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耳饰的种类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21 回复:6

[宗教民俗] 中国古代耳饰的种类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老僧只看小说

ZxID:13768172


等级: 热心会员
希望能一直到事情的最后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9 0
       从类型上大概分这么几种:


一、玉玦
       大约是汉代之前作为配饰,小的是戴在耳朵上的,单耳双耳没要求。
图1
      
      玉有缺则为玦,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小玉玦 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块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新石器时代玉玦 制作朴素,造型多作椭圆形和圆形断面的带缺环形体,除红山文化猪龙形块外,均光素无纹。红山文化猪龙块 (又称兽形块)形制特殊,形体普遍较大,有的块上有细穿孔,当是佩玉。考古发掘已经证实,该文化的大型块多出土于死者胸前,可以确定它不是耳饰。

      商代玉玦呈片状,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光素的,环窄;另一种为龙形玦,作卷曲龙形,龙张口露齿,背饰扉棱,龙身饰勾撤云雷纹,俗称“假阳文”,线条转角方硬,图案化风格强烈。周代玉玦仍作片状,肉部明显宽于商代,中孔较小,并出现椭圆形块。玦身多为光素,部分饰弦纹、云雷纹,纹饰与商代相比有简化趋势。龙形玦很少,且多无脊齿。 春秋、战国玉玦数量最多,此期玉玦 形体较小,一般直径在3至5厘米。玦体作扁片状,普遍饰有纹饰,素面的很少。纹饰主要是当时流行的细密风格的蟠螭纹、蟠虺纹。用双钩阴线或宽阴线隐起加发丝线方式饰纹。动物形块简化成阴线刻交尾双龙、双兽纹玦,少数精品在两端透雕兽首形象。汉代玉玦不多,风格沿袭战国,小玦不及战国时精致。此时出现了一些较大的玦,直径在10厘米以上,应是佩玉或符节器。 宋以后出现仿古玉玦 ,主要仿春秋战国造型。宋仿纹饰多不合古制,块体比战国厚重。明、清两代伪古玉玦 ,纹饰处理和雕刻刀法很难达到战国时自然流畅、锋利健劲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二、瑱
       从先秦一直用到明代,礼服上使用,而且佩带方式是塞入耳朵,所以也叫充耳。
图2

图3


       瑱的佩戴方式有三种说法,古代有注释家认为是塞于耳中;现在主流的观点认为瑱是系于筓簪,悬于耳侧的方式佩戴;另有一些学者认为瑱是先在耳垂穿孔,穿孔佩戴的。[1]  大约可以分为男女两式,男子的瑱则多称为“充耳”“纩”。女子的瑱,较有特色的则是“簪珥”----将悬有瑱的丝绳系于发簪之首,插簪于髻,悬于耳际,故名。《诗经 鄘风 君子偕老》在刻画卫宣姜时写道:“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瑱一般都悬在冠/发髻两侧,悬垂在耳际.因此被赋予了一种"虚心听取意见"的礼义.女子褪去簪珥的行为是谢罪的意思.周宣王因一度沉溺安逸、荒疏国政,他的姜后自褪簪珥长跪于永巷,以劝政其夫君。此举后,周宣王果然励精图治,开创了周室的中兴局面;汉武帝晚年欲立勾弋夫人之子为太子,又怕子幼母少,女主姿意乱国,于是赐勾弋死,勾弋夫人便"脱簪珥叩头",武帝喝道:“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武帝吼道,“趣行,女不得活!”夫人用白陵自缢身亡。
      
      《长沙发掘报告》记录西汉后期的玉瑱:白色、无光泽,蕈形,一端较大,一端较小,中腰内凹;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琉璃瑱和骨瑱十九件,有十二件是上小下大腰细如喇叭形,中间穿一孔的。色有深蓝、浅蓝、绿等,半透明。另有七件中部如喇叭形而上端成锥状,下端成珠状,身上无孔,无色透明像玻璃


三、耳珰
      和耳钉一样,戴在耳垂穿孔中,流行年代大概汉魏时期。
图4

       耳珰是戴在耳垂上的饰物,相当于耳坠、耳钉、耳环之类。戴耳珰的习俗,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到了汉代,载耳珰风靡全国,珰成了当时妇女常见的一种耳饰。晋傅玄《有女篇•艳歌行》就有“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的记载。
隋唐时期,耳珰已逐渐被耳钉代替。只是偶尔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春雨》中也作“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现实中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耳珰外形近似现代腰鼓的形状,中心穿孔,两端或一端较为宽大,呈喇叭口,中部有明显的收腰。整件器物重量较轻,体积较小,一般长度在2厘米至3厘米左右,直径约1厘米。佩戴者必须先在耳垂上穿孔,并且将耳孔撑大,戴时将其贯入孔中,因两端粗于中央,戴上以后不易滑脱

        耳珰的材质有金、玉、银、玻璃、骨、象牙、玛瑙、琥珀、水晶、大理石等。其中玻璃耳珰在当时最为普遍,古代人们称玻璃为“琉璃”,《汉书•西域传》注:“琉璃色泽光润,逾于众玉。”五光十色的玻璃,比玉还要光亮美观。因此两汉南北朝文学作品中,多次提到明月珰,就是玻璃耳珰,如《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玻璃耳珰,主要有无孔珰和有孔珰两种。无孔珰两端大,中腰细。一端呈圆锥形,另一端呈鼓起的圆珠状。戴的时候,以圆锥状细端插入人耳垂的穿孔中。这种玻璃耳珰戴上以后,从正面看去,只能见到露出在耳垂前面的圆珠,所以当时人们称它为“圆珰”。有孔珰中有纵贯的穿孔,用以穿线系坠饰,坠饰多为玻璃珠、玑、小铃之类。玻璃耳珰大多数为蓝色和深蓝色,其次为绿色、墨绿色、蓝紫色、黑色、浅绿色和白色。多数透明,也有半透明的。


四、丁香
       类似于今天的耳钉,称呼有时和耳珰通用,区别上只是孔不用太大。又名“耳塞”,是一种小型金属耳钉,也可于钉头镶嵌珠玉装饰,流行于中国明清时期。
图5


五、耳钳
       专指满人的传统耳饰
图6

       满族旧俗,女孩儿出生后,一耳穿三孔,戴三钳,称为“一耳三钳”。耳钳亦称“耳环”,富者用金、银、翠、玉为质,贫者以铜圈充之。清代宫廷后妃及民间女皆此妆束。

        这种习俗,是满族妇女必须遵守的,据载,乾隆四十年选秀女时,乾隆皇帝说:“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已饰,联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即禁止”。 乾隆年间,满族贵妃亦有一耳饰5钳者。诸如此类记载在《清稗类钞》中都屡见不鲜。以后嘉庆、道光等朝也都强调,所以这种习俗在满族妇女中,延续了很久。清末宫廷社会中的女性一直遵守这一风习,如光绪《大婚典礼红档》中记录典礼时皇后的冠服:“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东珠各二”。[1]  直到民国初年,在东北满族聚居的地方,仍可看到一些老年妇女耳戴三钳,有的竟因耳垂窄小,强扎三孔,结果将耳垂豁开的情景。可见,这种“一耳三钳”的耳饰也是入关后满族的标志之一,有别于汉族妇女的一耳一坠。


六、耳环
       跟现在差不多。
图7


七、耳坠
        也跟现在差不多。
图8
木兰朵朵

ZxID:78475647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10-29 0
感觉好重啊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10-30 0
已审核。

我还以为都叫耳环呢,原来还有这么多名称。

相关素材

耳畔的风景--耳饰_写作素材_派派小说论坛  
https://www.paipai.fm/read.php?tid=5889553&keyword=

老僧只看小说

ZxID:13768172


等级: 热心会员
希望能一直到事情的最后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12-29 0
挺喜欢这种小东西的,虽然每次去博物馆或者展览啥的,看着古代的都没啥感觉,但是一看小说,又觉得,哎呦,真是好看啊,心水啊,果然时代是进步的,虽然说现在用料差了点,但样式多不是。
zy32593

ZxID:12679754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十夜凉
你笑起来真好看  像夏天的阳光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8-01-10 0
耳饰合适了是点睛之笔。
allenfm

ZxID:373564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8-02-05 0
看看也是挺不错的
云柒梦筝

ZxID:19554057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8-02-19 0
可以看得出来越来越精美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