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缺乏病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是一种因体内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以眼、皮肤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我国居民维生素A膳食参考摄入量成年人是800ugRE/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3000ugRE/日。
缺乏的具体病症表现有:
1、眼部症状(出现最早)包括眼干燥症;夜盲症;角膜软化。
2、皮肤症状,皮肤外表与蟾蜍的皮肤相似,又称“蟾皮症”。
3、骨骼系统,在儿童表现为骨组织停止生长,发育迟缓。出现齿龈增生角化,牙齿生长延缓,其表面可出现裂纹并容易发生龋齿。
4、生殖功能,可影响女性受孕和怀胎,或导致胎儿畸形和死亡;男性精子减少,性激素合成障碍,从而影响生殖功能。
5、免疫功能,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儿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腹泻等。
如果等到病发再去看医生,耗材耗力不说,对身体的破坏力极大。因此我们要在患病前及早做出预防。
人体缺乏维生素A的原因有多方面: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需要量增加,代谢障碍,其他营养素的影响等
那平时我们应如何做出预防?
首先饮食上摄入含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如动物性食品,肝脏、鱼类、蛋类、肉类、禽类、奶类及其制品,深绿色蔬菜、菠菜、韭菜、胡萝卜、番茄、红薯,水果中的杏、香蕉、柿子等食物。
其次要注意监测易患人群的维生素A营养状况。易患人群有婴幼儿、儿童、孕妇、乳母等。监测方法有:暗适应能力、眼部症状、血清视黄醇含量等。
再次对易患人群进行干预。研究表明,每年或半年1次口服30万单位视黄醇油滴,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另外还可选择一些膳食补充剂和维生素A强化食品。
文章自《公共营养师》整理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