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是黄瓦红墙的高大建筑,这个宫那个殿,一个个都建的气势磅礴,庄严肃穆,没办法啊,这是皇帝的家,必须比一般的百姓或者官员都豪华都高大,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可就在这么多雄伟的宫殿群中,却有四座“小灰屋子”静静的矗立着,略显格格不入。
这四座“小灰房子”,没有窗,就一扇门,而且表面看起来建的很粗糙,更重要的,它们竟然是“半地下式”的建筑,有谁会住在半地下室里呢?难道这里是冷宫,专门关失宠或者犯错的妃嫔?
其实这里既不是冷宫,也不住人,它是给“某种东西”住的,而且这种东西在明清两朝特别重要,皇帝们夏天根本离不开“它”。
那这种东西是什么呢?不着急,接下来宫殿君就给大家揭开谜底。
众所周知,北京的夏天非常非常热,特别是到7,8月份,整个空气,不,应该说是整个热气,都要把人们给热“化”了。不过好在现在科技发达,咱们可以用空调或者电扇消暑降温,要是在户外,咱也可以喝点冷饮解暑。
那如果是在古代,各位想想皇帝们住在紫禁城里,又没有空调、电扇,也没有冰箱,他们怎么度过这漫漫夏日呢?
人的智慧总是无限的,咱们的古人想到了一种办法来消暑降温——用冰。
古人用冰,最早可追溯到周代,那个时候朝廷里就设有“凌人”官职,专门掌管采冰、储冰和用冰之事。当时藏冰的冰室称为“凌阴”,相当于后来的冰窖。而后世也多模仿此法用冰,比如唐代时,就有专门卖冰的商人,宋代时,人们就开始将各式水果和冰混杂在一起,制成“冰酪”。元代时,民间百姓用牛奶和冰制成“冰酪”,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这位外国人将其称为“冰奶”,传说现在的冰淇淋,就是当时马可波罗仿照这种“冰奶”制成的。
由此可以看出,古时的很多朝代早已学会了用冰来解暑,可是用冰容易,储冰难啊,在那个没有冰箱的年代,咱们的古人是怎么储存冰块的呢?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储冰也不是难事,咱们今天的主角,故宫里那四座半地下式的“小灰房子”就是明清两朝皇帝们模仿着先人们储冰的方法特意建造的。
这四座小灰房子,位于隆宗门外西南处,整体是半地下式建筑,其地下部分深约一点五米,墙厚达两米,窖内宽六点三六米,长十一点零三米,地面铺大块条石,四壁自下而上,先砌条石,再砌条砖,然后起条砖形成券顶。采得的冰块由里向外由下到上,一直码放到窖顶,每座冰窖竟可藏冰五千多块。
如今,你若有机会能到这冰窖里去看看,还能感觉到整个冰窖寒气逼人,一点不亚于今天的冰箱。
那冰块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明清两朝时,一到每年的立冬以后,皇帝就要下令开始“采冰”了,这些冰主要采自于故宫的护城河、北海及御河等处。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要“涮河”,即捞去水草杂物,让整个河道干净。刷好河后,就开始往河道里放水,蓄水,大约要过半个月,等这些水都结冰了才开始采。
其次在开采前还要由工部派官员祭祀河神。告诉河神,咱要开始采冰了,求您多多保佑,保佑这冰又干净又不容易化。
在做完这些前期工作后,工部都水司就要开始“采冰”了。一般采冰人都由官家提供皮袄、皮裤、专用的草靰鞡鞋和长统皮手套。每次都选取明净坚厚的冰块,切割成一尺五寸见方,每块重量约八十千克。
采下来的这些冰块先由工人们运到故宫这四座冰窖外面,然后由技术熟练的“专家们”由里向外、由下到上,一直码放到窖顶,每块冰都严丝合缝的贴在一起。码好后便封闭窖门,直到来年夏天才取用。
夏季供冰时间也有明确规定,即从旧历五月初一开始,至七月三十截止。
所以这四座冰窖可谓是皇帝们夏天“最离不开”的地方,因为这里盛放着避暑圣品—冰。
咱们上面说皇帝们夏天要用冰,可光有冰还不够哦,有的时候,皇帝们要想喝点冰镇果汁,吃点冷饮,那就还需要这个东西—冰箱。
这“冰箱”又可谓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了,它的整个制作原理可以和咱们今天的冰箱相媲美。
此冰箱,在古代又叫“冰桶”。它外表用木制成,而箱内的材质采用的是导热性较弱的铅或锡,这样既能较好隔热,又可避免冰水侵蚀箱体。在它的箱底有一个小孔,用来排冰化后的水。
等你夏天想吃冷饮时,你就可以将水果放在冰上冰镇,同时,整个冰箱顶部的盖板是可以活动的,盖板上还设有“排气气孔”,这样,当冰块放在里面时,它们的冷气通过这些排气孔释放出来,可以有效降低整个屋子的温度,达到空调的作用。
看起来是不是很科学啊,不得不说皇帝们降暑的法子真是又健康又环保,不过这些功劳可不是皇帝一个人的,而是属于千千万万“不留名”的古代劳动者们!
PS: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