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史及其发展现状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92 回复:5

[人文通史] 中国动漫史及其发展现状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小白兔和积木

ZxID:54271495


等级: 派派版主
925周年520转正620复活,小说素材诗词合金心情海淘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6-11 0
中国动漫史及其发展现状
[align=center][table=85%,#ffffff,#ff0000,3][tr][td]

[size=3][align=center][b]中国动漫史[/b][/align][/size]

•    1简介
•    2萌芽期
•    3茁壮期
•    4成长期
•    5拔尖期
•    6分叉期(迷茫期)
•    7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attachment=13370571]

[b]简介[/b]

中国动漫,是指中国(大陆)地区的动画和漫画。

目前国内的动画作品大多是面向低龄儿童的,而在动漫市场比较发达的美国和日本,已经有很多作品面向中高年龄层。动画是可以为任何一个年龄段、任何一个领域服务。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animation或anime)和漫画(comics,manga;特别是故事性漫画)之间联系日趋紧密,两者常被合而为“动漫”。惯用说法有“动漫爱好者”、“动漫展览会”、“动漫产业”等等。中国大陆还有以“动漫志”为名的杂志,把这个新生词推广到整个社会,尤其在青少年中甚为常用。在日本、大中华等许多地方,日本动漫十分流行,并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时尚,故以中文提及“动漫”时多指日本动漫或日式动漫。

Manga为日语“漫画”的英语译音,现在manga本身也涵盖漫画产业的意思。另外,英文词cartoon的中文音译“卡通”,也是漫画与动画的合称,但有时常被用来特指美国动画等等。动漫有两种艺术特性:一是有语言功能,即使无声也可以表达一定的意思;二是具有谐趣性,即滑稽幽默或讽刺性。

“动漫”一词在1996年以前在中国大陆并没有出现这个统一的概念,2者是分立而互有联系。此词的出现和推广,源于在98年全中国第一家首先拔地而起的动漫资讯杂志《动漫时代(ANIME COMIC TIME)》,因此“动漫”一词才得以出现并慢慢深入人心成为全中国动漫迷常用的词汇和动画与漫画的总称。

[attachment=13370568]

让我们聚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那个正饱受列强瓜分的中国。那时的中国无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着外国的冲击。 而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也正在让国人睁 眼看世界。于是,就在这时,动画开始跳入中 国人的眼睛中。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大力水手》等一批美国动画登陆中国。这些会动的画面,让中国人眼前一亮,尤其是一家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在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后,万氏兄弟抱着创作中国自己的动画的信念,为中国动画立下了第一座里程碑。

中国动漫史引是漫画在中国,不足百年历史。最早推至清朝末年,陈师曾氏在上海刊行的《太平洋报》上有即兴随意之作,小形、着墨俭省而意趣颇浓。惜其战火频仍,尘封烟袭,刊物散失,难窥全貌,只是鲁迅、郑振铎氏所辑《北京笺谱》内,搜集陈氏类似漫画之作,尚能一睹初期漫画之余韵。到了二十年代中期,更准确地说到了1925年,丰子恺有画刊载于《文学周报》,编者特称之为“漫画”,漫画之名始见于大众。自此及今七十年间,中国漫画后来居上,备极绚料,如奇花异葩,毕呈瑶苑,蔚为大观。漫画家们以创造性的精神、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造诣,发展光大了漫画这门绘画艺术,尤其是漫画更多地贴近和反映现实,使得七十年间的漫画作品显示出七十余年的人间相和世间相,从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揭露和讽刺了旧中国的腐败和黑暗,反映了民族争取解放的画卷,宣传了民主思想和时代风貌,抒发了个性的艺术品位,这样使得漫画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attachment=13370567]

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片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展的艺术规律。综观中国动画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动画始终致力于一条本国特色的道路。
[attachment=13370569]



[b]萌芽期[/b]


[attachment=13370573]
大闹天宫

  “动画是一个电影类型,不是儿童片(当然在目前的中国是没戏)”徐克语。英语中把漫画分为儿童看的“CARTOON(卡通)”和青少年看的“COMIC(漫画)”,在动画界也是同样。所以即使是20岁看动画片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认为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的观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动画片针对的年龄层太小,不但国产的动画片只有7岁以下的人才看,连引进的动画片也只是针对12岁以下年龄层的。所以无怪乎去年引进的《灌篮高手》会引起轰动,相信很多大人也看见《灌篮高手》后会惊呼:“居然还有适合高中生看的动画片!?”这真是中国动画业的悲哀!

  世界的动画大国,当然是美国和日本,而两国的动画作品风格也有所不同?美国的动画以数字化的电脑制作为主,号称“美国没有动画绘制人”。其特点是夸张的人物形象和动作,且节奏较快,体现了美国人的直率,爽快的性格。代表有迪斯尼,华纳等公司。而日本的动画以赛璐璐和喷笔绘制为主,体现的是一种唯美的风格。特点是以优美的人物造型,内涵丰富的对白及剧情吸引观众,但相对的,定格画面就较多(1995年的超人气大作《新世纪Evangelion》创造了3分50秒定格且无对白的记录,但销售量仍排亚洲第一,庵野大神的功力真是高深莫测!),节奏也较慢。代表吉卜力、GAINAX、SUNRISE、东映……而中国动画拥有的是什么呢?只要谈到这个话题,很多“专家”都会这么说:“民间流传的皮影乃动画之鼻祖,建国后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更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再往后呢?再往后则是单调生硬的色彩,粗糙且毫无美感可言的人物形象,幼儿园小朋友都觉得幼稚的剧情,片中大人发音象3岁孩子,还有毫无感情的对白……。可以说,中国动画观众没有7岁以上的!!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幼园动画”。

[attachment=13370570]


  
[b]茁壮期
[/b]

[attachment=13370572]
      猪八戒吃西瓜

        这个时代的动画作品也许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最好的;也许不是最精美的,但却是制作最认真的;也许不是与国际接轨的,但却是最突出中国传统特色也时常因此获得国际奖项的。说起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一定要说万氏兄弟,因为1926年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就是出自他们之手,然后是《一封书信寄回来》,在抗战爆发前,他们总计绘制了二十多部动画片,其中包括1935年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但是在1936年以前,万氏兄弟的作品主要是模仿美式动画的手法,他们自己对此也不十分满意,一直在寻找着让动画在中国传统土壤里扎根的办法,到了1940年,美国动画片《白雪公主》给了他们很大震动,下决心要搞一部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作品,在组织100多人参加绘制、前后绘制2万张画稿、用了一年半时间的情况下,1941年他们完成了中国以至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80分钟的长度、取材自西游记的故事、名演员白虹等人的配音、中国山水画风格的背景、吸收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造型设计都使这部动画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据了继《白雪公主》、《小人国》、《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席位置,而且浓郁的中国特色又使它与前三者有明显的区别,万氏兄弟本想接下来就拍摄《大闹天宫》,但是由于投资商的问题计划没有成功。在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万氏兄弟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并在1958年尝试用剪纸的手法来拍摄了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随后又用剪纸的手法拍摄了《人参娃娃》、《金色海螺》等片,而1961年到1964年的《大闹天宫》上下两集无疑是中国动画史和万氏兄弟的颠峰之作,先后获得卡罗维发利和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两项大奖,在国内国际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attachment=13370574]


  
[b]成长期[/b]


        经历了文革之后,动画行业自然也受到了很大冲击,而且上美影在1972-1976年间拍摄的17部动画片如《小号手》、《小八路》、《东海小哨兵》等给后来的动画创作理念投下了一个严重的阴影:写实主义和教育目的,这使动画片被定位为给小孩子看的充满教育意义的课外教材,这种思想不仅延续下来而且还在大部分人心里深深的扎根,也就是这个观念才造成了后来动画片的尴尬地位。

[attachment=13370576]

  在改革开放之后,动画片制作走入繁荣时代,涌现的多家动画制作生产部门也改变了过去上美影一家独秀的局面,在1978年到1989年的十年间,这些制片单位就制作了219部动画片,例如《哪咤闹海》、《金猴降妖》、《天书奇谭》等优秀作品都是这个时段制作的,而且电视动画片也在这个时候有了《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等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从整体上来讲,这是个比较平均的时代,既有少量全年龄段艺术动画片,也有大量类似《黑猫警长》这样的纯粹给儿童看的主流式教育动画片,而且制作手法基本沿袭自上美影万氏兄弟开创的流派,没有太多创新也没去吸取外部世界的先进经验,而这一段的高产量恰恰造成了作品的制作不够精细,更由于制作出发点是给孩子看的,所以在配音配乐方面也明显不如以前用心,同一时间日本正从给欧美动画做做简单来料加工的阶段稳步发展,并逐渐学习和吸收欧美经验创造出自己独有的风格。

  所以说这个时代是白银时代是因为王小波在小说《白银时代》里曾经说过一个谜语:未来的世界是银子的。其实说的是热寂论里提到的宇宙的热动平衡,所有点温度都一样,也就是说没有太突出的东西,而1976年到1990年的中国动画业给人的就是这个印象,如果考虑到部分优秀作品,也许准确点该算是准白银时代吧。

  
[b]
拔尖期[/b]

[attachment=13370575]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首先是九十年代各大动画制作厂家开始与国际动画业展开交流与合作,白银时代那种固步自封的局面终止了,数字生产手段取代了以往的手工绘制方式,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各种体制制作单位的多元化发展,使制作数量有所增加;各种专业和多能人才进入这个行业,使制作质量比以往有较大提高;但是即使数量和质量都增加了,由于制作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这个理念问题,在题材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突破。

  其次是1995年起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片不再采用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政策,把动画业推向市场,改变了动画片的生产状态和经营方式,确立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观念,原本这是个动画行业商业化和发展的绝好时机,但是同样受限于上面所说的制作理念问题,制作方只能做适合儿童看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东西却不敢也不能有所突破,在有关教材里甚至自豪的宣称“中国动画与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动画相比,内容是健康的,精神是向上,是适合对孩子进行各种传统教育的作品”,对这句话我吐一个先。

   最后要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动画片发展方向从电影院转向电视动画片,动画制作公司和企业也发展到了120多家,大量的连续、系列动画片纷纷出炉,象什么《蓝皮鼠与大脸猫》、《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都是这一时段出品的,所以表面上看起来这段时间动画作品的总时间长度比以前要大,例如2001年动画片总产量18000分钟,但总计看起来其实就是动画短片7片,系列片却高达42部,就是说为了能在播出部门手里拿到更多的播映费,在资金不变的情况下集数拉的越长越好,至于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要说这是一个黑铁时代是因为,电视台为了满足播映时间的问题,引入了大量欧美日本动画片,而国产动画片在比较之下无论内容、画面、人设方面都暴露出了严重的不足,特别是采用传统教育理念制作出来的动画片里,往往是一些小孩子在一本正经的不说小孩话,使原本应该是观众的少年纷纷青睐外来动画片,表面上看起来随着制作单位的增加制作数量和质量似乎都在提高,但事实上正是这个时段大量观众纷纷“外逃”,不再去看国产动画片了,并把它看做是幼稚和笨拙的象征。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宝莲灯》,虽然有大手笔的投入来制作,有著名演员配音,有著名歌手献声,造型上也吸收了许多美国动画的要素,但本质上它并没有脱离那个理念的约束:依然是一部以小孩子为主体观众的动画片,而且模仿迪斯尼动画的味道实在太重,只能还算是这个时代的作品而不能超脱,毕竟看《狮子王》、《花木兰》等东西要比看模仿出来却又不太对劲的东西强一些。

[attachment=13370577]



[b]分叉期(迷茫期)[/b]

[attachment=13370581]
我为歌狂

  之所以要把2002年定为迷茫复兴元年,原因不过是因为一部《我为歌狂》的出现,也许这部52集动画会被指责为模仿类作品,但是我觉得更应该重视的是它的制作理念——它是第一部拍给青少年而不仅是儿童看的动画片,这对以往动画片只是儿童课外教材的理念绝对是重大突破。与这个重要意义相比,其他所有不足就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这就象人类烧制的第一件陶器一样,虽然丑陋却标志着从烧烤到煮食的一个划时代进步。

  但是《我为歌狂》和随后的《封神榜》、《隋唐英雄传》却没有在创新和突破旧理念之后走的更远,没有制作围绕动画的丰富周边产品,对年龄层次的突破也仅限于从儿童延伸到了青少年,而且国内类似作品能数的出来也仅有这么几部,大部分动画制作单位依然在用草率的制作态度、教育为主的制作理念、儿童为主的制作出发点来制作着所谓儿童动画,相对于同一时期电视剧制作已经达到了制作完不能播出的饱和状态,动画片产量到2004年只有2万分钟而已,与电视台规定的6万分钟播出时间相去甚远,数量不足就要引进,引进又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问题,所以才会有了新世纪天鹰战士这样的怪物出现。

[attachment=13370584]

  有个别改变以往观众定位的动画片出现;有引进的各种超过以往限制的动画片出现;有网络提供的各种各类型日本欧美动画片出现;相应的,国产传统动画片被排挤到一个十分可怜的位置,虽然还是拥有了不少低年龄段的坚定FANS,但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在有其他选择时就不会看国产动画片却是个不争的事实,这就是中国动画的迷茫时代。

  

[b]动漫产业发展现状[/b]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早,历史悠久,但是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纵观中国动漫的发展历史。从上世纪20年代到现在也有过历史辉煌的一页,但是很遗憾的是都没有以一种产业的发展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动漫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20年代,直到现在已经也有一段时间了。

  说起中国动漫,我们可以从尘封的竹简巾中倒出一连串的豆子,如《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三个和尚》........遍数家珍,一系列动画片的出世,相继带来的是中国动漫的辉煌发展,从发端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辉煌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后来的转型期,一共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其中前期主要是为了社会的某些需要而发展前进着属于非营利性的创作,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产业规模,

  6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各国动漫的兴趣并迅猛的发展,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动漫强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着,80年代后期中国动漫产业也迎来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即软服务外包,以美国等国家的动漫企业为了节约制作成本纷纷把制作环节交给中国做,著名的动画片《花木兰》即是取之中国又是来自中国,这种发展模式使中国动漫一直面临着一个难堪的剥论,逐渐的失去了自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一方面国内动漫企业大部分是外国动漫的加工产,为美日动漫做加工制做而得以存活,原创动漫生产极为的薄弱,另一方面对的国内广阔的动漫消费市场被日美动漫占领着,包括影视播出市场,音像市场,以及衍生产品市场都被外国的动漫产品占领,因而中国动漫失去了原因的竞争能力,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开始才慢慢的被打破,当然基于前面所形成的种种问题,确实与我们这个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2000年以来经过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后的几年阵痛,中国市场机制慢慢的活跃起来,中国动漫逐渐出现了令人欣喜的生态,中国动漫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崛起,改革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一些原有的思想观念被一一的打破,这使中国动漫在创作上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创作环境和市场运作空间,从而促进了国内整个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进一步的加深,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迫切的需要产业升级,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于是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政策也慢慢倾斜于一些文化和其他新兴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国产动漫的发展,其次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与国外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一些守旧的观念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更新,创作者能在很宽松很自由的艺术环境里中放开手脚的进行创作,尽情的展现自己的丰富情感,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促进动漫作品的多形式多方面的发展,培育着多群体多层面的动漫消费市场,随着蓝猫等一些经典角色的出现,一些衍生产品开始产生,中国动漫正逐步的由单一的产业体向整个产业链延伸的发展,动漫逐步与商业生活接轨,从而整个动漫产业的影子才模糊的显现出来,并逐渐的清晰起来。

中国网络动画开始兴起,由于网络动画不需要广电局审批,所以网络动画的长短(大多10分钟一集)、类型(如打斗、僵尸、大尺度)与其他的国产动画有所不同,中国网络动画作品较知名的有《十万个冷笑话》,《啦啦啦德玛西亚》,《尸兄》等。但随着思想的不断拓宽,政府为首的监管制度也开始展开了动作,对于影视内容的自由度与控制力度的拉锯战开始逐步升级。

[attachment=13370582]

国产动画产业在国家的扶持下已经初具规模,正在努力冲破幼稚的枷锁,并向商业动画前进。

[b]以2015年上映的动漫为例[/b]

[u]播放时间                      TV动画    [/u]
2015    《巴啦啦小魔仙之梦幻旋律》
2015    《灰体》 漫画改编
2015-2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妈妈乐疯狂》第12部
2015-2-13    《秦时明月之帝子降兮》手游特别篇
2015-2-23    《精灵梦叶罗丽第二季》  
2015-3-31    《勇者大冒险》    游戏改编
2015-4-2        《画江湖之不良人》
2015-8-4        《小花仙第二季》 第二部
2015-4-16    《我叫白小飞》(尸兄)第二季
2015-5-14    《民间鬼术》
2015-6-26    《狐妖小红娘》漫画改编
2015-7-9    《黑白无双》漫画改编
2015-7-10    《熊出没之冬日乐翻天》第5部
2015-7-15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洋洋得意喜羊羊》短片第二部
2015-7-16    《诡水疑云》漫画改编
2015-7-23    《雏蜂》漫画改编
2015-7-15    《择天记》小说改编
2015-8-20    《龙之谷》游戏改编
2015-8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原始世界历险记》第13部
2015-9-18    《猪猪侠之五灵守卫者(上部)》    第10部
2015-9-23    《时间支配者》动态漫画
2015-10-22    《灵域》小说改编
2015-10-23    《长歌行》动态漫画
2015-11    《凹凸世界》试播集第0集 上&下
2015-11-4    《回家乡的果子》     
2015-12-2    《爱神巧克力进行时》漫画改编
2015-12-2    《神明之胄》小说改编
2015-12-18    《猪猪侠之五灵守卫者(下部)》    第10部
2015-12-18    《时光诡域》漫画改编
2015-12-17    《绝地十日》 
2015-12-31    《通职者》漫画改编
2015-12-31    《十万个冷笑话第三季》漫画改编


[u]上映时间                 电影    [/u]
2015-1-30    《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第2部
2015-1-31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第7部
2015-7-10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2015-7-23    《奥拉星:进击圣殿》
2015-8-7    《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第2部
2015-12-18    《鬼吹灯之寻龙诀》天下霸唱小说《鬼吹灯》后四部改编


[u]播放时间               网络剧/电视剧    [/u]
2015-4-24    《天才J》优酷出品校园悬疑网络剧 
2015-6-9    《花千骨》小说改编
2015-6-12    《盗墓笔记》小说改编
2015-9-13    《大汉情缘之云中歌》小说改编
2015-9-15    《花千骨2015》延续电视剧《花千骨》的结局
2015-11-29    《秦时明月》系列改编
2015-12-31    《十万个冷笑话》    漫画改编

[attachment=13370585]

[/td][/tr][/table][table=85%,#ffffff,#0070c0,3][tr][td]


[size=3][b][align=center]中国动漫简编[/align][/b][/size]


  与当年电影传入时的情形类似,初到中国的动画片也曾被当成是“洋人的鬼把戏”。1919年前后,美国动画家弗莱舍兄弟拍摄的动画片《从墨水瓶里跳出来》在当时号称“远东第一大都会”的上海公映。此时,从南京迁居上海的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四兄弟恰巧赶上了这股动画热潮,并被那变化万千的“光影魔术”深深吸引。于是,兄弟四人下定决心,要拍出一部自己的动画片。

  在既无专业技术、又无参考资料的困难情况下,万氏兄弟凭着契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借鉴走马灯、皮影戏等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逐步摸索出了动画制作的原始技法和逐格拍摄的原理。

  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为了推销华文打字机,委托万氏兄弟制作了广告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从而翻开了中国动画史的第一页。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他们又制作了《益利汽水》和《味精》等两部广告动画短片。之后,当时的中国影片公司、上海烟草公司、上海南洋有限公司和大中华百合影业公司都曾投资拍摄动画片。但这些动画片的影响非常有限。

  1926年,万氏兄弟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摄制完成了中国首部动画电影《大闹画室》。此时,距离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滑稽脸的幽默相》问世还不到20年,比日本的首部动画片也只晚了大约9年而已。几乎是在万氏兄弟摄制《大闹画室》的同时,另一位中国动画家梅雪俦也与长城画片公司合作拍摄了滑稽动画短片《一封书信寄回来》。这两部动画片都于1927年8月在上海首映,立即在沪上引起轰动。此后,万氏兄弟再接再厉,在1930年推出了动画片《纸人捣乱记》。

  1941年9月,由万氏兄弟导演,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出品的中国第一部、也是全亚洲第一部原创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大上海和沪光两家电影院同时上映。该片胶片长约9700英尺,放映时间为80分钟,制作过程历时一年半,参与工作人员过百名。首轮放映期超过一个月,几乎场场爆满。这些在当时都是绝无仅有的。

  作为一部完成于抗战时期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以孙悟空最终打败牛魔王的故事,暗喻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正义斗争终将取得全胜。为提示观众,编导人员还在片中加入了“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之类的对白。只是由于影片放映时,正值日军占领上海租界之际,制作方不得不把这些直露的对白剪掉,但片中的抗战主旨仍旧得以保留。

[attachment=13370586]

  后来,《铁扇公主》又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上映,同样深受当地观众的欢迎和称赞。而该片在日本东京公映时,竟也吸引了许多日本观众的目光。不过,日本当局很快就察觉到这部动画片的主题思想“有嫌”,下令禁映。即便如此,《铁扇公主》仍然给当时的日本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日本影评家曾撰文回忆道:“抱着轻视的眼光去看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的人们,看到这部电影如此有趣,如此豪华,惊得目瞪口呆……粗暴的蹂躏中国的日本人遭到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痛击,这部影片的意图是一清二楚的。”

  1946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电影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制片厂下设卡通组,由日本进步人士、著名动画家方明(持永只仁)担任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东北电影制片厂正式建立了美术片组,漫画家特伟被任命为组长,靳夕任副组长。

  1950年3月,根据上级指示,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南迁上海,成立上海电影制片厂动画片组,仍由特伟担任负责人。包括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三兄弟,美术家钱家骏、木偶艺术家虞哲光、水彩画家雷雨、文学家马国亮、包蕾,还有电影艺术家章超群等一大批知名艺术家和专业技术骨干先后加入进来。随后,动画片组又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大专院校吸收了大批青年美术人才。从而,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过硬的动画创作队伍,“为建立一个独立的动画片制片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7年4月1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动画艺术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中国拥有了独立摄制动画片的专业动画制片厂。在此后的五十多年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直担负着振兴中国动画事业的重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动画业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家们在应用常规动画技术的同时,大胆吸收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剪纸片、木偶片、泥偶片以及水墨动画等多个独具中国特色的崭新动画片类型。这些动画影片不但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且还在国际上屡获大奖,让中国动画片蜚声世界影坛。

  1958年,木偶片《机智的羊》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际电影节,获得“木偶片奖”,木偶纪录片《中国木偶艺术》在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纪录片和短片展览会及国际儿童电影展览会上获得奖状。1959年,动画片《小鲤鱼跳龙门》在苏联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动画片银质奖”。1960年,动画片《一幅僮锦》、《萝卜回来了》以及木偶片《砍柴姑娘》,在捷克卡罗维•发利第十二届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同年,木偶片《雕龙记》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际木偶片暨傀儡戏节上获得木偶片“二等银质奖”。1961年,剪纸片《人参娃娃》在东德莱比锡第四届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1964年,剪纸片《差不多》在法国图尔第十届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青年奖”。木偶纪录片《掌中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优秀奖”。一时间,“中国学派”名振国际动画界。

[attachment=13370587]

  不过,在这一时期,为中国动画界赢得最多赞誉的还是由李克弱、万籁鸣编剧,万籁鸣导演大型神话动画片《大闹天宫》。该片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分为上下两集,于1961年和1964年公映。其鲜明的人物形象,浓郁的民族风格,行云流水的动作设计,戏曲音乐的完美结合,以及艺术的夸张、瑰丽的背景及神奇的意境,堪称当时中国动画艺术的巅峰之作。不仅在国内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而且先后荣获第十三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腊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以及第二届中国电影百花奖等多项国际国内大奖。

  1978年,《大闹天宫》在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上,被评为“最佳影片”。英国《电影与摄影》杂志称赞它是“1978年伦敦电影节上最轰动、最活泼的一部电影……具有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五年后,该片又在法国公映,同样引起轰动。法国《世界报》(Le Monde)介绍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艺术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动画事业陷入了空前的低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停产长达六年之久。直到1972年,才部分恢复了动画片的摄制工作。到1976年“文革”结束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先后制作了《放学以后》、《小号手》、《渡口》等17部动画片。产量锐减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文革”对中国动画业最大的伤害,是对专业队伍的摧残。由此造成的人才断档问题,至今任困扰着中国动画业的发展。

  “文革”结束之后,中国动画业迎来了恢复与发展并举的新时期。动画艺术家们压抑了多年的创作热情,得以充分释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从1977年到1983年期间,先后摄制完成了《哪吒闹海》、《九色鹿》、《天书奇谭》、《三个和尚》等一批优秀动画片。其中,又以号称“中国第一部宽荧幕大型动画片”的《哪吒闹海》,成就最高。

  《哪吒闹海》取材自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王往编剧,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任导演,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79年摄制。该片继承了《大闹天宫》中浓郁的民族特色,并在人物形象设计、画面表现手法、音乐编配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创新尝试。这些令《哪吒闹海》成为了当时享誉海内外的“动画大片”。

  在国内,《哪吒闹海》于1979年获得国务院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1980年,又获得第三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动画片奖。在海外,该片在1983年获菲律宾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88年获法国第七届布尔波拉斯文化俱乐部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宽银幕动画片奖。

  1980年5月,《哪吒闹海》应邀参加第三十三届法国嘎纳国际电影节。据该片导演之一、时任中国电影代表团团长王树忱后来回忆道:“当《哪吒闹海》在大厅放映后,受到了长时间的热烈欢呼,赢得了评论家的好评。他们称赞这部影片‘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像丰富’。”英国广播公司(BBC)买断了该片的海外发行权,并创出了当时中国电影进军国际市场的最高价。

  该片在日本东京上映时,同样反响强烈。一位日本动画界的知名人士称该片:“色彩非常美丽,画面明朗,情节轻松,哪吒表情丰富,鹿很漂亮,虾兵蟹将的造型饶有风趣,哪吒闹龙宫一段,非常生动的体现了动画片的妙处,下雨的效果很先进,摄影的光线合成上有色彩,音乐也很欢快,不愧是中国的动画片。”

  进入八十年代,面对改革开放大潮,中国动画业开始寻找自身的全新定位。在当时,由于电视机的普及速度大大加快,看电视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一项新兴的文娱活动。与此同时,大量国外制作的电视动画片(TV动画剧)纷纷涌入国内。针对这种情况,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在1984年至1989年间,先后推出了四集系列动画片《三毛流浪记》、十三集系列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十三集系列动画片《邋遢大王奇遇记》、五集系列动画片《黑猫警长》、五集动画连续剧《金猴降妖》、五集系列动画片《皮皮的故事》和系列木偶片《阿凡提的故事》。客观地说,这些动画片无论是从情节设计,还是从制作水平上看,都不亚于当时的进口电视动画片。其中一些经典动画形象,直到今天仍为众多观众津津乐道。

[attachment=13370589]

  到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大众休闲娱乐方式的转变,中国动画业陷入了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的怪圈。一方面,专业动画制作机构有所增加,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长城电影制片厂、上海科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纷纷投资设立动画片生产部门。国家对动画业的扶植力度不断加大,以1991年成立的中央电视台动画部为例,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5亿元人民币。动画制作单位本身也在不断努力调整自己,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199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视台合并。翌年,上海电视台八频道推出了每天22分钟,以播放国产动画片为主的《卡通王》栏目,全年播出节目达8000分钟以上。到199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年产量达到1800分钟,比1996年翻了一番还多,并有百余种音响制品在国内外发行。此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创办了漫画杂志《卡通王》,开了本土动画企业涉足漫画出版领域的先河。

  但另一方面,国产动画片的社会认同度却在不断下降。有调查显示,在被问及“你最喜欢的动画片和动画人物”时,从初中到大学、不同年龄阶段受访者的回答中,几乎找不到国产动画片和动画人物的踪影。曾经名噪一时的孙悟空、哪咤、黑猫警长和葫芦兄弟等也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在被问到“国产动画片有哪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时,受访者又不约而同地把“故事低幼”、“动画僵硬”、“虚假造作”、“简单说教”等列入其中。由此可见,九十年代的中国动画业和国产动画片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再不设法改变,就有可能面临彻底出局的厄运。

  1999年7月30日,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动用60位原画和动画师,历时四年精工打造的剧场动画《宝莲灯》,作为对“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的献礼片上映。这应该被视为中国动画业者对于“信任危机”的正面回应。该片在大胆借鉴迪斯尼动画影片制作经验的基础上,还积极尝试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商业运作模式,开发出影音产品、服装、文具、漫画书等衍生产品。此外,该片在制作过程中,还力邀众多影视明星在片中担任配音演员,主题曲则由台湾著名艺人张信哲演唱,大大提升了影片的票房号召力。所有这些举措,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宝莲灯》的票房收入达到2400万元,图书、音像等相关产品的销售额达500万元。

  之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又以“产业化运营”的方式,在2001年投资2000万人民币制作推出了现代青春题材电视系列动画片《我为歌狂》,同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总体上看,中国动画业整体疲软的态势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与动画业一样,中国的漫画业也起步于20世纪初叶。不过,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纯消遣性的漫画作品很难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因而,政治卡通和讽刺漫画便成了中国早期漫画的绝对主角。漫画家们将讽刺批判的“利剑”直指黑暗的社会现实,运用拟人的手法讽刺当时政府的昏暗、官员的腐败,以及表达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无比愤恨。丰子恺、廖冰兄、叶浅予、孙之俊、张振仕、华君武等人,就是这一时期中国漫画家的杰出代表。相比之下,同时期的连环漫画作品就要少得多,但也不乏精品。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系列便是一例。

  新中国成立之后,漫画家们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歌颂新生活、鞭挞假丑恶,完成了一大批反映社会生活的优秀漫画作品。与此同时,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连环漫画作品——“小人书”,开始出现在国人面前。

  简而言之,“小人书”就是一种以“图配文”(或称“上图下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连环漫画作品。可以看作是传统中国绘画艺术与连环漫画的一种“嫁接”。从新中国建立到六十年代中期,“小人书”经历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既有取材自现实生活的《穷棒子扭转乾坤》、《朝阳沟》等,又有改编自古典名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三国演义》、《水浒》、《西厢记》等。这些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老少咸宜的“小人书”,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文革”期间,中国漫画业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丰子恺、华君武、张乐平、张仃等知名漫画家相继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反动学术权威”,他们的漫画作品成了“反党黑画”。“小人书”的创作出版也一度限于停滞,直到1970年之后,才又出现了《鸡毛信》、《小骑手》等新作。

  “文革”结束之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步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中国漫画业也迎来了新的春天。一方面,老一辈的漫画家们重新拿起画笔,新一代的漫画家也不断涌现出来,漫画创作空前活跃,佳作迭出;另一方面,国外的优秀漫画作品,如丹麦漫画家彼德•斯托卢普的漫画集、波兰漫画家茨比希尼夫•伦格伦的《菲卢拉克教授》,以及比利时画家埃尔热的《丁丁历险记》和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父与子》等等,都在这一时期,通过各种渠道被介绍到国内,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漫画事业发展。

  与此同时,“小人书”的创作出版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但出现了反映当代人生活的《人到中年》、《蒋筑英》等作品,古典题材《东郭先生》、《杨家将》等也很受欢迎。“小人书”年销售量达到了创纪录的8亿多册。而每年一度的全国连环画研究会,汇集了各路精英,他们对连环画作品的特点——从文学脚本编写,到绘画技巧的运用,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创作理论体系。

  进入九十年代,日式卡通漫画开始在国内流行,先是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于1990年编译出版了《女神的圣斗士》、《七龙珠》,紧接着是《阿拉蕾》、《侠探寒羽良》、《尼罗河女儿》、《猫眼三姐妹》、《乱马1/2》等等。不久之后,又出现了专门刊载日式卡通漫画的《画书大王》等杂志。日式卡通漫画的涌入,从根本上颠覆了国人对连环漫画的固有看法,改变了国内漫画市场的格局——曾经盛极一时的“小人书”,因销路不畅,逐渐淡出市场。

  由于当时的出版法规和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不法书商大量盗印日式卡通漫画,其中不免鱼龙混杂,一些含有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的漫画也在市场上出现。面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开始大力整顿市场秩序。一方面,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取缔非法出版物,另一方面,启动“5155工程”,促进国内原创卡通漫画出版事业的发展。

  所谓“5155工程”,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旨在繁荣国内原创卡通漫画创作、建设民族卡通漫画出版精品线的文化工程。具体内容包括:力争在两、三年内重点建设辽宁少儿出版社、中国少儿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和四川少儿出版社等5个动漫出版基地;重点出版15套大型系列儿童动漫图书;创立《中国卡通》、《北京卡通》、《少年漫画》、《漫画大王》、《卡通先锋》等5份少儿动漫刊物。

  自该工程实施以来,国内原创卡通漫画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已初步形成了出版和影视相结合,整体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先后涌现出《神脑聪仔》(接力出版社)、《霹雳贝贝》(江苏少儿出版社)、《地球保卫战》(天津新蕾出版社)等多套少儿卡通漫画精品图书。这其中,接力出版社出版了《神脑聪仔》系列丛书,囊括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等多项大奖。新蕾出版社出版的《地球保卫战》也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目前,国内卡通漫画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了进口漫画与原创漫画平分秋色的基本格局。而“国产”卡通漫画家们,如颜开、姚非拉、赵佳、张晓雨、蒋翎(自由鸟)等人的声望已经不在国外大牌漫画家之下。此外,如天津神界工作室、上海唐堂原创漫画社之类的专业卡通漫画创作团体也在不断增加。其中一些已经开始效法国外大型漫画公司,尝试企业化运作和流水线式生产。

  即便如此,当今中国卡通漫画业的发展仍然受到人才、体制、市场、社会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且,在“动漫合流”已经成为全球动漫业发展的大趋势之时,中国的卡通漫画业与动画业,以及其他周边行业间的联系互动,也还没有达到“机制化”、“常态化”的水平。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是有待提高的产业综合竞争力。由此可见,中国卡通漫画业的未来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近几年来,日渐火爆的动漫展会可以说是中国动漫业的一个“意外”收获。2005年6月1日,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动漫展,在西子湖畔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举行。这是中国首个国家级的综合性动漫产业展览会。一时间,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其实,类似这样的大型动漫展会此前已经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举办过多次,只是在规格上稍逊一筹。一般来说,文艺表演、动漫作品展、Cosplay秀等活动都是动漫展会的必备节目。此外,不同的动漫展会还要配合各自的主题举办一些特色活动。以此次杭州国际动漫展为例,就设置了全国动漫人才招聘大会、杭州市少年儿童“嘉年华会”、经典动画影视周、中国国际动漫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既体现出了此次展会的国家级性质,又体现了杭州的地方特色。

  红红火火的杭州国际动漫展只是一个缩影,从中折射出动漫展会作为中国动漫业的一个新亮点,焕发出的勃勃生机。而动漫展会之所以能够形成气候,与主办者对它的盈利预期息息相关。动漫展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门票、摊位出租费、广告赞助费等。通常来说,只要选准活动举办时机,再加上详细周密的前期准备,收回成本大致不成问题。如果交给有经验的专业策划公司运作,甚至还能会有较为丰厚的盈利。这对于长期受到盈利问题困扰的中国动漫业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动漫展会的火爆也反映出当今中国动漫业发展的某些深层次问题。一边是由动漫展会表现出来的旺盛需求,另一边是仍显疲软的本土原创动漫作品。其间的巨大反差,非常值得我们深思。长此以往,容量巨大的中国动漫市场难免要被海外传媒业巨头瓜分殆尽,中国动漫将陷入“有产无业”的尴尬境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WTO)成员,并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今天,这种担心绝非危言耸听!

[/td][/tr][/table][table=85%,#ffffff,#00b050,3][tr][td]


[size=3][align=center][b]中国动漫产业优势 [/b][/align][/size]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原始积累的种种因素,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才能在以后的产业腾飞之路上走的更远。面对着国内旺盛的需求市场,一时间投入动漫产业的企业也数以万千,纷纷泳入市场,争取发展的一席之地,而这样的现象不是偶然的,然而中国动漫也有其固有的发展优势。

 [b] 1、前期的动漫的发展积累了丰富技术经验 [/b]

[attachment=13370590]
蓝猫

中国动漫发展历史悠久。从早期的《骄傲的将军》到《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在到近几年的《蓝猫淘气三千问》长期的发展为中国动漫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技术上的经验,以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经营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转型国家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大量的支持,这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加快乐动漫产业规模化的速度。


[b]  2、历史文化底蕴很浓在题材可发觉的空间大 [/b]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历史的国家,文化远远流传,民族文化多样,有着许多经典的民间故事和优良文学作品,比如说《三国演义》,《西游记》《花木兰》等,这些都是优秀的动漫创作题材,动漫的发展离不开的好的故事创作,五千年的历史积累的丰富文化底蕴,这就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最为根本的发展创作源泉,奠定了发展壮大的基础。

  动漫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也是一种现在文化的表现,没有好的文化底蕴也就没有好的作品出现,也就没有发展的动力。中国的动画片《大闹天空》就曾经取得辉煌的成就。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从美国的动画大片《花木兰》在到刚上映的《功夫熊猫》一种类似灵魂式的东西在其作品中涌动着,可以看到很鲜明的中国元素,历史在又一次告诉我们中国元素的成功性是不可替代的,而《功夫熊猫》更是以史无前例的票房取的压倒性的胜利,形成巨大的商机,而国内市场这样的成功案例也不少见,中国60年代的水墨动漫《小蝌蚪找妈妈》和《三个和尚》就在国际获得良好的声誉。

[attachment=13370591]

[b]
  3、政府在政策上和资金的支持 [/b]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迫切的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界为追求高附加值经济利润所寻找到的一个全新的经济突破点。从某些方面上讲“文化产业”可能低成本,高化创意,长周期而获取几倍以上的纯利润,而动漫产业又是文化产业中的先先行之兵。各地方政府,都纷纷出台措施促进各地动漫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和资金上都向其倾斜,于是间各地的“动漫节”,“产业论坛”相继在各地开花,据了解截止2008年末我国的动漫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260亿人民币。并且我们动漫市场还有100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的空间等待开发。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商机和文化影响力,各地政府更是倾心打造,在沿海的一些地方一些于动漫有关的显目纷纷展开,比如说厦门,深圳,和杭州等地。

  中国动漫产业正面临着政府有力推动,市场强力拉动,“互动效应”十分突出的形式,走出了在发展模式上的一条新路子,一些企业的介入更使其发展迅速。


 [b] 4、动漫的经营运作模式产生与制作的成熟 [/b]

  
通过80年代以后中国动漫界成为海外市场的技术加工工厂后,中国动漫在其技术上和管理经营上逐渐走向成熟,逐渐形成一种较为科学的管理经营模式,并且粗略的产业链也渐渐完整,向蓝猫等动漫产品还已经推向了海外市场,动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广阔的市场,同时也离不开好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在水墨二维动画中,在制作的环境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相当的艺术水平,并以逐步迈向三维制作的趋势中向前发展,2008年上映的国产三维动画片《秦时明月》掀起了国内三维动画的创作旋风之路。

  而在创作题材上面对着国内和国外市场,创作者也逐渐改变某些创作观念,不是单纯的把动漫消费群体定向的锁向儿童,而是以更加注重大众化,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方式面向社会的没一个阶层,个个年龄段的动漫消费者,完成了由动漫连续短片向商业动漫电影的过度,比如说2008年一部《喜洋洋与灰太郎》动漫影片就在国内获得相当大的成功,一时间传为佳话,一傲人的成绩揭开了中国动漫的影院动画的发展之路。

[attachment=13370592]

  另外是中国动漫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逐渐成熟的管理经营人士,他们更专业的经营于动漫产品的开发与营销和管理,使得中国动漫产业的投资回报率进一步的提升,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b]5、市场前景广阔 [/b]

  中国经济在迅速的崛起,伴随的是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越加的丰富,

  而且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按照经济学原理消费者哪里市场就在哪里的说法,那么整个中国动漫消费市场将是全球动漫市场增长的一级市场,一方面我们的消费结构正在逐步的改善,精神消费越加的需要,而动漫产品确正值一种精神消费,最近一个动画片上映的表明,我国的动漫产品消费不仅仅是单单的像过去一直所强调的儿童消费市场,而发现其市场已经走向多元化,有些方面已经趋于成人化,不局限于哪一阶级,并且这种趋势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发展着,另外按照我们目前的需求来讲我们的动漫产品需求的缺口非常之大,前面已经说过还有1000亿人民币的未开发市场。 就我们目前所上映的动画片中有大多数是从国外进口的,这就说明我们原有的国内市场,对于我们国产的动画片及其他动漫产品依然有很大市场开发空间,经预测表明未来中国动漫节目需求量为一百八十万分钟,而国产所占比例很小,除去进口的而为MP4,手机,掌上电脑,网络,电视,车载电等新媒体提供的娱乐性动漫节目,无疑要催生一个更加巨大的消费市场。

  再一个我们从动漫产品的衍生产品开发市场来看市场空间更大,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有六百亿人民币的文具产品销售额,二百亿人民币的玩具销售额,已经一百亿元人民币的儿童音像制品和儿童出版物等,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依赖于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带动,由此中国动漫产业的产值将有望在近几年超越千亿元人民币,达到一定规模。


[b] 6、动漫新生力量的兴起[/b]

给和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大趋势,整个动漫产业几乎是由新中国刚成立的初步发展起来的到60年代的进一步发展,在到80年代的哦进口加工的服务外包,这样的一个又一个的阶段发展而来,在回到60年代的中国动漫,那些作品无疑是中国动漫史上的辉煌表现,曾经在世界动漫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但到80年代之后我国的动漫作品的原创性逐渐的没落下来,而只是以加工服务外包为主,国产经典动漫角色几乎等于零,甚至美国有些动画大片,如《花木兰》的制作项目也有在中国完成。

  一直到21世纪初,中国动漫才子创作上逐渐有了起色,但回过头去看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和他固有的历史根源并不是对我们今天的动漫产业的发展毫无益处,而然我们可以发现当我们在发展服外包的同时,我们也影响和改变着自己,这种影响不仅是技术上的也是观念上的,相比来说一些进口美国动漫作品或者是日本作品,他影响着中国的一代人,而这一代人就是我们今天所扮演重要角色的年轻一代,这一代他们由于受到了高等教育的滋养相比以前的动漫工作着有更多的不同,他们在技术上会用一些新技术,而非传统,比如说比较流行的三维动画作品,而在创作观念上,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影响,一些来自国外的或者国内的先进文化的表现都被他们所接受,也许这是代表着一种时代的进步,新生代必须要有一套新的思维,新的理念在演义这个发展的世界,才是一种先进文化的代表,而伴随着世界的发展,这种先进文化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展现出无限发展的顽强生命力。

  中国动漫的发展重在人才,国内动漫新生代的崛起,在加上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重现势必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崛起,成为当前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经济的又一增长亮点。



[b][size=3][align=center]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 [/align][/size][/b]


  尽管我们发现中国动漫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虽然这样,而且我们也发现中国动漫产业在发展的的同时,也有相当的产业上的优势,可以让我们发挥而用之,但是虽然好景近在眼前,同时中国动漫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存在着许多问题。

  [b]1、开发意识缓慢缺少创新意识 [/b]

目前,纵观国际动漫,以美国日本等国为主的动漫发展大国,他们的动漫产业在国家经济产业构成中都占有相当比例,动漫产业是英国的支柱性产业,甚至在日本也是他本国第二大产业,美国的网络游戏业已经连续好几年超越好莱坞的电影业成为该国的最大娱乐业,而这些国家都是以原创动漫的开发为主的产业方式,而且走过来漫长的历史,相比之下我国的动漫产业才刚刚起步,国内的动漫数字娱乐,自主研发的能力弱,原创能力比较低,基本以引进加工代理运营为主。

  尽管有些省份动漫基地大力的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形象,而市场却怎么也火不起来,动漫影视和网络游戏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青年,还是比较单一,但是他们也是中国动漫教育学研的后背力量,并且他们从接受动漫时就受日本,韩国等国家动漫开始时的作品,民族性文化的重熏,从而对本土文化缺少了解,使中国的动漫缺少传统的传承。

  在国内现阶段原创动漫作品的数量,不仅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无法满足播出的要求,有些所谓的原创变为一种简单的模仿,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画面质感等方面都有比较多的“崇日”“崇美”“模韩”等现象。


  [b]2、市场培育不健全
  [/b]
传统的动漫市场,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播出市场,二是卡通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三是衍生产品,其中最后一个层次比前两个层次周期更长市场更广,并且盈利也是最后一层次比较多,在西方传统的动漫产业里,往往都是在某一个动漫角色上大下功夫,我国动漫产业衍生产品开发泛力,而产业收益70%源自衍生产品,中国原创动漫主要是拿稿费,主要的平台上电视台和动漫杂志,但是现阶段原创动漫杂志纷纷倒闭,由此可见中国动漫市场的培育几不完全,很不平衡。

  打个比方在日本和美国,如果动漫家的原创作品首先是在周刊上发表,反向好的作品就会得到杂志社的支持,使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杂志社将作品印发成单行本漫画家像流行的歌手,影视巨星那样拥有广阔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而在中国却是从来没有的事。

  从今几年来看,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扶持本土动漫产业,在各地举办动漫节,例如:厦门国际动漫节,杭州国际动漫节,等来加强市场的宣传力度促进动漫产业个缓解的发展,来培育动漫市场的发展。


  [b]3、产业链不完整 [/b]

动漫产业一般由动画前期市场调研和策划,动画生产制作,动画片营销(发行),动画片的播放,动画片的衍生产品开发经营五个部分组成,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的运作质量都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成败是一个相互交叉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而这些其中的每个环节又牵扯众多的行业发展(如策划公司,动画制作公司,广电业,出版业,玩家业,服装业等20多个行业)目前在国内的动画片中,动漫的产业链根本没有建立起来,往往是动画节目的制作后,除了完成播放一个环节则基本处于被动停滞的状态,好一点的有图书与音像进行出版发行,而玩具和形象授权更是凤毛麟角,动画片光靠播出根本无法得到相应的资金回报,必须通过产品的衍生开发才能实现盈利。

  如今来讲,网络的发展又为动漫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又一个平台,而网络动漫产业的前锋,漫画创作是产品的创作基础。

  影视动漫的产业主体,动漫舞台剧是产业的延展和提升等等,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有拉升和整合作用。此外就现阶段来讲,玩具等周边产品的开发环节,当然现在还有一新的开发形式式就是动漫游戏。 动漫游戏是一个复合概念,一般而言漫画是起点,动画是运动的漫画,游戏是互动的动画,动漫游戏是以文化为内涵,以创意为核心,以科技为手段,以娱乐教育为目的,进行动漫游戏产品及衍生产品的研制开发,出版发行和运营的新兴文化产业,它是属于知识密集型创意产业是以高科技为载体的现在产业,是以文化为内涵的内容产业,是高投入高附加值与高风险并存的产业。

  就动漫产业来说,整个产业链条比较长,以动漫游戏为例,它的盈利模式独特,完整的动漫游戏产业链一般从研发制作和销售,到图书和音像制品发行,教育软件的开发与传播,再到玩具,文具,服装等衍生产品的开发,经营与销售,以及主题公园的建立等,通过开发动漫游戏形象的品牌价值,可提升授权产品的市场价值,使其边际效益递增,就我国近几年的行业状况来看,发展迅速以巨人,盛大为行业巨头对游戏产业发起猛攻,随着“征途”,“三国志”等一些国产游戏的推出,并取得比较理想的收益,但就目前我国游戏产业盈利现状来看,市场开发极度的不完整,国产游戏主要的盈利环节是游戏产品的直接消费,而动漫产业链的部分如市场调查研究也才刚刚做起来,而衍生产品的开发速度更为的缓慢,几乎也等于零,因此放弃了大的盈利渠道,导致有些项目无果而终,产业链的极不完整,造成有时候损失巨大,从国际经验来看,衍生产品它创造的发展价值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和增长空间是很大的。

[attachment=13370593]

  纵观欧美,日韩动漫产业链不仅衍生到传统的消费品企业更成为媒介的传载体,形象的增值性与受众的互动性是开发的重点,特别是网络游戏个商家在积分奖励给玩家奖品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动漫拉动了多个行业的发展,遍布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相比国内动漫市场中这些方面做的相当的不够,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开发远远不够完整,还有待提高。


  [b]4、各环节人才缺失 [/b]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尖端的人才,21世纪最缺少的也是人才,同样在国内的动漫产业领域也是,中国动漫产业链的搭建缺少优秀的人才包括创意,研发,市场营销,管理等各类人才,与传统的动漫强国相比还相差甚远,现有的动漫产业团队如何做到不:缺角“已经成为中国动漫企业的发展之痛。

  创意和营销人才严重不足,尽管近两年国内开发动漫专业的各高校有很多,在校人数还是供不应求。远远满足不了当前产业发展的需要,就当前国内动漫界而言,最缺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有创意的编剧,导演,策划以及营销人才,这也是国内很多动漫产品无法吸引观众的根本原因之一,以至于市场很难做大做强。经营人才的匮乏制约着产业的升级,一些较好的原创作品各环节比较零散,没有衔接成产业链,因此人才缺失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一大瓶颈,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兴衰成败。


转,侵权删
[/td][/tr][/table][/align]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晚藏乌

    派派币 +5 2017-06-12

    素材整理

  • 十夜凉

    派派币 +5 2017-06-12

    素材整理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6-12 0
已审核。

其实我觉得我小时候看的《葫芦娃》、《黑猫警长》以及《舒克贝塔》才是中国动漫的经典及巅峰。去年还是前年的《大圣归来》其实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漫的希望,期待以后这样的电影能够多。
pototo

ZxID:321766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6-13 0
哈哈,看到了熟悉的动漫时代,那一期我也有2333
  • 际遇之神

    奖励 2017-06-13

    pototo路遇贵人,得4派派币

闲鱼巫巫

ZxID:12150390

等级: 明星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06-13 0
分叉期以前的所有我都觉得是经典,小蝌蚪找妈妈这种,大闹天宫也是不错
最近唯一觉得不错的是大圣归来
在电影院去看的,我朋友刷了两次。
白婚纱…黑礼服

ZxID:17832394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7-06-15 0
日本动漫好看,
云柒梦筝

ZxID:19554057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7-07-18 0
我要支持中国的动漫,希望制作出来的动漫更好看啊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