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此文章又会激起一番争论,无论谁强谁弱都好,记住自己心里的英雄才是真理。此排名是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而定,所有武将实力取自演义中的桥段,排名靠前的武将实力差距很小,因此争议难免,感兴趣的请讨论。
30.鄂焕
身长九尺,面目狰狞,使一杆方天画戟,有万夫不当之勇,担任高定军的先锋,与魏延、王平、张翼交战,中计被俘。中诸葛亮反间计,焕先为高定设计杀死雍闿,后又一戟刺朱褒于马下。后与高定一起投降蜀汉,被封为牙门将。魏延,王平,张翼皆为蜀汉后期名将,以一敌三被擒也是无奈,若是单打独斗,除了魏延,恐怕其余二人难以将其拿下。
鄂焕(《历代神仙通鉴》中作鄂顺),《三国演义》虚构人物,出场于第八十七回,为蜀将高定的部将。身长九尺,面目狰狞,使一枝方天戟 ,有万夫不当之勇,担任高定军的先锋与魏延、王平、张翼交战,中计被俘。中诸葛亮反间计,焕先为高定设计杀死雍闿,后又一戟刺朱褒于马下。后与高定一起投降蜀汉,被封为牙门将。
29.华雄
华雄,中国东汉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公元191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大破董卓军,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一军所杀。明·罗贯中所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则对这段历史作了改动,描写华雄被刘备义弟关羽所杀,这段被称为“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也流传于后世。
演义中描述:“坚取箭,连放两箭,皆被华雄躲过”(孙坚两箭不中,说明华雄敏捷还不错)
“祖茂于林后杀出,挥双刀欲劈华雄;雄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于马下。”(祖茂乃孙坚麾下大将,被华雄一招秒了)
“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三回合斩骁将俞涉)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不多时斩潘凤)
虽然被关公斩了,但是难免有骄兵之心态,不过正因此成就了关羽第一件大功。
28.邓艾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杀害。
邓艾在战争中目光远大,见解超人,具有难得的战略头脑。作战中料敌先机,始终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与姜维的数次交战中未尝败绩。其偷渡阴平一役,堪称中国战争史上历次入川作战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为军事史上的杰作而载入史册。
邓艾在生活中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在作战中又能身先士卒,种田时手执耒耜,阴平道上,他以毡自裹,推转而下。正因为他能处处作出表率,部队才上下相感,莫不尽力,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但邓艾虽善于作战,却不善自保。
演义中描述:“只见一军行如猛风,为首一将,乃邓艾也,跃马横刀,大呼曰:“反贼休走!”鸯大怒,挺熗迎之。战有五十合,不分胜败”(能和文鸯五十合不分胜败,邓艾实力不容小觑)
“维自引兵到侯河搦邓艾交战。艾引军出迎。两军对圆,二人交锋数十余合,不分胜负,各收兵回寨”(和姜维打得难分难解)
27.高览
高览,一名高奂,本属袁绍部将,后淳于琼被曹操击破,与张郃一同投降曹操。《三国演义》里,曾与许褚、徐晃大战不分胜负,后刘备败走荆州时,被冲阵而来的赵云刺杀。
官渡之战,高览曾和许褚、徐晃大战而不分胜负。曹操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计,命高览、张郃率兵劫曹营,遭埋伏兵败,惧罪而降于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后随曹操出征汝南,率军伏击刘备,三合斩刘辟,正欲擒刘备,却被赶来的赵云一熗刺于马下。
演义中描述:“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郃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熗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和猛将许褚厮杀未分胜负,虽然是二对二,不过高览实力的确不俗)
26.周泰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后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
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吴将朱然、徐盛等因此对其拜服。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青罗伞盖。官至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死于黄武中年,有子周邵,亦数有战功,死于黄龙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继承了兵权和爵位。
演义中描述:“却说孙权与周泰守宣城,忽山贼窃发,四面杀至。时值更深,不及抵敌,泰抱权上马。数十贼众,用刀来砍。泰赤体步行,提刀杀贼,砍杀十余人。随后一贼跃马挺熗直取周泰,被泰扯住熗,拖下马来,夺了熗马,杀条血路。救出孙权。会贼远重。周泰身被十二熗,金疮发胀,命在须臾”(虽说也是单人救主,但周泰面对的是山贼而不是正规军,在这种情况下周泰也差点丢了性命,跟赵云有差距,但是考虑到周泰无马,这份勇猛在吴军中也算翘楚。)
25.夏侯渊
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
初期随曹操征伐,官渡之战为曹操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后率军驻凉州,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于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战死,谥曰愍侯。
夏侯渊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将领,擅长打运动战,所以当时军中流传着一句话,“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夏侯渊参加过曹操指挥的历次战役,并且经常受委派到各地平定叛乱。最出色的一次战役是攻打韩遂的兴固之战,韩遂的部下多为氐族和羌族,十分精锐。
演义中描述:“原来张飞去救龚都,龚都已被夏侯渊所杀;飞奋力杀退夏侯渊,迤逦赶去,却被乐进引军围住。云长路逢败军,寻踪而去,杀退乐进,与飞同回见玄德”(张飞奋力杀退夏侯渊,单凭这点夏侯渊比纪灵要强上不少)
24.姜维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演义中描述:“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熗跃马而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云挺熗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虽说此时赵云已年老,但姜维仍旧能与之战得不分伯仲,的确是麒麟儿。)
23.魏延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演义中描述:“一声炮响,三军上马,杀将出来。魏延纵马提刀,与泠苞接战。二将交马,战到三十合,川兵分两路来袭汉军”(没说胜负,不过至少魏延三十合没拿下冷苞,逊于黄忠)
22.文鸯
文鸯早年于曹魏为官。正元二年(256)随父文钦与毌丘俭在淮南起兵讨伐执政司马师,文钦兵败,随父南奔孙吴。后诸葛诞也在淮南叛魏,东吴遣文钦父子驰援诸葛诞,由于内讧,诸葛诞手刃其父,文鸯于是出降司马昭。265年十二月晋代魏仕晋,后官至东夷校尉,封关内侯。八王之乱中被诸葛诞的外孙东安王司马繇所杀,且惨遭灭族,时年五十五岁。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文鸯无字,本名文淑。文钦协同毌丘俭举兵在寿春反叛,讨伐司马师。 文鸯与父文钦请命保守乐嘉城,协议与文钦兵分两路,夜晚袭击司马师的城西军营,文鸯在司马师的大寨里往来冲杀,吓得司马师眼珠迸出,直杀到天明,寻不见父文钦,邓艾率领众魏将追击文鸯,文鸯单骑在众魏将中,七进七出,无人能抵挡。毌丘俭事败身死,文鸯等投靠东吴,诸葛诞在寿春反叛司马昭,文鸯等率兵救助,协同诸葛诞共守寿春城,诸葛诞在城中将文钦杀死,文鸯和其兄弟从城上跳下投靠司马昭,司马昭加封他为偏将军,关内侯。文鸯此战足匹赵云当年之勇,诗赞:“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
演义中描述:“原来文鸯军马先到,一拥而进,在寨中左冲右突;所到之处,人不敢当,有相拒者,熗搠鞭打,无不被杀”(颇有当年子龙之风)
21.关平
关平,蜀汉名将关羽之子,东吴趁关羽攻樊城时,突然背弃吴蜀同盟,偷袭荆州,关平与其父关羽一同被擒,最后被斩于临沮县。时年四十二岁。 关平的形象在后世由于民间对关羽的崇拜而渐渐丰满起来,很多地方的关帝庙在供奉关羽的同时也供奉关平、周仓两员大将。此外,民间通常认为他是关羽收养的义子而非亲子。
演义中描述:“平大怒,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横刀来迎。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两家各歇”(庞德正值巅峰,但三十回合战不倒关平,可知关平实力之强)
20.曹彰
曹彰,字子文,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是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任城王。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216年,封鄢陵侯。218年,曹彰受封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征讨乌桓,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后来曹操去世,曹丕即位,曹彰与诸侯就国。221年进爵为公。次年被封为任城王。223年,到洛阳朝见,患病薨于府邸,死后谥号为威,故亦称为任城威王。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彰的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同,曹彰膂力过人 ,武艺精熟,能徒手与猛兽搏斗。自小立志为大将,尝为曹操所欣赏。建安二十三年,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引军往讨,大捷而归。后来带兵往阳平为曹操助战,曹彰使一条长戟,大败刘封,杀死蜀将吴兰。 后来曹操得病逝世,世子曹丕继其位;曹彰时为鄢陵侯,留守长安,得知父亲病逝,便自长安引十万大军到洛阳;然而却被谏议大夫贾逵以片言折服,入宫交割军马后,便回鄢陵自守。
演义中描述:““曹彰出马与封交战,只三合,封大败而回”(与刘封的交战成绩甚至好于徐晃)
19.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将军,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徐晃一生俭朴,对自己约束很严,病死前还特别嘱咐叫埋葬他时敛以时服。而且他每战有功,但很少邀功请赏,所以在曹操的军队中流传着一句话“不得晌,属徐晃。”徐晃用兵作战都把斥候派到很远的地方。先做出打不赢的样子,然后再奋勇作战,追杀敌人夺取胜利,兵士们常常忙得没有空闲吃饭,可谓别具一格。徐晃常叹息着说:“古代的人常会忧虑遇不到贤明的国君,我现在有幸遇到了明主,尤其应当立功报效国君,哪里是为了个人名誉才做的!”所以徐晃把为曹魏的统一事业而战斗当作自己效力的机会,以此为动力,鞭策著自己的行动。显出了他那可贵的品格。他是曹魏政权的开国元勋,也是中国古代的优秀战将。
演义中描述:“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这次是不分胜负,但铜雀台那次许褚占了上风。)
18.张郃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此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215年,率军进攻巴西宕渠,被蜀将张飞击败。后任荡寇将军。219年,从夏侯渊迎战刘备军于定军山,当夏侯渊战死,全军危急之际,张郃代帅,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陈仓。
曹丕称帝后,升左将军,封鄚侯,奉命从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后与夏侯尚围攻江陵。228年,随曹真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大败蜀军,迫其退回汉中。因功升征西车骑将军。231年,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亡。张郃戎马一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
演义中描述:“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郃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熗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又是这种极难分辨的问题,但至少证明张郃完全有实力战张辽。)
17.甘宁
甘宁性情意躁,易于激动,发怒时动辄要打人甚至杀人,而且有时不完全听孙权的命令。但他勇敢坚毅,豪爽开朗,足智多谋,器重人才,轻财好施,关心部属,士兵乐于从命。孙权善于用人,“不求备于一人”,能“忘其短而用其长”。在孙权手下,甘宁发扬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成为三国时代有名的“斗将”。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身佩铃铛,衣着华丽,人称锦帆贼。当地人闻铃响,即知道是甘宁出现。夺取船货直到二十多岁,后停止抢劫,熟读诸子。18岁左右任过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不被重用,期间曾射杀凌统之父凌操,因此与凌统有杀父之仇。
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率骑袭曹营,战功赫赫,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甘宁为人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
演义中描述:“马延、张顗二将飞骑前行。不到十里,喊声起处,一彪军出。为首一将,大呼曰:“吾乃东吴甘兴霸也!”马延正欲交锋,早被甘宁一刀斩于马下;张顗挺熗来迎,宁大喝一声,顗措手不及,被宁手起一刀,翻身落马”(被杀的这俩和焦触张南吕旷吕翔是一起的,虽然甘宁是杀了人家一个措手不及,但按这俩真实实力来说,即使真交锋,也就是被速杀)
16.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勋,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
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演义中描述:“忽然喊声起处,一彪人马赶来:却是徐荣从上流渡河来追。操正慌急间,只见夏侯惇、夏侯渊引数十骑飞至,大喝:“徐荣无伤吾主!”徐荣便奔夏侯惇,敦挺熗来迎。交马数合,敦刺徐荣于马下,杀散余兵”(徐荣是荥阳太守,和五关六将的角色差不多,被速杀)
15.张辽
张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他为曹操统一北方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晚年,他还带病征战。张辽的一生几乎全部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他先后跟随曹操战山东、讨袁谭、灭袁尚、平辽东,在极端混乱的三国时代,结束豪杰并起、军阀混战的局面,使北方渐趋统一,这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的。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
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张辽多次击退孙吴进攻,在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成为历代推崇的名将之一,“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
曹丕登基后,仍令张辽守御孙权。221年,张辽屯驻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后世将其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郃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熗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对比后期张辽威震江东,张郃让蜀中惊惧,这俩在伯仲之间)
14.孙策
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为人明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雠,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
演义中描述:“策笑曰:“只我便是。你两个一齐来并我一个,我不惧你!我若怕你,非孙伯符也!”慈曰:“你便众人都来,我亦不怕!”纵马横熗,直取孙策。策挺熗来迎。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负。”(与太史慈几乎等同的实力)
13.太史慈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吴书》,《三国演义》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三国演义》中初登场为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后来表现与《三国志》中没有太大分别,但其死亡时间却往后调了数年。于群英会、赤壁之战中,太史慈也有登场,先在群英会上为周瑜担任监酒官,于赤壁战中则负责绕到曹军背后,断绝来自合肥的曹军援兵。后来太史慈更于合肥之战一役中大战魏将张辽,可惜其所献的“里应外合”之计被张辽悉破,张辽更将计就计,安排伏兵,袭击进入合肥城的太史慈,令太史慈身中数箭,回营后伤重身亡 。
演义中描述:“忽见城外一人挺熗跃马杀入贼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城下,大叫“开门”。孔融不识其人,不敢开门。贼众赶到壕边,那人回身连搠十数人下马,贼众倒退,融急命开门引入”(演义中“如入无人之境”可不是惯用词,仅仅有赵云吕布等顶级武将能享此殊荣。)
12.黄忠
黄忠,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谥曰刚侯。黄忠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三国演义》里,刘备称汉中王后将其封为五虎上将之一,而黄忠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诸葛亮:“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演义中描述:“云长见一老将出马,知是黄忠,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摆开,横刀立马而问曰:“来将莫非黄忠否?”忠曰:“既知我名,焉敢犯我境!”云长曰:“特来取汝首级!”言罢,两马交锋。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韩玄恐黄忠有失,鸣金收军。黄忠收军入城。云长也退军,离城十里下寨,心中暗忖:“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来日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次日早饭毕,又来城下搦战。韩玄坐在城上,教黄忠出马。忠引数百骑杀过吊桥,再与云长交马。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两军齐声喝采”(这是三国演义全书上百场单挑中唯一一次出现“两军齐声喝彩”的。这个时候关羽的力量和体能肯定是胜过黄忠的,古代六十多岁绝对算长寿了,没有半身不遂,还能抡刀拉弓,已经非常不容易,不可能在身体素质上还能跟二爷比。)
11.越兮
三国时山东隐士越老夫子的儿子,越兮武艺超群,使一杆三叉方天戟,曹操为得此人亲往越宅求之,越兮于濮阳独战吕布数百回合不分胜负,当阳长坂之日,越兮五战赵云,先后从赵云熗下救回徐晃、张辽、曹洪等将,五战赵云之时因为方天戟被青缸剑斩断而逃走,被赵云一箭射死。越兮也是长坂坡上最后一位被赵云杀死的曹营名将。
虽然此人无迹可查,但若真如坊间传言“独占吕布数百回合不分胜负,长坂坡五战赵云,救下徐晃,张辽,曹洪等名将”,那此人至少还能再进五位,但是这位迷一般的武将或许只是个传说。
10.庞德
庞德,字令明,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张白骑在弘农反叛时,庞德也参与战斗。每次出征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后几经辗转,随张鲁归降于曹操麾下,被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户。
219年,庞德协助曹仁抵御关羽。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时值汉水暴溢,他率诸将与关羽殊死搏斗,箭镞射尽,又短兵相接。而他格斗益怒,胆气愈壮,力战多时后因小舟被洪水打翻为关羽军所擒。关羽敬重他的刚毅威武,以封将劝降,但他却怒目不跪,怒斥关羽,最终殒身殉节。
演义中描述:“庞德先引铁骑千余,冲突而来。喊声起处,人马俱落于陷马坑内。庞德踊身一跳。跃出土坑,立于平地,立杀数人,步行砍出重围。韩遂已被困在垓心,庞德步行救之。正遇着曹仁部将曹永,被庞德一刀砍于马下,夺其马,杀开一条血路,救出韩遂,投东南而走”(庞德的爆发力已经高到了“立杀数人”的程度,“立杀”和“杀”不是一个概念,前者需要极强的武艺和爆发力。况且庞德从陷马坑里跳出来,杀这么多人,再斩将救人杀出重围,没说受伤,同样是步战,比周泰强多了)
9.许褚
许褚(chǔ),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年轻时在家乡聚集了数千户人家,共同抵御贼寇。曾有一次因缺粮与贼寇用牛交换粮食,牛到了对方手中后又跑了回来,结果许褚单手倒拖牛尾走了百步,贼寇大惊,不敢要牛就走了。从此淮、汝、陈、梁之地,听到许褚之名都感到畏惧。
后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之后,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官渡之战时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
渭南之战时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浆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在与马超、韩遂会面时只让许褚相随,期间马超欲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兼怀疑从骑就是许褚,便问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着许褚,许褚怒视马超以令他放弃。当曹操去世时许褚哭至吐血,曹丕其迁作武卫将军,负责宫中安全。曹叡继位时封其为牟乡侯,不久去世,谥曰壮侯。
演义中描述:“却说典韦追袭何仪到葛陂,壮士引军迎住。典韦曰:“汝亦黄巾贼耶?”壮士曰:“黄巾数百骑,尽被我擒在坞内!”韦曰:“何不献出?”壮士曰:“你若赢得手中宝刀,我便献出!”韦大怒,挺双戟向前来战。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各自少歇。不一时,那壮士又出搦战,典韦亦出。直战到黄昏,各因马乏暂止”(基本与典韦平手,其实前几位的差距微乎其微,只能与其他武将的一些蛛丝马迹寻找些许差距。)
8.文丑
文丑,东汉末年冀州牧袁绍帐下的大将。公元200年,袁绍命文丑率军于延津攻曹操,曹操以诱敌之计大破文丑一军,文丑于此战中丧生。明·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根据此段历史描写关羽斩文丑的故事,并广泛流传于后世。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于讨董战役的汜水关之战中第一次被提及姓名,当时颜良、文丑催军未回,使袁绍颇为华雄的猖狂而叹息。孙坚私藏玉玺被袁绍识破,颜良、文丑与程普、黄盖、韩当拔剑掣刀相对。袁绍计逼韩馥,夺取冀州之时,关纯行刺袁绍,被文丑斩杀。磐河一战,文丑策马挺熗,直杀上桥,十余合大败公孙瓒,追击时,被公孙瓒手下健将四员围攻,文丑一熗刺一将下马,其余三将逃走,又与赵云大战60回合不分胜负 ,随后与颜良为先锋,击公孙瓒,平定河北。曹、袁交兵,先锋颜良攻白马被斩,文丑领军为其报仇,据延津挑战曹操,却中饵敌之计而军乱,文丑挺身独战,射退张辽,与徐晃大战三十合不分胜败,追击中正遇关羽,战不三合,心怯欲走,被关羽赶上斩于马下。
演义中描述:“公孙瓒就桥边与文丑交锋。战不到十余合,瓒抵挡不住,败阵而走。文丑乘势追赶。瓒走入阵中,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往来冲突。瓒手下健将四员,一齐迎战;被文丑一熗,刺一将下马,三将俱走”(公孙瓒被吕布数回合击败,被文丑十余合击败,实乃悲剧...)
7.张飞
张飞,字益德 ,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后主时代追谥为“桓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演义中描述:“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虎牢关战吕布,虽然是不分胜负,但如果真是势均力敌关羽也不会去助战。)
6.关羽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将关羽塑造成为一个忠义仁勇的武将形象,出场时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打造兵器后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战争中,而后虽然与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但仍能斩将杀敌,大显神威。未报曹操之恩于白马坡时斩颜良诛文丑,并告诫曹操三弟张飞更有万夫不当之勇,得知刘备下落后,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兄弟释疑,在古城三兄弟聚义。 赤壁之战时在华容道又不忍杀害曹操将其放走。后领兵攻取襄阳,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樊城之战时被毒箭暗算,刮骨疗毒,导致后来与徐晃单挑时右臂少力无法取胜,又因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后被杀。死后魏蜀吴三个国家都为其举办丧礼。 此外,《三国演义》中以旁白视角叙事时,通常称关羽为“云长”或“关公”,极少直呼其名,而整部《三国演义》中除了对皇帝称帝号外,亦只有关羽、刘备、诸葛亮有此待遇。
演义中描述:“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酒没凉只能说明是速杀而不是秒杀,而且也没说是二爷马快还是偷袭,其实关羽单挑武将基本只有两种情况,要么速杀,要么僵持不能胜,作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二爷的兵器特点造成的,八十二斤的大刀注定不可能太灵活,加上二爷的体格,拿八十二斤的兵器,一上场先给对手一种恐惧。那么在此情况下,只有两种类型的武将可以和二爷僵持或者至少不速败,一种是使敏捷型兵器的,而且武艺和力量都不逊色太多,比如夏侯惇;再就是同样使大刀大斧这种大开大合的重武器,但必须刀法精湛纯属才可一战,最典型的就是黄老头和庞德。那么力量不够技术又不好的人,当然会被二爷狂虐,华雄应该属于技术不精的那种,再加上可能确实轻敌了。)
5.典韦
典韦,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后归曹操。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陈,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曹操闻典韦已死,痛哭不止。
演义中描述:“一日,夏侯惇引一大汉来见,操问何人,敦曰:“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与帐下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敦出射猎,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今特荐之于公。”操曰:“吾观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敦曰:“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操即令韦试之。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操曰:“此古之恶来也!””(论力气,三国之冠当属典韦!)
4.颜良
颜良(?-200年),东汉末年河北军阀袁绍部将,以勇而闻名。
演义中描述“遥望山前平川旷野之地,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骇然,回顾吕布旧将宋宪曰:“吾闻汝乃吕布部下猛将,今可与颜良一战。”宋宪领诺,绰熗上马,直出阵前。
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曹操大惊曰:“真勇将也!”魏续曰:“杀我同伴,愿去报仇!”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操曰:“今谁敢当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曹操收军,良亦引军退去” (颜良在全书中闪光就这一战,但已足以让他赢得“河北第一上将”的名号。
因为三场单挑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放在一起分析。第一场,三合斩宋宪,宋宪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加上曹操的评价,这本身是宋宪实力的一个侧面写照,吕布都那么给力,他手下的猛将自然不会很菜。不过之前宋宪加了三个实力相仿的同伙一块,四个人同时败给典韦,那么他单独一个被颜良速杀也就不稀奇了,这一战至少可以和三爷秒擒郝萌相提并论;第二场,秒杀魏续,无疑是拿宋宪热了身,状态正佳;第三场才是焦点,也是将颜良送进前四的最有力证据。
公明是曹操看得上的大将,周亚夫之风,许褚五十合没拿下,八十合抢得受伤二爷的先手,和张郃、曹彰以及魏延是一个档次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三国中能排进前二十的名将中的名将,在颜良手下只走了二十回合,相比较而言只有狂暴状态的超哥二十合败张郃,以及子龙三十合败张郃能比。而且注意后面写了,诸将栗然,那意思就是看公明败得这么快,自己也没信心,上去无非是多败一场罢了。所以后来颜良被关羽偷袭实在是太冤!)
3.马超
马超(176年-223年1月 ),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末卫尉马腾之子,东汉末年及蜀汉开国名将,汉末群雄之一。早年随父征战,马腾入京后,马超留驻割据三辅。潼关之战被曹操击败后,又割据陇上诸郡。失败后投靠张鲁,又转投刘备。刘备建立蜀汉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凉州牧。于章武二年十二月病逝(223年1月),终年47岁,追谥威侯。《三国演义》及民间文化中绰号“锦马超”,因俊秀容貌与狮盔兽带、白袍银甲的非凡装束而得名,有“不减吕布之勇”。
演义中描述“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得八九合,于禁败走。张郃出迎,战二十合亦败走。李通出迎,超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一熗刺李通于马下”(马超最经典的战役来了,这个时候马超身负血海深仇,绝对处在狂暴状态,不管是于禁还是张郃都不愿意和这么一个魔鬼恶战,再加上本来超哥就武艺超群,所以那些人很快就败下阵来,二十合败张郃,就算张郃没力战,就算超哥发狂了,这样的战绩也只有吕布败夏侯惇,子龙败张郃和颜良败徐晃能比了)“马超箭不虚发,船上驾舟之人,应弦落水;船中数十人皆被射倒”(排名靠前的人,都是以武艺全面为基础的,全面优秀)
2.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于建兴七年寿终正寝。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曾和多名三国名将对战,冲锋陷阵罕见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汉中王时封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五位将军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的。死后被后主追封大将军,谥顺平侯。
演义中描述“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熗,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处在上升期的赵云战平袁绍大将文丑)“左右两军,欲来救应,都被颜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绍军并进,直杀到界桥边。麴义马到,先斩执旗将,把绣旗砍倒。公孙瓒见砍倒绣旗,回马下桥而走。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正撞着赵云,挺熗跃马,直取麴义。战不数合,一熗刺麴义于马下。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公孙瓒引军杀回,绍军大败”(注意了,本来是麴义斩将冲阵,从前军杀到后军,还砍到了帅旗,结果却被子龙不数合干掉。随后子龙单骑冲阵,全书第二次出现了“如入无人之境”,让本来的败军变成了胜军。)
1.吕布
吕布有三绝:武绝天下,马绝寰宇,妾绝千古。吕布有此三绝,已不枉英雄一世。
吕布,字奉先,天下无敌的勇将。以勇武著称,熟习弓马,膂力过人,使一枝方天画戟,箭法高超,号称“飞将军”。但是为人反复无常,嗜血好杀,不忠于任何人,只相信强者的力量。
吕布手持的方天画戟,在戟杆一端装有金属熗尖,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熗尖相连,可刺可砍。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绵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背后扎八背护旗,威风凛凛。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单挑战例:斗无五合刺河内名将方悦于马下,一合杀穆顺,十余合砍断武安国手腕,战不数合败公孙瓒,先斗张飞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再斗张飞、关羽联手三十合平、不敌刘关张三人联手;十余合内令夏侯惇抵敌不住,败走;数合内败于禁、乐进联手;斗许褚二十合不分胜负,不敌典韦、许褚、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六将围攻;与张飞酣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战不三合刺伤李丰手。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持方天画戟,骑赤兔马,头戴金冠,是骁勇善战的汉末诸侯,先后跟随丁原、董卓作战,并最终杀死了丁原和董卓。成为独立势力后,吕布与曹操为敌,和刘备、袁术等诸侯时敌时友,最终不敌曹操和刘备的联军,兵败人亡。
吕布虽然勇猛,但是少有计策,为人反复无常,唯利是图。在演义中,吕布是天下无双的超一流武将,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联手, 曾一人独斗曹操军六员大将,武艺可谓公认的演义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