的艺术风格,至此也变成了以金银线为主体来表现织物风格。
《史记》、《汉书》都称西北匈奴胡人不重珠玉,欢喜锦绣。汉代以来,政府每年必赐匈奴酋长许多锦绣。中国向大宛、楼兰诸国换马和玉,也是用锦绣和其它丝织物。这种丝织物中,即有加金织物。《盐铁论》中说中等富人的服饰,即有“罽衣金缕,燕貉代黄”。但所说金缕,也可能指的是大夏、大秦的外来物。
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丝织物加金技术可能来自西方。但是一切生产都必然和原料发生关系。锦缎生产,入汉以来西蜀最盛。金子产子西南,汉代西蜀的金银扣器,在国内首屈一指。因此中国丝织物加金技术,说它创始于西南,还比较符合事实。曹丕《典论》对蜀锦有“金薄蜀薄不佳;鲜卑亦不受”的批评。意思是四川织的金锦和綵锦,送给鲜卑民族也不受欢迎。川蜀是金子的重要产地,搥金箔技术于蜀中得到发展,是极自然的。
六朝到唐末,是丝织加金技术发展的过渡阶段。锦中加金的技法在盛唐已开始流行。可能由于佛像中的金襕,影响到贵族妇女的服饰。但金银在丝织物中的地位,始终没有彩绣和织锦重要。到开元、天宝年间,社会奢侈之风日盛,一般器物多用金银或金银装饰,丝织加金技术,必然在这个时期得到提高。捻金织也同样得到发展的机会。不过从唐人诗词描述的情况看,用于女子歌衫中的丝织加金有两种方法。一即销金法的泥金银绘画或印花;一即捻金线缕金片的织绣。以泥金银绘画和捻金刺绣比较普遍,织金范围还不大。唐末、五代之际,丝织物加金有了进一步发展,当时诗词中叙述女子服饰用金的极为普遍。
北宋统一之初,颇尚俭朴,大中祥符以后奢靡之风大兴,不仅帝王士大夫之家奢侈豪华,市井之间也以华美相胜。织物大量用金的情形,可以从政府反复颁布的禁令中反映出来。大中祥符八年诏令,关子衣服用金事,名目就有十八种之多。计有:销金、缕金、间金、戗金、圈金、觧(jie)金、剔金、捻金、陷金、明金、泥金、榜金、背金、影金、阑金、盘金、织金、金线等。
宋锦加金技术,就目前已拿握的情况看,至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古代的金箔法,宋代称为明金。反映到丝织物上和建筑中的彩绘勾金以及现在所见织金妆花缎用金情形大体相同。关于这种金锦的名目、花纹和用途在《大金集礼》中有较详细的记载。虽然讲的是南宋女真人的官服,却大都是承袭了辽和宋代的旧制。
另一种是捻金锦。如明、清捻金或库金。文献上提到捻金锦的,多在南、北宋之际。《大金吊伐录》记载,靖康围城时,宋政府和金礼物中,有金锦一百五十匹。周必大《亲征录》和《清波杂志》中都记载,南宋使金礼物中有捻金织物二百匹。南宋初年,高宗到张浚家,张浚献锦百匹,其中即有捻金锦五十匹。可见这种高贵织物在当时是有代表性的。据《松漠纪闻》载,这种捻金技术,可能是由入居秦川的回鹘(gu)人传入。
虽然宋代织物加金技术已趋成熟,织金、捻金和其他用金方法已达十八种,但加金织物的真正盛行,还是在元代。
元代加金织物,当时称为“纳石失”,也有写作“纳失失”、“纳失思”或“纳克实”的。这可能是波斯语的讹译,当时波斯也盛织一种称为“纳石失”的金锦。从前面所列的染织局看来,元代在弘州和荨(qian)麻林都设有纳失失局,以专门管理这种丝织的生产。弘州即现今的原阳,荨(qian)麻林在现今的万全西北。根据记载,元时曾从外地移入三千三百多户回回工匠,他们擅长织造纳石失的技术。
元代加金织物的兴盛,除了承袭金人的用金风气习惯,和当时蒙古民族的文化水平、装饰爱好、艺术理解等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当时国力扩张,从被征眼的女真、西夏、南宋政府和全国人民手中掠夺了大量黄金;元代又以一种新的经济策略,用大量纸币吸收黄金,因而占有了数量巨大的黄金,成为大量生产金锦的物质基础。元代统治者大量“衣金锦”用金锦,以显示 统治者的华贵和权威。其次是用金锦作为赏赐和制作官服。据《元史·舆服志》记载,元代皇帝每年大庆节日,都要给一万二千大臣颁赐金袍,凡十三次,由此可见所需数量的巨大。另据《元史·舆服志》记载,天子质孙冬服分十一等,用纳石失作衣帽的就有好几种,百官冬服分九等,也有很多用纳石失缝制。
在元代,不仅丝织物加金,毛织物也加金,叫作毛缎子,在真定设局织造。统治者及百官的衣帽用织金,三品以上官吏的帐幕也用织金;当时喇嘛教盛行,喇嘛所用的袈裟、帐幕也无一不为金锦所制。《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当时用织金作军中营帐,连绵数里,其奢侈浪费可以想见。
相传明永乐至正统年间所刊印的《正统藏》的藏经经面和分包经书的绫锦,有一部分是元代遗物。从这批织物
中,可以了解在织造技法和纹饰方面,多是沿袭了南宋制度,较为突出的是大量使用奢华的金线。
这批织物,从种类区分,计有:锦、缎、绫、罗、绸、纱、绢和三、四种麻、毛、棉混织的一时还不能确定名目的纺织品。从用金方法区别,计有部分加金和全部织金。从加金技术区别,计有捻金(搓金线)、印金(泥金印花)和片金(缕金丝织),以及用于少量刺绣上的平金、盘金和蹙金。其中以片金占主要地位。花样则由古代的龟背纹,到唐代的柿蒂樗蒲、独窠、连窠,宋代的云凤、舞鹤、散搭花、生色花(写生花)。花纹色彩,富丽而繁多。有一种单纯用金银丝缕加绿蓝织成的条子式闪光锦,宋人称之为金条纱,其华丽色彩效果,是后来丝织物中少见的。
元代加金丝织实物,故宫博物院有藏品数种,此外,各地亦有不少出土。除前面提到的北京庆寿寺发现的四片金锦外,1970年,新疆盐湖古墓也出土了元代片金织金锦,单经直径为0.15毫米,单纬直径为0.5毫米,经密52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拈金织金锦,经密65根/厘米,纬密40根/厘米。说明元代用金银丝织造“纳石失”(织金锦)相当发达。
另外,在日本还保存有“大鸡头金襕”、“花兔金襕”、“团龙金襕”等元代产品。西亚也藏有元代织出阿拉伯文字的鹦鹉金襕。西藏萨加所藏元绣,和日本京都博物馆所藏的杨柳观音,也都是用大量金线织绣出来的。
《元典章》五十八,关于使用“纳石失”的记载很详细,在织造纳石失条例中,有许多文件反复提到应如何作,不许如何作,严禁偷工减料等等,也可反映当时加金丝织物生产数量之大。
缂(ke)丝
缂丝属于纹织物,是一种手工艺术品。它的织法既不同于一般的织花织物,也不同于织锦和刺绣,而是一种织法极其特殊的织花织物。缂丝是通经断纬、俨若“雕镂之像”的单层平纹织物,亦用单层平纹组织织花。
缂丝在古代有被叫做织成,后来因其表面花纹和地纹的连接处有明显像刀刻一般的断痕,自宋代起右脚刻丝、尅丝、克丝。它实际上是一种以蚕丝为经线,各色熟丝为纬线,用结织技术织作的一种高级显花织物。缂丝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达官贵人祭祀天地和参加重要典礼的礼服就是用它为衣料制成的(《后汉书·舆服志》:“公侯九卿之下,(衮服)皆为织成”)。(但“织成”与“缂丝”是两种织物,较类似,容易混淆,之后会讲到。)
缂丝虽属平纹织物,但它的织法是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织成的,较特殊。织前,先将画稿或画样衬于经纱之下,织工用笔将花纹轮廓描绘到经纱上;织时,不是只用一把梭子通投到底,而是根据花纹图案的不同颜色,把每梭纬纱分成几段,用若干把具有各种色彩的小梭子分织。
缂丝的名称:
缂丝,在我国古代文献记载里,有各种名称。《松漠纪闻》写作“剋丝”,《博物要览》写作“克丝”,《鸡肋篇》写作“刻丝”,《名义考》写作“缂丝”,《格古要论》则称为“刻色作”,调“其配色如傅彩”,字书《玉篇》释“缂,紩也,织纬也”,日本人则称为“缀织”,或“缀锦”。缂(Kè)丝(英译:silk tapestry with cut designs,纺织英文辞典:K’o-ssu,K'o-ssy),又称作“刻丝”、“克丝”或“尅丝”,文异音同。
明周祈《名义考》:“刻之义未详,《广韵》‘缂、乞格切,织纬也’。则刻丝之刻,本作缂,误作刻。”
宋庄绰《鸡肋篇》:“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杼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明初曹昭《格古要论》称“刻丝作”曰:“宋时旧织者,白地或青地子,织诗词山水,或故事人物花木鸟兽,其配色如傅彩,又谓之刻色作。”
我国宋代刻丝大盛,据《清秘藏》所记有“楼阁”、“龙水”、“百花攒龙”、“紫宝阶盛地”、“紫大花”、“五色簟文”等等数十百种。明代宫中设刻丝匠专事御用刻丝物品,民间以吴市出品为巨擘。
《红楼梦》所记尚能窥其“盛况”也。《红楼梦》第五一回:“ 凤姐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给了袭人 。”
中国古代宋代庄绰《鸡肋篇》以及明代张应文的《清秘藏》、曹昭的《格古要论》、高濂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诸书均作“刻丝”,宋末元初周密的《齐东野语》与元末明初陶宗仪的《辍耕录》等书写为“克丝”,宋代洪皓的《松漠纪闻》、吴自牧的《梦梁录》等书又称“克丝”。清代皇家著录宫廷书画的《石渠宝笈》和《秘殿珠林》中均记做“缂丝”。 “缂”、“刻”、“克”、“克”四字音同。近代学者胡韫玉认为本字应当是“缂”,探其究竟,缂丝织制时以小梭织纬,根据纹样多次中断以变换色丝,成品只露纬丝不露经丝,可见此“缂”字正合“通经断纬”的技术特点。对于丝织工艺当谓“缂”,而对于金木工艺则称“刻”。 字各有所当,故“刻”、“克”皆为假借。
以上不过是取其名称不同而已。此外,还有一种称为“织成”的,有的美术史家把它和缂丝混称,误认为同物异名。如大村西崖认为剋丝即隋唐所谓之织成锦。近人朱启钤(qian)在其《丝绣笔记》中也谓刻丝与织成“是一是二,尚待论定”。
由于织造的作品在图案与素地接合处微显高低,呈现一丝裂痕,犹如镂刻而成,故称“刻丝”。其成品正反两面如一,与苏绣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并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古有“织中之圣”和“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美誉。由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又被称之为 “千年不坏艺术织品”。
缂丝与织成的区别:
缂丝的魅力在于能够逼真地织出绘画作品。缂丝是一种珍贵的丝绸产品,在花纹部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制,织法和“织成”相似,所不同的是“织成”的花纹部有通纬,缂丝没有通纬,因而在花纹和地纹的连接处出现明显的断痕,像刀刻一般,“缂丝”因此得名。
从织作上看,缂丝和织成两者近似而又有区别。
庄绰(chao,chuo)《鸡肋篇》所记刻丝这样写着:“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cheng)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用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有谓刻丝非通梭所织,并不足以说明它的特征,因为织成也基本上是断纬织法。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缂丝在织纬时,花纹呈垂直线,与地纬截然分开,织成后要加以修整手续。所以,缂丝最忌花纹中的垂直线。织成则在垂直线的两经相接处,有部分纬线与地纹的经线相交,因而,在织成效果上,既有与缂丝相似的轮廓线呈“雕镂之象”,而两经之间又有相连的纬线。近人又有研究,谓“织成”主要是按服饰式样进行织造,“缂丝”则不受式样的限制,而两者的织法则基本相同。
总之,不论哪一种说法,“缂丝”和“织成”是指两个品类,而不是指一种物品。《太平御览》把缂丝、织成列为两类,先人是有其根据的。
缂丝的发展史
缂丝织物发展于周、汉、唐,而成熟于宋。宋、元、明、清四代出现了许多具有熟练技术的缂丝名匠,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南宋的朱克柔、沈子番、吴煦(xu),明代的朱良栋、吴圻(qi)等。
晋以后缂丝织作技术有了较大进步,织品日臻精细,出现了一些以佛像、人物和各种物体作纹样主题的织物。同时,它在织物中的地纹也大为提高,除了皇帝的衮服逐渐地改用缂丝外,在其他需要织物显示尊贵的地方也一律以缂丝充任。例如,南北朝和唐代的内府,在整理其收藏的王羲之、王献之书法时,对于上品均用缂丝装裱,较次的用锦装裱。(张怀瓘[guan]《二王书录》)。
汉代,用通经断纬的织法,织成正反面完全一样的缂丝织物,曾称为“缀锦”。
至宋代,缂丝不仅在织作技术方面达到了完全成熟的程度,宋代缂丝盛行,多用作装裱书画和生活用品,亦有摹缂书画者,如《缂丝紫鸾鹊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在制作原则上,也起了很大变化,即单纯制作服用的织物,发展为兼作专供欣赏的纯艺术品。
北宋的缂丝技法基本上继承了唐代的缂丝织造方法,并有所创新,出现了“长短戗”的调色方法,使深浅相互穿插产生色彩“空间调和”的晕色效果;这是缂丝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南宋是我国缂丝的黄金时代。缂丝产品有些已从装饰性日用品发展成为纯欣赏性的独立艺术品种,出现了以名人书画为粉本,按图稿直接挖织的观赏性作品。如朱直柔、沈子藩、吴煦等缂丝名家,把以往纺织工艺所能表现的绘画作品,用手工细致巧妙地缂织出来,凡过去著名书画无不有缂丝副本。
元代现存的传世缂丝作品不多,其代表有北京故宫所藏的《缂丝东方朔偷桃图》,基本是继承宋代技术而做,未有新的举措出现。
明代缂丝工艺,虽然不及其他丝织工艺盛行,但与宋、元时期相比,也有所创新和发展,其中以宣德时期为最盛。《纂组英华》记有:“南匠北来效技呈能,制作之精不亚宣和。”当时创造了双子母缂丝法,即单经(粗丝)与双经(细丝),以及交叉并进的三种新的运梭方法。在织造时可以随作者的意图,安排画面的粗细疏密,也可以随题材内容的不同而变换织法,使缂丝产品更加层次分明,疏密有致而富于装饰性。
附清代缂丝(仅作参考,已不用做汉服):
清代缂丝,多做于乾隆时期,缂织技术极为精巧、牢固,用丝细匀、紧密、齐整,为前代所不及。为了追求原作的笔意,不仅使用灵活多变的各种染色方法,而且还在作品的毛体花纹上用彩笔局部加绘,有时还加绣,以绣补缂,是明清两代的创意,其代表作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代《缂丝花卉册》和《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轴》。
缂丝名家:
朱克柔(女):南宋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出身贫寒,从小就学习缂丝,积累了丰富的配色和运线经验。朱克柔织的缂丝,表明细密丰满,丝缕匀称显耀;画面配色变化多端,层次分明协调,立体效果特佳,有的类似雕刻镶嵌。朱克柔是以画家兼工缂丝,所以,人物、树石、花鸟均极精巧。有一副天蓝色地上缀着水红色茶花的织物,画面上蛱蝶翩翩起舞,茶花叶上有一块被虫蚀过,她用复杂的合丝,细致入微地把它织出来,效果逼真。后世有人赞叹说:朱克柔的缂丝,“古淡清雅,有胜国诸名家风韵,洗去脂粉,至其运丝是绝技,非今人所得梦见也”。
代表作:《莲塘乳鸭图》、《山茶》、《牡丹》,其作品特点是手法细腻,运丝流畅,配色柔和,晕渲效果好,立体感强。
沈子番:南宋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沈子蕃的缂丝作品以书画为粉本,设色高雅古朴,生动传神,令人叹为观止。原清宫养心殿所藏花鸟图轴、重华宫沈子蕃缂丝梅雀图轴等均为其传世佳作。
代表作:《青碧山水》、《花鸟》、《山水》、《梅花寒鹊》,其作品特点是手法刚劲,花枝挺秀,色彩浓淡相宜。
吴圻:明代吴门(今江苏苏州)人,字尚中。紫禁城干清宫中藏缂丝沈周蟠桃仙图轴即为吴圻摹缂沈周画作之作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朱良栋: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地区)人。紫禁城干清宫藏缂丝瑶池献寿图轴,其款为“长洲朱良栋制”。
缀锦:
缂丝,古代又称“刻丝”、“克丝”、“刻色作”,日本人称“缀锦”,或“缀织”。
但在汉代,用通经断纬的织法,织成正反面完全一样的缂丝织物,曾称为“缀锦”。
缬
染花的丝织品;织物上的印染花纹。中国印花技术发明于战国,至西汉即有金银加彩三色套印染缬,魏晋南北盛行蜡染印花绵布。唐代普遍流行蜡缬、夹缬和绞缬三种方法,长安有采缬铺。宋代随着印染业的发展和印染技术的不断提高,染缬(xie)加工呈专门化,已经能生产出泥金、描金、印金、贴金和敷彩相结合的印花织品。当时还出现了一批专门雕造花缬(印花版)的工匠。
缬氆,即蜡染,或起始于西南其他民族,透过镂空的花版,将蜡融化后印于织物之上,经过浸染处理,再将蜡迹洗净,显出轮廓清晰的花纹。夹缬是用两块相同花纹的版模将织物折叠夹紧,然后再行浸染,染出的图案工整对称,能套染多种颜色,是一种直接印花的方法。
绞缬则适合于染印散点状的花纹,染时根据需要先将织物依次撮缬起若干组,再用细线扎紧,浸染时将线拆除,织物上便会出现一组组浑厚而有规则的花纹。北宋时曾下令禁止民间使用染缬,并不许印花棋逢对手片流行。十七、十八世纪西藏的氆氇仍用夹缬法刷印花经纬度和缬法撮晕浸染花纹,保留了唐代的印染风格。近年新疆于阗也有绞缬织物出土。
晋陶潜《搜神记》卷九:“淮南陈氏于田中种豆,忽见二女子,姿色甚美,著紫缬襦青裙,天雨而衣不湿。”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复引诸王按行府库,锦罽珠玑,冰罗雾縠,充积其内。绣、缬、紬、绫、丝、彩、越、葛、线、绢等不可数计,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为元色,余则入染色,谓之彩缬,今民间亦多为之。”
葛麻棉织品:
布
麻、苧、葛、棉等非丝织物的通称。上古布仅指麻、葛。我国古时称为“布”的,不是指现在用棉织成的染织品,主要是指麻、紵(zhu)、葛等植物纤维的织品。所以《小尔雅》记:“麻紵葛曰布。”
古代贫贱的人穿不起丝,只能穿麻,布衣遂成为庶人的代称。中国织麻较织丝为早。五六千年以前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就用野麻纤维纺成线,织成布,布幅很窄。西安半坡和华县泉护村等地发现的陶器底部麻布印痕,每平方厘米有经纬线各十根。汉魏六朝著名者为南方葛布,作夏服材料。宋元初开始流行棉布,至明代一般棉布代替了苧麻、粗绢。宋明都有丝棉交织,以明代丝丝棉纬的云布为有名。
麻布、紵布、葛布都是固定劳动人民日常服用的布料。这些都是就地取材,经济实用,与广大人民生活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宋代诗人陆游曾有诗句:“薄饭蕨薇端可饱,短衫紵葛亦新裁。”这里的“薄饭蕨薇”、“短衫紵葛”,正是描写一种最朴实的生活。
《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
《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三一四引《唐六典》:“胜、宁等州出女稽布,济州出賨布,海州出楚布,涪州出连头獠布,巴州出阑于布,凉州出毼布,西州出白氎,南州出斑布,汉州出弥牟布,韶州出竹子布。”
宋庄绰《鸡肋编》卷上:“苏州以黄草心织布,色白而细,几若罗縠。”
葛、葛布
葛,也称葛藤和葛麻,是一种属于豆科的藤本植物,其长可达八米,多生长于丘陵地区的坡地或疏林之中,经加工分离的葛纤维,是我国古代最早用来纺织的大宗原料之一。其茎的纤维所制成的织物叫葛布,俗称“夏布”,质地细薄。除作衣料,魏晋以来多用制巾。古时习惯把织作精细的葛布称为絺(chi、zhi),粗糙的葛布成为绤(xi),绤之细者称为绉(zhou)。葛纤维的吸湿散热性较好,特别适宜作夏服材料。
葛是一种蔓生植物,叶为三片小叶,秋季开串状紫色蝴蝶花。其茎皮经过加工可织为布,称为葛布。葛布又分为几种,细葛布叫做絺(zhi),粗葛布叫做綌(xi),絺(zhi)之细者又称为绉(zhou)。葛纤维和麻纤维一样,吸湿散热快,穿葛布制作的衣服有去汗离体的效果,所以葛布是夏季服用的一种布料。杜甫诗:“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zhi)綌(xi)。”《袁中郎文钞》也有“处严冬而袭夏之葛者也”之句,都说明入秋以后就不适宜穿葛布衣了。
春秋战国时期,是葛生产的黄金时期,当时葛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已很普及,高质量的葛织物不仅各地都有生产,产量亦很惊人。隋唐以后,丝麻的纺织技术和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葛藤却因为其单纤维较短,不适于精加工逐渐被麻取代,它的生产便局限于一些偏僻山区了。
葛之产地,一为吴越,一为岭南。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遗址发现三块五六千年前的葛布。自周以来,历代贡赋。尤以广东之葛为有名,其织葛者名细工,织成布弱如蝉翅,重仅数铢,明清以来有用丝纬葛经混织者。
《书.禹贡》:“岛夷卉服。”孔传:“南海岛夷,草服葛越。”孔颖达疏:“葛越,南方布名,用葛为之。”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货语.葛布》:“粤之葛,以增城女葛为止,然恒不鬻于市。彼中女子终岁乃成一匹,以衣其夫而已。其重三四两者,未字少女乃能织,已字则不能,故名女儿葛。所谓北有姑绒,南有女葛也。其葛产竹丝溪、百花林二处者良。采必以女,一女之力,日采只得数两。丝缕以针不以手,细入毫芒,视若无有。卷其一端,可以出入笔管。以银条纱衫之,霏微荡漾,有如蜩蝉之翼。”
絺綌(chi,xi)
絺(chi),细葛布;綌(xi),粗葛布,絺(zhi)之细者又称为绉(zhou),都是将葛经过浸渍煮沦的加工法制成的。絺綌,指葛布衣服。这种由絺綌制成的衣服在我国很早就有了,《诗.葛覃》中说“为絺为綌,服之无释。”古人暑天穿葛布单衣出外,一定要外加套衣,否则被认为不敬。
《礼记.玉藻》:“振絺綌不入公门,表裘不入公门。”郑玄注:“振读为禅禅(单)也。表裘,外衣也。二者形且亵,皆当表之乃出。”
民国《川沙县志.物产》:“葛,草荡最多,村野亦有之,蔓生二三丈,茎多纤维,可为絺綌。人多识。即有识者,未谙其法,此风气使然也。”
麻、麻布
麻类植物的韧皮纤维是我国历史上使用的最久远的纺纱原料。麻和葛是商周时期最主要的纺织原料。《诗经》中谈到麻和葛的地方有几十处,如“丘中有麻”、“彼采葛兮”、“绵绵藟藟(lei),在河之浒”、“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麻衣如雪”等讲的都是葛麻的种植和加工,可见当时麻纺织之普遍。
古代的麻布的粗细程度是用“升”也叫“稯(zong)”来说明的,即用经纱的根数来表示的,80根经纱谓之一升。汉唐两代生产的麻类织品的名称,有一些现在还不难考知。仅见于《说文》一书就有绀、缌(si)、緆(si)、緰(tou)、纻、【纟慧】(hui)、絟(quan)、絺(chi)、绤(xi)、绉10种。有的直到唐代仍沿用不废。
緆(xi)、缌、緰(tou)、【纟慧】都是用大麻织作的。缌是先练(先练麻纱)后织的细麻布,緆是先织(先织成布)后练的细麻布,緰又叫緰赀(zi),是特别细的緆布,【纟慧】是产于蜀地的白细麻布。纻、絟是用苎麻织作的。絟又可写作荃,是细苎布,纻是细而白的苎麻布,絟可能是未曾练治过的,纻是练治过的。
汉代部分麻织名品
黄润布(麻织)、阑干布(麻织)
汉代蜀地安汉织的“黄润布”(麻织),又名“筒中女布”,以轻细见称,纱支非常纤细,据说整批布竟能卷置于一节竹筒之内。
阑干布是带花纹的布,不仅纱支细致,纹样也十分艳丽,当时有人形容它为“织成文章如绫锦”,意思是说它的华美竟然可与绫锦相比,“文章”意即纹样。麻赀、纻赀大致和緰赀相同,都是先经灰治而后织成的特别细致的布。
宋代部分麻织名品
山后布
宋代,浙江诸暨生产的“山后布”又称“皱布”,织造时将加过不同捻向的经纱数根交替排列,然后再行投纬,织成的布“精巧纤密”,质量仅次于蚕丝织成的丝罗。
綀(shu)子
宋时,广西邕州地区出产的另一种苎麻织物——綀(shu)子,也非常出色。据周书记载,綀子是由精选出的细而长的苎麻纤维制成,精细至极,同汉代黄润布的织作效果有些相同,“一端长四丈余,而重止数十钱(一二百克重),卷二入之小竹筒,尚有余地”,用来做成夏天的衣服,十分轻凉离汗。此外,江南地区生产的山后布和綀巾也非常有名。
明清时期部分麻织名品
明清时期麻纺织生产规模虽比不上丝、棉生产,但在中原、东南、西南等地仍有麻布、纻布、葛布、蕉布的生产,出现了一些地方名产,如福建泉州“府下七县俱产......苎布、葛布、青麻布、黄麻布、蕉布等”。湖北黄陂葛布极精致。这时期苎麻布的织造中往往大量地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经纱进行交织,并涌现出很多性能和质量均佳的品种。如
鱼冻布
广东东莞县一带用苎麻和蚕丝交织制成的“色白若鱼冻”的鱼冻布,兼容了丝与苎麻的特点,织物柔软光滑,而且由于布中苎麻纱线残留了一些未脱净的胶质,洗涤时逐步脱胶,使得它又有“愈浣则愈白”的特点。
缎罗
又如福建漳州用苎麻和棉丝交织,由于两种纱的粗细不同,通体均具有明显的横条纹,织物风格和丝织平罗的横条纹有些接近,也或谓之缎罗,虽然是平纹结构,却有特殊的视觉效应。
紵(纻、苧麻、苎麻)
又称苧麻、苎麻,是一种亚灌木,叶呈卵状,叶底遍生白绒毛,夏秋间开淡绿色小花,产于我国南方各省。苧麻纤维细长坚韧,平滑而又丝光,质轻拉力强,吸湿和散热比其它纤维都好,染色容易而褪色困难。苧麻织成的夏布,洁白轻爽,清凉离汗,深受人们的欢迎和赞美。
著名的如湖南浏阳夏布,四川、广东女儿机夏布,江西宁都夏布等都是。现代还可用以织麻纱和细帆布。苧的品质在麻属中是第一位的。所以古乐府咏白苧是:“宝如月,轻如云,色似银。”宋代诗人戴复古的白苧歌也谓:“云为纬,玉为经。”用它织出布来,可与丝绸比美。
苎麻,因为可供纺织,所以苎字也可写成纻,是我国特有的属于荨(qian)麻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产于温暖而雨量充足的南方各省。苎麻纤维细长坚韧,平滑而有丝光,吸收散热以及上染牢度均佳,是商周以来中原地区除蚕丝外的主要纺织原料。由于苎麻吸湿散热快的优良性能是棉花所不及,因此即使在棉花普及后,苎麻在南方仍普遍种植。苎麻纤维织成的布,有质轻、凉爽、挺括、不粘身、透气性好等特点,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夏季衣着用料。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苎麻织品织制的非常精致,有的甚至可以和丝绸媲美。当时的权贵就常将精美的麻织物作为互相馈赠的贵重礼品。
宋代麻织品的产地集中在南方,尤以广西为最,据说曾出现过“(广西)触处富有苎麻,触处善织布”、“商人贸迁而闻于四方者也”的情况。桂林附近生产的苎麻布因经久耐用,一直享有盛誉,
苘麻
苘(qing)麻属于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地区很广,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均可生长,其纤维短而粗,纺纱性能远不如大麻和苎麻。春秋以前,多用它作为丧服或下层劳动者的服装用料。秦汉以后,用之制作衣着的逐渐减少,但仍比较广泛地用以制作绳索和雨披等物。据元王祯《农书》说:“(苘麻)可织作毯被及作汲绠(geng)、牛索,或作牛衣、雨衣、草履等具。农家岁岁不可无者。”说明后世对苘麻的需求量依然是很大的。
蕉麻
包括芭蕉和苷蕉。苷蕉就是可食用的香蕉,它和芭蕉均属芭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同科不同种。古代有些地区常用这两种植物的茎皮纤维作纺织材料,织成的布叫蕉布。此布质地极轻,白居易有:“蕉叶题诗咏,蕉丝着服轻”的诗句。宋应星有:“取芭蕉皮析缉为之,轻细之甚”的赞叹。唐宋期间,广东、广西、福建所产蕉布非常有名,常作为贡品献给朝廷。
蕉布,见于唐代文献。我国东南各地皆贡蕉布。
据《南方草木状》记载:“牛乳蕉,其茎解散如丝,以灰练之,可纺绩为絺(zhi)綌(xi),谓之蕉葛。”
《异物志》记:“芭蕉茎如芋,取镬(huo)煮之如丝,可纺绩为絺綌。”这种蕉布,也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歌咏的,“蕉叶题诗咏,焦丝著服轻。”
《天工开物》中称为“蕉纱”,谓“乃闽中取芭蕉皮析缉为之,轻细之甚”。
棉布(白叠、桐华布)
中国古代也没有“棉”字,只有“绵”字,凡所谓绵,不是指今天所称的“棉”而是指丝绵。随着棉织物的日益增多,为了同蚕茧的“绵”相区别,大约在6至11世纪之间,才演变出现今天的“棉”字。日本的棉花是由中国传去的,因而日语中把棉花写作“木面”,棉布写作“绵布”。
古时称棉花为“吉贝”,吉贝是由印度语转译而来;宋以后又误称为“古贝”,并且渐多采用木棉一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上,关于棉花、棉布还有很多不同名称,就不一一赘述了。
棉花,原是一种热带植物,古时称为吉贝、白叠、木棉或梧桐木,用它织成的布称为白叠布。古文献记载和出土文化都表明,我国种植和利用棉花最早是从海南岛、西南和西北地区开始的。我国海南岛生长的灌木型棉花,俗称木棉。古代海南岛人民很早就种植棉花,自纺、自织、自染,制成各种民族服装。
白叠亦作“帛叠”。帛叠,刘宋范晔所著的《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条”有这样的记载:“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ji)毲(duo)帛叠,兰于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
桐华布,又据东晋常璩(qu)所著《华阳国志》永昌郡产物所记:“有梧桐木,其花柔如丝,民绩以为布,幅广五尺以还,洁白不受污,俗名曰桐华布”。
《史记.货殖列传》:“榻布皮革千石。”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曰:“榻布,白叠也。”
司马贞索隐引《吴录》曰:“有九真郡布,名曰白叠。”张守节正义:“白叠,木绵所织,非中国有也。”
《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人》:“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缀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
《梁书.诸夷传.高昌国》:“多草木,草实章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曰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
宋方勺《泊宅编》卷三:“闽广多种木绵,树高七八尺,叶如柞,结实如大菱而色青。秋深即开,露白绵茸然。土人摘取去壳,以铁杖杆尽黑子,徐以小弓弹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今所货十花,此最上品。海南蛮人织为巾,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叠巾。”
火浣布
石棉布的古称。以能用火燃法除石棉布上的污渍而得名。我国利用石棉作纺织材料由来已久,《山海经》中已有用石棉制成火浣布的记载。直至明清,始终不绝。惟前人对它的性质不明,或认为用某种木皮织成,或认为用火鼠毛织成。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二月,西域重泽献火浣布。”裴松之注引《傅子》曰:“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以火浣布为单衣,常大会宾客,冀阳争酒,失杯而污之,伪怒,解衣曰:‘烧之。’布得火,炜晔赫然,如烧凡布,垢尽火灭,粲然洁白,若用灰水焉。”
《太平广记》卷六二引前蜀杜光庭《墉城集仙录.杜兰香》:“初降时,留玉简、玉唾盂、红火浣布,以为登真之信焉。”
清周亮工《闽小记.火浣布》:“予在敢野外,谢茂才尔将出布一缕,以火焚之,色尽赤,闽中多有见之,亦不甚贵,今不可得矣。”参阅《艺文类聚》卷八十引《玄中记》、《海内十洲记.炎洲》。
毛织品:
罽
指彩色染经剪绒,用以作毡。为我国西北民族所产。西汉以来锦罽常并称。汉代一张罽价值几万钱。清代西北地区的氍毹、斜文褐、花罽、细旃等名目,均属高级毡织品。
《说文.系部》:“罽,西胡毳布也。”段玉裁注:“毳者,兽细毛也。用作为布,是曰罽。亦段罽为之。”
《逸周书.王会解》:伊尹为四方献令,正西昆仑诸国,“请令以丹青、白旄、纰罽、江历、龙角、神龟为献”。
《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駹夷》:“其能作旄毡、班罽、青顿、羊羧之属。”晋陆翙《邺中记》:“石虎御府罽有鸡头文罽、鹿子罽、花罽。”
《辽史.食货志下》:“雄州、高昌、渤海亦立互市,以通南宋、西北诸郡、高丽之货,故女直以金、帛、布、蜜、蜡诸药材及铁离、靺鞨、于厥等部以蛤珠、青鼠、貂鼠、胶鱼之皮、牛羊驼马、毳罽等物,来易于辽者,道路繦属。”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舟语.洋舶》:“其人无事者皆细绒大笠,著红罽长襔,金纽连绵至地。”
氍毹
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古代产于西域。可用作地毯、壁毯、床毯、帘幕等。
《三辅黄图.未央图》:“温室以椒涂壁,被之文绣......规地以罽宾氍毹。”
《梁书.诸夷传.高昌》:“大同中,子坚(高昌王)遣使献鸣盐枕、蒲陶、良马、氍毹等物。”
唐岑参《玉门关盖将军歌》:“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褐毡》:“凡毡绒白黑为本色,其余皆染色。其氍毹、氆氇等名称,皆华夷各方语所命。”
明张岱《陶庵梦忆.刘晖吉女戏》:“十数人手携一灯,忽隐忽现,怪幻百出,匪夷所思,令唐明皇见之,亦必目睁口开,谓氍毹场中那得如许光怪耶!”
《格致镜原.居处器物.毡毯》引《异物志》:“大秦国野茧织成氍毹,以群兽五色毛杂之,为鸟兽人物草木云气,千奇万怪,上有鹦鹉,远望轩轩若飞,其文赤白黑绿红绛金缥碧黄十种色。”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灯节》:“楼设氍毹帘幕,为宴饮地。”旧时,居家演剧用红氍毹铺地,因而又用为歌舞场、舞台的代称。
氆氇(pu,lu)
藏语音译,为我国西北民族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可以做床毯、衣服等。
明汤显祖《邯郸记.大捷》:“氆氇登台,绣帽猩蛮带,与中华斗将材。”又,《紫钗记.河西款檄》:“俺帽结朝霞,袍穿氆氇。”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褐毡》:“其氍毹、氆氇等名称,皆华夷各方语所命。”
《西藏记.生育》:“女子则教识戥称,作买卖,纺毛线,织氆氇。”《红楼梦》第一0五回:“氆氇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