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身边的野菜
1.荠菜:对高血压、尿血、鼻出血等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消化系统可健胃消食,虚寒体质不宜多食。
2.曲麻菜:清热解毒。
3.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4.野苋菜:清热解毒;利尿。治疗痢疾;腹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蜂蜇伤;小便不利;水肿。
5.灰灰菜:清热、利湿、降压、止痛、杀虫、止泻,能预防贫血。
6.马齿苋:性寒味酸,具有清热利湿,止痢消炎,解毒疗疮等功效,药食两用。它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都有较强抑制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不要多食。
每年春天,野菜都随着最早的一抹新绿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近几年,人们大鱼大肉吃腻了,吃野菜也成了一种时髦,地里的荠菜、苦菜、灰灰菜、鱼腥草,树上长的榆钱、榆叶、柳芽、槐花等都成了市民餐桌上的新宠,一些市民还利用节假日到户外自己动手挖野菜,别有一番乐趣。挖野菜时应注意什么,这些春季“野味”怎么吃才安全?
野菜其实未必好吃,不过在早春自己采摘的野趣和丰富的营养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好活动。
只要不是菜地里种的、能吃的,都称为野菜。人们经常吃的野菜有:荠菜、扫帚苗、苦菜、马齿苋、灰灰菜、野苋菜、鱼腥草、蕨菜等。现在野菜也有人工栽培的“野菜”啦。
野菜采摘4大好处
春天里,阳光下,到自然环境里采摘野菜对健康好处多多,最好是选择环境好的山区、湿地等。城市周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生长的这种野菜吃起来不但涩口,对人体也没好处。 1.锻炼身体。采野菜需要不停地走动、找寻,身体活动量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
2.呼吸着新鲜空气;
3.心情舒畅。阳光下,满眼的绿色,广阔的田野,无论有多少压力和郁闷,都能回归平和宁静;
4.野菜有营养。野菜的营养与蔬菜接近,含水约65%~95%;绿色的野菜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核黄素丰富;矿物质如钙、钾、镁的含量也较高;膳食纤维丰富。
野菜的吃法
1.洗净后凉拌,如荠菜、苦菜;2.做馅、做汤、煮面,如荠菜,可以和肉馅拌在一起做馄饨、饺子馅,咬到嘴里,清香满口,说不出的美妙滋味;可以蒸着吃,如蒸扫帚苗、蒸榆钱,蒸好后拌着蒜汁吃。
吃野菜应注意的事项
1.安全第一,不认识的不吃。有的野菜看上去绿油油的很是可爱,但不一定能食用,所以,采摘野菜时一定注意,不认识的不采、不吃。
2.做好前处理。在家里做野菜,最好用开水烫一下,去除潜在毒素,保证食用更放心。
3.不宜多吃。野菜的植物纤维多且都较粗,是败火的佳品,不过过量食用有可能引起肠胃疾病,引发胃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因此适可而止是关键。
4.野菜中含有的物质易使特殊体质的人发生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人一定要管住自己,不能贪嘴。
5.有些野菜与药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禁忌,常服止痛药、磺胺类药或易过敏者,吃时应该慎重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