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文化
中国白酒同亚述地区先民创造的啤酒、中东西河流域先民创造的葡萄酒一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酒种之一。
中国白酒以黄酒演化而来,虽然中国早已利用酒曲及酒药酿酒,但在蒸馏器具出现以前还只能酿造酒度较低的黄酒。蒸馏器具出现以后,用酒曲及酒药酿出的酒再经过蒸馏,可以得到酒度较高的蒸馏酒,即中国白酒。
白酒又名烧酒,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酒。据《本草纲目》 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白酒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
千百年来,中国白酒自然形成四大香型:
酱香型
也称为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酱香柔润为其主要特点。发酵工艺最为复杂。所用的大曲多为超高温酒曲。
凤香型
代表产品是西凤酒。以乙酸乙酯为主,一定的乙酸乙酯香气为辅。特点:清而不淡、浓而不艳,无色,入口突出醇的浓厚。挺烈,但是不暴烈,落口干净、爽口。
浓香型
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洋河大曲等酒为代表,以浓香甘爽为特点,发酵原料是多种原料,以高梁为主,发酵采用混蒸续渣工艺。发酵采用陈年老窖,也有人工培养的老窖。
清香型
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又称汾型,属于清香型酒的还有论健养生酒,其用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动植物精髓,在精心研制的独特配方和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再加以现在高科技生物技术精酿而成。其特点是酒色微黄透明,绵甜净爽,幽雅纯净,回味怡畅,给人以朴实纯正、清爽纯醇之美,具有神奇的养生之功效,突破了传统白酒及各种保健酒、营养酒的局限,刷新了中国传统白酒的理念。
兼香型:以董酒为代表。特点:具有浓香、酱香兼而有之的风味特征,这与工艺所采用的方法有关。
时至今日,行业人士更认识到白酒与文化,就是一种天生的缘份,或者说,白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此白酒在酒文化建设上,更是使尽十八般武艺进行着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许多酒厂更是在白酒文化潮流中,制造出了分门别类的白酒文化派别。
历史文化型:立足于酒的生产历史或历史典故、名着、名人文化。如水浒酒、板桥宴、太白酒、杜康酒等。
地域文化型:基于产地原因,如地域的个性文化、名胜古迹,或者地域性的历史文化或者地域性的人物。如黑土地、杏花村、茅台、泸州老窖、肖尔布拉克等。
酒窖文化型:主要宣扬酒的制造工艺和历史悠远。如道光二十五、水井坊、老酒坊等。
哲理文化型:更多地体现一种人生价值和生活哲理。如舍得酒、难得糊涂等。
情感文化型:实现情感的寄托,引起品牌理念和消费理念的共鸣,使产品和情感融为一体,如金六福、孔府家、贵州青酒、金世缘等。
民俗文化型:基于地方民俗特色,如“福、禄、寿、禧”酒、恭禧发财酒、金满堂等。
热点文化型:对当前市场上的“文化热点”实行“拿来主义”,“现炒现卖”。如天下粮仓酒、笑傲江湖酒、刘老根、大宅门酒等。
概念文化型:采用创新性产品概念作为产品文化。如宁夏红、天冠纯净酒、昂格丽玛奶酒等。
祈愿文化型:以积极的、健康的角度表达祝愿。如论健酒、一帆风顺酒、锦绣前程酒、太平盛世酒等。
总之白酒文化是花样繁多,而有些酒更是在宣扬几种文化概念,制造着各种酒文化,要让消费者记住你,你必须让他先感受到你的文化取向。有句话说得好:对于造酒而言,实在是一件不但用五谷之粒、青山之泉,还须用生命之元气、文化之心魄的事儿。因此靠宣扬独特的酒文化而成就一个大品牌的例子屡见不鲜。从孔府家到金六福,从小糊涂仙到酒鬼酒,再从水井坊到舍得,都是在一定的时期引领白酒文化的强势品牌。
我们说的酒文化不是以唯美的角度空谈虚无的伪文化,而是在实质上探寻白酒消费发展的脉络,设计最超前的文化概念引领白酒消费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