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如何不被“热点”绑架你的思维?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80 回复:1

[职场之道] 【转】如何不被“热点”绑架你的思维?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穆清滢

ZxID:14911144


左手烧瓶右手试管,沉迷工作5.20小组周年6.16入组周年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6-22 0

 如何不被“热点”绑架你的思维?
独立思考

来源:曾少贤(ID:tobefun2017)

让我猜猜你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早上你一睁开睡意惺忪的眼睛,手就不自觉地拿起了放在床头充电的手机,惯性地打开了微博、知乎、公众号,接着就马不停蹄地刷了起来。

在玩手机之前,你今天的待办事项中,其实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完成,但在玩手机的过程中,你慢慢地就被带偏了原有该去的轨道。

当全世界都在讨论贸易战时,你看什么都觉得是特朗普的阴谋;

当全世界都在讨论崔永元和冯小刚的个人恩怨时,你一个吃瓜群众,一心只希望这件事情可以再闹大一些;
当全世界都在微信群里互相为自己的立场而撕逼时,你为这个世界为什么如此充满戾气,而充满各种不解。

思考什么,以及怎么样去思考,这些对于你来说几乎是不存在的,你每天只有在打开手机并且联网了之后,才知道今天最重要的议题。

但微博、知乎、公众号提供给你的各种议题,设定好的各种框架,对于你来说,真的是你此时此刻需要的吗?

置身于信息时代里,你缺乏的不是各种议题和框架,而是独立思考和抉择的能力。


-01-

微博、知乎和公众号等媒介,会通过“议题设置”的方式,告诉你需要去思考什么,什么事情才是当下最重要的。

“议题设置”是一个传播学概念,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的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提出来,之所以会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他们在研究1968年美国大选的过程中,发现媒介每天呈现的信息,对选民的投票意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们在论文中这样子写道:

“大量不容忽视的证据己经逐步表明,在编辑和广播员们每天选放新闻时,他们在塑造我们的社会现实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大众传媒的这一作用——影响了个人认知变化、构造他们思维的能力——已经被认作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1968年,新闻编辑和广播的播音员,其实充当的就是“把关人”的角色,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挑选出他们自认为最重要的信息,通过反复播放,不断呈现的方式,加深这些信息在受众大脑中的联结。

也就是说,媒介报道什么 , 受众便注意什么,媒介越重视什么, 受众就越关心什么。

到了现在,传统上的新闻编辑和广播员,其实早已经不再是主流的信息“把关人”,现在的大学生更多的时候是从知乎、微博、公众号上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

你以为“议题设置”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很可惜,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

知乎有热榜,微博有热搜,就连你关注的公众号,很多时候也是给你设置了特定的议题,而你置身于他们设置的议题之中,往往会造成这样的一个可怕结果:

忘掉自己重要的事情,而被各种议题带着到处跑。

现在好好想想,你有多少时间是浪费在追逐各种热点问题之上的?

当所有的媒介都在关注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自然而然会跟着以为,这件事情在你的待办事项中,是最紧急的,于是你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注到了这所谓的“紧急热点”之中,而忘了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其实是跑步和读书!

只有当你的时间和精力被消耗殆尽的时候,到临睡前,你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一天到晚,什么事情都没有完成。


-02-

媒介不但会跟你说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它们提供给你的议题,往往已经提前设置好了框架,也就是说,在你还没有完全了解整件事情之前,媒介就已经给你预设好了立场,而你只要根据这个立场,表现出媒介想要的情绪就行了。

听着很恐怖是吧?这种现象在互联网中,其实是非常普遍的存在。

我跟大家举一个栗子。

在知乎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穷人思维”?什么是“富人思维”?什么是“中产阶层思维?”

后面的“中产阶层思维”是我编的。

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其实就已经给你提前设置好了这样的一个框架: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有些人的阶层不断上升,有些人的阶层不断下滑。

但事实上,真的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穷人和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地位差距吗?

对于“穷人思维”指责比较多的是,穷人的思维方式存不了什么钱,他们更加喜欢今朝有酒今朝醉,表现地不怎么样拥有强大的自控力,不像中产阶层那样,每个月赚到的钱,还会拿出部分来做为理财。

但事实上,穷人也愿意和中产阶层那样,每个月都能为未来存多一些钱,但正因为他们是穷人,导致了他们丧失了这样的机会,每个月光是活着,就已经非常吃力了。

不善于存钱,或者干脆说,不善于理财这种行为并不是贫困的真正原因,而应该看作是贫困所导致的结果。

只要你对于媒介设置好的框架,不加以任何思考,你的整个思维活动,或者说情绪波动,就会呈现出它们想要的样子。

当媒介提前设置好“穷人思维”这样的框架,你的思维活动,就会跟着这个框架到处走。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媒介通过设置框架的方式,影响或者操纵你的情绪波动。


-03-

影响和操纵受众的情绪波动,是各种新闻媒体和自媒体最为擅长的,他们传播的内容,不是让你更加接近真相,而是为了激发你各种不理智情绪,从而让你去分享,让你去转发。

关于媒介操纵受众情绪比较经典的例子,就是2015年5月3日互联网流传的“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新闻视频。

当看到“男司机暴打女司机”这个框架的时候,大部分人在没有了解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前,其实就已经把自己代入到这个框架之中,脑袋中浮现的,都是男司机恶狠狠的脸。

媒介在设置这个框架的时候,其实也预料到网友将会有的情绪波动。

所以,当以“男司机暴打女司机”这个框架的议题出现在互联网进行传播时,大家的愤怒情绪,一下子就被激发了。网友们纷纷谴责男子是败类,是人渣,对于女司机的遭遇,给予了深深的同情。

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事件没有过多久,就出现了180°的反转。

事后,当有关部门介入调查之后,发现是视频中女司机连跨两车变道,随后两车相互别道,女司机将男司机车辆逼出机动车道,险些撞上路人。

当知道真相之后,媒介就开始使用别的框架,比如说这个:“女司机恶意斗气,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等等。

在这个框架中,网友们表现出来的情绪,也跟着来了个180°的转变,他们纷纷将熗口对准了女司机,对男司机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媒介呈现的信息,都有特定的框架,它们追求的目标,往往并不是引导你去接近真相,更不会让你去深度思考,它们只会设置好一个又一个框架,让你的情绪,在特定的框架中,呈现出它们想要的表情和动作。

我们在一个又一个热点中来回奔波,我们在一个又一个框架之中,丧失自己的情绪主动权。

我们看似什么都不缺,但我们似乎总是缺少了什么东西。


-04-

怎么办?面对媒介设置好的议题和框架,我们应该如何夺回属于自己的掌控权?在信息的海洋中,怎么样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又能不被媒介给带偏?

1,给自己设置好议题,远离各种热点

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这一点曾少已经强调无数遍啦!

注意力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主要靠你的目标进行驱动的,在每一次上网的时候,如果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也就是自己的议题,你行使的,就是自上而下的注意力。

每一次打开知乎、微博、公众号,你都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此时此刻的目的,你是为了知识而来,还是仅仅是为了消遣。

其次,尽量远离所有的热点问题,媒介上传播的各种热点问题,其实都是为了让你行使自下而上的注意力,自下而上的注意力,是靠刺激进行驱动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热点问题使用的标题,往往都很会用上各种骇人听闻的字眼,一旦你被这些字眼给吸引过去,你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也就废了。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把头条、知乎、微博上的信息通知给关掉吧。

2,千万不要急着接受框架

框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节省大脑的认知资源,一个框架,就代表着一种确定式的解释,这种确定式的解释,缓解了人们在信息海洋中,心中充斥的紧迫感。

但框架会束缚你思考问题的视角,让你误认为这个热点事件,只有而且仅有一种解释,这个框架,相当于一个锚,硬是把你锚在了一个地方。

所以,当媒介针对一个热点事件,给你提供情绪化的框架时,不要急着去接受它,而是应该想想:

这个事件真的是媒介所说的那样吗?
有没有更多的可能性,媒介有没有选择性地进行报道?
网友在评论这个事件时,有没有陷入群体极化?

多走几步,虽然对于大脑来说比较困难,但至少可以保证自己的情绪,不会被媒介带着到处跑。

3,多读经典的书籍

看到这点建议,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离题,其实并不会。

曾少以前刚刚毕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也经常刷知乎,被知乎上各种真知灼见给深深的震撼到。

但随着自己的知识量不断增加,以及自己能够沉下心去读一些心理学的教科书和经典书籍,慢慢地才发现,很多所谓的真知灼见,都可以在经典的书籍中看到。

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建议你多去看看经典的书籍,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都可以多去看看。

多看经典的书籍,为的是更加接近知识的源头,知道某个知识点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个知识点的局限性。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每读一本经典书籍,看待世界,就会多一个框架。

希望对你们有启发。

作者简介:曾少贤,做过商业地产销售,混过互联网,用一年的时间,在知乎获得12万关注者和74万赞同,所写的文章,被近80万粉丝收藏,多家媒体平台特约作者。一个关于学习、思考、认知方式的公众号。欢迎关注知乎百万赞答主曾少贤。

转侵删





  我非常反感“穷人思维”这四个字
我非常反感“穷人思维”这四个字

来源:南都观察(ID:nanduguancha)

“穷人思维”这种说法的危险性在于,它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文化差距,延伸拓展成人格、道德等方面的差距,其结果是,穷最终成了一种“原罪”。

一个学生的家长跳河自杀了,办公室的老师正在讨论这件事。说是被亲戚欺骗,几万块钱投入了什么高回报的信贷,结果亲戚卷款跑了。学生家长讨要了一年多讨不回来,又欠了些外债,和妻子吵架,实在想不开,跳河了。

这名学生的班主任说,学生家非常贫穷,家里有两姐弟,母亲在家务农,父亲是名建筑小工,农村有谁家要盖房子,他就过去做些和泥挑砖的活儿。班主任曾去过一次家访,一家人住在家族的旧大厝里,阴暗逼仄潮湿。学生乖巧懂事,学习很刻苦,成绩虽不亮眼,但一直在中上水平。班主任很担心,遭到如此巨大的变故,学生该怎么捱过去呢?

不知怎地,话题突然转向对学生家长的“批评”。有位老师突然说:“我就觉得这个家长也太不负责了,为了几万块钱至于吗?”另一个老师也说道:“之前有一个学生的父亲也是跳桥,也是因为几万块钱,也不想想人走后,一个家庭怎么办。”一个老师接着说:

“到底还是一种穷人思维啊,想着发财或一夜暴富,把钱看得比命还重要,也不懂看得长远些,真是挺可惜的。”

我没忍住,回了一句:“大家在这里‘批评’一个逝者,是穷人思维还是富人思维?”办公室氛围一下子有些僵硬,大家就没再说什么。

我相信同事们肯定没有恶意,他们也是对一条生命的逝去、一个家庭的破碎感到惋惜,但每次听到他们对一些穷人家长的“非议”,我就如鲠在喉。

比如每次家访完,办公室就开起了对农村家庭的“吐槽大会”。同事们很爱私下把学生的家长拿出来对比,哪个是市政府的,难怪他们对孩子那么重视,那么“有教养”;哪个是农民工,难怪对孩子的成绩不管不问,对老师也是不冷不热。最后的结论是: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果然不同。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说法开始在互联网上泛滥成灾,充斥着大量以此为主题的文章,号召要警惕穷人思维;这组概念也成了我们办公室聊天的重点议题,同事们很爱用它们来评价学生家长。

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解释穷人思维的:
“穷人思维是指与富人不同的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不上进、不善思、鼠目寸光,只看眼前利益,不懂得感恩和互赢,其不是说穷人脑子里拥有的思维。有这种思维的人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思想,尤其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以便学习富人的思维,终也能变为富人。”

底下还分门别类地对比了富人和穷人处理不同的事情的做法和态度,简言之,穷人思维约等于所有负面词汇,富人思维约等于所有正面词汇。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阶层之间的差距不仅仅在于财富,还包括思维、见识、视野、文化积累和自我认知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一个富人家的孩子往往比穷人家的孩子见识更多、知识面更广,待人接物也更从容自信。
但更应该看到的是,这样的文化差距并不是穷人孩子的过错,它并不意味着穷人在人格上低人一等。我们判定一个人的品格,除了他的见识外,更根本的是在于他的良知、道德、正义感、底线意识,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富人家的孩子比穷人家的孩子更有道德感,现实生活中,有见识、有权有钱的野蛮人到处都是。

“穷人思维”这种说法的危险性在于,它将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文化差距,延伸拓展成人格、道德等方面的差距,其结果是,穷最终成了一种“原罪”。
文化差距本是贫穷的结果,它本是提醒我们该尽可能弥补贫富之间的差距,避免因贫穷导致的不公平延续到文化层面;但如今贫穷却成了穷人思维的结果,“一个人贫穷,就是因为他有穷人思维”。社会问题由此成了个人的道德问题,穷人还因此被舆论狠狠踩上一脚。


我想起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写道的:“在精英社会里,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当的才干,他不可能有一份高声望、高薪酬的职位。故而财富成为一个人良好秉性的象征:富人不仅富有,而且就是比别人优秀……既然成功者理应成功,那么失败者就理应失败。因此,在精英崇拜制度下人们致富无可厚非,同理,人们挨穷也不是没有缘由。正因为如此,一个人身份低微,其境遇固然令人同情,但一切也是咎由自取。”

百度百科对穷人思维的解释还煞费苦心地补充了一句“其不是说穷人脑子里拥有的思维”,可既然如此,为何将这种思维方式冠上“穷人”的头衔,与之相对的要冠上“富人”的头衔?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说法的泛滥成灾并被广泛认同的背后,是我们对财富的崇拜和迷信已经到了一个病入膏肓的地步,它麻木了我们的正义感,让人不再追究贫富背后的社会性问题,而是一股脑倒向了“思维”。

我一直深刻地感到,很多人正在丧失对贫穷的感知能力。媒体每天报道的都是光鲜亮丽的一面,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中国仍有无数人深处穷困之中,而他们又穷到怎样的地步。

这其实不应责怪公众,倘若不是我自己的成长过程经历了水深火热般的贫穷,而是像我大多数同事一样从小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我或许也并不具备感知贫困的能力。
因为在中国,媒体,包括我从事的教育事业,几乎就等同于正面宣传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还有很多人穷到吃不起饭,很多地方还没有通电,很多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才几百元……也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他们的贫穷很大程度并不是因为他们懒,而是种种社会性和政策性的结果,贫穷不见得是“天灾”,有时候也是“人祸”。

我并不是鼓吹民粹,也不是声张“你弱你有理”“你穷你有理”,在我跟一些学生家长接触过程中,有时也会想起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相对而言,我们的社会氛围对穷人不是太宽容,而是太苛刻。我们真的试着抵达过他们吗?

不。我们缺少对贫穷的认知,缺乏对贫穷的“理解的同情”,缺乏对贫穷背后不公平机制的反思,我们忙不迭地在穷人身上找病症——是穷人思维让他们贫困的。这着实有些悲哀,很多人明明与穷人一样处于被掠夺被剥削的地位,只不过他们得到多一些,他们就站在食利者的一旁,高高在上地俯视穷人。

这真的叫我难过。

转侵删





 这种底层思维,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这种底层思维,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1)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我们身边总有不少这样的人,质疑一切成功,怀疑一切美好。

他成功,还不是有个有钱的爹。
上次加薪是她,这次升职是她,一定有背景。
他儿子读了北京四中,不知道送了多少钱。
……

王朔的《知道分子》出版后,曾有一段内心剖析,大意是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社会上一切的事情,非要往最下三滥的地方想才安心。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所有的预想都正确,才能为自己总是“遭冷遇”“不成功”“生活在底层”找到合理开脱,从而也证明了自己机智过人,总有一双洞悉世事的眼睛。

(2)
最近读了心理学家麦基写的《可怕地错觉》,我才明白了这个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麦基在研究很多人的经历后,提出了一个概念: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暗示,继而会导致主体从客体中去佐证。

“喜欢某个人或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让自己在现实中搜寻印证,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最终形成一种‘真是如此’心理定势。若是愤怒、仇恨或是怀疑时,我们又会不断寻找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臆想,在偏执于愤怒、仇恨的情绪里,让暂时压抑的情绪感得以宣泄。”

也就是说: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选择看到的样子。你相信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你相信钱规则,就会发现无数钱规则。你相信不公平,就会发现无数不公平。而你相信努力,就会发现努力真有回报。你相信美好,就会发现生活处处有美好。

(3)
而且,麦基还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人相信什么,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人的一生正如他天天中所想的那样,你怎么想,怎么期待,就有怎样的人生。”

琢磨这句话,发现现实生活还真是如此。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写过一篇《相信奋斗的力量》。文中讲了他一段经历:高中时,他的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们在座的,没有一个能考上大学,以后一定都是农民。”很多同学就这样相信了。不是中途退学,就是考一次就放弃了。

但是俞敏洪不相信阶层会永远固化,他只相信努力和奋斗终会有回报,所以考了一次不成,就考第二次。考了第二次不成,就考第三次。最后终于考进北大,人生从此改变。

这个世界,就如麦基所说:一个人相信什么,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你相信什么,才能看见什么。你看见什么,才能拥抱什么。你拥抱什么,才能成为什么。

(4)
2012年,人民日报副总编卢新宁,受母校之邀,回北大做了一个演讲。演讲中,她说了一段发自肺腑的话:“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再相信。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这不是唱高调,而是真心话。“怀疑一切往往就会失去一切。”很喜欢顾城的一首诗:“你不愿意种花。你说,我不愿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往往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我们不再相信,因为不再相信,而避免了一切美好的开始。

(5)
记得某年冬天的某个下午,我打车回家, 一上车,我就发现这辆车很温馨,里面还挂着香包和装饰。

我刚坐下,司机就问:“您冷不冷?我备有暖手宝。”车一启动,司机又问:“您饿不饿?我备有零食。”遇到堵车,司机又递上几本杂志:“您翻翻。”这样的服务让我大吃一惊:“你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服务的?”司机说:“从我觉醒的那一刻。”

以前,他是一个喜欢质疑一切的人:“这社会,太不公平了。”“没钱没权,什么都行不通。”有一天,他听一档广播节目说:如果你想改变生活,首先就应改变自己。如果你觉得世界太黑暗,那么所有发生的事都会让你不开心。

“于是我决定停止抱怨,善待每一位客人。”以前他生意很一般,还经常遭人投诉。现在却业务火爆,无数乘客抢着预订他的车。他说:“我自己改变后,世界就变得美好起来了,遇到的每个人仿佛都是我的贵人。”我下车时,他说了一句让我一辈子难忘的话:“你相信的,就是你的命运。”

(6)
小时候最容易相信,但很快会被教育轻易信任是很不理智的行为,是一种单纯的、幼稚的、没有见识的行为。有了一点经历后,我发现,在越来越难以相信的成人世界,见识越多的人反倒越容易相信。你跟他们说奇闻逸事,荒诞观点,他们会觉得,嗯,有意思。

见识越多的人,因为时常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知道这世上有那么多与己不同的人和生活,有无数多彩的人生,和绚丽的梦想。他们相信,这世上有人过着与众不同的人生,而不轻易下判断做定论,不把"怎么可能?"挂在嘴边。

我知道,现在的世界,要让人相信,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也是在走出原来的小世界后,遇到了那么多有趣的人,才知道有那么多无功利心的人。人们只愿相信跟自己价值观相同的人,而把其他一切看作虚伪。

人们只会看到自己能到达的地方,而把不可抵达的远方,想象得危险丛生。甚至,只愿相信一颗有用的心才是负责任的心,而把一切看似无用的情怀看作矫情。人一旦不相信本真,就无法拥有信仰。

从轻易相信到凡事质疑,里面包含着理性之光,然后,从凡事不信到再次愿意相信,背后是见识和格局。

(7)
卡夫卡说,“信仰什么?相信一切事和一切时刻的合理的内在联系,相信生活作为整体将永远继续下去,相信最近的东西和最远的东西。”我理解的最近的东西,就是你眼前真实的情感,最远的东西就是你的盼望。

那么,信与不信有那么重要吗,也许并没有。但是只有我们相信的东西,才有可能反过来选中我们。我不想轻易说不信,因为很有可能是自己见识太少。理性与智慧并不代表质疑一切,眼界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慈悲,相信人性中好的一面,同时原谅人性中坏的一面。

人人命运不同,选择信是一种命运,不相信也是一种命运。人生路越走越窄,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不再相信。

(8)
所以,请你也一定要守住心里那份光与热,那样的你即便会被乌云笼罩,但身体里会拥有一把利剑,不需期盼乌云的散去,它们早晚会被你刺穿。看不到太阳,我们就成为太阳,成不了太阳,我们就追着太阳。

很喜欢这段话所表达的意义:一个人相信什么,他未来的人生就会靠近什么。你相信什么,才能看见什么。你看见什么,才能拥抱什么。你拥抱什么,才能成为什么。你所相信的,就是你的命运。

转侵删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6
  • 独爱穿越

    派派币 +6 2018-06-22

    感谢您的分享O(∩_∩)O~


司凌。

ZxID:974273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6-22 0
已审核,感谢分享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