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事新闻一 —
|
“脱欧”不确定性拖累英国经济增长
核心阅读
欧盟同意有条件地将英国“脱欧”日期延迟至今年10月31日,然而双方围绕“脱欧”协议谈判的僵局远未打破,“脱欧”前景依旧迷茫。陷入“持久战”的“脱欧”进程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将严重拖累英国的经济增长。
鉴于英国“脱欧”不确定性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趋势,众多国际机构已下调2019年英国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英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2%,是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
经济数据喜忧参半,增长仍然乏力
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5月2日宣布,把英国2019年经济增长预期从先前预计的1.2%上调至1.5%,维持核心利率0.75%不变。英国央行同时表示,由于英国和其他欧盟国家企业在临近此前设定的英国“脱欧”截止日期前大量“囤货”,带动今年第一季度英国经济增长0.5%。不过,英国央行预计经济增速在第二季度将回落至0.2%。
2019年4月进入新财年以来,英国民众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物价上涨,从能源价格到手机网络费用,再到医院处方费,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虽然英国在每年4月调整公共服务费用已是惯常之事,但不少英国人抱怨称,今年涨价的门类特别多。
“脱欧”不确定性增加了人们对于通胀的担忧。外界普遍担心“脱欧”会造成英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壁垒,从而造成输入性通胀;“脱欧”导致的英镑下跌加剧了英国国内的通胀。为了应对通货膨胀,英国央行曾在2017年11月和2018年9月两次加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胀水平,但也因宏观经济增长乏力,加之“脱欧”前景的不确定性而暂停了加息进程。
对民众而言,通胀率的上涨意味着买东西更贵了。记者对此深有体会,超市里一个面包比之前贵了5便士,一包水果贵了十几便士,购物一次要比往常多花三五英镑。
让人略感欣慰的是,在截至今年1月的3个月(2018年11月—2019年1月)里,英国失业率为3.9%,为1975年以来首次低于4%。分析指出,近来失业率下降原因有二,且都与“脱欧”紧密相关:其一,由于“脱欧”前景不明朗,英国企业不愿进行长期投资,转而通过临时增加员工来完成订单;其二,“脱欧”导致一些来自欧盟的劳动力回到欧洲大陆,出现了用工缺口,使得英国的就业率有所提升。劳动力的紧俏,也推升了人们的平均工资,截至今年2月底的3个月(2018年12月—2019年2月)里,英国的工资增长也创下10年来的最高水平。
不少经济部门和企业“未雨绸缪”,在“脱欧”大限来临之前增加库存、扩大生产,也促使了今年一季度英国经济数据的逆势增长。安永统计俱乐部首席经济顾问霍华德·阿彻认为,英国最新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的重要原因是“脱欧”导致制造业反常增长。由于企业普遍担忧出现“无协议脱欧”而导致供应链中断风险,英国制造业出现了大幅增加库存的情况,使得相关数据有所上升,不过这种反常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商业投资连续下滑,经济前景不明
部分指标走强难以掩盖英国经济的疲软趋势。和制造业部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近80%的服务业持续低迷。IHS马基特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受“脱欧”不确定性影响,3月份英国服务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8.9,是2016年7月以来首次跌破50.0荣枯线。
英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商业投资在2018年第四季度比前一个季度下降0.9%,与2017年同期相比则下降了2.5%。这也是英国商业投资连续第四个季度环比下滑,这样持续性的下滑是10年来首次。为了规避“脱欧”带来的风险,投资者特别是来自欧盟的企业放缓了向英国投资的步伐。
对此,英国央行表示,英国商业投资持续下滑的背后是受“脱欧”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影响。英国央行预计,在“脱欧”取得明确进展前,英国的商业投资将很难恢复。
IMF今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英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2%,比今年1月的预期下调了0.3%,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IMF还将英国2020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4%。
IMF预测,“无协议脱欧”会让英国与欧盟之间产生贸易壁垒,英国也无法继续享有欧盟和第三国的贸易协议,这些影响恐将使得英国进入长达两年的经济衰退期。IMF预测,如果“脱欧”后英国和欧盟之间产生贸易壁垒,到2021年,英国经济体量将比预期缩水3.5%。
对于英国来说,贸易是左右英国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一环。当前,作为欧盟成员国的英国享有欧盟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的多达40份贸易协议,如果英国“无协议脱欧”或是在这些贸易协议上没有妥善安排,“脱欧”后英国需与这些国家重新签署贸易协议,否则将面临关税等贸易壁垒。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目前英国已敲定的贸易协议仅占英国对外贸易的11%,在欧盟的40份双边贸易协议中,英国也仅仅签署了9个替代性双边贸易协定。此外,英国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署了“相互承认协议”。英国广播公司评论称,虽然英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还“远远不够”,一些国家出于对“脱欧”最终结果的担忧,不敢与英国签署贸易协议,仍保持观望态度。
贸易壁垒影响的不仅仅是工业。英国市场上的香蕉不少来自加勒比海地区,每年有价值2亿英镑的海鲜从丹麦法罗群岛进口到英国,而大部分的生鲜和奶制品从欧洲大陆进口。英国零售商协会预测估计,如果出现“无协议脱欧”,英国的奶酪价格将上涨32%,牛肉上涨29%,西红柿上涨9%—18%。
有分析认为,尽管英国“脱欧”期限已延长至今年10月31日,但“无协议脱欧”风险依然很高。IMF警告,“无协议脱欧”是全球经济主要下行风险之一,将严重扰乱供应链并提高贸易成本,可能对英国和欧盟经济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
(本报伦敦5月6日电记者 强薇)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07日 17 版)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超千万,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
教育部透露,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超过千万,要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5月6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今年是政治大年、改革大年,高考报名人数超过千万,做好高校考试招生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陈宝生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确保2019年高考安全、平稳、有序实施。要坚决打击高科技舞弊,快速处置涉考涉招舆情,切实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同时,要坚持正确育人导向,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引导社会正确认识高考。
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孙力军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坚持从严防控,强化考点周边治安管理,维护良好考试秩序,做好便民服务,维护良好的高考秩序。要坚持从严整治,开展集中清缴行动,加强网上巡查管控,加强案件侦查打击,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来源:界面新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网络“恶搞”要有底线
近年来,网络上“恶搞”成风,引发一系列争议。恶搞经典革命歌曲,恶搞影视作品惹上版权官司……一些网民为何热衷恶搞?恶搞的底线又在哪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纵观网上纷繁复杂的恶搞广告、视频、图片、段子,其目的无外乎以下几种:其一是为博人眼球,获得点击量和关注,进而谋求商业利益。以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黑洞照片为例,蜂窝煤黑洞、甜甜圈黑洞、风火轮黑洞……黑洞被罩上了一层又一层的营销面具,成为商家谋利的工具;其二是纯为好玩,以博人一笑的娱乐功能为主。比如网上一度疯传的语文教材上杜甫画像的恶搞图,学生将神情沉郁、正襟危坐的杜甫涂鸦成肌肉男或是抱着大熗的特战队员;还有一种恶搞是近年来勃兴的“鬼畜”文化中的一部分,这种青年亚文化现象比较复杂。有些UP主(视频制作者)通过剪辑电视剧画面,并通过填词、调音寄寓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比如渲染《亮剑》中李云龙与赵刚的战友情深;有些则比较“无厘头”,以给网友带来爆笑为己任。
网络“恶搞”现象背后,是一些人有一种解构经典、消解价值的冲动。在大众眼中,经典是严肃的、刻板的、高高在上的,对其进行“恶搞”,改变其本来面目,将其从神坛上拉下来成为人们世俗生活中的一部分,不仅新鲜、好玩,更让有些人在心理上获得优越感。这种由仰望变成平视甚至俯视的心理势能转换,跟观赏喜剧时获得的快感有异曲同工之处。
诚然,当下人们的工作节奏快,能轻松一下,放下成天板着的面孔、端着的姿态,恶搞娱乐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把握不好其中的尺度和底线却会出问题。不是一切的价值都能消解,也不是一切严肃的对象都能被用来娱乐,触碰了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底线,不但起不到或娱乐或谋利的目的,还会害人害己。一切伤害民族感情、挑战公序良俗的恶搞现象都要坚决杜绝。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监管,指导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对恶搞红色经典及英雄人物的视频进行了查处,体现了公意民心。另一方面,以恶搞的形式对网络视频、图像等进行改编用于广告宣传等营销活动或未经授权进行二次创作还要考虑著作权问题,恶搞是否涉及侵权应当参照2012年修订的《著作权法》第二章第四节等相关规定。
“恶搞”在给人们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既要警惕价值观扭曲带来的负面作用,也要注意商业营销、二次创作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让网上的笑声纯净爽朗、悦耳动听。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开足马力发展绿色经济
原油生产同比增长0.6%、增速由负转正、天然气生产同比增长9.4%、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今年一季度,中国能源供需整体延续稳定增长态势,结构不断优化,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专家预测,未来中国能源生产将保持平稳增长的大趋势,逐步优化能源结构,开足马力加大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原油生产增速由负转正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表示,能源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季度中国能源整体好于预期,开局良好,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能源生产平稳增长。看煤炭,根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情况,3月份生产原煤3亿吨,同比增长2.7%;日均产量962万吨,比1—2月份日均增加91万吨。一季度,生产原煤8.1亿吨,同比增长0.4%,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牛犁认为,煤炭产量依然是能源生产的大头,随着近年来对高能耗工业的调整,煤炭产量增速回落甚至出现负增长是很正常的。
看原油,3月份,生产原油1654万吨,同比增长2.1%,增速比1—2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3.4万吨,比1—2月份日均增加1.4万吨。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刘文华表示,今年以来,国际油价震荡反弹,国内原油生产有所回升。一季度,生产原油4735万吨,同比增长0.6%,去年同期下降2.0%,增速由负转正。
看天然气,一季度,生产天然气4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4%,比去年同期加快6.1个百分点。刘文华强调,一季度天然气生产中非常规天然气增长迅猛,增长17.9%,拉动天然气产量增长5.3个百分点。
看新能源,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一次电力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4.4%,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供电结构持续优化。
能源进口稳步增长。一季度原煤进口量微降,原油快速增长,天然气高位增长。其中,原煤进口7463万吨,同比下降1.8%;原油进口1.2亿吨,增长8.2%;天然气进口2427万吨,增长17.8%。
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能源发展不仅要看总量,还要看结构。经初步核算,一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3.5%。其中,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
牛犁认为,低碳化、绿色化是当前中国能源结构优化的趋势和方向。“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清洁能源的发展毫无疑问是要给予大力支持的。”牛犁说,“从能源品种来看,要尽可能控制煤炭的使用,鼓励天然气发展,大力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中国电力(港股02380)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表示,当前能源格局要向清洁主导、电为中心转变,能源系统要向全球互联互通发展,能源产业要向优质高效升级,能源技术要向融合集成发展。刘振亚认为,能源电力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高度可控性、灵活性的智慧能源系统,实现多能互补、智能互动,满足用户各种用能需求,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世界经济转型。
继续支持发展新能源
单位GDP能耗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说明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用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经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4%。
牛犁解释,“这说明我们今年生产同样一份的GDP用了更少的能源。”牛犁表示,单位GDP能耗的下降表明中国目前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特别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工业制造业内部的高新技术产业等比重增加,反映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还反映了技术的进步,体现了中国使用能源资源水平的效率提升。
对于未来的展望,牛犁认为,未来中国能源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大趋势。从能源具体种类来看,煤炭生产将保持微弱增长或负增长,天然气方面将开足马力,保持大幅增长。“在新能源方面,要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尽可能加大供应,给予政策支持。”从能源结构来看,牛犁认为,未来将逐步优化能源结构,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控制高污染、高排放的能源生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
|
派派活动区·专用【窈窈制】
|
|
[ 此帖被mdrlol在2019-07-17 23:1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