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无可奈何花落去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10 回复:1

[人文通史] 刘封——无可奈何花落去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落落风痕

ZxID:33137211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墨染离雪
一切论坛消息均已屏蔽,勿扰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9-09 0
刘封——无可奈何花落去
[align=center][table=500,#ffffff,#76923c,5][tr][td]刘封这个人,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出众,像沧海一粟,而且它年纪轻轻便被处死,他的死因是什么呢?让我们透过迷雾,去看看那模糊的真相。
(一)   此将何处来:
“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三国志》,刘封,(?—220),原本是寇罗侯的儿子,长沙刘氏的外甥。那么他是怎么成为刘备义子的呢?“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三国志》,(建安六年)刘备去到荆州之后,因为自己还没有儿子,所以就认刘封为义子。
(二)   入川立功绩:
“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馀”《三国志》,后来刘备入益州,从葭萌回军攻打刘璋的时候,刘封已经二十多岁了,也到了从军出战的好年龄了。而且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三国志》,武艺高强,气力过于常人,这样一个人,应该说很适合打仗,那么他的表现如何呢?“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三国志》,率兵与诸葛亮、张飞等人一起沿江逆流西上,入益州援助刘备,所到之处都取得了胜利,可谓是连战连捷,非常骁勇。“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三国志》,刘备占领益州之后,便任刘封为副军中郎将(在古代相当于军中的预备队指挥官。)
(三)   在上庸的日子:
(1)有阴谋的会师:
“建安二十四年,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三国志》,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让孟达从秭归北上进攻房陵,看上去还是很顺利的,连房陵的太守蒯祺也死于乱军,而刘备却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三国志》,当孟达准备进攻上庸的时候,刘备暗地里担心,他(孟达)难以独自担当此任,于是派刘封从汉中顺沔水而下统领孟达的军队,与孟达会合,这样一来,相当于夺了孟达的军权,而孟达并没有出什么过错,这么看来,刘备这么做,是出于他(刘备)对孟达的不信任,所以才将自己的义子刘封安排在了孟达的身边,表面是协助,实则是监督,相比之下,刘封在刘备心中的可信度就高多了。二将虽然有着某种不可说破的关系,但是这时候他们有着的共同的目的,拿下上庸城,那么刘封和孟达到达上庸城之后,有没有与守城将士发生过激战呢?不清楚,我们来看一下申氏兄弟的做法,“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三国志》,举众投降,就是率领所有兵马投降了,而且将自己的妻子、孩子和亲戚全都送到成都去做人质了。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表明了心迹,把家人亲戚全都作为人质送到成都了,还会造反吗?还不是真心归降吗?但是他们是自愿的还是被迫,很难说。而后“先主加耽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员乡侯如故,以耽弟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迁封为副军将军”《三国志》,刘备加封申耽为征北将军,并继续担任上庸城的太守和员乡侯;任命申耽的弟弟申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刘封被封为副军将军。而孟达呢?好像什么也没有,本来自己干得好好的,被夺了兵权不说,而且什么赏赐都没得到,就连两员降将都能封官进爵,自己啥都没得到,孟达心中,恐怕总会有些不高兴,不过这一次,孟达忍住了,对于这些不满,孟达默默的忍受了。那么刘封这个监督员,有没有发现孟达的心情的变化呢?估计是没有,如果有,孟达不会再有什么后来了。
(2)对“叔叔”的拒绝:
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关羽起兵攻打襄阳、樊城,“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三国志》,在关羽与曹军作战的过程中,多次告诉刘封和孟达,让他们发兵相助。但“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三国志》,刘封、孟达以“三郡(房陵、上庸、西城)刚刚拿下,人民也刚刚归附,不宜轻易调动军队”为由,不接受关羽的命令,没有发兵相助。那么,刘封、孟达不出兵,是这个原因吗?的确,上庸诸郡攻下来不过几个月,人心并不稳定,如果此时发兵,如果城中发生了什么意外,失了城,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吗?而且关羽在前线是连战连捷,或许刘封、孟达觉得没有出兵的必要。还有几种关于“王命”说法,一是关羽攻打襄阳、樊城,并没有得到刘备的许可,所以刘封不敢出兵相助;另一则是刘封并没有得到刘备(让他出兵帮助关羽)的命令,不敢擅自出兵相助。这两种说法可靠不可靠呢?在我看来是不可靠的,为什么呢?此时的关羽可是“假节钺”《三国志》,假节钺什么意思?假节钺代表皇帝的出行,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武将 “假节”的话,他在战时状态就不必左请示、右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士卒。在君王所有的授权方式之中,“假节钺”的规格是极高的。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这么看来,关羽有没有自己出征的权力呢?有的,那么有没有调兵的权力呢?应该只对荆州城内的军队有调动的权力,没有对刘封军队的调动权,所以刘封是在等待刘备的命令,刘备不让他动,他是不能出兵帮助关羽的。
关羽让刘封发兵相助,刘封拒不发兵,然而“会羽覆败”《三国志》,关羽败了,而且全军覆没,谁都想不到关羽会败的这么快,让刘封去支援的时候还是节节胜利的,现在全军覆没,还失了荆州,那么这笔账算谁的呢?如果刘封当初发兵相助的话,也许关羽不会败或者说不会败得这么惨,说到头刘封总是要负一些责任的,但是他不发兵是有充分的理由的,而且的确是没有接到刘备的命令,那么“先主恨之”《三国志》,是何道理呢?或许刘备是在失去了这么一员大将(关羽)和荆州城及所有荆州军队之后,非常痛心,以至于忘却了刘封不出兵是碍于自己的王命,而只记得刘封没有出兵协助关羽,将这笔账完完整整的算在了刘封的头上,这样一来,他(刘备)对刘封能不恨吗?
(3)监督任务的失败:
刘备派刘封去上庸是监督孟达去了,那么刘封任务完成的怎么样呢?“又封与达忿争不和”《三国志》,(刘封和孟达)两个人经常的赌气争执,关系不是很好,而接下来刘封做的一件事情,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再度恶化,什么事情呢? “”《三国志》,刘封夺了孟达的军乐仪仗,这个东西,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刘封这么做,对孟达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刘封似乎忘了自己的任务,或许一开始她就不明白刘备让自己来此的目的,要不然又怎么会经常地与孟达争执,现在还夺了人家的军乐仪仗,说明刘封自身有缺陷,喜欢欺凌下士,而且他欺辱的恐怕不止孟达一个人。这个时候,孟达无法再忍耐,“”《三国志》,关羽的死,自己也脱不了干系,所以他既害怕将来刘备怪罪,又对刘封的欺辱忍无可忍,或许还夹杂着对自己仕途的悲哀,孟达在这又怕又气又悲哀的心情影响之下,给刘备写了一封信,然后带着自己部兵,投靠魏国去了。说到这里,可以说刘封的任务完成的一塌糊涂,他还有机会吗?
(4)三郡失守:
孟达到了魏国之后,“魏文帝善达之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三国志》,魏文帝曹丕让他担任散骑常侍(以士人任职,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建武将军(五品,管辖内地小县军权),封平阳亭侯,还不止这些,还“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以〕达领新城太守”《三国志》,将三郡(房陵、上庸、西城)何为一郡(新城郡),让孟达担任新城太守,那不是刘备的地方吗?既然曹丕已经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下一步自然就是夺取三郡,于是“遣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达共袭封”《三国志》,(曹丕)派(南征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和孟达一起进攻三郡,这个时候,孟达给刘封写了一封信,而且言辞恳切,打算劝刘封投降,那么,孟达的用意是什么呢?他应该深深的怨恨着刘封才对,为何又要劝降刘封?是爱惜刘封的骁勇?还是怕刘封的骁勇难以敌对?不知道。刘封没有听孟达的劝告,“封不从达言”《三国志》,不过他身边的申氏兄弟却动心了,抛弃在成都作人质的家人和亲戚,临阵倒戈了,“申仪叛封”《三国志》,是什么让他们弃自己的家人和亲戚的生命于不顾?我想,这和刘封的欺凌下士不无关系,而且能达到这种程度,刘封真的是很过分,身边的将领都投靠魏国去了,接下来,刘封该怎么办呢?他没有时间考虑了,“封破走还成都”《三国志》,三郡失守了,刘封只得回到成都,经过这么多事情之后,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呢?
(四)   刘封之死:
刘封回到成都之后,“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三国志》,刘备责备他欺凌孟达,致使孟达倒戈;而且不发兵帮助关羽。可以说刘备现在对他非常的不满,但是此时此刻,刘备并没想杀他,他怎么死的呢?“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三国志》,诸葛亮觉得刘封性情刚直猛烈,担心刘备去世之后,难以控制、驾驭(刘封),便劝刘备借此机会除掉刘封。诸葛亮的考虑不无道理,将来刘备去世了,将位子传给谁?虽然刘封为长,但却是义子,所以刘备还是会将位子传给刘禅,到时候刘封的想法就很重要了,他会很本分的协助刘禅治吗?如果不能,会带来很多麻烦;即便是能,恐怕有一些旧派势力会借刘封来制造一些事端,到时候局面会很难控制啊!所以,刘封是必须死,而且想让他死现在是个好机会,为什么呢?刘封现在背罪三条(1、欺凌下士,使其倒戈。2、不发兵帮助关羽。3、三郡失守),要处死他,可以说是名正言顺。诸葛亮真是给刘备提了一个大醒,刘封该杀。于是“於是赐封死,使自裁”《三国志》,赐(刘封)死,并且让他自杀,我想这里边还是夹杂了一点“父子亲情”的,“先主为之流涕”《三国志》,刘封死后,刘备很伤心的为他哭泣,那么这个时候刘备的心情是否和多年后诸葛亮斩马谡时的一样呢?我想同样是很无奈啊,不想这么做而又必须这么做。在刘封临死之前,他说了一句话,“恨不用孟子度之言”《三国志》,真后悔没有听孟达的话。他说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孟达劝他投降,他不,即使城破了,他也一样回到了刘备身边,为什么?他不怕刘备的怪罪吗?怕!但是他没有投降,他对刘备的忠心到了这种程度,换来的却是赐死,刘封现在的心情,恐怕不只是无奈,还有对刘备的失望和对自己天真的悲哀。
(五)   后言:
陈寿评曰: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也就是说刘封处在容易招惹嫌疑的地位,而他的思虑不足以保护自己。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才会死不得其所,如果说这是一场政治斗争,那么刘封便是一个毫不知情的失败者,而且输掉了全部。——今夕无子收养之,明日得儿便诛杀。敢问正气存何处,只教世人惘叹息! [/td][/tr][/table]
[/align]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9-09 0
已审核。

所以其实一切还是为了给刘禅铺路吧,之前那么多错误也都没有对他有任何的处罚措施。
发帖 回复