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风味:名家笔下的中秋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600 回复:1

[禁止使用] 各有风味:名家笔下的中秋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葉修

ZxID:8596186


等级: 派派督察
配偶: 周澤楷
人生百年,谁不曾大闹天宫,谁不曾头上紧箍,谁不曾爱上层楼,谁不曾孤独上路。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9-29 0
各有风味:名家笔下的中秋
[align=center][table=650,#99cccc,#99cccc,1][tr][td][color=#ffffff][align=center]
[b]各有风味:名家笔下的中秋[/b][/align][/color]
[table=650,#ffffff,#99cccc,1][tr][td][/td][td] [/td][td][/td][/tr][tr][td][color=#99cccc] ▅







▅[/color][/td][td][table=600,#99cccc,#99cccc,1][tr][td]
[table=100%,#ffffff,#99cccc,1][tr][td=1,1,1%] [/td][td][color=#99cccc][size=2]又是一年中秋近。中秋节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寄托着人们无限的遐思,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名家笔下的中秋节,更令人神往。

[align=center][attachment=11643182][/align]

施耐庵在《水浒传》第1回提到“宰了一腔大羊,杀了百十个鸡鹅,准备下酒食筵宴。”这是水浒英雄们在中秋之夜“赏月饮酒”,其隆重之势,不是你我之辈能见的吧。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多次描绘了大观园热闹的中秋夜。晚宴落幕,月上柳梢,贾母领着众人前去赏月作乐。书中写道:“当下园子正门俱已打开,吊着羊角灯。嘉荫堂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祭祀月神这个活动,严格来说只是拜拜月亮,祈求保佑,没有什么巫术色彩,可以理解为人与大自然的一种和谐。

老舍在《四世同堂》里说:“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align=center][attachment=11643183][/align]

周作人《中秋的月亮》写道:“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普通称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饼水果及老南瓜,又凉水一碗,妇孺拜毕,以指蘸水涂目,祝曰眼目清凉。相信月中有裟婆树,中秋夜有一枝落下人间,此亦似即所谓月华,但不幸如落在人身上,必成奇疾,或头大如斗,必须断开,乃能取出宝物也……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帐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徐福熙《今夜月》写道:“诸位要问我为什么特别介绍今夜月,我大略的可以告诉你们的。我不单为今天是兔儿爷的生日,不单为今天的月球与地球最近,我为的是从我们的远祖起,每年在这一日留下些特别的感情,造成不可磨灭的事实。数千年来古人所瞻望所歌咏的就是这个月,而且这寒热得宜,桂子香飘的时节看这圆月,不是昨天或明天的所能比,也不是上月和下月的所能比的。”

邓云乡《长安一片月》中道:“八月节,天上满月,人间团圆,拜月,供“月光马儿”和“兔儿爷”,虽然似乎是“妈妈经”上的迷信事,但那情调是美好的。传统风俗中,有不少礼数,多少都有一点迷信、神秘、朦胧的色彩,但又不纯粹是迷信的东西,而往往形成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一点有情趣的点缀,有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在里面。如端午、中秋等等风俗,似乎应该和纯属迷信的东西区别开来。《帝京景物略》云:“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彻所供,散之家人必遍……女归宁,是日必告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贾平凹在《月迹》中描写:“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说得千真万确,月亮里就配住嫦娥这样的美貌天仙。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align=center][attachment=11643184][/align]

冰心的《中秋前三日》里说:“我的朋友,正是‘花好,月圆,人寿,’何来惆怅?便是将来离别,今夕何夕,也须暂忘!”是啊,花好月圆,自古就是一朝分别的亲朋最怀念的良辰美景,难怪中秋没到,冰心就思念起友人来。

余光中的《中秋》中说:“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要一刀挥成了残缺?”谁不希望月亮没有阴晴圆缺,人间没有悲欢离合呢?那就夜夜月光明亮,天天人情温暖。

臧克家在《人好月婵娟》里说:“八月节,天上满月,人间团圆,拜月”,供出好一个“人好月婵娟”的中秋夜。

流沙河诗歌《中秋》云:“啃完春,啃完夏,/晚归忽闻桂花香。/屈指今夜中秋节,/叫贤妻快来窗前看月亮。/妻说月色果然好,/明晨又该洗衣裳,/不如早上床!”

何立伟的《月饼》中写道:“家境差点的,拿刀将月饼切成几块,递到每个人手中,这月饼吃起来,就不只是月饼的味,还有一家人和睦喜气的味。满嘴是香气,满脸是笑意。”的确,吃月饼,吃的就是团团圆圆。

于丹《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文章写道:一年中秋,一位叔叔从合肥坐火车来北京,抱着好多东西来我们家,说都是爸爸送给我们过节的。叔叔一走,娘儿俩就开始一样一样地拆包裹:烧鸡,点心,还有不同口味的月饼……最后,拿出一个高高的,装洋酒的那种纸盒子。打开吧。一看,哇,满满的是一枝桂花!原来爸爸爬到省委大院的桂树上,给妈妈砍了一枝桂花。在那个花枝中间,放着一张小卡片,上面是我熟悉的蝇头小楷: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正是杜甫的《月夜》。那天,妈妈捧着卡片,什么话都没有说,闭上眼睛,长长的睫毛梢有一颗泪珠,忽闪忽闪,很久,“吧嗒”一下掉在卡片上。那个场景,那些细节,任时光过去多久,依然留在我的心里。而父母那日的花与诗,让我从小信任了人性与爱情。于是你惊觉,古人的每一字每一句,说出的都是千年之后你的此时此刻。“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总会有代代相传的明月,总会有生生不息的有情人,以相同的心境在重复着这些诗情。节庆的美好就是人心中有牵挂,于此时此刻,名正言顺地放下所有的忙碌,理直气壮地送出你的问候与牵挂。

【版权说明】文章原载2014年《光明日报》,题为《现当代作家笔下的中秋》。内容所增加。

[/size][/color][/td][td=1,1,1%] [/td][/tr][/table][/td][/tr][/table][/td][td]


































[color=#99cccc] ▅







▅[/color] [/td][/tr][tr][td][/td][td] [/td][td][/td][/tr][/table][align=right][color=#ffffff][size=2][/size][/color][/align][/td][/tr][/table] [/align]
  • 际遇之神

    奖励 2015-09-29

    偶遇猪GG,传授猪头大法,获得1猪头术


wj宝宝

ZxID:11619415


等级: 内阁元老
青春又回来了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9-29 0
已审核

中秋节是一个引人感慨的节日,团圆日,名家对这个节日的感情也很深,很多描写中秋场景的名句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